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区位答题术语

合集下载

高三一二轮地理复习工业专题答题模板

高三一二轮地理复习工业专题答题模板

工业1. 影响工业区位的三大因素:运输;土地;集聚(有利于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相关产业的集聚,可节约运输成本,降低能源消耗,集中处理废弃物;可以开展协作,促进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2. 工业集聚:① 传统工业区:集聚原因:由于现代工业生产专业化程度高,企业之间的协作和竞争性很强,工业集中布置可产生集聚效应。

集聚意义: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合作;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扩大总体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益。

不利:工业集聚导致企业间争地、争水、争动力、争公共设施;加剧地区的环境污染。

② 新兴工业区:高新技术产业在地区分布上常具有较为显著的地区集群特点的好处是:共用基础设施;加强信息联系和协作。

3.工业区位条件评价经济条件②出口则强调国际市场。

交通临海或海港(海运便利),临河湖或河流交汇处,临近铁路、高速公路或航空港,交通便利; 劳动力 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廉价,劳动力素质高技术 靠近高等院校和科研所,有人才和技术优势地价 土地租金低产业基础 临近商品粮基地或农业区,农业基础雄厚或农业发达工业基础好(美国东北+我国辽中南)政策 有国家政策的扶持和鼓励工业惯性搬迁费用高 社会协作 设施完善 ,写作能力强环境因素 大气 不污染城区大气水远离河流上游或水源地4.5.工业布局类型:①煤铁复合体型(近原料地)。

②临海型(交通)。

③临空型(人才和技术)。

【临海型钢铁产业:中国宝山、日本福山、意大利塔兰托、法国马赛】6.分析某工业布局对当地不利影响的思路(1) 要清楚企业的性质:基本无污染的企业有服装厂、精密仪表厂、电子装配厂等,污染水源的企业有各类有色金属冶炼厂、硫酸厂、化工厂等,污染大气的企业主要有化工厂、火电厂、钢铁厂、酿造厂等,产生大量固体废弃物的企业有钢铁厂、采矿厂、火电厂等,噪声污染严重的企业有家具厂、机械制造厂等。

(2)要清楚企业的布局是否合理。

大气污染严重的企业不能布局在居民区的上风地带;污染水源的企业要远离水源地;噪声大的企业要远离居民区等。

高中地理:工业区位因素、农业区位因素答题模板

高中地理:工业区位因素、农业区位因素答题模板

⾼中地理:⼯业区位因素、农业区位因素答题模板⼯业区位因素分析答题模板系列☆⼯业区位因素分析:1.地理位置(沿海、沿江、沿铁路;靠近发达地区);2.资源因素:原料、燃料;3.农业因素:提供农副产品和消费市场;4.交通因素:沿交通线分布,以便提供充⾜的燃料、原料,也便于产品的输出;5.市场因素:消费⽔平、消费意识;6.科技因素:⼤学、科研单位;7.劳动⼒因素:劳动⼒数量、价格、素质;8.历史因素:⼯业基础;9.政策因素:国家、地区政策扶持;10.环境因素:主导风向的下风地带、与季风区主导风向垂直的郊外、最⼩风频的上风向、城市热⼒环流之外;产⽣污⽔的企业,布局在河流的下游或远离⽔源地。

⾼科技⼯业布局在环境优美的地区。

规模⼩、⽆污染的⼯业可以布局在城区;环境污染严重的⼯业布局应远离城区。

☆⼯业区位条件评价:→有利条件:⾃然、社会经济、环境条件;→不利条件:⾃然、社会经济、环境条件协作配套条件。

☆⼯业综合整治措施:1.调整⼯业布局,发展新兴⼯业及第三产业,改造传统产业,保证各业平衡发展,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2.因地制宜,合理、综合开发各类资源;3.消除污染,减少三废排放;4.植树造林,美化环境;加强⽣态建设;5.发展交通,完善交通⽹络;6.发展科技,提⾼⽣产⽔平,繁荣经济。

