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地球绕着太阳转
冀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地球绕着太阳转

地球绕着太阳转【教学目的】1.能用模拟实验研究地球的公转和自转。
2.能调查本地动植物受四季转变的影响情况,并进行记录。
3.能初步成立起地球公转与四季转变关系的概念。
4.能用文字或图的形式把四季的显著特点生动地表现出来。
【教学重点】是通过实验证明地球公转是引发一年四季转变的根本原因。
【教学进程】一、模拟地球公转与季节转变在上一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知道了地球围绕太阳运动这一科学事实。
可是对地球是如何运动的,地球运动又引发了哪些自然现象等,学生可能比较陌生。
教材用文字的形式把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呈现了出来,要求学生通过科学阅读,分析整理资料,来加深对自转相公转的熟悉。
教师可以事前给学生提供更多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资料,培育学生从科学阅读中取得信息的能力。
二、教师要指导学生填写下表:1.对于"地球上的季节转变与什么有关"这个问题,学生可能在查阅资料的进程中已经有了必然的了解。
这个渡曟從麌從际上是一个验证明验。
通过量次模拟演示、反复的观察,来分析理解地球公转与四季形成的关系。
模拟实验的关键是要考虑用什么来模拟什么。
本实验要引导学生考虑别离用什么来模拟地球公转的轨道、用什么来模拟地球和太阳、用什么来模拟自己在地球上的位置等。
2.可以依照教材上的图示来做模拟实验,也可以用其他的方式来模拟地球的公转。
需要引发注意的是:一要提示学生地球的公转是自西向东逆时针的方向,万万不能转错方向。
二是要在地球的公转进程中,应维持地轴始终指向同一方向。
三是实验的条件最好选择室内光线比较暗的地方,灯光最好选择直线光源 (如手电筒等),这样便于学生观察。
3.在实验进程中,可以由一个同窗转动地球仪,其他同窗注意观察。
重点要指导学生观察春、夏、秋、冬四个特殊位置上,"太阳"直射点的转变。
这个实验需要反复多次,学生需要反复观察、反复分析推理。
重点研究地球公转进程的规律,如地轴的倾斜等。
在公转进程中由于地轴的倾斜,引发了太阳在地球表面南北两半球直射点的转变,分析这种转变是引发南北两半球四季交替转变的根本原因。
冀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18地球绕着太阳转课件-附教案

季 节 变 化 对 动 植 物 的 影 响
小资料
❖ 地球形成了46亿年的历史了,大约在16亿年前地球每昼夜只 有9个小时,比现在自转快得多,每年约有800多天;到6亿 年前,每昼夜延长到了20个小时,每年缩短到440天,地球 正逐渐放慢自转速度,原因主要是月球的潮汐引力作用。地 球是一个均匀的球体演变成现在的“圈层”结构。
❖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由西向东(逆时针转)
地球的自转和公 转导致什么现象 的发生呢?
方向 (顺或逆时针) 地球的自转
地球的公转
周期
特点
假如地轴不是倾斜的, 太阳光直射地球的位置 会不会有变化?地球上 还会有四季的变化吗?
地球公转时,假如地轴不倾斜, 太阳直射地轴的位置没有变化。 在这种情况下,地球上没有四 季变化,因为这时地球同一点 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不发生变化。
科学·六年级上册·冀教版
18地球绕着太阳转
讲师:文小语
2020年12月2日
目录
地球是怎样在 太空中运动的 呢?
