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养旅游 养生旅游服务规范》

合集下载

康养旅游的益处和好处

康养旅游的益处和好处

康养旅游的益处和好处康养旅游的益处和好处随着社会对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视不断提高,康养旅游作为一种新型旅游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青睐。

康养旅游是一种结合旅游与健康养生的综合性旅游模式,既能让人们享受旅行的乐趣,又能提供身心健康的养生效果。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深入探讨康养旅游的益处和好处。

1. 提升身心健康:康养旅游通过提供独特的健康体验,帮助人们调整身心状态,提升整体健康水平。

在康养旅游中,人们可以体验到各种养生活动,如瑜伽、太极、按摩、spa等,这些活动可以帮助缓解身体疲劳,舒缓压力,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有助于保持身心健康。

2. 改善心理健康:现代人常常面临压力和焦虑,康养旅游可以提供一个放松心情、减轻压力的环境。

在旅行中,人们可以远离繁忙的工作和生活,静心享受大自然的美景,感受大自然的力量,这对于缓解压力、减少焦虑非常有帮助。

康养旅游也为人们提供了与家人朋友共度美好时光的机会,增进亲情友情,为心理健康建设提供了有益的支持和帮助。

3. 增加知识和文化体验:康养旅游不仅仅注重身体健康,也是一种提升个人修养的方式。

在旅程中,人们有机会接触到不同的文化,了解不同地区的历史、风俗以及人文景观等,这不仅能丰富个人知识,还能开阔眼界,促使人们更好地理解世界和自我。

4. 探索自我:康养旅游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机会,人们可以通过旅行的体验来寻找内心的平衡和答案。

在旅途中,人们可以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价值观,重新审视生活中的重要性和追求,从而找到更加有意义和满足的人生方向。

总结回顾:康养旅游作为一种结合旅游与健康养生的综合性旅游模式,具有诸多益处和好处。

它能够提升身心健康,改善心理健康,增加知识和文化体验,探索自我。

通过康养旅游,人们可以获得身心健康的乐趣,提高生活质量,增强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康养旅游将成为未来旅游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并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我个人的观点和理解:作为您的文章写手,我深刻认识到康养旅游的重要性和益处。

康养旅游五大类型

康养旅游五大类型

康养旅游五大类型1、生态养生康养旅游生态健康养生旅游主要是通过旅游目的地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进一步开发养生保健设施和项目,使消费者达到增加身心健康的消费目的。

这种养生旅游产业的特点是以生态资源为依托,依靠体验、观光、学习相关文化来达到疗养的目的。

2、运动休闲康养旅游体育、休闲、娱乐旅游主要依托当地或周边的体育资源或大型体育活动。

以参与体育运动或观看体育赛事为主要内容,辅以配套的休闲健康设施和项目,以达到促进消费者健康的目的。

这种休闲旅游业的特点是消费者参与竞赛或活动。

一般消费对象以身心健康、对生活品质有较高追求的游客为主。

3、休闲度假康养旅游休闲度假和休闲旅游的主要消费产品是休闲娱乐设施和高度人性化、个性化的休闲旅游服务。

一般消费对象是在闲暇时间参加这一类型的休闲旅游活动,通过体验和参与实现对自然环境的亲近,从而增强身心的享受和放松。

这种休闲旅游是特色的对象。

一般在休闲旅游目的地停留时间较长,对象的主要消费需求是休息和享受生活体验。

4、医疗保健康养旅游保健旅游的主旨是对疾病的预防和保健,对身体的保健和修复。

这种类型的保健旅游业主要依靠保健旅游目的地的保健设施和机构。

利用当地的医疗卫生资源吸引消费者到杨康旅游目的地进行医疗、保健、体检、康复等消费活动,这种类型的杨康旅游业对旅游目的地的医疗水平要求很高。

目前,基于中医药资源的中医药旅游正在中国广泛推广。

5、文化养生康养旅游文化健康旅游的产业基础是丰富的健康文化,充分挖掘当地的健康文化,依托健康旅游目的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充分整合资源和文化,优化和提高生活质量,实现健康的目标。

这种休闲旅游产业的主体是作为产业核心和灵魂的禅、道、佛等非物质传统文化养生资源。

在工业建设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通过物质层面的建设来展示虚幻的非物质主体。

汤俊,现任北京创行合一规划设计院执行院长旅游项目需要规划和计划。

我们做什么呢点击下面“了解更多”进行咨询或者头条号私信联系:创行合一休闲农业创意中心声明:本文所有图片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乡村康养旅游的标准

