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保育培训卫生消毒与清洁方法

合集下载

幼儿园保育员卫生消毒培训知识 幼儿园卫生

幼儿园保育员卫生消毒培训知识 幼儿园卫生

1. 介绍幼儿园保育员卫生消毒培训的重要性幼儿园保育员卫生消毒培训知识是保障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

幼儿园是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场所,保持幼儿园的卫生干净、无菌是保障幼儿健康的关键所在。

对幼儿园保育员进行专业的卫生消毒培训十分必要。

2. 幼儿园保育员卫生消毒培训的主要内容2.1 卫生消毒知识卫生消毒知识是幼儿园保育员必备的基本知识,包括对消毒原理、消毒方法、消毒剂的选择和使用等方面的了解。

保育员需要了解不同的消毒方法对不同类型的病原体的杀灭效果,以及不同的消毒剂对幼儿园环境的影响。

2.2 卫生防护幼儿园保育员需要学会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具,如口罩、手套等。

了解在不同场合下的卫生防护要求,如清洁卫生、处理污染物品等。

这对于保育员自身和幼儿园环境都是至关重要的。

2.3 废物处理正确的废物处理是幼儿园卫生消毒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保育员需要学会对生活垃圾、感染性垃圾的分类和处理,以及垃圾分类在幼儿园环境中的重要性。

3. 幼儿园保育员卫生消毒培训的实施方法3.1 课堂培训通过课堂培训的方式,让保育员系统地学习卫生消毒知识,培养正确的卫生消毒意识,了解正确的消毒方法与设备。

3.2 实地操作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让保育员通过实地操作加深卫生消毒技能,站在实践的角度理解和掌握消毒的关键要点。

这样保育员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卫生消毒的实质和操作方法。

4. 幼儿园保育员卫生消毒培训的益处4.1 保障幼儿健康通过专业的卫生消毒培训,保育员能够更好地保障幼儿的健康成长。

幼儿园环境的清洁与无菌直接影响着幼儿园儿童的健康。

4.2 优化幼儿园管理有了专业的卫生消毒知识,保育员能够更加熟练地处理各种卫生消毒问题,进而提高幼儿园的管理水平,改善幼儿园的卫生环境。

4.3 提升保育员素质专业的卫生消毒培训不仅提高了保育员的专业技能,也提升了保育员的整体素质和责任感。

5. 结语幼儿园保育员卫生消毒培训知识是幼儿园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直接关系到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幼儿园的运行质量。

幼儿园保育员培训主题内容《清洁和消毒》

幼儿园保育员培训主题内容《清洁和消毒》
早上打开活动室、寝室的门窗,一般通风
冬季10-15分钟,夏天全天通风。以室温 在16-18为宜。
通风的重要性 满足婴幼儿对氧气的需求,使空气清新、
无异味 降低空气中的致病菌的浓度。 婴幼儿大脑发育对氧气需求。
用湿抹布有顺序地擦幼儿摸得到的 地方,活动室保持空气新鲜
盥洗室无污垢,无臭味,便池勤冲 洗,保持整洁干燥。
(2)活动室消毒:早、晚各一遍,清水拖
一遍,8.4消毒液拖一遍,卧室、走廊、楼 梯每日用8.4消毒液擦托一遍
(3)、毛巾消毒:每天清洗消毒一次,用肥
皂水或洗衣粉水搓洗,然后用84消毒液浸 泡或用电消毒柜消毒。传染病期间,要求 每日曝晒。
(4)、水杯消毒:专人专用,每天中或 高压蒸车中消毒,如果用水杯喝牛奶或果 汁,必须在喝完后立即清洗消毒。
(二)地面和物体表面消毒

