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艺考考点试题中国近代史电影史

合集下载

中国电影史简答题总结

中国电影史简答题总结

中国电影史第一章“影戏”——中国电影的奠基(1896年~1932年)1、投机性的电影生产对中国电影初期发展起了什么作用?答:中国最早的一些电影企业大部分都是为了商业投机的目的而兴办的,缺乏坚实的经济技术基础,创作上低级趣味,粗制滥造,脱离时代,脱离人民生活。

但也有一批有志之士对中国电影事业和艺术基础的奠定付出了艰苦的劳动。

如商务印书馆成立活动影片部,坚持严肃的制片方针,可以说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认认真真地把电影作为一种事业来办的开端。

还有一些人虽然开始也是以投机为目的涉足电影,但最终致力于电影事业并取得了相当的成果。

如“明星”电影公司等一些影片公司,形成了一批比较稳定的电影生产队伍,成为左右中国电影市场的主要力量。

这些电影公司对中国电影发展的历史功罪各有不同,但它们的出现为电影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有了这种事业的基础,中国电影才有可能在艺术上逐渐进步。

2、郑正秋在中国电影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答:郑正秋是中国电影事业的开拓者,也是早期最主要的电影艺术家。

他早年以“药风”为笔名从事戏剧评论,主张戏剧应是改良社会、教化民众的工具,对提倡新剧、改良旧剧做了不少工作。

郑正秋坚持主张以艺术形式进行社会教化的方针,把他丰富的戏剧经验运用到电影创作中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

1923年由他编剧、张石川导演拍摄了长故事片《孤儿救祖记》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在艺术形式上,《孤》没有像当时大多数中国电影那样盲目模仿西方电影,而是从中国传统的叙事艺术和舞台戏剧学习了许多表现方法运用到影片拍摄之中。

《孤》是中国电影成为一种有民族特色的、独立的艺术形式的一个开端。

它的成功不仅在经济上拯救了“明星”公司和初兴的中国电影事业、促进了对电影的投资,而且在艺术上奠定了郑正秋在当时电影创作界的领导地位,推动了他的艺术主张的传播。

这部影片的成功在使“影戏”风格在中国电影发展中占据主流地位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为电影编导,郑正秋在艺术创作上也取得了相当的成就。

广播电视编导艺考电影史测试题

广播电视编导艺考电影史测试题

华艺常识测试题1.中国第一部动画片是()2.中国第一部彩色影片是(),导演是()3.第二代导演史东山的代表作品是()4.小说《伤逝》的作者是()5.第三代导演谢晋的代表作《芙蓉镇》里扮演秦书田的男演员是(),谢晋的代表作还有()、()5.《红色娘子军》里的主人公是()6.1956年()提出了“双百”方针,内容是()7.新中国第一部彩色故事片是(),里面的主人公是(),作者揭露了无情残酷的社会,以及对受压迫妇女的同情8.中国电影三大奖项中的“专家奖”指的是()9.《马路天使》是三十年代电影的巅峰作品,它的导演是()10.第二代导演的沈西苓1937年创作的代表作品是()11.默片《神女》的导演是()12.我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的拍摄者是()13.我们熟知的《毕业歌》出自于应云卫导演的()14.中国第一部恐怖片是()15.《劳工之爱情》的导演是()16.世界上第一部有声电影是1927年美国拍摄的()17.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是()、()、()、()18.“人的文学”是现代作家()提出的。

19.横眉横对千夫指,()20. 文言文小说集《聊斋志异》的作者是清代的()21.“南洪北孔”是清初两位著名戏剧家,分别是()、()22.《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是元代的()23.“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出自李白的()24.《逍遥游》的作者是()25.“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品()26.2016年4月29日,中国当代著名作家陈忠实先生逝世,他生前的代表性长篇小说是()27.带有自传体性质的电影《童年往事》,再现了台湾移民的失落、乡愁,它的导演是(),他还有影片《悲情城市》、《刺客聂隐娘》等。

