《中国工艺美术史》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中国工艺美术史考试答案

1
(2.0 分)
2.0 分
A、
几何人纹盆
B、
人面鱼纹盆
C、
鱼人花纹盆
此器物的名称为?
D、
鱼图腾纹盆
我的答案:B
2
(2.0 分)
2.0 分
A、
夔龙纹
B、
饕餮纹
C、
窃曲纹
此装饰图案称为?
D、
卷云纹
我的答案:B
3
漆器的实用优点有? (2.0 分)
(2.0 分)
2.0 分
我的答案: ×
4
锦:是丝织物的一种,主要指轻薄类的丝织品。
(2.0 分)
0.0 分
我的答案: √
5
漆器中的“剔红”工艺,是属于雕漆工艺的一种。
(2.0 分)
2.0 分
我的答案: √
6
唐三彩的基本功能是作为陪葬用的。
(2.0 分)
2.0 分
我的答案: √
7
明朝时期的宜兴窑,盛产紫砂壶。 (2.0 分)
1. 造型特点 它具有浓厚的楚文化特色,两只昂首卷尾、四肢屈服、背向而距的卧虎为底座, 虎背上各立一只昂首引吭高歌的鸣凤,背向而立的鸣凤中间,一面大鼓用红绳带悬于凤冠之 上。通体黑漆器为地,以红、黄、金、蓝绘画出虎斑纹和凤的羽毛。
2. 意义 在这凤与虎的组合形象中,凤高大轩昂,傲视苍穹,虎却矮小瑟缩趴伏于地,反映了 楚人崇拜鸣凤,向往安静的意识和征服猛兽,不畏强暴的精神。
2.0 分
A、
轻便、易洗。
B、
无异味、耐酸碱。
C、
防潮、防腐、隔热。
D、
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D
4
中国工艺美术史考试试卷

2008-2009中国工艺美术史考试试卷原始社会工艺美术:()是最早的具有实用意义的一种装饰。
图腾()和()是新石器时代物质文化的主要标志。
磨制石器、陶器人物舞蹈彩陶盆出土于()。
青海上孙家寨彩陶工艺以()取胜,而黑陶以()见长。
装饰、造型马家窑彩陶的装饰花纹以()最出色。
螺旋纹属于马厂型彩陶的有()。
裸体人像彩陶壶、回形纹罐原始制陶工艺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和()。
彩陶、黑陶黑陶工艺产生于()文化中。
龙山简述黑陶的工艺特点。
黑、薄、光、纽轮制的优点:、器形浑圆工整,趋于正圆。
、器胎厚薄均匀。
、提高了制陶的速度。
黑陶已采用轮制,其工艺特点:黑、薄、光、纽(盖纽)。
彩陶以装饰见长,黑陶以造型取胜。
(黑陶产生的前提是轮制技术的成熟)彩陶:是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一种绘有黑色、红色装饰花纹的陶器,是原始社会制陶工艺中最出色的品种。
它分布地区广,以黄河中游仰韶文化的彩陶和黄河上游马家窑文化的彩陶最有代表性,时间也较早。
半坡型彩陶的鱼形纹,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装饰纹样。
原始社会彩陶工艺的主要类型及艺术特点。
原始社会彩陶以黄河中游仰韶文化的彩陶和黄河上游马家窑文化的彩陶最有代表性。
仰韶文化的彩陶以西安半坡彩陶和河南陕县庙底沟彩陶最具有特色,艺术成就也最高。
半坡型彩陶常见的器形有卷唇平底或圆底盆、小口尖底瓶、敛口束腰葫芦瓶、细颈大腹壶以及杯、钵、罐、瓮、甑、釜等。
装饰一般用直线,并多组成直边三角形,很少运用曲线。
以动物纹为主。
庙底沟型彩陶在造型上的典型器形为:大口鼓腹小平底钵,有折唇和敛口两种。
装饰多是单一的黑色或紫黑色成带式连续图案,图案构成多用直线和曲线结合,以植物为主。
马家窑文化的彩陶主要类型有马家窑型、半山型和马厂型。
马家窑彩陶已采用泥条盘筑法制作陶器,造型多样。
装饰纹样以螺旋纹最有特色,点的运用之装饰画面产生定点和核心的效果,马家窑彩陶中有很大一部分彩陶通体画满花纹,同时又有内彩。
半山型彩陶质地细腻,呈橙黄色,表面磨光,造型更加实用,装饰精巧工整,是彩陶工艺中最精美的一类。
《中国工艺美术史》(答案)

中国工艺美术史与室内设计合卷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一、填空题【40分,每空1分】:1、连同工艺美术在内的艺术起源,一般有(劳动)说、(娱乐)说、(巫术)说、(图腾)说。
2、(黏土)是制作陶器的主要原料。
陶器的制坯法大体有(捏塑)、(泥条盘筑)、(轮制)。
3、黑陶是在强还原气氛的窑炉里烧成的。
烧成温度一般高于(红陶)和灰陶。
