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课件配套8.4气体热现象的微观意义.pptx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知识点复习(共52张PPT)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知识点复习(共52张PPT)
2.微观意义: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
分子势能:由分子和分子间相对位置所决定的能.
分子力做功跟分子势能变化的关系: 分子力做正功时,分子势能减少,分子力做
负功时(克服分子力做功),分子势能增加.
物体的内能:物体中所有分子做热运动的动能和分 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决定物体内能的因素 从微观上看:物体内能的大小由组成物体的分子总数、 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和分子间的距离三个因素决 定.
• 间 接 说 明:分子间有间隙
• 2)布朗运动: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微粒的 无规则运动,不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因微粒很小,所以要用光学显微镜来观察.
• 布朗运动发生的原因是受到包围微粒的液 体分子无规则运动地撞击的不平衡性造成 的.因而布朗运动说明了分子在永不停息 地做无规则运动.
• (1)布朗运动不是固体微粒中分子的无规 则运动.
• 热学包括:研究宏观热现象的热力学、研 究微观理论的统计物理学
• 统计规律:单个分子的运动都是不规则的、 带有偶然性的;大量分子的集体行为受到 统计规律的支配
气体温度的微观意义
1.氧气分子的速率分布图象特点: “中间多、两头少”
温度升高时, 速率大的分子数增加 速率小的分子数减少
T aEk a为比例常数
(4)当r<r0时,分子力随距离增大而减小;当r>r0 时, 分子力随距离先增大后减小
(5)当r>10r0时,分子力等于0,分子力是短程力。
取分子间距离无限远时分子势能为零
分子间距离从无限远逐渐减少至r0的过程,分子力做 正功,分子势能不断减小。 分子间距离从r0继续减小,克服斥力做功,使分子势 能不断增大。其数值将从负值逐渐变大至零,甚至 为正值。 当r=r0 时,分子势能最小。 F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人教版高三物理选修3-3PPT课件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人教版高三物理选修3-3PPT课件

p2V2
T1
T2
即 20 80S ( p 743) 75S
300
270
解得: p=762.2 mmHg
二、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4、气体密度式:
P1 P2
1T1 2T2
以1mol的某种理想气体为研究对象,它在标准状态
p0 1atm,V0 22.4L/mol ,T0 273K
根据 pV C 得: T
TD=300 K
pAVA = pCVC = pDVD
TA
TC
TD
等压压缩
由p-V图可直观地看出气体在A、B、C、D各状态下
压强和体积
(2)将上述状态变化过程在图乙中画成用体积V和 温度T表示的图线(图中要标明A、B、C、D四点,
并且要画箭头表示变化的方向).且说明每段图线 各表示什么过程.
由B到C,由玻意耳定律有pBVB=pCVC,得
4、从能量上说:理想气体的微观本质是忽略了分子力,没有分子势能,理想气体的内能只有分 子动能。
一、理想气体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内能仅由温度决定 ,与气体的体积无关.
例1.(多选)关于理想气体的性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BC )
A.理想气体是一种假想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B.理想气体的存在是一种人为规定,它是一种严格遵守气体实验定律的气体 C.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内能增大,其温度一定升高 D.氦是液化温度最低的气体,任何情况下均可视为理想气体
一、理想气体
【问题】如果某种气体的三个状态参量(p、V、T)都发生了变化,它们之间又 遵从什么规律呢?
p
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某种理想气体从A到B
A
经历了一个等温过程,从B到C经历了一个等
C

人教版物理选修3-3 8.3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共20张PPT)

人教版物理选修3-3 8.3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共20张PPT)

V2=V , T2=300 K
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1V1 p2V2 得筒内压强: T1 T2
p 2=
p1V1T2 V2T1

