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对襟上襦制版过程
汉服襦裙的制作

汉服制作方法襦裙简易裁法未必正确襦为合身型的交领短襦,宽度以人的胸围大小为基准,长度仅过腰部而未及臀裙为围合式半截长裙。
一、襦的裁法交领襦的常见裁法有两种。
因为交领的缘故,前襟会重叠一部份的布,一片布很难满足前襟布量的要求,因此,这两种常见的裁法都是由两片布来组成一件襦。
一种是后中破开法(如图所示)另一种是前襟补量法,即两片布的缝合线在右前襟,这种剪裁法的优点是缝合部位被左襟所掩盖,衣服表面看不出来。
以下是后中破开法步骤一:开剪前首先要掌握以下几个数据:胸围、肩袖长、背长、衣长、袖缘宽、领边宽、袖口止口、衣服下摆止口等。
胸围:指衣服的胸围而非人体的胸围。
它等于人体的净胸围+衣服松量。
把软尺水平状通过乳峰点的位置测得人体的净胸围(注意软尺要松紧适度),衣服松量由自己喜好决定,一般来说,松量4CM~6CM为紧身型(适合要求比较紧身的中衣或单穿的襦),8-10CM为合体型(可单穿或里面再加一两件衣服),14CM以上算是宽松型,但这是对一般厚度的布料而言的,如果是比较厚的冬天布料或者里面准备做夹棉,还要在各型的基础上视面料的厚度而加大松量。
如果不方便量,可以参考现代成人女子的净胸围尺寸:S型76CM,M型82CM,L 型88CM,XL型96CM。
肩袖长:后颈点(脖子后隆起的那块颈椎)量至袖口位置。
肩袖长里面还包含袖缘的宽度。
长袖可量到手指尖(如果考虑到汉服袖长回肘的说法,可以做得更长一些),短袖除非想做半臂,否则建议最短只做到小臂中部,因为汉女服的讲究是不露手,现代虽然可放宽些标准,但太短了也不雅观。
现代参考尺寸(只到小臂与手掌的交界处):S型59CM,M型61.5~63.5CM,L型63~64CM,XL型64.5CM。
背长:从后颈点到腰部最细处。
现代参考尺寸:S型36.5~37.5CM,M型38~39.5CM,L型38~40CM,XL型39CM。
衣长:从后颈点量到腰部以下,不要到臀部最宽的地方,也可以用背长加,一般背长加上5~14CM。
零基础做汉服超详细中衣纸样画法

零基础做汉服超详细中衣纸样画法悄悄把这篇文章转你朋友圈吧!宝贝衣亲手做,点击上方蓝色字小裁缝学堂,更多简单做衣衣教程等你来看!某宝上找的图,看到了吧,认真打好一个版,就可以做一柜子美丽的汉服啊!参考资料如下:姑娘们看出来了吧,我打算做短袄裙,也就是明制汉服,我做个160码的,你要做别的码,按尺码表的数据画就行咯。
首先画中衣,中衣我觉得就是我们现在说的打底衫,穿在短袄里面,和西装外套里的白衬衫一个道理吧。
开画!以下内容都是以图为主,废话为辅,整个过程,就是我各种找红色的点,然后连点成线的过程。
找点连点成线完成前面后面就腻害了,把纸沿肩袖线一折,从前面上印下来,就完成了。
中衣搞定!汉服没有扣子,系带子。
接着画短袄,找点!连点成线(袖子只要线条好看就行,没有说一定要什么角度什么曲线)再找点!再连点成线再沿肩袖线折,印下后面。
短袄搞定!看一下它们的合影。
后来我又想提升一下档次,于是决定给短袄加个里衬,也就是阴影部分是用面布做的贴片,空白部分是里布,整个合成里衬。
里衬的袖子就不用那么大了,和中衣一样的方式应该就可以了吧!小图画好了,我开始画正式的版,厉害了我的天,那叫一个大。
打版纸都不够画,又接了一截才够画。
基本就是,在一张铺满房间的纸上,我手脚并用爬在上面,蹿上蹿下画版。
好吧,我承认,我把汉服想简单了!一番忙碌后,裁剪好的裁片纸样:中衣纸样▼短袄纸样▼短袄里衬纸样▼声明:小裁缝学堂只是因为个人喜欢而建立的一个公众平台,有些信息转载自各类纸媒、网媒之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转载文章目的在于分享信息、提供阅读,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与小编联系,如有侵权本账号将迅速删除文章。
