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发电的利与弊

合集下载

核能技术的利弊分析

核能技术的利弊分析

核能技术的利弊分析近年来,核能技术作为一种相对环保、高效的能源形式被广泛应用。

然而,与此同时,还存在着一系列的争议和质疑。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核能技术的利弊进行分析。

1. 环境效益核能技术的最大优势在于其环境效益。

与传统燃料相比,核能使用更少的资源,同时不会产生大量温室气体和其他污染物。

特别是在日益凸显的气候变化情况下,核能技术的环境效益愈发显著。

然而,核能技术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辐射污染问题也不可忽视。

这些废物需要进行安全处理和贮存,而处理过程又可能会产生新的污染物。

此外,核能反应堆的事故风险也始终存在。

2. 能源供应对于许多国家来说,核能技术是一个重要的能源供应途径。

核能发电不受天气和季节变化的影响,同时也不会受到供应国家政治稳定性的制约。

在能源供应方面,核能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

然而,建设和运营核反应堆也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同时相关技术和设备也需要进口。

这可能对一些国家来说是难以承受的经济负担。

此外,如前所述,核反应堆事故也可能造成数十年或数百年的环境和健康影响,这可能是无法承受的社会代价。

3. 安全和风险核能技术的安全和风险问题是公众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核反应堆事故的后果可能是惨痛的,例如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和福岛核事故。

这些大规模事故不仅造成了巨大人员伤亡和健康影响,长期污染也可能导致环境危机和社会动荡。

但是,要理性分析风险问题。

目前核能技术已经拥有了完善的安全措施和监控体系,大规模事故的发生几率已经极低。

此外,对于可能造成安全风险的老旧核反应堆,进行升级和改造也是一个可行的措施。

4. 社会影响与其他能源形式相比,核能技术对于周边环境和居民的影响也需要考虑。

当地居民对于核反应堆的安全和废弃物贮存可能存在困扰和不安。

在这一方面,为了缓解社会影响,强化社会参与和民主参与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核能技术下确实存在一些社会影响问题。

例如核能反应堆的建设可能侵占当地土地和资源,同时也可能导致居民生计和文化的改变。

深入探究核能的利与弊

深入探究核能的利与弊

深入探究核能的利与弊核能是一种能够产生出大量能量的技术,其能量来源为核反应。

核反应是指原子核的重组、分裂或合并的过程。

在核能的发展历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了核能的利与弊。

虽然核能具有高能量密度、低排放等优点,但是也存在核辐射、核废料、核安全等问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究核能的利与弊。

一、核能的优点1.高能量密度核能具有高能量密度,这意味着它可以产生出更多的电力。

相比于化石燃料等传统能源,核能更为高效。

2.低排放核能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非常低,这对于保护环境和应对气候变化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此外,核能也不会产生空气污染物,也不会在生产过程中释放有害物质。

3.独立性与传统能源不同,核能可以独立地提供为数不少的国家和地区的电力供应,这使得国家能够更为独立地满足能源需求。

二、核能的缺点1.核辐射核能使用核反应产生能量,但也会产生辐射。

由于辐射会对人体和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核辐射对于核能的反对者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2.核废料核能的产生也会产生大量的核废料。

这些废料包含有许多不同的放射性物质,需要进行妥善地处理,以避免对环境和人体产生危害。

3.核安全核能的生产需要准确的科学技术和完善的管理体系。

核反应的处理和控制是非常复杂的,如果管理不善或者处理错误,就可能会导致严重的事故,例如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

三、核能的应用范围1.核能在电力供应方面游刃有余,在核反应堆内的核反应可以产生高温和高压,这样的话就可以产生足够的蒸汽,用于制造电力。

2.核磁共振成像(NMR)在医学卫生上的应用,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诊断工具。

3.铀在抗癌化疗中也有应用,已经被广而告之。

四、如何利用核能1.核能生产电力,它可以满足全球能源需求的20%。

2.核潜艇可以在水中执行特殊任务。

所产生的大量电力,也可以用于飞机等。

3.星际探测时,核能也可以用来应对空间环境中的射线等其他一些影响。

五、如何处理核废料核废料的处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

废料的放射性很强,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对环境和人体产生巨大的危害。

核能发电的利与弊

核能发电的利与弊

核能发电的利与弊核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形式,被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国的能源开发中。

