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电气设备的接地

合集下载

DL_T_621-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DL_T_621-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本标准起草单位:电力工业部电力科学研究院高压研究所。 本标准起草人:杜澍春。 本标准委托电力工业部电力科学研究院高压研究所负责解释。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交流标称电压 500kV 及以下发电、变电、送电和配电电气装置(含附属直 流电气装置,并简称为 A 类电气装置)以及建筑物电气装置(简称 B 类电气装置)的接地要求 和方法。
平时不带电压,但故障情况下能带电压的电气装置的容易触及的导电部分。 2.17 装置外导电部分 extraneous conductive part
不属电气装置组成部分的导电部分。 2.18 中性线 neutral conductor
与低压系统电源中性点连接用来传输电能的导线。 2.19 保护线 protective conductor 低压系统中为防触电用来与下列任一部分作电气连接的导线: a) 线路或设备金属外壳; b) 线路或设备以外的金属部件;
门; i) 电力电缆接线盒、终端盒的外壳,电缆的外皮,穿线的钢管和电缆桥架等; j) 装有避雷线的架空线路杆塔; k) 除沥青地面的居民区外,其他居民区内,不接地、消弧线圈接地和高电阻接地系统 中无避雷线架空线路的金属杆塔和钢筋混凝土杆塔; l) 装在配电线路杆塔上的开关设备、电容器等电气设备; m) 箱式变电站的金属箱体。 4.2 电气设备和电力生产设施的下列金属部分可不接地:
电气装置的金属外壳、配电装置的构架和线路杆塔等,由于绝缘损坏有可能带电,为防 止其危及人身和设备的安全而设的接地。 2.4 雷电保护接地 lightning protective ground
为雷电保护装置(避雷针、避雷线和避雷器等)向大地泄放雷电流而设的接地。 2.5 防静电接地 static protective ground 为防止静电对易燃油、天然气贮罐和管道等的危险作用而设的接地。 2.6 接地极 grounding electrode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规范)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规范)

本标准规定了交流标称电压 500kV 及以下发电、变电、送电和配电电气装置(含附属直流电气装置,并简称为 A 类电气装置)以及建造物电气装置(简称 B 类电气装置)的接地要求和方法。

本标准采用下列名词术语。

2.1 接地 Grounded将电力系统或者建造物中电气装置、设施的某些导电部份,经接地线连接至接地极。

2.2 工作接地 Working ground、系统接地 System ground在电力系统电气装置中,为运行需要所设的接地(如中性点直接接地或者经其他装置接地等)。

2.3 保护接地 Protective ground电气装置的金属外壳、配电装置的构架和路线杆塔等,由于绝缘损坏有可能带电,为防止其危及人身和设备的安全而设的接地。

2.4 雷电保护接地 Lightning protective ground为雷电保护装置(避雷针、避雷线和避雷器等)向大地泄放雷电流而设的接地。

2.5 防静电接地 Static protective ground为防止静电对易燃油、天然气贮罐和管道等的危(wei)险作用而设的接地。

2.6 接地极 Grounding electrode埋入地中并直接与大地接触的金属导体,称为接地极。

兼作接地极用的直接与大地接触的各种金属构件、金属井管、钢筋混凝土建(构)筑物的基础、金属管道和设备等称为自然接地极。

2.7 接地线 Grounding conductor电气装置、设施的接地端子与接地极连接用的金属导电部份。

2.8 接地装置 Grounding connection接地线和接地极的总和。

2.9 接地网 Grounding grid由垂直和水平接地极组成的供发电厂、变电所使用的兼有泄流和均压作用的较大型的水平网状接地装置。

2.10 集中接地装置 Concentrated grounding connection为加强对雷电流的散流作用、降低对地电位而敷设的附加接地装置,普通敷设 3~5 根垂直接地极。

DLT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DLT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DLT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是电气安全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的作用是为电气设备和人员提供有效的保护,防止电气事故发生。

本文将从什么是接地开始,详细介绍DLT交流电气装置接地的意义、类型、原理以及安装方法等方面。

一、什么是接地接地是指将电气设备的导体与地面连接在一起,以便于电气设备和人员的保护。

接地有三种形式:单点接地、多点接地和不接地。

根据不同的场合和应用要求,我们可以选择不同形式的接地方式。

二、DLT交流电气装置接地的意义大型的DLT交流电气装置具有较高的电压、电流和功率等特点,因此在操作时,需要采用有效的接地措施确保电气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DL&T交流电气装置接地的作用主要有:1. 防止漏电电流对人体的危害。

