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工程师的8条经验
一位从事液压系统设计工作十年的工程师的一些经验总结

⼀位从事液压系统设计⼯作⼗年的⼯程师的⼀些经验总结⼀位从事液压系统设计⼯作⼗年的⼯程师的⼀些经验总结(2014-11-07 22:13:42)转载▼标签:专业资料杂谈⼀位从事液压系统设计⼯作⼗年的⼯程师的⼀些经验总结:此间设计过⼀些系统,碰到过很多问题,总结出⼀些东西,由于经验有限,见识尚浅,所以可能有不少错误,以下总结仅为各位看法,供⼤家讨论,不对的地⽅还望各位同业指教。
1、流速:吸油管路为0.5-1m/s,压油管路为6-8 m/s,回油管路为2-3 m/s,先导管路为1.2m/s。
2、任何时候吸油管和泄油管都要在液⾯以下⾄少2.5倍的直径,但不得⼩于100mm。
吸油、回油泄油管之间的间距最少不得⼩于250mm。
3、压⼒表选⽤:压⼒较平稳时,最⼤压⼒值不超过测量上限的2/3;压⼒波动时,其压⼒值不应超过测量上限的1/2,最低压⼒不能低于测量上限的1/3 11、溢流阀A和B的规格和调定值均相同,并且所在回路的两个泵并联供油时,有时溢流阀发出很强的噪声,产⽣共振。
12、所属不同泵的两个溢流阀的回油管最好分别接回油箱,如果回路管接在⼀起,当两个泵同时⼯作时,有时会产⽣很⼤的噪声。
14、对于先导式溢流阀⽽⾔,压⼒表⼀般接在溢流阀的进油⼝,⽽不是遥控⼝。
15、使⽤同步阀时,实际流量要尽量与额定流量相同。
实际流量偏⼩时,误差会增⼤。
21、负载漂移:负载的速度随着负载⼒的变化⽽改变。
22、液压系统的动态响应性主要是指当负载发⽣变化时,流量能否快速的跟随着发⽣变化。
24、外啮合齿轮泵:采⽤斜圆弧齿,噪⾳低,流量脉动⼩。
25、涡流离⼼过滤器:滤头设计使得更换滤芯容易;滤芯受⼒均匀,⼯作时⽆振动;液流进⼊后发⽣涡流,使颗粒沉淀到底部,从⽽直接排除。
30、安装液压缸应牢固可靠,为防⽌热膨胀影响,当⾏程⼤和温度⾼时,缸的⼀端必须保持浮动。
31、使⽤预压缩容积法减少流量和压⼒波动。
33、密封理论认为:在⼀个动态柔性密封及其配合⾯之间存在⼀层完整的润滑膜。
液压专业工作总结

液压专业工作总结1. 引言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担任液压专业工程师的职位,负责液压系统的设计、安装和维护工作。
通过这段时间的工作经验,我积累了一定的液压技术知识和实践经验。
本文将对我的液压专业工作进行总结和回顾,分享我在液压领域中的学习和成长。
2. 工作内容在液压专业工程师的角色下,我主要负责以下工作内容:2.1 液压系统设计我参与了多个液压系统的设计工程,根据客户需求和设计要求进行方案设计。
在设计过程中,我主要考虑以下要素: - 液压元件的选型和布局 - 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和流量要求 - 液压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2.2 液压系统安装和调试我负责液压系统的安装和调试工作。
在安装过程中,我确保液压管路的连接正确、漏油现象的排除以及安全装置的安装。
在调试过程中,我使用仪表对液压系统的压力、流量以及温度进行监测和调节,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2.3 液压系统维护和故障排除我承担了一定的液压系统维护和故障排除工作。
定期进行液压油的更换和过滤,检查液压元件的磨损和漏油情况,并进行相应的维护和更换。
在故障排除过程中,我运用液压原理和维修经验进行问题定位和解决,以确保液压系统的正常运行。
3. 工作经验和收获在这段时间的工作中,我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收获。
3.1 技术知识和应用能力的提升通过实践工作,我加深了对液压系统工作原理和液压元件性能的理解,并学会了运用这些知识进行设计、安装和维护工作。
我能够根据工作需求和要求,灵活选择液压元件和调节参数,达到预期的效果。
3.2 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际工作中,液压系统常常面临故障和问题。
通过对故障排除的实践,我逐渐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学会了运用逻辑思维和系统分析的方法,快速定位问题的根源,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
3.3 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的提升在团队合作中,我与其他工程师密切配合,共同完成项目任务。
通过与团队的协作,我学会了有效的沟通和协商,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听取他人的建议。
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液压工程师

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液压工程师网上有很多朋友问关于液压工程师的事情,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液压工程师是负责公司内部液压技术方面的工作,主要做的工作有液压元器件设计,系统设计,工艺制作,研发测试,跟踪服务等,可以说是一条龙的服务你都得会,有一个地方卡壳了,工作就进行不下去。
