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调研情况汇报

合集下载

最新-农作物秸秆粉碎还田综合利用工作调查报告 精品

最新-农作物秸秆粉碎还田综合利用工作调查报告 精品

农作物秸秆粉碎还田综合利用工作调查报告农作物秸秆禁烧工作一直是各级政府工作中的一大难题。

为了彻底化解秸秆随意堆放和焚烧现象,找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最现实途径和有效办法,XX区农机部门三夏生产一结束就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为期两个月的调研,采取走出去考察学习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等方式,全面展开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情况的专题调研。

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本区农作物种植情况及秸秆利用方式、规模(一)全区农作物种植及秸秆量情况该区以小麦、玉米、水稻三大作物种植为主,种植模式为小麦-玉米和小麦-水稻一年两作制,各类每年种植面积分别为41万亩、38.5万亩和3万亩左右,年产出农作物秸秆总量约100万吨。

(二)全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方式与规模1、小麦作物秸秆利用方式与规模。

近几年,小麦秸秆的利用方式为机收小麦秸秆切碎还田、捡拾打捆后送往企业用于制作固体成型燃料、生物质能源和发电等。

机收直接还田率93%,捡拾打捆回收用于工业原料或发电的不足5%;综合有效利用率达98%。

2、玉米作物秸秆利用方式与规模。

2019年,玉米秸秆利用方式为秸秆粉碎还田、青贮氨化、捡拾打捆回收工业燃料和农民烧火用;利用规模分别为:直接粉碎还田不足80%,饲料青贮约占7%,捡拾回收工业燃料约占2%,约有10%-20%的玉米秸秆农民随意堆放在田间地头和村庄各个角落。

2019年,玉米秸秆粉碎还田率直升到92%以上,饲料青贮约占2.5%,集中堆放等其他用途约占4%;综合有效利用率达95%。

3、水稻秸秆。

主要用于编织草苫子,少部分还田和堆放田间地头被浪费;草苫子编织用草约占15%,直接还田面积约1万亩、约占30%,50%以上的被废弃在田间地头、沟渠路边和房前屋后。

(三)秸秆禁烧工作投入情况农作物秸秆的不合理利用和农机作业标准的不规范,导致农民随意焚烧秸秆的现象随时发生,屡禁不止,给秸秆禁烧工作带来很大压力,以致于区、镇两级投入大批人力、物力和财力。

据调研,2019年全区夏秋两季用于秸秆禁烧的资金约为2200万元,其中乡级财政投入1800余万元,村级约为300万元。

农机局关于玉米机收秸秆粉碎还田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情况的调研报告

农机局关于玉米机收秸秆粉碎还田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情况的调研报告

农机局关于玉米机收秸秆粉碎还田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情况的调研报告近几年来,全市各级农机部门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按照省局部署安排,在全市小麦基本实现机械化的同时,把农机化发展的战略重点转移到玉米收获机械化上来,大力推广玉米机收秸秆还田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取得了明显成效。

为全面总结玉米机收秸秆粉碎还田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情况,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促进工作开展,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玉米机收秸秆还田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重要意义实现玉米机械化收获是全面实现我市粮食作物全程机械化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我市农机化水平,减轻农民劳动强度,加快小麦免耕播种、机械化土地深松、小麦宽幅精量播种等农机化新技术推广,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快新农村建设等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农作物秸秆粉碎还田是目前农作物秸秆利用的主要途径,对于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地有机质含量、增强蓄水保肥能力、减少农民群众随意焚烧秸秆污染环境,促进全市农业持续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农作物秸秆应用于造纸、畜牧养殖、板材加工、生物发电、沼气等行业促进了农作物秸秆的转化升值,增加了农民收入。

二、当前我市玉米机收秸秆还田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现状目前,全市拥有玉米联合收获机8276台套,约80%的玉米联合收获机安装有秸秆还田装置,能实现一次进地,完成玉米机收秸秆还田两项任务,纯秸秆还田机14040台套。