汉服制作明式袄裙的裁剪及注意事项

汉服制作明式袄裙的裁剪及注意事项汉服制作 | 明式袄裙的裁剪及注意事项来源 | 汉服吧 ID:出岫紫云了解袄裙的结构袄裙包括:1、中衣+中裤/中裙2、上袄+下裙孔府旧藏文物▼袄裙普及教程▼中衣中裤和中裙穿着示意图▼这里主要介绍外面的上袄和下裙上袄重点提示:1、交领(根据明代的容像图,也有左衽的上衣,但右衽依然是主流)2、系带:内部一组系带,外部两组系带,系带颜色规定尚不明3、袖型:窄袖、直袖、琵琶袖;袖口或有袖缘,或无袖缘,且袖缘一般较窄;袖子中部有接袖。
4.衣身:衣长约及胯部,前后及内片均有“中缝”,两侧有开叉;不是直裁也不是收腰:明制的上衣都是在袖根部位收紧,下面是扇状打开,下缘为弧形。
5.护领:护领有窄有宽,基本不拘,甚至长度也没有具体规范。
系带的位置示意▲马面裙马面裙:明代也有穿百褶裙的,马面裙只是其中的一种,这里只介绍马面裙。
马面裙按门幅和褶子大小也呈现出不同的效果。
重点提示:1、门幅35cm~38cm。
2、前后四片裙门。
3、褶子数4~15个,褶子有窄有宽,较宽的有达4~5cm的大褶。
4、2片合围式。
5、裙襕:裙襕宽度也没有严格规定(明人太随意了,囧),一般用绣出来,或者织在料子上,现在用的拼接布料,明代时是没有这种做法的。
一般组合为:a、没有裙襕b、只有底襕c、底襕+膝襕6、裙身为长方形打褶,下摆不用裁成圆弧。
7、裙腰多为白色,在两边各缝有裙系带一根(文物袄裙一套,请注意系带的位置)。
文物图一套,请注意裙子系带在裙腰两端▼选择布料中衣、中裤、中裙应选择舒适柔软的布料,上袄和下裙的面料也应以美观,舒适为选择标准(如果希望马面裙定型比较好,应选择较硬一点的面料)面料估算1、上袄领:领长×(领宽×2)未加缝头=(领长+4cm)×(领宽×2+4cm)护领:随意长度(≤领长)×(随意宽度(≤领宽)×2)未加缝头 =【随意长度(≤领长)+4cm】×【(随意宽度(≤领宽)×2)+4cm】衣身:2片(衣长×2)×(通袖长-接袖长)×2 ×2 未加缝头=(衣长+4cm)× 2 ×(通袖长-接袖长+4cm)×2 ×2衣襟补片:2片(衣长-领深)×(衣宽/2)×2 未加缝头=(衣长-领深+4cm)×(衣宽/2+4cm)×2简化公式:衣襟补片=(衣长-领深+4cm)×(衣宽+8cm)接袖:2片接袖长×接袖深×2×2 未加缝头=(接袖长+4cm)×(接袖深+4cm)×2×2系带:3组系带长×(系带宽×2)×2×3 未加缝头 =(系带长+3cm)×(系带宽×2+3cm)×2×32、马面裙裙腰:1片= 裙腰长×(裙腰宽×2)=(腰围+门幅)×(裙腰宽×2)未加缝头=(腰围+门幅+4cm)×(裙腰宽×2+4cm)裙身:2片(裙长为腰部至脚踝的长度)= 裙片×2=裙片宽×裙长×2=(裙门宽×2+褶子费料)×裙长×2= {门幅×2+(腰围/2-门幅)×3+门幅内褶子×2} ×裙长×2 未加缝头= {门幅×2+(腰围/2-门幅)×3+门幅内褶子×2+4cm} ×(裙长+4cm)×2简化公式:裙身=(3腰围-2门幅+4门幅内褶子+8cm)×(裙长+4cm)裙襕:= 裙片宽×裙襕高度(高度根据自己的喜好决定)= {门幅×2+(腰围/2-门幅)×3} ×2 未加缝头= {门幅×2+(腰围/2-门幅)×3+4cm} ×2简化公式:裙襕=3(2门幅+腰围)+8cm系带:2根(系带一般可以做成2cm宽,长度约为:腰围+半个裙长)=(系带宽×2)×系带长×2 未加缝头=(系带宽×2+2cm)×(系带长+4cm)×2穿着方法需要自测的数据:领宽、领长、衣长、臂围、胸围、通袖长,腰围、门幅宽、裙长、裙襕高、系带宽囧题:以自己的尺寸,分别选用90cm、1.1m、1.4m、1.5m幅宽的布料下裙所需布料为多少呢?马上动手算算自己的用料吧。
