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实施家庭医生制度的SWOT分析

合集下载

徐汇区家庭病床服务与推行家庭医生制服务思考

徐汇区家庭病床服务与推行家庭医生制服务思考


服务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跨医疗机构资源共享
实现医疗机构之间的资源共享,包括医疗设备、专家资源和病床 等。
社区资源的整合
整合社区内的资源,如康复设施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护理中心等,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
人力资源的培训与交流
加强家庭医生与其他医疗服务提供者的培训和交流,提高服务质量 。
服务质量的提升与监管
建立服务质量评估体系
管理服务。
完善家庭病床服务政策体系, 加大政府投入,提高服务可及
性和覆盖面。
加强与其他医疗机构的合作与 资源共享,建立更加紧密的医 联体,提高整体医疗服务水平 。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家庭病床服 务和家庭医生制度建设,形成 多元化、竞争性的服务格局。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VS
国内发展现状
在我国,家庭医生制服务正处于试点和推 广阶段。上海市是全国首批开展家庭医生 制服务的城市之一,徐汇区作为上海市的 中心城区之一,也在积极推进家庭医生制 服务的试点工作。目前,徐汇区的家庭医 生制服务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 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进一步解决和改进 。
03
徐汇区推行家庭医生制服务的 思考
04
徐汇区家庭病床服务与家庭医 生制服务的融合发展
服务模式的创新与优化
建立以家庭医生为核心的服务模式
01
家庭医生作为服务的主导者,负责协调和安排家庭病床服务,
确保服务的连贯性和高效性。
个性化服务方案的制定
02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服务方案,提供针
对性的服务。
创新服务流程
03
优化服务流程,减少不必要的手续和等待时间,提高服务效率
促进居民健康素养提升

新医改背景下实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SWOT分析

新医改背景下实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SWOT分析
现 代 医 院 2 0 1 6 年 1 2 月 第 1 6 卷 第 1 2 期 现代化纵论 M o d e m H o s p i t a l D e c 2 0 1 6 V 0 1 1 6 N 0 1 2
/ / , / 现 一 … 代 … ~ … T … … 匕 纵论 / ~ 1
6 0 % 以上。到 2 0 2 0 年, 力争将签约服务扩大到全人 群, 形成 长 期 稳 定 的 契 约 服 务 关 系 , 基 本 实 现 全 覆 盖 。家 庭 医生签 约服 务是 家庭 医生 与社 区居 民签 订 服务 协 议 , 以居 民个人 健 康为 导 向 , 综合 服务 对 象特
— ~ 一 —— —— — — — — — … —家庭 医 生 签 约 服 务 的 S WO T分 析
吕晓峰
【 摘
吴 云 红
要】 实行 家庭 医生签约服务 , 有助 于转 变基层 医疗卫 生服 务模 式 , 强化基层 医疗卫生服务 网络 功能, 是深
t i o ns .
【 K e y w o r d s 】 T h e N e w H e a l t h R e a r m; F a m i l y D o c t o r S i g n i n g S e r v i c e ; S WO T A n a l y s i s ; P o l i c y S u g g e s t i o n s
he t Ne w He a l t h c a r e Re f o r m
L V X i a o f e n g .
Y u n h o n g
【 Ab s t r a c t 】 T h e i m p l e m e n t a t i o n o f f a mi l y d o c t o r s i g n i n g s e r v i c e , w h i c h i s h e l p f u l t o s h i t f g r a s s r o o t s m e d i c a l a n d s e r v .

上海家庭医生首诊制研究

上海家庭医生首诊制研究

上海家庭医生首诊制研究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改革的深入,家庭医生首诊制成为了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旨在探讨上海家庭医生首诊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期为医疗改革提供参考。

家庭医生首诊制是指由家庭医生作为第一线医疗服务提供者,对社区居民进行初步诊断、治疗和健康管理。

自2010年起,上海开始试点推行家庭医生首诊制,经过多年努力,该制度已基本覆盖了全市范围内的大型社区。

目前,上海家庭医生首诊制在服务质量、医疗保障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家庭医生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在首诊制下,居民可以在社区内接受家庭医生的初步诊断和治疗,避免了去医院排队等候的麻烦。

家庭医生还负责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定期开展健康宣教和预防保健服务,有效提高了居民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

