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

合集下载

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集备教案及单元教学计划(表格式打印版精品)

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集备教案及单元教学计划(表格式打印版精品)

第二单元备课计划第二单元第 5 课主备教师:高培荣复备教师:教学准备教师:搜集图片,制作课件。

学生:预习寓言。

课前导学教师笔记(二次备课)1、了解寓言。

2、多音字组词:dài( ) gěng( )待颈dāi( ) jǐng( )3、借助拼音自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什么事。

课上互学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题解题1.同学们,学过寓言故事吗,有什么特点?下面考考你,根据图片、能不能猜出故事名称?2.出示图片(守株待兔)。

今天咱们看看古人是怎么讲这个故事的。

(1)板书课题。

随机指导“株”“待”的写法。

(2) 提问“株”是什么意思?“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3)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这些问题的答案就藏在课文里,请你打开课本,结合注音,借助课后生字表,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请五名学生接读课文,每人一句。

老师随机正音。

三、复习生字,指导写字1.课件出示生字,自由练读。

2.生字组词,巩固识字。

3.指导书写“守”和“宋”。

引导学生观察两个字的异同。

第二课时一、理解句意,疏通文意1.再读课文。

(1) 结合注释再读课文。

(2) 读文的过程中,你能读懂哪个问题?出示:谁在等兔子?为什么守着树桩等兔子?等到了吗?2.学习第一句。

(1) 谁在等兔子?(2) 这个宋国人是干什么的?3.学习第二句。

(1) 图中除了有农夫还有什么?(2) 课文中是怎么说的?4.学习第三句。

(1) 这只又肥又大的兔子,为什么会被农夫得到?(2) 为什么兔子会撞到树桩上?5.学习第四句。

(1) 白白捡到又肥又大的兔子后,农夫是怎么做的呢?(2) “耒”字教学。

6.学习第五句。

(1) 他这样一直等,有什么收获吗?(板书:收获)(2) 课文里怎么说的?7.疏通课文。

(1) 让我们把这几句话送回到原文中,好好读一读。

(2) 谁能试着像读第四句一样读出节奏感?(配音乐)二、写话表情,总结寓意1.读了这则寓言,你想对农夫说什么呢?把你想说的话,简单写写吧。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材分析主讲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材分析主讲

第二单元寓言故事一、对教材和丛书的分析1.教材分析本单元以“寓言故事”为人文主题,编排了4则寓言故事:《守株待兔》《陶罐和铁罐》《鹿角和鹿腿》和《池子与河流》,为学生认识、了解寓言打开了一扇窗。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

《守株待兔》一文通过主人公愚蠢可笑的行为,揭示了故事的内涵;《陶罐和铁罐》一文通过对陶罐和铁罐的语言、神态的具体描写表现了其不同的性格特点,从而让读者读懂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鹿角和鹿腿》一文,作者对鹿的心情变化进行了细腻的描写,在心情变化的转折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鹿的说法做出评价,深化学生对寓意的理解;《池子与河流》一文,教师应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对池子与河流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交流平台”引导学生对寓言的基本特点进行总结梳理。

“快乐读书吧”栏目,在激发学生阅读寓言故事的兴趣的同时,还明确了阅读寓言故事的基本方法——“先要读懂故事内容,再体会故事中的道理”“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深入地理解故事中的道理”。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把图画的内容写清楚”。

要求学生学会按顺序观察图画,并根据图画展开想象,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

2.丛书分析“范文阅读”部分,丛书中有两篇文章与教材中一篇课文相对应,教师可选择丛书中的任一篇(两篇)文章或其中一个段落,结合教材中的语文要素,进行语言的建构与应用。

“组文阅读”部分有4篇文章,内容均为寓言故事。

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单元语文要素“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开展训练,使学生的阅读策略得到进一步提升;也可以开展阅读实践活动,比如聚焦某一故事进行课本剧创编活动。

“自由阅读”部分的文章,也都呼应了本单元的主题“寓言故事”,教师可用“自由阅读、简单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读书。

不同的学生视自身能力,采用不同的阅读策略读书,教师视具体情况给予学生帮助。

“整本书阅读”部分推荐了《克雷洛夫寓言》,阅读时可借助丛书中的“我伴你读”,让学生记录阅读的时间和明白的道理,也可以在读完故事后有选择地进行创编故事。

最新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单元备课

最新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单元备课

最新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单元备课一、教材内容概述本单元的教材内容主要包括:1. 课文内容: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体育活动——拔河的起源和方法。

