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10 螳螂捕蝉∣苏教版(有答案)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 10《螳螂捕蝉》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 10《螳螂捕蝉》苏教版

螳螂捕蝉想一想,为什么吴王听了少年的话就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一、辨字组词。

捕()虚()供()涡()铺()虎()拱()祸()辅()虑()洪()锅()待()侯()仔()啄()侍()候()籽()琢()二、给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死:①失去生命②不顾性命③表示坚决裂④不活动,不灵活1、吴王已住下了死命令,怎么办呢?()2、吴王固执地说:“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3、这条沟多年没有人清理,曾经哗哗直流的水成了死水。

()4、战士们个个满腔热血,希望同对岸的敌人决一死战。

()转:①旋动、改换方向②不直接地③围绕中心旋动④量词、绕圈1、这件衣物我不敢当面给她,请你帮我转达给好好吗?()2、瞧,这辆车的轮子转得可真快,我猜有时速120公里吧!()3、只见小张转身便头也不回地走了,他真的生气了。

()4、是谁让你把这条绳子转那么多圈的?都快解不开了。

()三、在生活中你遇见或听说过类似寓言中的事情吗?举例谈谈你对此有何看法。

------------------------------------------------------------------------------------------四、阅读短文,完成练习孟母三迁孟子名叫孟轲(kē),是战国时期的大教育家。

他继承了孔子的学说,在历史上有“亚圣”的称号。

孟子的父亲去世很早,对盂子的教育,可费了他母亲不少心血。

孟子五岁时,跟他母亲住在城外公墓的旁边。

这里经常有人送葬(zàng)、筑坟、祭(jì)吊、哭泣……起初,他和小朋友站得远远地看热闹,时间一长,也就看熟了。

孟子和他的小朋友也做起了送葬的游戏:用泥巴做棺材,再做个泥人放在里面,两个小朋友在前面抬,孟子和另外几个跟在后面器,咿咿(yī)唔唔地唱起丧歌……孟子的母亲看到他们的这种游戏,心里很发愁:这可怎么得了,将来能成个什么样的人哪!于是,决定搬家。

孟子的家搬到城里来了,在一个市场的旁边。

六年级下册语文配套优化练习10.螳螂捕蝉∣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配套优化练习10.螳螂捕蝉∣苏教版

10螳螂捕蝉一、形近字对照组词。

膛()侯()供()螳()候()拱()禀()堪()啄()凛()甚()琢()二、写出以下字在不一样词语中的读音。

爪()前爪转()转圈()鸡爪()转折三、按要求写词语。

逍遥自在(写出三个ABAC 式的词语)茅塞顿开(写出三个含有“悟”字的词语)绝不介怀(写出三个含有“不”字的词语)四、给下边句子中加点的字选择适合的解说。

死:①失掉生命② 表示果断,不可以改正③ 不管性命④不活动,不灵巧1.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怎么办呢?()2.这是一潭死水,远远就能闻到一股难闻的滋味。

()3.吴王执拗地说:“谁敢来劝止我,我就处死他”。

()4.抗联的战士们下定信心,要同日本鬼子决一决战。

()转:①旋动、更换方向②不直接地③环绕中心旋动④量词、绕圈1.小明托我把这本书转交给小亮。

()2.是谁把这条绳索转那么多圈的?都快解不开了。

()3.老师转身走开了教室。

()4.汽车轮子转得可真快!()[根源:]五、阅读课文片段,达成练习。

少年接着说:“是的,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螳螂,殊不知道我拿着弹弓在对准它呢。

蝉、螳螂、黄雀,它们都—心想获得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害呢!”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茅塞顿开,连声说:“对!对!你讲得太有道理了!”于是取消了攻打楚国的念想。

1.写出以下词语的近义词。

隐伏()祸害()2.“茅塞顿开”的意思是,吴王明白了。

3.联系实质,说说你从“螳螂捕蝉”中遇到的启迪。

六、阅读短文,达成练习。

蚂蚁和屎壳郎夏季,其余动物都安闲地生活,只有蚂蚁在田里收集小麦和大麦,给自己储存冬季吃的食品。

屎壳郎诧异地问他为什么这般勤奋。

蚂蚁当时什么也没说。

冬季来了,大雨冲掉了牛粪,饥饿的屎壳郎走到蚂蚁那边乞食。

蚂蚁对他说:“喂,伙计,假如当时在我劳动时,你不是批评我,而是也去做工,此刻就不会忍饥受饿了。

”这是说,只管风云变化,但的人能防止灾害。

神射手和狮子以前,有一个神射手。

他到山里去找寻猎物,丛林里的野兽见他来了,全都逃得销声匿迹,只有傲慢的狮子向他挑战。

苏教版六年级(下)《第10课时 螳螂捕蝉》同步练习卷

苏教版六年级(下)《第10课时 螳螂捕蝉》同步练习卷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10课时螳螂捕蝉》同步练习卷一、填空题1.看拼音,写词语。

