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治疗进展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中医正骨2009年11月第21卷第11期(总839)・19・・综述・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中西医治疗进展王昌兴,王维佳,陈龙,林向叶(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杭州310005)关键词骨质疏松骨折综述文献临床上将由于骨强度下降并遭受轻微创伤或其他各种风险因素而导致的骨折称为骨质疏松性骨折,常发生于股骨转子间、股骨颈、胸腰椎和桡骨远端等部位。
临床资料表明骨质疏松是一个缓慢的渐进过程,早期表现为松质骨骨小梁变细、断裂、消失。
使剩余骨小梁负荷加大发生微骨折,进一步发展为骨皮质内表面1/3逐渐转变成类似于松质骨结构,造成骨强度下降,此时受到轻微的外力或自身的重力即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
现将中西医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1中医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属中医“骨痹”“骨痿”“骨枯”“骨极”等病症的范畴。
《黄帝内经》指出:“肾气热则腰脊不举,水不胜火,骨枯而髓虚,足不任身”“脾气虚则四肢不用”。
《医学精义》提出:“骨者肾之所合也,髓者肾精所生,精足则髓足,髓在骨内,髓足则骨强”。
所以骨质疏松性骨折多与肝脾肾亏虚有关。
多数学者认为本病是肾虚为本的肝脾肾多脏腑、风寒湿虚瘀多病因共同导致的疾病,治疗上也多从这几个方面人手。
中医治疗该病主要以手法整复、中药、针灸等为主。
1.1手法整复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术中复位及固定比较困难,内固定物植入后易松动,高龄患者有较高的致残率与死亡率。
与之相比,手法复位、夹板固定、牵引等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具有一定优势,经济,有效,副作用少。
但非手术治疗若不能早期功能锻炼,则会加剧骨量丢失。
1.2中药治疗在骨折端局部手法整复或手术复位等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中药治疗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1.2.1单味中药近年来有关单味中药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防治及骨代谢方面影响的研究颇多。
卿茂盛等…报道续断能改善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骨痂的生物力学性能,具有一定的促骨折愈合的通讯作者:王昌兴作用。
林举择等¨o研究结果表明补骨脂注射液对体外培养新生大鼠成骨细胞的增殖有显著促进作用。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的效果及对VAS评分

脊柱 骨折 患者 的效果 及 对 V A S评 分 及 B a r t h e l 指
数 的影 响 , 现 报告 如下 。
l 资 料 与 方 法
1 . 1 一般 资料
多为肱 骨 近 端 、 腕部 、 髋 部等 , 且 呈 逐 年 增 高 趋
势¨ 。患者 多表 现 为不 同程 度 的疼 痛 、 生 活 受 限 等, 严 重影 响 生 存 质量 。传 统 的保 守 治 疗 虽 能 够
对患者的病情起到缓解作用 , 但见效慢 、 愈合效果 差l 2 。经皮 椎体 成形 术 以其 微 创 、 安 全 等 优 点 在
一
比较 2组患 者治 疗 前 后 的 V A S评 分 、 B a r t h e l
指 数 以及 临床 治疗效 果 。V A S评 分共 1 0分 , 分 值 越高 , 疼痛越 严 重 , 治 疗总 有效 率 = 显 效率 +好 转
率 。
1 . 4 统计 学分析
统计分 析 软件为 S P S S 2 2 . 0 , 2组患 者 临床治
-
1 2 8・
J 实用临床医药孝志 1 o u r n a o f Cl i n i c a l Me d i c i n e j n P r a c t i c e
2 0 1 7 年 第 2 1 卷 第 期 1 3 ~ … … …
经 皮 椎 体 成 形 术 治 疗 老 年 骨 质 疏 松 性 脊 柱 骨 折 患 者 的效果及对 V AS评 分 及 B a r t h e l 指 数 的 影 响
中 图分 类 号 :R 6 8 3 文献 标 志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6 7 2 ・ 2 3 5 3 ( 2 0 1 7 ) 1 3 - 1 2 8 - 0 2 D O I :1 0 . 7 6 1 9 / j c mp 2 0 1 7 1 3 0 3 8
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治疗进展

随着 人 口老 龄 化 , 质 疏 松 症 发 病 率 明显 增 加 , 骨 目前 美 国约有 20 0 0万, 全世界 约有 2亿 骨质疏 松症 患者_ 。 1 J
绝经后妇女骨质疏 松症 , 还可用 于治疗椎体压缩 性骨折 所致急慢性骨痛 、ae 病 和高钙血症口 。雌激素替代疗 P gt ]
保 证 安全 更 重要 , 骨水 泥 注 入 量 的控 制 和评 价 也 存在 广泛 争 议 。 经皮 球 囊椎 体 后 凸成 形 术 ( KP) 之 经 P 较
皮椎 体 成 形 术 (VP 能更 好 地 恢 复 椎 体 高度 并 减 少 骨 水 泥 渗 漏 , 胀 式椎 体 成 形 术 (k ) 优 于 P P P ) 膨 Sy较 V 、
风 险 方 面疗 效 显 著 。胰 岛 素 样 生 长 因 子 (G ) 一 种 ] IF 是