4、中国最早的玉器发现于周口店的(北京人遗址)中。
按矿物学标准,玉是坚硬的(角闪石)或(辉石)。
5、古代青铜器铸造一般利用(陶范),也有少数用(石范)。
春秋晚期,出现了以(失蜡)法为代表的新铸造方法。
6、青铜器中鼎、鬲、簋、豆等都属于(食器)。
7、《考工记》是我国已知的第一部系统的古代手工业技术著作。
8、隋唐五代是陶瓷大发展时期,如(邢窑)、巩义窑、定窑的白瓷,(越窑)、瓯窑、黄堡窑的青瓷,都极富盛名。
9、元代陶瓷最大的贡献是(青花)瓷的成熟。
它是一种釉下彩绘瓷器,以(氧化钴)为呈色剂。
10、宋代五大名窑为(定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
11、丝绸的(刻丝)工艺特点是通经断纬。
12、明朝丝织作坊大量兴起,(南京的内织染局)和(苏州织染局)可视为官府织造的代表。
的漆器达到了巅峰,进入东汉中期以后,漆器盛极而衰,数量减少,装饰趋于简素。
这与陶器的进步与瓷器的崛起有关。
13、清代的刺绣十分繁荣,出现了(粤绣)、(蜀绣)、(湘绣)、(苏绣)等,称四大名绣。
14、战国中晚期铜镜发现已多,在湖南(长沙)一带及安徽(寿县)一带出土尤多。
那时(山字)纹铜镜特别流行。
15、战国漆器装饰以彩绘为主,着色以(黑)漆地上绘(红)花最为常见。
16、(汉)代的璧出土很多,碾琢精致,被视为玉璧的艺术高峰。
17、河南安阳1939年出土的(司母戊)方鼎是现存的中国古代最大青铜器。
二、选择题【20分】:1、中国古代所称“琉璃”是( D )。
A陶器B瓷器C玉器D玻璃2、1955年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的时期是( B )。
中国工艺美术史试题四附答案

中国工艺美术史试题四附答案第一题:简答题(共5个小题,每题10分,共计50分)1. 简述中国工艺美术史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中国工艺美术史是研究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和演变历程的学科。
其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各类物品、技艺、工艺、材料等。
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中国工艺美术史研究涉及到各类工艺品的历史演变。
例如陶瓷、金属器、漆器、纺织品等各类手工艺品的制作工艺、技术特点以及艺术表现形式的发展等。
其次,研究中国工艺美术史需要对传统工艺技艺进行深入了解。
中国传统工艺技艺丰富多样,如陶瓷的制作、漆器工艺、金属器的铸造等。
对这些技艺的历史变迁、传承与创新进行详细的研究,可以揭示中国工艺美术的独特魅力和艺术风格的形成。
另外,中国工艺美术史还需要关注工艺美术作品与社会、文化背景的关系。
工艺美术作品不仅仅是艺术的表现形式,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
通过研究不同历史时期工艺美术作品与社会、文化背景的联系,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和特点。
最后,中国工艺美术史还需要关注工艺美术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审美特点。
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工艺美术作品,其艺术表现形式和审美特点各具特色。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工艺美术的艺术风格和审美观念。
2. 简述陶瓷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中的重要地位。
陶瓷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的瑰宝之一,具有重要的地位。
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陶瓷在中国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中国陶瓷的出现早于其他国家和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传承和独特的文化内涵。