然而,与其带来的巨大利益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的问题和风险。

本文将探讨核能发电的利与弊,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一、核能发电的利益1. 清洁能源:与传统化石能源相比,核能发电没有直接的空气污染,不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对环境污染较小。

2. 高效利用:核能发电属于热能发电的一种形式,其反应堆能够高效利用核燃料,相较于火力发电等能源形式,核能发电的能源利用率更高。

3. 发电量大:核能发电厂可同时建造多个反应堆,能够大规模地进行能源生产,为国家提供稳定而丰富的电力供应,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

4. 经济效益:虽然建设核电厂的初期投资较高,但是核能发电设施的寿命周期长,运营成本相对较低,因此长期来看,核能发电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二、核能发电的弊端1. 安全风险:核能发电事故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如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和福岛核事故等,这些事故不仅对周边环境造成了污染,对人类的健康与生存也带来了巨大威胁。

2. 放射性废料处理:核能发电过程中产生的放射性废料需要长时间、高成本处理,目前没有找到完全安全可行的方案。

放射性废料的储存和处置问题是一个长期的挑战。

3. 反核运动:核能发电引发了一系列的反核运动,公众对核能发电的安全性和环境影响者持怀疑态度,这也加大了能源政策的调整和核电项目的难度。

4. 稳定性挑战:核能发电设施的维护和运营需要高标准的安全管理,一旦设施损坏或运营出现问题,会对能源供应造成波动性。

三、影响核能发电的因素1. 技术水平:核能发电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能够减少事故风险、提高安全性能,并且降低成本和资源消耗。

2. 能源政策:政府的能源政策对核能发电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政策稳定和支持是核能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3. 公众感知:公众对核能发电的认知和态度将直接影响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核电项目的开发。

4. 国际合作:核能技术的研发和利用需要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核能发电的挑战。

核电站的利与弊

核电站的利与弊

核电站的利与弊核电站是一种利用核能来产生电能的设施,它被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大量的电力。

然而,随着对环境保护和安全性的关注不断增加,核电站的利与弊也逐渐浮现出来。

本文将从经济、环境和安全三个方面来探讨核电站的利与弊,并就其中的关键问题进行分析和解读。

经济利与弊核电站在经济方面带来了一定的利益。

首先,核电站可以大量产生电能,提供给工业和居民使用,满足人们对电力的需求,促进经济的发展。

其次,核能是一种相对廉价的能源,核电站的建设和运营成本相对较低,可以为人们提供较为稳定的电力供应。

此外,核电站的长寿命和高效率也使得它在经济上具有优势。

然而,核电站也存在着一些经济上的弊端。

首先,核电站的建设成本较高,涉及到大量的资金投入。

其次,在运营过程中,核电站需要严格的监管和管理,增加了维护和运营的成本。

另外,核电站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一旦发生事故,不仅会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核电站的经济效益。

环境利与弊从环境角度来看,核电站也有其利与弊之处。

首先,核电站可以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和空气污染,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其次,核能是一种相对清洁的能源,核电站在发电过程中不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和烟尘,对环境影响较小。

此外,核电站的用地面积相对较小,可以节约土地资源。

然而,核电站在环境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核电站运营过程中会产生核废料,这些废料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一定的威胁。

其次,在核电站建设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废料和辐射废水,对土壤和水资源造成一定的污染。

此外,核电站的安全问题也会对环境产生潜在的风险。

安全利与弊核电站的安全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从利的方面来看,核电站在安全防护方面做了很多的努力。

核电站采用了多层次的安全保护措施,包括核反应堆的设计和防护设施的建设等。

核电站还建立了应急救援机制,一旦发生事故可以及时做出反应,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核能发电的利弊 (2)

核能发电的利弊 (2)

核能发电的利弊核能发电是一种利用核能转化为电能的方式。

核能被认为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然而,它也存在一些利弊。

本文将介绍核能发电的利与弊,并对其影响进行评估。

1. 利:清洁能源核能发电被视为清洁能源,因为它不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对全球气候变化有很大的积极影响。