háo bújièyìbǐnɡbàohuòhuànzhuóshízhūhóu。

2.根据字的音、形、义组词。

3.填空。

(1)本文讲一位少年以“”的故事,告诫吴王,并使吴王消了的念头。

少年讲的故事与“”这个寓言故事的意思很相近。

(2)《螳螂捕蝉》是一个寓言故事,我们学过的寓言故事还有:。

4.阅读课文片断,完成练习。

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遭到了一些大臣们的反对。

大臣们认为,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但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可是吴王固执地说:“谁敢来劝说我,我就处死他。

”(1)把下列加点字错误的音节划去。

乘.虚而入(chénɡchènɡ)固执.(zhízhì)处.死(chǔchù)诸.侯(zhūzū)(2)用“”画出大臣们反对出兵攻打楚国的理由。

从中可以看出大臣们(3)读画“”的句子,从中可以看出吴王是。

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战国时魏国有一个有名的射箭能手叫更羸。

有一天,更羸跟随魏王到郊外去游玩。

玩着玩着看见天上有一群鸟从他们头上飞过,在这群鸟的后面,有一只鸟吃力地在追赶着它的同伴,也向这边飞来。

更羸对魏王说:“大王,我可以不用箭,只要把弓拉一下,就能把天上飞着的鸟射下来。

”“会有这样的事?”魏王不相信地问。

更羸说道:“可以试一试。

”过了一会儿,那只掉了队的鸟飞过来了,它飞的速度比前面几只鸟要慢得多,飞的高度也要低一些。

这只鸟飞近了﹣﹣原来是只掉了队的大雁,只见更羸这时用左手托着弓,用右手拉着弦,弦上也不搭箭。

他面对着这只正飞着的大雁拉满了弓。

只听得“当”的一声响,那只掉了队正飞着的大雁便应声从半空中掉了下来。

魏王看到后大吃一惊,连声说:“真有这样的事情!”便问更羸不用箭凭什么将空中飞着的鸟射下来的。

《螳螂捕蝉》同步练习

《螳螂捕蝉》同步练习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螳螂捕蝉》同步练习10、螳螂捕蝉1、《螳螂捕蝉》本文通过记叙吴王不顾大臣的反对,执意要去攻打楚国,后来一位少年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使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这一寓言表现了少年的冷静和智慧,揭示了不能目光短浅,只看重眼前利益,要有长远打算,否则后患无穷的道理。

2、“那螳螂,,却不知道有只在它的身后。

它们一心想得到,却没顾到自己身后呢!”这些内容可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就是“”。

3、《螳螂捕蝉》是则寓言故事,你还知道的寓言故事有:、、4、《螳螂捕蝉》是一篇寓言故事,文中的少年机智聪明,巧妙地通过一个故事使吴王打消了出兵的念头,故事也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忘记了身后的祸患。

5、课后习题3(书52页)(一)少年说:“花园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

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

那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要去捕蝉,却不知道有只黄雀在它的身后。

”吴王夸奖说:“你看得真仔细!那黄雀要捉螳螂吗?”少年接着说:“是的,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我拿着弹弓在瞄准它呢。

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他说:“你讲得太有道理了!”于是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1、这段文字选自课文《螳螂捕蝉》,后来这个寓言故事演变成一句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告诉我们做事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要考虑到后患。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蝉眼前的利益是露水,身后的祸患是螳螂;螳螂眼前的利益是蝉,身后的祸患是黄雀;黄雀眼前的利益是螳螂,身后的祸患是少年拿着弹弓。

蝉、螳螂、黄雀三者的共同点是只顾眼前的利益,不顾身后的隐患。

3、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他悟出了什么?2分我为了眼前的利益去攻打楚国,其实也隐藏着祸患啊,其他国家就会乘机攻打我们。

