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3D打印机打印精度的因素有哪些
3D打印机的精度调节方法

3D打印机的精度调节方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3D打印技术已经成为了现代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要想获得高质量的打印结果,精度调节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3D打印机精度调节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这项技术。
1. 打印速度的调节打印速度是影响打印精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过快的打印速度会导致打印物表面不光滑,甚至出现失真的情况。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调节打印速度来提高打印精度。
一般来说,较慢的打印速度可以获得更好的打印效果。
通过在打印机软件中调整打印速度参数,我们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控制打印速度,从而达到更高的精度。
2. 温度的调节温度是3D打印过程中另一个关键的因素。
不同的打印材料对温度的要求不同,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对打印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调节打印机的温度是提高精度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打印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调整打印机的喷嘴温度和床温度来控制打印物的熔融和附着情况。
合理的温度调节可以使打印物的层与层之间更好地粘合,从而提高打印精度。
3. 打印床的调节打印床的调节也是提高打印精度的重要手段之一。
打印床的平整度和与喷嘴的距离都会影响打印物的附着情况。
如果打印床不够平整,打印物的底层容易出现不均匀的厚度,从而影响整体的精度。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调节打印床的水平度来提高打印精度。
此外,调整打印床与喷嘴的距离也可以改善打印效果。
通过微调打印床的高度,使其与喷嘴的距离保持适当的间隙,可以使打印物更好地附着在打印床上,从而提高精度。
4. 使用合适的支撑结构在3D打印过程中,一些复杂的结构或悬空部分可能需要使用支撑结构来保证打印物的稳定性。
然而,不恰当的支撑结构可能会对打印物的表面造成不利影响。
因此,选择合适的支撑结构对于提高打印精度非常重要。
我们可以在打印机软件中选择不同类型的支撑结构,根据打印物的形状和需要来进行调整。
合理的支撑结构可以减少打印物表面的瑕疵,提高打印精度。
总结起来,3D打印机的精度调节方法包括调节打印速度、温度、打印床和使用合适的支撑结构。
3D打印模型的孔洞精确度控制与改善技巧

3D打印模型的孔洞精确度控制与改善技巧3D打印技术的发展给制造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其中3D打印模型的孔洞精确度控制与改善技巧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本文将探讨这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方法和技巧。
一、问题的提出在3D打印过程中,由于材料的性质和打印机的精度限制,模型的孔洞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精确度。
这对于一些需要精确匹配的零件来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因为孔洞的大小和形状可能会影响到零件的功能和性能。
二、影响孔洞精确度的因素1. 打印机的精度:打印机的精度是影响孔洞精确度的关键因素之一。
打印机的分辨率越高,打印出来的孔洞就越精确。
因此,选择高精度的打印机是改善孔洞精确度的一种方法。
2. 材料的性质:不同的打印材料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这也会影响到孔洞的精确度。
某些材料可能会因为热胀冷缩或者收缩率的差异而导致孔洞变形或者缩小。
因此,在选择打印材料时,需要考虑其热胀冷缩性能和收缩率,并做好相应的调整。
3. 模型的设计:模型的设计也是影响孔洞精确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合理的模型设计可以减少孔洞的变形和缩小。
例如,通过增加孔洞的直径或者采用倒锥形状的孔洞设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孔洞的变形。
