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类工业用地及行业分类
工业用地分类标准

工业用地分类标准工业用地是指用于工业生产、仓储、物流、研发等目的的土地。
根据土地利用规划和国家相关政策,工业用地可以根据其性质和用途进行分类。
下面将详细介绍工业用地的分类标准。
首先,按照土地利用规划的要求,工业用地可以分为一般工业用地和特殊工业用地两大类。
一般工业用地主要用于一般工业生产、仓储、物流等用途,而特殊工业用地则是指用于特定行业或特殊要求的工业用地,比如化工、医药等特殊行业的用地。
其次,根据工业用地的具体性质和环境要求,可以将工业用地分为污染性工业用地和非污染性工业用地。
污染性工业用地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污染物的用地,需要进行环境保护和治理;而非污染性工业用地则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不会产生或产生较少污染物的用地。
另外,根据工业用地的用途和功能,可以将工业用地分为生产用地、仓储用地和物流用地。
生产用地主要用于工业生产,包括生产厂房、车间等设施;仓储用地主要用于货物的存储和管理,包括仓库、堆场等设施;物流用地主要用于货物的运输和配送,包括物流园区、配送中心等设施。
最后,根据土地的开发利用程度和配套设施,可以将工业用地分为开发完善的工业园区和尚未完全开发的工业用地。
开发完善的工业园区通常配有完善的道路、供水、供电、排污等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适合各类工业企业的发展;而尚未完全开发的工业用地则需要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和配套设施的完善,以满足工业企业的需求。
总的来说,工业用地的分类标准主要包括一般工业用地和特殊工业用地、污染性工业用地和非污染性工业用地、生产用地、仓储用地和物流用地、开发完善的工业园区和尚未完全开发的工业用地等几个方面。
合理的分类标准有助于科学规划和有效利用工业用地资源,促进工业的健康发展。
工业用地分类标准

工业用地分类标准工业用地是指为工业生产和相关活动所使用的土地,其分类标准对于土地利用和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土地利用规划的需要,工业用地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以便更好地满足工业发展的需求。
首先,工业用地可以按照其所处位置的不同进行分类。
一般来说,工业用地可以分为城市工业用地和郊区工业用地两大类。
城市工业用地通常位于城市主城区或城市副中心区,便于工业企业与市区其他产业进行协同发展;而郊区工业用地则位于城市郊区或近郊地区,通常规模较大,环境条件较好,适合于大型工业企业的发展。
其次,工业用地还可以按照其所服务的产业类型进行分类。
根据不同的产业类型和工业企业的性质,工业用地可以分为重工业用地、轻工业用地、高新技术产业用地等不同类型。
重工业用地通常用于钢铁、化工、机械制造等对环境要求较高的产业;轻工业用地则适用于纺织、食品加工、家电制造等对环境要求相对较低的产业;而高新技术产业用地则是针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需求而设立的,通常要求配套的科研、孵化等功能。
另外,工业用地的分类还可以根据其土地利用强度和开发密度进行划分。
一般来说,工业用地可以分为集约型工业用地和非集约型工业用地。
集约型工业用地通常指土地利用强度较高,开发密度较大的工业用地,适合于城市中心地带或城市副中心地带的工业发展;而非集约型工业用地则指土地利用强度较低,开发密度较小的工业用地,适合于城市郊区或近郊地区的工业发展。
最后,工业用地的分类还可以根据其土地利用功能进行划分。
根据土地利用规划的需要,工业用地可以分为生产用地、仓储用地、办公用地等不同功能的用地。
生产用地主要用于工业生产活动;仓储用地主要用于货物的存储和物流配送;办公用地则主要用于工业企业的办公和管理活动。
综上所述,工业用地的分类标准涉及到位置、产业类型、土地利用强度和土地利用功能等多个方面。
合理的工业用地分类标准有助于科学规划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促进工业发展与城市发展的良性互动。
M1 一类工业用地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摘自《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137-90一类工业用地: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境基本无干扰和污染的工业用地,如电子工业、缝纫工业、工艺品制造工业等用地。
二类工业用地: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境有一定干乱和污染的工业用地,如食品工业、医药制造工业、纺织工业等用地。
三类工业用地: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境有严重干扰和污染的工业用地,如采掘工业、冶金工业、大中型机械制造工业、化学工业、造纸工业制革工业、建材工业等用地。
三类行业分类第一类行业: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其他金融活动业、居民服务业、其他服务业、租赁业、商务服务业、住宿业、餐饮业、批发业、零售业、仓储业、邮政业、电信和其他传输服务业、计算机服务业、软件业、卫生、社会保障业、社会福利业、新闻出版业、广播、电视、电影和音像业、文化艺术业、教育、研究与试验发展、专业技术业、科技交流和推广服务业、城市公共交通业。