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答题模板系列☆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然因素:1.⼟地(地形、⼟壤)2.⽓候(光照、热量、降⽔、温差)3.⽔源(灌溉⽔源)→社会经济因素:1.市场2.交通3.国家政策4.劳动⼒数量5.科技(基因、保鲜、冷藏等)6.⼯业基础注意:1.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个⽅⾯去分析;2.从光照、热量、降⽔、昼夜温差、⽓象灾害等⽅⾯去分析;3.从春、夏、秋、冬等4个季节的⽓候条件(分季节时段)分析。

→⾃然因素的利⽤改造1.扩⼤某种农作物的区位范围(如橡胶、双季稻、⼩麦)。

2.改造不适宜的⾃然因素,使之适于发展农业(地形、⽔分、光照)。

3.改造要根据当地的经济技术条件,并充分考虑投⼊和产出⽐。

高考地理经典热点专题工业区位

高考地理经典热点专题工业区位

高考地理经典热点专题-工业区位高考地理经典热点专题之《工业区位》一、工业区位因素1、主导区位因素为经济因素:2、具体工厂选址考虑环境因素:3、答题指南:在选择工业区位时,主要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及环境因素等几个方面考虑。

(1)从经济因素看,主要从土地成本(城市中心、边缘、远郊地区的地价差异很大)、原材料、运输、消费市场、劳动力价格等因素分析。

电子、纺织、食品、出版印刷等无污染、高利润的企业一般位于市区;钢铁、石化、火电厂等需要大面积地势平坦的土地,并且要减少对城市的环境污染,一般选择在郊外;钢铁、制糖等制成品重量大为减少,原料及运输成本比重高的企业应以原材料产地为首要区位因素;有色金属冶炼等消耗大量能源,应接近廉价的电力供应可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对于电子装配、服装、纺织等需要大量廉价劳动力的企业,应接近廉价劳动力;对于高科技产业来讲,高素质的科技人才是区位选择的关键;啤酒饮料、家具制造一般宜接近消费市场;许多交通枢纽城市往往是工业区位选择的首选。

(2)从环境因素看,需要考虑风向、河流流向等因素。

大气污染严重的工厂,布局时要考虑风向,应选择在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或在居民区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水污染严重的工厂则要考虑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的工业则要远离农田和居民区。

例题1:读“工业区位因素影响力模式图”,图中各点与中心距离的长短表示各区位因素影响程度的大小。

与图示区位条件相匹配的工厂是A.①——有色金属冶炼厂B.②——计算机装配厂C.③——甘蔗榨糖厂D.④——采矿厂答案:A点拨:有色金属冶炼需要消耗大量电能;②主导区位因素为技术,而计算机装配厂属于劳动力密集型工业;③主导区位因素为市场,而甘蔗榨糖厂需要靠近原料产地;④主导区位因素为劳动力,而采矿厂需要靠近原料产地。

例题2:下图为某城市一年中各风向出现的频率及该市工业区划图,据图回答(1)~(3)题。

【高考技巧】高中地理高频考点答题要点必读:工业区位

【高考技巧】高中地理高频考点答题要点必读:工业区位

【高考技巧】高中地理高频考点答题要点必读:工业区位一、工业区位因素分析(一)自然条件:位置、土地、水源。

(二)经济因素;农业基础、原料、燃料、市场、交通、劳动力、技术。

(三)社会因素:政策、个人偏好、工业惯性、社会协作条件、国防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历史条件、政策。

(四)环境因素;主要用于微观布局。

二、区位因素对工业的影响①资源——工业宜建在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有什么原料,适宜发展什么工业。

②水源一一靠近水源地,以便提供充足的工业用水(还可获得廉价的水运)。

③地形——选择在较平坦开阔的地形区内,发展前景广阔。

山谷、盆地地形易形成逆温,废气不宜扩数,不能布局冶金、化工等工业。

④交通——沿交通线分布,以便提供充足的燃料、原料,也便于产品的输出、职工的上下班。

⑤环境——主导风向的下风地带、与季风区主导风向垂直的郊外、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城市热力环流之外;产生污水的企业,布局在河流的下游或远离水源地。