现代汉服裁剪参照图集(下)无水印版

第七章半臂半臂又称“半袖”,是从魏晋以来由上襦发展而出的一种短外衣,大致可分为交领和对襟两种,与长袖上衣相比,其不同之处是袖长及肘即可。
在唐朝时,半臂就已经成为一种男女都可穿的流行服饰,在漫长的岁月里其穿法也基本限为套在其他长袖衣服之外,因为在正式场合,古代人是绝对不会单穿半臂而露出胳膊的。
但笔者以现代审美来看,今天的交领半臂完全可以在夏天单穿,这有些类似现代人所穿的短袖T恤,女子也可以直接把交领半臂当做半袖的袄裙来穿,又因其袖长较短,搭配现代裙其实也无妨,男子也可穿半臂,而下身配时尚裤装。
对襟半臂依靠胸前的系带来固定两襟,因领口宽大,两襟开口,所以必须套在其它衣服外(这一点与褙子相同),另外两侧需要开衩,下身可搭配褶裙或裤。
对襟半臂还可分为直对襟半臂和斜直对襟半臂两种,外形上是非常相似的,区别仅仅在于领子的形式。
交领半臂直对襟半臂斜对襟半臂规格型号衣长(mm)成衣胸围(mm)下摆宽度(mm)袖口宽度(mm)通臂长(mm)领口宽度(mm)领缘宽度(mm)155/80A64090055022092015865 160/84A66094057022597016265 165/88A680980590235103016870 170/92A7001020610240108017470 175/96A7201060630250113018075 180/100A7401100650255118018675 185/104A7601140670265123019475直对襟半臂尺码表规格型号衣长(mm)成衣胸围(mm)下摆宽度(mm)袖口宽度(mm)通臂长(mm)领口宽度(mm)领缘宽度(mm)155/80A64092052022092015665 160/84A66096054022597016270 165/88A6801000560235103016670 170/92A7001040580240108017275 175/96A7201080600250113017675斜对襟半臂尺码表规格型号衣长(mm)成衣胸围(mm)下摆宽度(mm)袖口宽度(mm)通臂长(mm)领口宽度(mm)领缘宽度(mm)155/80A64092052022092016060 160/84A66096054022597016665 165/88A6801000560235103017065 170/92A7001040580240108017670 175/96A7201080600250113018070155/80A交领半臂外观图155/80A交领半臂透视图155/80A交领半臂展开图155/80A交领半臂详细尺寸图160/84A交领半臂外观图160/84A交领半臂透视图160/84A交领半臂展开图160/84A交领半臂详细尺寸图165/88A交领半臂外观图165/88A交领半臂透视图165/88A交领半臂展开图165/88A交领半臂详细尺寸图170/92A交领半臂外观图170/92A交领半臂透视图170/92A交领半臂展开图170/92A交领半臂详细尺寸图175/96A交领半臂外观图175/96A交领半臂透视图175/96A交领半臂展开图175/96A交领半臂详细尺寸图180/100A交领半臂外观图180/100A交领半臂透视图180/100A交领半臂展开图180/100A交领半臂详细尺寸图185/104A交领半臂外观图185/104A交领半臂透视图185/104A交领半臂展开图185/104A交领半臂详细尺寸图二.