骨质疏松性脊 柱 骨折 的治疗 目标是 恢复 骨 的连 续 性, 促进骨折愈合 ; 减少并发症 , 降低病死率 ; 改善 生活质 量, 防止再骨折。长期 以来对骨 质疏松 性脊柱 骨折 的保 守治疗主要 以卧平板床 、 口服抗 骨质疏松 药物、 能锻炼 功 为主 , 传统手术治疗 常采用 螺钉 内固定 。近年来 介入治 疗有较大进展。
疼痛、 脊柱变形和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三大症象 , 中危 其
害最 大 的是 骨折 , 即脆 性 骨 折 。骨 质 疏 松 性 骨 折 常 见 于
松质骨丰富区域 , 好发 于脊柱 、 髋部 、 腕部和肱骨近端 , 相 关危险因素 包括低 体重 , 重进 行性 下 降, 族 性骨 折 体 家 史、 吸烟史 。年龄本身也 被认为是 骨折 的一个独 立危 险 因素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在 中老年人群 中发病率较 ] 高, 是主要致残 、 致死原 因之一 。如何预防及提高治疗水 平, 已成 为 目前 骨 质疏 松 性 脊柱 骨 折 治疗 的重 点 。
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近期疗效及VAS评分研究

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近期疗效及VAS评分研究【摘要】椎体成形术是一种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有效方法,本研究旨在评估椎体成形术在患者近期疗效及VAS评分中的应用。
通过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过程,发现椎体成形术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中具有显著疗效。
VAS评分在评估患者疼痛程度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结论表明椎体成形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VAS评分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疼痛情况。
未来的研究方向应当进一步完善椎体成形术技术和持续监测患者的疗效。
【关键词】椎体成形术,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近期疗效,VAS评分,疼痛程度,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原理和技术,临床表现,应用,评估,结论,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类型,由于老年人骨质疏松、活动能力下降等原因,此类骨折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常常面临挑战。
传统的保守治疗虽然可以缓解疼痛,但无法有效恢复患者的脊柱稳定性,甚至可能导致并发症的发生。
寻找一种既能有效治疗骨折又能保持患者脊柱稳定性的方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对于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疗效及疼痛缓解程度的评估仍有不足之处。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的近期疗效及VAS评分进行研究,为进一步完善和优化该治疗方法提供临床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椎体成形术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中的近期疗效及VAS评分的应用情况。
通过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分析和评估,我们旨在验证椎体成形术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中的有效性,探讨其在缓解患者疼痛、改善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并结合VAS评分系统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客观评估。
我们也希望借此研究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科学和客观的治疗参考,为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
通过本研究的实施与分析,我们期望在临床实践中更好地应用椎体成形术,进一步完善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治疗措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骨质疏松性骨折诊断及治疗进展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骨质疏松性骨折诊断及治疗进展罗先正北京友谊医院骨科主任医师随着杜会入口老年化的发展,骨质疏松症已成为威胁我国人群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严重的后果是骨折。
骨质疏松患者由于骨量减少,骨结构退化,骨强度降低、脆性增加,日常生活或轻微创伤就可能导致骨折的发生。
临床上,最常见的骨质疏松骨折部位为脊柱、髋部及桡骨远端。
其他部位亦可发生骨折,如肱骨近端、胫骨近、远端骨折。
脊柱骨折多发生在椎体,无明显外伤史或轻微外伤,如平地跌倒等。
与年青人非骨质疏松性骨折不同。
后者骨折的发生需要一定的暴力损伤,有明显外伤史。
