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答李淑一》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蝶恋花答李淑一教案

蝶恋花答李淑一教案前言《蝶恋花》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篇经典作品,它描写了一个美丽的女子和她的爱情故事。
这篇文章被广泛地用于中学语文教育中,作为一篇优秀的文言文阅读材料。
本文将针对李淑一老师的教学案例,对《蝶恋花》的教学进行探讨。
教学目标1.了解《蝶恋花》的背景和作者;2.理解《蝶恋花》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3.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技巧;4.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内容课前导入在开始教学之前,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氛围:1.播放与《蝶恋花》相关的音乐,如《蝶恋花》古筝曲等;2.展示与《蝶恋花》相关的图片,如古代女子的服饰、古代园林等;3.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如“你们知道《蝶恋花》是什么故事吗?”“你们喜欢看古代小说吗?”等。
课堂教学第一部分:了解《蝶恋花》的背景和作者1.介绍《蝶恋花》的作者——柳永,让学生了解他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介绍《蝶恋花》的创作背景和历史背景,让学生了解这篇文章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背景。
第二部分:理解《蝶恋花》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1.分析《蝶恋花》的主要情节,让学生了解故事的主要发展线和情节转折点;2.分析《蝶恋花》的人物形象,让学生了解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行为表现。
第三部分: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技巧1.介绍文言文的基本特点和阅读方法,让学生了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和阅读难点;2.分析《蝶恋花》中的文言文句式和词语,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技巧。
第四部分: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1.分析《蝶恋花》的文学价值和艺术特点,让学生了解这篇文章的文学价值和艺术特点;2.引导学生进行文学鉴赏,让学生自己发表对《蝶恋花》的感受和评价。
课后作业1.阅读《蝶恋花》全文,并写出自己的读后感;2.分析《蝶恋花》中的文言文句式和词语,写出自己的阅读体会;3.了解其他古代小说,如《红楼梦》、《西游记》等,并写出自己的感受和评价。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和分析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蝶恋花》的背景、情节和人物形象;2.互动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积极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3.体验式教学法:通过音乐、图片等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古代文化和文学氛围。
蝶恋花答李淑一

《蝶恋花答李淑一》教学设计教学要求: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展开想象,学习双关和引用神话的手法。
3、写摘录笔记,独立识字学词。
教学重难点:感受词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摘题。
拿出课前搜集的资料,准备交流。
二,读题,交流资料。
1、词、词牌、蝶恋花。
2、杨开慧生平。
3、李淑一、柳直荀与毛泽东,杨开慧的关系。
4、李淑一的《菩萨蛮。
惊梦》。
三,出示学习目标。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词。
2,理解词的意思,感受词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完成目标一:准确、流利的朗读词。
五,完成目标二:理解词的意思,感受词的意境。
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1、理解词义,体会双关写法。
杨柳轻飏问询报伏虎2,感受意境,体会引用神话的浪漫主义写法。
3,体会感情抓住“失”“骄”“直上”“忠魂”“捧出”“舒广袖”等词,体会作者对先烈的崇敬、赞颂之情。
六,完成目标:有感情地读词。
七,感受忠魂的献身精神。
1,由“泪飞顿作倾盆雨”入手,理解到这泪不但是先烈的泪,也是仙人,作者,亿万人类的泪。
2,补充资料“毛泽东一家为革命牺牲的六位亲人”。
3,出示革命烈士诗作,感受烈士们为革命理想勇于献身的英雄气概。
八,讨论问题:1,怎样看待忠魂的“死”与“不死”:2,什么样的生命有价值:九,出示战争年代,和平年代的英雄人物名字。
学生怀着崇敬看待英雄。
十,出示《有的人》,加刻学生对生命的理解。
十一,听余红仙老师的弹唱《蝶恋花。
答李淑一》。
十二,完成目标:背诵这首词。
十三,作业布置:1,。
蝶恋花 答李淑一优秀教案

出课件
《蝶恋花·答李淑一》教学设计
齐吟
学完了《蝶恋花·答李淑一》相信杨开慧、柳直荀两位烈士为国为民甘于奉献生命的伟大品质已经印入你们的心灵,让我们用最美的声音,最深的感情齐声朗读。
老师范读(注意不读题目);学生齐读
出课文课件
共歌
1、评:从你们的朗读中我听出了崇敬与赞美。
2、古人云:“言之不足,歌之。”同学们的朗读是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然而还有这样的方式也能表达感情。
(预设)学唱“我失骄杨君失柳”。
出音频资料
畅舞
除了歌唱,大家还知道有哪些表达情感的方式?