第二类行业:房地产业、体育、娱乐业、水利管理业、环境管理业、公共设施管理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制品业、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林业、农业、畜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草制品业、家具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通用机械制造业、专用机械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制品业、橡胶制品业、塑料制品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建筑安装业、建筑装饰业、其他建筑业、地质勘查业、铁路运输业、道路运输业、水上运输业、航空运输业、管道运输业、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试行)》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试行)一、为认真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促进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提高工业项目建设用地的管理水平,制定本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以下简称“控制指标”)。
二、本控制指标是对一个工业项目(或单项工程)及其配套工程在土地利用上进行控制的标准。
三、本控制指标是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建设用地预审和审批阶段核定工业项目用地规模的重要标准,是工业企业和设计单位编制工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文件的重要依据。
工业项目所属行业已有国家颁布的有关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的,应与本控制指标共同使用。
四、本控制指标由投资强度、容积率、建筑系数、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重四项指标构成。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必须同时符合四项指标。
具体如下:(一)工业项目投资强度控制指标应符合表 1 的规定;(二)容积率控制指标应符合表 2 的规定;(三)工业项目的建筑系数应不得低于30%;(四)工业项目所需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面积不得超过工业项目总用地面积的 7%。
严禁在工业项目用地范围内建造成套住宅、专家楼、宾馆、招待所和培训中心等非生产性配套设施。
五、工业项目建设应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缩短工艺流程,节约使用土地。
对适合多层标准厂房生产的工业项目,应进入多层标准厂房,原则上不单独供地。
六、工业项目建设要严格控制厂区绿化率,在工业开发区(园区)或工业项目用地范围内不得建造“花园式工厂”。
七、本控制指标由正文、控制指标应用说明(附件 1)、城市等别划分(附件2)、《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注释》(附件 3)共四部分组成。
八、本控制指标适用于新建工业项目,改建、扩建工业项目可参照执行。
表 1 投资 强度 控 制指 标 单位:万元 / 公顷地区分类 一类 二类 三类 四类 五类六类七类 市县 第一、二、 第五、六等 第七、八等 第九、十等第十一、 第十三、 第十五行业代码 等别 三、四等 十二等 十四等 等13 ≥ 1680 ≥1350 ≥975 ≥675 ≥570 ≥510 ≥380 14 ≥ 1680 ≥1350 ≥975 ≥675 ≥570 ≥510 ≥380 15 ≥ 1680 ≥1350 ≥975 ≥675 ≥570 ≥510 ≥380 16 ≥ 1680 ≥1350 ≥975 ≥675 ≥570 ≥510 ≥380 17 ≥ 1680 ≥1350 ≥975 ≥675 ≥570 ≥510 ≥380 18 ≥ 1680 ≥1350 ≥975 ≥675 ≥570 ≥510 ≥380 19 ≥ 1680 ≥1350 ≥975 ≥675 ≥570 ≥510 ≥380 20 ≥ 1350 ≥1080 ≥780 ≥540 ≥450 ≥405 ≥380 21 ≥ 1575 ≥1260 ≥915 ≥630 ≥525 ≥480 ≥380 22 ≥ 1680 ≥1350 ≥975 ≥675 ≥570 ≥510 ≥380 23 ≥ 2250 ≥1800 ≥ 1305 ≥900 ≥750 ≥675 ≥380 24 ≥ 1680 ≥1350 ≥975 ≥675 ≥570 ≥510 ≥380 25 ≥ 2250 ≥1800 ≥ 1305 ≥900 ≥750 ≥675 ≥380 26 ≥ 2250 ≥1800 ≥ 1305 ≥900 ≥750 ≥675 ≥380 27 ≥ 3375 ≥2700 ≥ 1965 ≥1350 ≥ 1125 ≥1020 ≥380 28 ≥ 3375 ≥2700 ≥ 1965 ≥1350 ≥ 1125 ≥1020 ≥380 29 ≥ 2250 ≥1800 ≥ 1305 ≥900 ≥750 ≥675 ≥380 30 ≥ 1800 ≥1440 ≥ 1050 ≥720 ≥600 ≥540 ≥380 31 ≥ 1350 ≥1080 ≥780 ≥540 ≥450 ≥405 ≥380 32 ≥ 2700 ≥2160 ≥ 1575 ≥1080 ≥900 ≥810 ≥380 33 ≥ 2700 ≥2160 ≥ 1575 ≥1080 ≥900 ≥810 ≥380 34 ≥ 2250 ≥1800 ≥ 1305 ≥900 ≥750 ≥675 ≥380 35 ≥ 2700 ≥2160 ≥ 1575 ≥1080 ≥900 ≥810 ≥380 36 ≥ 2700 ≥2160 ≥ 1575 ≥1080 ≥900 ≥810 ≥380 37 ≥ 3375 ≥2700 ≥ 1965 ≥1350 ≥ 1125 ≥1020 ≥380 39 ≥ 2700 ≥2160 ≥ 1575 ≥1080 ≥900 ≥810 ≥380 40 ≥ 3825 ≥3060 ≥ 2235 ≥1530 ≥ 1275 ≥1155 ≥380 41 ≥ 2700 ≥2160 ≥ 1575 ≥1080 ≥900 ≥810 ≥380 42 ≥ 1350 ≥1080 ≥780 ≥540 ≥450 ≥405 ≥380 43 ≥ 1350 ≥1080 ≥780 ≥540 ≥450 ≥405 ≥380注:城市等别划分见附件 2。
什么是一、二、三类工业用地?什么是一、二、三类居住用地?