三、改善孔洞精确度的技巧1. 调整打印机参数:调整打印机的参数是改善孔洞精确度的一种常用方法。
例如,可以增加打印机的分辨率,减小层高,增加外壁的厚度等。
这些调整可以提高打印的精度,从而改善孔洞的精确度。
2. 使用支撑结构:在打印过程中,使用支撑结构可以减少孔洞的变形和缩小。
支撑结构可以提供额外的支撑力,防止孔洞在打印过程中发生变形。
需要注意的是,支撑结构需要在打印完成后进行去除,以免影响零件的功能和性能。
3. 优化模型设计:优化模型设计是改善孔洞精确度的关键。
合理的模型设计可以减少孔洞的变形和缩小。
例如,可以通过增加孔洞的直径、采用倒锥形状的孔洞设计,或者在孔洞周围增加一定的余量等方式来改善孔洞的精确度。
四、结论3D打印模型的孔洞精确度控制与改善技巧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提高3D打印机打印精度的常见方法

提高3D打印机打印精度的常见方法随着3D打印技术的不断发展,3D打印机已经成为了一种非常常见的制造工具。
然而,对于很多使用者来说,提高3D打印机的打印精度仍然是一个挑战。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方法,帮助使用者提高3D打印机的打印精度。
1. 选择合适的打印材料打印材料是影响3D打印机打印精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的打印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如热收缩率、流动性等。
因此,在选择打印材料时,需要根据打印对象的要求和打印机的性能来选择合适的材料。
例如,对于需要高精度的打印对象,可以选择低热收缩率的材料,以减少打印过程中的变形。
2. 调整打印机的温度和速度打印机的温度和速度也是影响打印精度的重要因素。
通常情况下,较高的温度可以提高材料的流动性,但也容易导致打印对象的变形。
因此,需要根据具体的打印材料和对象来调整打印机的温度。
此外,合理调整打印机的速度也可以提高打印精度。
通常情况下,较低的速度可以减少振动和共振现象,从而提高打印精度。
3. 校准打印机的机械结构打印机的机械结构也会对打印精度产生影响。
因此,定期校准打印机的机械结构是提高打印精度的关键。
具体来说,可以通过调整打印机的步进电机、导轨和传动装置等来实现机械结构的校准。
此外,还可以检查和清洁打印机的传动装置,以确保其正常运转。
4. 使用支撑结构对于一些复杂的打印对象,使用支撑结构是提高打印精度的有效方法。
支撑结构可以提供额外的支撑和稳定性,减少打印过程中的变形。
在打印完成后,可以将支撑结构去除,以得到最终的打印对象。
5. 使用高精度的模型和切片软件模型和切片软件也会对打印精度产生影响。
因此,在进行3D打印之前,需要使用高精度的模型和切片软件来准备打印任务。
模型的精度和细节决定了最终打印对象的质量,而切片软件的参数设置则决定了打印过程的精度和速度。
总结起来,提高3D打印机的打印精度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打印材料、温度和速度、机械结构、支撑结构以及模型和切片软件等。
3D打印技术的影响因素

汽车制造领域
零部件制造:快速、高效地制造出汽车零部件 原型制造:在研发阶段,快速构建原型车,缩短开发周期 定制化生产:根据客户需求,生产定制化的汽车 轻量化生产:通过3D打印技术,实现汽车零部件的轻量化,提高性能与效率
医疗领域
定制化医疗器械 生物组织工程 定制化假肢和矫形器 骨骼和生物材料
教育领域
关系:优势与局限并存,相互 制约,共同影响3D打印技术的 发展
结论:发挥优势,克服局限, 推动3D打印技术的进步
如何克服局限
提升打印速度:研发更快速的打印 设备,提高生产效率
提高打印精度:研究更精细的打印 技术,以实现更高质量的打印成果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拓展材料范围:探索更多种类的打 印材料,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 求
3D打印技术的影响因素
汇报人:
目录
3D打印技术的材料
3D打印技术的设备
3D打印技术的工艺
3D打印技术的应用 领域
3D打印技术的优势 与局限
3D打印技术的发展 趋势与未来展望
3D打印技术的材料
材料种类
塑料:ABS塑料、聚碳酸酯、 尼龙等
金属:不锈钢、钛合金、铝合 金等
陶瓷:氧化铝、氮化硅等
生物材料:用于医疗、生物等 领域
设备成本
设备购买成 本高
材料成本高
设备运行和 维护成本高
设备更新换 代速度快
3D打印技术的工艺
工艺种类
光固化 熔融沉积 粉末烧结 生物打印
工艺复杂度
工艺类型:SLA、SLS、FDM 等
工艺参数:温度、速度、压力 等
工艺流程:前处理、打印、后 处理等
工艺成本:设备、材料、人工 等
熔融沉积成型3D打印精度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

