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欧洲中世纪美术
欧洲中世纪美术41856

巴西里卡设计
第一盛期的建筑仍沿用早期基督教时期的巴西 里卡设计,这种采用木梁平顶结构的教堂在 4~6世纪大量修建。这种类型的建筑杰作是君 士坦丁堡圣索菲亚大教堂(532~537)。
圣索菲亚教堂长94米,宽72米,主穹窿直径长31 米。主穹窿的南北方向由复杂的拱门、穹隅等结构 支撑;东西两侧是两个与它等直径的半穹窿,它们 相互邻接,跨越中殿上部。教堂内部有着丰富的色 彩装饰和良好的照明。主柱由红色斑岩和蛇纹大理 石制成,高达柱头的墙壁覆盖着多色条纹大理石板, 柱头高度以上的墙壁,拱门和拱顶表面都铺满色彩 斑斓的镶嵌画。当日光透过长廊幕壁上的巨大弦月 窗洒进教堂,透过主穹窿底部的窗孔充满穹窿及其 下部空间时,镶嵌画熠熠闪烁,而巨大的穹窿则仿佛飘 浮或悬挂在空中似的,光线减弱了穹窿和窗间壁的 重量感,造成了奇妙的视觉幻象。教堂外部,飞扶壁、 拱顶、半穹窿等结构波浪式一层层推向高处,在主 穹窿达到高潮。整个建筑体系有着宏伟的纪念碑效 果。
拜占庭美术首先是宗教美术。拜占庭建筑是基督 教教会的建筑,绘画作品多取材于《圣经》,其形 式和人物表情处理都须遵循具有神学意义的传统 模式。拜占庭美术也是封建帝国的艺术。它炫耀 帝国的强大和帝王的威严,把帝王表现为基督在 尘世的代理人。拜占庭美术还被看作东西方融合 的艺术。它注重色彩的灿烂,装饰的华丽,强调人 物精神的表现。在拜占庭建筑中,大理石镶嵌画、 壁画和其他艺术品的缤纷色彩互相辉映,造成一 派壮丽华贵的景象。
镶嵌画与圣像画
拜占庭镶嵌画继罗马时代之后又一次获得繁荣发展。 镶嵌画由小块彩色大理石或彩色玻璃拼嵌而成,色 彩鲜明璀璨是它的基本特点之一。在拉韦纳的一些 教堂可看到拜占庭第 1个黄金时代的的黄色马赛克作底,查士丁尼大帝身穿 紫红色长袍,手捧献金宝盒。左边是着华服的 贵族和卫士,右边是大主教和祭师,后面是随 从。人物都呈正面拉长排成横列,显得肃穆、 庄重,色彩和明暗变化纯粹、简洁。强调的是 神圣和威仪。这幅画是拜占延装饰艺术中最典 型的代表作品之一。
外国美术史第二章欧洲中世纪美术试题考试答案

第二章欧洲中世纪美术一、填空6•中世纪罗马式教堂是从—巴西利卡____________ 建筑样式演变过来的。
P525.建造于公元532 —537年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是 __________ 拜占庭__________ 艺术中最辉煌的成就之一。
P476•英国____杜勒姆—教堂的建成,标志着真正的罗马式建筑风格的形成。
P538.哥特式艺术开始于—建筑________ ,而后再逐渐波及雕刻和绘画。
P555•意大利拉文纳的圣维他尔教堂中的镶嵌画,是—拜占庭―艺术镶嵌画的代表作。
P485. 圣索菲亚大教堂是拜占庭艺术中最辉煌的成就之一。
P473•圣索菲亚大教堂是—拜占庭—艺术中最辉煌的成就之一。
P478.自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5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开始的一段时期,史称中世纪。
P44 2.《巴黎圣母院》属于中世纪的—哥特_式建筑。
P562.圣维塔尔教堂的《查士丁尼皇帝和廷臣》是著名的—镶嵌 ___ 画。
P48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圣赛尔南大教堂是中世纪罗马式风格的大教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52二、选择题24.哥特式艺术开始于(B ),而后再逐渐波及雕刻和绘画。