地面、墙壁、门窗:用含有效氯 1000mg/L的消毒剂。地面消毒先由外向 内喷雾一次,喷药量为200~300ml/平方 米,待室内消毒完毕后,再由内向外重复 喷雾一次,以上消毒处理,作用时间不少 于60分钟。墙壁的喷洒消毒剂溶液不宜超 过其吸收量.
(三)
桌案、玩具、台面使用含有效氯 500mg/L的消毒剂每日擦拭一次。之后再 用清水擦净.。
(8)、体温计消毒:1用1消毒,用75%的
乙醇(酒精)消毒。
(9)、餐具消毒:煮沸消毒
汽消毒柜,蒸40分钟。
15-20分钟或蒸
(10)校车的消毒
每天清扫后,用84喷洒消毒,作用30-60
分,开窗通风。
三、消毒剂配置
(一)空气消毒:
使用500mg/L的84消毒液喷雾消毒, 作用30~60分钟.
幼儿的被褥可每两周晒一次,每次晒2小时,如 遇雨季,用紫外线灯照射半小时,床间隔4050cm,幼儿头对脚睡,以防止呼吸道疾病的传 染。床单、被套每月清洗一次,用开水烫,日 晒,枕头套可每两周清洗一次。

幼儿园保育员员卫生消毒培训

幼儿园保育员员卫生消毒培训

幼儿园保育员员卫生消毒培训1. 培训目的幼儿园是孩子们的第二个家,保育员在日常工作中需要确保幼儿园环境的卫生和消毒工作,以保障幼儿的健康和安全。

本次培训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保育员员卫生消毒方面的知识和技巧,使其能够正确地进行卫生消毒工作,保持幼儿园的清洁与安全。

2. 培训内容2.1 卫生概念•卫生的定义:卫生是指个体、群体或环境处于良好的健康状态,在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都能正常、协调、和谐地发展。

•卫生的重要性:幼儿园是儿童在幼小心智阶段接受教育的场所,卫生状况直接影响幼儿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同时也关系到幼儿园的声誉和形象。

2.2 卫生消毒的必要性和原则•卫生消毒的必要性:幼儿园环境容易滋生细菌、病毒等病原体,通过卫生消毒可以有效杀灭病原体,保证幼儿园的卫生安全。

•卫生消毒的原则: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正确使用消毒剂、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方法进行消毒。

2.3 常见消毒剂及其使用方法•次氯酸钠: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适用于物体表面以及水槽、水瓶、玩具等的消毒。

使用方法:按照比例将次氯酸钠溶解于水中,制成一定浓度的次氯酸水,然后使用喷雾器或布进行擦拭。

•75%酒精:是一种广谱的消毒剂,适用于物体表面和人体皮肤的消毒。

使用方法:直接将75%酒精涂抹在需要消毒的表面,或者使用纸巾蘸取酒精,擦拭皮肤。

•过氧化氢:是一种很好的环保消毒剂,适用于室内空气消毒。

使用方法:将过氧化氢倒入喷雾器中,均匀喷洒于室内空气。

2.4 卫生消毒的操作流程•准备工作:佩戴个人防护装备(手套、口罩、防护服等),检查消毒器具和材料的清洁度和完整性。

•清洁工作:首先进行日常清洁工作,清除表面的灰尘、污垢等。

使用洗涤剂和水清洗物品表面或地面、墙面。

•消毒操作: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按照正确的比例和方法进行消毒作业。

对不同区域、物品和设备进行分类消毒,确保全面覆盖。

•整理收尾:将使用过的消毒器具和材料进行清洁和消毒,妥善保管。

清理工作场地,洗手并脱下个人防护装备。

【保育员必备】 离园后清消环节保育员工作流程

【保育员必备】 离园后清消环节保育员工作流程

离园后,清消环节保育员工作流程幼儿离园后,保育员的重要工作便是卫生清洁、消毒等一系列工作,应按顺序与步骤完成如下8项工作:1、清洗消毒幼儿毛巾✧幼儿毛巾须专巾专用,最好准备两套毛巾轮流使用,每天清洗消毒一次。

✧清洗消毒方法:使用专用消毒盆,先用洗涤灵浸泡搓洗,然后用热水烫,清水洗净后,悬挂晾晒,或放于专用消毒柜中进行消毒。

2、清洗消毒幼儿水杯✧幼儿水杯专人专用,最好准备两套水杯轮流使用,每天清洗消毒一次。

✧水杯清洗消毒方法:使用专用消毒盆,用洗涤灵清洗后冲洗干净,放入专用消毒柜消毒。

✧用水杯喝牛奶、豆浆以及喝过药的水杯须清洗干净,消毒后再使用。

3、清洗消毒幼儿玩具✧每天对幼儿在户外玩沙子的玩具要清洗干净,对于班级的玩具常态下用含有效氯浓度为250mg/L的消毒液浸泡30分钟,再用清水冲净、风干,电子玩具用75%乙醇擦拭表面,每周一次,疫情下每天消毒。