熔融沉积成型3D打印精度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胡茂芹;王玫;王小洁;刘羽歆;李佳;张杉杉【摘要】3D打印技术已经在现实制造加工有了初步应用,但是由于其加工原理与传统加工有较大差异,所以3D打印成型的产品的误差表现形式也有所不同.文中针对熔融沉积成型3D打印非金属零件的精度进行了实验研究,选择性打印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零件,如齿轮、螺杆等.通过测量分别对零件的精度进行了考察,而后分析了各项测量数据以确定误差的分布及其表现形式,判断误差产生的原因,提出减小误差的方法,通过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期刊名称】《机械工程师》【年(卷),期】2018(000)010【总页数】4页(P31-33,37)【关键词】3D打印;精度;误差;齿轮【作者】胡茂芹;王玫;王小洁;刘羽歆;李佳;张杉杉【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成都610000;四川大学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成都610000;四川大学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成都610000;四川大学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成都610000;四川大学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成都610000;四川大学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成都61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91.730 引言对于金属机械零件,无论是传动件、联接件或其他类型的零件,通常采取车、铣、镗、钻、铸等方法加工制造;而对于非金属零件,一般采用模具塑压成型[1-2]。
这些传统的制造方法能满足一般要求下的加工需求,然而对于一些结构复杂的定制件,尤其是科研环境下有特定要求如不导电、不导磁、避光等的零件,常常需要由非金属材料制作其实验设备或零件,此时采用传统的制造方法不仅费时、费工、难度大,而且加工成本高[3],导致了零件的研制周期长、成本高。
3D打印技术具有个性化制造的典型特征,在复杂单件零件的制造方面具有相对优势,已经成为了目前最有发展前景的快速成型技术之一。
然而,3D打印还处于发展初期阶段,技术相对不够成熟,其技术应用不仅受工艺参数的影响[4],受材料特性影响也较大。
影响3D打印件精度的7大因素

影响3D打印件精度的7大因素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王联凤曾说:今天的3D打印,就像上世纪90年代的互联网,前端技术、硬件已经积累到一定程度,一旦发展起来,后端的应用规模与产值将会爆发出难以想象的巨大能量。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和使用3D打印技术,然而在使用普通桌面3D 打印机时,打印精度却不尽人意,为人所诟病。
那么在3D打印成型过程中(FDM技术),到底有哪些因素会影响成型的精度呢(包括尺寸误差、几何误差及表面粗糙度等)?给大家列举了7个方面。
1、材料收缩材料在3D打印过程中经过固体—液体—固体2次相变。
当材料凝固成形时,由材料收缩而产生的应力变形将影响成形件精度。
若成形过程中的材料确定,该种误差可通过在切片软件中,设定x、y、z这3个方向上的“收缩补偿因子”进行尺寸补偿来消除。
2、喷头温度和成形室温度喷头温度决定了材料的粘结性能、堆积性能、丝材流量以及挤出丝宽度。
既不可太低,使材料粘度加大,挤丝速度变慢;也不可太高,使材料偏向于液态,粘性系数变小,流动性强,挤出过快,无法形成可精确控制的丝。
所以,喷头温度的设定应根据丝材的性质在一定范围内选择,以保证挤出的丝呈熔融流动状态。
成形室的温度会影响到成形件的热应力大小,温度过高,虽然有助于减少热应力,但零件表面易起皱;而温度太低,从喷嘴挤出的丝骤冷将使成形件热应力增加,易引起零件翘曲变形。
为了顺利成形,打印ABS时,一般成形室温度保持在55℃为佳,但PLA的话,尽量保持通风散热为佳,不能保温。
3、分层厚度也就是切片时的层厚/层高,由于每层有一定厚度,会在成形后的实体表面产生明显的台阶纹(层厚越高越明显),将直接影响成形后实体的尺寸误差和表面粗糙度。
对FDM工艺来说,这是一种原理性误差,要完全消除台阶是不可能的,只能通过设定较小的分层厚度来减少台阶效应。
4、补偿量这是指零件实际加工轮廓线与理想轮廓线之间的距离值,对于精度要求高的模型,一般建模就要尽量给出补偿,尤其是内孔。
3D打印技术中常见的打印精度问题及解决方法

3D打印技术中常见的打印精度问题及解决方法在3D打印技术中,打印精度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它直接影响到打印出的模型质量和准确性。