2. 目标知识点:学生应掌握关于拔河的基本知识,如起源、规则和参与方式等。

3. 研究重点:学生应了解拔河的历史和意义。

4. 研究难点:学生需要掌握拔河的技巧和配合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拔河的起源和历史。

- 掌握拔河的规则和参与方式。

2. 能力目标:- 能够描述拔河的过程和技巧。

- 能够解释拔河的意义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活动的兴趣和热爱。

- 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点1. 拔河的起源和规则。

2. 拔河的技巧与团队配合。

四、教学难点1. 理解和掌握拔河的意义和团队合作。

2. 学生之间的配合和协调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 拔河绳。

- 图片或视频资料介绍拔河比赛。

2. 教材准备:- 《最新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

- 相关拔河文化知识资料。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通过展示拔河比赛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对拔河的兴趣。

2. 研究课文:寓教于乐地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拔河的起源和规则。

3. 小组合作:分成小组,自由讨论拔河的意义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4. 研究单词:板书和解释拔河相关的单词,如"拔河"、"队伍"、"合作" 等。

5. 课堂练:组织学生进行团队操练,体验拔河的配合和协调。

第二课时:1. 复:通过回顾上节课的研究内容,帮助学生加深对拔河的理解。

2. 研究技巧:向学生介绍一些拔河的技巧和战术,如分工、配合和战术布置等。

3. 实践训练:让学生分组进行拔河比赛,引导他们运用所学技巧和配合方式。

4. 观摩交流:组织学生观看其他班级或学校的拔河比赛,并展开讨论和交流。

第三课时:1. 总结回顾:帮助学生总结拔河的历史、规则和意义,加深对拔河的理解。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
统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寓言故事
目录
壹 单元教材整体解读 贰 单元内容教学设计
教什么 怎么教

单元教材整体解读
壹 单元教材解读
单元教材内容 单元教学目标 单元教学整合 单元教学建议
单元教材内容
三 上
童话故事
文体组合
三 下
寓言故事
课标:吸 收古今中 外优秀文 化,提高 文化品位
人文主题
推荐阅读书目
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31个生字,结合语境掌握多音字“称、禁、撒”等的正确读音; 会写32个字,重点写好“耕、谦”等横、竖画较多的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守株待兔》。 3.借助注释等读懂故事内容,体会人物不同的性格,明白寓言道理。 4.激发阅读中外寓言的兴趣,感受阅读的快乐。能联系生活实际深入 理解故事中的道理。 5.能清楚表达自己的观点,发表观点时要有理有据;能按一定顺序观 察图画、展开想象,并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 6.学习按正确的格式写通知。
)。
3.鹿( )自己美丽的角,( )自己难看的腿,危险来临时,
美丽的角差点让他( ),难看的腿却让他(
)。
4.《池子与河流》一文中说明道理的是第( )小节。
寓言故事——单元先导课
三、合作交流,点拨引导
教学 过程
在本单元的预习中,你有哪些疑问?
寓言故事——单元先导课
教学 过程
四、总结提升,实现迁移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布置作业: 继续朗读本单元课文,书写本单元生字。寓言故事——单元先导课
三、合作交流,点拨引导
第一关:生字新词我来读
教学 过程
5.理解重点词语: 奚落、懦弱、骄傲、谦虚、遵循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集体备课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集体备课

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主备人:李艳芹单元整体概述:环境保护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

本组教材围绕“爱护周围环境”这个专题进行编排。

通过本单元教学,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为保护环境作出自己的努力。

本组教材将导语、课文、课后练习、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作文以及综合性学习等相关内容以整合的方式编排在一起。

本组教材编排了四篇文章。

《翠鸟》和《燕子专列》讲述的是人与动物之间的故事,体现了人们的环保意现在只能识。

《一个小信用的村庄的故事》和《路旁的橡树》反映了人们对待植物的不同态度以及由此引发的一切思考。

前三篇属于精读课文,最后一篇是略读课文。

四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通过具体生动的实例,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有所感悟,读起来耐人寻味。

有效问题:1 怎样帮助学生更好地树立环保意识?1 立足课本,学以致用。

2从身边事做起,为环保尽自己的一份力。

3 培养树立环保价值观。

2 如何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1 在读熟读通的基础上,读准字音字调。

2 了解作者感情,设身处地的从文章基调出发。

3 《翠鸟》一课中如何使小组学习不流于形式,对学生合作学习进行有效的组织?1 可让学生动手画出翠鸟的外形,更好的理解记忆文中相关描写的语言2 发挥小组优势,充分活跃调动课堂。

