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螺栓检测细则
高强螺栓扭矩系数检测标准

高强螺栓扭矩系数检测标准
一、目的
本标准规定了高强度螺栓扭矩系数的检测方法,以确保高强度螺栓的连接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二、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规格的高强度螺栓扭矩系数的检测。
三、检测方法
1. 准备工具:准备扭矩系数测试仪、扳手、螺栓等测试工具。
2. 安装螺栓:将螺栓安装在测试台上,确保螺栓与测试台接触良好。
3. 测试扭矩:使用扭矩系数测试仪对螺栓施加一定大小的扭矩,记录下扭矩值。
4. 计算系数:根据施加的扭矩值和螺栓规格,计算出扭矩系数。
5. 比较标准:将计算出的扭矩系数与设计要求的标准值进行比较,判断是否符合要求。
四、注意事项
1. 测试过程中应保持测试环境的稳定,避免外界干扰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2. 确保测试工具的精度和可靠性,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3. 在测试前应对螺栓进行外观检查,确保其无明显缺陷和损伤。
4. 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测试,避免操作不当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五、标准要求
1. 螺栓扭矩系数应在规定的设计范围内。
2. 螺栓扭矩系数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规定。
3. 螺栓扭矩系数应符合设计要求,以确保高强度螺栓的连接性能符合工程要求。
高强度螺栓检测标准

62~78
100~120
125~150
140~170
185~225
230~275
预拉力
GB/T3632 7.2
每批8套
M16
M20
M22
M24
M27
M30
轴力
100-121(110)
155-188(171)
190-230(209)
225-272(248)
290-351(319)
355-430(391)
每批8套
将螺母拧入螺纹芯棒,试验时夹头的移动速度不应超过3mm/min。施加以下保证载荷
持续15S,螺母不应脱扣或断裂,去除载荷后,应可用手将螺母旋出或借助扳手松开螺母后施开。
M12
M16
M20
M22
M24
M27
M30
10H
87 700
163 000
255 000
315 000
367 000
477 000
《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母、粗牙螺纹》GB/T3098.2-2000
《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GB/T3098.1-2000
《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技术规程》JGJ82-2011
《钢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 50621-2010
《紧固件表面缺陷螺栓、螺钉和螺柱一般要求》GB/T5779.1-2000
规格
M16
M18
M20
M22
M24
M27
M30
截面积
157
192
245
303
353
459
561
粗牙螺纹
163 000
200 000
高强螺栓检测规范

高强螺栓检测规范高强螺栓检测规范一、引言高强螺栓广泛应用于各个工程项目中,为了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对高强螺栓的检测工作十分重要。
本文将介绍高强螺栓检测的规范和流程,以确保高强螺栓的质量和安全性。
二、检测方法1. 外观检测:对高强螺栓进行全面的外观检测,确保表面没有明显的缺陷、裂纹和变形等。
2. 压力测试:对高强螺栓进行压力测试,确保其能承受设计要求的载荷。
3. 超声波检测:使用超声波探伤仪对高强螺栓进行探测,检测是否存在内部缺陷。
4. 磁粉检测:对高强螺栓进行磁粉检测,检测是否存在表面和近表面的裂纹。
5. 特殊检测:对于特殊要求的高强螺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采用其他适用的检测方法。
三、检测流程1. 样品接收:接收来自供应商的高强螺栓样品,并进行登记和记录。
2. 外观检测:对样品进行外观检测,检查是否有变形、缺陷和裂纹等。
3. 压力测试:将样品放入压力测试机中,进行承载能力测试,记录测试结果。
4. 超声波检测:使用超声波探伤仪对样品进行探测,记录检测结果。
5. 磁粉检测:对样品进行磁粉检测,记录检测结果。
6. 检测报告:将检测结果整理成检测报告,包括每次检测的日期、检测方法、检测结果等信息。
7. 结果评定:根据检测结果评定样品是否合格,并进行记录。
如若不合格,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四、检测要求1. 检测设备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并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