4

2V 3 250
300 V
atm=3.2 atm.
◆ 课堂小结
一.建立理想气体的模型,并知道实际气体在什么 情况下可以看成理想气体.
二.能够从气体定律推出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p1V1 p2V2 或 pV C
T1
T2
T
三.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内容、表达式和气体
图像,并能熟练应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压强跟体积的乘积与热力学温度的比值保持不变。
2、表达式:
p1V1 p2V2 或
T1
T2
pV C T
注:恒量C由理想气体的质量和种类决定,即由理 想气体的物质的量决定
3、使用条件: 一定质量的某种理想气体.
◆ 科学论证 形成关联
理想气体 状态方程
PV T

C
T不变 V不变
玻意耳定律 查理定律
解:以混进水银气压计的空气为研究对象
初状态:
p1=758-738=20mmHg V1=80S mm3 T1=273+27=300 K 末状态: p2=p-743mmHg V2=(80-5)S=75S mm3 T2=273+(-3)=270K
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p1V1 p2V2
T1
T2
即 2080S ( p 743) 75S
人教版 选修3-3 第八章 气体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 趣味军事
◆ 知识回顾
【问题1】通常我们研究一个热力学系统的 三种性质的对应哪些状态参量?

物理选修3-3_8.4气体热现象的微观意义

物理选修3-3_8.4气体热现象的微观意义

变式训练1 下列关于气体分子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除相互碰撞或跟容器壁碰撞外,可在空间自由移 动 B.分子的频繁碰撞致使它做杂乱无章的热运动 C.分子沿各个方向运动的机会相等 D.分子的速率分布毫无规律
解析:选ABC.分子的频繁碰撞使其做杂乱无章的无规则 运动,除碰撞外,分子可做匀速直线运动,A、B对.大 量分子运动遵守统计规律,如分子向各方向运动机会均等, 分子速率分布呈“中间多,两头少”的规律,C对,D 错.
•解析:选B.气体的压强是由容器内的大量分子撞击器壁产生的,A、
C错,B对.气体的压强受温度、体积影响,温度升高,若体积变
大,压强不一定增大,D错.
3、下表是氧气分别在0 ℃和100 ℃时,同一时刻在不同速率区间 内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由表得出下列结论 【答案】 BC
A.气体分子的速率大小基本上是均匀分布的,每个速率区间的分子 数大致相同 B.大多数气体分子速率处于中间值,少数分子的速率较大或较小 C.随着温度升高,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增大 D.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基本上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次数 统计对象 我的实验数据 我所在大组的数据 全班的数据 统计项目 总共投掷 的次数 10 4枚硬币中正面朝上的硬币枚数 0 1 2 3 4
上面的实验给我们什么启示?
1、个别随机事件的出现具有偶然性 2、大量随机事件的整体会表现出一定的
规律性
这种规律就是统计规律
二、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
● 气体分子距离比较大, 分子间作用力很弱,分子除了相互 碰撞或跟器壁碰撞外不受力而做匀速直线运动,因而会充满 它能达到的整个空间 ●气体分子数量巨大,之间频繁地碰撞,分子速度大小和方向 频繁改变 ,运动杂乱无章,任何一个方向运动的气体分子都 有,各个方向运动的分子数目基本相等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 8.3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PT(共44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 8.3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PT(共44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 8.3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共44张PPT)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 8.3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共44张PPT)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内容和表达式 会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 8.3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共44张PPT)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 8.3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共44张PPT)
解得: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 8.3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共44张PPT)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 8.3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共44张PPT)
探究三个量都变化时遵从规律的反思
以上探究过程中先后经历了等温变化、等容变化两个过程, 是否表示始末状态参量的关系与中间过程有关? 与中间过程无关,中间过程只是为了应用已学过的规律(如 玻意耳定律、查理定律等)研究始末状态参量之间的关系而 采用的一种手段。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 8.3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共44张PPT)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 8.3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共44张PPT)
探究三个量都变化时遵从规律的反思
从A→B为等容变化:由查理定律 从B→C为等压变化:由玻意耳定律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 8.3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共44张PPT)
解得:
1 1000 32000 0500 100000 20
1.000 1.0690 1.1380 1.3565 1.7200
1.000 0.9941 1.0483 1.3900 2.0685
空气
1.000 0.9265 0.9140 1.1560 1.7355
1.00 0.97 1.01 1.34 1.99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 8.3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共44张PPT)