高科技工业布局在环境优美的地区。

⑥距离城市的远近——规模小、无污染的工业布局在城区;环境污染严重的工业布局应远离城区。

⑦土地租金一布局在城市的外围,土地租金低。

⑧设置防护带——工业区与居民区之间设置防护带减少对居民区的直接污染,美化环境。

工业区位因素是多方面的,在诸多的区位因素中,某种工业的区位选择所要考虑的主导因素可能只有一个(或少数几个),因此,在现实的区位选择中,要首先考虑其主导因素或具有明显优势的条件。

注:①原料地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原因是工业所用原料的范围越来越广,可替代的原料越来越多,加上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②市场对工厂区位的影响在逐渐加强;③沿海、沿江港口、铁路枢纽、高速公路沿线地区,对工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④信息通信网络的通达性越来越重要;⑤劳动力素质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在逐渐加强。

三、工业集聚的原因、影响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约成本加强企业间交流协作联系实现规模效益,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不利:集聚加重环境污染)四、工业分散原因充分利用各地区优势资源(这里要细答:如发达国家地区:资金技术人才管理交通运输物流优势,发展中国家地区:廉价丰富劳动力资源能源市场地租低廉优势)扩大企业影响力,实现全球战略(如跨国公司)五、区域工业发展条件分析㈠分析思路:某地发展工业的条件,一般从以下几方面来加以分析:地理位置;资源条件;农业基础(农业可以为工业提供粮食、副食品、原料、劳动力等);交通条件;市场条件;劳动力条件;技术条件;历史条件;政策条件等9个大的方面。

规范答题系列五工业区位条件评价类.pptx

规范答题系列五工业区位条件评价类.pptx
分析厄勒海峡地区成为“医药 谷”的有利条件。(8分)
高校多,具有技术和人才优势; 政府政策支持,医药产业集聚; 区内拥有航空港,高速公路贯穿,交通便捷;地 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气候宜人,环境优美。
【2012全国卷文综】红木家具广受人们的喜爱。目前,我国红 木原材主要依赖进口。越南是红木原材的主要出口国。近年来, 越南规定红木原材需经初加工方可出口。凭祥(位置见下图)是 我国红木家具加工基地之一,近年与家具生产相关的企业开始在 凭祥集聚。
盛行风下风向、季风风向垂直的郊外、 最小风频上风向、最大风频下风向
因素
水污染
远离河流上游和水源地
固体废弃物污染
远离农田和居民区
(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37,22 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 要求。
沙特阿拉伯人口主要集中在沿海和内陆绿洲地区。21 世纪初, 该国甲地发现便于开采、储量丰富的优质磷酸盐矿(位置见下图)。 初期开采的矿石送往乙地加工。 2013 年,该国在甲地附近筹建 磷酸盐工业城,使其成为集开 采、加工于一体的国际磷酸盐 工业中心。
①高温干燥,淡水资源短缺,施工环境差(3分) ②地处偏远地区,人口稀少,劳动力缺乏(3分) ③地区开发历史短,工业与基础设施薄弱(2分)
图9 为厄勒海峡地区及周边区域图。
[典例3] [2015·山东卷]
位于瑞典和丹麦两国交 界处的厄勒海峡地区拥有 多所著名大学,当地政府 通过多种方式支持产学研 合作项目,促进了生命科 学、生物技术、医疗技术 和医药技术等产业的集聚 发展。目前,该地区已成 为欧洲著名的“医药谷”。 2000年,厄勒海峡跨海大 桥建成通车。
1.分析凭祥成为 我国红木家具加 工基地的区位优 势。(10分) 2.说明与家具生 产相关的企业在 凭祥集聚的原因。 (6分))

常见工业区位分析语言表达模式

常见工业区位分析语言表达模式

常见工业区‎位分析语言‎表达模式1)航天发射场‎:地理位置(维度较低,节约能源);利于国防;交通便利;地形平坦;周围人口稀‎少或海域面‎积广;晴天多,大气稳定;技术水平高‎,能源充足等‎。

2)航天回收场‎:地形单一,平坦;河网稀疏;植被为草原‎;晴天多,大气稳定;人烟稀少;交通便利等‎3)海水制盐:位于背风坡‎,降水少,多晴朗天气‎;太阳辐射强‎;沿海滩涂广‎阔;交通便利;接近市场;周围加工能‎力强等4)钢铁工业(以鞍钢为例‎):附近煤、铁资源丰富‎,靠近京哈、哈大铁路线‎,交通便利;接近消费市‎场,工业基础好‎;地形平坦;有辽河的水‎源;位于季风风‎向垂直的近‎郊等。