4 本单元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有哪些帮助?1 可学习文中描写事物的手法2 摘抄优美词句,为积累提供材料5 《燕子专列》一课中,恶劣的气候与环境描写有何作用?1 突出燕子生存环境之恶劣2 更好的衬托人们的爱心6 《翠鸟》一课中从哪些地方看出作者特别喜欢翠鸟1 用生动性小的语言描述其特征2 关键词的使用,如“贴”,使得翠鸟的形象更加生动具体7 本单元可以设计哪些实践作业,从而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单元主题?1 可设计“我为环保做宣传”的海报设计后相关写作练习2 画画我的家乡8 《翠鸟》一课中,翠鸟的外形特点与捕鱼本领之间有什么关系?1 外形特点是捕鱼本领高超的前提2 捕鱼本领是外形特点的充分体现9 怎样突破本单元教学重难点?1反复朗读课文,了解文意2 重视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3多种形式帮助学生认清环保现状,建立环保理念10 联系生活实际思考如何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1 少用一次性物品2 节约用水用电3 爱护花草树木,尽自己的能力植树造林。

统编教材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统编教材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集体备课记录表《守株待兔》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读准字音、读好句读,读出韵味。

2.能错助注释,结合插图,疏通文意。

3.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复述故事。

4.能懂得不要心存侥幸,不要不劳而获,要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并尝试运用。

教学重点:结合注释、插图、想象理解寓言内容。

教学难点:感悟不要心存侥幸,不要不劳而获,要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温故知新。

二,图片导入,揭题解题:1.这节课,我们学习另一则寓言,出示图片,指图示意生读课题。

2板书课题,理解"株"和题目的意思。

(1)伸出小手一起写课题。

(2)理解词义及题目:"株"什么意思?指图,这就是树桩。

守株待兔什么意思?大声朗读课题。

3.了解作者:《守株待兔》是谁写的?(韩非子,姓韩名非,子是后人对他的尊称。

战国末期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

)4.了解学生对故事的掌握情况。

指课题,在此之前,谁听过、看过这个故事?你是怎么知道的?你能给大家讲讲这个故事吗?二、初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

你真会讲故事,生活中处处能学习语文。

今天啊,我们学习的是文言文。

请你回忆一下,文言文学习哪三步曲?读准字音读好句读读出韵味借助注释结合插图疏通文意想象画面复述故事感情道理请大家打开书朗读课文,借助课后生字表读准字音,读好句读,读出韵味。

开始:1.易读错的句子。

会读了吗?考考大家。

出示:(1)折颈而死过渡:谁来读?(指名读,评价"颈"字读得很规范,再指名读,齐读。

)(2)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这句怎么读?(指名读)有没有不同的读法?指名说,适时评价,听了来了吗?他是这样断句的。

读好断句。

出示: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这句话应该这样读,自己试试。

练习读--指名读--补充读--齐读。

过渡:为什么这样读,一会理解了咱们就明白了。

像老师这样,在书上做好记号。

最新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

最新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

最新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1. 引言本文档是关于最新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的报告。

2. 单元概述本单元的主题是《寓言故事》,通过研究寓言故事,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道德评判能力。

3. 研究目标本单元的研究目标包括:- 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和作用;- 掌握寓言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的判断和鉴赏能力。

4. 教学准备在进行集体备课前,老师需要准备以下教学资源:- 《寓言故事》课本和课外补充材料;- 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 学生练册和相关练题。

5. 教学内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寓言故事的定义和特点;- 根据寓言故事的故事情节进行阅读理解;- 分析寓言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6. 教学步骤本单元的教学步骤如下:- 第一课:导入寓言故事,介绍定义和特点;- 第二课:解读第一篇寓言故事,让学生进行阅读理解;- 第三课:分析第一篇寓言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第四课:研究第二篇寓言故事,进行阅读理解和讨论;- 第五课:总结寓言故事的教育意义和作用。

7. 教学评估教学评估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学生阅读理解测试;- 小组讨论和分享;- 个人写作任务。

8. 课后作业课后作业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完成相关的练题和题册;- 写一篇关于寓言故事的读后感;- 阅读其他寓言故事并写一篇读后感。