骨质疏松性骨折严重威胁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降低生存期的生活质量,致残率和死亡率明显增加,给家庭和社会增加经济负担。
如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严重时可出现剧烈腰背疼痛,影响呼吸循环功能的驼背畸形,腹胀、腹痛、消化不良等症状。
由于畸形、疼痛引起的心理障碍,可使患者出现抑郁,甚至萌发自杀意念。
骨折多发生在T。
与L。
之间,以胸腰椎最为常见。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发生,提示全身骨微结构的退变。
骨强度的下降,新的椎体骨折及髋部骨折的发生率将增加25%~50%。
因此,能否减少新的椎体骨折发争已成为治疗骨质疏松药物的评定标准。
髋部骨折的病死率及致残率均很高,骨折后第一年的病死率为20%,1/3患者出院后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家庭护理,不足1/3的患者能恢复剑骨折前的生活质量。
一.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诊断及进展1临床表现①一般表现:可出现疼痛.压痛,肿胀和功能障碍。
但骨质疏松骨折患者也可没有疼痛或仅有轻微疼痛,或表现为原有疼痛加重。
功能障碍也可很轻微,甚至患肢仍可活动。
②特有表现:可出现畸形,骨擦感(音)、反常活动。
但iN床上也有患者发生骨质疏松骨折后缺乏上述典型表现。
③骨质疏松症的表现:可出现身高变矮、脊柱侧凸或驼背畸形等。
2常规X线摄片在骨质疏松症诊断中的应用我国多数医院,特别是在基层医院,常规X线平片仍然是诊断骨质疏松最常用的检查方法。
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近期疗效及VAS评分研究

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近期疗效及VAS评分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主要由于骨质疏松导致骨密度降低,在轻微外力作用下易发生骨折。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发生率也逐渐增加。
这种类型的骨折不仅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明显影响,还可能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如压迫性脊柱骨折、神经根受压等。
目前对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疗效及VAS评分的研究尚不够充分。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一定数量的患者进行研究,探讨椎体成形术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中的近期疗效,并评估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近期疗效及VAS评分的关联性。
通过观察椎体成形术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研究VAS评分在评价疗效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和更全面的评估手段。
具体而言,本研究将通过分析椎体成形术术后患者的疼痛缓解情况、功能恢复情况等方面的数据,结合VAS评分对疗效进行评价,探讨椎体成形术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治疗中的优势和局限性,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可靠的依据。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我们希望能够深入了解椎体成形术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治疗中的表现,为未来的临床实践和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1.3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本研究的核心部分,其设计和实施直接决定了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可信度。
本研究采用了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通过检索相关文献和医疗记录,选取了一定数量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在病例选择上,我们严格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以确保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在数据收集方面,我们主要收集了患者的基本信息、疾病诊断情况、手术方式、手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随访数据等相关资料。
我们还使用了VAS评分系统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以客观反映患者术后的症状和生活质量。
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近期疗效及VAS评分研究

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近期疗效及VAS评分研究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发病率也在逐渐上升。