XX 年全市玉米实现机械化收获430万亩,机收率达81%。

自XX 年以来,玉米联合收获机保有量由3563台增加到目前的8276台,年均增长2356台,秸秆还田机保有量由13223台增加到14040台,年均增长408台,全市拥有秸秆打捆机137台,秸秆青贮机2台。

近三年来,全市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用于补贴玉米收获机的达8973.9万元,占全部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的32%,共补贴玉米收获机5331台。

发放宣传材料35万余份,电视、报刊报道宣传260余次,建成“万亩玉米机收及秸秆还田示范基地”6处,召开各类现场演示会180余场次,参加演示会5.5万人,组织玉米机收、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技术培训班360余班次,培训农民5.2万余人次。

全县秸秆综合利用情况调研报告

全县秸秆综合利用情况调研报告

全县秸秆综合利用情况调研报告全县秸秆综合利用情况调研报告一、**县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情况**县秸秆主要种类有小麦、玉米、花生秸秆。

其中,小麦、玉米的秸秆占总量的85%以上。

据县农业部门提供的数据,2015年各类农作物秸秆产生量为32万吨,其中夏季产生秸秆25万吨、秋季产生秸秆27万吨。

**县高度重视秸秆综合利用工作,近几年不断加大工作力度。

全县各镇街在抓秸秆禁烧的同时,积极进行秸秆多形式利用的探索和实践,并从政策引导、技术推广、宣传教育、执法监管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

县政府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了以分管县长为组长、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秸秆综合利用和露天禁烧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此项工作,协调解决具体问题。

强化督导考核,将秸秆综合利用与禁烧工作列入各级政府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

各有关部门对全县秸秆综合利用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整合资源,有序推进,力求逐步形成区域化、专业化和产业化的格局。

各镇街加大了政策扶持力度,加强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推广、通过农机购置补贴、小麦玉米保护性耕作等项目建设。

进行秸秆多形式利用的试点,力求通过试点示范,以点带面,实现整体突破。

秸秆综合利用领域不断拓宽,市场化发展机制进一步完善,已初步形成了多领域、多形式秸秆综合利用的格局。

(一)秸秆肥料化利用。

秸秆直接还田是当前秸秆肥料化利用最主要的途径,也是最现实、最易于推广操作的秸秆利用方式。

2015年,**县机械化切碎还田率达72%,。

(二)秸秆能源化利用。

包括农村直接生活燃料、秸秆发电、沼气、气化、固化成型和炭化。

这部分秸秆绝大部分用于农村直接生活燃料。

发电、沼气、气化、固化成型和炭化利用等占比较低。

据测算,每2吨秸秆的热值相当于1吨标准煤的热值,其平均含硫量仅0.38%,远低于煤1%的含硫量,且秸秆焚烧后的灰烬含有丰富的钾、镁、磷、钙等成分,可用作高效肥料。

(三)秸秆饲料化利用。

主要指通过氨化、青贮、微贮、揉搓丝化等处理技术,增加秸秆饲料的营养价值,提高秸秆转化率,发展节粮型畜牧业。

关于农村秸秆综合利用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秸秆综合利用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秸秆综合利用问题的调查报告第一篇:关于农村秸秆综合利用问题的调查报告关于农村秸秆综合利用问题的调查报告金风送爽,皓月正圆,瓜果飘香,秋满人间。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一望无际的田野上,处处可以见到满载而归的农民,他们将颗粒归仓之后,却把大量的庄稼秸秆遗弃在了田地里。

秸秆作为农作物生产中的副产品,是一种可供再利用的生物质能源,具有巨大的潜在利用价值。

如何有效利用这些看似无用的“废弃物”,是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的重大课题。

2017年国庆、中秋长假期间,作为农业类高校大一新生的我,利用4天时间对家乡部分农民的秸秆综合利用状况进行了调查,并进行了简要分析。

调查对象: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龙居镇24户农民、2家秸秆加工厂和1家食用菌养殖场。