2. 检测过程应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确保准确性和可靠性。
3. 检测记录应详细、准确,包括样品信息、检测结果等。
4. 检测报告应及时编制并保存,以备后续参考。
5. 检测仪器和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正常工作状态。
五、检测结果的处理1. 合格品:符合技术要求,无缺陷或缺陷在允许范围内的产品,可以正常使用。
2. 不合格品:不符合技术要求,存在缺陷或缺陷超出允许范围的产品,需要进行整改或更换。
3. 异常品:出现异常情况的产品,在确定原因后进行处理。
六、结论高强螺栓的质量和安全性对于工程项目的成功实施至关重要。
高强度螺栓检测报告

高强度螺栓检测报告摘要:螺栓是一种常用的连接件,在许多工业领域中都得到广泛应用。
高强度螺栓特别重要,因为它们在承受巨大力量和压力的情况下保持结构的稳固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高强度螺栓的检测方法,并提供相应的检测报告。
1. 引言高强度螺栓是指具有更高强度和耐用性的螺栓。
它们通常用于需要承受重大负载和挤压力的结构中,例如大型建筑、桥梁、飞机和汽车。
为确保高强度螺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定期进行螺栓检测非常重要。
2. 高强度螺栓检测方法2.1 视觉检测视觉检测是最常用的螺栓检测方法之一。
通过使用放大镜、显微镜或其他可视化设备,检查螺栓表面是否有裂纹、腐蚀、变形或其他缺陷。
这种方法简单、快速,并且可以在不损伤螺栓的情况下进行。
2.2 超声波检测超声波检测通过将超声波引入螺栓中,然后侦测波的传播和反射情况来评估螺栓的完整性。
这种方法能够检测到螺栓内部的缺陷,例如裂纹或空洞。
它非常灵敏且准确,可以提供详细的螺栓状态报告。
2.3 磁粉检测磁粉检测是一种通过将带有磁粉的溶液涂在螺栓表面,然后应用磁场来检测螺栓表面裂纹或其他缺陷的方法。
当有缺陷存在时,磁粉溶液会在缺陷处形成磁通量集中的线路,从而可见裂纹或其他缺陷。
这种方法适用于检测外部表面缺陷。
2.4 破坏性检测破坏性检测是一种通过在实验室环境中将螺栓或其样本暴露在极端条件下,如高温、高压等来测试其强度和耐用性的方法。
这种方法一般只适用于需要确认螺栓的具体性能的情况,而不适用于实际使用中的螺栓检测。
3. 高强度螺栓检测报告以下是对实际高强度螺栓进行检测后的报告示例。
螺栓型号:ABC123直径:10毫米长度:100毫米材料:高强度合金钢检测结果:1. 视觉检测:螺栓表面无明显裂纹、腐蚀或变形。
2. 超声波检测:螺栓内部无检测到任何缺陷。
3. 磁粉检测:螺栓表面无任何可见的裂纹或其他缺陷。
4. 破坏性检测:通过在实验室环境中进行测试,螺栓在极端条件下仍然保持其强度和耐用性。
高强螺栓检测规范

高强螺栓检测规范高强螺栓检测规范是指在高强螺栓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为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的一系列检测和测试标准。
下面是一份1000字的高强螺栓检测规范范例。
一、引言高强螺栓是一种常用的连接元件,广泛应用于桥梁、建筑、机械设备等领域。
为了确保高强螺栓在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我们制定了以下的检测规范。
二、检测目的和依据1. 检测目的:确保高强螺栓的材质、尺寸、力学性能等达到要求,保证产品质量和使用安全。
2. 检测依据:国家标准 GB/T 1234-2019《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法兰化桩连接》等相关标准。
三、检测项目和方法1.外观检测通过目视和触摸检查螺栓表面有无裂纹、咬死、气泡、变形等缺陷,并使用游标卡尺、镜子等工具进行检测。
2. 尺寸检测使用千分尺或螺纹检具检测螺栓的长度、直径、截面形状等尺寸参数。
3. 化学成分检测取螺栓样本,经过化学分析仪检测其主要化学成分是否符合要求。
4. 力学性能检测通过拉伸试验、冲击试验等方法检测螺栓的抗拉强度、抗冲击性能等力学性能。
5. 硬度检测使用硬度计对螺栓的硬度进行检测,确保其符合要求。
6. 超声波探伤检测对螺栓进行超声波探伤,检测螺栓内部有无缺陷、裂纹等。
7. 落锤试验通过落锤试验检测螺栓的抗震性能,判断其在实际使用中的可靠性。
四、检测设备和仪器1. 视触检测设备2. 千分尺、螺纹检具3. 化学分析仪4. 拉伸试验机、冲击试验机5. 硬度计6. 超声波探伤仪7. 落锤试验设备五、检测人员和要求1. 检测人员应具备相关的技术资质和操作经验,熟悉检测流程和仪器操作。
2. 检测人员应定期参加培训,了解最新的检测技术和标准要求。
3. 检测人员应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确保不良品的混入和良品的漏检。
六、检测报告和记录1. 检测报告应明确标注检测项目、检测结果和结论,并有签字确认。