乡村康养旅游的标准

乡村康养旅游的标准
乡村康养旅游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自然环境:乡村康养旅游的目的地应该具备优美的自然环境,如青山绿水、海滨沙滩、温泉等。

这些地方空气清新,环境宜人,有利于身心放松和恢复。

2. 健康设施:乡村康养旅游应提供各类健康设施,如健身房、瑜伽室、温泉浴场、水疗中心等。

这些设施可以帮助游客保持身体健康,缓解压力。

3. 健康活动:乡村康养旅游活动应注重健康,如徒步旅行、森林浴、温泉疗养、瑜伽课程等。

这些活动有助于游客的身心健康。

4. 医疗设施:乡村康养旅游应具备基本的医疗设施,如诊所、药店等,以满足游客在紧急情况下的医疗需求。

5. 饮食健康:乡村康养旅游的餐饮服务应提供健康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粗粮等,以帮助游客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

6. 住宿条件:乡村康养旅游的住宿条件应整洁卫生,舒适安全,为游客提供良好的休息环境。

7. 文化体验:乡村康养旅游应融入当地的文化元素,让游客在体验自然美景的同时,感受当地的文化魅力。

8. 安全管理:乡村康养旅游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游客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9. 服务质量:乡村康养旅游的服务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知识,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服务。

10. 环境质量:乡村康养旅游的环境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如空气质量、水质等,以确保游客的身心健康。

以上是乡村康养旅游的标准,具体标准可能会因地区和项目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在制定乡村康养旅游标准时,应充分考虑当地资源和环境的特点,以确保标准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同时,在实施乡村康养旅游标准时,应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和当地文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康养旅游的概念—康养旅游的发展现状

康养旅游的概念—康养旅游的发展现状

康养旅游的概念—康养旅游的发展现状康养旅游是指人们通过旅游的方式来促进健康养生的一种形式。

康养旅游是当前旅游业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也是适应现代人对于身心健康的追求的一种回应。

康养旅游的概念可以追溯到古代,古人早就认识到旅游可以促进身心的健康。

例如,古代的“赏石”和“泡温泉”都属于康养旅游的范畴。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健康问题逐渐改变,康养旅游也随之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旅游业态。

康养旅游可以分为身体康养和心灵康养两个方面。

身体康养旅游主要是通过锻炼身体、享受自然风光、呼吸新鲜空气等方式来改善人们的身体健康。

例如,徒步旅行、登山、跑步、瑜伽等都是身体康养旅游的形式。

心灵康养旅游主要是通过参观文化遗址、艺术欣赏、冥想、禅修等方式来放松心情、减轻压力、提升幸福感。

例如,参观博物馆、听音乐会、欣赏画展等都是心灵康养旅游的形式。

康养旅游的发展现状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身心健康,追求高品质的生活方式。

这使得康养旅游市场的需求逐渐增加。

其次,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有更多的时间和资金来进行康养旅游。

第三,旅游业的供给方也意识到康养旅游市场的潜力,并纷纷推出相关产品和服务。

许多旅游景区、酒店、温泉度假村等都增加了康养旅游的元素,以吸引更多的游客。

最后,政府也开始重视康养旅游的发展,并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来支持和推动康养旅游的发展。

然而,康养旅游还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康养旅游需要具备相应的设施和服务来满足游客的需求,这需要更多的投入和改善。

其次,康养旅游需要综合多种资源,包括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健康管理等,需要各方的合作和协调。

第三,康养旅游需要专业的管理和运营,需要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来支持行业的发展。

总之,康养旅游是一种健康养生的旅游方式,是适应现代人对健康追求的回应。

康养旅游的发展现状表明,人们对康养旅游的需求不断增加,旅游业也意识到康养旅游市场的潜力。

浅析康养旅游六要素的内涵

浅析康养旅游六要素的内涵

浅析康养旅游六要素的内涵【摘要】康养旅游在当今社会备受关注,被认为是人们追求健康和幸福生活的重要方式之一。

本文通过对康养旅游的概念和内涵进行探讨,提出了康养旅游的六要素,并重点分析了健康管理和心理疏导在康养旅游中的重要性。

康养旅游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全方位的健康护理体验,促进身心健康的提升。

在未来,康养旅游有望成为旅游业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为人们带来更多健康和快乐。