本文将探讨3D打印技术中常见的打印精度问题,并提供一些解决方法。
1. 熔融材料流动性差引起的细节精度问题在3D打印过程中,熔融材料的流动性差是一种常见的问题,它可能导致打印模型细节部分的失真或模糊。
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方法是使用更高质量的熔融材料,这些材料通常具有更好的流动性能,可以更准确地打印出细节部分。
此外,调整打印机的喷嘴温度和打印速度也可以改善打印精度,但要确保调整前后的温度和速度在合适的范围内。
2. 打印层与层之间的粘连力不足引起的精度问题打印层与层之间的粘连力不足可能导致打印出的模型层与层之间的间隙或松散,造成整体结构的不准确性。
为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尝试增加打印温度和调整打印速度,以增加熔融材料的粘连力。
此外,使用合适的打印底座和支撑结构也可以提高打印层与层之间的粘连力,确保模型的准确性。
3. 打印过程中的振动引起的误差问题在3D打印过程中,打印机的振动可能会导致模型精度的损失。
为了减少振动引起的误差,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使用更加稳固的打印机结构,减少机械振动的发生。
- 调整打印速度和加速度参数,避免产生过大的惯性力。
- 在打印机的基础上增加阻尼材料或减震装置,吸收振动能量。
4. 材料收缩引起的尺寸偏差问题在3D打印过程中,熔融材料在冷却过程中会发生收缩,这可能导致打印出的模型尺寸与设计尺寸有偏差。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使用具有较低收缩率的材料,例如ABS材料的收缩率相对较高,而PLA材料的收缩率较低。
- 调整打印温度和热床温度,使其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材料的收缩。
- 使用支撑结构和增加粘着剂,以减少模型变形和收缩。
5. 打印机本身的机械精度问题除了以上问题,打印机本身的机械精度也会直接影响打印精度。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选择质量较高的打印机,确保其具备较高的机械精度。
如何调整3D打印机的精度和分辨率

如何调整3D打印机的精度和分辨率3D打印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制造技术,它可以通过逐层堆叠材料来实现快速、精确的三维物体制造。
然而,由于材料性能、机器参数等因素的原因,3D打印机的精度和分辨率可能会有所不同。
在实际应用中,如何调整3D打印机的精度和分辨率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几种调整3D打印机精度和分辨率的方法。
首先,选择合适的打印材料是调整3D打印机精度和分辨率的关键。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选择合适的材料对于打印效果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硬度较高的材料可以获得更好的精度和分辨率,但同时也需要更高的打印温度和打印速度。
另外,材料的颗粒大小和分布也会影响打印精度和分辨率,因此选取颗粒大小均匀的材料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其次,调整3D打印机的参数可以改善精度和分辨率。
打印速度、喷嘴温度、层高等参数直接影响打印效果。
较低的打印速度可以提高打印精度和分辨率,但同时也会延长打印时间。
控制喷嘴温度可以确保打印材料充分熔化,从而获得更好的打印效果。
减小层高可以提高分辨率,但也会增加打印时间和消耗更多的材料。
因此,根据不同的需求,适当调整这些参数可以提升打印精度和分辨率。
另外,调整3D打印机的机械结构也可以改善打印质量。
首先,保持打印平台的水平度非常重要。
不平衡的打印平台会导致打印物体失去平衡,从而影响精度和分辨率。
通过调整打印床的调平螺丝,使打印平台保持水平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其次,检查喷嘴和挤出机的情况也是必要的。
清理堵塞的喷嘴和挤出机,确保打印材料顺畅流动可以减少打印的失真。
最后,使用高精度的导轨和步进电机也可以提高打印精度和分辨率。
此外,软件调整也可以改善3D打印机的精度和分辨率。
选择合适的切片软件并正确设置参数是十分重要的。
切片软件可以将物体切割成一层层的轮廓,然后生成G代码供打印机执行。
正确设置软件参数,如层高、填充密度、外壳壁厚等,可以提高打印精度和分辨率。
此外,对于复杂的物体,使用支撑结构可以增加打印物体的稳定性和精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3D打印机打印精度
的因素有哪些
LELE was finally revised on the morning of December 16, 2020
影响3d打印机打印精度的因素有哪些?
