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贵楼 建筑构造 房屋构造 结构介绍
住宅建筑的基本构造组成

房屋建筑的基本组成有哪些?是由基础、墙(或柱)、楼地层、屋顶、楼梯、门窗组成。
基础:位于建筑物最下部的承重构件(垂直承重构件)。
承受建筑物上部结构传下来的荷载,并把这些荷载连同本身的自重一起传给地基。
在建筑结构中是承上启下的作用。
墙(或柱):屋盖、楼层等部分所承受的活荷载及其自重,分别通过支承它们的墙或柱传递到基础上,也是建筑物的竖向承重构件。
而墙既是承重构件又是围护构件,在框架结构中。
墙起分隔和围护作用,属于非承重墙。
在砖混结构的房屋大多墙体都是承重墙,也有一些隔墙是非承重墙。
楼地层:是由地坪层和楼层组成。
其中底层地坪可以直接铺设在天然土上或架设在建筑物的其它承重构件上,地坪层分隔大地与底层空间。
楼层由楼板(或由梁和楼板)构成,是多层建筑中的水平承重构件和竖向分隔构件,它将整个建筑物在垂直方向上分成若干层。
屋顶:建筑物顶部的覆盖构件,与外墙共同形成建筑物的外壳。
屋顶既是承重构件又是围护构件。
承受由于雨雪或屋面上人所引起的活荷载并主要起围护作用。
还要满足防水性能及隔热性能。
屋盖的形式对建筑物的形状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别墅的屋顶一般采用多种坡屋顶,有利于提升建筑的形象。
门窗:门主要用作室内外交通联系及分隔房间,窗主要用作采光和通风,属于非承重构件。
设在建筑物外墙上的门窗还兼有分隔和维护的
作用。
楼梯:楼层的垂直交通设施,供人们上下楼层和紧急疏散之用。
在多层和高层建筑中在设有电梯、自动梯(商场应用多)作为主要垂直交通工具的同时也要设置楼梯(用于紧急疏散)。
高层建筑物的结构和设计

高层建筑物的结构和设计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高层建筑已成为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高层建筑的设计与施工中,结构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决定了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高层建筑的结构和设计。
一、高层建筑的结构高层建筑的结构主要包括地基基础、承重结构和屋面构造等三个方面。
1.地基基础地基基础是高层建筑物的支撑系统,其作用是将建筑物的重量传递到地下,以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地基基础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地质条件、荷载计算、地下水位、土壤的承载力等因素。
常见的地基基础形式有桩基和板基两种。
2.承重结构承重结构是支撑建筑物重量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将地基基础传递到建筑物顶部,同时承受建筑物的自重和荷载。
承重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是“经济、安全、美观、实用”,应合理控制建筑物的高度、跨度和槽距等参数。
常见的承重结构形式有框架结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组合结构等。
3.屋面构造屋面构造是高层建筑的外部饰面和保护层,其作用是保证建筑物的防水性能,同时增加建筑物的美观度。
屋面构造设计的基本原则是“轻量、高效、环保、经济”,应满足建筑物的负荷要求,同时考虑排水和通风等因素。
常见的屋面构造形式有混凝土屋面、石材屋面和金属屋面等。
二、高层建筑的设计高层建筑的设计应考虑多个因素,如:地理环境、建筑功能、施工工艺、经济成本等,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建筑物的安全性。
在高层建筑的设计中,应根据楼层高度和建筑结构进行合理的设计。
楼层高度越高,就需要更加坚固的承重结构和更好的隔震措施。
同时,在建筑的外观设计上应注重美观度和塑造力,以彰显建筑的独特性和时代感。
除此之外,高层建筑还需要合理配置设施,如电梯、通风和供电等,以方便和保证居住者的生活和工作需求。
三、高层建筑的发展趋势未来,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城市化的进一步加速,高层建筑将成为城市建设的主流形式。
高层建筑的设计将更加注重人文关怀,建筑物的功能将更加多元化,例如兼容生活、办公和娱乐等多种功能。
房屋建筑构造全面详解