4、清洗消毒卫生间✧用消毒液擦拭地面、水龙头、门、马桶座板和按钮,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净。

小便池、马桶用含有效氯浓度为500mg/L 消毒液消毒。

5、清洗消毒班级地面✧每天使用含有效氯浓度为500mg/L消毒液对地面擦拭,作用30分钟,再用清水托净。

6、清洗消毒班级清洁工具✧幼儿离园后,保育教师需将使用的拖把、扫把、抹布等清洁工具进行清洗与消毒。

✧使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500mg/L),浸泡消毒30分钟,后用清水冲净,悬挂晾晒,不得堆放在一起。

7、班级空气消毒1)紫外线消毒灯的消毒方法:✧室内空气消毒采用悬吊式或移动式紫外线灯消毒即可,照射时间为60分钟。

2)紫外线消毒灯的使用规定:✧紫外线消毒灯须在室内无人情况下使用。

✧开紫外线消毒灯前须认真检查门窗是否关好、室内绿植是否搬出。

✧紫外线消毒灯须有专人负责,保证设备安全及有效使用。

✧紫外线消毒灯每次使用后,按倒计时方法做好记录。

✧每月用75%的酒精棉擦拭灯管表面一次,除去上面的灰尘和污垢,减少其对紫外线穿透力的影响。

幼儿园保育员卫生消毒培训及防疫措施方案

幼儿园保育员卫生消毒培训及防疫措施方案

知识文章幼儿园保育员卫生消毒培训及防疫措施方案在当前疫情的背景下,幼儿园保育员的卫生消毒培训及防疫措施变得尤为重要。

保障幼儿园儿童的健康安全是首要任务,幼儿园保育员需要接受专业的卫生消毒培训,并且实施严格的防疫措施。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幼儿园保育员的卫生消毒培训及防疫措施方案。

第一部分:幼儿园保育员卫生消毒培训1.1 卫生知识培训在日常工作中,幼儿园保育员需要了解基本的卫生知识,包括手部卫生、个人卫生、食品安全等方面的知识。

卫生知识培训应该涵盖清洁、消毒、通风等内容,确保保育员具备卫生知识的基本素养。

1.2 消毒操作技能培训针对幼儿园卫生消毒需求,保育员需接受消毒操作技能培训,包括正确使用消毒剂、消毒水配制、表面消毒、空气消毒等方面的操作技能培训,确保消毒操作规范和有效。

第二部分:幼儿园防疫措施方案2.1 门岗测温幼儿园应安排专人在门口进行体温检测,对进出人员进行筛查,并及时发现异常体温者,做好防疫控制。

2.2 常规消毒针对幼儿园内部环境、玩具、餐具等,实施常规消毒措施,保证室内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2.3 室外活动尽量安排幼儿园的活动在室外进行,利用自然通风,减少室内传染的风险。

2.4 室内空气消毒在必要时,对幼儿园室内空气进行定期消毒,保证空气质量的清洁和健康。

2.5 家长沟通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及时告知幼儿园的防疫措施和注意事项,协助家长做好家庭防疫。

第三部分:个人观点和理解在当前疫情的情况下,幼儿园保育员卫生消毒培训及防疫措施方案至关重要。

作为幼儿园工作人员,掌握正确的卫生知识和消毒操作技能对保障幼儿园儿童的健康安全至关重要。

幼儿园也应该加强防疫措施,保证幼儿园环境的清洁和安全,减少疫情传播的风险。

幼儿园保育员卫生消毒培训及防疫措施方案应该成为幼儿园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培训和实施防疫措施,实现幼儿园环境的清洁、安全和健康。

