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水煮青蛙的启示 ——心态观
温水煮青蛙---电视剧蜗居的心理学思考

温水煮青蛙---电视剧蜗居的心理学思考看完电视剧《蜗居》,我想了很多,最大的感受就是----人不是青蛙。
这是个奇怪的感受---人本来就不是青蛙,这不是一句废话么?但是往往废话更有说服力。
<br />心理学很讲究情境性,即人总是处在某个特定的情境中的,他的行为也是随着情境而变化的,比如在电影院中,我们看了某部感人的电影,会情不自禁地哭,甚至泪流满面,可是如果换了个环境,比如在嘈杂的操场,即使观看同一部电影,也许我们就哭不出来。
<br />人之所以难以被理解,就跟情境性很有关系。
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br />海萍为买房子,省吃俭用,借父母的钱,逼老公苏淳借父母的钱,在妹妹海藻面前说自己的难处,身处那种嘈杂的市井环境中,想要抗拒柴米油盐的压力,都无力。
那是一种无形的压力。
当每个人都承受着无形的压力时,就有了从众效应,即你不买房,有人买,别人买房之后,你的刚性需求不变---结婚生子,你不得不买房,被裹挟着,你不能不为房价的走高做着你的贡献。
这种贡献又往往是你的初衷所憎恨的。
人就是这么奇妙。
<br />海萍为自己的解释就是-----温水煮青蛙,温水谁不喜欢?可是在温水中,青蛙慢慢地丧失了对水温的敏感性,如果这水是被人操控的,那么这青蛙是注定要死掉的。
<br />那中国式温水煮青蛙现象的背后是什么呢?<br />这就不得不提东方式的自我人格结构。
中国人的自我结构中包含了他人,这里的他人包括父母、孩子、兄弟姐妹、恋人、朋友等。
中国人在做一个决定的时候,往往了考虑很多其他人的感受,与西方人相比,这并不是什么值得大加赞赏的品德,而是一种东方式人格的特质使然。
比如,中国人喜欢说:为了父母而活着,为了孩子而活着,很少直接说,为了自己而活着。
<br />在外国,一个年轻人为了买房,往往更多地向银行借贷,张口向父母借钱是一件让自己难堪的事情,而在中国,似乎这并没有什么不光彩,海萍为了在大都市长期地住下去,为自己找了个很好的理由:为了孩子。
温水煮青蛙文案

温水煮青蛙文案1. 温水煮青蛙让我们反思了什么?每个人都被温水煮青蛙式的变化所包围着,这种变化可能不显眼,但它会在我们不知不觉中发生。
那些小变化,从个人到社会都可能慢慢地改变了我们,而我们甚至未曾察觉到。
这篇文章将展示对于这个说法的理解以及它所带来的影响力。
2. 温水煮青蛙的典故“温水煮青蛙”是一个用来形容逐渐升高的压力和渐进式的变革的典故。
据说,如果将青蛙放入一个热水锅中,它会感受到热度并立即跳出来,但如果把它放在室温下的水中,逐渐升温,青蛙会因为适应渐进性的变化,最终被煮死。
这个故事象征着人们对于今天的社会变革并不敏感。
3. 当前的社会变革我们正生活在一个正在发生变化的时代,在现代科技的带动下,我们的生活方式、社交方式、甚至思维方式都在发生改变。
这些变革并不是一夕之间发生的,而是逐渐升温的过程,我们最终难以察觉到这些变异的影响。
4. 适应渐变的挑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渐变性的挑战也随之而来。
我们往往无法完全适应这些渐进式的变化,因为它们改变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人们的思维习惯、行为模式、沟通方式等等都随着社会变革而改变。
5. 单一的思维方式因为渐进式变化的特性,我们可能会对它变得视而不见。
我们会妄图保持不变,继续用相同的思维方式去处理我们所面对的新情况。
我们会注重我们过去的决策,而不会对现在的情况做出改变。
6. 制定适应性的计划面对变革,我们需要拥有冷静的头脑,制定出适应渐进式变化的计划。
我们需要准确把握其中的变化规律,重新评估我们的价值观,制订出应对变化的策略,并努力跟上变化的步伐。
7. 与他人合作适应新环境需要与他人合作。
而要想与他人合作,我们需要理解彼此的不同,以及对存在变化的共同理解。
我们需要加强交流,提高沟通效率,以更好地处理我们所面对的改变。
8. 感知变化适应变化需要对渐进式改变的敏感度,这样我们才能更快地适应现实生活中的变异,把握变化的趋势,以及要走的方向。