【关键词】康养旅游、内涵、六要素、健康管理、心理疏导、发展前景1. 引言1.1 康养旅游的重要性康养旅游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康养旅游可以促进身心健康,缓解压力,减少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康养旅游有利于增强人们的体质和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延缓衰老过程。

康养旅游可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互动,感受大自然的美好,释放身心压力。

康养旅游有助于加强人际关系,提升社交能力,促进情感交流,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康养旅游不仅是一种旅行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它的重要性在于提倡健康、平衡的生活方式,促进身心健康,增强体魄,提升生活幸福感。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和追求,康养旅游的重要性将会日益凸显,成为未来旅游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2. 正文2.1 康养旅游的概念康养旅游的概念是指以健康为中心,通过旅游活动来实现身心灵全面的健康养生目的的一种新型旅游模式。

康养旅游强调通过合理的饮食、充足的睡眠、适量的运动等方式来提高健康水平,同时也注重心理健康的调适,使游客在旅行中达到身心平衡、快乐愉悦的状态。

康养旅游的发展源于人们对健康的追求和对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是健康生活方式的延伸和弥补,是旅游业的一种新兴趋势和发展方向。

康养旅游的概念不仅仅是简单的旅行,更是一种以健康为导向的生活方式。

它将传统旅游与健康养生相结合,打破了以往旅游仅仅是为了消遣和放松的传统认知,使人们在旅行中能够得到更多的身心健康收益。

康养旅游的概念提倡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健康管理,通过旅游活动使身心得到全面的调理和恢复,从而达到健康养生的效果。

康养旅游简介介绍

康养旅游简介介绍
详细描述
该海岛度假区利用独特的地理优势和自然资源,针对老年人群体的特点,推出了健康养老服务模式,如定制化养 老计划、专业医疗保障、健身养生设施等,为老年人提供了一个安全、舒适、健康的旅游养老环境。
案例四:某国际医疗旅游区的特色发展之路
总结词
整合医疗资源,推动国际医疗旅游发展。
详细描述
该国际医疗旅游区拥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和专 业的医疗团队,整合了全球优质的医疗资源 ,为游客提供了一系列特色的医疗服务,如 高端体检、医美抗衰、康复理疗等,为游客 提供了一个安全、便捷、高效的医疗旅游体 验。
康养旅游的企业社会责任与公益活动
企业社会责任
01
康养旅游企业注重履行社会责任,关注员工福利和社
区发展,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和慈善事业。
公益活动
02 康养旅游企业经常组织公益活动,如环保植树、关爱
弱势群体等,以实际行动回馈社会。
绿色公益基金
03
康养旅游企业设立绿色公益基金,用于支持环保项目
和公益事业,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
康养旅游的文化传承与保护
01
文化认同
02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康养旅游尊重和传承地域文化和民族 特色,将其融入旅游活动中,使游客 在享受康养服务的同时,增强对文化 的认同感。
康养旅游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和传承,通过引入非遗项目和技艺, 让游客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03
文化交流与传播
康养旅游倡导文化交流与传播,通过 开展文化活动和展览,推动不同地域 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增进相互了 解和友谊。
05
康养旅游的未来趋势 与挑战
康养旅游的发展趋势与前景
01
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养生的重视, 康养旅游的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康养旅游的八大类型

康养旅游的八大类型

康养旅游的八大类型
康养旅游的八大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医疗保健型:这类康养旅游主要依赖于特定的医疗、美容、疗养资源,提供精准医疗服务,并结合休闲度假、观光旅游等功能。

2. 文化养生型:主要通过深度挖掘当地的宗教、民俗、历史文化等资源,结合现代生活方式,打造利于养心的精神层面的旅游产品。

3. 长寿资源型:依托长寿文化,发展以食疗养生、山林养生、气候养生等为核心的康养旅游,形成健康餐饮、休闲娱乐、养生度假等功能的体系。

4. 生态田园型:以乡村为载体,重点建设农家乐、农场、农庄等,提供田园观光、休闲度假、果蔬采摘等服务。

5. 温泉养生型:利用温泉资源,提供温泉浴、SPA、按摩等养生服务,并结合休闲度假、观光娱乐等活动。

6. 养老社区型:主要是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养老服务,包括生活照料、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等。

7. 康复体育型:利用体育设施和康复技术,提供康复训练、健身指导等服务,促进身心健康。

8. 健康管理型:主要通过健康体检、基因检测等手段,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预防疾病。

以上是康养旅游的八大类型,不同类型各有特色,可以根据个人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康养旅游方式。