房屋建筑构造全面详解房屋建筑构造是指房屋各个部分之间的结构关系以及建筑材料的使用方式。
它是房屋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影响着房屋的安全性、使用性和美观性。
本文将从房屋基础、结构、外墙、屋顶等方面一一进行详细解析。
一、房屋基础房屋基础是房屋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功能是分散房屋的荷载,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和安全。
房屋基础分为浅基础和深基础两种类型。
1. 浅基础浅基础是指基础底部距地面较浅,常见的有带梁基础、连续基础、扩展基础等。
这些基础形式适用于土质较好而且荷载较轻的情况,施工相对简单,常用于住宅等建筑。
2. 深基础深基础是指基础底部距地面较深,常见的有桩基、墙基等。
这些深基础形式适用于土质较差或荷载较大的情况,其承载能力较强,常用于高层建筑等特殊场合。
二、房屋结构房屋结构是指房屋各个构件之间的组合方式,包括框架结构、筒体结构、拱形结构等多种类型。
1. 框架结构框架结构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结构形式,其由纵向和横向的梁柱组合而成。
常见的框架结构包括钢结构、混凝土框架结构等。
这些结构具有承载能力强、适应性好的特点,广泛用于各类建筑。
2. 筒体结构筒体结构是指圆筒形或近似圆筒形的结构形式,如水塔、储油罐等。
这种结构通常由混凝土或钢材构成,具有体积大、稳定性好的特点,适用于需要大容量贮存的场合。
3. 拱形结构拱形结构是一种以曲线为基础的结构形式,其能够将荷载通过弧形的受力方式传递到固定支点上。
这种结构常用于大跨度建筑、桥梁等,能够有效地减少支点间的荷载传递,提高房屋的稳定性。
三、房屋外墙房屋外墙是房屋与外界环境的隔离屏障,承担着隔热、保温、装饰等功能。
根据材料的不同,外墙分为多种类型。
1. 砖混结构砖混结构是常见的外墙形式,它由砖块和混凝土构成,具有较好的抗压和抗拉性能。
这种结构施工简单,使用寿命长,是一种经济实用的外墙形式。
2. 钢结构钢结构是一种轻质高强度的外墙形式,主要由钢材构成。
它具有重量轻、施工速度快的优点,适用于高层建筑和大跨度结构。
房屋建筑构造全面详解

房屋建筑构造全面详解1、房屋构成部分:地基与基础、墙或柱、楼板与地面、门窗、楼梯、屋顶等组成。
(1)地基和基础:地基:系建筑物下面的土层。
它承受基础传来的整个建筑物的荷载,包括建筑物的自重、作用于建筑物上的人与设备的重量及风雪荷载等。
基础:位于墙柱下部,是建筑物的地下部分。
它承受建筑物上部的全部荷载并把它传给地基。
(2)墙和柱:承重墙和柱是建筑物垂直承重构件,它承受屋顶、楼板层传来的荷载连同自重一起传给基础。
此外,外墙还能抵御风、霜、雨、雪对建筑物的侵袭,使室内具有良好的生活与工作条件,即起围护作用;内墙还把建筑物内部分割成若干空间,起分割作用。
(3)楼板和地面:楼板是水平承重构件,主要承受作用在它上面的竖向荷载,并将它们连同自重一起传给墙或柱。
同时将建筑物分为若干层。
楼板对墙身还起着水平支撑的作用。
底层房间的地面贴近地基土,承受作用在它上面的竖向荷载,并将它们连同自重直接传给地基。
(4)楼梯:是指楼层间垂直交通通道。
(5)屋顶:是建筑物最上层的覆盖构造层,它既是承重构件又是围护构件。
它承受作用在其上的各种荷载并连同屋顶结构自重一起传给墙或柱;同时又起到保温、防水等作用。
(6)门和窗:门:是提供人们进出房屋或房间以及搬运家具、设备等的建筑配件。
有的门兼有采光、通风的作用。
窗:其主要作用是通风采光。
一般来说,基础、墙和柱、楼板、地面、屋顶等是建筑物的主要部分;门、窗、楼梯等则是建筑物的附属部件。
2、基础(1)基础的类型按使用的材料分为:灰土基础、砖基础、毛石基础、混凝土基础、钢筋混凝土基础。
按埋置深度可分为:浅基础、深基础。
埋置深度不超过5M者称为浅基础,大于5M者称为深基础。
按受力性能可分为:刚性基础和柔性基础。
按构造形式可分为条形基础、独立基础、满堂基础和桩基础。
条形基础:当建筑物采用砖墙承重时,墙下基础常连续设置,形成通长的条形基础刚性基础:是指抗压强度较高,而抗弯和抗拉强度较低的材料建造的基础。
21多层及高层房屋结构的组成