调查时间:2017年10月3日——6日。

调查地点: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龙居镇及周边相邻村庄。

小组成员:家人、同学一行4人。

调查的具体内容:运城地区秋田农作物秸秆主要以棉花杆和玉米杆为主。

此次调查重点是了解农村秸秆治理现状以及农民对于秸秆处理的意愿。

调查的过程及结果:由于受周边地域影响,近些年龙居镇农业也转向果林为主,棉花和玉米的种植量也大为减少,已经不是主业不再被农民所重视,几乎所有的农民都是快速收获后就将劳动重心转移到了果林上,因而棉花地、玉米地秸秆大量堆积就成了一个普遍的现象。

过去,农作物秸秆作为牲畜饲料,是农民的香饽饽,但随着农业耕种耙等农业机械的普及,牛马驴骡等大牲畜养殖量迅速减少乃至消失。

因此,这些秸秆就成了废弃物不再受欢迎。

我们调查的24户农民,13户种玉米11户种棉花,秸秆全部丢弃在田地里,并且有7户玉米8户棉花秸秆就原封不动地长在地里,主家忙其他顾不上处理它们,剩下的全部被拔掉胡乱堆积在地里。

3日天气由雨转晴,4日下午就有2户在地里焚烧玉米杆,堆积的秸秆下面还有部分潮湿,现场浓烟滚滚,灰烬四散,甚至飘飞到公路上给车辆行人造成安全隐患。

当我们问及这两户农民为啥要焚烧秸秆而不是另作他用时,两户农民的回答几乎是一致的:1.秸秆太多,堆放在地里到明年都不可能沤烂,直接影响明年的播种;2.卖给加工厂价格太低,玉米秆比棉花杆还要便宜得多,再说还要装运,划不来;3.其他用途就不知道还能干啥。

玉米秸秆机械还田情况的调研报告

玉米秸秆机械还田情况的调研报告

玉米秸秆机械还田情况的调研报告淄川区关于XX年抓好玉米秸秆综合利用,特别是做好玉米秸秆机械还田工作,杜绝秸秆焚烧一直是我区多年来面临的难题之一。

为了摸清问题的症结所在,研究探讨切实的工作方案,淄川区农机局在XX年三秋期间成立了三个调研组,深入细致全面地对全区玉米秸秆综合利用情况进行了调研。

在调研中,深入全区乡镇、村和田间地头,通过与镇、村干部、农机手、农户面对面交流,召开专题讨论会、座谈会和到高青、桓台、临淄参观学习等方式,深入探讨了解决我区玉米秸秆机械还田和综合利用工作的途径和办法。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全区玉米秸秆机械还田及综合利用的现状1、基本情况我区现有17个乡镇,三个街道办事处,1个经济开发区,玉米种植面积20万亩,其中转化利用面积18.9万亩。

当前,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有:机械还田、青贮氨化、秸秆沼气、秸秆固化、自然养猪法、干贮和其他方式。

除去干贮和其他方式转化利用的10万亩,我区的玉米秸秆实际转化利用面积8.9万亩,转化利用率47%,机械还田7.5万亩,转化利用率84%,机械还田面积占了玉米秸秆转化利用面积的一半以上。

可见,玉米桔秆机械还田是秸秆转化利用的主要措施。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高,以往传统用秸秆取暖、做饭、饲养牲畜等生活方式已普遍被煤、燃气、饲料所代替。

因此,每到夏、秋二季,大量农作物秸秆因得不到合理有效利用被废弃在田间地头,农民往往采取焚烧秸秆来解决整理地块、播种的问题,而大面积的焚烧秸秆造成了很多不利情况:一是烧焦了土壤,驱散了水分,破坏了土壤的团粒结构和墒情;二是释放大量二氧化碳严重污染了环境;三是引发火灾、威胁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四是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影响道路交通安全;五是禁烧工作使全区各有关部门倾力参与,大量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同时因为禁烧工作不力等原因,不少基层单位被通报批评和处罚,影响了干群关系。