什么是⼀、⼆、三类⼯业⽤地?什么是⼀、⼆、三类居住
⽤地?
当翻阅报纸中的⼟地拍卖公告,或点击⼟地交易中⼼的拍卖⽂件,这时你会发现,⼟地类别中有M、R等标记,不是本⾏业的朋友有如雾⾥看花。
有的还好些,会直接告诉你,这块是⼀类⼯业⽤地,那块是⼆类居住⽤地。
那么什么是⼀、⼆、三类⼯业⽤地?什么是⼀、⼆、三、四类居住⽤地。
依据国家建设部《城市⽤地分类与规划建设⽤地标准》(GBJ137-90),城市⽤地分类采⽤⼤类、中类和⼩类三个层次的分类体系,共分10⼤类,46中类,73⼩类。
其中:
⼀类⼯业⽤地(M1):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境基本⽆⼲扰和污染的⼯业⽤地,如电⼦⼯业、缝纫⼯业、⼯艺品制造⼯业等⽤地。
⼆类⼯业⽤地(M2):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境有⼀定⼲扰和污染的⼯业⽤地,如⾷品⼯业、医药制造⼯业、纺织⼯业等⽤地。
三类⼯业⽤地(M3):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境有严重⼲扰和污染的⼯业⽤地,如采掘⼯业、冶⾦⼯业、⼤中型机械制造⼯业、化学⼯业、造纸⼯业、制⾰⼯业、建材⼯业等⽤地。
⼀类居住⽤地(R1):市政公⽤设施齐全、布局完整、环境良好、以低层住宅为主的⽤地。
⼆类居住⽤地(R2):市政公⽤设施齐全、布局完整、环境较好,以多、中、⾼层住宅为主的⽤地。
三类居住⽤地(R3):市政公⽤设施⽐较齐全、布局不完整、环境⼀般,或住宅与⼯业等⽤地有混合交叉的⽤地。
四类居住⽤地(R4):以简陋住宅为主的⽤地。
听完上述介绍,估计各位朋友这下算弄明⽩了吧?(完)。
工业用地的规划布局

一般为15—30 %为宜
11
五、工业用地与其他城市用地的位置关系
(一)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
距离 布置形式
小城市15分钟、大城市30分钟 平行,垂直,独立
12
五、工业用地与其他城市用地的位置关系
(二)工业用地与城市总体布局
1、工业区包围城市 2、工业区与其它用地交叉布置 3、组团式布置 4、群体组合式
安排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 安排在城市河流的下游 与城市其它用地用绿化带隔离
6、其它
职工上下班方便 特殊行业的男女比例
6
三、工业用地的布置
1、远郊区工业城镇 2、近郊工业区 3、城区工业地段
7
1、远郊区工业城镇
远离城市 如放射性工业、剧毒性工业以及有爆炸危险
的工业。 保持一定距离
组 团 式 布 置
18
3、组团式布置
将城市组成几个规划分区,每一分区组团中既 有工业企业,又有居住区,使生产与生活有机 地结合起来。
19
群 体 组 合 式
20
4、群体组合式
工业用地、近郊工业区、远郊工业区; 中、小城市以一城多镇组合形式来布置工业用
地 使城市形成群体组合的城市形态。
21
如有严重污染的钢铁联合企业、石油化工联 合企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厂等。 下风向,应与城市有一定距离
8
2、近郊工业区
对城市有一定干扰污染、用地大、货运量大、 需要采用铁路运输的工厂应布置在城市边缘, 如某些机械厂、纺织厂等。
城市规模不同,城市中可设一个或多个工业区 按街坊整块布置。
9
3、城区工业地段
24
其
它
用
地
交
叉
布
置
产业分类用地划分标准

产业分类用地划分标准产业分类用地划分标准一、行业类别根据产业性质和特点,将产业分为以下几类:1.制造业2.物流业3.科技服务业4.农业5.其他产业二、土地用途根据不同产业的需求,土地用途分为以下几类:1.工业用地2.商业用地3.住宅用地4.农业用地5.其他用地三、土地所有权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土地所有权分为以下几类:1.国家所有土地2.集体所有土地3.私人所有土地4.其他所有权形式四、建筑密度建筑密度是指建筑物基底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一般以百分比表示。
根据不同产业和土地用途的要求,建筑密度标准如下:1.工业用地:≤50%2.商业用地:≤40%3.住宅用地:≤35%4.农业用地:≤20%5.其他用地: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五、建筑高度建筑高度是指建筑物室外地面到建筑物最高点的高度。
根据不同产业和土地用途的要求,建筑高度标准如下:1.工业用地:≤8米(特殊情况需经批准)2.商业用地:≤18米(中心城区≤24米)3.住宅用地:≤6层(特殊情况需经批准)4.农业用地:≤10米(温室、大棚等设施≤3米)5.其他用地: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六、绿化率绿化率是指绿地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
根据不同产业和土地用途的要求,绿化率标准如下:1.工业用地:≥20%2.商业用地:≥30%3.住宅用地:≥35%4.农业用地:≥40%5.其他用地: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七、配套设施根据不同产业和土地用途的要求,配套设施标准如下:1.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完善;2.根据需要配备公共停车设施;3.根据需要配备公共绿地和休闲设施;。