当电气设备发生漏电时,电流会通过接地导线流回地面,保护人员免受电击危险。

2. 防止电气设备因雷击产生过电压而损坏。

当电气设备遭受雷击时,大量电流会通过接地电线流到地面,从而避免电气设备因过电压损坏。

3. 可以帮助电气设备正常运行。

接地系统中的一些元件,如接地刀闸、接地切断器等,具有很好的绝缘保护,可以有效地帮助电气设备正常运行。

4. 提高接地保护的可靠性。

DLT交流电气装置应该采用有效的接地系统和传输线路,以确保系统的接地保护具有可靠性和稳定性。

三、DLT交流电气装置接地的类型1.单点接地单点接地是指电气设备的一个点与地面相连,其他点不与地面相连。

单点接地可以很好地避免电气设备产生过电压,但是有时也会产生漏电和电爆等危险。

因此,建议采用多点接地或不接地的方式。

2.多点接地多点接地是指电气设备的多个点与地面相连。

这种接地方式可以更好地保护电气设备和人员,可以减少对人体的危害,减少电气设备的故障。

3.不接地不接地是指电气设备不与地面相连。

这种接地方式比较少用,适用于一些特殊的电气设备,如带电作业等。

四、DLT交流电气装置接地的原理接地的原理是利用接地系统中的导体将电流引入地面,以消除电气设备和人员之间存在的电压差。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输变电标准讲解资料《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 621-1997)2008 年 8月目录前言一、本标准对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的基本要求二、对发电厂、变电所电气装置及配电电气装置的接地电阻的要求三、发电厂、变电所接地装置的电位计算四、接地装置的热稳定校验五、对发电厂、变电所电气装置中电气设备接地线的连接要求六、线路杆塔的接地装置七、关于接地电阻的测量八.低压系统的接地形式前言本标准根据原水利电力部1979年1月颁发的《电力设备接地设计规程》SDJ8-79和1984年3月颁发的《500kV电网过电压保护绝缘配合与电气设备接地暂行技术标准》SD119-84,经合并、修订提出的。

标准的适用范围—A类(500kV及以下电力系统发电、变电、送电和配电)B类(一般工业与民用低压)电气装置接地要求和方法。

本标准与修订前标准的重要差别:2)补充了低电阻接地系统接地要求;3)修改了有效接地系统要求;4)补充了GIS变电所的接地要求;5)修改了接地线等热稳定计算中短路电流的持续时间的要求,并且针对不同情况提出具体规定;6)增加了变电所接地装置不均匀网格的设计和计算等的内容;7)补充了对电气装置耐腐蚀和工作寿命的要求;8)增补了B类(一般工业与民用低压)电气装置接地要求和方法。

下面结合本标准的原文,对上述各项问题将作简要的阐述。

一、本标准对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的基本要求。

1.在系统发生接地故障时接地装置所产生的接触电位差Vt与跨步电位差Vs,均应符合3、4条的要求。

新的标准,对“低电阻接地系统”与“有效接地系统”的要求一致。

见3、4条a 中的(1)、(2)。

式(3.4a)来源于标准(SDJ8—79)是参照76版IEEE No80〈变电站接地安全规程〉中美国人达尔基尔(Daljiel)的“3S心颤电流曲线”,它是以统计方法综合了各种躯体和心脏大小与人体接近的动物的试验结果。

提示了在0.03~3秒的时间范围内人体开始发生心室颤动的电流(心颤电流)Io(A)有效值和人体吸收能量相关的关系式:式中t:电击时间S;K:由试验导出的“能量常数”它是人体重量的函数据下包线得出,原标准采用早期公布的体重70kg K70=0.0272。

DL/T621-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DL/T621-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对应的旧标准:SDJ 8-79;SD 119-84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Grounding for AC edectrical insfallations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621—1997DL/T621—1997 Grounding for AC electrical installations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1997-09-02批准1998-01-01实施前言本标准是根据原水利电力部1979年1月颁发的SDJ8—79《电力设备接地设计技术规程》和1984年3月颁发的SD119—84《500kV 电网过电压保护绝缘配合与电气设备接地暂行技术标准》,经合并、修订之后提出的。