然而,在实践过程中,上海家庭医生首诊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挑战。

家庭医生的数量和服务质量存在一定的不平衡现象。

一些地区的家庭医生数量不足,无法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

部分家庭医生在专业技能和服务态度方面还需提升。

医疗保障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不足。

部分社区居民对首诊制持怀疑态度,认为其可能增加医疗费用负担。

展望未来,上海家庭医生首诊制有望在制度改革、技术应用和服务品质等方面取得进一步发展。

政府应加大对家庭医生培养和引进的投入,提高家庭医生的数量和质量。

还应健全家庭医生考核机制,提升其服务水平和积极性。

借助于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家庭医生首诊制将实现更加精准的诊疗和健康管理。

通过拓展服务内容、优化服务流程等措施,进一步提高居民对首诊制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上海家庭医生首诊制对于完善医疗服务体系、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政府、医疗机构和家庭医生应共同努力,加大改革力度,提升服务质量,以推动首诊制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服务。

分级诊疗制度是指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级,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程度的治疗任务,从而形成有序、高效、合理的医疗服务体系。

关于上海家庭医生制度执行需求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上海家庭医生制度执行需求的调查与思考
是社 区卫 生 服 务 改 革 发展 的 重要 举措 。 位 , 整合 医疗 资源 , 做实社 区首诊 、 定点 医 我们 的制度设 计上还存在很 多 问题 , 当 如 近两年 , 海在原有 的全科 团队社区卫生 疗 和双向转诊 上 前仅仅通 过省 级招 标鉴 国际经 验 , 索开 探
o n whih, o olc ug e to r u o wa d. c s me p iy s g s nswe e p tf r r i
Au o d r s S a g a e tr fr He t v lp n n e e r h, h n h i P R. h n . h t rS a d e s h n h iC n e o a h De eo me ta d R s ac S a g a , . C ia l Ke r f mi o t r f mi o t rs s m ; o y wo d a l d c o ;a l d co y t y y e c mmu i e t e i e i l me tt n r q i me t p l y s g e t n n t h a h s r c ;mp e n ai e u r y l v o e n ; i u o c si . o
[ 文献 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0 - 6 (02 0 — 9 — 3 04 63 21 )7 40 0 4
S r e i g t e r q i e e to p e n i g f m i o t r s se i h n h . Xi u 。 a e 1/ T i e e u v y n h e u r m n fi lme t a l d c o y t m n S a g  ̄ / e Ch n y n, ta . / he Ch n s m n y

上海市城郊结合地区家庭医生责任制的实践与思考

上海市城郊结合地区家庭医生责任制的实践与思考
d o c t o r s y s t e m。s u c h a s l o w i n h a b i t a n t s c o n t r a c t c o mp l i a n c e ,s i n g l e s e vi r c e c o n t e n t ,l a c k f o e f e c t i v e t w o— wa y r e f e r r l me a c h a n i s m,
i n c r e a s e p u b l i c i t y o f f m i a l y d o c t o r s s y s t e m o t c h a n g e t h e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o n c e p t s ; s t r e n g t h e n t h e g e n e r l a p r a c t i t i o n e s r t e m a b u i l d i n g ;o p t i mi z e s e r v i c e ; a d a p t t o he t d e ma n d f o t h e es r i d e n t s a n d e s t a b l i s h p o l i c i e s s u p p o t r me c h ni a s m.
关 键 词 社 区 卫 生服 务 ;城 郊 结舍 地 区 ; 家庭 医 生 责任 制
d o i : 1 0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1 — 5 6 8 X. 2 0 1 3 . 1 0 . O O l 6
பைடு நூலகம்
[ 中图分类号】R1 9 3 [ 文献标识码】B 【 文章编号】1 0 0 1 - 5 6 8 X ( 2 0 1 3 ) 1 0 - 0 0 3 5 - 0 3

推行社区家庭医生责任制服务模式存在的困难与对策

推行社区家庭医生责任制服务模式存在的困难与对策

推行社区家庭医生责任制服务模式存在的困难与对策在推行家庭医生责任制的过程中,存在家庭医生人力资源不足、医疗服务水平差导致居民不信任,居民传统的医疗观念及卫生政策不配套也影响了新模式的推行。