从红陶、灰陶到青铜器时代的青瓷,再到宋代的钧窑、汝窑、官窑等各类名瓷,都代表了中国陶瓷的丰富多样和独特魅力。
其次,陶瓷制作工艺复杂,技术要求高,艺术性强。
中国陶瓷制作技艺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工艺方法和技术体系。
从原料的选取、配比到繁琐的制作工序、烧制过程,都需要工匠们精心设计和细致操作。
工艺美术史试题和答案 )(01)

第一章(1)原始社会的彩陶分哪几种类型?其特点是什么?答:半坡型、庙底沟型、马家窑型、半山型、马厂型等。
特点:半坡陶器早期是以红陶为主,晚期灰黑陶增多,装饰花纹以鱼纹最具代表性,在半坡型彩陶的文饰中,人面形花纹很有特色,多装饰在翻唇浅腹盆的内壁。
庙底沟彩陶是以黑彩为主,少数兼用红色,还出现了带白衣的彩陶,彩陶图案都画在陶器的外表面,以圆点、钩叶、弧线、三角和曲线等构成繁复连续的带状花纹为主,也有带状方格纹、涡纹和圆点纹构成的成组图案。
马家窑型彩陶主要分布在甘肃青海部分地区,器形与文饰接近于庙底沟类型,器形以壶罐为主,也有盆钵碗和平底瓶等,盆钵碗中盛行内彩。
彩陶底色以橙黄为主,表面打磨的相当精细,常用黑色彩绘,一般多用线条的平行、弯曲、交叉、同心圆、涡形的花纹变化,构成规正雅致的图案,绚丽对称,优美流畅。
田自秉先生总结出马家窑彩陶的艺术特点:满、内彩、点和螺旋纹。
半山型的彩陶文饰富丽堂皇,光彩夺目,常以黑红两色相间的线条带锯齿形的变化,勾画出葫芦网格纹、流水旋涡纹、水波纹、格花菱纹、起伏山川纹、圆圈网格纹、连弧纹等,多饰于高颈贯耳壶、大口圆腹瓮、小口鼓腹瓮和内彩的盆碗上,这种带有锯齿形图案的彩陶器,是半山类型的盛行风格。
这类彩陶图案以繁密为特色,丰富的图案与饱满的造型浑然一体,使彩陶显得更加的绚丽华彩。
马厂型彩陶以黑红两色,也有用单黑色的,先涂红色或施红、白色陶衣的彩陶,是马厂型彩陶的彩绘方法,他主要是一直线构成的,因此具有刚健庄重的特点。
第二章:(2)青铜器的制作过程:炼矿、制范、熔铸、装饰等几个过程。
(3)商代的青铜器有六大类:烹饪器、食器、酒器、水器、兵器、乐器。
第三章(4)周代为什么说是古代玉器艺术的高峰?答:周代可以说是古代玉器艺术的高峰时期。
佩玉的风气大为盛行,一切服饰之物,也都有玉石所取代。
所谓“君子比德于玉”、“言念君子,温如其玉,故君子贵之”所以君子常佩玉,除了服饰玉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朝聘所用的礼器和符节器的发展,符节器是传达王命的信号,无论用途和名称如何,其基本的形制都是玉刀和玉斧的化身。
中国工艺美术史试题四附答案

中国工艺美术史试题四附答案中国工艺美术史试题四附答案一、名词解释1彩陶繁荣于新石器时代中期。
多为以矿物颜料绘画的泥质红陶,装饰绘画于烧造之前,题材以各种几何形为主。
黄河中上游地区的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最为发达,其着名彩陶类型有半坡、庙底沟、马家窑、半山、马厂等。
2新石器在打制的基础上,普遍磨光、常常钻孔的石器。
是新石器时代主要的生产工具,注重材料的选择,并体现了对称、质感等重要的工艺美术法则。
其材料、技术和若干器形为原始玉器继承。
3青铜器基本为以红铜与锡的合金铸造的器物。
在红铜中加入锡,可以降低熔点、提高硬度、增加美感。
分容器、乐器、工具、兵器等多种。
起源于商代以前,商周时代繁荣,汉代开始衰落。
4金银错青铜等金属器物的装饰方法,又称“错金银”。
始于春秋战国,两汉及其以后仍在沿用。
做法是,在器物上刻出图案,于刻纹内镶嵌金银丝或片,再打磨平滑。
使器物有精巧华丽的装饰效果。
5铜镜以青铜铸造的鉴容用具。
正面光滑明亮,背面常有装饰图案。
中国早期的铜镜已见于齐家文化遗址,经战国两汉、唐两个高峰后,艺术转向衰落,入清,为玻璃镜取代。
6带钩古人扣接腰带或随身佩挂小物品的器具,形如微曲的长条或琵琶等。
因展示性强,往往制作考究、装饰华丽,材质虽以青铜居多,但也常见金银、玉石。
出现于西周晚期,战国秦汉风靡。
7夹纻一种轻巧漆器胎体的制作方法,纻即麻布。
做法是,以木或泥做成内胎,以涂漆灰的麻布等裱糊若干层,干实后,去掉内胎,再于麻布壳上髹漆。
始于战国,流行于两汉。
魏晋以来,多用于制作塑像。
8玻璃中国古代,常称“琉璃”等,入清,又称“料器”。