28.电影《秋菊打官司》改编自()的小说《万家诉讼》,其导演是()30.《山河故人》的导演是()31.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是()32.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33.小说《羊脂球》的作者是法国作家()34.电影《小玩意》的导演是()35.文学史上被称作“乐府双璧”的作品是()和()36.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爱国诗人是(),他的代表作品是()37.丝绸之路的开拓者是西汉时期的()38.()是杰出的爱国诗人,有诗集《红烛》、《死水》,他与徐志摩都曾是新月派的诗人。

中国电影史试题1

中国电影史试题1

中国电影史试题第一题、名词解释(25分)。

1、影戏(5分):30年代中期以前中国人对电影的通用名称,实际上形象的反应当时电影创作特点和电影工作者的电影观念。

大多披着社会教化功能的外衣,创作原则以戏剧化冲突原则为基础,在环境中重指示性轻再现性,迎合市民欣赏趣味。

2、左翼电影(5分):指1933年到1935年底中国共产党的电影小组在上海开展的左翼电影运动及拍摄的一批反帝反封建电影。

早在1931年9月,左翼剧联就提出了电影要暴露帝国主义的侵略、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的剥削以及国民党政权的压迫,描写工农群众的反抗斗争并指出知识分子的出路,1933年,由明星、联华、艺华等公司拍摄的约三十几部电影,都遵循了反帝反封建的制片路线,表现了工人、农民、妇女和知识分子的生活和斗争,代表作有:夏衍编剧、程步高导演的《狂流》、《春蚕》,沈西苓的《女性的呐喊》,孙瑜的《大路》,吴永刚的《神女》等。

3、国防电影(5分):指在“国防文学”号召下提出的在1936年提出的电影创作口号及摄制的电影,旨在发起“一个最大限度地动员文艺上的一切救亡力量的运动”,主张电影工作者在民族存亡的紧急关头以电影为武器,更好地为抗敌斗争服务。

受当时条件的限制,未能很好地解决理论和实践问题,但对电影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代表作费穆的《狼山喋血记》,沈西苓的《十字街头》,吴永刚的《壮志凌云》,袁牧之的《马路天使》等等。

4、十七年电影(5分):指1949到1966年,中国电影在继承三、四十年代进步电影和解放军革命文艺两方面传统的基础上,发挥各自的传统与优势,开辟了中国电影的新阶段。

在风格上,十七年电影主要的样式是戏剧式的,主要以革命的正剧为主,喜剧电影(如吕班的《新局长到来之前》、《未完成的喜剧》)、散文电影(如水华的《林家铺子》、谢铁骊的《早春二月》等)也有所发展,它最主要的特点就是继承了我国优秀的民族文艺传统,体现了现实性和时代感,注重人物形象塑造,造就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电影艺术家,然而也存在不少的问题,比如电影直接为政治服务,导致作品缺乏艺术生命力,没有深入去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也很少借鉴外国电影的艺术成就,对电影本体的研究基本上没有展开。

编导类中外电影史考题

编导类中外电影史考题

凤凰艺考2015年暑期集训中外电影史考题班级:姓名:得分: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30分)1.从______至今,电影的发展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电影吸收了______、文学、______、绘画、______、______等人类艺术的各种元素和成果,但仍然以其独特的语言和方式表达、认识世界。

2.无声电影时期,经过法国的________、美国的________、前苏联的________等人的共同努力,成功地创立和运用了蒙太奇手法。

3.电影走向成熟的标志是_ __,建立了现代电影工业,从而使电影工业进入了一个全盛时期。

4.通常认为,____ _____发现了“停机再拍”的奥秘。

5.作为电影叙事史上的起点的影片是____________拍摄的____________。

6.________是一部完全按照爱森斯坦“吸引力”和“理性”蒙太奇美学思想拍摄的影片。

7.现代心理学,特别是___________的研究成果为先锋派电影及时提供了最为丰富、坚实的理论依据。

8.“电影眼睛派”____________的流派。

9._________年形成的好莱坞的八大影片公司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八家公司一统天下。

10.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在二战之后兴起,始于罗西里尼的________________,另外,_________的《偷自行车的人》也是新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品。