55A.绘画B.建筑C.雕刻D.音乐23.中世纪罗马式教堂是从(C )建筑样式演变过来的。
52A .希腊B .埃及C.巴西里卡D .伊达拉里亚17.下列属于哥特式教堂的建筑为( C )55A.万神殿B.圣索菲亚大教堂(拜占庭式)C.圣德尼教堂D.圣赛尔南大教堂(罗马式)5. _____ 是拜占庭建筑艺术中最辉煌的成就之一。
(C) 47A.巴黎圣母院B.科隆大教堂C.圣索菲亚大教堂D.圣米迦勒教堂5 .圣索菲亚大教堂是 _________ 建筑艺术中最辉煌的成就之一。
(C )47A.巴西利卡B.罗马式C.拜占庭D.哥特式21. ________ 是建筑史上最著名的哥特式建筑。
西洋美术欣赏_欧洲中世纪美术全解

皇后提奥多拉和女宫 Empress Theodora and Attendants
人物都被不成比例地拉长了, 但显得非常肃穆、庄严。 色彩和明暗变化被提炼到 最纯粹、最简洁的程度, 丝毫不强调立体感,仿佛 人们面对的不是活生生的 人,而是抽象的精神符号。 他们穿着华丽的服装,珠 光宝气,织锦彩缎更为画 面增添了几分神秘感。所 有的人物既没有动作,也 没有变化,时间与空间也 由此被升华为一种永恒的 存在。人物与地面 的垂直悬浮关系,仿佛宣 称着这凝结在金色闪光中 的一切是一个折射的天堂 而不是人间的景象。
威斯敏斯特教堂(Wester-minster Cathedral)
教堂平面呈拉丁十字形,主体
教堂平面呈拉丁十字形,主体 部分长达156 米,本堂两边各有 侧廊一道,上面设有宽敞的廊台。 本堂宽仅11.6 米,然而上部拱顶 高达31 米 ,故而本堂总体显得 比例狭高,巍峨挺拔。耳堂总长 62 米,与本堂交会处的4 个柱 墩尺寸很大,用以承托上部穹顶。 穹顶以西是歌唱班的席位,以东 是祭坛。教堂东端,即教堂中轴 线的末端,原是圣母礼拜堂,后 来毁坏。 16 世纪初,在这个位 置上建起了一个规模更大的礼拜 堂室内墙上满布壁龛,龛内共立 有95 个雕像。这座礼拜堂装饰 华丽精美,被认为是“所有基督教 国家中的至美之所。”
哈斯廷之战 诺曼入侵者渡过海峡 Battle of Hastings· Norman Invaders through the Strait
在工艺品方面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哈斯廷之战· 诺曼入侵者渡过海峡》(1070-1080)。这是为纪念诺曼 国王威廉占领英格兰而制作的亚麻布羊毛刺绣。挂毯描绘了威廉征服英格兰的过程。作品将故事性的叙述 和装饰趣味融合在一起。挂毯的主要部分用两条长边框起来,上面有纯装饰性的图案,下面是阵亡的战士 和马匹。尽管是一件工艺品,但它仍能反映出和当时手抄本插图一致的绘画风格。以轮廓线来表现运动, 在轮廓线中以鲜明、平涂的颜色填满,于是画面上的三度空间的感觉就减低成平面的重叠。这种抽象、明 朗和新鲜的感觉是罗马式艺术所特有的。从这件作品中,可以看到英格兰传统绘画风格如何演变为一种‚ 马式‛的盎格鲁-诺曼风格,它也是这个时代极其难得的一件世俗题材的作品。
欧洲中世纪美术

中世纪(Middle Ages) (约公元476年~公元1453 年),是欧洲历史上的一 个时代(主要是西欧), 由西罗马帝国灭亡(公元 476年)数百年后,在世界 范围内,封建制度占统治 地位的时期,直到文艺复兴 时期(公元1453年)之后, 资本主义抬头的时期为止。
卢 西 安 · 弗 洛 伊 德 作 品 1
弗 洛 伊 德 作 品 2
弗 洛 伊 德 作 品 3
弗 洛 伊 德 作 品 4
犹太王国是公元前922年至前 586年希伯莱人(或称哈卑路 人)在巴勒斯坦建立的王国. 公元前12世纪,从事游牧的希 伯莱人进入巴勒斯坦,形成部 落联盟.后北部各部落统一为 以色列王国,南部各部落统一 为犹太王国.约前10世纪,犹 太国王大卫统一两王国,建立 以色列------犹太国家,定都 耶路撒冷.