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是指发生在患者脊柱椎体的骨质疏松病变基础上的椎体骨折,是一种常见的急性骨折类型。
椎体成形术作为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重要手术方式,目前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
本研究旨在探讨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近期疗效以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的变化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客观的数据支持。
一、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应用椎体成形术是一种通过经皮或经内镜技术对椎体进行填充物充填的手术方法,其主要通过填充物的注入来稳定椎体骨折,减轻椎体的疼痛,恢复患者的脊柱稳定性,同时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该术式适用于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等疾病的治疗,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目前,椎体成形术主要包括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椎体成形术(PKP)两种方式,其中PKP是PVP的升级版,具有更高的成功率和更佳的疗效。
在椎体成形术中,一般会选择适当的填充物,如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通过导管经皮或经内镜技术准确注入到椎体骨折的部位,达到恢复椎体高度、稳定椎体、减轻疼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的治疗效果。
二、VAS评分在椎体成形术中的应用及变化情况VAS评分是一种常用的疼痛评定工具,通过让患者选择在一条长度为10厘米的直线上表示自己疼痛程度的位置,0分代表无疼痛,10分代表最剧烈的疼痛。
在临床研究中,VAS 评分被广泛应用于评价患者的疼痛程度,其结果客观、直观,可以为医生提供临床决策的重要依据。
本研究我们选取了一批接受椎体成形术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术前及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VAS评分。
结果显示,术后1个月患者的VAS评分显著下降,疼痛明显减轻,且术后3个月和6个月的VAS评分相对于术前进一步降低,表明椎体成形术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的疼痛有良好的短期及中长期控制作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是指由于老年人骨质疏松使脊椎骨结构弱化,发生骨折的病症。
这种骨折在老年人中十分常见,往往会导致严重的疼痛和活动受限,甚至危及生命。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其中经皮椎体成形术是一种相对较新的微创手术操作,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经皮椎体成形术是指通过小切口在患者的背部或腹部,经皮肤和软组织,直接将骨水泥注入骨折椎体中,实现脊椎骨折的固定和疼痛的缓解。
其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快,适合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生活习惯。
下面详细介绍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治疗过程和优势。
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治疗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麻醉:患者在手术前接受麻醉,可以选择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根据个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
2. 椎体准备:在患者的背部或腹部进行小切口,通过X射线引导下,将椎体内部的骨折椎体清除,为骨水泥的注入做准备。
3. 骨水泥注入:将骨水泥通过特殊的器械注入到清除后的椎体中,填充空腔,增强椎体的稳定性,同时缓解疼痛。
4. 验证和固定:通过X射线检查骨水泥的分布情况和填充效果,确保固定效果良好,并将手术切口进行适当处理。
经皮椎体成形术相较于传统手术治疗有以下几个优势:1. 微创性:经皮椎体成形术可以通过小切口完成手术,减少了创伤和出血量,术后切口愈合快。
2. 短暂恢复期:经皮椎体成形术可以在短时间内缓解疼痛,使患者早日恢复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3. 预防椎体坍塌:经皮椎体成形术能有效固定骨折椎体,避免进一步坍塌,减少了疼痛和畸形。
4. 相对安全:相对于传统手术,经皮椎体成形术的并发症较少,手术风险较低。
经皮椎体成形术作为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一种新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恢复快、疗效明显等优点,成为患者和医生的首选治疗方案。
每个患者的情况不同,治疗方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术前和术后的合理康复训练也十分重要,以促进患者尽早恢复活动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撇and bone statⅨ