11.世界三大电影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分别对应的奖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黑泽明是日本电影乃至世界影坛最重要的大师之一,他的________获得了威尼斯电影节大奖,另外一位蜚声世界的日本导演是《东京物语》的导演____________。

电影史考研题库

电影史考研题库

电影史考研题库电影史考研题库电影是一种具有强大影响力的艺术形式,它不仅能够娱乐观众,还能够传递思想和价值观。

对于电影专业的学生来说,了解电影史是非常重要的。

在考研中,电影史也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电影史考研题目。

一、电影史的起源和发展1. 电影的起源是什么?请简要介绍一下。

2. 电影是如何从无声到有声的?请谈谈无声电影和有声电影的发展历程。

3. 电影在中国的发展史是怎样的?请简要介绍一下。

二、电影史的重要人物和作品1. 谈谈电影史上的几位重要导演及其代表作品。

2. 请简要介绍一下电影史上的几位重要演员及其代表作品。

3. 电影史上有哪些重要的电影运动?请谈谈它们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三、电影史中的经典电影1. 请简要介绍一下《公民凯恩》这部电影的故事情节和主题。

2. 谈谈《教父》这部电影的影响力和地位。

3. 电影史上有哪些被广泛认为是经典的电影?请简要介绍一下它们的特点和主题。

四、电影史中的重要事件和现象1. 谈谈电影史上的几个重要事件,如黑色电影时期、好莱坞十佳、法国新浪潮等。

2. 电影史上有哪些重要的现象?请谈谈它们的影响和意义。

五、电影史中的理论和批评1. 请简要介绍一下电影史上的几位重要影评人及其代表作品。

2. 电影理论中有哪些重要的流派?请谈谈它们的特点和代表人物。

六、电影史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关系1. 电影与文学之间有哪些联系?请谈谈电影改编文学作品的特点和成功案例。

2. 电影与绘画之间有哪些联系?请谈谈电影中的画面构图和色彩运用。

3. 电影与音乐之间有哪些联系?请谈谈电影中的音乐运用和配乐的重要性。

七、电影史的研究方法和价值1. 电影史的研究方法有哪些?请谈谈电影史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2. 谈谈电影史对于当代电影创作的影响和启示。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电影史考研题目,通过对这些题目的学习和思考,可以更好地掌握电影史的重要内容和知识点。

同时,也能够加深对电影艺术的理解和欣赏。

电影史的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电影,还可以启发我们对当代电影创作的思考和创新。

2015艺考考点试题中国近代史电影史解析

2015艺考考点试题中国近代史电影史解析

中国诞生的标志
• 1905年春夏之交,北 京丰泰照相馆老板任 庆泰主持拍摄,京剧 演员谭鑫培主演了第 一部无声影片《定军 山》。地位与影响: 中国第一部国产片、 电影艺术在中国诞生 的标志。
• 2、第一批短片 • 1913年,张石川、郑正秋在上海创办了 “新民公司”拍摄了中国第一部故事片 《难夫难妻》,其后又拍摄《黑籍冤魂》、 《一夜不安》等。 • 同年,黎民伟在香港拍摄了故事片《庄子 试妻》。 中国第一部出口片。
一、中国电影史
王广华主讲
1.摇篮时期的中国电影 2.抗战前后的中国电影 3.解放区的中国电影 4.新中国十七年电影 5.“文革”时期的中国电影 6.新时期的中国电影
电影的发明



1、电影是西方(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 发展的产物。 2、灯影戏:是用光源照射在一种剪纸之类的 物象上,投影在一定的空间上,产生活动的影 像。法国著名电影史学家乔治.萨杜尔在《世 界电影史》中说,“电影的前驱”就是“皮影 戏与幻灯”。 3、灯影戏起源于(汉代),盛行于(唐宋), (13世纪)以后,被带入波斯、阿拉伯和东南 亚等国。(清代乾隆)年间,盛行于中欧一带。 4、1872年,(英国人慕布里奇)曾经用24架 照相机搞了一个拍摄(奔马)的试验,成为电 影史上非常著名的例子。
3、“国防电影”的提出 代表作:《保卫我们的土地》《八百壮士》 《火的洗礼》《东亚之光》《风云儿女》 等。 4、“软性电影”的干扰 5、“孤岛电影”的奇观 表现在以下方面:①产量高②类型多③效 益好④借古喻今,表现了艺术家的勇气和 良心 代表作:《貂蝉》《木兰从军》《铁扇公 主》《明末遗恨》《尽忠报国》《苏武牧 羊》
• • • • • • • • •
第四代导演 · 黄蜀芹 · 黄健中 · 郑洞天 · 谢飞 · 王启民 · 滕文骥 · 吴贻弓 · 丁荫楠