这对幼儿园儿童以及整个社会的健康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近年来,由于疫情的影响,幼儿园保育员的卫生消毒培训和防疫措施变得尤为重要。

保育员培训内容(卫生清洁与消毒)

保育员培训内容(卫生清洁与消毒)

保育员培训内容(卫生清洁与消毒)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保育员培训教材《卫生清洁与消毒》章节。

具体内容包括:1. 卫生清洁与消毒的基本概念;2. 清洁与消毒的方法和技巧;3. 清洁与消毒的注意事项;4. 日常生活中的清洁与消毒实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卫生清洁与消毒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 培养学生独立进行清洁与消毒的能力;3. 使学生了解清洁与消毒的注意事项,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卫生清洁与消毒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巧;注意事项。

难点:清洁与消毒的具体操作和实践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PPT;学具:笔记本、清洁工具(如拖把、抹布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一个幼儿园为例,讲述在清洁与消毒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引发学生对卫生清洁与消毒的关注。

2. 理论知识讲解:介绍卫生清洁与消毒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巧,以及注意事项。

3. 例题讲解:分析日常生活中的清洁与消毒实例,如幼儿园餐具的清洁与消毒、活动室的空气消毒等。

4.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讨论,针对给出的情景设计清洁与消毒方案。

5. 课堂互动: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清洁与消毒经验,讨论清洁与消毒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卫生清洁与消毒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巧,注意事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份幼儿园清洁与消毒方案。

2. 作业要求:包括清洁与消毒的对象、方法、步骤、注意事项等。

3. 答案: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设计一份合理的幼儿园清洁与消毒方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回顾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如参观幼儿园,了解清洁与消毒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保育员培训教材《卫生清洁与消毒》章节。

具体内容包括:1. 卫生清洁与消毒的基本概念;2. 清洁与消毒的方法和技巧;3. 清洁与消毒的注意事项;4. 日常生活中的清洁与消毒实例。

幼儿园保育员擦桌子消毒技能培训方法

幼儿园保育员擦桌子消毒技能培训方法

幼儿园保育员擦桌子消毒技能培训方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在幼儿园,保育员是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要关心孩子的生活和学习,还要保证幼儿园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保育员擦桌子和消毒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之一,因为幼儿园的桌子是孩子们学习和玩耍的场所,桌子的清洁与否直接关系到孩子的健康和安全。

保育员擦桌子消毒技能培训对于幼儿园保育员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下面将介绍一些关于幼儿园保育员擦桌子消毒技能培训的方法。

一、理论知识培训保育员需要理解为什么需要擦桌子和消毒。

保育员需要理解桌子表面容易沉积细菌和病毒,这些细菌和病毒可能会传播给孩子,导致疾病的传播。

保育员还需要了解不同的消毒方法和消毒用品,以及消毒的频率和方式。

在理论知识培训中,可以邀请专业的医护人员或者卫生专家给保育员讲解有关桌子擦拭和消毒的知识,帮助保育员建立正确的健康意识和保洁观念。

保育员还可以通过观看相关视频或者阅读相关书籍,进一步了解桌子擦拭和消毒的重要性。

二、实操技能培训除了理论知识培训,实操技能培训也非常重要。

在实操技能培训中,可以让保育员了解如何正确选择擦拭和消毒用品,以及正确的擦拭和消毒方法。

保育员在实操技能培训中可以学习如何正确擦拭桌子,应该使用湿抹布擦拭,然后用干抹布擦拭,保持桌子干燥。

如果需要进行消毒,可以使用消毒湿巾或者消毒喷雾等消毒用品,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

保育员也需要了解擦桌子和消毒的频率,一般来说,保育员需要每天进行擦桌子和消毒,尤其是在午饭前和午饭后,这样可以保证桌子的清洁和卫生。

三、实践操作培训保育员还需要进行实践操作培训。

在实践操作培训中,可以由专业的辅导员或者导师进行指导,让保育员亲自操作擦桌子和消毒,检查保育员的操作是否正确和规范。

保育员在实践操作培训中可以结合实际的环境和情况,进行擦桌子和消毒的操作,这样可以更好地掌握技能,并且能够及时纠正错误,提高操作的规范性和效率。

幼儿园保育员擦桌子消毒技能培训是非常重要的,通过理论知识培训、实操技能培训和实践操作培训,可以帮助保育员建立正确的擦拭和消毒观念,提高操作的规范性和效率,保证幼儿园环境的清洁和卫生,为孩子们的健康和安全提供保障。