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素质、加强家庭医生责任制服务模式的宣传、完善考核机制和落实配套政策是推行家庭医生责任制成功与否的关键。

标签:家庭医生;家庭医生责任制;社区卫生服务;全科医学家庭医生责任制是以契约服务的形式为家庭及其每个成员提供连续、协调、可及性的综合医疗保健服务模式,倡导社区首诊,是改变医生坐诊模式、提高社区居民健康水平、合理分配医疗资源的重要途径。

2010年起,上海推行以家庭医生责任制为主的社区卫生新医改,为市民构架能提供全天候医疗健康咨询和转诊联络的新型城市医疗服务体系。

实施家庭医生责任制服务模式成功与否,与家庭医生服务能力、社区居民的医疗观念、卫生政策制度密切相关。

现将推行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与对策分析如下:1 存在困难1.1 社区家庭医生服务能力不足1.1.1 家庭医生人力资源不足。

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家庭医师组织共同指出:在新世纪中,平均每2 000人口就要配备1名家庭医师,才能满足人们对基层卫生保健的需求。

目前我国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 400多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2 000多个,拥有10万社区医生。

但经过正规培训的家庭医生只有几千人,这些数字反映出我国家庭医生的严重不足[1]。

1.1.2 家庭医生培养制度不健全,导致人员结构不合理,医疗服务水平差。

全科医学把患者及健康看成一个整体,具有整体医学观的特征。

它不仅涉及专科医学的服务内容,而且还涉及社会医学、行为医学、预防医学、医学哲学等学科领域。

但是很多卫生技术人员对行为科学、社会医学等学科知识完全没学过,经过正规家庭医生培训或正在接受家庭医生培训的医师只占10.0%~22.4%[2];调查发现,家庭医生培养存在诸多问题,如培训时间太短、缺乏实践、重点不突出、课程内容太多、形式化气氛太浓、上级部门重视程度不够、学非所用、培训速度过快及培训内容缺乏新进展等[3],导致培养效果不理想;另外社区家庭医生职称低、学历低,医疗技术水平普遍偏差,患者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缺乏信任和认同[4]。

对上海市医院社区联动的SWOT分析及其政策建议

对上海市医院社区联动的SWOT分析及其政策建议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2015年1月第5卷第1期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Management Sciences, January 2015, Vol.5 No.131·分级诊疗·对上海市医院社区联动的SWOT 分析及其政策建议鲍勇 鲍晓青【摘要】 通过借鉴国外一些国家相关医疗保障及其医疗改革方面的经验,分析医疗保险在医院改革中的作用和地位,对上海市医院社区联动机制现状进行研究,并通过运用SWOT 研究法对上海市医院社区联动机制的优势、劣势、机会、挑战进行分析,同时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以期为医院社区联动机制的建立及其发展提供参考,也为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供相关政策依据。

【关键词】 医院社区联动;SWOT 分析;医疗保险;上海市SWOT analysis of Shanghai hospital and community linkage and related policy suggestionsBao Yong* , Bao Xiaoqing. Public Health School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 Shanghai 200025,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Bao Yong, Email:baoyong@【Abstract 】 Borrowing some foreign countries’ experience with respect to medical security and medical reform,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position of medical insurance in hospital reform and the role it plays, carries out a research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hanghai hospital and community linkage mechanism. The article also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disadvantage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Shanghai hospital community linkage mechanism through using SWOT researching method and gives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and suggestions so a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establishment and development of hospital community linkage mechanism as well as related policy basis for China’s medical, pharmaceutical and health system reform.【Key words 】 Hospital community linkage ; SWOT analysis ; Medical insurance ; Shanghai City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立医院诊疗行为对患者信任影响:基于PZB 模型的实证研究 (71373159,2013);上海市卫生计生委:公立医院文化建设(沪卫计科教【2014】12号);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医院发展研究院:公立医院文化建设(沪交医[2014]2号)作者单位:200025,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鲍勇);上海市申康医院发展中心(鲍晓青)通信作者:鲍勇, Email: baoyong@自2009年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启动以来,我国在进行公立医院资源整合,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医院社区联动机制方面作出了巨大的努力。