中国康养旅游行业迎来多重利好未来市场发展前景可观

中国康养旅游行业迎来多重利好未来市场发展前景可观

中国康养旅游行业迎来多重利好未来市场发展前景可观显示,康养旅游又称为健康养生类旅游,是建立在自然生态和人文环境基础上,结合风景观赏、文化娱乐、身体检测、医学治疗、春观花、夏避暑、秋赏月、冬泡泉等形式,以达到放松身心、怡情养性、祛邪扶正、延年益寿等目的的深度旅游体验活动。

目前康养旅游主要包括生态养生康养旅游、运动休闲康养旅游、休闲度假康养旅游、医疗保健康养旅游、文化养生康养旅游。

康养旅游是传统旅游产业的升级版。

与传统旅游形态相比,康养旅游具有滞留时间长、旅游节奏慢、消费能力强、重游率高、强身健体等特点,实现了从单一的游览观光到满足体验地方文化、融入当地生活、追求健康养生、开阔视野等需求的升级转变。

尤其是在当前疫情常态化防控形势下,康养旅游的优势更加凸显。

近年来随着大众健康需求的升级和旅游观念的转变,康养旅游正在受到越来越多关注。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康养旅游行业发展已初具规模,市场规模有望达到千亿元,全国多个地区已经建设康养旅游示范基地,例如四川、山东、云南、黑龙江、江苏等地区。

与此同时,在“健康中国”战略大背景下,康养旅游已成为了中国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

但作为新兴旅游产品,虽然发展已初具规模,中国康养旅游产业建设仍处于发展初期。

预计未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以及国家扶持力度加大,未来中国康养旅游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张。

与此同时,康养旅游是中国政策鼓励的新型产业,前景广阔。

具体来看:中国大力鼓励发展康养旅游康养旅游已经成为中国从省到市到县再到风景区等各级政府及管理部门的重要布局方向。

近几年国家相关部门和一些省份出台了促进康养产业发展的文件。

国家层面:例如2021年6月,文化和旅游部印发的“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提出,丰富优质旅游产品供给创新旅游产品体系,优化旅游产品结构,提高供给能力和水平,发展康养旅游,推动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建设。

随后2021年12月,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明确,要促进养老和旅游融合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CS03.200A 12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DB 34/T XXXXX—XXXX康养旅游养生旅游服务规范Health and wellness tourism:Specification for the service of preserve longevity tourism(征求意见稿)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前言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编写。

本标准由亳州市人民政府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亳州市现代文化旅游促进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伟、……。

康养旅游养生旅游服务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养生旅游服务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服务要求和服务质量控制与改进。

本标准适用于养生旅游服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6355 旅游景区服务指南GB/T 34409 休闲主体功能区服务质量规范GB/T 35555 温泉旅游服务规范GB/T 35560 老年旅游服务规范景区GB/T 35796 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基本规范GB/T 36732-2018 生态休闲养生(养老)基地建设和运营服务规范LB/T 052 旅行社老年旅游服务规范DB34/T 2770 康养旅游术语DB34/T 3170 康养旅游线路设计指南DB34/T 3171 康养旅游体验区服务质量规范DB34/T XXXX 康养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3 术语和定义DB34/T 277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养生 preservelongevity根据生命发展的规律,采取能够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活动。

[GB/T 36732-2018,定义3.3]3.2 养生旅游以科学养生观为指导,以维护健康或保护线康维主要需求动机,以延年益寿、强身健体、修身养性、修复保健为主要目的,以生态养生环境和养生民俗文化为依托,以观赏、康体、娱乐、生活体验等活动为主要方式的休闲旅游活动。

注:是融合养生文化、养生产业和生态旅游为一体的一种体验式旅游形式,是对生态旅游、休闲旅游和修养旅游的创新与发展,是一种新型时尚的生活方式,人们懂得借助良好的生态来调节心态、修身养性。

(2009.11 武汉国际养生旅游高峰论坛)4 基本要求4.1 服务提供者4.1.1 服务组织4.1.1.1 景区(点)、基地等宜符合GB/T 36732、DB34/TXXXX给出的相关要求。

4.1.1.2 旅行社宜符合LB/T 052给出的相关要求。

4.1.1.3 提供养生特色服务的经营机构应符合下列要求:a)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的要求,取得相应的机构资质证书,并在营业场所内醒目处悬挂,不可提供超出机构许可服务范围的服务;b)经营管理符合与安全、消防、卫生、环境保护相关规定的要求;c)应公示服务项目收费标准、监督投诉电话。