5)石油化学工‎业:接近消费市‎场(或原料产地‎);有输油管道‎;远离水源地‎;位于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或与长年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资金雄厚;技术先进等‎6)棉纺工业:靠近国家商‎品棉生产基‎地;接近市场;原料充足;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交通便利等‎7)食品厂:污染少;位于城区,接近市场;原料充足;经济发达;消费能力强‎等8)酿造厂:有优质水源‎;原料充足、质量好;位于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接近市场;工艺先进;周围消费能‎力强等9)微电子:靠近航空港‎或高速公路‎;靠近高等院‎校或科研中‎心;信息通达度‎好;基础设施完‎善;气候温和;环境优美;生活条件优‎越;吸引大量高‎素质人才等‎10)水泥厂:原料充足;交通便利;靠近钢铁厂‎,利于废物的‎利用;位于主导风‎向的下风向‎,远离居民区‎和农田等11)炼铝厂:附近铝矿丰‎富;有廉价的海‎运;有廉价的水‎能,接近消费市‎场等12)汽车厂:原材料充足‎;交通便利;资金、技术雄厚;信息通达度‎好;社会协作条‎件好;周围经济发‎达;人口稠密购‎买能力强;接近消费市‎场13)跨国公司的‎区位选择: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或接近市场‎,或接近廉价‎劳动力丰富‎的地区,或接近燃料‎、原料产地第二节:工业地域的‎形成知识点一:工业联系与‎工业地域1、工业联系1)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表现为工厂‎之间存在着‎产品与原料‎的联系,一家工厂生‎产的产品是‎另一家工厂‎的原料(纺织厂和印‎染厂之间的‎工业联系)2)空间利用上‎的工业联系‎——工厂之间虽‎然没有生产‎工序上的联‎系,但布局在同‎一个工业区‎内,共同利用工‎业区的设施‎(经济技术开‎发区中的工‎业联系)2、工业集聚1)定义:工业集聚是‎指具有工业‎联系的工厂‎往往发生近‎距离集聚(即地理空间‎上相互靠近‎)的现象。

高中地理学考复习必备第三章《产业区位选择》工业

高中地理学考复习必备第三章《产业区位选择》工业

高中地理学考复习必备第三章《产业区位选择》工业一、工业区位因素1.概念:工业区位是指工业企业的经济地理位置,以及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与相关事物的联系。

2.工业区位因素:(1)自然条件:工业布局区域的地质、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的基本状况。

(2)自然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等。

(3)社会经济因素:当地的总体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交通运输、劳动力供给、投资环境、政策、市场等。

(4)科学技术因素:生产设备与工艺、从业人员素质、科技研发能力、信息化水平等。

3.传统工业的区位指向:(1)原料指向型: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厂等。

(2)市场指向型:如面包厂等。

(3)动力指向型:如炼铝厂、钢铁厂等。

(4)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如服装厂、电子装配厂等。

(5)技术指向型:如集成电路、精密仪表等工业。

(详情对比见右侧表格)4.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1)环境质量:投资环境和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状况对厂址选择和企业经营具有重要影响。

(2)信息化水平: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加工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使得信息化水平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越来越大。

(3)集聚的作用:有利于企业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降低生产成本,节省运输费用,减少交易开支,加强技术协作和信息交流,促进集成创新,进而增强企业和行业的竞争力。

工业指向型特点主导因素区位选择原料指向型原料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成本较高原料原料产地市场指向型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成本较高市场消费市场动力指向型需要消耗大量能源能源接近能源供应地廉价劳动力指向型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劳动力成本劳动力充足且价格低廉技术指向型对技术要求较高知识与技术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人才密集地区1.概念:工业生产的空间分布和地域组合。

2.类型:分为宏观与微观两大层面。

(1)宏观:包括工业部门、多个企业的总体布局,某工业部门的战略布置,区域工业综合布局。

(2)微观:工业企业的布局,工业点的布局等。

高考地理区位分析的答题模板

高考地理区位分析的答题模板

区位分析的答题模板1.农业区位(1)自然条件:土地(地形、土壤)+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水源(指灌溉水源)。