高中物理选修3---3第八章第三节《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新课教学课件

高中物理选修3---3第八章第三节《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新课教学课件
达到4 atm,应打气几次?这个压强能否使喷雾器内的药液全部喷完?(设
标准大气压强为1 atm,全过程温度不变。)
解析: 设标准大气压为p0,药桶中空气的体积为V,打 气N次后,喷雾器中的空气压强达到4个标准大气压,打 入的气体在1 atm下的体积为V ′
解得: p=762.2 mmHTg1
T2
【例题】容积V=20L的钢瓶充满氧气后,压强为p=30P0(P0 为 1个大气压强),打开钢瓶阀门,让氧气分装到容积为 V‘=5L的小瓶子中去。若小瓶子已抽成真空,分装到小瓶中 的氧气压强均为P’=2P0 。在分装过程中无漏气现象,且温 度保持不变,那么最多可能装的瓶数是多少? 解题思维:以氧气的总量为研究对象,其物质的量 为一个定值,每一小部分都满足PV=nRT
P跟体积V的乘积与热力学温度T的比值保持不变,这种关系称
为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2、公式: p1V1 p2V2 或 pV C
T1
T2
T
①恒量C由理想气体的质量和种类决定,即由理想气体的物
质的量决定,一般写成比值形式叫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描述
两个状态之间的关系。写成乘积形式PV=nRT,(其中的n
指物质的量)时,叫克拉珀龙方程,描述一个状态的三个状
个状态的状态参量,那么A、C状态的状态参量间有何关系
呢?
解析: 从A→B为等温变化:
p A
pAVA=pBVB 从B→C为等容变化:
pB pC TB TC
C
TA=TBBຫໍສະໝຸດ 又:TA=TB VB=VC
0
V
解得: pAVA pCVC
TA
TC
二、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1、内容: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状态发生变化时,它的压强

8.4-气体热现象的微观意义.ppt

8.4-气体热现象的微观意义.ppt
分子质量 分子的平均动能
微观角度
分子速率 分子数密度
宏观角度
体积
温度
四、对气体实验定律的微观解释
1.玻意耳定律(等温变化) p V =p V
1
1
2
2
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不变 ----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 体积减小, 分子的密集程度越大, 压强越大 p1 p2 2.查理定律(等容变化) T T 1 2 一定质量的气体, 体积不变 -----分子的密集程度不变 温度升高时, 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压强越大
4 气体热现象的微观意义
一、知识回顾
1、气体三个实验定律
2、理想气体定义、特点
3、理想气体内能决定因素
二、随机性与统计规律 •阅读课本:P62—63
每个人都把4枚硬币握在手中,在桌面上随意投掷10次,记录每 次投掷是正面朝上的硬币数,统计共10次投掷中有0,1,2,3,4 枚硬币正面朝上的次数各是多少,将结果填在以下表格中
(2)气体分子的运动杂乱无章,在某一时刻向着任何 一个方向运动的分子都有,从总体上看气体分子沿各 个方向运动的机会均等,因此对大量分子而言,在任 一时刻向容器各个方向运动的分子数是均等的。
尽管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速率有大有小,但分子的速 率却按一定的规律分布。
(3)大量气体分子的速率是按一定规律分布,呈“中 间多,两头少”的分布规律,且这个分布状态与温度 有关,温度升高时,平均速率会增大。
小结:
一.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
1、气体分子可以在自由移动,从而可以充满任何容器 2、从总体上看气体分子沿各个方向运动的机会均等,因此对大量 分子而言,在任一时刻向容器各个方向运动的分子数是均等的。 3.氧气分子的速率分布图象特点:“中间多、两头少”

高三物理气体热现象的微观意义(201910)

高三物理气体热现象的微观意义(201910)