直对襟半臂155/80A直对襟半臂外观图155/80A直对襟半臂透视图155/80A直对襟半臂展开图155/80A直对襟半臂详细尺寸图160/84A直对襟半臂外观图160/84A直对襟半臂透视图160/84A直对襟半臂展开图160/84A直对襟半臂详细尺寸图165/88A直对襟半臂外观图165/88A直对襟半臂透视图165/88A直对襟半臂展开图165/88A直对襟半臂详细尺寸图170/92A直对襟半臂外观图170/92A直对襟半臂透视图170/92A直对襟半臂展开图170/92A直对襟半臂详细尺寸图175/96A直对襟半臂外观图175/96A直对襟半臂透视图175/96A直对襟半臂展开图175/96A直对襟半臂详细尺寸图三.斜对襟半臂155/80A斜对襟半臂外观图155/80A斜对襟半臂透视图155/80A斜对襟半臂展开图155/80A斜对襟半臂详细尺寸图160/84A斜对襟半臂外观图160/84A斜对襟半臂透视图160/84A斜对襟半臂展开图160/84A斜对襟半臂详细尺寸图165/88A斜对襟半臂外观图165/88A斜对襟半臂透视图165/88A斜对襟半臂展开图165/88A斜对襟半臂详细尺寸图170/92A斜对襟半臂外观图170/92A斜对襟半臂透视图170/92A斜对襟半臂展开图170/92A斜对襟半臂详细尺寸图175/96A斜对襟半臂外观图175/96A斜对襟半臂透视图175/96A斜对襟半臂展开图175/96A斜对襟半臂详细尺寸图第八章裋褐裋褐也称“短打”,其原意是用粗麻或兽毛编织的粗布上衣,是我国古代平民日常所穿的一种简单的交领上衣,一般下身搭配较为宽松的裤子,多作平时便服或劳作服之用。
女士汉服【中衣襦裙+深衣曲裾】

目錄中衣/襦裙类中衣制作专业版 (2)儒裙制作业余版 (5)中衣裁剪图 (12)斜裁法 (14)示意/文物/实物图 (18)高腰襦裙 (20)深衣类曲裾1 (22)曲裾2 (28)示意/文物/实物图 (29)自制汉服量度尺寸 (32)衣料的质地 (34)中衣裁剪制作(专业版)一、上衣制法:1 确定衣长,胸围位置,3围在贴身测量基础上各加10cm放份,之后为所用尺寸,含放份;2 确定上身长范围;3 确定后领,前领;(确定门襟那点,在上身长线上,连直线,将此直线3等分,在2/3处垂直确定领弧线所经点,弧度自便。
)4 确定袖笼;5 胸围、上身长、袖笼确定后,可以确定腰侧线,下摆考虑一下,不能小于1/4臀围即可。
6 底摆微其翘,与腰侧线垂直。
在画完的版型上加1厘米缝份:二、衣缘制法:图中完成的形状是1/4份领子,实际操作时,同样形状裁备四份,两两相接,标a、b底领的一侧与衣领相缝合。
此为改良领,对领部多余稍做收缩。
如想求“正宗”,“一”字直领即可。
三、下裳制法:原理:取一长方形(长为裙长),将1/4腰宽画在两边,画对角线,毫不浪费,裁出适合自己的梯形裙片,按此裁法共需6片即可,裳摆大小由长方形的宽窄决定,可自行看布幅着定。
“群”裳而成“裙”。
此中衣做法,通理可做日常最简单的襦裙。
襦裙剪裁制作(业余版)这里贴的是襦裙的基本型裁法,其中襦为合身型的交领短襦,宽度以人的胸围大小为基准,长度仅过腰部而未及臀(如果是长度到臀部或超过臀部的,下摆需加宽而成圆弧形,就不是图(1)中的方形下摆了。
当然也可以继续采用这种剪裁法,但宽度须以臀围大小为基准,这样当襦束在裙内后,上身就会有太多多余的布量),裙为围合式半截长裙。
一、襦的裁法:交领襦的常见裁法有两种。
因为交领的缘故,前襟会重叠一部份的布,一片布很难满足前襟布量的要求,因此,这两种常见的裁法都是由两片布来组成一件襦。
一种是后中破开法(如图(1)所示),两片布的缝合线在后背正中。
汉服的制作工艺流程

汉服的制作工艺流程汉服作为中国的传统服饰,其制作工艺流程历史悠久,非常精细。
下面将详细介绍汉服的制作工艺流程,以便更好地了解汉服的制作过程。
1.材料准备:2.设计和样式选择:根据制作的过程中需要制作的汉服样式和款式,需要进行设计和样式选择。
通常,设计师通过描绘素描或制作样板来确定样式和尺寸,并选择恰当的工艺和装饰元素。