诗经云:“歌之不体语言表达对烈士的敬仰。
1、(预设)绘画、舞蹈。
2、学生齐舞
出音频资料
总结
这节课,极好的诠释了“言之不足,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3、欣赏歌曲,说一说最打动你心的句子。
4、歌曲以饱满的情绪唱出了烈士的无怨无悔。
5、我们不妨通过自己的歌声来表达内心的情感
学生指名说:
(预设)“我失骄杨君失柳”;两个“失”字,表达了对逝去爱人的怀念之情。
“直上重霄九”是那样坚定有力,表现了两位烈士的无怨无悔。
“吴刚捧出桂花酒”“捧”表现了仙人们对烈士的崇敬。
蝶恋花答李淑一音乐教案

蝶恋花答李淑一音乐教案《蝶恋花答李淑一》是一首中国古代的纯音乐曲目,由古琴演奏。
它是古琴曲《鹿鸣》的续曲,也是古琴四大名曲之一。
该曲的演奏要求较高,需要演奏者具备一定的琴技和音乐表达能力。
以下是一份关于《蝶恋花答李淑一》的音乐教案,介绍了该曲的演奏技巧和情感表达。
一、教学目标1.了解《蝶恋花答李淑一》的音乐特点和背景知识;2.掌握曲目的基本演奏技巧;3.通过音乐表达传达曲目中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蝶恋花答李淑一》的音乐特点和背景知识;2.曲目的基本演奏技巧;3.音乐表达和情感传达。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演奏部分简单的古琴曲进行热身,增强学生的乐感和对古琴音乐的兴趣。
2.知识讲解介绍《蝶恋花答李淑一》的背景及音乐特点,包括曲调、音阶、节奏等方面。
结合诗词解析曲目中的情感和意境。
3.基本演奏技巧讲解依序介绍古琴演奏中的基本技巧,包括指法、弹拨、音色控制等,重点讲解该曲中的一些特殊技巧和难点。
4.示范演奏演奏者进行示范演奏,展示曲目的整体效果。
同时,讲述自己在演奏中的情感表达和理解。
5.学生演奏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分组进行演奏,老师进行指导和点评,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并提升演奏水平。
6.音乐表达和情感传达引导学生通过演奏活动,理解曲目的情感表达,引导他们在演奏中发现和传达曲目中的情感和意境。
7.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学生在演奏中的进步和表现,提出改进建议,以便进一步提高演奏水平。
四、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的参与和表现,判断他们在课堂中的进步和积极性;2.听取学生的反馈,了解他们对课堂教学的理解和感受;3.对学生的演奏进行评价,包括技巧的掌握程度、情感的表达以及整体演奏的效果。
五、教学延伸学生可以在课后继续练习曲目的演奏,并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和比较,互相学习和提高。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乐感和音乐表达能力,引导他们在演奏中发现和传达曲目中的情感。
同时,要注意与学生的互动,让他们在课堂中充分参与和发挥。
《蝶恋花 答李淑一》教学设计

《蝶恋花答李淑一》教学设计一.揭题导入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欣赏毛泽东的诗词《蝶恋花答李淑一》。
(板书课题,生齐读)你发现这个题目和我们以往见到的题目有什么不一样?介绍:词有固定的格式,分上下两阙,字数也有一定的限制。
所有的词都可以配乐歌唱,因此也有了词调,也叫词牌名。
“蝶恋花”就是这首词的词牌,“答李淑一”是这首词的题目。
现在你知道这首词的标题是什么了吗?它是什么意思呢?如果不知道,就读读54页小资料上的写作背景吧。
二.初读感知师:接下来请大家自由朗读《蝶恋花答李淑一》。
注意读准词当中的生字和多音字。
师:好,谁来读一读?其他同学注意听他有没有读准了。
师:读得字正腔圆,真好!重霄九的“重”,曾伏虎的“曾”是多音字,“飏”是个生字,她都念准了。
谁说一下“飏”是个什么结构的字,偏旁是什么。
(半包围风旁)什么意思?我们学着他的样子读读这两行。
师:很好!谁再来读一读课文?师:真好,同学们,读诗词,就是要把它读正确,读得有节奏,还要尽可能读出它的味道来。
让我们试着读一读,争取读出你的味道和感觉来。
(全班齐读)三、体味诗境。
1.师:孩子们,请闭上眼睛,听老师朗读《蝶恋花答李淑一》想象一下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么样的画面,怎么样的情景?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师:孩子们,睁开眼睛,现在你的眼前出现了怎么样的画面和情景,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仿佛处在一个怎么样的世界里?2.你能将刚才想到的画面,在文中找到相应的句子吗?3.指名回答4.小结过渡:同学们的想像力和毛主席一样真丰富。
现在就让我们伴随着这些画面,走进文中,再来品味一下这首词。
四.品读悟情。
1.请大家回到文中,将那些你感受最深的字词圈出来,将你体会到的感情用一.两个词批注下来。
将你的自学结果在小组内进行交流,互相启发。
2.学生进行自学,小组交流,教师巡视,点拔。
3.全班交流。
(1)品悟1.2句(师板书:悲痛)师:同学们,诗人失去他挚爱的妻子和战友,心里的悲痛无以复加。