9. 远离舒适区如果我们不打破舒适区,就永远不会形成适应新生活的能力。
温水煮青蛙文案

温水煮青蛙——这个典故出自古代的寓言故事,生动地比喻了人们对于渐进变化的无感知。
在这个比喻中,一只青蛙被投入温水中,温度逐渐升高,但青蛙却无察觉,最终因为无法适应而遇难。
温水煮青蛙的故事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它提醒我们,有时候我们会因为不自觉,不敏感地接受种种不好的变化,最终导致自身的被动局面。
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人类的适应能力让我们有时候难以意识到累积变化所带来的影响。
在生活中,我们可能会习惯于不断升高的压力、日渐恶化的环境,甚至对人际关系的消极改变。
不要让自己成为那只沉溺在舒适区的青蛙,不知不觉地被逐渐升高的温水所困扰。
我们需要时刻保持警觉,关注自己周围的变化,及时做出积极的适应。
温水煮青蛙故事表明,对于深入潜移默化的变化,拖延行动只会让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我们需要有意识地引起我们的注意,采取积极的行动,以应对渐进变化所带来的挑战。
身处于现代社会,我们要时刻保持警觉,避免陷入舒适的泥潭。
我们需要时刻审视自己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以确保我们不会在渐进的变化中失去自己。
只有当我们意识到温水开始升温时,才能及时采取措施来预防危险。
我们需要保持敏感度,提醒自己要适应变化,并为自己设立明确的目标。
温水煮青蛙的故事是对疏忽带来的警醒。
它告诉我们,我们不能被舒适所迷惑,我们要不断挑战自己,超越舒适区。
渐进的变化可能会让我们陷入困境,但只有敏锐地觉察到它们,我们才能采取行动,使其不再对我们造成伤害。
我们不应该被温水所迷惑,我们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对变化的敏感,为自己设立明确的目标和计划,并坚定地追求它们。
渐进的变化可能与我们的自我改进和成长息息相关。
只有当我们催眠自己进一步适应新情况时,我们才能实现个人的增长。
这个故事提醒我们,我们需要时刻审视和调整自己的行为模式,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需求。
不要成为温水中的青蛙,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警觉,不断改变和适应。
温水煮青蛙告诉我们,我们不能因为安逸而忽略潜在的风险和危机。
预言小故事,安全哲理

1、《温水煮蛙》——思想麻痹是最大的隐患故事:一个寒冷的冬天,一只青蛙跳进了盛有温水的铁锅里,而铁锅下正在生起着小火,刚开始时,青蛙还悠然自得,认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好归宿,沾沾自喜,无比的自豪。
随着时间的推进,等到发觉不妙时,它的体能已随着水温的升高而耗费殆尽,最后,再也跳不出来。
道理:第一、青蛙的场所本该在水塘或禾田之中,而它却跳进了本不该它去烧烤着的铁锅里,是“违章”;第二、面对正在升高的温水而悠然自得,对可能导致的灾祸估计不足或根本未察觉,是“麻痹”;第三、身处险境而不自知,是对生命的“不负责任”,最终等待它的结局只有一个——死亡。
2、《农妇与蛇》——安全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故事:一农户将一捕鼠器放在老鼠洞前,老鼠请求农户家中喂养的鸡、猪、牛援助,它们无动于衷,幸灾乐祸。
捕鼠器捕到一条毒蛇,农妇取蛇时被蛇咬,先后杀了鸡、猪补身子,不治身亡后宰了牛,给她办了身后事,而老鼠得以幸免。
道理:由此,我联想到安全生产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个部门通力合作,才能完成,依靠一个个岗位敬业,一个个环节畅通,才能实现。
“农妇与蛇”的故事告诉我们,安全连着你我他,保安全光洁身自好还不够,还要让身边的人不违章,不违纪,要善意提醒,及时纠正违章行为,帮助别人,其实就是帮助自己,只有零违章,零缺陷,才能零事故。