耶 稣
早期的基督教是作为群众 运动产生的。相对于传统 犹太教强调遵循律法,基 督教则强调耶稣救赎的恩 典,并认为只要信奉耶稣 基督就是旧约圣经里众先 知所默示的救世主,愿意 接受他为主,并决意以上 帝的心意为生活的准则, 让耶稣基督为自己承担所 犯的过错,就被认为是已 悔改,可以借着洗礼被接 纳成为教会的一分子。
稳定繁荣。
圣 索 非 亚 大 教 堂 1
圣 索 非 亚 大 教 堂
2
圣 马 可 教 堂 1
圣马可教堂2
圣 马 可 教 堂 3
圣马可教堂4
圣维塔尔教堂
查士尼大帝及其随从
圣维塔尔教堂壁画
细密画
第三节 蛮族艺术和加洛林文艺复兴
公元5世纪,来自东方、北方的日耳曼人、汪达尔人等游
牧民族,大规模迁徙到罗马帝国的核心地区,最终导致了
(完整版)外国美术史——中世纪美术

第二章欧洲中世纪美术自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5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开始的一段时期,称为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人为了反对宗教神权的统治,推崇古希腊罗马的文化传统,并且认为从罗马帝国覆灭之后到文艺复兴之间的历史是野蛮黑暗的时代,是处于文明与复兴之间的时代,故称“中世纪",后来这一名称被历史学家沿袭下来。
问题:中世纪基督教艺术的含义?为什么不能单纯理解为宗教艺术?在欧洲中世纪文化中,基督教的影响占有统治地位,决定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方式和社会意识形态,艺术也不可避免地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充当着上帝与教会的代言人的角色。
因此,也有人将欧洲中世纪艺术称为基督教艺术.但是,中世纪的艺术仍然是丰富多彩的,是多种文化源流的综合,并为近代欧洲文化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基督教起源于中东,当它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在欧洲确立时,也带来了东方的一些文化特征.同时,古罗马帝国在接受基督教文化时,并不可能完全放弃已经根深蒂固的古希腊罗马的文化传统,尤其在建筑、雕刻和绘画等式样上,而是有一个漫长的融合改造的过程。
最后,基督教在地中海沿岸确立之后,在向西欧扩展的过程中,又吸收了当地的文化成分,即所谓“蛮族艺术”,产生了一些新的样式,直到公元10世纪前后,才形成了相对统一的基督教艺术风格。
因此,欧洲中世纪艺术不能单纯理解为宗教艺术,而是在东方文化、古希腊罗马文化传统和蛮族文化的基础上融合而成的基督教艺术.第一节早期基督教美术(公元2世纪--5世纪)公元313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颁布米兰敕令,承认基督教的合法地位,并宣布这一曾经长期遭到罗马帝国镇压的新宗教为国教。
这时的罗马帝国已处于分崩离析的前夜,基督教作为下层人民的信仰和意识,为结束古罗马的千年帝国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取得合法地位之后,又作为统治者的工具来控制人民的思想。
早期基督教艺术就反映了这个过渡时期的一些典型特征。
基督教在公元1世纪开始秘密流传于罗马帝国的疆域。
欧洲中世纪美术 ppt课件

西罗马为罗马公教会(天主教会) 东罗马为东正教(拜占庭体系)
欧洲中世纪美术
1、基督教合法化以前:地下墓穴艺术:由于 信徒们相信死后可以复活,早期基督教坚 持土葬反对火葬。在长长的信道的墙上, 墓穴排成一层层,用刻有死者姓名的石板 封闭,信道内有一个拱形的殿堂,殿堂常 饰以壁画。(如图)