曾长期属于铅钡玻璃,其透明度及耐热性都不及西方的钠钙玻璃,这种情况直到清代才改变。
9《考工记》中国已知最早的古代手工业技术着作。
应成书于战国时的齐国,西汉,补入《周礼》,今存7100余字。
系统总结了当时的手工业技术,富含科技史意义,也提出了重要的工艺美术思想。
提出的手工业制作原则是“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
中国工艺美术史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章节课后题库2024年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

中国工艺美术史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题库2024年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1.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技术系统的进步是驱动髹漆工艺发展的原动力。
()答案:对2.现存明永乐漆器以传世之品为主,其中以剔红居多,也有少量的戗金漆和戗金彩漆。
()答案:对3.开光法是清代粉彩瓷器中常用的装饰构图法()答案:对4.砖雕从原料的选取到全部工序完成一般要经过10多个环节。
()答案:错5.景德镇在元朝时期已经是我国著名的制瓷中心()答案:对6.宋元是我国家具史上的重要发展时期,中华民族的起居方式由席地跪坐转变到垂足而坐。
()答案:对7.《考工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工艺类典籍,里面谈到了饕餐纹饰的形成与发展。
()答案:错8.“纳失失”是明代统治者所享用的织金织物。
()答案:错9.秦汉漆器既继承了先秦制漆工艺优良传统,又开拓了新的漆工艺领域,形成了独特的工艺特征。
()答案:对10.张京羊先生创作的“银河乐章”获得了东南亚钻石首饰大赛最佳设计奖、中国地区特别奖,这一奖被国内珠宝界誉为国内设计师获得国际大赛大奖的零的突破。
()答案:错11.屏风是秦代的创造,起间隔或遮蔽的作用()答案:错12.汉代青铜器常常素面无纹。
()答案:对13.朱碧山是元代著名银匠。
()答案:对14.明代有一种颇有特色的瓷器类型“鸡缸杯”,它是一种珐琅彩瓷器()答案:错15.东阳县城南郊发现了一尊善财童子佛像和一尊残损的观音菩萨像,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东阳木雕。
()答案:对16.天津“八大家”宅院采用精美的砖雕对住宅进行装饰,大大促进了天津砖雕业的发展。
()答案:对17.豆是青铜器特有的器形。
()答案:错18.五代家具是唐代家具的改进与发展,是宋代家具简练、质朴新风的前奏。
()答案:对19.宋代家具继承和发展了五代的简洁秀气,样式变化不大。
()答案:对20.6世纪时,我国的蚕桑技术传到拜占庭(伊斯坦布尔)时,当时的查士丁尼皇帝就在皇宫里建立起机织工场,由他独享织制和赈卖丝绸的权力。
工艺美术史期末试题

工艺美术史期末试题
姓名学号班级得分
一、填空题(20分)
1、我国较早的彩陶文化分布在今山西、陕西、河南的文化,其中以和
类型最为杰出
2、是利用快轮快速旋转所产生的惯性力将泥料直接拉坯成型。
3、青铜是和合金。
4、是一种近似龙纹的怪兽纹,常见于商代铜器纹饰中。
5、长信宫灯出土在河北省县,它以制成。
6、透光镜发明于时代。
7、青花瓷烧制效果一般为白地花。
8、中国著名的四大石窟是、、敦煌莫高窟和。
9、蟠螭纹流行于时期,窃曲纹盛行于时期。
10、魏晋南北朝植物纹样的代表是和。
二、名词解释(30分)
1、彩陶
2、饕餮纹
3、信期绣
4、金银平脱
5、犀皮
三、简答题(30分)
1、以作品为例,分析商代晚期青铜器的主要特点。
2、简述新时期时代龙山文化黑陶的艺术特点。
四、论述题(20分)
1、结合作品谈谈唐代工艺美术的风格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工艺美术史》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蛋壳陶的制作采用____的方法。
A.捏制B.镶嵌C.轮制D.泥条盘筑
2.粉彩最早出现于