1.模拟地球公转与季节变化
❖ 概念:
❖ 地球自转——地球绕着地轴旋转,自 地球公转——地球沿着椭圆轨道绕着太阳旋
❖
转,公转一周需365.25天。
同步教案
同步教案
提示:打开后可根据需要进行编辑,打 印,保存。
提示:打开后可根据需要进行编辑,打 印,保存。
提示:打开后可根据需要进行编辑,打 印,保存。
点此下载
感谢您的聆听
“问号”,是打开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
讲师:文小语
。 2020年12月2日
【K12学习】冀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地球绕着太阳转》教学设计

冀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地球绕着太阳转》教学设计18、地球绕着太阳转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目标1.能用模拟实验研究地球的公转和自转。
2.能调查本地动植物受四季变化的影响情况,并进行记录。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能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完成调查研究。
2.愿意与同学合作共同完成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模拟试验。
三、科学知识目标1.能解释地球的公转和自转的概念。
2.能解释四季变化与地球的公转有关。
3.能举实例说明四季对自然界中动植物的形态和生活习性的影响。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1.能初步建立起地球公转与四季变化关系的概念。
2.能用文字或图的形式把四季的显著特点生动地表现出来。
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过实验证明地球公转是引起一年四季变化的根本原因。
教学准备:蜡烛、地球仪、绳子、大头针及有多媒体课件或有关地球公转和四季变化的图片。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活动目标:1.能解释地球自转与公转的概念。
2.能用模拟实验研究地球公转引起四季现象。
3.能在实验观察的基础上解释地球公转引起四季变化。
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地球上大部分地区四季变化明显,冬天,白雪皑皑;夏天,烈日炎炎。
你知道这种季节变化与什么有关吗?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指导学生认识地球的运动形式通过学生阅读教材提供的资料,使学生知道地球的运动形式有自转和公转两种。
方向都是西向东。
通过分析自转和公转的时间,结合地球仪的模型运动,让学生猜想这两种运动所产生的后果是什么。
2.指导学生认识地球公转引起四季变化利用学生上面的猜想,指导学生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讲解实验方法。
重点让学生明白,既然是模拟实验,关键要理解是用什么来模拟什么。
实验注意事项:“地球”的公转方向不能弄错;在“地球”公转过程中,地轴应保持始终指向同一方向。
学生分组进行模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三、分析比较,归纳概括指导学生观察“春、夏、秋、冬”四个特殊位置上,“地球”上“太阳”直射点的变化。
六年级科学上册 地球绕着太阳转教案 冀教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球绕太阳转的轨迹,即地球公转的概念。
2. 掌握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和产生的地理现象。
3.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探究能力,激发对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地球公转的概念、方向、周期及产生的地理现象。
2. 难点:地球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及季节的形成。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地球仪、太阳模型、PPT课件。
2. 学具:学生分组合作制作地球公转模型。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观察太阳的位置变化,引发学生对地球公转的思考。
2. 新课导入:介绍地球公转的概念、方向和周期。
3. 讲解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如季节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等。
5.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合作制作地球公转模型,加深对地球公转的理解。
6. 总结提升:通过问答形式巩固所学知识,引导学生思考地球公转的意义。
五、作业布置:1. 绘制地球公转示意图,标注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季节变化。
这五个章节的内容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地了解地球绕太阳转的规律和地理现象,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及科学思维。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有需要,请随时提问,我将竭诚为您服务。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地球公转的相关问题。