4.1.2 服务人员4.1.2.1 遵纪守法,尊重游客的民族习惯和宗教信仰,维护游客的合法权益。

4.1.2.2 经过上岗培训,熟悉养生旅游服务的基本情况,且在工作过程中定期接受安全、卫生、消防及旅游相关的岗位培训。

4.1.2.3 服务行为符合GB/T 26355中人员服务的有关要求。

4.1.2.4 养生专业服务人员应满足相关从业资质。

4.1.2.5 规范着装,佩戴标识,服饰整洁,容易辨识。

4.1.2.6 对游客礼貌热情,能用普通话或有效的沟通语言解答游客诉求。

4.2 服务设施4.2.1 环境与建设配套应符合GB/T 34409的相关要求。

4.2.2 旅游基础配套应符合GB/T 17775的相关要求。

4.3 旅游线路设计应符合DB34/T 3170给出的要求。

5 服务要求5.1 基本原则5.1.1 旅游基础服务应符合GB/T 26355给出的要求。

5.1.2 涉及老年人旅游的应符合GB/T 35560给出的要求。

5.1.3 涉及养老服务的应符合GB/T 35796给出的要求。

5.1.4 涉及温泉服务的应符合GB/T 35555给出的要求。

5.1.5 涉及娱乐服务的应符合GB/T 26353给出的要求。

5.2 特色休闲养生服务5.2.1 中医养生5.2.1.1 服务项目宜提供以中医理论、理念为指导的物理方法、自然疗法等,可包括但不限于:咨询指导类、按摩类、熏洗类、艾灸类、贴敷类、拔罐类、刮痧类。

5.2.1.2 场所设施要求5.2.1.2.1 应有与所提供服务相适应的服务区域。

服务区域应当相互隔开,保护服务对象的隐私。

5.2.1.2.2 有与服务区域相适应的操作间、洗涤消毒操作室。

开展有操作类项目时,应独立设置消毒室。

5.2.1.2.3 应配备与休闲养生服务相符的服务设备及配套的消毒设施。

所有设施应符合安全卫生标准。

5.2.1.2.4 废弃物应及时清运并统一定点处理,确保场所内无病虫害滋生,卫生间和装废弃物容器无积水、无异味。

5.2.1.2.5 刮痧板、修脚工具等供局部保健用的器具必须在游客使用前消毒,使用后应及时清洗消毒,使用时建议加设防渗、防破的一次性塑料袋或更科学的保护材料。

5.2.1.2.6 茶具、毛巾、拖鞋、客服、垫巾、床单等公共用具应一客一换一洗一消毒。

5.2.1.2.7 提供的按摩膏、精油、护肤品等辅助用品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5.2.1.3 人员要求保健养生服务人员应具有养生相关的理论知识,接受过养生领域的专业培训或岗前培训,或具有2年以上相关领域从业经历。

5.2.1.4 方案制定中医养生应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用传统的辩体方法或结合仪器检查手段,根据顾客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向游客提供适宜的养生服务建议,对游客的养生需求给予科学、准确、详细的指导。

5.2.1.5 服务过程控制5.2.1.5.1 服务人员技术手法应严格遵守相关操作流程的规定,提供标准化服务。

5.2.1.5.2 服务过程中应与顾客保持充分沟通,尊重顾客意愿,结合顾客体质状况开展合适的养生服务。

5.2.1.6 安全卫生控制5.2.1.6.1 禁止使用危及人身健康和安全的方法或手段。

服务过程中应时刻观察顾客的反应和身体情形。

刮痧、推拿等服务可视身体状况而行,避免手法太过而损伤。

5.2.1.6.2 服务人员在开展服务前必须使用消毒制剂对手部进行消毒清洁,确保服务全程的卫生清洁。

5.2.2 膳食养生5.2.2.1 服务项目膳食养生服务项目主要包括药膳和营养餐。

5.2.2.2 场所设施要求5.2.2.2.1 应有用于餐饮服务的独立区域,餐厅应布局合理,通风良好。

餐厅内部应布设介绍各种食品的养生功能与特性,宣传养生健康知识。

5.2.2.2.2 餐饮区域应保持卫生整洁,能达到GB 16153规定的卫生标准。

餐具应达到GB 14934规定的卫生标准。

5.2.2.3 人员要求5.2.2.3.1 膳食养生服务机构应配备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营养配餐师两名以上,其中至少一人持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5.2.2.3.2 膳食服务人员应身体健康,持有健康证。