• 重点、难点分析
• 1.用气体分子动理论来解释气体实验定律 是本节课的重点,它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
• 2.气体压强的微观意义是本节课的难点, 因为它需要学生对微观粒子复杂的运动状 态有丰富的想像力。
• 教具
• 计算机控制的大屏幕显示仪;自制的显示 气体压强微观解释的计算机软件。
思路:
类比
单个分子的运动是
高中物理新人教版 选修3- 3系列课件
第八章《气体》
8.4《气体热现象的 微观意义》
教学目标
• 知识与能力 • 1.在物理知识方面的要求: • (1)能用气体分子动理论解释气体压强的微观意义,并
能知道气体的压强、温度、体积与所对应的微观物理量间 的相关联系。 • (2)能用气体分子动理论解释三个气体实验定律。 • 2.通过让学生用气体分子动理论解释有关的宏观物理现 象,培养学生的微观想像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并渗透 “统计物理”的思维方法。 • 3.通过对宏观物理现象与微观粒子运动规律的分析,对 学生渗透“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哲学思维方法。
上的硬币数存在着一
的统计规律
பைடு நூலகம்
(微观 宏观) 定的统计规律
一.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 1.温度升高时,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无规则的
(微观 宏观)
四枚硬币,每投掷一次, 正面朝上的硬币数是 不一定的
大量气体分子的运 类比
动是否存在一定的
规律
(微观 宏观)
若投掷很多次后,正 面朝上的硬币数是 否会存在某种规律 性呢?
实验一:
每个人都把4枚硬币握在手中,在桌面上随意投 掷10次,记录每次投掷是正面朝上的硬币数,统计 共10次投掷中有0,1,2,3,4枚硬币正面朝上的次数 各是多少,将结果填在以下表格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气体的温度高,气体分子的平均 动能就大,每个气体分子与器壁的碰撞(可视为弹性碰撞)给器 壁的冲力就大;从另一方面讲,分子的平均速率大,在单位时 间内器壁受气体分子撞击的次数就多,累计冲力就大,气体压 强就越大。
【知识点拨】气体压强和大气压的区别 (1)密闭容器中由于气体自身重力产生的压强极小,可忽略 不计,故气体压强由气体分子碰撞器壁产生,大小由气体的体 积和温度决定,与地球引力无关。 (2)大气压强是由于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对浸在其中的物体 产生的压强,如果没有地球引力作用,地球表面就没有大气, 也就没有大气压强。
2.试回顾查理定律的内容,并尝试从微观角度解释查理定律。 提示: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体积保持不变时,压强p与热力学温 度T成正比。 一定质量的某种理想气体,体积保持不变时,分子的密集程度 就不变。在这种情况下,温度升高时,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 气体的压强就增大;温度降低时,分子 的平均动能减小,气体的压强就减小。 这就是查理定律的微观解释。
【知识点拨】气体三个状态参量的变化情况的微观分析 从微观的角度分析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压强、体积和温度, 不可能只有一个状态参量发生变化。 原因分析如下:决定气体压强的两个因素是气体分子的密集程 度和分子的平均动能。体积和温度不变则分子的密集程度和分 子的平均动能不变,压强不变,故不可能只有压强变。体积或 者温度只有一个变了,则决定压强的两个因素一定有一个变了, 压强一定变,故体积、压强、温度不可能只有一个变。
2.试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来分析影响气体压强大小的因素有哪 些? 【思路分析】气体压强是大量气体分子频繁地碰撞器壁而产生 的,所以分析影响气体压强的因素可以从影响撞击力的大小的因 素来讨论,即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撞击力越大,分子的密集程度 越大,发生撞击的分子数越多,撞击力越大。
提示:宏观因素: (1)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气体的压强越大; (2)与体积有关:体积越小,气体的压强越大。 微观因素: (1)气体分子的密集程度:气体分子密集程度(即单位体积内 气体分子的数目)大,在单位时间内,与单位面积器壁碰撞的 分子数就多,气体压强就越大;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要把握以下三点 (1)气体分子运动的统计规律。 (2)气体压强产生的原因。 (3)影响气体压强的因素。