2. 利用模型演示法,直观展示地球公转的过程和产生的地理现象。
3. 运用分组讨论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评估对地球公转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小组合作评价: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包括沟通交流、解决问题等方面。
八、教学拓展:1. 邀请天文专家进行讲座,加深学生对地球公转及宇宙知识的理解。
2. 组织户外观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球公转带来的地理现象。
3. 开展科学小实验,探究地球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的变化。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是否达到预期效果。
地球绕着太阳转 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冀人版

1《地球绕着太阳转》微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的公转。
2.能用模拟动画研究地球的公转。
教学重难点:通过动画懂得地球公转是引起一年四季变化的根本原因。
教学准备:微课教学过程:一、趣闻导入球球:同学们好,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朋友,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地球闪亮登场。
哈哈,它没来,走不开,他的岗位太重要了。
没办法,顔值越高,责任越大。
我坐飞船去关心关心它。
地球,是太阳系家族中唯一一个有生命体的行星。
他会自己旋转,自传一周的时间是23小时56分4秒,形成白天和黑夜。
同时,还以大约每秒30千米的速度,和小伙伴们一起围绕太阳在兢兢业业地工作。
地球围绕太阳公共转的轨道是一个近似于圆的椭圆形,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这个椭圆面叫做黄道面。
每年的1月3日前后地球距离太阳最近,大约是1.47亿千米。
而每年7月4日前后,地球距离太阳最远,大约是1.52亿千米。
它自西向东绕太阳一周的时间是365.25天。
他总是斜着身子,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总是66.5度,公转时地轴总是指向同一个方向,北极星附近。
球球:我在百忙之中过来与大家见面,不能留在这里,下面我们就来探究学习地球绕着太阳转。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丰富的想象力,使他们产生探索太空奥秘的想法。
二、教学过程1、阅读、理解地球的公转。
球球:通过刚才介绍,我们对地球的运动方式有了一定了解,接下来我们一起分析、整理资料,把地球的特点记录下来。
【设计意图】让通过观看、阅读、资料整理、分析来加深对公转的认识。
培养学生获取信息、提炼、归纳的能力。
从而提高学生有序、有效的“思”,为下面亲身模拟实验的“行”做好准备。
2、猜想公转导致的现象。
球球:地球上大部分地区季节变化明显,冬天,白雪皑皑,昼短夜长:夏天,烈日炎炎,昼长夜短生。
你们知道这种季节变化与什么有关吗?生:地球的公转。
3、动画模拟地球公转的过程。
球球:同学们都有了自己的猜想、假设,请动手来进行模拟实验,验证你们的猜想吧。
地球绕着太阳转-冀人2001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地球绕着太阳转-冀人2001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并了解太阳、地球、月亮的基本特征与运动规律;2.理解地球绕着太阳转的原理和影响;3.建立正确的地球与太阳、月亮的空间位置关系;4.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日食、月食等自然现象。
教学重点1.地球绕着太阳转的原理;2.地球与太阳、月亮的空间位置关系;3.解释日食、月食等自然现象的原理。
教学难点1.地球绕着太阳转的影响;2.如何正确理解地球与太阳、月亮的空间位置关系;3.解释日食、月食等自然现象的原理。
教学内容和步骤第一步:导入请学生观察夜空,看到什么明亮的天体?让学生自由发言并解释。
然后,教师出示图片,询问学生太阳、地球、月亮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为什么会有一些天文现象,如日食、月食等。
让学生用自己的想象说出他们的认识。
第二步:呈现知识1.介绍太阳、地球、月亮的基本特征和运动规律,以及地球绕着太阳转的原理和影响;2.具体解释日食、月食等自然现象的原理。
第三步:互动探究1.基于教师的要求,让学生动手制作模型,理清太阳、地球、月亮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2.请学生到室外实地观察,并记录太阳、地球、月亮的位置关系,以此验证学习成果。
第四步:总结知识通过让学生归纳和总结本课所学的知识点,巩固和提高对太阳、地球、月亮的基本特征及相关运动规律的理解。
第五步:布置作业请学生回家记录日食、月食等自然现象的发生时间,并尝试解释原理。
教学方法和手段1.通过展示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理解和认识相关知识点;2.结合制作模型和户外实地观察,让学生直观感受太阳、地球、月亮三者的相互关系与变化;3.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教学评估1.教师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评估;2.统计学生作业情况并根据作业表现给予反馈。