2. 检测记录应详细记录检测人员、检测设备和仪器信息,确保可追溯性和可查证性。
高强螺栓扭矩检查标准

高强螺栓扭矩检查标准高强螺栓扭矩检查是工程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直接关系到工程结构的安全可靠。
在进行高强螺栓扭矩检查时,需要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高强螺栓扭矩检查的标准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一、检查前的准备工作。
在进行高强螺栓扭矩检查之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 确认检查的螺栓规格和型号,以及所需的扭矩数值范围。
2. 准备好相应的扭力扳手和扭矩表,确保其准确度和可靠性。
3. 对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的安全培训,确保其了解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二、检查操作流程。
1. 清理螺栓孔和螺栓表面,确保无油污和杂物。
2. 将扭力扳手按照规定的扭矩数值进行调校,并进行零位校准。
3. 使用扭力扳手对螺栓进行逆时针松动,直至松开。
4. 用合适的工具将螺栓拆卸下来,检查螺栓和螺栓孔的状况,确保无损坏和变形。
5. 清理螺栓孔和螺栓表面,再次确认无油污和杂物。
6. 涂抹适量的润滑脂,确保螺栓的装配和拧紧过程顺畅。
7. 将螺栓装配到螺栓孔中,并用力旋紧到规定的扭矩数值。
8. 使用扭力扳手对螺栓进行顺时针拧紧,直至无法再拧动。
9. 对拧紧后的螺栓进行检查,确保其安装牢固,无松动现象。
10. 记录下每个螺栓的扭矩数值和检查结果,以备后续的验收和跟踪。
三、注意事项。
1. 在进行扭矩检查时,要确保工作环境安静,避免外界干扰。
2. 检查人员要穿戴好相关的防护用具,确保人身安全。
3. 在使用扭力扳手时,要注意其使用范围和限制,避免超负荷使用。
4. 对于不同规格和型号的螺栓,要使用相应的扭矩数值进行检查,避免混淆和错误。
5. 在检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确保每个步骤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大家对高强螺栓扭矩检查标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只有严格按照标准操作流程进行检查,才能保证工程结构的安全可靠。
希望大家在工程施工中能够严格遵守相关标准,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施工扭矩检验实施细则及检测报告和原始记录

1.检测目的为确保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施工扭矩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2.适用范围此方法适用于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施工扭矩检验。
3.检测依据GB50205-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JTG/TF50-2011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TBJ214-92《铁路钢桥高强度螺栓连接施工规定》4.检测程序4.1 检测人员: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施工质量的检查应由专职的质量检查员进行。
4.2 检测设备;检验所用的扭矩扳手其扭矩精度误差应在3%以内。
4.3 检测时机: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施工终拧扭矩检验应在施拧1h后,48h内完成。
4.4 仪器使用:按仪器操作规程4.5 检验数量4.5.1 GB50205《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施工过程检查数量按节点数抽查10%,且不应少于10个节点;每个被抽查节点按螺栓数抽查10%,且不应少于2个;见证检测检查数量按GB50205附录G要求进行,按节点数抽查3%,且不应少于3个节点。
4.5.2 JTG/TF50-2011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TBJ214-92《铁路钢桥高强度螺栓连接施工规定》:对主桁节点、板梁主体及纵横梁连接处,每栓群应以高强螺栓连接副总数的5%抽查,但不得少于2套,其余每个节点不少于1套进行。
4.6 检验步骤4.6.1 观察全部终拧后的高强螺栓连接副,检查复拧后的用油漆标记的用螺栓与螺母相对位置是否发生转动,以检查终拧是否发生漏拧。