3、《驴子过河》——一次不出事不代表永远安全故事:一头驴子背盐渡河,在河边滑了一跤,跌在水里,盐溶化了。
驴子站起来时,感到身体轻松了许多。
驴子以为获得了经验。
后来有一回,它背了棉花,走到河边的时候,便故意倒在了水里,可是棉花吸收了水,驴子非但不能再站起来,直到淹死。
道理:驴子为何死于非命?因为它过分依赖“经验”,而不知这些通过“偶然”机会得来的经验并不可靠。
笔者联想到生产过程中,有的员工不按照安全规程来操作,却发现从某种程度上讲,简化了工作程序,降低了劳动强度。
由此,这些员工便错误把这些违章操作奉为宝贵“经验”,并自得其乐。
警惕“温水煮青蛙”:人生开始走下坡路,往往会有这三种“迹象

警惕“温水煮青蛙”:人生开始走下坡路,往往会有这三种“迹象文章作者:琢磨君19世纪末,美国康奈尔大学科学家做过了一个“水煮青蛙实验”:第一测试,把青蛙放入40摄氏度的热水中,青蛙受不了高温,迅速蹦跳出来;第二个测试,把青蛙放入冷水中,然后慢慢给水加温(每分钟上升0.2摄氏度),青蛙渐渐适应了舒适的环境,最后在不知不觉中被活活煮死了。
这个实验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大环境的改变能决定你的成功与失败、太舒适的环境往往蕴含着危险,在优越的环境中也要随时保持警惕。
正如圣贤孟子所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做人要警惕“温水煮青蛙”,要防患于未然。
比如说,人生开始走下坡路,往往会有这三种“迹象”。
011、身体发福;史书中记载:刘备依附荆州刘表后,在荆州养尊处优,居住了多年。
有一天,刘备突然发现自己大腿长出了许多赘肉,由此感概而落泪。
刘表见了,询问原因,刘备回答:“我过去常常骑马,大腿没有赘肉。
现在不再骑马了,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
时光飞逝,人即将步入垂老,却没能建功立业,因此感到悲伤。
”其实,刘备的这番话也是在暗示自己人生走下坡路,有点不思进取、得过且过,而且表现在身体上就是发胖发福了。
值得庆幸的是,刘备比较有觉悟,能够意识到自己“温水煮青蛙”的处境,后面发奋图强,终于大器晚成。
现在的很多年轻人,过着安逸的生活,吃好喝好玩好,又不爱运动,时间长了,身体自然发福了。
人们常说“从一个人的身材,可以看出他的生活状态”,所以说,身体发福代表着懈怠和懒惰,属于人生走下坡路的迹象。
022、频繁交际应酬;虽然说“年轻人,要忙点好”,但是物极必反,交际应酬过于繁多,而且大多是无用社交,整天与朋友闲聊、吃吃喝喝,实则是假忙、假勤奋,难以出成效,也难以对人生有所进步。
曾国藩30岁左右的时候,就是这个状态:他每天都是忙于交际应酬,不是去朋友家吃吃喝喝,闲聊大半天;就是朋友来自己家吃吃喝喝,闲聊大半天;有的时候,他和朋友彻夜畅谈,然后第二天早上睡懒觉。
温水煮青蛙效应:居安思危,变危机为契机

温水煮青蛙效应:居安思危,变危机为契机谁动了我的奶酪19世纪末,美国康奈尔高校曾进行过一次闻名的“青蛙试验”:他们将一只青蛙放在煮沸的大锅里,青蛙触电般地马上窜了出去。
后来,人们又把它放在一个装满凉水的大锅里,任其自由游动。
然后用小火渐渐加热,青蛙虽然可以感觉到外界温度的变化,却因惰性而没有马上往外跳,直到后来热度难忍而失去逃命力量被煮熟。
科学家经过分析认为,这只青蛙第一次之所以能“逃离险境”,是由于它受到了沸水的猛烈刺激,于是便使出全部的力气跳了出来;其次次由于没有明显感觉到刺激,因此,这只青蛙便失去了警惕,没有了危机意识,它觉得这一温度正适合,然而当它感觉到危机时,已经没有力量从水里逃出来了。
这就是闻名的温水煮青蛙效应。
在这个竞争残酷的时代,一切都是瞬息万变的,任何企业都不能保证自己在任何时候都立于不败之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才是高超之举。
风靡全球的斯宾塞·约翰逊博士的著作《谁动了我的奶酪》,描绘了四个住在“迷宫”里的人物,他们竭尽所能地在查找能滋养他们身心、使他们欢乐的“奶酪”。
这四个小人物中,有两只是名叫嗅嗅和匆忙的老鼠;其他两位则是身体大小和老鼠差不多的小人,名叫唧唧和哼哼,而且这两个小人的形状与行为和现今的人类差不多。