2、加大以秸秆还田为重点的综合利用措施近几年,随着农业机械的不断增加和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围绕增加秸秆还田面积,减少秸秆禁烧压力,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同时也加大了以秸秆还田为重点的综合利用工作力度:一是加大了宣传工作力度,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电台等新闻媒体及采取宣传车、张贴标语、口号、印发宣传材料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有关法律法规和各级各部门关于秸秆还田及综合利用管理的要求,以及秸秆还田产生的明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切实提高广大农户对秸秆还田的认识;二是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新技术,积极进行秸秆还田综合利用的课题研究,同时,通过举办培训班,召开现场演示会等形式,大力推广秸秆机械粉碎直接还田技术,并充分发挥大型联合收获机、秸秆还田机的作用,实施秸秆直接还田。

关于小麦机收秸秆切碎还田技术推广情况的调研

关于小麦机收秸秆切碎还田技术推广情况的调研

关于小麦机收秸秆切碎还田技术推广情况的调研近期,苍山县农机局组织推广站、机务站等有关科室人员,就今年的小麦机收秸秆切碎直接还田技术实施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调查组深入南部平原各乡镇,详细了解,实地观察,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并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分析,总结经验,找出不足,为在全县大面积推广这一新技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现将调查情况总结如下:一、实施麦秸切碎还田的基本情况小麦秸秆切碎直接还田技术,是在小麦联合收获作业时对秸秆进行直接切碎,并均匀抛撒的还田技术。

采用带秸秆切碎和抛撒功能的小麦联合收割机,或在小麦联合收割机出草口处,装备专门的秸秆切碎抛撒装置,进行联合收获作业,一次完成小麦切割喂入,切碎抛撒等作业工序。

这项技术的推广,不仅能解决秸秆焚烧环境污染问题,还能培肥地力、增加作物产量。

是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有效途径。

使用秸秆切碎还田技术,不但小麦秸秆切的碎,而且呈棉絮状态,抛撒均匀,不影响玉米机播,易掩埋、易腐烂,因此广大群众很容易接受。

苍山县今年三夏期间,把小麦机收秸秆切碎直接还田技术推广工作作为农机工作的重点,采取有效措施,使小麦秸秆切碎还田实现了新突破,全县实施小麦秸秆切碎还田面积达到600多亩,为今后的大面积推广奠定了基础。

主要做法:一是学习借鉴外地经验。

这个县西部4个乡镇紧邻枣庄,枣庄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这个市采取了资金扶持和行政干预的做法,使全市机收小麦全部实行切碎直接还田。

凡是在当地安户的小麦联合收割机,只要预交300元保证金,由政府出资免费给予安装秸秆切碎还田机,麦收过后退回保证金,机具归个人。

同时还硬性规定:凡是参加麦收的联合收割机,必须安装秸秆切碎还田机,否则不允许进田作业。

我县近30台收割机到枣庄参加了麦收,全部安装了秸秆切碎机,这就为我们搞好小麦秸秆切碎还田提供了经验、打好了基础。

二是领导重视。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小麦秸秆还田工作,专门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秸秆禁烧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召开了专题会议,并与各乡镇签订了目标责任书。

高唐县关于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的调查报告

高唐县关于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的调查报告

高唐县关于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的调查报告为提高我县秸秆综合利用能力,解决秸秆废弃、田间焚烧、影响环境等问题,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经过充分的考察论证,高唐县农机局今年将秸秆机械化回收利用作为农机化推广的重点工作,积极探索秸秆机械化回收利用的有效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小麦秸秆处理现状。