【解析】选A、B。气体质量一定,且体积不变,所以气体单 位体积内的分子数不变,D错误;温度升高,说明分子的平均 速率增加,所以在单位时间内分子对器壁碰撞的次数增多,B 正确;分子对器壁碰撞的次数增多,分子的平均动能又增加, 所以压强也一定增大,A正确;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速率变 大,并不代表每一个分子的速度都增大,C错误。
空白演示
在此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4气体热现象的微观意义
1 课时目标·导航 2 课前感知·预习 3 课堂导学·探究 4 分层达标·训练
1.初步了解什么是“统计规律”。 2.理解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 3.能用气体分子动理论解释气体压强的微观意义。 4.能用气体分子动理论解释三个气体实验定律。
重点:1.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 2.用气体分子动理论解释三个气体实验定律。 难点:1.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 2.三个实验定律的微观解释。
【判一判】(1)气体能够充满它能到达的空间是由于分子间 的作用力很弱,可以忽略不计。() (2)“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激烈”是指温度升高时, 所有分子运动的速率都增大。() (3)气体压强是大量气体分子频繁地碰撞器壁而产生的。 () (4)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体积减小时,压强一定增大。 ()
【解析】从微观角度看,气体压强的大小跟两个因素有关:一 个是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一个是气体分子的密集程度,当体 积减小为原来的一半时,气体分子的密集程度变为原来的2倍, 这时气体的压强相应地变为原来的2倍,但还不能满足题意 (题目要求压强变为原来的3倍),这时,只能从另外一个因 素考虑,即增加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而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 是由温度来决定的,即应升高温度,气体的热力学温度应变为 原来的1.5倍,这时压强便在两个因素(体积减小——分子密 集程度增大,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 能增大)共同作用下变为原来的3倍。 答案:见解析
提示:(1)气体分子间距离较大,分子间的作用力可以忽略 不计,所以气体能够充满它能到达的空间,所以(1)正确。 (2)“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激烈”是指温度升高时, 分子运动的平均速率增大,并不一定是每个分子的速率都增 大,所以(2)错误。 (3)气体压强产生的微观原因是大量气体分子频繁地碰撞器 壁而产生的,所以(3)正确。 (4)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体积减小,气体分子的密集程度 增大,但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可能减小,压强也不一定增大, 所以(4)错误。
提示:当温度升高时,分子热运动加剧,同时“中间多”的这 一高峰向速率大的一方移动,即大量分子的平均速率增大,分 子平均动能增大,所以说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
【误区警示】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速率增大,个别学生误认为 每个分子的速率都增大,所以教师教学中要明确虽然温度升高, 分子的平均速率增大,但不一定是每个分子的速率都增大,根据 分子的速率分布特点可以看出,速率大于平均速率和小于平均速 率的分子还是存在的,只不过这部分的分子的数目比较少。
探究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 1.少量分子的运动是杂乱无章的,但大量分子的运动遵从统计 规律,你能总结出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吗? 提示:(1)分子沿各个方向运动的机会均等。 (2)大量气体分子的速率呈现“中间多(占分子数目多)、 两头少(速率大或小的分子数目少)”的规律分布。
2.结合“氧气分子在0℃和100℃时的速率分布图象”,讨论, 如何理解“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
3.根据你对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的认识,你能否设想一下气体 分子的微观模型是怎样的? 提示:气体分子间距离大(约为分子直径的10倍),分子力小 (可忽略),因此气体没有一定的形态和体积,会充满它能达到 的整个空间,所以气体分子可以看做没有相互作用力的质点。