欧洲中世纪美术
1
外观:这种众星捧月式的中心大圆 顶式的格局反映了东罗马帝 国政教统一,君权至上的思 想。
作用和目的:始建于532年,原 来的圣索非亚教堂在一次民 众暴动中毁于大火,查士丁 尼皇帝下令重建这一建筑。 目的是使之在众多的宗教建 筑中称雄。
材料:方柱用方石砌成,整个巨 大的穹顶却是用薄砖加胶泥 砌成,技术上存在极大的冒 险,在建成后的21年的558年, 大圆顶坍塌,此后,诸如此 类的修缮工作持续不断。
镶嵌画:以《圣经》为题材,用石头、珐琅 和瓷砖碎片粘和成画面,在装饰墙面和天 花板应用比较广泛。
4 世纪后,题材更加广泛,且基督教的胜 利也被反映在绘画题材中,如基督在使徒 中间登上宝座等。人物形体趋向结实紧凑, 轮廓明确,色彩厚重,添加植物纹样,也 有自然景色描绘。如图:
欧洲中世纪美术
欧洲中世纪美术
结构:史料记载“教堂 比例协调,其美难以 言喻,可为奇迹”, 其实结构非常简单一 个巨大的正方形里容 纳了一个正方形四角 矗立着方柱以支撑穹 顶,穹顶居于中间是 整个结构的主体部分。
欧洲中世纪美术
由于基督教对于偶像崇拜的禁忌,所以拜占 庭教堂内完全不用雕塑装饰,只有少数的 柱头上装饰着浅浮雕,而镶嵌壁画却是拜 占庭艺术最重要和最流行的艺术,色彩不 是以模仿物体自然颜色为目的,而是根据 主题内容设色,即对某些具体的人物有固 定的颜色,以便观众一眼就知道画中表现 的是谁。如:基督用蓝色或樱桃红色,圣 母全用红色,圣徒用黄色或浅黄色等……
外国美术简史 第二章

巴黎圣母院 哥特式 1163
最能反映哥特式艺术雕刻成就的是法 国的夏特尔教堂。在教堂的入口处两 侧排列着的柱像是从建筑结构演变出 来的雕刻装饰形式,这种柱像日益脱 离建筑而成为独立的雕刻作品,人物 形象不但从僵直而紧贴柱子变为高浮 雕的形式,而且还表现出身体动态的 左顾右盼,突破了建筑结构的限制, 同时每个人物都有其独立性,甚至是 可以脱离支柱的。它们代表着一种革 命性的变化,那就是开始重新恢复古 典时代以来的三度空间的圆雕。
圣索菲亚教堂 从东南方向看教堂外景 拜占庭 537
圣索菲亚教堂内景
这时期最著名的镶嵌画在意大利拉文纳的圣维他尔教堂。公元540年,查士丁尼皇帝占领了 拉文纳这一东哥特王国的首都,并以此为东罗马帝国在西方的中心,圣维他尔也成了查士丁 尼的皇家教堂。在教堂的主祭坛上方是镶嵌画《荣耀基督》,两边是表现皇室参拜的镶嵌画, 一边是《查士丁尼皇帝和侍从》,一边是《皇后提奥多拉和侍从》。
圣赛尔南大教堂 罗马式 1080
真正罗马式风格的形成以 英国杜勒姆教堂的建成为 标志。杜勒姆教堂在苏格 兰和英格兰边界北部,它 始建于1093年,虽然它的 平面设计较为朴实,但是 中堂却是圣赛尔南教堂的 三倍,这意味着它的拱顶 必须更能负重。教堂东边 的拱顶完成于1107年,西 边的拱顶完成于1130年, 它们架在有三层楼高的中 堂上,这种设计可以容纳 更多的信徒。教堂内部由 立柱隔成许多小长方形单 元而不是以前的方形单元。 中堂上的每个拱券与拱券 之间有两个“X”型的设计, 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肋 拱。它显然是稳定穹顶的 骨架,于是肋拱间的天花 板可以非常薄,这样一方 面减少了天花板的承重, 一方面也可以增加它的坚 固性,而且在顶上一边可 以加一个气窗。这种肋拱 的出现以杜勒姆教堂最早。 早完成的拱顶是圆形,后 完成的拱顶是尖形,显然 这是由建筑师不断改进尝 试的结果。
第二章欧洲中世纪美术

巴 黎 圣 母 院
巴黎圣母院东南方向
巴黎圣母院内部
鲁 昂 大 教 堂
法国夏特尔大教堂西门
法国夏特尔大教堂
夏特尔大教堂西门侧柱雕像
比萨洗礼堂
比萨主教堂
比萨大教堂内部
沃尔姆斯教堂
沃尔姆斯教堂
圣 塞 南 教 堂
哥特式建筑