我县小麦种植面积63万亩,按每亩产秸秆200公斤计算,全县麦田可产秸秆10万余吨。

经调查,近几年,农民对秸秆的处理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秸秆还田。

这是近几年开始推广的一项农机化新技术,今年使用这种技术的麦田约占全县总面积的50%左右;2、秸秆废弃。

农民为方便田间耕作,人工收集后堆集在道路、沟渠、大街、场院等场所,被废弃,不仅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还易造成环境污染,这部分约占小麦秸秆总量的40%左右;3、人工收集出售给造纸企业,约占总量的10%。

另外还有一种处理方式,就是焚烧,由于近几年我县禁烧措施比较得力,没有出现秸秆焚烧现象。

二、机械化秸秆打捆技术的推广。

秸秆机械化打捆作为一项农机化新技术已经成熟,利用机械代替人工收集秸秆效率可提高百倍,不仅有利于秸秆禁烧,有利于环境保护,有利于田间耕作,还可为造纸企业提供原料,增加农民收入。

因此,今年我局经多方考察,引进了上海世达尔和上海苜邦公司生产的两种机型,依托农机购置补贴项目推广了26台圆捆机,1台方捆机。

经广泛宣传,在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农民又自发购机5台。

通过今年的实践,打捆机械的技术和性能完全成熟,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都很好。

三、秸秆回收主要运作模式。

今年是推广这项新技术的第一年,运作模式尚处于探索阶段,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1、乡镇农机站牵头,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

以琉寺镇农机站为代表,共购置打捆机11台,全部由个人出资,提供给农机合作社社员使用,社员收集的秸秆按每吨120—160吨的价格出售给投资人,投资人集中收集后出售给泉林集团。

关于玉米秸秆机械还田的调研报告

关于玉米秸秆机械还田的调研报告

关于玉米秸秆机械还田的调研报告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今年,全市玉米秸秆95%以上得到了转化利用,并实现了全面禁烧,使多年未解决的“顽疾”得到了根治,受到了人民群众的欢迎。

其中,农机部门完成玉米秸秆机械还田90万亩,占重点禁烧区玉米种植面积的80%以上,机械化秸秆还田已成为解决秸秆禁烧与转化利用最直接、最快速、最有效的途径,在实现秸秆全面禁烧和转化利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总结经验,进一步促进秸秆禁烧和转化利用,我们进行了细致的调研和认真的总结,主要情况如下:一、玉米秸秆机械还田的主要做法玉米秸秆还田,就是在玉米摘穗后将秸秆切碎直接抛洒在地表,通过进行深耕、旋耕、免耕播种等方式翻入地下,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增加土壤保水、保肥性能的技术,是保证农业稳产、高产的一项重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方案。

过去,由于主客观的原因,我市玉米秸秆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还田,往往一烧了之。

玉米秸秆焚烧已成为社会公害,不仅造成了生物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造成环境污染,对国家、集体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损害。

如有效转化利用将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今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在全市实行玉米秸秆全面禁烧和转化利用,并作为为民办的10件实事之一,向全市人民作出了庄严承诺。

农机部门高度重视,统一思想,充分认识玉米秸秆还田在禁烧和转化利用中的重要性,把玉米秸秆禁烧和秸秆还田工作当作重中之重,多次召开会议传达市政府有关会议精神,研究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玉米秸秆禁烧和转化利用实施意见》,及时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班子领导和业务骨干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组织了业务水平高、工作能力强的同志,先后到桓台县、周村区、临淄区、高新区进行调研,广泛听取了乡镇农机站长和机手对玉米秸秆机械还田的建议和意见。