有一天,他们同时发觉了一个储量丰富的奶酪仓库,便在其四周构筑起自己的幸福生活。
很久之后的某天,奶酪突然不见了。
这个突如其来的变化使他们的心态暴露无遗:嗅嗅、匆忙随变化而动,立即穿上始终挂在脖子上的鞋子,开头出去再查找,并很快就找到了更新奇更丰富的奶酪;两个小矮人哼哼和唧唧面对变化却迟疑不决,苦恼丛生,始终无法接受奶酪已经消逝的残酷现实。
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唧唧最终冲破了思想的束缚,穿上久置不用的跑鞋,重新进入漆黑的迷宫,并最终找到了更多更好的奶酪,而哼哼却仍在对苍天的追问中郁郁寡欢……从这个故事中我们熟悉到,变化是一种必定,我们要做的是在最大变化发生之前,做好相应的预备,包括行动预备和心理预备。
“温水煮青蛙”故事的启示

“温水煮青蛙”故事的启示房建所美国康奈尔大学曾做过一项实验,科研人员将青蛙投入已经煮沸的开水中时,青蛙因受不了突入其来的高温刺激,立即奋力从开水中跳出来得以成功逃生。
同样是水煮青蛙实验,当科研人员把青蛙先放入装着冷水的容器中,然后再加热,结果就不一样了,青蛙反倒因为开始时水温的舒适而在水中悠然自得,直至发现无法忍受高温时,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了,活生生的在热水中被热死。
“温水煮青蛙”道出了从量变到质变的原理。
说明的是青蛙由于对环境渐变的适应性和习惯性,不知不觉放松了警惕,以至最终酿成严重的后果。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当个人和集体在遭遇突然危机时,集中全部力量来应对,往往能化险为夷,而在遭遇不太明显的危机,并且危机在慢慢恶化时,却不会引起重视,结果当危机激化到一定程度后,再想化解就为时已晚。
人在逆境顺境中的表现有时恰恰与青蛙相似。
在没有退路的情况下,绝大多数人会爆发、会改变,就能像忽然跌落沸水的青蛙一样,释放出连自己都意想不到的能量来。
类似的事例不胜枚举:卧薪尝胆、头悬梁锥刺骨等等,都是在逆境中成就功名,并被世人所广为传颂的著名典故。
然而,人在顺境时,也会像青蛙似的居安而不思危做出蠢事,久久沉溺于舒适悠闲的生活,毫无紧迫感和危机感,往往忽略了周遭环境的变化,当危机到来时就像那青蛙一样只能坐以待毙。
面对当前的内外部形势,联想到“温水煮青蛙”,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警醒。
今年以来,铁路形势一夜之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加之后来发生的“7.23事故”,对整个铁路系统更是雪上加霜。
目前铁路建设的形势就是所有新开工项目不再审批,所有已批项目需要重新论证,所有开工在建项目要缓建、放慢步伐,建设资金极度短缺,已完项目无钱支付。
铁路建设的“冬天”来了,从当前的情况看这个“冬天”会很长,而且还会很“寒冷”。
寒冷中,我们也感到一些暖意。
那就是,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自今年9月份起我院升格管理。
这在当前铁路建设形势持续低迷的情况下,企业升格为我院保持持续科学发展增添了一个强劲引擎,为我院再创辉煌增添了一双腾飞的翅膀。
管理故事之温水煮青蛙的启示

管理故事之温水煮青蛙的启示管理故事之温水煮青蛙的启示--明阳天下拓展培训〖导入思维〗煮青蛙的启示将一只青蛙放进一锅热水中,它会一下子就弹跳出来,但是,如果把它放进一锅冷水中,慢慢地加热,它就悠游在锅中适应温水,随着水温愈来愈高,青蛙的行动愈来愈迟缓,最后在锅中被沸水煮熟了。
启示一:人们的习惯,往往导致沉缅在传统的思维模式之中,抱着传统观念不放,最后可能成为无力跳脱沸水的青蛙启示二:勇敢地改变你的思维,随时保持思维模式的弹性,主动随环境变化而变化,像用力跳出热水的青蛙。
不好的习惯是职业的“绊脚石”,思维的滞后无疑是接受新生事物的“拦路虎”,要改善自我,应从心智的校对开始……〖心智方法〗十二项校对1、聆听下属的话。
不要只顾处理来电或交谈,要仔细聆听下属语言后面的潜台词,从声音、语调、态度等去揣摩了解员工的心理和观点,策略地建立这种理解包括重点重复和概括。
“请你说明白一点……”。
2、投入员工状况。