可以说你得是一个全才,既要懂液压,还要懂机械,越多越好。
学习液压知识要耐得住寂寞学习液压技术,一定要懂很多的理论,我也不是液压专业毕业,我是学习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当然了机电一体化没学好,误打误撞进入了液压企业工作,就这样没办法就从事了液压工作,当然我开始的时候是啥都不懂,那个时候连什么是液压马达都没听说过,上学的时候学过一些液压理论,一毕业就都还给老师了。
为了工作,重新开始学吧,为了学习这些知识,我买了很多的液压书,包括液压与气压传动,液压控制,液压马达和液压阀方面的书,那个时候我是单身,每天晚上没事就看书,倒是懂不懂的都弄了个脸熟。
后来我自己又在电脑上自学了液压工程设计手册,很厚的一本书,算是把一些基础的理论给弄了个差不多,比如伯努利方程,帕斯卡定律,流量公式等等,也学会了液压阀怎么分位和通,液压马达的计算等等,这些基础知识,作为工程师必须是要会的,否则在设计一些产品的时候就无从下手。
别嫌学的多很多朋友都困惑,一个液压马达工程师到底需要哪些技能呢?这个说起来就多了,一个液压工程师关于机械的东西都得懂,你做产品设计,就得懂力学的知识,弹簧怎么算,作用面积计算,轴强度的校核,齿轮计算,花键选取等等,你都得会,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当你用到了你又不会,那种滋味真是难受。
当然学习了理论知识,我们也不能小看实践,实践出真知,再好的理论也要通过实践来检验,所以有了理论知识,再进行实际工作,就会有理论依据,那么你想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就和没学过的不一样,通过实践,发现问题然后再回来看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这样经过几次实践,不但巩固了理论知识,还是摸索到了做产品的技巧,这就一举两得。
液压工作个人总结

液压工作个人总结引言液压技术是一种将液体作为动力传递和控制元件的工作原理,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汽车、船舶等领域。
在我参与的液压工作中,我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知识,并且深刻体会到了液压系统的重要性和应用优势。
本文将对我个人在液压工作中的所学所感进行总结和整理。
液压工作的基本原理液压工作原理基于 Pascal 法则,即液体在封闭容器中施加的压力会传递到液体中的每一个点。
当液体通过管道传递时,可以应用不同的阀门和执行元件来控制液体的流动和流向,从而实现力的传递、位置调节和运动控制。
液压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包括液压泵、执行元件、控制阀、液压缸等。
液压泵通过抽吸作用将液体从液压油箱中抽取进入系统,然后通过控制阀进一步分配和控制液体的流量和压力。
液压缸作为执行机构,能够将液体的能量转换为机械运动,并实现对负载的控制和调节。
液压工作的应用领域由于液压系统具有高效、可靠、稳定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1. 工程机械液压系统在工程机械中起到关键作用,如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等。
通过液压系统的力传递和运动控制,这些机械能够完成各种复杂的工作任务,如土方开挖、物料搬运、推土平整等。
2. 汽车工业液压系统在汽车工业中广泛应用,例如液压制动系统和悬挂系统。
液压制动系统能够通过踏板上的压力传递到制动器,实现车辆的安全制动。
悬挂系统中的液压减震器能够调节和控制车辆的悬挂行程和硬度,提供更好的驾驶舒适性。
3. 船舶工业液压系统在船舶工业中扮演重要角色,如船舶的舵机和起重机。
舵机通过液压传动舵机机构,实现对船舶舵的控制和调整,具有灵敏、快速的特点。
起重机的液压系统能够提供高承载、宽工作范围的起重能力,提高货物装卸效率。
液压工作中的要点在液压工作中,以下几个要点需要特别注意:1. 液压油液压油作为液压系统的传动介质,具有保护元件、润滑和冷却的作用。
因此,正确选择和定期更换合适的液压油是保证系统正常工作和延长元件寿命的关键。
2. 密封件密封件在液压系统中起到密封和防泄漏的作用。
液压个人工作总结

液压个人工作总结自从我加入液压工程公司以来,工作中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且取得了一些令人满意的成果。
在这里,我将对我在液压领域的个人工作进行总结。
首先,在液压系统的设计和安装方面,我有着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我熟悉液压元件、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并且能够根据客户需求进行系统设计和选型。
我曾参与了多个项目的液压系统设计和安装工作,其中包括各种类型的机械设备和工程机械。