4.6.2 初拧、复拧、终拧应在同一工作日内完成,初拧扭矩应为终拧扭矩的50%.4.6.3 GB50205《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采用扭矩法在螺尾端头和螺母相对位置划线,将螺母退回60°左右;用扭矩扳手测定拧回至原来位置时扭矩值,并做好记录,4.6.4 JTG/TF50-2011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采用扭矩法施拧高强螺栓连接副,在螺栓螺母上做标记,然后将螺母退回30°,再用检查扭矩扳手将螺母重新拧到原来位置。
某大桥高强度螺栓检测实施细则

—、总则1、为了保质保量完成哈尔滨三环路西线跨松花江大桥工程的高强螺栓试验检测工作,根据国家、建设部、交通部、铁道部相关检测试验标准、规程、规范及设计的技术要求,使哈尔滨三环路西线跨松花江大桥工程高强度螺栓施工质量检测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特制定本细则。
2、细则适用于哈尔滨三环路西线跨松花江大桥工程主桥钢结构安装。
3、我们的方针是科学、公正、严谨的检测,热忱、优质、高效的服务。
希各相关方和现场试验人员按此细则执行。
二、试验室职责2.1、试验室职责1.在项目部总工程师领导下,在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质量检测所的指导下开展高强度螺栓的试验检测工作,并对高强度螺栓的试验检测工作质量负责。
2.建立健全高强螺栓试验管理制度、主要检测设备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并认真执行。
3.负责高强螺栓试验检测设备的检定、测试和校验工作。
4.根据物资部门提供的委托单,做好高强螺栓的检验工作。
5.负责对高强螺栓施拧用电动扳手的标定工作。
6.认真执行技术规范、质量标准、试验规程和相关的法规。
7.负责螺栓试验检测资料、扳手标定资料的管理工作,试验记录、检测报告必须数字准确,字迹清晰,结论正确,手续齐全。
8.协助质检部、工程部,对复拧后的螺栓进行检查。
2.2、当班试验人员职责1.在实验室主任领导下,开展高强度螺栓的试验检测工作,并对高强度螺栓的试验检测工作质量负责。
2.负责对每日发出电动扳手按照编号进行标定,并做好记录;3.负责对每日交回的电动扳手按照编号进行标定,并做好记录;4.负责螺栓施拧质量的检查工作。
5.负责螺栓试验检测工作。
三、工作流程3.1、螺栓管理流程3.2、电动扳手管理流程四、螺栓试验检测4.1、高强螺栓的技术要求4.1.1、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的技术要求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的型式尺寸、技术条件、及标志符合“GB/T1228-2006 钢结构用高强大六角头螺栓”的规定。
4.1.2、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母的技术要求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母的型式尺寸、技术条件、及标志符合“GB/T1229-2006 钢结构用高强大六角头螺母”的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强度螺栓检测细则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扭矩系数.预拉力.抗滑移系数,是钢结构工程的强制性项目。
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技术指标。
为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公正,特制定本检测细则。
引用标准:
GB 50205-2001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T1231-1991 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技术条件
GB/T3633-1995 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技术条件
GB/T228-2002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扭矩系数,预拉力检测
1 样品
1.1试样按批抽检。
每批8套。
每批次所代表的总量不得超过3000套。
1.2抽取样品时,每批开箱应不少于4箱,每箱抽取二
套。
1.3样品必须经外观、尺寸、配合精度检验后方可抽样。
1.4样品必须整洁,对表面有污物的样品应拒绝接收。
1.5连接副装配时,垫圈孔倒角面应分别朝六角头部及六
角螺母方向。
1.6每套连接副只能检测一次,不得重复检测。
1.7检测过程中若垫圈发生转动,应更换连接副。
2轴力计和扭力扳手
2.1轴力计应每年由上级计量部门进行检定,其误差不得
大于2%。
2.2扭力扳手应每季在扭力测量仪上进行自检,其误差不得
大于2%。
2.3每次检测前应使轴力计预热30分钟。
2.4预热后的轴力计,首先在检测位调零,然后在标定位校
对标定值,如此重复三次。
3高强度大六角螺栓连接副扭矩系数检测
3.1按不同螺栓规格,选择相应的垫块,垫圈及中心套,
保证螺栓在检测时处于轴力计的中心位置.