蝶恋花答李淑一教案

蝶恋花答李淑一教案教案:《蝶恋花答李淑一》一、教学目标1.了解唐代诗人李清照和她的作品《蝶恋花答李淑一》的背景与故事情节;2.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的欣赏能力,感受其中的情感和意境;3.通过本篇诗歌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了解《蝶恋花答李淑一》的背景与故事情节;2.理解诗歌中的表达情感和意境;3.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诗歌中的含义与意境;2.通过朗读,表达出诗歌中的情感。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介绍李清照和《蝶恋花答李淑一》的背景与故事情节;2.抒情法:通过朗读和演唱,感受诗歌中的情感和意境;3.对比法:将诗歌与其他古代诗歌进行对比,分析其特点和意义。
五、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李清照和她的作品《蝶恋花答李淑一》;2.鼓励学生分享对诗歌的印象和感受。
Step 2 学习诗歌的背景与故事情节1.讲解唐代女诗人李清照的背景和作品创作环境;2.介绍《蝶恋花答李淑一》的故事情节:诗歌是李清照答覆好友李淑一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李清照对友谊的思念和珍视。
Step 3 分析诗歌的含义与意境1.请一个学生朗读诗歌;2.让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意境和表达的情感,并与李清照的生活背景联系起来。
Step 4 全班朗读1.全班齐读诗歌,体会诗歌中的韵律和节奏;2.教师引导学生用表演的方式朗读诗歌,表达出诗歌中的情感。
Step 5 对比分析其他古代诗歌1.选择几首与《蝶恋花答李淑一》主题相近的古代诗歌,让学生小组讨论并做简单比较;2.学生代表性地分享他们的观点和分析,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六、作业布置1.复习背景知识,复述课堂内容;2.书写对诗歌《蝶恋花答李淑一》的个人感受和理解。
七、板书设计1.标题:《蝶恋花答李淑一》2.背景与故事情节3.诗歌分析与意境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李清照和她的作品《蝶恋花答李淑一》的背景与故事情节,理解了诗歌中的表达情感和意境。
蝶恋花答李淑一音乐教案

蝶恋花答李淑一音乐教案教案标题:蝶恋花答李淑一音乐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蝶恋花答李淑一这首音乐作品的背景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音乐表演技巧和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1. 音乐播放设备。
2. 蝶恋花答李淑一音乐作品的录音或视频。
3. 乐器(如钢琴、吉他等)。
教学过程:引入:1. 向学生介绍蝶恋花答李淑一这首音乐作品的背景,包括作曲家、创作背景等。
2. 播放蝶恋花答李淑一音乐作品的录音或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这首音乐的美妙之处。
探究:1. 引导学生分析蝶恋花答李淑一音乐作品的曲调、节奏、速度等特点。
可以通过讨论、听力练习等方式进行。
2. 分组让学生自由探索乐曲中的旋律和和声,并尝试演奏一小段乐曲。
3. 引导学生分析乐曲中的情感表达,如快乐、伤感等,并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话语表达对这首音乐作品的感受。
表达:1. 分组让学生选择一段乐曲进行合奏或合唱,并指导他们进行排练和演练。
2. 鼓励学生在表演中展示个人的音乐才华和创造力,可以加入个人独奏或即兴演奏等元素。
总结:1. 回顾学生在探究和表达环节中的学习成果,让他们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收获。
2. 引导学生对蝶恋花答李淑一音乐作品进行整体评价,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拓展:1.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其他类似风格或主题的音乐作品,并进行欣赏和表演。
2. 组织学生参加音乐比赛或演出,展示他们的音乐才华和成果。
评估:1. 观察学生在探究和表达环节中的参与度和表现情况。
2. 评价学生对蝶恋花答李淑一音乐作品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案扩展:1. 可以结合音乐史知识,介绍蝶恋花答李淑一在音乐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2. 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创作,让他们尝试以蝶恋花答李淑一为灵感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
《蝶恋花答李淑一》教学设计