教学过程设计时间内容5min 导入25min 呈现知识20min 互动探究5min 总结5min 作业延伸阅读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太阳、地球、月亮的了解,可以在上课之外推荐以下阅读材料: 1. 《小学生科学常识读本》:太阳、地球、月亮等天文现象; 2. 《世界百科全书》:地球等体系的基本组成和运动规律; 3. 《探索发现》杂志:关于日食、月食等天文现象相关文章。
「精品」冀教小学科学六上册《18地球绕着太阳转》word教案 (2)

【小学科学】2019最新冀教小学科学六上册《18地球绕着太阳转》word教案 (2)一、教学目标:科学知识:能解释地球公转和自转的概念。
能解释四季变化与地球的公转有关。
科学探究:能用模拟实验研究地球的公转和自转。
能调查本地动植物受四季变化的影响情况,并进行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完成相关的实验与研究。
二、教学重难点:通过实验证明地球公转是引起一年四季变化的根本原因。
三、教学准备:蜡烛、地球仪、绳子、大头针、关于四季变化的资料和图片等四、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根据地球上大部分地区四季变化明显这一现象,设疑导入:你知道这种季节变化与什么有关吗?(二)学习新课1、指导学生认识地球的运动形式(1)通过学生阅读教材提供的资料,使学生知道地球的运动形式有自转和公转两种。
方向都是由西向东(即逆时针方向)。
(2)通过分析自转和公转的时间,结合地球仪的模型运动,让学生猜想这两种运动所产生的后果是什么。
(自转产生昼夜变化,公转产生季节变化)2、指导学生认识地球公转引起四季变化利用学生上面的猜想,指导学生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1)讲解实验方法。
(参考教材的叙述)重点让学生明白,既然是模拟实验,关键要理解是用什么来模拟什么。
实验注意事项:“地球”的公转方向不能弄错;在“地球”公转过程中,地轴应保持始终指向同一方向。
(2)学生分组进行模拟实验(3)教师巡视指导重点指导学生观察“春、夏、秋、冬”四个特殊位置上,“地球”上“太阳”直射点的变化。
讨论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
(4)汇报交流根据太阳直射点的变化,解释地球上四季的变化。
(5)引申讨论:如果地轴不倾斜,太阳直射地球的位置会变化吗?地球上还会有四季吗?3、总结本课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关于四季变化的资料和图片(或制成课件演示),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认识动植物在不同季节里的形态和生活习性。
(二)学习新课1、指导学生认识季节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1)结合前面的观察,讨论:季节变化对身边的动植物有什么影响?(2)汇报交流要求学生能用身边常见的动植物来加以说明。
六年级科学上册 地球绕着太阳转教案 冀教版

一、地球的自转1. 学习目标:(1) 理解地球自转的概念。
(2) 掌握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
(3) 探究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2. 教学重点:地球自转的概念和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3. 教学难点: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
4. 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实验法。
5. 教学准备:地球仪、图片、实验器材。
6.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图片和地球仪展示地球自转的现象。
(2) 讲解:讲解地球自转的概念、方向和周期。
(3) 探究: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探讨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4) 实践:进行实验,验证地球自转的现象。
二、地球的公转1. 学习目标:(1) 理解地球公转的概念。
(2) 掌握地球公转的方向和周期。
(3) 探究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
2. 教学重点:地球公转的概念和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
3. 教学难点:地球公转的方向和周期。
4. 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实验法。
5. 教学准备:地球仪、图片、实验器材。
6.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图片和地球仪展示地球公转的现象。
(2) 讲解:讲解地球公转的概念、方向和周期。
(3) 探究: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探讨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
(4) 实践:进行实验,验证地球公转的现象。
三、地球的运动1. 学习目标:(1) 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
(2) 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和周期。
(3) 探究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现象。
2. 教学重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方向和周期。