幼儿园保育员卫生消毒操作培训

幼儿园保育员卫生消毒操作培训

幼儿园保育员卫生消毒操作培训1. 引言在幼儿园工作的保育员是负责照看、照顾幼儿的重要角色。

为了保证幼儿的健康与安全,保育员需要严格执行卫生消毒操作,以防止病菌传播和交叉感染的发生。

本培训旨在提供幼儿园保育员卫生消毒操作的具体指导,帮助保育员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技巧。

2. 卫生消毒概述2.1 卫生消毒的重要性卫生消毒是幼儿园中保持环境卫生、预防传染病传播的重要手段。

通过卫生消毒措施,可以有效杀灭病菌、病毒和寄生虫,减少幼儿园中的传染病发生率,保护幼儿的健康。

2.2 卫生消毒的目标•清洁:去除可见脏物和污垢,保持环境整洁。

•消毒:杀灭病原微生物,防止交叉感染。

•防护:加强个人和环境的防护措施,减少疾病传播风险。

2.3 卫生消毒的原则•定期:按照规定的时间和频率进行卫生消毒操作。

•全面:覆盖幼儿园的各个区域和物品。

•规范:按照规定的操作方法和标准进行卫生消毒。

•安全:确保卫生消毒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性,避免伤害风险。

3. 卫生消毒操作流程3.1 准备工作在进行卫生消毒操作前,保育员需要准备以下工作:•确定卫生消毒操作的时间和频率。

•准备所需的消毒剂和工具,例如:消毒液、手套、口罩等。

•检查消毒器材的完好性和有效期限。

•确保操作区域的通风良好。

3.2 清洁清洁是卫生消毒的第一步,保育员需要确保环境和物品的清洁程度达到要求。

具体操作流程包括:1.收集和整理玩具、床上用品、餐具等物品。

2.用清洁剂和清水清洗物品表面,去除可见污渍和脏物。

3.用清水彻底冲洗物品表面,确保没有清洁剂残留。

4.擦干物品,避免水滴残留。

3.3 消毒消毒是卫生消毒的核心步骤,保育员需要按照规定的方法和标准进行消毒操作。

具体操作流程包括:1.使用适量的消毒剂,按照说明配制消毒液。

2.将消毒液均匀喷洒或涂抹在需要消毒的物品表面上,确保覆盖全面。

3.根据消毒剂的要求,保持一定的接触时间,确保消毒效果。

4.使用清水彻底清洗消毒液残留,并擦干物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训科目:幼儿园保育培训时间:培训教师:宫老师培训地点:会议室培训名称:卫生清洁与消毒方法培训内容:清洁卫生消毒工作是减少疾病发生和防止传染病传染的有效措施。