【知识点拨】 1.温度是理想气体内能的标志 由于理想气体分子间没有相互作用力,分子势能为零,内能等 于分子总动能,又理想气体热力学温度T正比于分子的平均动 能,Ek即T∝,因E而k 对理想气体来说温度是内能的标志,根据温 度的变化情况就能确定气体内能的变化。 2.对“气体分子向各个方向运动的数目都相等”的理解 “向各个方向运动的气体分子数目相等”是针对大量分子说的, 实际数目会有微小差别,由于分子数极多,其差别完全可以忽 略。
【探究归纳】 1.玻意耳定律:温度一定,体积增大,分子的密集程度减小,气 体的压强就减小。 2.查理定律:体积一定,温度降低,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气体 的压强就减小。 3.盖—吕萨克定律:温度降低,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只有体积 同时减小,使分子的密集程度增大,才能保持压强不变。
【典例3】一定质量的某种理想气体,当它的压强变为原来的3 倍,体积减小为原来的一半时,其热力学温度变为原来的多少? 试从压强和温度的微观意义进行说明。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要把握以下两点 (1)一定质量的某种理想气体,分子的密集程度与体积成反比 关系。 (2)一定质量的某种理想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与温度成正比 关系。
一、随机性与统计规律 1.必然事件:在一定条件下_必__然__出现的事件。 2.不可能事件:在一定条件下_不__可__能__出现的事件。 3.随机事件:在一定条件下_可__能__出现,也_可__能__不__出现的事件。 4.统计规律:大量_随__机__事__件__的整体表现出的规律。
二、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 1.运动的自由性:由于气体分子间的距离比较大,分子间作用 力很弱,通常认为,气体分子除了相互碰撞或者跟器壁碰撞 外,不受力而做__匀__速__直__线__运__动_,因而气体会充满它能达到的 整个空间。 2.运动的无序性:分子的运动杂乱无章,在某一时刻,向着 _任__何__一__个__方__向__运动的分子都有,而且向各个方向运动的气体 分子数目都_相__等__。
三、气体温度的微观意义 1.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__越__激__烈__。 2.气体分子速率呈“_中__间__多、_两__头__少”的规律分布。 3.理想气体的热力学温度T与分子的平均动能Ek成正比,即 T___a_E_k_,表明_温__度__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 四、气体压强的微观意义 1.气体压强是大量气体分子频繁地_碰__撞__器__壁__而产生的。 2.影响气体压强的两个因素: (1)气体分子的_平__均__动__能__; (2)分子的_密__集__程__度__。
【探究归纳】 1.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1)分子沿各个方向运动的机会均 等。 (2)大量气体分子的速率按“中间多、两头少”的统计规律 分布。 2.理想气体分子可被看做相互间无作用力的质点。
【典例1】对于气体分子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温度下某理想气体的分子的碰撞虽然十分频繁,但同一 时刻,每个分子的速率都相等 B.一定温度下某理想气体的分子速率一般不等,但速率很大和 速率很小的分子数目相对较少 C.一定温度下某理想气体的分子做杂乱无章的运动可能会出现 某一时刻所有分子都朝同一方向运动的情况 D.一定温度下某理想气体,当温度升高时,其中某10个分子的 平均动能可能减小
3.试回顾盖—吕萨克定律的内容,并尝试从微观角度解释盖— 吕萨克定律。 提示:一定质量的气体,在压强不变的情况下,其体积V与热力 学温度T成正比。 一定质量的某种理想气体,温度升高时,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 只有体积同时增大,使分子的密集程度减小,才能保持压强不 变。这就是盖—吕萨克定律的微观解释。
气体压强的微观意义 1.尝试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来解释气体压强产生的原因。 提示:大量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分子对器壁频繁、持续地碰撞产 生气体的压强,单个分子碰撞器壁的冲力是短暂的,但是大量 分子频繁地碰撞器壁,就对器壁产生持续、均匀的压力,所以 从分子动理论的观点来看,气体的压强就是大量气体分子作用 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作用力。
【探究归纳】 1.气体的压强是由大量气体分子碰撞器壁而产生的。 2.影响气体压强的两个因素。 (1)宏观:温度和体积。 (2)微观: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和分子的密集程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