相较于传统燃煤发电厂,核能发电厂的碳排放量较低,属于低碳能源。

此外,核能发电也不会产生空气污染物,如排放到大气中的颗粒物、硫化物等。

这使得核能发电对环境的影响更小,有助于保护大气质量和生态平衡。

2. 利:能源高效利用核能发电厂的能源利用效率相对较高。

相比燃煤发电,核能发电厂所需燃料少,能量转化效率更高。

这意味着核能发电可以更好地满足能源需求,减少对有限能源资源的消耗。

3. 利:供电稳定核能发电厂通常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供电稳定性。

核能发电过程比较稳定,基本不受自然环境影响,如天气变化,因此能够保持稳定的供电能力。

这对于维持国家的电力系统和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非常重要。

此外,核能发电还可以提供基础负荷电力,即全天候稳定的电力供应,这对满足工业和居民的日常用电需求非常重要。

4. 弊:核安全风险核能发电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核反应堆运行需要高度的控制和监管,一旦出现操作失误、设备故障或自然灾害等情况,可能导致严重事故,如三里岛事故和福岛核事故。

这些事故对人类和环境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引发了人们对核能发电安全性的担忧。

为了确保核能发电的安全,需要采取一系列严格的安全措施,包括设备检测、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等。

然而,即使有这些措施,核能发电的安全风险仍无法完全消除。

5. 弊:核废料处理问题核能发电产生的核废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核废料具有高度的放射性,对人类和环境造成潜在的风险。

目前尚没有找到理想的方法来处理和储存核废料,这使得核能发电厂面临着核废料长期的储存和处理困难。

核废料的储存和处理需要特殊的设施和技术来保证其安全性。

然而,这些设施和技术的建设和运营成本高昂,且涉及的安全风险仍然存在。

核能的利与弊

核能的利与弊

核能的利与弊核能作为一种高效的能源形式,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其通过核裂变或核聚变过程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为人类提供了一种与传统化石燃料截然不同的能源选择。

然而,核能的开发与利用如同一把双刃剑,既有其独特的优势也伴随着潜在的风险。

首要的优点是核能的高效性。

相比于传统的煤炭、石油等能源,核能在同等质量的条件下能够产生更多的能量。

据统计,一公斤铀235的燃烧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数吨煤炭的燃烧。

此外,核能发电具有极高的功率密度和低能源消耗特性,这对于能源需求日益增长的世界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

核能被视为一种清洁能源。

在核能发电过程中不会产生温室气体排放,对于缓解全球变暖问题有着积极的作用。

与传统的火力发电相比,核能发电对环境的污染较小,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并减少酸雨的发生。

凡事有利必有弊,核能的风险同样不容忽视。

首先是安全问题,尽管现代科技的发展已经使得核电站的安全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事故一旦发生,后果不堪设想。

例如,切尔诺贝利和福岛核事故就向世界展示了核事故的巨大破坏力,不仅造成了大量的放射性污染,还对周边环境和居民健康造成了长期影响。

核废料的处理也是一大难题。

虽然核废料的体积相对较小,但其半衰期长达数千甚至数百万年,如何安全有效地储存这些高放废料,以防止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是科学家和工程师们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经济因素也不可忽视。

核电站的建设、运营和维护成本较高,加之对技术和安全的要求极其严格,这使得核能在一些发展中国家难以普及。

核能是把双刃剑,它既有助于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又伴随着安全风险和经济挑战。

面对未来,我们应当以审慎的态度对待核能的开发与利用,不断探索和创新,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核能的优势,同时有效避免和降低潜在的风险。

通过国际合作、科技进步和严格的安全管理,核能有望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核电的利与弊

核电的利与弊

核电的利与弊核电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形式,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它也存在一些争议和风险。

本文将围绕核电的利与弊展开讨论。

一、核电的利1. 清洁能源:相比化石燃料发电,核电不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对环境的污染较小。

2. 储量丰富:核燃料(如铀)的储量较为丰富,可以满足长期的能源需求。

3. 高效能源:核电的能源转化效率非常高,可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能源消耗。

4. 稳定供应:核电站能够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减少对天气和自然资源的依赖,有利于经济的稳定发展。

二、核电的弊1. 安全隐患:核电站如果发生事故,可能会导致核泄漏或核辐射,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巨大威胁。