清洁就是清洗保洁各种物体,而消毒则是除去或消灭机体以外的各种物体上的病原体(细菌、病毒)。

一、托幼机构清洁卫生消毒的目的为保证入园儿童有一个健康的环境,可以有效地保证幼儿的健康成长。

在日常情况下保证该场所的卫生质量,卫生消毒以及规章制度落实,适时进行清洁卫生和消毒措施。

二、清洁卫生消毒工作内容清洁卫生消毒工作主要包括:日常清洁卫生工作,定期清洁卫生工作,消毒工作包括预防性消毒工作和传染病流行期间或发生时的疫源地消毒工作。

三、清洁卫生消毒的方法1.机械消毒法:其特点是幼儿园中操作简便,每天必用的方法,它能清洁除尘,排除或减少病原体,但不能杀灭病原体。

如刷洗或利用水的机械作用清洗抹擦、肥皂洗手等方法。

这种方法操作简便、经济实惠,适用于集体机构。

.物理消毒法:2.利用空气和日光,开窗使空气流通,可减少呼吸道疾病的传播。

使一些不宜清洗消毒的玩具、图书、被褥等,可放在日光中曝晒,日光中的紫外线有强烈的杀菌作用。

3.热力消毒法适合于集体机构,是一种常用的、有效的消毒方法。

大多数病原体可在60℃-70℃温度内死亡。

常用的热力消毒法有消毒柜、流通蒸汽、煮沸消毒等,尤其适合于餐具、茶具、毛巾等物品的消毒。

4、化学消毒法利用化学制品的消毒药,配制后使用,是杀死病原体的一种有效方法。

如托幼机构常用的含氯消毒液、如次氯酸钠、过氧乙酸、漂白粉溶液等。

适合于消毒物体表面如门窗、地面、厕所、家具、教玩具等擦洗。

5、消毒灯消毒法常见的为紫外线灯和臭氧消毒灯。

但要注意照射面,避免产生死角,适用于房屋和物体表面。

四、常用消毒种类1、煮沸消毒适用范围:适用于餐饮具、毛巾、餐巾、服装、床单等耐湿物品。

煮锅内的水应将物品全部淹没。

水沸后开始计时,持续煮沸15-20分钟。

计时后不得再新加入物品,否则持续加热时间应从重新加入物品再次煮沸时算起。

2、流通蒸汽消毒适用范围:适用餐饮具及餐桶、菜盆等。

.流通蒸汽法是利用100℃水蒸气进行消毒。

最简单的方法是蒸饭箱,常用流通蒸汽消毒设备有蒸汽消毒柜,蒸汽消毒车,可以按其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

消毒时间应在水沸腾并冒出蒸汽后开始计算;餐具应垂直放置,并有空隙,防止空气留存在死腔内;大量物品勿用铁盆盛装,最好使用漏孔金属筐;包装不易过紧;能吸收大量水的衣物不要浸湿放入,否则妨碍空气的置换;在消毒时注意排除消毒柜内的冷空气。