4、你想夸夸这个少年吗?试试看。

你真是一个多么机智的人!用这么巧妙的方法,一步步引导吴王认识到攻打楚国的坏处。

六年级下语文同步练习螳螂捕蝉_苏教版

六年级下语文同步练习螳螂捕蝉_苏教版

2019年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3.3螳螂捕蝉练习卷1.看拼音,写词语。

2.辨字组词。

曹()蝉()侍()遭()惮()恃()沾()拱()禀()帖()哄()凛()3.把下列八字成语补充完整。

(15分)(1)螳螂捕蝉,。

(2)鹬蚌相持,。

(3)精诚所至,。

(4)成事不足,。

(5)鞠躬尽瘁,。

4.给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死:①失去生命②不顾性命③固执,坚决④不活动,不灵活(1)吴王已住下了死命令,怎么办呢?()(2)吴王固执地说:“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3)这条沟多年没有人清理,曾经哗哗直流的水成了死水。

()(4)战士们个个满腔热血,希望同对岸的敌人决一死战。

()5.在下面的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1)攻打楚国()取胜的希望很大,()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2)()吴王固执己见要攻打楚国,少年()决定劝说他改变主意。

(3)()吴王的决定是错误的,我们()应该劝阻他。

(4)()少年的话很有道理,()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6.反问句和陈述句互换。

(1)既然吴王的决定是错误的,我们为什么不想办法劝阻呢?(2)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

7.用下面的词语造句。

乘虚而入不堪设想8.读下面的话,完成填空。

少年说:“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1)大臣们认为:吴国的眼前利益是。

吴国身后隐伏的祸患是。

(2)侍卫少年通过“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想告诉吴王:楚国就像,吴国就像,黄雀就是。

吴王听了,恍然大悟,他领悟到。

侍卫少年的这种劝说妙在。

9.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本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少年利用的故事,劝阻吴王的念头的事。

10.课内语段阅读。

少年说:“花园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

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

那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要去捕蝉,却不知道有只黄雀在它的身后。

6年级语文下册苏教版上册课第3单元10-螳螂捕蝉《螳螂捕蝉》课堂同步作业

6年级语文下册苏教版上册课第3单元10-螳螂捕蝉《螳螂捕蝉》课堂同步作业

10.螳螂捕蝉一、看拼音写词语。

táng láng zhū hóu guó chéng xūér rù()()()bù kān shè xiǎng bǐng bào yōu xián()()()huò huàn huǎng rán dà wù háo bú jiè yì()()()二、课内外知识链接。

1.《螳螂捕蝉》本文通过记叙。

这一寓言表现了少年的,揭示了。

2.“那螳螂_________ ,________,却不知道有只________在它的身后。

它们一心想得到________,却没顾到自己身后 ________呢!”这些内容可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就是“________ ”。

3.《螳螂捕蝉》是则寓言故事,你还知道的寓言故事有: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4.《螳螂捕蝉》是一篇,文中的少年,巧妙地通过一个故事使吴王打消了出兵的念头,故事也告诉我们。

5.乘(chéng)虚而入:。

绝不介意:。

不堪假想:。

6.与动物相关的成语:7.八个字的寓言故事成语:。

8.课后习题3(体会一下带点字的意思):①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②可是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

()9.(课后第四题)听了少年的话,吴王为什么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三、课文片段分析。

少年说:“花园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

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

那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要去捕蝉,却不知道有只黄雀在它的身后。

”吴王夸奖说:“你看得真仔细!那黄雀要捉螳螂吗?”少年接着说:“是的,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我拿着弹弓在瞄准它呢。

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他说:“你讲得太有道理了!”于是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课时同步练习-10螳螂捕蝉(1)附答案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课时同步练习-10螳螂捕蝉(1)附答案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课时同步练习-10螳螂捕蝉(1)附答案轻松做做一、带着问题读书。

1.本文是一篇( )故事。

A.历史 B.寓言C.神话2.课文中大臣们劝阻吴王出兵的理由是“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后果将不堪设想”,与少年所讲的“螳螂捕蝉”的故事,在实质性内容上是相同的。

这种写法叫( )。

A.前后呼应 B.前后关联C.承前启后二、拼音写字我能行。

tánɡlánɡzhūhóubǐnɡbào三、我能结合语境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1.看你的衣裳都被露水打.湿啦!( )2.少年在打.鸟。

( )3.姐姐的衣柜、沙发等嫁妆,都是爸爸亲手打.的。

( )4.我没有打着鸟,却见到一件挺有意思..的事。

( )5.谁知道爸爸连一点儿带我去旅游的意思..都没有。

( )6.每次客人带着礼品到家里,说到“这是我的一点小意思..”时,爸爸总会委婉地劝客人将礼品带回。

( )四、我能补充成语并填空。

( )然大悟不( )设想乘( )而入自( )自在1.____________这个成语表示事情的结果无法想象,会向更坏、更危险的方向发展。

2.和第一个成语意思相近的成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请你从课文中摘抄含有第一个成语的句子,并结合语境理解这个成语的意思。