上海市家庭医生现行制度及问题研究

上海市家庭医生现行制度及问题研究

上海市家庭医生现行制度及问题研究作者:罗淑静项雨朦周铭翩毛璐来源:《大经贸》2018年第07期【摘要】当前上海和厦门市的家庭医生覆盖率不断提高,但是由于财政、居民就诊习惯等原因,两地的家庭医生制度的发展仍存在问题,影响居民的相关满意度。

本篇文章将主要从就医、签约、用药、转诊、医保五个方面细致阐述两地的家庭医生制度以及当前阻碍其推行的问题。

【关键词】家庭医生上海厦门一、上海市家庭医生现行制度(一)签约形式1.“1+1+1”家庭医生签约模式2015年11月,上海试点医疗机构组合签约的“1+1+1”模式,即居民自愿签约一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和全市范围内的一家区级医院、一家市级医院。

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居民、妇女、儿童等人群签约需求将被优先满足。

2.签约内容(1)协议内容居民选择家庭医生团队同时签订服务协议。

医疗服务的内容、方式、期限以及双方的义务、权利及其他有关事项将包含在服务协议中。

(2)签约期限签约服务周期原则上为一年,一年后居民可选择续约,或选择其他团队签约。

(3)签约医生团队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主要包括家庭医生、社区护士、公卫医师等,并有二级以上医院医师提供技术支持和业务指导。

(4)签约平台通过家庭医生工作站实行电子签约,签约信息在全市后台统一维护,确保签约身份的唯一识别,并通过签约信息平台实现解约、变更、续约等服务。

(5)其他条件鼓励和引导居民就近签约,也支持跨区域签约。

综上可知,上海市家庭医生签约由居民主动自愿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签约,并自愿选择区级、市级医院构成“1+1+1”模式,以此享受相应的医疗服务。