(下转第168页)
作者单位:200003,上海长征医院骨科
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还可用于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 所致急慢性骨痛、Paget病和高钙血症[5]。雌激素替代疗 法(ERT)能有效地防止绝经后妇女骨丢失,保持骨量,减 少骨折发生率,对已有骨质疏松的绝经后妇女也有治疗 作用。长期以来雌激素和孕激素联合治疗被认为能显著 增高患者骨密度,美国妇女健康计划(WHI)研究数据显 示,经雌激素和孕激素联合治疗的妇女髋部骨折风险显 著降低30%L4J。 骨形成促进剂特立帕肽,是目前美国食品药品管理 局(FDA)批准的唯一甲状旁腺激素,在成骨和降低骨折 风险方面疗效显著【6]。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是一种 既促细胞分化和增殖活性,又有胰岛素样作用的多肽,具 有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作用。IGF治疗骨质疏松 症尚处于试验性阶段,其疗效、不良反应等需进一步研 究[7]。氟化物是一种强有力的骨形成刺激剂,但有报道 显示它不能减少椎骨骨折发生,而随着剂量的增加,非椎 体骨折和胃肠道不良反应增加。氟化物可引起骨脆性增 加,如果长期暴露在高氟状态下,不适合应用之[8]。他汀 类药物对骨组织具有双向作用,既能促进骨形成,又能抑 制骨吸收∽J。 锶是一种新型抗骨质疏松药物,可降低椎体及椎体 外骨折的发生危险。雷尼酸锶既可促进骨形成,又可抑 制骨吸收。一项研究[10]表明,雷尼酸锶可减少椎体骨折 风险33%。 为有效地提高骨密度,药物联合应用可能是必要的。 有研究口¨报道,阿伦磷酸盐联合雌激素能更有效地提高 骨密度,甲状腺激素联合雌激素能降低椎体骨折发生率 并增加骨密度,雷洛昔芬联合雌激素比单一用药增加骨 密度更明显。但药物联合应用缺乏强有力的数据支持, 其在严重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应用受到限制。联合用药 常见的毒副作用就是对骨的过度抑制L4]。 2外科治疗 骨质疏松不严重的老年脊柱骨折患者椎骨对螺钉有 较好把持力,若有椎体骨折不稳定、进行性加重的后凸畸 形、伴有脊髓压迫症状或椎管狭窄症状,可选择传统手术
-164・
老年骨柱骨折保守治疗以卧平板床、口服抗骨质疏松药物、功能锻炼为主。椎弓 根螺钉对骨质疏松椎体把持力不足、患者手术耐受差,使得传统螺钉内固定手术受到一定限制。研究提 示。介入治疗之椎体成形术可减轻椎体骨折相关疼痛,恢复椎体高度等,但不幽过多追求恢复椎体高度, 保证安全更重要,骨水泥注入量的控制和评价也存在广泛争议。经皮球囊椎体后凸成形术(PKP)较之经 皮椎体成形术(PVP)能更好地恢复椎体高度并减少骨水泥渗漏.膨胀式椎体成形术(Sk:y)较优于PVP、 PKP。但有学者报道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疼痛并不比安慰荆有效。 关键词脊柱骨折;骨质疏松;药物治疗;椎体成形术
DOI:10.3969/j.issn.1673-7083.201 0.03.012
随着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症发病率明显增加,目前 美国约有2000万,全世界约有2亿骨质疏松症患者[1]。 疼痛、脊柱变形和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三大症象,其中危 害最大的是骨折,即脆性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常见于 松质骨丰富区域,好发于脊柱、髋部、腕部和肱骨近端,相 关危险因素包括低体重,体重进行性下降,家族性骨折 史、吸烟史。年龄本身也被认为是骨折的一个独立危险 因素[2]。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 高,是主要致残、致死原因之一。如何预防及提高治疗水 平,已成为目前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治疗的重点。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治疗目标是恢复骨的连续 性,促进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改善生活质 量,防止再骨折。长期以来对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保 守治疗主要以卧平板床、口服抗骨质疏松药物、功能锻炼 为主,传统手术治疗常采用螺钉内固定。近年来介入治 疗有较大进展。 1保守治疗 如果患者脊柱稳定性良好,系单个椎体或多个椎体单 纯压缩性骨折,椎体压缩不超过1/3,未伴发神经系统损 伤,可采用仰卧位卧平板床,骨折处可垫枕(10~15 cm)使 脊柱后伸展。静卧5~8天,疼痛症状减轻后开始腰背肌锻 炼,2~3个月后在腰围保护下下床活动。在骨折治疗的同 时,需重视骨质疏松症的治疗。药物治疗包括采用骨矿化 药、抗骨吸收药、骨形成促进剂、锶剂等。钙剂、活性维生素 D是骨代谢调节剂,对骨吸收和骨形成有调节作用,还能改 善神经肌肉的协调性、反应能力、平衡能力∞J。 双磷酸盐在抑制骨吸收方面有显著效果,且可减少 新发骨折的概率Hj。阿伦磷酸盐、利塞磷酸盐适用于绝 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糖皮质激素相关骨 质疏松症及男性骨质疏松的治疗,唑来磷酸和依班磷酸 盐适用于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人类、猪和鱼 降钙素中目前以鲑鱼降钙素(sCT)在临床应用最广泛,因 为其活性高于人类降钙素40---50倍。sCT被推荐用于
术时间比PI婢缩短近一半。⑥Sky系统价格低,只有