A.宣德年间B.嘉靖年间C.康熙年间D.乾隆年间
3.何朝宗是____代德化窑的瓷塑名家。
A.宋B.元C.明D.清
4.画珐琅以____为胎。
A.金B.银C.瓷D.铜
5.宋代官窑以____瓷著称。
A.彩绘B.白C.黑D.青
6.唐三彩是器。
A.彩绘瓷B.彩绘陶C.铅釉瓷D.铅釉陶
7.秘色瓷为______瓷。
A.青B.白C.黑D.花
8.料器即_____器。
A.珐琅B.瓷C.玻璃D.漆
9. 古代的透光镜主要制作于。
A战国B.西汉C.秦D.魏晋
10.战国最重要的铜镜产区是。
A荆楚B.吴越C.齐鲁D.巴蜀
11.妇好墓的年代属于。
A.商晚期
B.商早期
C.商中期
D.西周
12.唐以后的织绵大多采用的技术。
A.经线起花
B.纬线起花
C.通经断纬
D.挖花
13.磁州窑的鼎盛期在。
A.唐宋
B.宋辽
C.宋金
D.元明
14.顾绣是明代的一种刺绣。
A.苏州
B.南京
C.上海
D.北京
15.良渚文化的主要工艺美术品类有。
A.彩陶和黑陶
B.彩陶和玉器
C.玉器和黑陶
D.白陶和黑陶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剔犀是雕漆的一种。
()
2. “司母戊鼎”是商代晚期作品。
()
3. 明清时代,吉祥图案极其流行。
()
4. 彩绘陶主要用于陪葬。
()
5. 汉代青铜器常常素面无纹。
()
6. 彩绘是汉代漆器的主要装饰方法。
()
7. 典型的龙山文化以黑陶著称。
()
8. 开片即瓷胎中的裂纹。
()
9. 豆是青铜器特有的器形。
()
10. 蛋壳陶是黑陶的别称。
( )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5小空,每小题2分,共30分)
1、原始社会的仰韶文化彩陶可分为三个类型:、、
2、宋代漆器最讲究的装饰手法是
3、四神(灵)纹即:、、、
4、六朝时期作为佛教的象征的:、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装饰
5、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瓷器主要以六朝:为代表
6、已知最早的出土在红山文化遗址,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的东南部和辽宁省的西北部
7、秦汉陶塑首推西临潼的
8、的窑址在今河北省内邱县,盛于唐时代,常见的装饰手法白底黑花
9、是商时期的青铜器
四、简答题(共5分)
1.商周青铜器的种类。
中国工艺美术史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5:CCCDD
6-10:CACBA
11-15:AABCC
二、判断题
1-5:√√√××
6-10:√√√×√
三、填空题
1、原始社会的仰韶文化彩陶可分为三个类型:半坡型、庙底沟形、马家窑型
2、宋代漆器最讲究的装饰手法是雕漆
3、四神(灵)纹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4、六朝时期作为佛教的象征的:莲花纹、忍冬纹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装饰
5、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瓷器主要以六朝:青瓷为代表
6、已知最早的玉龙出土在红山文化遗址,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的东南部和辽宁省的西北部
7、秦汉陶塑首推西临潼的秦始皇兵马俑
8、邢窑的窑址在今河北省内邱县,盛于唐时代,常见的装饰手法白底黑花
9、司母戊鼎是商时期的青铜器
10、我国黄河中上游地区的主要彩陶类型:半坡型、半山型、庙底沟形、马厂型
11、宋代五大名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
12、长信宫灯出土在河北省满城县,它以青铜鎏金工艺制成
13、饕餮纹又称兽面纹,它是商代青铜器的代表纹样
14、蛋壳陶是黑陶的别称
15、青铜器在西周时代开始出现长篇铭文
四、简答题
1.商周青铜器的种类。
答:商周时期青铜器的种类主要有:食器、水器、酒器、兵器、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