3、消毒柜消毒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方法进行消毒处理。

但消毒柜分为高温型和紫外腺臭氧型、消毒餐具必须为高温型。

易烤焦物品不易放入高温型消毒柜。

4、消毒剂消毒适用范围:用于织物、耐湿物品、玩教具等的消毒。

消毒剂溶液应将物品全部浸没。

对腔管类物品,应使管腔内也充满消毒剂溶液。

作用至规定时间后,取出用清水冲净,晾干。

根据消毒剂溶液的稳定程度和物品污染情况,及时更换所用溶液。

常用于消毒便具、玩具、家具等。

5、消毒剂溶液擦拭、喷洒消毒适用范围:用于家具、门把手、水龙头等物体表面以及地面、墙面等的消毒。

依次往返擦拭被消毒用布浸以消毒剂使用浓度的溶液,擦拭消毒时,物品表面。

必要时,在作用至规定时间后,用清水擦洗干净以减轻可能引起的腐蚀作用。

喷洒消毒时,用消毒剂使用浓度的溶液直接喷洒被消毒物品表面。

6、消毒剂溶液喷雾消毒法适用范围:用于室内空气、人体呼吸道、居室表面和家具表面的消毒。

用普通喷雾器进行消毒剂溶液喷雾,以使物品表面全部润湿为度,作用至规定时间。

喷雾顺序,先上后下,先左后右。

喷雾改善呼吸道干燥时,需使用超声雾化器。

但要注意易引起室内物品潮湿、腐蚀。

7、紫外线消毒法适用范围及条件:适用范围:用于室内空气、物体表面的照射消毒。

紫外线辐射能量低,穿透力弱,仅能杀灭直接照射到的微生物,因此消毒时必须使消毒部位充分暴露于紫外线。

用紫外线消毒纸张、织物等表面粗糙的物体时,要适当延长照射时间,且两面均受到照射。

紫外线消毒的适宜温度范围为20℃-40℃,温度过高过低均会影响消毒效果,可适当延长消毒时间。

用于空气消毒时,消毒环境的相对湿度低于80%为好,否则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

用紫外线杀灭被有机物保护的微生物时,应加大照射剂量。

空气的悬浮粒子也可影响消毒效果。

紫外线消毒灯的使用:(1)注意事项:①消毒使用的紫外线,其波长范围是200-270nm,消毒用的紫外线光源必须能够产生辐射值达到国家标准的紫外线。

用于消毒的紫外线灯。

220V的电压为②紫外线灯使用过程中其辐射强度逐渐降低,故应定期测定消毒紫外线的强度,一旦降到要求的强度以下时,应及时更换。

③紫外线强度及消毒浓度检测:使用紫外线强度指示卡,在开灯后5分钟,将化学卡放于灯下1米处,照射1分钟后,按照说明色卡对比,一般新灯管不低于90μW/cm2为合格,旧灯管不低于70μW/cm2为合格。

测试卡要注意避光保存。

(2)使用方法:①物体表面消毒照射方式:悬吊式或移动式紫外线灯消毒时,消毒有效区为灯管周围-2m。

一般每60-80平方米房屋空间,安装30瓦紫外腺灯管两支。

照射时间根据灯管强度及所杀灭病原微生物而定,一般来说时间不得少于30分钟。

高强度、低臭氧紫外线杀菌灯,有效距离内照射30-60分钟,对物品表面消毒效果可靠。

②室内空气消毒直接照射法:在室内无人条件下,可采取悬吊式或移动式紫外线灯直接照射的方式。

采用室内悬吊式紫外线灯消毒时,室内安装紫外线消毒灯(30W紫外线灯不少于30分钟)。

8. 臭氧消毒法:臭氧消毒分子式为O,是一种强氧化剂,具有杀菌3迅速,消毒后天残留等优点,适用于蔬菜、水果消毒,但稳定性差,容易分解,只能立即生产立即使用。

市售的管式、板式和沿面放电式臭氧发生器、臭氧灯均可选用。

消毒分钟。

消毒时,房间应关闭门窗,人必须离开房间。

关机30时间≥.后30分钟,待房间内闻不到臭氧气味时才可进入。

注意事项:(1)在使用过程中,应保持消毒灯表面的清洁,每1-2周用酒精纱布或棉球擦拭一次,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时,应随时擦拭。

(2)用消毒灯消毒室内空气时,房间内应保持清洁干燥,减少尘埃和水雾,温度低于20℃时或高于40℃时,相对湿度大于60%时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

(3)用消毒灯消毒物品表面时,应使照射表面受到消毒灯的直接照射,且应达到足够的照射剂量。

(4)不得使消毒灯光源照射到人,以免引起眼睛皮肤损伤。

(5)消毒灯强度计至少一年标定一次。

五、消毒要求与具体操作方法托幼机构常使用的清洁卫生消毒主要包括,常用物品清洁消毒、物体表面清洁消毒、空气清洁消毒、手清洁消毒、垃圾及排泄物处理。

1、毛巾在集体生活中,毛巾卫生不好是导致传染疾病流行的途径之一,如传染沙眼、流感等病毒。

要求毛巾分为擦手毛巾、餐巾。

擦手毛巾在幼儿园中必须是一人一巾,可每天清洗消毒一次。

先用肥皂水浸泡搓洗,然后用开水烫洗干净再消毒;如果是蒸煮消毒,一定要让水浸没毛巾,在开水中蒸煮15~20分钟;如果当天不清洗,但要有消毒柜的也可放消毒柜消毒,等幼儿用后可放在阳光下曝晒。