PKP球囊价格的1/3∞J。 长期以来一直以为椎体成形术几乎具有立竿见影的 治疗效果。近期Buchbinder等乜41报道提示,椎体成形术 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疼痛并不比安慰剂 更有效。因此,椎体成形术的临床疗效还存在争议。
3结语
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和生 活质量的重要骨科疾病。对社会造成经济负担,患者生活 质量下降。如何预防及提高治疗水平已成为目前骨质疏 松性脊柱骨折的处理重点。必须把骨折局部治疗和骨质 疏松症治疗结合在一起。才能提高骨质疏松性骨折治疗 效果,降低骨折不愈合及邻近椎体再骨折发生率。保守 治疗、手术治疗,介入治疗各有利弊,应根据患者具体情 况选择合理治疗方案。
3【桶JK.Jack,on
neLll.oI_Il噬;cular
595 4
and consideratiom
treatment.spine J,2006;6(5);479-487
SH.t3eame LM,融aL
in
Vit删n
D
suppldmntation inD“)、,器
f眦-tion
older people who fall.Age Ageing,2004;33(6):589-
in
and future t}lerap臼而c in出国虹on‰o缸e。por。s
hat。aI】f;;19(4):47)-491 06t∞咩Mosis:the
6
TfivedJ
R,Mthal A.C}1attq瑜d}bray
1L GH and
Anabolics
emerg崦
t}啪口眦迁toot.Curt
万方数据
・
165
・
内固定治疗。但老年脊柱骨折患者多有骨质疏松症,椎 弓根螺钉对骨质疏松椎体的把持力不足,易产生切割现 象,导致固定物松动,且术后高度丢失严重,故手术疗效 欠佳。近年来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球囊椎体后 凸成形术(PKP)等微创技术应用于骨折、畸形不严重,无 明显脊髓、神经受压症状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治疗,取 得了显著效果。在PVP和PKP基础上,又演变出膨胀式 椎体成形术(Sky)。椎体成形术确切适应证仍然不明确。 但对手术后8~12周和非手术治疗症状不能改善者,可 应用椎体成形术。就缓解疼痛,改善功能而言,椎体压缩 性骨折采用椎体成形术的临床成功率为78%~9()%[2]。 PVP是一种微创脊柱外科手术,在影像导引下将穿 刺针经皮穿刺到病变椎体后向椎体内注入骨水泥,以达 到增强椎体强度和稳定性,防止塌陷,缓解腰背疼痛,甚 至部分恢复椎体高度的目的。法国放射介入科医生 Galibert和Deramond于1984年首创PVP微创方法,成 功地治疗1例G椎体血管瘤患者。Jensen等[12]首先报 道PVP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甲基丙烯酸甲酯 (PMMA)是最早,也是迄今最常用的注人物,磷酸钙、羟 基磷灰石也可作为PMMA的替代物。Kaufrnann等口3]观 察注射不同PMMA量的临床效果,认为疼痛缓解与骨水 泥量无明显相关性。然而PVP治疗在减轻椎体损伤相 关疼痛,恢复椎体高度,增强腰部功能,避免后期塌陷、畸 形的同时,也有较高的骨水泥外渗、发生新骨折、肺栓塞 等风险。PVP主要并发症为骨水泥外漏,主要向椎旁软 组织、椎间隙、硬膜外、椎间孔及椎体静脉渗漏,患者大多 无临床症状,有神经压迫症状时需手术减压。PVP禁忌 证不仅包括急性感染、严重的基础疾病等,也包括脊髓结 构畸形。为了避免骨水泥和骨髓微血栓形成,PVP手术 最多可治疗3处多发性脊椎骨折D4]。有学者【13]认为手 术不必要过多追求椎体恢复高度,保证安全更重要。椎 体成形时的骨水泥注入量可能与疗效和并发症均相关, 有关注入量控制及评价,目前尚存在困难和广泛争议。 PVP技术有良好的缓解疼痛效果,但有较高的骨水 泥渗出率,对压缩椎体高度恢复有限,以及不能改变脊柱 后凸畸形。后凸畸形所致生物力学改变是造成脊柱不稳 定的因素之一,是相邻节段椎体退行性变及继发骨折的 潜在危险。Gadin等u50于1999年开发出PKP,利用可膨 胀气囊部分或全部恢复压缩骨折之椎体高度,再注入 P啪MA,取得了良好疗效。相对于PVP,PKP能更好地 恢复椎体高度并减少骨水泥渗漏[7]。脊柱压缩性骨折应 尽早手术,相对于慢性期椎体骨折(>/4个月),PKP术后 能更大程度地恢复急性期椎体骨折(≤10周)的椎体高 度[16|,减少畸形。恢复椎体高度使脊柱重新获得正常生 理序列L1引。解除了因脊柱畸形引起的一系列疼痛诱因。 尽管椎体高度增加程度很小,但可经测量知晓。Gaitanis 等[171报道提示,椎体前柱高度恢复意味着增加4.3
rlllTl,
后疼痛发生概率为4%~23.4%,短暂的疼痛与椎体骨折 后压力增加,对PMMA的炎症反应及局部缺血有关。关 于PKP是采用经单侧椎弓根入路。还是经双侧椎弓根入 路,目前存在一定争议。单侧人路穿刺创伤小,手术时间 短,可降低穿刺风险,减少放射暴露和器械费用;双侧入 路穿刺能获得较好的骨水泥填充,且减少每侧骨水泥注 射量,降低渗漏风险。Steinmann等¨如研究发现单侧和双 侧PKP均能在一定程度上修复椎体的强度和刚度,其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 Tong等b)]首先报道应用微创膨胀式椎体成形术 (Sky)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该技术在矫正椎体后凸畸形 的同时也有止痛作用[2“。Sky与PKP相比,具有明显优 势:①骨水泥用量少,渗漏率低。Sky主要在椎体高度上 进行多方向膨胀,椎体受压均匀,较易撑开椎体,可使骨 水泥深入至椎体,从而极大减少骨水泥渗漏机会陋]。② 操作简便,多种尺寸可供选择的Sky成形器能够非常有 效地恢复椎体高度。③安全性好,不会出现球囊破裂,手 术无法进行。@Sky成形器膨胀后可恢复原状取出,不留 在椎体内。不会有异物存留。⑤Sky手术时间短,平均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