从员工立场思索:他们如何从你所提供的服务中获益?记住身体语言和言语一样达到沟通作用。
“顺应而行”这样你就传递出一个信息:你站在他们一边。
3、与下属建立信任。
如果你不能随即解决的问题,则要诚实并给予一个适当的回复时间。
记住你的许诺、保证在时段内与员工讨论和所共事的项目,沟通后现场跟踪,显示你的投入和作风。
4、了解营业问题。
事前做好功课,以便你能有效地面对发生的问题,读取收集与现场相关的资讯信息。
事前列出所能预计到的问题,在帮助员工或部门工作策划应有用5、有创造力思维。
对团队内其他人的想法保持开放思维,因为好意念是没有层次之分的,当服务团队为客户的需求裁制出创意性的解决方案时,员工关系将得到加强。
6、善于思考分析。
寻找与管理问题类似的事例,帮他们认识到问题并非想象中的那么难以解决。
将问题分类、逐层剥离,有助于促使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请记住,让员工认同彼此的思路,使他们和你一齐思考,一同解决问题。
这将是建立信任和达至齐心协力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水煮青蛙的启示
温水煮青蛙
听说过…温水煮青蛙‟吧?据说有个人做了一个实验,将一只青蛙仍进煮沸的开水里,青蛙会马上弹跳出来得以逃生,然而当将一只青蛙放在冷水里,然后慢慢地将水加热,青蛙在在逐渐升温的温水里游来游去,最终当青蛙意识到受不了时想跳出来,可此时已经晚了,青蛙最后被活活地煮死在温水里。
青蛙虽然隐约可以感觉外界温度在慢慢变化,却因为习惯的惰性而丧失立即往外跳的动力,最后被热水煮熟而不自知。
惰性是青蛙被温水煮死的真实原因,可是为什么有这种惰性呢?大概因为缺乏改变现状的动力,也可能是满足现状,也可能是对现状不满意但还不足以导致改变,很多人也一样,不拒绝改变,但拒绝被改变。
当种种问题就在眼前,要么改变,要么面临淘汰,在没有退路的情况下绝大多数人会爆发,而当种种改变是一种循徐渐进方式时,人会慢慢的默认这种变化,而且会随着这种变化而产生本质性的变化。
这时的人就像那只温水里的青蛙,其实是很危险的。
有人曾经做过这样的比喻,人就像一根弹簧,越是有压力的时候就越能显示出自己的能力。
这个比喻很贴切,人必须象弹簧一样,在压力面前有一股的反弹力,遇挫而更强。
当面临压力时,必须要有足够的勇气去披坚执锐、枕戈待旦,而且这时所需要的不仅是勇气,更多的是心中的目标和信心,也许已经习惯的生活节奏被改变,也许衣食无忧的生活将不复存在。
但是当一脚踏进激流,此时才会明白,原来的种种的迷茫是因为没有目标,种种的郁闷是因为生活太过平淡。
没有任何事情再会像肥皂泡一样破灭。
因为每一件事情都因为努力的付出而向目标靠近,而每一次的靠近都会留下印迹,即便是失败了也不会像肥皂泡一样什么都没留下。
有时候,面对严峻的挑战,有的人退缩了,有的人这样安慰自己“退一步海阔天空”,可是退一步真的海阔天空吗?不会的,因为这是懈怠的迹象和苗头。
是在给自己找借口,给自己的不作为找借口。
我们应该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想法和做法。
面对困难,办法永远比困难多。
那么,此时此刻我们应该怎么办?我觉得就必须对自己狠一点。
为什么说要对自己狠一点呢?就是我们必须时刻给自己加压。
举个例子,一个人挑担子的时候,如果能挑50公斤的时候,感觉不舒服,减掉10公斤后,感觉就舒服。
如果继续这样,我想最后恐怕连50公斤都挑不起来。
但是如果在50公斤的基础上,加上10公斤,虽然感觉很累,但是咬咬牙,挺一挺就会过去,慢慢地我们就能挑起100公斤,或者比100公斤更重的担子。
人的价值是在不断地挑战中体现自己的价值,人类为什么崇尚“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就是因为人类永远不会满足现状。
人生下来不是为了享受的,人生最大的享受是在于你创造出的业绩。
提到差距,我们不应该怨天尤人,更应该从自身找出差距,对自己狠一点,从不轻言放弃,严格要求自己,除了奋斗我们将别无选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接近自己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