对机械还田的现状、机械性能、还田技术路线、所需配置机械类型、数量、作业地域进行详细的了解,并多次召开会议进行论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进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调研情况汇报
推进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不仅能有效遏制秸秆露天焚烧,全面提升秸秆综合利用能力,更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根据区人大常委会的年度工作安排,7月上旬,在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曹国平的带领下,我们先后到区农机局、石港镇等地开展调研,实地察看了XX 共创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秸秆还田机械和还田现场,就推进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与镇村干部、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等展开座谈交流。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推进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的基本情况和主要做法
XX年,我区按照“1+Ⅹ”的模式,大力推进以秸秆机械化还田为重点的综合利用工作。

全年新增大中型拖拉机200台,梨翻旋耕一体机150台,灭茬施肥播种一体机200台,为200o台收割机免费安装秸秆抛撒装置,大力推广水田埋茬起浆机等还田配套机具,建成60个秸秆机械化还田示范村,完成三麦秸秆机械化还田面积万亩、水稻秸秆机械化
还田万亩。

健全组织,强化领导。

为确保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区成立了秸秆禁烧和综合利.
用工作领导小组,各镇对本辖区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负总责,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镇长是主要负责人,分管农业的副镇长是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直接责任人。

在全面开展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的同时,大力推动秸秆机械化还田各项工作,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格局。

加大投入,增机扩容。

近年来,区财政不断加大对农机化的投入,增加了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机具保有量,提高了农机准备水平和农村专业合作社的社会化服务能力。

今年,对新增95马力及以上大型拖拉机、75马力一95马力的中型拖拉机、50马力一75马力的小型拖拉机,区财政每台套分别奖励万元、万元和1万元;对新增的与75马力以上的大、中型拖拉机配套使用的梨翻旋耕一体机、水田平整机、打浆机和灭茬施肥播种一体机,按扣除省补资金后的80%进行奖补。

同时,区财政加大了对秸秆机械化还田的作业补助,对使用50马力以上大中型拖拉机进行秸秆机械化作业还田的农户,三
麦补助so元/亩,水稻补助佃元/亩,油菜补助100元/亩。

此外,对于联合收割机牌证齐全有效并进行秸秆切碎作业的机手,每年每台定额补贴1500元。

今年全年预计各项补贴总和将达XX余万元。

.加强培训,典型引路。

秸秆还田,“三夏”主推三麦机收、机还田和水稻机插秧,“三秋”主推水稻机收、机还田和三麦机播等农机化集成技术。

为此,区农机部门积极组织开展全区夏季秸秆机械化还田现场推进会、麦秸秆还田现场会、油菜机收和油菜秸秆还田现场会等,对推进秸秆机械化还田进行示范引导。

同时,充分利用络、电视等多种平台,广泛宣传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的意义、补助政策,在全区营造积极推进秸秆机械化还田的良好氛围。

充分利用区农机学校、镇成人校等阵地,举办秸秆还田技术培训班19期,培训机手15oo多人次。

此外,还积极动员区镇两级农机技术人员在农忙期间下到田间地头,对农机手进行现场指导培训,为推进秸秆机械化还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加强督查,强化管理。

一是各镇适时对机具在位情况进行核查,严禁所有的享受过区级财政奖补政策的农业机械擅自转让。

强化秸秆还田机械的日常管理和养护,农忙前督促操作人员进行检修调试,
确保机具状态良好。

二是加强机手的监管,促进机手严格按标准作业,倮证还田质量,指导机手合理收费,维护多方利益。

三是加强作业管理。

各镇落实专人负责监督各村的秸秆切碎抛撒及还田作业,严格实施联合收
页7 共页3 第
割机不安装秸秆切碎抛撒装置不得下田作业的强
制性措施;对于上报的还田作业面积,经区级第三方核查、准确率低于80%的,严格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凡申请享受奖励奖补政策的大中型拖拉机及配套秸秆还田机具,必须在我区进行还田作业,经核查未作业的,不得享受相关奖励奖补政策。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在我区推进秸秆机械化还田,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认识不到位,发展不平衡。