电影历史与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电影历史与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电影历史与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1. 简答题:请概述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历史背景和发展。

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起源于19世纪末的技术发明和实验。

它最早以无声电影形式出现,通过在银幕上投射动态影像来模拟真实生活。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创新,电影逐渐演化为有声、彩色以及三维的形式。

在电影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多种流派和风格,例如实验电影、纪录片、动画片、戏剧电影等。

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不仅具备了其他艺术形式的特点,如绘画、音乐、戏剧等,同时也因其独特的可视、可听的特性而具备独立的艺术表达方式。

2. 选择题:以下哪部电影是法国新浪潮运动的代表作品?a)《肖像》 (Portrait of a Lady on Fire)b)《孩子王》 (Child King)c)《400击》 (The 400 Blows)d)《让他们受苦》 (Let Them All Talk)答案:c)《400击》 (The 400 Blows)3. 简答题:请解释电影理论中的“视听转换”(transmodalization)概念。

视听转换是指电影中音频和影像元素之间的转换和互动。

它强调了通过音频来改变观众对影像的认识和解读,或通过影像来改变观众对音频的感受和理解。

电影导演可以利用视听转换来增强电影的情感表达和叙事效果。

例如,在一部惊悚电影中,通过音频的刻意使用可以增加紧张感,从而有效地传递恐惧和压力给观众。

4. 判断题: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认为电影中的导演是最重要的创作者,编剧的贡献相对较小。

答案:错误5. 简答题:请概述美国好莱坞电影工业的兴起与发展。

美国好莱坞电影工业在20世纪初迅速兴起,并成为世界电影的主要生产中心。

这一发展得益于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包括技术的创新、商业模式的建立和优秀人才的聚集。

好莱坞工业化的特点主要体现在生产线式的电影制作流程、明星系统的建立以及强大的电影发行和宣传网络。

好莱坞电影工业不仅创造了大量经典电影,同时也塑造了电影工业的商业模式和艺术风格,对世界电影产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电影史复习参考题

中国电影史复习参考题

《中国电影史》复习参考题第一讲选择题:1、世界上第一部电影是由()卢米埃尔兄弟拍摄的。

A、美国人B、法国人C、意大利人D、荷兰人2、中国最早放映电影的地方是()。

A、上海B、北京C、天津D、香港3、中国第一部国产影片是()。

A、《定军山》B、《长坂坡》C、《难夫难妻》D、《阎瑞生》4、中国第一部国产影片《定军山》的拍摄者是()。

A、黎民伟B、张石川C、郑正秋D、任庆泰5、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是()。

A、《难夫难妻》B、《一夜不安》C、《店伙失票》D、《劳工之爱情》6、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位女演员是()。