(二)就医居民签约后,在签约的医疗机构组合内可选择任意一家医疗机构就诊;在组合之外可通过家庭医生进行转诊,实现有序就医。

居民在就诊和转诊环节,可在预约挂号、处方延续等享有优惠。

1.基本医疗服务家庭医生团队为签约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服务。

家庭医生通过上门服务、错时服务等多种形式为居民提供涵盖常见病、慢性病诊治、转诊、健康评估、家庭护理等的医疗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人[8],按 照 每 名 家 庭 医 生 服 务 不 超 过 2 500人计算,至少需要 9 208 名全科医师,目前的情况下全市 的家庭医生仅能服务 38. 0% 的常住人口,数量缺口较大,在 短时间内难以补足。
目前全科医师的培训还处于探索阶段,培训内容、培训时 间分配、教材建设及教学模式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各培训基地 的合作交流有待加强,培训的师资力量参差不齐,评估体系不 完善,政策落实不到位,激励机制不当; 同时居民对家庭医生 的素质要求较高,服务需求多样化,人口结构老龄化,使目前 上海市的全科医生仅能满足部分人群的部分需求。 2. 2 社区医务人员对家庭医生制服务的接受度有待提高 在 本课题的调查过程中发现,社区医务人员对由原来的服务模式 转变为家庭医生服务模式的总体接受度较低。主要因为: 一方 面,部分居民对家庭医生的认可度较低; 另一方面,暂时看不 到签约带给居民或者自身的实际效益,甚至因签约增加了工作 量和工作压力,以至于影响了原本的工作。 2. 3 居民对签约家庭医生的顾虑较多 根据调查结果和实践 经验来看,居民尽管不反感家庭医生制服务,但对家庭医生理 念接受度较差,观念尚未转变,对签约服务顾虑较多,真正意 义上愿意签约的比例较低,主要是怕签约以后试行社区首诊, 影响自由就诊和担心延误治疗。 2. 4 签约服务效果较差 签约不是问题,有效签约才是难题, 有效签约的标志是双方能够真正实现在健康促进上互动,在健 康信息上互通,在健康服务上互信。目前的签约制度对居民没 有约束力,较难做到居民主动接受全程健康管理; 同时由于目 前家庭医生的数量和素质偏低,相关政策的保障和支持不足, 也难以为居民提供较优质的家庭医生制服务,因此目前的签约 服务效果还是比较差的,难以做到对居民的吸引。 3 上海市实施家庭医生制度的外部机遇 3. 1 实施家庭医生制度是医疗卫生改革的要求 家庭医生制 度是国家 新 医 改 的 重 要 内 容,也 是 上 海 市 综 合 改 革 目 标[9]。 上海市对实施家庭医生制度高度重视,2010 年 9 月由卫生行 政部门牵头开展了家庭医生制服务改革研究和试点,制订下发 了 《关于在试点期间做好家庭医生制服务工作的通知》 等文 件,进行了全市范围的培训和有关区县的调研[10]。 3. 2 老年居民对家庭医生服务需求较高[11] 国家统计局上海 调查总队于 2011 年 8 月 16 日发布的一份关于社区养老服务满 意度及需求的调查报告显示,上海社区养老服务需求多样,而 健康保健成为老年群体的首要需求,逾半数受访者表示很需要 家庭病床,46. 7% 的受访者期待家庭医生。 3. 3 全科医师培训进一步规范[12 - 13] 2011 年 5 月,上海市 中美全科医学培训与交流中心成立,该中心以同济大学附属第 十人民医院为依托,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立大学合作,将借鉴 美国家庭医生标准化培养体系的理念和经验,同时结合我国国 情和上海经验,建立我国标准化的全科医学培训体系,推出 “5 + 3” 全科医师培养新模式,即以 “5” 年医学本科学历教 育为基础,再加上 “3” 年的全科医师培训。与 7 月份国务院 出台的 《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 中对全 科医生培养模式的界定基本一致。 4 上海市实施家庭医生制度的外部挑战 4. 1 缺乏市级层面的配套措施 由于缺乏市级层面的相关配
【Key words】 Family physician system; SWOT analysis; Policy suggestions
实施家庭医生制度作为上海市医疗卫生改革的重要内容, 试点工作的开展已一年余,如何进一步深化服务模式转变,使 全科医生真正发挥健康守门人的作用,仍是各试点区面临的重 要问题。本研究运用 SWOT 分析方法,旨在分析上海市实施家 庭医生制度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为家庭医生工作的推 进提出政策建议。 1 上海市实施家庭医生制度的内部优势 1. 1 社区卫生服务网络较健全[1] 从 1997 年开始,上海市政 府连续 13 年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相关项目列入市政府实 事工程,以原有地段医院和乡镇卫生院为基础,对全市所有社 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开展标准化建 设。同时,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布点和补点,至 2009 年 底,全市 社区卫生服务 网 络 全 部 完 成 标 准 化 建 设,实 现 了 “纵向到底,横向到边” 的网络化形态布局。 1. 2 社区卫生服务功能不断优化 在构建公共卫生和基本医 疗服务网底的同时,上海市不断优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 功能,以提高卫生服务公平性和可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 方面[2]: 一是服务对象从患者个体向社区居民群体转变; 二 是服务项目从医疗服务向 “六位一体” 综合服务转变; 三是 服务过程从不连贯的诊疗服务向全程健康管理转变; 四是服务