哥特式建筑的特点是尖塔高耸,在设计中利用十 字拱、飞券、修长的立柱,以及新的框架结构 以增加支撑顶部的力量,使整个建筑以直升线 条、雄伟的外观和教堂内空阔空间,再结合镶 着彩色玻璃的长窗,使教堂内产生一种浓厚的 宗教气氛。所有的门窗券顶都设计成尖拱状, 包括钟塔也和教堂的轻巧、垂直的形体一样,高耸
夏特尔大教堂 南门侧柱雕像
夏特尔大教堂彩色玻璃画
德国瑙姆堡教堂供养人雕像 埃克哈特和乌塔
中世纪美术之长
1、建筑上,不论是规模、样式、质量还 是普及程度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2、绘画上,为以后提供了大量素材。 3、工艺美术发展。
中世纪三种建筑风格的比较
产生、流 流行时间 行地区
代表作品
建筑特点
拜 东罗马 5——15 教堂《圣索非 希腊十字式,巨大的圆
占 (土耳其) 世纪
亚大教堂》、 形穹顶,具有东方风格
庭
镶嵌画《查士
臣》、圣像画
罗 产生于意 11—12世 教堂《比萨大 以拉丁十字形为平面,
马 大利,流 纪
教堂》
券柱式、堡垒、墙厚、
式 行于西欧
窗小、拱圆、碉堡式的
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民古教堂” →公共地下墓窟→正式 的基督教堂
• 罗马的普里斯拉地下墓窟(天顶壁 画《善良的牧人》)等 • “巴西里卡”教堂:如:圣彼得教 堂 • “殉教者”石棺雕刻
• 聖卡利斯都 地下墓室 ﹝Cataco mb of St. Callixtus ﹞ 西元二世 紀 羅馬,義 大利
巴西里卡式建筑
拜占庭式建筑
• 拜占庭建筑是诞生于拜占庭帝国的一种建筑文 化。它是在继承古罗马建筑文化的基础上发展 起来的,同时汲取了波斯、两河流域、叙利亚 等东方文化,形成了自己的建筑风格。拜占庭 建筑屋顶造型普遍使用“穹窿顶”;整体造型 中心突出;创造了把穹顶支撑在独立方柱上的 结构方法和与之相应的集中式建筑形制。在色 彩的使用上,既注意变化又兼顾统一,使建筑 内部空间与外部立面显得灿烂夺目。如:圣索 菲亚教堂。
• 哥特式建築在結構上有三項特徵:尖拱 ﹝pointed arch﹞、拱肋﹝vault rib﹞和 飛扶壁﹝flying buttress﹞。這三者都不 是哥德時期的發明,就連前面所說的彩色玻 璃窗戶也不是,但是經過長時間的經驗累積, 哥德式樣建築師正好把這三項技術結合成一 體,將以往羅馬式建築的厚重、結實風格, 轉變為強調垂直向上、輕盈修長的獨特形式; 再加上彩色玻璃窗戶,將光線在宗教上的神 秘感表達出來,因此人們身處在哥德式建築 之內,會感受到一股神秘壯麗、恍如身置天 堂般的氣氛。
• 工艺品 亚麻布羊毛刺绣挂毯《哈斯廷之 战· 诺曼入侵者渡过海峡》
公元12—15世纪
哥特式建筑
• 哥特式建筑已不是城堡式,变罗马式的半圆形拱为尖 角拱门、肋形拱顶和飞拱,将所有的内部空间以骨架 券连结为整体,尖顶变得比较轻巧,从而使墙变薄, 内部空间增大。墙上设计了许多高大的窗户,所有的 门窗券顶都设计成尖拱状,门为“透视门”,即一层 层的逐层递进。钟塔和教堂轻巧、高大、垂直,众多 的垂直线给人以轻盈升腾感,以高、直、尖和具有强 烈的向上动势为特征的造型风格,充分体现宗教意识。 哥特式建筑的外表均饰有各种精美的雕刻。哥特式教 堂窗户大大增加,空前规模采用彩色玻璃画,内部充 满各色光线。如:米兰大教堂
• 爱尔兰修道院 与爱尔兰抄本
• “加洛林文艺复兴” 阿琛王宫教堂 书籍插图艺术:如:《圣马太》 (“查理曼福音书”的插图)、 《圣马太》(“艾伯总主教福音书” 插图)等
福音书书函
• 奥托王朝 科隆大教堂的《杰罗的十字架》、 圣米迦勒教堂、 抄本绘画
• 向牧羊人報佳 音 ﹝The Annunciatio n to the Shepherds﹞ 約西元 1002 ~ 1014 年 書稿 圖飾,43.2 x 33 公分,取自 《亨利聖經》 〔Lectionary of Henry II〕 • 慕尼黑,德國