A、林楚楚B、严珊珊C、王彩云D、殷明珠7、在中国电影史上被称为香港电影之父的是()。

A、张石川B、郑正秋C、黎民伟D、但杜宇8、中国第一部在海外放映的电影是()。

A、《难夫难妻》B、《庄子试妻》C、《孤儿救祖记》D、《掷果缘》9、被誉为“尝试时期中国短故事片创作的压卷之作”的是()。

A、《庄子试妻》B、《孤儿救祖记》C、《劳工之爱情》D、《黑籍冤魂》10、中国早期长故事片的代表性作品有()。

A、《庄子试妻》B、《黑籍冤魂》C、《阎瑞生》D、《海誓》E、《红粉骷髅》11、20世纪20年代中国最大的民营电影公司是()。

A、新民公司B、华美公司C、明星公司D、幻仙公司12、明星公司三巨头是()。

A、张石川B、郑正秋C、黎民伟D、周剑云E、洪深13、影片《孤儿救祖记》的编剧是()。

A、张石川B、郑正秋C、黎民伟D、洪深14、上海影戏公司的创办人是()。

A、汪煦昌B、但杜宇C、王元龙D、邵醉翁15、20世纪20年代以《梁祝痛史》等影片掀起古装片拍摄浪潮的是()。

A、明星公司B、上海影戏公司C、大中华百合公司D、天一公司16、被称作武侠神怪片鼻祖的影片是明星公司拍摄的()。

A、《火烧红莲寺》B、《火烧平阳城》C、《火烧七星楼》D、《火烧青龙寺》17、中国电影早期的“四大名旦”指的是:()A、王汉伦B、严珊珊C、张织云D、宣景琳E、杨耐梅思考题:1、中国第一部国产电影是什么?它是在哪一年拍摄的?谈谈你对草创时期中国电影的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诞生的标志
• 1905年春夏之交,北 京丰泰照相馆老板任 庆泰主持拍摄,京剧 演员谭鑫培主演了第 一部无声影片《定军 山》。地位与影响: 中国第一部国产片、 电影艺术在中国诞生 的标志。
• 2、第一批短片 • 1913年,张石川、郑正秋在上海创办了 “新民公司”拍摄了中国第一部故事片 《难夫难妻》,其后又拍摄《黑籍冤魂》、 《一夜不安》等。 • 同年,黎民伟在香港拍摄了故事片《庄子 试妻》。 中国第一部出口片。
• • • • • • • • •
第四代导演 · 黄蜀芹 · 黄健中 · 郑洞天 · 谢飞 · 王启民 · 滕文骥 · 吴贻弓 · 丁荫楠
• • • • • •
第五代导演 · 陈凯歌 · 张艺谋 · 田壮壮 · 黄建新 · 吴子牛
• 新生代导演
• • • • • • • • • • •
· 张杨 · 张元 · 路学长 · 贾樟柯 · 王小帅 · 李少红 · 孙周 · 姜文 · 叶大鹰 · 冯小宁 · 冯小刚
三、解放区的中国电影 (1949~1966)
• • • • 1.革命的主题、强烈的倾向 2.《武训传》的批判和政治寒流 3.“双百方针”和新中国电影的第一次高潮 4.1941~1966在曲折中前进
• 1949年新中国建立至1966年之间的电影统 称为“十七年电影”。这一时期,电影在 银幕上形象的展现了中国革命发展史的同 时,也在强化着成为国家话语的意识形态。 • 1949年4月,由东北电影制片厂拍竣了新中 国的第一部长故事片《桥》。
五、文革时期的中国电影 (1966~1976)
• 树立革命样板的政治要求,斗争哲学衍生 的叙事模式,三突出理论主导的表现原则 和影片整体呈现出“矫饰美学”的风格, 成为“文革”电影的标志。 • 1.中国电影遭遇浩劫 • 2.“样板戏”电影和“三突出”原则 • 样板戏:6个京剧,《红灯记》《沙家浜》 《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龙江颂》 《海港》;2个芭蕾《白毛女》《红色娘子 军》
• • • • • • • • •
第一代导演 · 郑正秋 · 任彭年、侯曜 · 沈浮 · 史东山 · 何非光 · 袁牧之 · 蔡楚生 · 洪深
• • • •
第二代导演 · 陈怀皑 · 桑弧 · 崔嵬
• • • • • • • • •
第三代导演 · 谢晋 · 谢铁骊 · 谢添 · 沙蒙 · 水华 · 林农 · 李前宽 肖桂云 · 凌子风
冯小刚
• 创作特色: • 1、平民策略和都市小人物的欲望表达。 • 2、假定式的游戏情节中透露出对生存、生 命的反思。 • 3、游戏调侃的京味语言。 • 4、明星策略。
贾樟柯
• • • • 创作特色: 1、通过小城市来了解中国 2、对中国现实的强烈人文关注尤为可贵。 3、叙事沉静、不张扬,从不做单纯的道德 判断,而是通过个性鲜明的纪实性风格一 一拓展,与现代虚无主义相比,贾樟柯更 是从不故弄玄虚,专注于历史变迁中的细 枝末节,在冷酷的现实中保持着一种温暖 的基调。
电影的诞生