通过这些项目,我不仅锻炼了自己的技术能力,还学会了与客户和团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
其次,在液压系统的维护和故障排除方面,我具备了一定的技术能力和经验。
我能够进行液压系统的日常维护,如清洗、更换油液和滤芯等。
在遇到故障时,我能够迅速判断问题所在,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修复。
我曾成功解决过多个液压系统故障,并在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的同时,减少了生产线的停工时间。
此外,在团队合作方面,我能够与同事和其他部门的人员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合作。
通过与其他专业团队的合作,我深入了解了其他领域的工作流程和技术需求。
这为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学习机会,并且提高了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的来说,我在液压领域的个人工作总结如上所述。
通过这段时间的工作,我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高了自己的技术能力,还发展了良好的沟通与合作能力。
我相信,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继续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为液压领域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液压领域的个人工作中,我还积累了一些其他重要的经验和技能。
首先是对液压系统的优化和改进。
通过对系统进行分析和评估,我能够发现潜在的问题和改进的空间,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例如,在一次项目中,我发现系统的泄漏问题比较严重,导致能量浪费和设备效率低下。
我进行了系统调试和故障排除,并提出了改进方案,最终使系统的泄漏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提高了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其次,在液压部件选型和采购方面,我有一定的经验和能力。
根据客户需求和系统要求,我能够选择合适的液压元件,并与供应商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商,确保所采购的部件质量可靠,性能稳定。
液压工程师

液压工程师液压工程师是一门应用工程学科,涉及液体力学、材料科学和机械工程等多个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
液压工程师主要负责设计、开发和维护液压系统,以提供稳定和高效的动力传输和控制。
本文将介绍液压工程师的职责、技能要求以及液压技术的应用领域。
液压工程师的主要职责是设计和优化液压系统。
他们需要根据客户需求和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液压元件和系统布局,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率。
液压工程师还需要进行系统的模拟和验证,以确保系统的安全可靠。
在设计过程中,他们还需要考虑能源消耗、材料成本和系统的可维护性等因素。
液压工程师需要具备专业的技能和知识。
首先,他们需要深入了解液压原理和系统的工作原理。
他们需要熟悉各种液压元件,如液压泵、液压阀和液压缸等,并了解它们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此外,液压工程师还需要具备机械工程和材料科学的知识,以便设计和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元件。
他们还需要掌握液压系统的建模和仿真技术,以便分析系统的性能和优化设计。
液压技术在许多领域中都得到广泛应用。
其中之一是工程机械领域。
液压系统常被用于挖掘机、起重机和推土机等大型机械设备中,以提供强大的动力和精确的控制。
液压系统的高效性和可靠性使得这些机械能够在各种恶劣的工作环境中工作。
另一个应用液压技术的领域是航空航天工业。
液压系统常被用于飞机和火箭的起落架、襟翼和刹车系统等部件中。
液压系统的稳定性和高效性对于确保飞行安全至关重要。
此外,液压技术还在汽车工业、重型机械和制造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液压系统常被用于汽车的悬挂系统、制动系统和转向系统中,以提供平稳的行驶和灵活的操控。
在制造业中,液压系统常被用于机床、注塑机和压力机等设备中,以提供稳定的动力传输和控制。
总之,液压工程师在现代工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们通过应用液压技术,设计和优化液压系统,为各个领域提供高效、稳定和可靠的动力传输和控制。