比萨教堂
• 雕刻: 石雕复兴 如:圣赛尔南教堂的石雕:《传福音 者》 “拱角板”上的浮雕 如:法国奥顿教堂的浮雕:《最后的 审判》
• 先知以賽亞 ﹝The Prophet Isaiah﹞ 約西元 1130 年 仿羅馬 式雕刻 • 聖彼得﹝St.Pierre﹞教堂, 莫瓦賽克 ﹝Moissac﹞, 法國
• 林堡兄弟﹝Limbourg brothers﹞ 《豐饒的日課經》 彩繪‧羊皮紙,20 x 19 公分 孔德﹝Conde﹞美術館,尚提利 ﹝Chantilly﹞,法國
玻璃窗画
玻璃窗画
罗马式建筑
• 罗马式建筑主要从古罗马的巴西里卡式发展而来,起 初为木结构,后来改造为石结构,普遍采用类似古罗 马的拱顶和梁柱结合的体系,显得厚重、简洁而庄严。 十字形为罗马式建筑的主要代表形式,教堂墙壁加厚、 窗户小、距地面较高。教堂纵横两厅交叉处配有碉堡 式的塔楼,具有封建城堡的特点,坚固、沉重,显示 当时封建宗教的权威。它大量采用古希腊罗马时代的 “纪念碑式”雕刻装饰教堂,注重装饰性。建筑内部 雕刻或绘画中的人物形象都被夸张和变形,表情恐怖, 构成中世纪艺术中特有的造型方式,但冷漠且带有地 方色彩,较少写实风格。如:比萨教堂
公元12—15世纪
建筑: 圣德尼教堂、巴黎圣母院 雕刻: 法国夏特尔教堂入口处两侧的柱像及教堂外 部侧柱上的雕像、德国瑙姆堡教堂的供养人 雕像 绘画: 手抄本插图、玻璃画 如:法国布杰大教堂中一系列旧约先知肖像 的玻璃画
巴黎圣母院
夏特尔教堂 柱像
• 插畫:亞伯拉 罕、莎拉與三 位陌生人 ﹝Page with Abraham, Sarah, and the Three strangers﹞ 西元 1253 ~ 1270 年 《聖 路易詩篇》 〔Psalter of Saint Louis 〕 插畫‧羊皮紙, 13.6 x 8.7 公 分 • 國家圖書館,巴 黎,法國
公元10世纪—12世纪
• 建筑:罗马式教堂是从巴西里卡式演变过
来的,丁字形的巴西里卡式发展成为拉丁十 字形,以便容纳更多教徒。 罗马式教堂具有封建城堡的特点,在教堂西 面正门的两侧,往往配置碉堡似的塔楼。 如:法国南部图鲁兹省的圣赛尔南大教堂、 英国杜勒姆教堂(最早出现肋拱)、德国的 圣基列阿达教堂、意大利的比萨教堂
石棺浮雕
公元5世纪—15世纪
• 早期教堂建筑主要沿用罗马陵墓圆形或多边形 的平面结构和万神庙式的圆穹顶。 穹顶结构加以变化,形成由大小不同的穹顶连 续构成开阔高大的内部空间的特殊样式。 拜占庭帝国的中后期,四边侧翼相等的希腊十 字式平面取代了圆形、多边形形式,成为教堂 布局的主要模式,穹顶被沿用下来。 如:圣索菲亚大教堂
• 自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 15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开始的一 段时期,史称中世纪。
• 欧洲中世纪艺术是在东方文化、 古希腊罗马文化传统和蛮族文化 的基础上融合而成的基督教艺术。
第一节 早期基督教美术 第二节 拜占庭美术
第三节 蛮族艺术和加洛林文艺复兴
第四节 罗马式美术 第五节 哥特式美术
公元2世纪画在拜占庭艺术中占有特殊地位, 这种以小彩色玻璃和石子镶嵌而成的 建筑装饰画,成为教堂内部装饰的主 要形式。 • 意大利拉文纳的圣维他尔教堂的镶嵌 画 。如:《荣耀基督》、《查士丁尼 皇帝和廷臣》、《皇后提奥多拉和侍 从》
公元5世纪—11世纪
• 蛮族艺术的遗物中,主要是手工艺 美术品,大多是以金属模铸、错镀 金银、镶嵌玉石、髹绘彩画等手段 制成的日常用品。此外,还有木制、 石制的作品。如:英格兰东海岸的 萨顿胡发掘出土的钱包盖、挪威南 部的奥斯堡出土的木制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