3、卢米埃尔兄弟对世界电影的贡献是什 么? (1)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的“电影活动 镜”,是在世界电影史上最终完成了电 影的发明。 (2)卢米埃尔兄弟的影片,现实主义地 表现了人们的生活。 (3)训练和培养了电影史上第一批摄影 师。卢米埃尔兄弟被公认为“电影之 父”。 (4)创造了移动摄影。
电影的发明


5、(1894年),(爱迪生)发明了“电影视 镜”。 6、电影视镜:象一只大柜子,上面装有放大 镜,里面装有50英尺的凿孔胶片,首尾相椄, 绕在一组小滑轮上,马达开动,胶片就渐渐移 动,画面循环出现。传入中国后,被称为“西 洋镜”。 7、爱迪生对于世界电影的贡献表现在什么地 方? (1)他使电影技术趋于完善化。 (2)他运用“电影视镜”拍摄了一些娱乐性 的舞台化影片,开创了戏剧电影的先河。
一、中国电影史
王广华主讲
1.摇篮时期的中国电影 2.抗战前后的中国电影 3.解放区的中国电影 4.新中国十七年电影 5.“文革”时期的中国电影 6.新时期的中国电影
电影的发明



1、电影是西方(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 发展的产物。 2、灯影戏:是用光源照射在一种剪纸之类的 物象上,投影在一定的空间上,产生活动的影 像。法国著名电影史学家乔治.萨杜尔在《世 界电影史》中说,“电影的前驱”就是“皮影 戏与幻灯”。 3、灯影戏起源于(汉代),盛行于(唐宋), (13世纪)以后,被带入波斯、阿拉伯和东南 亚等国。(清代乾隆)年间,盛行于中欧一带。 4、1872年,(英国人慕布里奇)曾经用24架 照相机搞了一个拍摄(奔马)的试验,成为电 影史上非常著名的例子。
电影的诞生