液压工程师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并了解液压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液压技术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液压操作注意事项

液压操作注意事项液压系统主要由液体动力传感器、管道、阀门和执行机构等组成,是一种在工业生产中非常常见的传动系统。
在操作维护液压系统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清洁保养液压系统中的油液在使用过程中会被污染物污染,如果不及时更换清洗,会导致液压系统受损,甚至是系统失效。
因此,对于液压系统来说,其清洁保养工作非常重要。
清洗工作的具体操作包括:•定期检查油液质量,精确测量油液温度和水分含量。
•定期清洗液压系统内的管路和油箱。
•液压系统中的密封件老化严重时需要及时更换。
2. 操作安全液压系统的压力很大,在操作时容易造成人身伤害。
因此,在操作液压系统时,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操作前需要先停止液压系统,然后再进行维护操作。
•在接近液压系统之前,需要将电源和液压压力全部放掉,同时需要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如佩戴安全帽、手套、护目镜等。
•在操作液压系统时,需要注意周围环境,避免碰撞和磨损。
•在操作液压系统之前,需要检查系统各部分是否完好,检查动力源,了解操作规程,确保能够顺利完成操作任务。
3. 职业素养作为液压工程师,不仅需要掌握液压系统的设计和维护知识,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能够与使用人员和客户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作,确保液压工程的顺利进行。
•具备承受压力的心理素质,能够面对挑战和困难,以及应变能力。
•遵守职业伦理和标准,积极维护职业声誉和形象。
4. 辅助工具由于液压系统需要进行高压脉冲,因此在维修和保养过程中需要使用到一些辅助工具。
这些工具包括:•压力表:用来测量液压系统中的压力和流量数据。
•液压离合器:提供额外的力和控制。
•液压油泵:用于将油液泵送到液压系统中。
•扳手和扳手组:用来拆卸和安装液压系统中的紧密粘合部件。
•加热器:用于加热油液,以便提高油液的流动性。
5. 紧急规程液压系统在使用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故障,这时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紧急规程来应对。
液压工程师手册

液压工程师手册液压工程师是一个高端技术职业,需要熟练掌握液压原理、液压系统设计、液压元件选型等相关技能。
对于初学者,建议先掌握基本原理和常见的应用场景,再逐步深入学习。
一、液压原理液压原理是液压工程师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
其中包括了压力、流量、功率、速度、力等基本物理量的定义和计算公式,以及液压元件的工作原理。
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基本上是通过液体在密闭管道内的压力传递来实现,掌握液压原理有助于工程师更好地理解液压系统的运作机制。
二、液压系统设计液压系统设计是液压工程师重要的工作之一。
设计液压系统需要充分考虑系统的性能需求、工作环境、工作条件、负载特性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液压元件、设计管路布局以及调试系统等。
尤其是在高压、大流量和高精度场合下更加需要精细的设计方案。
三、液压元件选型液压元件是液压系统的核心部件,包括了液压泵、液压马达、液压阀、液压缸、油管、密封件等。
液压工程师需要根据系统参数和需求,选择不同品牌、厂商、规格的液压元件,并对其进行适当的调试和调整,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此外,液压元件的维护和保养也是液压工程师需要掌握的技能之一。
四、液压控制系统液压控制系统是现代机械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各种自动化设备和机械中广泛使用。
液压控制系统通常由多个液压元件组成,借助于电气、电子、机械、计算机等技术手段完成精准控制和自动化操作。
液压工程师需要深入了解各种液压控制系统的设计原理、工作原理、调试和维护等技能。
五、液压系统故障检修液压系统故障检修是液压工程师必备技能之一。
在大量使用的情况下,液压系统很容易出现各种故障,如泄漏、堵塞、渗漏等。
液压工程师需要调查原因,找出故障点,并采取正确的维修措施,确保系统正常工作,达到高效,稳定和可靠的作业方式。
六、液压系统节能技术随着节能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液压系统节能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液压工程师需要寻找并采取更加节能的设计和优化方案,减少液压系统的耗能和排放,从而降低环境和成本成本开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压工程师的80条经验