2021/9/18
2
1. 框架结构:
优点是平面布置较灵活,刚度分布均匀,延性较大, 自振周期较长,对பைடு நூலகம்震作用不敏感,侧向刚度小。
柱距一般控制在6~9m范围内,次梁间距以3~4m为 宜;一般不超过30层时比较经济。
美国休斯敦印地安纳广场大厦——框架结构
高121m(29层),平面尺寸为43.7m43.7m的正方形, 柱距约7.6m。
在地下室与上层钢结构之间可设置钢骨(型钢)混凝土 的过渡层,以平缓过渡抗推刚度。
过渡层一般为2~3层,可部分位于地下。
采用框架-支撑体系时,竖向连续布置的支撑桁架, 在地下部分应该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并一直延伸到基 础。
为使楼层水平力作用沿平面分布均匀,减轻结构的扭转振 动,应使建筑平面尽可能采用方形、矩形、圆形、正多边形 等简单平面形式。
在某些情况下,由于城市规划对街道景观的要求以及建筑场 地的限制,高层建筑不可能全部采用简单平面形式,当需要采 用不规则L形、T形、十字形等比较复杂的平面形式时,应将凸 出部分厚度与宽度的比值控制在规范允许的范围之内,同时, 在结构平面布置时,应尽可能使结构处于对称状态。
20
四根角柱是由H型钢与混凝土的组合结构, 据称该大楼与位于风荷载仅为香港一半的纽约的某 面积和高度均相同的建筑物相比,结构耗钢量减少 约40%。
2021/9/18
21
八片支撑的平面位置图
2021/9/18
22
非抗震设防的多层(≤12层)钢结构房屋,可不设 双重抗侧力体系,可采用单纯框架或斜撑(或剪力墙) 结构体系。
阵风作用下实测到的屋顶 最大横向位移仅为0.46m(不足 计算值1.02m的50%),约为 其高度的1/950,证明框筒结 构具有良好的抗侧力性能。
建筑结构——多层及高层房屋结构

建筑结构——多层及高层房屋结构在我们生活的城市中,多层及高层房屋随处可见。
这些建筑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居住、工作和娱乐的空间,其独特的结构设计更是保障了我们的安全和舒适。
那么,什么是多层及高层房屋结构呢?它们又是如何支撑起这些高大而坚固的建筑的呢?多层房屋通常指的是四层到六层的建筑,而高层房屋一般是七层及以上。
它们的结构类型多种多样,常见的有砖混结构、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以及筒体结构等。
砖混结构是多层房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
它主要由砖砌体和混凝土构造柱、圈梁组成。
砖砌体承受竖向荷载,而构造柱和圈梁则增强了房屋的整体性和抗震性能。
这种结构施工简单,成本较低,但由于砖砌体的强度有限,所以房屋的开间和进深一般较小,而且抗震能力相对较弱。
框架结构则在多层和高层房屋中都有应用。
它由梁、柱组成框架来承受竖向和水平荷载。
框架结构的优点是空间布置灵活,可以根据需要自由分隔房间。
但框架节点应力集中,侧向刚度较小,在地震作用下容易产生较大的水平位移。
剪力墙结构主要用于高层房屋,它利用钢筋混凝土墙板来承受竖向和水平荷载。
剪力墙就像一道道坚固的墙壁,具有很大的侧向刚度,能够有效地抵抗水平荷载,如风力和地震力。
不过,剪力墙结构的空间布置相对不够灵活。
框架剪力墙结构结合了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的优点。
在框架结构中布置一定数量的剪力墙,既保证了空间的灵活性,又提高了结构的抗侧力能力。
这种结构在高层房屋中应用广泛,能够适应不同的建筑功能和造型要求。
筒体结构是一种更加高效的结构形式,适用于超高层建筑。
它可以分为框筒结构、筒中筒结构和束筒结构等。
筒体结构具有极大的侧向刚度和承载力,能够有效地抵抗风荷载和地震作用。
在多层及高层房屋的结构设计中,荷载的考虑至关重要。
竖向荷载包括房屋自身的重量、家具设备的重量以及人员的重量等。
而水平荷载,如风力和地震力,对于高层房屋的影响更为显著。
为了抵抗水平荷载,结构需要具备足够的侧向刚度和抗震能力。
多层与高层建筑结构课件