套措施,机制体制突破较难,在实施家庭医生制度的过程中, 不仅是居民对家庭医生制服务有较多的顾虑,影响居民对家庭 医生制服务项目的信任,家庭医生也存在较多的困惑,在推行 的过程中也明显信心不足,缺乏动力。 4. 2 相关部门支持不足 政府和社会其他相关部门对家庭医 生很重视,但支持力度不足。由于家庭医生制度在我国刚进行 探索,对符合我国国情和上海市市情的家庭医生相关内容还不 是很明确,对参与家庭医生工作的积极性较低,经费投入严重 不足; 同时,家庭医生支持政策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 因素,多部门协作,短时间内还难见出台,医保制度在医保预 付、按人头支付医保费用、双向转诊、社区首诊等方面对家庭 医生工作的支持力度较小。 4. 3 实践经验无可借鉴 家庭医生制服务虽然在国外发展较 为成熟,但在我国还是新生事物,刚刚起步,处于试点探索阶 段。家庭医生制服务探索时间较短,模式不完善,经验不成 熟,家庭医生的实施模式各有千秋,且各试点地区的社区卫生 服务水平发展不平衡,因此家庭医生制工作的探索实践不可直 接照搬照抄。 5 政策建议 5. 1 加强有效宣传 在实施家庭医生制度的宣传和推广阶段, 采取多渠道、多角度、多方式真实地对本市的家庭医生制实施 情况进行报道,提高居民对家庭医生制度的知晓率,增强其对 健康管理的意识; 同时,应避免对家庭医生概念的错解和对上 海市政府推进家庭医生制度政策的误读,导致居民的抵触和疑 虑。 5. 2 市级层面相关政策的制定 各区县在试点的过程中,由 于市级层面没有相关政策的支持,几乎均是卫生部门主导,政 府其他相关部门的参与度较低,所提供的资源十分有限。因 此,市级政府层面出台有关人、财、物的相关支持政策,保障 家庭医生工作经费的投入,可在较大程度上促进政府其他相关 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参与,最终形成社会各类资源共同为居民健 康服务。 5. 3 逐步探索优化医保支付方式 探索社区首诊及医保按人 头支付卫生费用的管理制度,使家庭医生成为居民健康和卫生 费用的管理者,现阶段可先出台部分签约首诊在社区、转诊到 上级医院的优惠政策,引导居民的就医方向。 5. 4 加强区域性卫生信息化建设 按照卫生部提出的卫生信 息化建设 “3521 工程” 总体框架要求,全力推进市、区两级 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实现居民健康档案的区域互联和动态管 理,并以电子健康档案为基础,建立家庭医生健康管理平台, 实现对家庭医生的信息化支撑,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力资源不 足。 5. 5 建立健全家庭医生的培养、考核和激励机制 家庭医生 的数量和质量是制约家庭医生制度推进落实的主要瓶颈,根据 本课题的调查结果来看,由于长久以来形成的传统观念,即便 是家庭医生,也较难接受以健康管理为中心、基本医疗和基本 公共卫生服务并重的家庭医生制服务。因此,加强对家庭医生 的培养、考核和激励是提高家庭医生服务水平、保障服务项目 落实效果、增强家庭医生积极性的重要保障,可在一定程度上 促进家庭医生制度的推进。
通讯作者: 刘登,200072 上海市闸北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 E - mail: liud11@ 163. com
方式从被动等待患者上门向主动进社区进家庭转变。 1. 3 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利用度较高 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 经过十几年不断的改革和发展,在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服务水 平、增进居民健康等方面取得初步成效,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 的利用率逐步提升。2010 年,上海社区卫生服务 中心 ( 站) 和乡镇卫生院门诊量占医疗机构门诊总量的比重由 2009 年的 35. 7% 上升到 36. 6% ,远高于全国其他省市[3]。 1. 4 信息化建设较成熟 利用卫生信息化平台,实施社区卫 生服务可持续发展,要克服社区卫生服务发展中的瓶颈,必须 应用现代 信 息 技 术, 已 经 成 为 大 家 的 共 识[4] 。 上 海 市 以 健 康 档案为核心的卫生信息系统,通过积极探索区域卫生信息共 享,努力实现电子健康档案与临床信息系统的整合,突破了传 统电子健康档案的工作方式,上海市闸北区、闵行区、长宁区 等三个区已被卫生部作为国家级电子健康档案示范区[5]。 1. 5 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人才队伍建设是社区卫生服务 机构发展的关键,也是为居民提供优质服务的重要保障,上海 市高度重视全科医生的培养。一方面,扩大全科医生培养的数 量,对本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进行全科岗位理论培 训,从全国招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进行三年规范化培养,目 前本市经执业注册的全科医师 3 503 名[6],在一定程度上扩充 了全科医师队伍; 另一方面,经过积极探索和实践,全科医师 的规范化培训已初见成效,临床实习基地和社区实习基地初具 雏形; 教学制度初步规范,教材建设初见成效; 师资正在加强 建设,培养模式逐渐成熟,使全科医师的规范化培训得到逐步 的完善,全科医生的培养质量不断提高[7]。 2 上海市实施家庭医生制度的内部劣势 2. 1 家庭医生数量严重不足、素质参差不齐 上海市虽然在 2000 年率先启动了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但由于时间短,培 养周期长,而且全科医生对医学生的吸引力不足,目前上海市 的注册全科医师仅有 3 503 人。最新人口普查结果显示: 全市
·1146·
·调查研究·
上海市实施家庭医生制度的 SWOT 分析
潘毅慧,刘 登,曹海涛,赵 影,祝友元
【摘要】 实施家庭医生制度是上海市医疗卫生改革的重要内容。本研究运用 SWOT 分析方法,对上海市实施家 庭医生制度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