9. 总结本文档总结了最新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的内容,包括单元概述、学习目标、教学准备、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评估、课后作业等。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道德评判能力,培养判断和鉴赏能力。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案主备老师:康乐参与研讨老师:罗琦婵康乐翟玉明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案主备老师:康乐参与研讨老师:罗琦婵康乐翟玉明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案主备老师:康乐参与研讨老师:罗琦婵康乐翟玉明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案主备老师:康乐参与研讨老师:罗琦婵康乐翟玉明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案主备老师:康乐参与研讨老师:罗琦婵康乐翟玉明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案主备老师:康乐参与研讨老师:罗琦婵康乐翟玉明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案主备老师:康乐参与研讨老师:罗琦婵康乐翟玉明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案主备老师:康乐参与研讨老师:罗琦婵康乐翟玉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教学目标:
1、会认31个生字,会写40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三、教学重难点:
1、留心周围的环境,在综合性学习活动展示交流的基础上,选择习作内容,借鉴课文的有关表达方法,写一篇与爱护周围环境有关的作文。愿意展示自己的习作,与同伴分享快乐。
四、教学设想: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把握整体教材的特点外,还应抓住每一课的特点,突出重点:
教学本组课文,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默读,领会关键词句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文章所蕴涵的道理,体会保护环境、爱护动植物的重要性,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和感染。
1.初读课文,画出不懂得词语。阅读时边阅读边想象画面。
2.开展小组进行合作学习、交流。
3.通过小组读、师生对读、小组接力读、分角色朗读、配乐表演等形式指导学生的朗读。
2、引导学生在有感情朗读和默读的基础上,学会用对比、联系上下文的方法领会关键词句的含义,理解文章所蕴涵的道理,体会保护环境、爱护动植物的重要性。
四、教学设想: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把握整体教材的特点外,还应抓住每一课的特点,突出重点:
教学本组课文,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默读,领会关键词句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文章所蕴涵的道理,体会保护环境、爱护动植物的重要性,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和感染。
1.初读课文,画出不懂得词语。阅读时边阅读边想象画面。
2.开展小组进行合作学习、交流。
3.通过小组读、师生对读、小组接力读、分角色朗读、配乐表演等形式指导学生的朗读。
课时安排。
《翠鸟》2课时
《燕子专列》2课时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2课时
《路旁的橡树》1课时
《语文园地二》4课时
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二、教学目的:
1.知识:学习本单元的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在学习过程中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2.能力:能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主动积累好词佳句,学习一些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
3.思教:以具体生动的实例引导学生去感受保护环境的重要以及他人为保护环境所作出的努力,使其在内心深处、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有所触动和感悟。
第二单元集体备课
பைடு நூலகம்时间
地点
三年级年级组
参加人员
乐沈、培琴、珍红、其芳、凤梅、成义等
一、教材分析:
环境保护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本组教材围绕“爱护周围环境”这个专题进行编排。要通过本单元教学,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为保护环境作出自己的努力。
本组的四篇课文中,《翠鸟》《燕子专列》讲述的是人与动物之间的故事,《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路旁的橡树》反映了人们对待植物的不同态度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前三篇属于精读课文,最后一篇是略读课文。本组的导语提醒学生“留心周围的环境,再想想,为了保护周围的环境,我们能做些什么”;四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以具体生动的实例引导学生去感受保护环境的重要以及他人为保护环境所作出的努力,使其在内心深处、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有所触动和感悟;顺着这个情感发展主线,教材在课文后面安排学生去亲身调查、开展以“调查周围环境”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语文园地”中,教材在学生开展的调查活动基础上,进行更深层次的拓展和延伸,引导学生围绕专题和此次活动,开展口语交际、习作和展示等学习活动。
时间
地点
中级教研组
主备人
高凤梅
科目
语文
参与教师
三年级组全体语文教师
备课主题
第二单元爱护周围环境
活动内容: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前三篇属于精读课文,最后一篇是略读课文。本组的导语提醒学生“留心周围的环境,再想想,为了保护周围的环境,我们能做些什么”;四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以具体生动的实例引导学生去感受保护环境的重要以及他人为保护环境所作出的努力,使其在内心深处、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有所触动和感悟;本单元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默读,领会关键词句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文章所蕴含的道理,体会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爱护植物的重要性,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和感染。
三、教学重点:
1、留心周围的环境,在综合性学习活动展示交流的基础上,选择习作内容,借鉴课文的有关表达方法,写一篇与爱护周围环境有关的作文。愿意展示自己的习作,与同伴分享快乐。
2、引导学生在有感情朗读和默读的基础上,学会用对比、联系上下文的方法领会关键词句的含义,理解文章所蕴涵的道理,体会保护环境、爱护动植物的重要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