2. 废弃物处理:核电产生的放射性废弃物需要进行长期储存和处理,这对环境和人类安全提出了重大挑战。

3. 成本高昂:核电站的建设和维护成本较高,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可能负担较重。

4. 公众抵触情绪:核电与核武器的关联,以及核事故的潜在风险,使得公众对核电的抵触情绪较高,难以获得广泛的社会支持。

三、核电在不同国家的应用1. 法国:法国是世界上核电利用最广泛的国家之一,核电在法国的能源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为该国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

2. 日本:日本是世界上第三大核电使用国家,然而自2011年福岛核事故以来,该国对核电的态度发生了变化,逐渐减少核电的依赖。

3. 德国:德国政府决定逐步淘汰核能,计划在未来数十年内关闭所有核电站,转向可再生能源。

四、核电的发展与前景1. 高级反应堆技术:高级反应堆技术的发展有望解决核电安全隐患和废弃物处理等问题,使核电成为更为可靠和可持续的能源选择。

2. 新能源技术整合:核电与可再生能源的结合,可以构建更加灵活和可持续的能源供应系统,提供多样化的能源选择。

3. 硬件技术提升:随着科技的进步,核电装置的安全性能和效率将得到显著提升,进一步加大核电的发展力度。

总结:核电具备清洁、高效、稳定的特点,但也存在安全风险、废弃物处理难题和高昂成本等问题。

核能的利与弊

核能的利与弊

核能的利与弊核能被广泛认为是一种有效且清洁的能源形式,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困扰和争议。

本文将就核能的利与弊展开论述。

一、核能的利益1. 清洁能源:相较于传统的化石能源,核能并不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因此对于应对气候变化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有着重要的作用。

2. 高能效:核能在发电方面具有高能量转化效率,相对于其他能源形式而言,核能的发电量较大,能够满足大规模的能源需求。

3. 可持续性:核能燃料——铀具有较高的储量,且其获取相对容易,因此核能在一定程度上具备可持续性,可以支持长期的能源供应。

4. 经济效益:核能发电站的建设和运行成本较低,且核能的燃料成本也相对较低,可以为能源市场带来经济效益。

二、核能的劣势1. 安全问题:核能发电站一旦发生事故,如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和福岛核事故,都会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这种潜在的人为失误和设备故障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2. 废弃物处理:核能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放射性废弃物需要进行长期的保管和处理,这对于安全环保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3. 核扩散风险:核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也带来了核扩散的风险,特别是核材料被用于军事目的,可能导致核武器的非法扩散。

4. 社会接受度:由于核能事故的恶劣影响和可能的风险,核能在一些国家和地区面临着公众对于核能的负面情绪和抵制。

三、如何平衡利与弊尽管核能存在一定的风险和问题,但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来平衡其利与弊。

1. 加强安全措施:核能发电站在设计、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安全标准,加强设备和人员管理,提高事故应对能力,减少事故风险。

2. 推进废弃物处理技术:加大对核废弃物处理技术的研发投入,寻找更有效且安全的处理方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 加强国际合作:加强国际合作与信息共享,共同应对核扩散的风险,制定全球性的安全标准和监管机制。

4. 发展替代能源: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研发和利用,如风能、太阳能等,减少对核能的依赖,实现能源多元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能发电的利与弊
时间:2010-05-07 15:50:34 来源:科易网
在全球发展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成为越来越热的话题。

其中关注最多的包括风能、太阳能、海洋能等的利用,这些能源的利用方兴未艾,投资前景看好。

但面对任何一项新技术或新能源的利用,我们都应该本着科学的态度,从正反两个方面全面看待,合理开发、合理利用,使新能源和新技术真正造福于人类。

核能给我们的印象有点神秘,还有一些恐惧。

它的缺点和优点,都可以从全球的核武器中体现出核能巨大的威力和杀伤力。

核能,"冰火两重天"的个性,在核能发电上引起了巨大的争议。

核能(或称原子能)是通过转化其质量从原子核释放的能量,符合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方程E=mc²其中E=能量,m=质量,c=光速常量。