3.剪裁:在剪裁过程中,根据设计师所确定的尺寸和样式划分,将面料剪裁成各个部分。
在剪裁之前,通常需要先将布料进行预烫和悬垂处理,以便剪裁出平整和适当的面料。
4.缝纫:剪裁完成后,开始进行缝纫。
首先是进行基本拼缝,如缝合腰部的裥和纽扣孔等。
然后将各个部分进行缝合,如拼接衣领、袖子和裙摆等。
在缝纫过程中,需要使用合适的线线和缝纫针,并注意细节处理和缝纫的平整度。
5.手工绣花:在一些高级的汉服上,通常会进行手工绣花工艺。
绣花一般分为刺绣和织造两种。
刺绣是将丝线绣入面料中,形成各种图案和花纹,织造则是通过机械或手工织绸缎等丝织品,将花纹和图案编织其中。
绣花工艺需要经验丰富的绣花工人进行操作,并且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
6.身形调整和修饰:缝制完成后,进行身形调整和修饰,以确保汉服合身且美观。
这包括调整腰身、裤脚和袖口的宽度等,以及添加腰带、褶皱和襟花等饰品。
7.清洗和整烫:在制作完成后,通常需要进行清洗和整烫处理。
清洗可以去除汉服制作过程中产生的杂质和污渍,整烫可以使汉服保持平整和光滑。
在整烫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使用合适的温度和蒸汽,并采取适当的措施,避免烫褶和变形。
8.试穿和调整:最后一步是试穿和调整。
将制作完成的汉服穿在模特身上,通过调整褶皱、松紧带和袖口等部位,以确保汉服的合身度和舒适度。
总结起来,汉服的制作工艺流程包括材料准备、设计和样式选择、剪裁、缝纫、手工绣花、身形调整和修饰、清洗和整烫、试穿和调整等步骤。
每个步骤都需要经验丰富的工匠和细致耐心的操作,以确保制作出高质量的汉服。
【汉服裁减示意图】袄裙裁剪分析

作者:纤云馆主短袄
2
楼
1
马面裙
马面群展开图
2
3
阴影处为收褶部位
对褶的样子
完成
4
恩,这个问题我也想问呢,为什么必须裁成几幅再打褶呢?
回:没有特别为什么,分幅是传统剪裁的一部分。
是否按传统剪裁在制作汉服完全看个人。
就我个人来说,不安传统剪裁做的传统服饰我无法忍受。
................................................................... 我还想知道……领子做成弯的和直的有什么区别……外襟系带平铺时在袖跟和在腰间有什么区别……
回:这个要根据衣型来说。
1、如果袖根25~30cm,而系带在袖根位子,那领子最好略有弧度,这样领子才会挺立贴合而不会勒到脖子。
2、如果袖根在30cm~45CM,而系带在袖根处,那领子可以是直的,因为这个角度不会勒到脖子。
3、如果袖根在25~30,系带却在30~45CM的话,很可能会照成补贴合或松垮等情况。
当然,领口、衣襟等因素也会影响到领子,反正是一个综合情况。
lz可以先用纸样做实验,还可以多看些商家YY的平铺图。
5。
汉服打版教程

首先要有一张足够大的纸(废话!)
贴着纸的边缘画出一条线之后直角画出第二条线,线的长度是前腰节长所谓前腰节就是领窝到肚脐那一点
然后就是画“3”那条线,下摆线
胸围除以4算出衣宽,胸围除以5算出袖笼深
那个?代表放宽的数值,真人尺寸通常是2cm或者以上,娃衣0.5~1cm通常就够了
根据臂长决定画袖长的位置,数据自由,图中示范为广袖
在袖笼深下方往右画出1~2厘米的长方形,真人尺寸为5厘米
画出圆弧,因为人体是没有棱角的,而且没有圆弧的制衣方式是和服制衣,以后有空再做和服的教程吧
袖长线下方也要画出圆弧,没有弧度的要求,美观即可
领围除以5算出领窝数据,就是9和10的长度
在下摆线上方确定一点,画出11,至于确定哪一点?这个很凭自己喜好的10和1交界处的11线修改圆润,确认10和1交界处是直角,
将画好的部分完全复制一下,领子那边就不用复制了……
现在就能看出为什么领子那边要直角了,这样弧度很美啊有木有!