工业用地、居住用地

一类工业用地、二类工业用地、三类工业用地的区别M1 一类工业用地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境基本无干扰和污染的工业用地如电子工业缝纫工业工艺品制造工业等用地M2 二类工业用地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境有一定干扰和污染的工业用地如食品工业医药制造工业纺织工业等用地M3 三类工业用地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境有严重干扰和污染的工业用地如采掘工业冶金工业大中型机械制造工业化学工业造纸工业制革工业建材工业等用地《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将行业划分为三个类别:一类为风险较小行业,二类为中等风险行业,三类为风险较大行业。
三类行业分类第一类行业: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其他金融活动业、居民服务业、其他服务业、租赁业、商务服务业、住宿业、餐饮业、批发业、零售业、仓储业、邮政业、电信和其他传输服务业、计算机服务业、软件业、卫生、社会保障业、社会福利业、新闻出版业、广播、电视、电影和音像业、文化艺术业、教育、研究与试验发展、专业技术业、科技交流和推广服务业、城市公共交通业。
第二类行业:房地产业、体育、娱乐业、水利管理业、环境管理业、公共设施管理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制品业、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林业、农业、畜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草制品业、家具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通用机械制造业、专用机械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制品业、橡胶制品业、塑料制品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建筑安装业、建筑装饰业、其他建筑业、地质勘查业、铁路运输业、道路运输业、水上运输业、航空运输业、管道运输业、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类工业用地分类
摘自《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137-90
一类工业用地: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境基本无干扰和污染的工业用地,如电子工业、缝纫工业、工艺品制造工业等用地。
二类工业用地: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境有一定干乱和污染的工业用地,如食品工业、医药制造工业、纺织工业等用地。
三类工业用地: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境有严重干扰和污染的工业用地,如采掘工业、冶金工业、大中型机械制造工业、化学工业、造纸工业制革工业、建材工业等用地。
三类行业分类
第一类行业: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其他金融活动业、居民服务业、其他服务业、租赁业、商务服务业、住宿业、餐饮业、批发业、零售业、仓储业、邮政业、电信和其他传输服务业、计算机服务业、软件业、卫生、社会保障业、社会福利业、新闻出版业、广播、电视、电影和音像业、文化艺术业、教育、研究与试验发展、专业技术业、科技交流和推广服务业、城市公共交通业。
第二类行业:房地产业、体育、娱乐业、水利管理业、环境管理业、公共设施管理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制品业、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林业、农业、畜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草制品业、家具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通用机械制造业、专用机械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
业、金属制品业、橡胶制品业、塑料制品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建筑安装业、建筑装饰业、其他建筑业、地质勘查业、铁路运输业、道路运输业、水上运输业、航空运输业、管道运输业、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
第三类行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心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其他采矿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