多层与高层建筑结构课件一、多层与高层建筑结构的定义与分类在我们的城市中,多层和高层建筑如林立的巨人,承载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
那么,什么是多层与高层建筑结构呢?多层建筑通常指的是层数在 4 6 层的建筑,而高层建筑则一般指层数超过一定高度的建筑,这个高度的标准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可能会有所不同。
从结构类型上来看,多层与高层建筑结构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主要类型:1、框架结构:由梁和柱组成框架来承受竖向和水平荷载。
这种结构的空间布置灵活,适用于多种建筑功能。
2、剪力墙结构:主要依靠墙体来抵抗水平荷载,具有较好的侧向刚度。
3、框架剪力墙结构:结合了框架和剪力墙的优点,既能提供较大的空间,又能保证较好的抗侧力性能。
4、筒体结构:包括框筒、筒中筒等形式,具有很强的抗侧力能力,适用于超高层建筑。
二、多层与高层建筑结构的荷载要理解多层与高层建筑结构,就必须清楚它们所承受的荷载。
荷载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竖向荷载:这主要是指建筑物自身的重量,包括结构自重、楼面和屋面的恒载,以及家具、人员等活载。
2、水平荷载:风荷载和地震作用是水平荷载的主要来源。
在高层建筑中,水平荷载往往对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风荷载的大小取决于风速、建筑的体型和周围环境等因素。
而地震作用则与建筑所在的地区的地震烈度、场地条件以及建筑的自振特性等有关。
三、多层与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原则在设计多层与高层建筑结构时,需要遵循一系列的原则:1、安全性:这是首要原则,结构必须能够在各种荷载作用下保持稳定,不发生倒塌或严重破坏。
2、适用性:要满足建筑的使用功能要求,例如空间布局、采光通风等。
3、耐久性:确保结构在设计使用年限内能够正常工作,抵抗环境侵蚀和材料老化等影响。
为了实现这些原则,设计师需要进行详细的计算和分析,包括结构的内力分析、变形计算等。
四、多层与高层建筑结构的材料选择合适的材料是保证结构性能的基础。
常见的结构材料有:1、钢材:具有强度高、韧性好的特点,但价格相对较高。
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组成部分

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组成部分在城市的天际线上,高层建筑如同一座座巍峨的巨人,展现着现代建筑的魅力与实力。
而这些高楼大厦能够屹立不倒,离不开其精心设计的结构体系。
高层建筑结构体系是一个复杂而精妙的系统,由多个重要组成部分协同工作,共同承担着建筑物的重量、风力、地震力等各种荷载,确保建筑的安全与稳定。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高层建筑结构体系中的竖向承重结构。
竖向承重结构就如同建筑的脊梁,支撑着整个建筑物的重量。
常见的竖向承重结构包括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和筒体结构。
框架结构是由梁和柱组成的框架来承受竖向和水平荷载。
这种结构形式具有较大的室内空间,布置灵活,但侧向刚度相对较小,在高层建筑中通常需要与其他结构形式结合使用。
框架结构中的梁和柱通过节点连接,形成一个稳定的框架体系,将楼层的荷载传递到基础。
剪力墙结构则是利用钢筋混凝土墙体来承担竖向和水平荷载。
剪力墙如同坚固的屏障,具有较大的侧向刚度,能够有效地抵抗水平力,如风力和地震力。
在剪力墙结构中,墙体不仅承受竖向荷载,还承担着将水平荷载分散和传递的重要任务。
筒体结构是一种更为高效的结构形式,它可以分为框筒结构、筒中筒结构和束筒结构等。
框筒结构是由周边密集的框架柱和深梁组成的封闭筒体;筒中筒结构是由外筒和内筒组成,内外筒协同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抗侧力能力;束筒结构则是由多个筒体组合而成,进一步增强了结构的整体性能。
筒体结构在超高层建筑中应用广泛,能够满足对结构强度和刚度的极高要求。
除了竖向承重结构,水平承重结构也是高层建筑结构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水平承重结构主要包括楼板和钢梁等。
楼板将竖向荷载传递给竖向承重结构,并将水平力分配到各个竖向构件上。
钢梁则在一些钢结构的高层建筑中起到承担水平荷载和连接竖向构件的作用。
在高层建筑结构体系中,基础的作用同样至关重要。
基础要承受上部结构传来的巨大荷载,并将其均匀地传递到地基中。
常见的基础形式包括筏板基础、桩基础和箱形基础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造价C班:吴家毫 学号:36
和贵楼坐落 在今福建省 南靖县梅林 镇珍山村, 由简次屏公 建造的,建于清雍正十年(1732年),又 称山脚楼,占地面积1298.8平方米,建筑 面积6450平方米,总投资一万五千两银子
楼高5层17.96 米的长方形大楼 ,一层土墙厚1. 34米,由下而上 遂层缩小,到第 五层墙厚仅65厘 米。 和贵楼每层有 28个房间,共有 140个房间。
在学堂堂左边那口井, 清亮如镜,水质甜美,井中 几条红鲤鱼翩翩游动,有如 精灵,而右边那口井却混浊 发黄,污秽不堪,完全不能 饮用。
据说当初选址 建楼,开始并未 发现这是块沼泽 地,楼建了一层, 忽然整层楼像沉 船一样,慢慢下 沉到了烂地里, 建楼的简姓族人无可奈何,只好在下沉的楼墙上打 了100多立方米的排桩
水浸千年松,风吹万年杉
学堂天井是鹅 卵石漫铺的地 面,中间(也 即整个土楼的 中心)有大约 20公分低洼点, 在这些鹅卵石 上跺跺脚能感 觉地面会上下抖动有弹性。如果把钢筋从石块间隙里插 进去,能扎进泥里好几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