.防止毛巾被烤糊,也可将毛巾放在含氯消毒液中浸泡10-20分钟,浓度为每升水中含有效氯250毫克。

幼儿园擦手毛巾要有专用毛巾架,两巾距离间隔10cm,上、下、左、右不能碰叠在一起。

毛巾最好不要贴墙挂,一是不易受到光照,二是不卫生,容易滋生细菌。

若因房屋面积小,只能贴墙挂,必须与墙间隔10-15cm。

2.茶杯如果用茶杯喝牛奶或豆浆,必须在吃完后立即清洗消毒,或者备两套茶杯替换。

当幼儿用完茶杯后由保育员统一清洗。

清洗时,可用肥皂水清洗后冲洗干净,甩干水滴后放入消毒柜消毒30分钟。

若没有消毒柜,可送去蒸煮消毒,蒸煮消毒时,水一定要浸没茶杯,等水开后煮沸15~20分种。

消毒柜方便快捷,用后可立即清洗消毒,只要一套茶杯即可,而蒸煮消毒较慢。

茶杯消毒后要等冷却后再放入茶杯箱。

3、餐具餐具要求在伙房清洗消毒,要求食堂有专用洗碗池,一去渣、二清洗、三消毒、四保洁、五输送。

不得将餐具倒在班上洗手池里洗。

洗碗时先用碱水或洗涤剂将油腻洗净,再用清水冲洗2遍。

洗好的餐具放在专用容器内,用消毒柜消毒,或蒸气消毒,或煮沸消毒后使用。

采用煮沸法消毒时,将洗净的餐具全部浸没于清水中,如果是少量碗、等竖直放置、碗、最好把盘、如果餐具较多,可平放于锅内;盘,碟、.使其之间留有空隙,以增强消毒效果,一般情况下,水开后15分钟即可。

对不能用热力消毒的食具,可用含氯消毒液浸泡,但消毒后要用清水冲洗氯残余。

有些幼儿园班内不洗碗,但洗筷子或小匙,也要按以上要求清洗消毒,用专用筷子套或小匙的布袋也要一并消毒。

装点心的盘子、端饭的盘子或给小幼儿喂饭的托盘,每日使用后清洗干净,用消毒柜消毒或用消毒液清洗浸泡4、毛巾架幼儿园擦手毛巾要有专用毛巾架,上面贴有标识,两巾距离间隔10厘米,上、下、左、右不能碰叠在一起。

毛巾架每日用清水擦去浮灰,每周用消毒液擦洗一遍。

5、茶杯箱(橱)幼儿茶杯存放要有专用茶杯箱(橱),上面贴有标识,对模糊不清或发黄、剥脱的标识要及时更换,标识图案要相对固定,不要老是更换。

茶杯箱每周清洗消毒一遍,每天用清水抹一遍。

茶杯箱最好不要固定在墙壁里,那样不容易清洗消毒。

茶杯箱的布帘每周清洗一次。

茶杯数要比实际人数多1~2个以供幼儿备用。

6、保温桶保温桶是每天用来给幼儿盛开水的。

每天晨间打扫,保育员将保温桶四周及盖子、壶嘴用清水擦洗一遍,一般每周清洗消毒一次。

清洗桶内的内胆,先用肥皂水清洗一遍,然后冲洗干净,再用消毒液分钟。

10浸泡.对保温桶上的热水龙头要有安全保护,以防烫伤的发生。

夏天注意水温不要过烫,冬天注意保暖。

传染病流行季节每天消毒。

7.玩具、图书玩具是托幼机构必备的物品,也是幼儿接触最多的物品,但玩具很容易被病原微生物所污染,在幼儿园,玩具的污染程度比衣服、被褥、餐具等更为严重,尤其是小幼儿喜欢将玩具放入口中,如果清洁消毒不严,很容易传染疾病。

玩具的清洗消毒一般每周一次,对于耐水的玩具,可洗涤剂加入到热水中没用来清洗玩具,对于缝隙处还要用刷子刷洗,最后用清水将洗涤剂冲洗干净后放在阳光下晒2小时。

对不怕高温或不变形的玩具可清洗干净后放入清毒柜消毒,如毛绒玩具、布玩具等。

消毒液的腐蚀性较大,浸泡玩具容易脱色,所以对铁制玩具、木头玩具可用酒精或消毒液擦拭,或通过日光消毒。

玩具柜每天用清水擦洗一遍,每周用消毒液擦拭1~2遍,装玩具的塑料筐等每周用消毒液浸泡消毒10分钟。

室外大型玩具通过日光照射消毒,但要定期冲洗。

对幼儿使用的美工剪刀、尺子等,每周放消毒柜消毒,或用酒精或消毒液擦拭。

图书的消毒:每周应将图书、画报在阳光下暴晒4—6小时,可以杀灭大多数微生物,暴晒时要注意经常翻动,也可以用紫外线等照射消毒,但要求近距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