少数镇、村干部对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重视程度不够,认识不到位,存在畏难情绪,没有真正从思想、行动上把这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制只停留在口头、书面上,而没有从措施上真正抓好落实,因而导致了有些适合还田的地块没能还田。

更有不少群众对秸秆的还田利用价值以及就地
焚烧的危害性认识不足,习惯一烧了之、一扔了之。

从全区层面来看,石港镇、刘桥镇、金沙街道发展势头良好,镇级不平衡性较大。

地块等客观制约因素较多。

受田块分散、面积较小、高低不平等因素的影响,加上路、桥等配套基础我区的农机化水平受到一定程度的制衡,设施的制约,
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也受到一定影响。

田地分散施展不开,大中型机械无用武之地;路狭桥窄,机械进不来;一家一户的分散承包经营方式,不仅造成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不高,也影响了农机化的发展。

实践证明,在土地流转水平高的区域,农机化的发展水平也相对较高,更有利于推行秸秆机械化还田。

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较弱。

在我区,农机作业集中在“三夏”和“三秋”两季,作业时间较为集中,机具闲置期较长;受土地因素的制约,机库建造难度较大,许多农机只能露天堆放。

种种不利因素,影响了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数量和农业机械的
拥有量,造成全区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偏弱的状况。

传统的人工耕作方式还占据着相当大的比例,农机作业的组织化程度还不高,农机作业的效率也相对
偏低。

拿水稻来说,全区近20万亩的水稻,今年的机械化还田面积预计达万亩,仅占三分之一。

三、建议意见
推进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为XX年全区百项攻坚克难任务和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各级各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将其作为促进农业增产增收增效的一件大事来抓,抓出成效。

统一思想认识。

要切实采取有效措施,通过鲜活页7 共页5 第
的实例大力宣传秸秆机械化还田的重要作用,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秸秆机械化还田的思想认识。

要通过深入浅出的科普宣传教育,让广大农户认识到秸秆还田不仅能补充作物生长所需的微量元素,还能有效降解土壤中残留的农药及重金属,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具有改良土壤的功效,促进植物和微生物的生理活性,从而大大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

在此基础上,确定秸秆机械化还田的主体思路,逐步实现多元化的秸秆综合利用方式。

加强组织领导。

要把以秸秆还田为重点的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作为生态整治、发展现代农业和美好乡村建设的重要举措,纳入各级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

制定以秸秆机械化还田为主、其他利用方式为
辅的指导方案和激励措施,明确各级各部门秸秆综合利用的目标和责任,建立考核奖惩机制,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秸秆机械化还田是实现农业绿色增产的好路子,应立足我区实际,因地制宜,统筹收、还、种等各个环节,把秸秆机械化还田与“三夏”、“三秋”工作一同部署,一同落实,一同督查。

加快示范推广。

设立技术研发和推广资金,组织开展技术攻关,对秸秆机械化还田过程中的秸秆腐烂、土壤结构和营养变化、病虫害防治、农机农艺配套技.
术等进行试验研究。

大力开展秸秆机械化还田的技术示范,将农机推广机构的配套资金列入财政预算,保障秸秆还田技术的试验示范、宣传和推广,加强对农机手的作业技能培训,提高秸秆机械化还田后的播种质量。

创新运营模式。

要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的组织运营模式,充分发挥基层村居、农机专业合作社等在推进秸秆还田工作中的主导作用。

要把行政村居负责人、党员干部、机手、机械、区域地块等要素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有效的组织服务运行机制,全面落实秸秆机械化还田的目标任务。

要积极探索引人以行政村为单位开展的农机作业服
务和管理模式,制定完善相关方案,在机械调配、经费及资金配套等方面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要加快农村土地流转,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使土地向种田能手、种田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集中,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为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奠定基础。

区国土、农资开发等部门要积极争取土地整理项目,加快中底产田的改造步伐,提高田块的平整度和格化水平,以利于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的有效推进,不断提高我区的农机化水平。

页7 共页7 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