5.2.2.4 膳食设计5.2.2.4.1 应由专业营养师编制不同人群的养生营养食谱,明确主要食材的营养价值,最低或最高营养需要量等。

5.2.2.4.2 食谱的养生营养分析结果应向消费者公布,营养成分、脂肪、热量等含量应该标注得更细致,比如具体到克数、占比等。

5.2.2.4.3 运用药膳时,需要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向游客提出适宜的药膳建议。

5.2.2.4.4 应有适宜于养生的主食与菜品搭配推荐,并提供不同搭配的时令养生菜品。

5.2.2.4.5 养生药膳等特色餐饮应有2种以上。

5.2.2.4.6 菜品的名称及内容应与养生文化内涵相联系。

5.2.2.5 膳食制作5.2.2.5.1 餐饮原材料应确保卫生安全、无公害。

5.2.2.5.2 制作药膳的材料应在卫生部公布的属于药食同源的药材中选择,并在专业人员指导下搭配及烹饪。

5.2.2.5.3 食品烹饪过程中,宜多采用蒸、氽、炖、炒等减少营养成分流失的烹制方法。

5.2.2.5.4 烹调油、调味品、饮品等品种的选择及用量应符合健康原则。

5.2.2.6 膳食文化讲解5.2.2.6.1 配有专人负责菜品原材料、制作工艺、功效的讲解。

5.2.2.6.2 服务人员应耐心与游客沟通,了解游客的个性化需求,提供具有针对性的讲解服务。

5.2.3 运动养生5.2.3.1 服务项目应提供传统或现代的养生运动项目,包括但不限于:太极拳、瑜伽、健身操等。

5.2.3.2 场所设施要求5.2.3.2.1 应提供运动养生服务的固定场所。

房屋布局能够满足运动养生服务的需要,有与接待能力相适应档次和数量的更衣室、淋浴室和卫生间,并设有饮水处。

5.2.3.2.2 配套设施应和服务提供内容和接待能力相适应,健身器材定期检修,应确保完好、安全。

5.2.3.2.3 健身器材上应有使用方法和安全事项的标注。

5.2.3.3 人员要求运动养生服务提供机构应有专职运动养生人员,熟悉运动保健知识及基本的医疗救护知识,其中不少于1人应具有相关专业(系列)中级以上技术职称。

5.2.3.4 方案制定5.2.3.4.1 运动养生服务需要要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引导游客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

5.2.3.4.2 对初次接触的游客,应根据个人需求,介绍和解释不同的服务项目。

5.2.3.5 运动指导5.2.3.5.1 运动过程中,教练应全程关注游客身体状和运动状况,对游客进行指导、或做相应演示。

5.2.3.5.2 游客使用健身器材应在教练的指导下进行。

5.2.3.6 运动安全5.2.3.6.1 在开展养生运动之前,应提醒并带领游客做好安全运动的准备。

5.2.3.6.2 提倡适度运动,教练应及时提醒游客休息或调整运动方式,避免不必要的损伤。

5.2.3.6.3 游客运动中如果发生意外事故,应及时采取可行的救助措施,必要时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5.3 互联网+5.3.1 宜利用互联网搭建养生旅游服务平台,通过线上完成各类咨询、宣传推广及各类服务信息推送和售后服务等工作。

5.3.2 宜利用互联网技术聚集、提炼养生旅游资源,在旅游产品组成要素中贯穿养生文化内涵,打造富有特色的特色养生旅游产品。

5.3.3 宜利用互联网平台采集各类养生数据,建立游客实时健康数据库。

5.3.4 宜依托养生旅游数据库的综合分析,提供养生旅游产品的定制服务。

5.3.5 宜强化线上线下合作,完成O2O服务闭环,利用互联网服务模式强化旅游服务体验。

6 服务质量控制与改进6.1 质量控制6.1.1 基本要求服务质量应符合DB34/T 3171给出的要求,各管理机构在质量控制方面应开展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a)制定质量管理目标,并建立监督检查制度;b)设立质量管理部门或质量管理岗位;c)公布24h服务电话,受理消费者的投诉和咨询;d)有专职人员负责服务质量的监督和考核;e)定期开展顾客满意度调查或是向顾客征求意见;f)有计划、有目的、有选择的回访顾客;g)应对顾客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制定有效的纠正措施,改进服务工作,提高服务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