《蝶恋花答李淑一》教学设计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蝶恋花答李淑一》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蝶恋花答李淑一》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理解本词在怀念亲人的情怀中蕴含的丰富的内容。
2、理解词作的浪漫主义特色。
二、教学重点:词人奇特的想象和典故在词中的表现力。
三、教学难点:怀亲的内心情怀与宏阔的社会历史相统一。
四、教学过程(一)背景介绍:1、杨开慧(1901-1930),乳名霞,字云锦,湖南长沙县清泰都(乡)人,毛泽东恩师杨昌济之女。
毛泽东的夫人,1901年9月26日生于长沙东乡板仓。
1913年到长沙读书,1918年随父杨昌济到北京1920年回湘读书,参加反帝反封建斗争,同年冬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中共湘区委员会当任机要和交通联络工作。
1923年至1927年,随毛泽东在上海、韶山、广州、武汉等地从事革命活动。
大革命失败后,回到家乡板仓,坚持地下工作1930年10月,被政府反动派逮捕,遭受严刑拷打,威逼利诱,始终坚贞不屈。
曾任湖南省委书记的叛徒任卓宣向何键献策称:“杨开慧如能自首,胜过千万人自首。
”于是,审讯官提出,杨开慧只要宣布同毛泽东脱离关系即可自由。
杨开慧则毅然回答:“死不足惜,惟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
”这时,杨母找到蔡元培等,请他们发电报保释。
军阀何键接电后,马上下令行刑,并回复蔡元培等诡称接到电报前已经处决。
11月14日,杨开慧在长沙被杀害。
此时在江西指挥红军反“围剿”的毛泽东,得知杨开慧牺牲的消息,寄信给杨家说:“开慧之死,百身莫赎。
”2、本词写作背景1957年春节,李淑一写信给毛泽东,谈她读了毛诗的感想,并附了一首她在1933年听到柳直荀牺牲时写的《菩萨蛮》。
毛泽东5月11日回信,寄上他的这首《蝶恋花》,李淑一词中有“征人何处觅,六载无消息”句,故毛泽东上来就回答了烈士去处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蝶恋花答李淑一》教学设计
解放小学董淑艺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语,理解重点字词意思,理解诗句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体会诗人抒发的革命
情怀和思想感情。
3、展开想象,学习双关和引用神话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1、通过交流,体会诗歌意思,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领悟作者对两位烈士的怀念赞美之情。
【教学过程】:
一、揭题示标: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生命”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蝶恋花答李淑一》齐读课题:你发现课题与以往的课题有什么不同?(生说)
2、对词你有哪些了解?(生汇报)(师补充:词,有固定的格式,分为上阕和下阕,字数也有一定的限制。
所有的词都可以配乐歌唱,因此就有了词调,也叫词牌名。
“蝶恋花”是这首词的词牌名,“答李淑一”就是这首词的题目。
)
词牌有很多种,比如“菩萨蛮”、“清平乐”、“沁园春”、“浪淘沙”“卜算子”等,这些都是词牌名。
3、对这首词,你想知道什么?(生汇报)大家提出的问题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请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4、出示目标:(指名读)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这首词并背诵这首词。
2、理解这首词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二、自主读识:
1、完成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这首词。
(1)自由读。
(你觉得读正确、流利了,就停下来。
)
(2)同桌互查。
(3)指名读(2人)
(4)齐读。
过渡:目标一完成的很好,请看目标二:
2、完成目标2:理解这首词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1)自由朗读,借助书中的小资料和工具书尝试理解这首词的意思。
(自学)
(2)哪些词句不理解,可以请小组成员帮忙解决。
(小组合作)(3)小组汇报(2个小组)
师点拨:从大家汇报的中,老师发现“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忽报人间曾伏虎”这两句大家理解有困难,现在老师给你们提供一个理解词意的快速通道。
(出示注释)
(4)谁再流利地说说整首词的意思?(指名说1人)
过渡:孩子们,这首词的意思大家都理解了。
其实,每每一种情感的流露,都有其内在的原因,那么这首词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要表达
什么情感呢?