复制过后,领窝那边画成圆弧,好了,于是可以剪裁了,剪裁出来的效果如一楼和二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然后添加1cm的缝份,(下摆因为在包缝,所以建 议逢纷为3cm。
如果袖口那边不接袖缘,而是采用直接包缝的手法,则不需要制作袖缘,只 需要要把袖口的逢份做3cm。如图:
开叉的话只要 在缝纫紫色的 线时留1520cm不缝纫 就可
制作袖缘·领缘和系带
袖缘的长度和袖口展开的宽度一样,示例图袖子宽度是20,展开为40,袖 缘的宽度自定,这边举例袖缘成品宽度是2.5cm,所以袖缘净尺寸为 5cmx40cm 同样道理,领缘这边成品宽度为6cm,长度为135.4cm,所以领缘的净尺寸 为135.4cmx12cm 如图
确定衣长
很多妹子都有问过,我身高165 我上衣做多上才好,其实一般的上衣 长度是背长加上15-20cm左右的长度放量。根据刚才数据测量我背长 40,是故我衣长确定为60。
下摆放量和处理
上襦的下摆平铺的时候并不是一个长方形,而是微微有点向两边放开,且 下摆有弧度。 首先我我们确定一下下摆的放量,叶子这边打算下摆的放量放16cm,即每 边放4cm(图中绿色的那段线为4cm——间距太小我就不标了)。然后把多 余的线擦掉。然后如图连接胸围线
下摆放量和处理
在紫色的线上自下而上于3cm处取一点,做一条垂直于紫色的线。如图红色的线。
然后调节红色的线,使之成为曲线,让 线条更为流畅。然后再擦掉多余的线。
袖口的处理
袖口的宽度可以是15cm,也可以是20cm,或者其他的尺寸,这个看个人的习惯。 我这边习惯是做20cm的,如图,在80cm的点上面做的垂直线上取20cm的长度, 然后与胸线连接。Βιβλιοθήκη 需收集的数据颈围 38
胸围 88
背长 40
通臂长 160
通臂长是指人双手展开的之后左右指尖之间的长度。一般与人身高差不 多。(不排除有双手特别长的存在,比如双手过膝的刘备)
此数据来源身高160,m号标准身材做范本。仅供参考
附一张身体测量图
开始制版
取一张150cmx90cm的打板纸对折成75cmx90的纸,在对折线上取80 (二分之一的通臂长)的点,垂直画一条直线。
最后送上一张有袖缘的排料图
布料有经纬方向,红箭头指的是经线走向,及为布料的长度方向。 绿箭头指的是纬线走向,即布料的门幅定宽为布料的纬线方向
服装制版的必要工具
• 1.打板纸,胶水。 • 打板纸可以选用报纸或者牛皮纸(牛皮纸
有以张为单位出售,也有以卷单位出售) 如果在报纸和牛皮纸的长度不够时,可以 用胶水进行黏贴拼接。
• 2:裁缝剪
• 3 放码尺 • 放码尺建议只需要买直尺和直角尺或者单
独买一把多功能剪裁尺(属于个人推荐)
数据收集
• 工具:皮尺
胸围和袖根的计算
因为汉服的的剪裁是平面剪裁,前后左右四片拼接,是故胸围的计算公式为: (净胸围+放量)/4。 关于放量问题,个人觉得贴身的衣服如中衣或者上襦,胸围放量少一点,如45cm左右。像袄裙这一类的,里面还有衣服的,放量可以多一点,如8-10cm。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在这里我选择4cm的放量。 是故胸围的数据(88+4)/4=23 很多人都很迷惘我袖根这边要多宽,20cm够不够,会不会宽,会不会太窄, 其实也是有个公式可以套用的:(胸围+放量)/5+4 是故我这边的袖根宽是(88+4)/5+4=22.4 如果有妹子觉得根据自身算出来的袖根数据不满意,喜欢袖根宽做25或者30的 也行。
然后擦掉多余的线,形成如图的图形。
腋下处理
在紫色线上4cm处取一点,黄色线上3cm处取一点,两点之间用弧线链接,如图
把纸展开,形成如下的图片
领宽和领深处理
领宽公式:领围/5,即38/5=7.6 领深:叶子一般领深挖1.5cm
然后把多余的线给擦掉
接袖和开叉
接袖为四分之一的通臂长,即为40公分,在80cm的线上取40cm,做垂直线,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