核能通过三种核反应之一释放:核裂变,打开原子核的结合力;核聚变,原子的粒子熔合在一起;核衰变,自然的慢得多的裂变形式。

核能发电的过程概括就是:核能-水和水蒸气的内能-发电机转子的机械能-电能。

核能发电是利用核反应堆中核裂变所释放出的热能进行发电的方式。

它与火力发电极其相似。

只是以核反应堆及蒸汽发生器来代替火力发电的锅炉,以核裂变能代替矿物燃料的化学能。

除沸水堆外(见轻水堆),其他类型的动力堆都是一回路的冷却剂通过堆心加热,在蒸汽发生器中将热量传给二回路或三回路的水,然后形成蒸汽推动汽轮发电机。

沸水堆则是一回路的冷却剂通过堆心加热变成70个大气压左右的饱和蒸汽,经汽水分离并干燥后直接推动汽轮发电机。

核能发电——利
核能发电最大的优势就是我们所认识的,能量巨大。

它以少量的核子燃料即可产生大量的能量。

低浓缩铀1吨具有相当于约5万吨的重油之能量。

除此之外,核能发电的优势还有以下几点:
1、污染低。

核能发电的方式是:利用核反应堆中核裂变所释放出的热能进行发电。

核能发电不会排放巨量的污染物质到大气中,不会造成空气污染。

尤其是同火电站相比,核能发电不会产生地球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二氧化碳。

核电站设置了层层屏障,基本上不排放污染环境的物质,就是放射性污染也比烧煤电站少得多。

2、从燃料资源上而言,地球有望供应。

世界上有比较丰富的核资源,核燃料有铀、钍氘、锂、硼等等,全球铀的储量约为417万吨。

地球上可供开发的核燃料资源、可提供的能量是矿石燃料的十多万倍。

3、运输方便、成本低。

核燃料能量密度比起化石燃料高上几百万倍,故核能电厂所使用的燃料体积小,运输与储存都很方便。

例如,核电厂每年要用掉80吨的核燃料,只要2支标准货柜就可以运载。

如果换成燃煤,需要515万吨,每天要用20吨的大卡车运705车才够。

核能发电——弊
核能发电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最让人恐惧的就是核辐射污染。

虽然核能发电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但包括核泄露和核废料处理对环境生命产生致命伤害的核辐射污染时常遭到部分环保人士的反对。

此外,还存在热污染等情况。

1、核废料处理需严谨。

使用过的核燃料,虽然所占体积不大,但因具有放射性,因此必须慎重处理。

一旦处理不当,就很可能对环境生命产生致命的影响。

核废料的放射性不能
用一般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消除,只能靠放射性核素自身的衰变而减少。

核废料放出的射线通过物质时,发生电离和激发作用,对生物体会引起辐射损伤。

目前,国际上处理高放射性核废料的方式主要有"再处理"和"直接处置"两种。

"再处理"主要是从核废料中回收可进行再利用的核原料;"直接处置"是指将高放射性废料进行地下埋藏,一般经过冷却、干式储存、最终处置三个阶段。

美国就一直采取地下掩埋的措施来处理核废料。

在内华达州北部的丝兰山脉,已有1.1万个30―80吨的处理罐被埋在地下几百米深处的隧道里。

2、热污染。

核能发电热效率较低,因而比一般化石燃料电厂排放更多废热到环境裏,故核能电厂的热污染较严重。

3、核能发电被认为存在风险。

核裂变必须由人通过一定装置进行控制。

一旦失去控制,裂变能不仅不能用于发电,还会酿成灾害。

全球已经发生了数起核泄露事故,对生态及民众造成了巨大伤害。

有些环保人士就认为,和其他可再生能源相比,核能并不是一种安全的能源。

公元1986年4月26日凌晨,位于今天乌克兰的苏联第一座核电站--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机组发生爆炸,重达8吨多强辐射物质喷发泄漏,造成核能史上最惨重的灾难。