(4)师出示背景资料:(学生默读)(师讲解《菩萨蛮》的大意)
读了李淑一的词,你有什么感受?(悲伤、难过)如果你的朋友给你写这样的信,你会怎么做?(安慰她)那么毛泽东是怎样安慰李淑一的?默读课文,找出相关的句子。
(5)指名汇报:【预设:①从第一句中体会到:他们的灵魂飘到了天的最高处——天堂。
②从第二、三句“嫦娥”“吴刚”热情招待中体会到神仙对烈士的崇敬,作者借神话来安慰李淑一,并表达他对英烈的赞美。
③“忠魂”在这里仅仅指的是杨开慧、柳直荀吗?(不是,指的是千千万万为革命献身的英烈的灵魂)④从第四句烈士的忠魂听到革命胜利的消息,激动的泪化作“倾盆雨”,体会到英烈的激动的心情。
师:其实这也是作者激动心情的体现。
(看课文插图)烈士的牺牲换来了革命的胜利,在作者看来,烈士的死是——值得的。
】(6)这个单元的主题是“生命”,这首词与“生命”有什么关系?(生汇报)【师小结、板书:生命有价值,有意义】
小结:孩子们,李淑一失去了丈夫,愁绪满怀、泪沾衣襟,毛泽东他失去的不仅是妻子杨开慧,他还失去了长子毛岸英,2个弟弟、1个堂妹、1个侄儿,同样是怀念亲人、怀念战友,毛泽东没有沉浸于悲痛之中,而是站在一个伟人的角度,对英烈进行了高度的评价和赞颂。
过渡:理解了词意和作者表达的感情,老师相信大家会朗读得更好!(指导感情朗读)
a、生自由练读;
b、指名读;
c、齐读。
3、背诵词。
(1)自己试着背一背;(2)小组展示背;(3)指名背;(4)齐背(重复最后一句,三遍)4、师:孩子们,这首词学完了,丁丁和东东都有他们的看法,将你的收获也写在“我的视角”空白处。
师:毛泽东不仅是军事家、政治家、革命家,还是伟大的诗人,我们再来欣赏他的一些作品。
三、拓展延伸:
《清平乐六盘山》“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虞美人枕上》:“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
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
晓来百念都灰尽,剩有离人影。
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四、作业:
推荐阅读《把一切献给党》、《青春之歌》、《红岩》等书籍。
《蝶恋花答李淑一》教学反思
解放小学董淑艺
《蝶恋花答李淑一》本是毛泽东同志1957年写的一首词。
这首词既是怀念杨开慧,又是兼怀贺子珍,是写给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两个女人的,所以成了一首绝唱。
课文的文字虽不多,但是其中隐含的道理比较深刻,语言朴实。
为了让学生读懂这首词,这设计了这样的环节:
一、让学生针对课题质疑,先自己发现问题然后将不懂的问题集体解决。
二、了解课文的写作背景,品味重点词句,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这一环节我引入了李淑一写给毛泽东的《菩萨蛮·惊梦》,帮助学生理解毛泽东为什么写这首词给李淑一的原因,进一步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引导学生想象这首词所展现的画面。
这一环节需要学生好好想象,通过画面的展示来理解文字背后的寓意。
我让学生闭上眼睛,慢慢地回忆词的内容,学生都很投入。
之后的谈感受环节,学生表现的非常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