3D打印是目前快速成型领域中最受公众关注且最具生命力的技术之一。
普通打印机只能实现X、Y方向的移动,而3D打印在其基础上增加了Z轴的纵向移动,并利用三维CAD数据模型,将材料逐层堆积成与模型形状一致的实体,这就大大提高了制造复杂零件的能力,并缩短了新产品的研制周期,降低了研发成本。
3D打印所用的累计技术纷繁复杂,与之对应的打印材料也是多种多样。
熔融沉积成型技术(FDM)是通过加热的喷嘴将热塑性丝状材料挤出成型,这种3D打印技术不需要激光,所用设备成本低,工艺简介,可用材料种类多,以ABS\PLA等聚合物以及石蜡为主,较为廉价且利用率高,是目前流行的桌面3D打印机采用的主流技术。
下面我们以PLA材料为例,来探讨一下影响产品精度的几大因素:
在3D打印过程中,影响产品精度的因素很多,如打印机本身的精度、打印过程中的工艺参数设定等。
1)打印机精度
打印机本身的制造和装配精度以及工作过程中的振动都会影响其打印精度,比如XY平面误差,打印机框架结构及所用材料刚度对其稳定性也有着很大影响2)工艺参数
(1)温度
打印温度包括挤出头加热温度和热床温度。
挤出头加热温度主要影响材料的粘结堆积性能及丝材流动性。
温度过低将使材料难以粘结到热床上或是发生层间剥离,同时易造成喷嘴堵塞;过高则会使材料挤出时偏于液态,而不是易于控制的丝状。
喷头温度,热床温度都是我们在打印过程中需要实时观察,和调整的重要参数。
因此我们需要选择一款能清晰显示打印过程中各项参数的机器
(2)喷嘴直径与层厚
喷嘴直径决定挤出丝的宽度,进而影响成品精细程度。
由于3D打印的材料是一层一层铺起来的,故层厚的设置同样也会影响制品的粗糙度。
若选用大直径的喷嘴、层厚设置的厚,则打印速度比较快,但成品比较粗糙;反之,则打印速度慢,但得到的成品更加精细。
打印时需综合模型尺寸、用途来合理选用喷嘴设置层厚(3)打印速度
3D打印是一个打印速度与挤出速度相互配合的过程,而这需要合理匹配才能达到打印要求。
若打印远快于挤出,则材料填充不足,导致断丝;反之则会使熔丝堆积在挤出头上,导致材料分布不均。
由于桌面打印机所用材料为丝材,故只需在程序中设置丝材直径与打印速度便可,不用设置挤出速度。
打印速度对制件精度有着关键的影响,不能过快或过慢,需对其进行详细的设置,包括轮廓的打印速度、实体的填充速度、支撑结构的打印速度等,并且通常情况下要对第一层设置一个较慢的速度以提高其成品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