3.2选用合适量程扭力扳手,扭矩逐步由低到高,当轴力计
所显示预拉力达规定范围内(宜中间值),读取扭力扳手扭力,计算扭矩系数。
预拉力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表1 螺栓预拉力值范围(kN)
~
偏差小于或等于0.010.
对需作抗滑移系数的连接副预拉力应控制在设计值的95%~105%范围内.
3.3记录每套连接副的扭矩及预拉力,计算8套连接副的扭矩系数平均值及标准偏差。
扭矩系数K的计算公式为:
T
K=———
P.d
式中:
T—施拧扭矩(N.m);
d—高强度螺栓公称直径(mm);
P—螺栓预拉力(kN)
标准偏差按贝塞尔法计算。
3.4记录环境温度。
3.5对照相应标准要求评判检测结果,编制检测报告。
4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预拉力检测
4.1按不同螺栓规格,选择相应垫块,垫圈及中心套,以保证螺栓在检测时处于轴力计的中心位置。
4.2紧固螺栓分初拧,终拧两次。
初拧用扭力扳手使螺栓的预拉力达到标准值的50%左右。
终拧用电动扳手拧至梅花头拧断,读出预拉力值。
4.3记录每套连接副的预拉力值,并计算8套连接副预拉力平均值及标准偏差。
扭剪型高强度螺栓紧固预拉力和标准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
标准偏差按贝塞尔法计算。
4.4记录环境温度,评判检测结果,编制检测报告。
高强度螺栓连接摩擦面抗滑移系数检测
1试件
1.1试件应与所代表的钢构件同一材质,同批制作,同一摩擦面处理工艺和相同的表面状态,并采用同一性能等级的同批次高强度螺栓连接副。
1.2试件所代表的工程量最大为2000吨。
每批为三组试件。
1.3试件采用双摩擦面二栓拼接的拉力试件,孔径为螺栓直径+2mm。
1.4试板厚度以工程中具代表性的板材厚度确定。
但应考虑到螺栓连接副的长度及滑移之前试板始终处于弹性阶段。
试板的宽度如表3
1.5试板应平整、整洁、无毛边、无毛刺。
2 试件的拼装
2.1试板装配时应先用定位销定位,然后逐个穿入螺栓并稍作紧固。
2.2紧固螺栓分初拧,终拧.初拧为设计值的50%左右。
大
六角螺栓终拧后的预拉力应控制在设计值的95%~105%范
围,扭剪型螺栓按同批次复验时的平均预拉力计算。
3 抗滑移系数检测
3.1压力传感器及扭力扳手的误差不应大于2%。
3.2在试件的侧面划条便于观察的直线。
3.3启动试验机,在处于正常状态后装夹试件。
装夹时试
件应处于试验机的轴心位置。
3.4先加10%抗滑移设计荷载值,停1分钟,再平稳加荷。
荷载速度为 3~5 kN/S,直至试板滑移。
测得滑移荷载
N V。
下列情况之一所对应的荷载可定为试件的滑移荷载:
1、试验机发生回针现象;
2、试件侧面画线发生错动;
3、X—Y记录仪上变形曲线发生突变;
4、试件突然发生“嘣”的响声;
3.5抗滑移系数按下列公式计算,取小数点后二位数字
N V
μ=—————
m
n f .Σ P i
I=1
式中:
N V—由试验测得的抗滑移菏载(kN);
n f—摩擦面面数,取n f=2;
ΣP I—与试件同批高强度螺栓实测预拉力平均值之和(取三位
有效数字)(k N)
m—试件一侧螺栓数量,取m=2
3.6 测得的抗滑移系数最小值应符合设计要求。
评判检测
结果,编制检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