3. 教学难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和周期。
4. 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实验法。
5. 教学准备:地球仪、图片、实验器材。
6.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图片和地球仪展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现象。
(2) 讲解:讲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方向和周期。
(3) 探究: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探讨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现象。
(4) 实践:进行实验,验证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现象。
四、四季的形成1. 学习目标:(1) 理解四季的形成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绕着太阳转
【教学目的】
1.能用模拟实验研究地球的公转和自转。
2.能调查本地动植物受四季变化的影响情况,并进行记录。
3.能初步建立起地球公转与四季变化关系的概念。
4.能用文字或图的形式把四季的显著特点生动地表现出来。
【教学重点】
是通过实验证明地球公转是引起一年四季变化的根本原因。
【教学过程】
一、模拟地球公转与季节变化
在上一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知道了地球围绕太阳运动这一科学事实。
但是对地球是怎样运动的,地球运动又引起了哪些自然现象等,学生可能比较陌生。
教材用文字的形式把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呈现了出来,要求学生通过科学阅读,分析整理资料,来加深对自转相公转的认识。
教师可以事先给学生提供更多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资料,培养学生从科学阅读中获得信息的能力。
二、教师要指导学生填写下表:
1.对于"地球上的季节变化与什么有关"这个问题,学生可能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这个渡曟從麌從际上是一个验证实验。
通过多次模拟演示、反复的观察,来分析理解地球公转与四季形成的关系。
模拟实验的关键是要考虑用什么来模拟什么。
本实验要引导学生考虑分别用什么来模拟地球公转的轨道、用什么来模拟地球和太阳、用什么来模拟自己在地球上的位置等。
2.可以按照教材上的图示来做模拟实验,也可以用其他的方法来模拟地球的公转。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一要提醒学生地球的公转是自西向东逆时针的方向,千万不能转错方向。
二是要在地球的公转过程中,应保持地轴始终指向同一方向。
三是实验的条件最好选择室内光线比较暗的地方,灯光最好选择直线光源(如手电筒等),这样便于学生观察。
3.在实验过程中,可以由一个同学转动地球仪,其他同学注意观察。
重点要指导学生观察春、夏、秋、冬四个特殊位置上,"太阳"直射点的变化。
这个实验需要反
复多次,学生需要反复观察、反复分析推理。
重点研究地球公转过程的规律,如地轴的倾斜等。
在公转过程中由于地轴的倾斜,引起了太阳在地球表面南北两半球直射点的变化,分析这种变化是引起南北两半球四季交替变化的根本原因。
4.实验中要求学生把太阳直射点的变化记录下来,并用自已的语言解释这种变化可能引起季节的变化。
最后,要引领学生从另一个角度讨论问题:如果地轴不倾斜,太阳直射地球的位置会不会有变化,地球上还会有四季的变化吗?答案是否定的。
如果没有地轴的倾斜,太阳在地球上的直射点就不会在南北半球上发生变化,那么地球上不同纬度就不会有四季的交替变化。
三、四季变化对植物影响
l.学生对寒来暑往、风云雨雪、花落花开、大雁南飞等自然现象和变化都有一些切实的感受,对动植物在不同季节里形态和生活习性等也都有了一定的认识。
本活动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总结提炼生活经验,形成对自然现象和变化的科学认识,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地球公转与四季变化关系的认识。
2.教材中提供了四幅图用来提示学生一年四季中不同的自然景观和生物形态。
教师可以事先收集(也可发动学生搜集,更多关于四季的资料和图片,帮助学生分析季节变化对身边动植物的影响。
要求学生选择一两种身边常见的典型动植物,研究其在不同季节里身体形态和生活习性的变化。
比如,春季里白天逐渐变长,气温日渐升高,春雨绵绵,桃树发芽,桃花开放;夏季到来,天气炎热,桃树生长茂盛,逐渐结果成长;秋季天气变凉,树叶逐渐变黄,桃子成熟;冬季白天变短,天气寒冷,树叶飘落,光秃秃的桃树枝傲立风中。
一些动物皮毛(羽毛,在秋冬季增厚增多,在春夏季脱落渐薄等。
3.教师要指导学生填写教材上的表格,要求学生把自已寻找的典型动植物在四季中的不同变化记录下来,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相互启发,加深认识。
4.教材上提供了用一棵树把一年四季变化表示出来的做法,启发学生想像怎样用生动的方式把一年的四个季节表示出来,用来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四季生物变化的认识,培养学生进行分析推理和形象思维的能力。
鼓励学生用其他形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板书设计】
1 地球绕着太阳转
一周需用时间形成
自转23小时56分4秒昼夜
公转365.25天四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