事故发生后,白俄罗斯损失了20%的农业用地,220万人居住的土地遭到污染,成百个村镇人去屋空。

近核电站7公里内的松树、云杉凋萎,1000公顷森林逐渐死亡。

30公里以外的"安全区"也不安全,癌症患者、儿童甲状腺患者和畸型家畜急剧增加;即使80公里外的集体农庄,部分生下来的小猪也被发现出生缺陷。

上述怪症都被称为"切尔诺贝利综合症"。

核能发电的前景
节能减排目标的制订、能源结构调整,中国核能发展空间巨大。

我国核电经过20多年的发展,核电设计、建设和运营水平明显提高,核电工业基础已初步形成。

进入21世纪后,我国核电发展方针由"适度发展"到"推进发展",最后确定为"积极发展"。

据统计,截至2009年,我国已建成的核电装机容量为913万千瓦,而在建与已获准的装机容量也达3858万千瓦,居世界核电在建规模之首。

预计2020年,建成核电装机容量为7000万千瓦,在建3000万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比例由4%调高至8%。

依据这个目标,按照12500元/KW的造价,整个核电市场的空间年均将有800亿元,行业前景非常可观。

从全球看,利用核能产生核电的比重占20%的国家已经很多。

而我国当前利用核能产生的核电在整个电力装机容量中的比重仅为1%,因此中国未来核能发展有很大的空间。

科学家们认为,理想的洁净能源是实现太阳一样的可控核聚变。

实现核聚变最好的燃料是氘和氚,这两种元素是氢的同位素,在地球上储量非常丰富。

氘和氚燃烧后,其聚变产物是惰性物质氦,对环境没有任何污染。

这样,人类就不但解决了能量的来源问题,能源的洁净问题也会得到彻底解决。

其实,人类实现核聚变如“氢弹爆炸”已经30多年了,但为什么核聚变反应的和平利用问题却一直得不到解决呢?主要原因是核聚变反应所要求的温度、压力等条件太高,除了让其“爆炸”之外,目前尚不能在可控的范围内实现。

据估计,人类至少还需要80至100年时间,才能解决和平利用核聚变的技术问题。

也就是说,在解决核聚变技术问题之前和化石能源耗尽之后,人类的能源将出现几十年的“真空”。

那么,用什么来填补这个真空呢?
如果再把核裂变时产生的核废料问题解决了,人类对核能的利用将展现出美好的前景。

核裂变产生的核废料中共有200-300种放射性核元素,从理论上讲这些核废料都是可以做到再利用的。

目前,用作核燃料的铀235裂变后所产生的核废料,主要是碘129和锝99等。

它们都带有极强的放射性,寿命均大于50年。

目前人类实现的核是原子核在中子的轰击下造成的碎裂反应。

但由于中子不带电,能量不能人为控制,而质子同中子质量相同,并带有一个正电荷,可以通过加速器进行能量控制。

用加速后的质子轰击原子核,就能生产出能量合适的中子。

这种质子通过电离氢原子即可得到。

比如,氢化钛在加速器中被轰击电离,就可产生大量质子,形成质子源。

质子源在中能强流质子加速器的作用下,产生质子束并轰击大块重金属靶,就可形成极强的中子源——散裂中子源,再用散裂中子源次临界反应堆,就可产生有选择的核裂变反应。

核燃料在中子轰击下裂变的同时能产生核废料,而核废料在适当强度和能量的中子轰击下,又能有选择地被嬗变成稳定的元素。

实验和理论都已证明,大多数锕系核元素都可以在快中子或高强度的热中子环境中裂变。

而毒性大的裂变产物(如钚239)也可以被热中子嬗变掉,这就是核废料的洁净化过程。

此外,在合适能量中子的轰击下,还可燃烧地球上含量丰富、但在普通裂变堆里不能燃烧重元素(如钍等新的核燃料)。

中子在反应堆中有益和有害两种作用同时存在,并且相互竞争,使我们有机会选择合适强度和能量的中子以改变各种作用相对关系,使之兴利去弊,造福人类。

洁净核能源就是在现在的反应堆之外再设置一个中子源,给反应堆人为地造成精心设计的中子环境,在提供能量的同时,增殖核燃料和嬗变核废料,使反应堆在无高放射性核废料输出的情况下运行。

现在,洁净核能源的概念设计已经基本解决,基本技术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估计在20年后投入应用。

那时,地球上储量丰富的钍等元素都能裂变燃烧。

按目前最保守的估计,也能解决人类60到100年的能源问题。

这以后核聚变技术将会成熟,人类可利用核聚变来提供能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