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词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选词填空我最棒。

连续继续1.战士们( )行军两天两夜,都显得很疲惫。

2.休息10分钟后,我们( )打球。

熟识熟悉3.对这里的一切,他都非常( )。

4.渐渐地,我( )了每一位客户。

愿望希望5.父亲( )我将能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

苏教版2019-2020学年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10《螳螂捕蝉》同步练习A卷

苏教版2019-2020学年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10《螳螂捕蝉》同步练习A卷

苏教版2019-2020学年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10《螳螂捕蝉》同步练习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基础运用 (共6题;共27分)1. (5分)按课文内容填空。

六一儿童节联欢会上,女同学表演舞蹈。

随着________的乐曲,小演员们旋转起来,________的裙子________张开,就像一把把花伞。

2. (6分)按要求填空。

(1)“皮”字的笔顺是________,共________画。

(2)“桐”字的部首是________,带有这个部首的字还有________和________。

(3)“烟”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可以组词:________和________。

(4)“毛”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第四笔是________,组词________。

3. (4分)写出下列字在不同词语中的读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前爪鸡爪转圈_转折4. (6分)想课文,作解答。

(1)补充诗句,解释词语,说说诗意。

粉骨碎身浑不怕,________。

粉骨碎身:________。

浑:________。

清白:表面上是指石灰的颜色,实际含义是指________。

诗句意思:________。

(2)按课文内容填空。

A《竹石》的作者借赞美竹子的________ ,说明做人要有________ ,不能随风倒。

《夏日绝句》借赞颂项羽________ 的英雄气概,讽刺了南宋统治者屈辱偷生、逃跑妥协的行径。

B《詹天佑》重点写了詹天佑主持修筑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________ 铁路干线的事迹,说明詹天佑是一位________ 工程师。

C《怒吼吧,黄河》讲述了诗人________ 和作曲家________ 创作《黄河大合唱》的经过及首次演出的成功,表现了他们________ 的革命情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螳螂捕蝉》同步练习
螂捕蝉》本文通过记叙。

这一寓言表现了少年的,揭示了。

2.“那螳螂,,却不知道有只在它的身后。

它们一心想得到,却没顾到自己身后呢!”这些内容可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就是“”。

3.《螳螂捕蝉》是则寓言故事,你还知道的寓言故事有:、、。

4.《螳螂捕蝉》是一篇,文中的少年机智聪明,巧妙地通过一个故事使吴王打消了出兵的念头,故事也告诉我们。

(一)
少年说:“花园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

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

那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要去捕蝉,却不知道有只黄雀在它的身后。


吴王夸奖说:“你看得真仔细!那黄雀要捉螳螂吗?”
少年接着说:“是的,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我拿着弹弓在瞄准它呢。

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他说:“你讲得太有道理了!”于是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1.这段文字选自课文《螳螂捕蝉》,后来这个寓言故事演变成一句成语:,告诉我
们。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蝉眼前的利益是,身后的祸患是;螳螂眼前的利益是,身后的祸患是;黄雀眼前的利益是,身后的祸患是。

蝉、螳螂、黄雀三者的共同点是只顾
,不顾。

3.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他悟出了什么?。

4.你想夸夸这个少年吗?试试看。

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达标
1.吴王不顾大臣的反对,执意要去攻打楚国,后来一位少年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使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冷静和智慧;
不能目光短浅,只看重眼前利益,要有长远打算,否则后患无穷的道理。

2.拱着身子举起前爪黄雀眼前的利益正隐伏着祸患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3.守株待兔、掩耳盗铃、拔苗助长。

4.机智聪明;
做任何事情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忘记了身后的祸患。

课后能力提升
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做事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要考虑到后患。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蝉眼前的利益是露水,身后的祸患是螳螂;螳螂眼前的利益是蝉,身后的祸患是黄雀;黄雀眼前的利益是螳螂,身后的祸患是少年拿着弹弓。

蝉、螳螂、黄雀三者的共同点是只顾眼前的利益,不顾身后的隐患。

3.我为了眼前的利益去攻打楚国,其实也隐藏着祸患啊,其他国家就会乘机攻打我们。

4.你真是一个多么机智的人!
用这么巧妙的方法,一步步引导吴王认识到攻打楚国的坏处。

你帮助吴王挽救了自己的国家,你真了不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