1、路易·卢米埃尔和奥古斯特·卢米埃尔1894年 底研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架比较完善的电影放映 机,成为真正电影的发明者和创始人。 2、卢米埃尔兄弟运用“电影活动镜”拍摄了 50多部短片,它们大致有几种题材? (1)反映工厂生活的题材。如《工厂的大 门》。 (2)表现家庭生活的影片。如《婴儿的午 餐》。 (3)拍摄社会生活和自然风光的影片。如 《火车到站》、《水浇园丁》。
• 3、商务印书馆和第一部故事片 • 1917年拍摄《商务印书馆放工》、《庆祝 欧战胜利游行》等影片,摄制纪录片之先 河。 • 1920年,梅兰芳自导自演了电影《天女散 花》、《春香闹学》。其最大贡献是1921 年推出了根据当时社会新闻改编的电影 《阎瑞生》(任彭年导演)。第一部国产 故事片。
4、“三大公司”和新旧两派
中国早期电影的“三大公司”: ①明星(张石川、郑正秋,旧派) ②天一(邵醉翁,商业路线) ③联华(洪深、孙瑜,新派)
• 新、旧两派(联华、明星)两派之间的比较: • ①前者受西方现代文化影响(激进与空幻);后 者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内容多为劝世与改良)。 • ②前者多取材城市小资产阶级生活,重人物心理 和性格塑造;后者多取材农村或底层市民生活, 重故事情节和矛盾冲突。 • ③前者注意电影语言的运用;后者习惯对戏剧的 模仿。
中国电影导演个案研究
• 谢晋 • 代表作品:《女篮五号》、《红色娘子 军》、《舞台姐妹》、《天云山传奇》、 《牧马人》、《高山下的花环》、《芙蓉 镇》、《春苗》、《鸦片战争》
• 谢晋电影的模式: • • • • • • 形象塑造上,人物大多是伦理化的人格类型,很少表现人物内心 和变化,而将其道德定型,是或善或恶的代表; 结构上,传统的戏剧式结构,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模 式来顺叙; 叙事追求上,视点固定,时空单纯、情节集中、线索明晰; 美学追求上,善于制造煽情点,用情感的共鸣来赚取观众的眼泪; 电影语言上,谢晋不重视形式追求,更排斥“陌生化”的形式追 求,尽量避免信息的模糊和多义,使观众顺利接受。 总之,谢晋继承了一种传统并集大成,这也许是他对中国电影的 最大意义。
一、摇篮时期的中国电影(19世纪至20世纪 30年代初)
1、“西洋镜”和第一部国产片
①电影在中国放映的第一次记录:1896年8月2 日,上海徐园主人徐凌云“西洋影戏”。 ②电影的放映活动逐渐在上海、北京、广州、 天津等大中城市多了起来。 ③北京丰泰照相馆是中国第一家由中国人并且 以拍摄戏装闻名的照相馆。
2、“左翼电影”的兴起
左翼电影运动是左翼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 1932 年到1933年左翼电影运动迅速兴起,出现了一批 思想观念鲜明,艺术上也有一定成就的影片。这些影片 直接反映社会现实存在的尖锐矛盾,令人耳目一新,受 到广大观众的欢迎。 《姊妹花》(郑正秋编导、胡蝶主演)、《渔光曲》 (蔡楚生编导) 兴起背景: (1)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抗日情绪全面高涨 (1931.0918~1932.0128) (2)鸳鸯蝴蝶派的影片票房惨淡 (3)公司老板改弦易辙 (4)中共加强对电影的关注
张艺谋
• • • • • • 创作特色: 1、形式主义大师 2、注重剧本的文学基础 3、多以悲剧收尾 4、注重象征气氛的营造 5、竭尽所能去渲染感情,因而在他的电影 中情感的表现往往饱满而炽热。 • 6、求新求变的艺术家
陈凯歌
• • • • 创作特色: 1、哲理性:电影哲人 2、文化性:反思中国文化 3、电影性:这是第五代导演的共性,对电 影语言的开拓充满了期待和好奇心。
6、第一代导演和早期中国电影 的叙事模式
• 第一代导演:郑正秋、张石川、洪 深、孙瑜等。
• 早期电影的叙事模式主要是:时序 性叙述、单线条结构(始终无二事, 贯穿只一人)、外视点角度、大团 圆结局。
二、抗战前后的中国电影(1931~1949)
1、从无声片到有声片
我国第一部不完整的有声片《歌女红牡丹(1931 年) 我国第一部完整的有声片是《桃李劫》(1934年)
“左翼电影”的主要特点:
(1)摆脱了“善”、“恶”的传统劝 世功能,注意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 揭示和表现。 (2)开始把真正的现实主义精神带入 中国。 (3)普遍发挥了电影语言的特性。 (4)在思想表达上显得浅白直露,在 艺术技术上多有稚嫩粗疏之处。
《渔光曲》
蔡楚生编导的《渔光曲》通过(小猫、 小猴)渔民家庭的破产以及他们的遭遇, 揭示了造成中国渔业的困境和渔民苦难 的原因是(1)军阀混战;(2)盗匪横 行;(3)渔业资本家的剥削;(4)帝 国主义的经济侵略。 (《渔光曲》)在(莫斯科国际电影节) 中,成为我国(第一部)荣获(国际电 影节奖)的影片。
• 三战片:《地道战》、《地雷战》、《南 征北战》 • 好的影片:《创业》、《海霞》、《闪闪 的红星》 • 3.故事片生产的恢复和其中的政治较量
六、新时期的中国电影(1978~ 至今)
• • • • • 1.中国电影的复苏 2.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五世同堂的局面 3.脱颖而出的“第四代” 4.中国电影“新浪潮”的“第五代” 5.20世纪90年代中国电影发展的总体特征
6、“殖民电影”的怪胎 指来自本人在沦陷区拍摄的大量纪录片和 故事片。 如:《圣战》《新土》等。 李香兰(日名:山口淑子)主演的《支 那支歌》《战争之街》《白兰之歌》等 影片影响颇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