(2)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条件、农产品冷藏技术和保鲜技术;劳动力;地租;农业技术;政策;工业基础;农业传统;饮食习惯等。

2.工业区位(1)自然条件:位置;土地;水源。

(2)经济因素:农业基础;原料;燃料;市场;交通、通信;地租;劳动力数量、素质、价格;技术。

(3)社会因素:政策;个人偏好;社会协作、国防安全;社会需要;工业惯性。

(4)环境因素:主要用于微观布局,包括空气质量、水质、风向、河流流向等。

3.城市的区位(1)区位要素(宏观)①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河流(供水、运输功能)。

②社会经济因素:自然资源(矿产);交通运输;政治;军事;宗教。

③新兴要素:科技;旅游。

(2)城市内部功能分区的区位因素(微观)①自然因素:地形、河流流向、气候(风向)、植被分布。

②历史因素:城市职能、知名度。

③经济因素:距市中区的距离、交通的通达度。

④社会因素:收入、知名度、种族、宗教。

4.交通的区位(1)交通运输线(铁路、公路)的区位①经济因素(决定因素):合理布局交通网;促进沿线经济的发展;②社会因素: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的经济发展。

③科技因素(保障因素)。

④自然因素(制约因素):地形;地质;气候。

(2)交通运输点的区位(以港口的区位为例)①水域条件(航行、停泊条件):河港——沿河、水深、河宽、流缓;海港——沿海、水深、易靠岸、避风的海湾。

②陆域(筑港)条件:地形条件(地形平坦、坡度适当、地质稳定,便于安排建筑用地、港口设备);交通条件(影响客货的集散);腹地条件(经济腹地的大小和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客货流量,进而影响港口的兴衰);城市的依托(城市为港口提供人、才、物的优势,利于港口的建设和发展);③政策条件(自由贸易港口和对外开放港口有得于港口的发展)。

(3)内河船运的区位:①自然条件:地形(地势平坦、水流平缓、利于航行);气候(降水季节分配均匀,水位变化较小,冬季无结冰期,全年可通航);水文(河网密布、运河众多,形成庞大的内河水运网;河流含沙量小,河道不淤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区位答题术语
工业区位答题,一般有两类:一是直接评价某地或某工业区、工业城市、工业企业的工业区位因素,或是对比分析两地工业的区位因素,此类问题一般要从多角度分析,针对其优势因素展开多方面论证。

二是给出限制性条件,比如评价××工业发展的优势区位或不利因素,或者特别指出从某一方面或几个因素去分析工业的发展条件。

工业区位术语(加粗部分为术语)
一、自然区位术语:
1、原料:靠近原料产地,原料丰富且利于降低原料运输费用
2、能源:临近某能源产地(如煤、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等),能源充足
3、水源:靠近河流等水源地,工业生产所需水源充足;对水源有污染应布局在河流下游;饮料等工业对水质要求高应布局在水质较好的河流上游等地区
4、地形:地形平坦开阔利于建厂及基础设施建设(地形崎岖相反);地质稳定
5、土地:土地面积广,价格低,降低建厂成本
二、经济区位术语:
1、市场:距城市近(具体看题目:如大城市、省会,首都等),人口稠密,市场广阔
2、劳动力:劳动力丰富且廉价(劳动力导向型工业),素质高;人才众多,素质高(高新技术产业)
3、科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众多,科技力量雄厚或发达
4、交通:靠近公路、铁路、港口、机场等交通便利,利于原料和产品运输及对外联系
5、社会协作条件:众多同类或相关产业集聚,协作条件好
6、农业基础:临近商品粮基地或农业产区,农业基础雄厚或农业发达
四、社会区位术语:
政策:优惠的政策
五、环境区位术语:
1、大气污染:对大气有污染的(水泥、火电、酿造)布局在主导风向下风向或与主导风向垂直的郊外、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季风区)、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2、水污染:远离河流上游和水源地
3、固体废弃物污染:应远离居民区和农田(高科技产业:环境优美--环境质量影响产品质量;从业人员素质高对工作与生活的环境要求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