1、流速:吸油管路为0.5-1m/s,压油管路为6-8m/s,回油管路为2-3 m/s,先导管路为
1.2 m/s。
2、任何时候吸油管和泄油管都要在液面以下至少2.5倍的直径,但不得小于100mm。
吸油、回油泄油管之间的间距最少不得小于250mm。
3、压力表选用:压力较平稳时,最大压力值不超过测量上限的2/3;压力波动时,其压力值不应超过测量上限的1/2,最低压力不能低于测量上限的1/3
11、溢流阀A和B的规格和调定值均相同,并且所在回路的两个泵并联供油时,有时溢流阀发出很强的噪声,产生共振。
12、所属不同泵的两个溢流阀的回油管最好分别接回油箱,如果回路管接在一起,当两个泵同时工作时,有时会产生很大的噪声。
14、对于先导式溢流阀而言,压力表一般接在溢流阀的进油口,而不是遥控口。
15、使用同步阀时,实际流量要尽量与额定流量相同。
实际流量偏小时,误差会增大。
21、负载漂移:负载的速度随着负载力的变化而改变。
22、液压系统的动态响应性主要是指当负载发生变化时,流量能否快速的跟随着发生变化。
24、外啮合齿轮泵:采用斜圆弧齿,噪音低,流量脉动小。
25、涡流离心过滤器:滤头设计使得更换滤芯容易;滤芯受力均匀,工作时无振动;液流进入后发生涡流,使颗粒沉淀到底部,从而直接排除。
30、安装液压缸应牢固可靠,为防止热膨胀影响,当行程大和温度高时,缸的一端必须保持浮动。
31、使用预压缩容积法减少流量和压力波动。
33、密封理论认为:在一个动态柔性密封及其配合面之间存在一层完整的润滑膜。
在正常状态下,正是借助这层润滑膜来达到密封目的并延长密封件寿命。
34、油封(旋转动密封)的密封机理由润滑特性和密封原理两部分组成。
润滑特性:油封的摩擦特性受流体的粘度与滑动速度支配,油封与轴的相对滑动表面在油膜分离的润滑状态下运动,因此保持摩擦阻力小,磨损小。
密封原理:油封滑动接触面上油的流动是从大气侧
流向油侧又从油侧流向大气侧的循环。
滑动面的润滑良好,可防止磨损的进行,由此没有泄漏。
当系统运动速度过高时,影响连续的润滑膜的形成,导致摩擦热增加,超出密封材料的耐温范围则造成密封件的损坏。
压力过大时,除影响油膜形成,还会对橡塑密封件产生“挤隙”作用,一般可采用加“挡圈”来改善。
45、行走液压的所有元件和管道系统都不可避免地要经常承受行驶中的颠簸和冲击载
荷因此一般不采用叠加阀那样的安装形式,行走机械中常用的多片组合式多路滑阀的夹紧螺栓要比工业液压中叠加阀的粗得多,工业液压装用的一些型式的冷却器也经不住行驶时加速度的惯性力负荷。
46、行走机械的载荷不确定性较强主要体现为系统压力波动剧烈,因此选用元件时应
有较大的瞬间耐压强度储备;工业固定设备的载荷及相关的液压系统的压力则较有规律,功
率型
元件的平均负荷率通常定得较饱满,需要更多地关注在连续带载运行情况下的寿命和可靠性问题。
50、液压件用螺钉与螺栓一般用8.8、10.9、12.9级,32MPa以上用12.9级,材料用35CrMo、30CrMnSi或Q420合金结构钢,螺母材料一般比螺栓的软些。
52、轴向柱塞泵的发展趋势是:高压化、高速化、大流量化。
要实现这些目标的关键
问题之一是要合理设计轴向柱塞泵中的各种类型的摩擦副,使之形成适当的油膜,以提高柱塞泵的工作效率和寿命。
53、液体粘性传动(HVD)是一种利用摩擦副之间的油膜剪切来传递动力的新型传动形式,在大功率风机、水泵调速节能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54、气穴是液压系统中常见的一种有害现象,经常发生在阀口附近。
不仅破坏了流体
的连续性、降低了介质的物理特性,而且引起振动和噪声。
同时系统效率降低,动态特性恶化。
58、过滤器初始压降不得大于旁通阀压力的1/3。
59、齿轮泵,转速增加到1000rpm后,压力脉动将会有很大改善。
60、摆线马达的噪音很小,但是其效率比较低。
62、泵与马达效率:
容积效率:泄露、液体压缩
机械效率:摩擦、噪音、压力损失
63、控制器电流输入的抗干扰能力好(相比电压输入)
67、油缸内泄小于0.05ml/min。
油缸运行速度小于400mm/s
68、阀块材料:高压采用45钢或者35钢锻打后直接机加工或者机加工后调制处理HB200-240。
低压可以采用20或者Q235(焊接性能好)。
69、萨澳推荐经验:V补=V系*0.1(V补为补油泵排量,V系为系统中泵与马达的排量综合)但是该经验公式不适用于以下场合(高冲击负载、长管路工况3-5m以上,低速大扭矩工况),系统的冲洗流量Q冲洗=(20%-40%)*Q系统。
70、萨澳马达(90、H1、51系列)用于开始回路时,回油口必须至少有7bar的背压。
72、负载敏感泵Ls管路选取原则:ls管路容积至少为泵出口到ls信号采集点之间管路容积的10%或更多,以提提高泵的响应速度。
73、负载敏感泵ls压力设定规则:增加ls压力可以提高泵的响应速度但是待机能耗增加,一半ls压力为16-20bar,可根据负载敏感阀标定流量时的压差来调定泵上的ls压力值。
74、设备液压油第一次换油时间:工作500h。
以后没1200-1500h换油。
78、比例方向阀阀芯V型槽口:加速和减速控制性好;C型槽口流量大。
79、比例阀一般为正遮盖,中位死区为5%—20%,伺服阀为零遮盖。
比例阀的滞环为3%—7%,带位置反馈的为0.3%-1%,伺服阀滞环为0.1%-0.5%。
80、电磁阀电磁铁多为吸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