本标准较修订前的两个标准有如下重要技术内容的改变:1)增加了电阻接地系统交流电气装置保护接地接地电阻的规定;2)修订了有效接地系统接地装置接地线热稳定校验的规定;提出3~66kV不接地、消弧线圈接地和高电阻接地系统进行异地两相短路接地线热稳定校验的要求;3)补充了接地网非等间距布置时的接地网接触电位差、跨步电位差的计算方法;4)修订了杆塔接地装置和自然接地极冲击系数的计算方法;5)提出接地装置耐腐蚀的工作寿命的要求;6)增加了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GIS)的接地规定;7)参考IEC有关标准补充了低压建筑物电气装置的接地系统和接地装置等内容。

本标准发布后,SDJ8—79和SD119—84第六章500kV电网电气设备接地即行废止。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和附录E是标准的附录,附录F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电力工业部科学技术司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工业部绝缘配合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电力工业部电力科学研究院高压研究所。

本标准起草人:杜澍春。

本标准委托电力工业部电力科学研究院高压研究所负责解释。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交流标称电压500kV及以下发电、变电、送电和配电电气装置(含附属直流电气装置,并简称为A类电气装置)以及建筑物电气装置(简称B类电气装置)的接地要求和方法。

DL/T621-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DL/T621-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DL/T621-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对应的旧标准:SDJ 8-79;SD 119-84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Grounding for AC edectrical insfallations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621—1997DL/T621—1997 Grounding for AC electrical installations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1997-09-02批准1998-01-01实施前言本标准是根据原水利电力部1979年1月颁发的SDJ8—79《电力设备接地设计技术规程》和1984年3月颁发的SD119—84《500kV 电网过电压保护绝缘配合与电气设备接地暂行技术标准》,经合并、修订之后提出的。

本标准较修订前的两个标准有如下重要技术内容的改变:1)增加了电阻接地系统交流电气装置保护接地接地电阻的规定;2)修订了有效接地系统接地装置接地线热稳定校验的规定;提出3~66kV不接地、消弧线圈接地和高电阻接地系统进行异地两相短路接地线热稳定校验的要求;3)补充了接地网非等间距布置时的接地网接触电位差、跨步电位差的计算方法;4)修订了杆塔接地装置和自然接地极冲击系数的计算方法;5)提出接地装置耐腐蚀的工作寿命的要求;6)增加了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GIS)的接地规定;7)参考IEC有关标准补充了低压建筑物电气装置的接地系统和接地装置等内容。

本标准发布后,SDJ8—79和SD119—84第六章500kV电网电气设备接地即行废止。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和附录E是标准的附录,附录F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电力工业部科学技术司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工业部绝缘配合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电力工业部电力科学研究院高压研究所。

本标准起草人:杜澍春。

本标准委托电力工业部电力科学研究院高压研究所负责解释。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交流标称电压500kV及以下发电、变电、送电和配电电气装置(含附属直流电气装置,并简称为A类电气装置)以及建筑物电气装置(简称B类电气装置)的接地要求和方法。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简要介绍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简要介绍

中性点各种接地方式的优缺点
• • 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主要特点 (1) 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时,中性点的电位近似等于零,非故障相的对 地电压近于相电压,系统中设备、导体的对地绝缘按承受相电压设 计,绝缘投资比中性点不接地低20%左右; (2) 发生单相短路时立即断开线路,中断对用户的供电,供电的连续 性差; (3) 单相接地短路时的短路电流很大,可能超过三相短路电流的数值, 须选用较大容量的开关设备; (4) 国外电厂有少量采用,国内无电厂采用该方式。
• •
• • •
中性点各种接地方Biblioteka 的优缺点• • • • • • • • • • •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主要特点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主要优点: (1) 单相接地故障时,中性点的位移电压产生感性电流流过接地点, 补偿电容电流,将接地点的综合故障电流限制在5A或更低,可继续 供电; (2) 由于单相接地的故障点的残余电流很小,使得接地电弧不能维持 而立即自动熄弧,不会发展成为相间故障; (3) 微机控制消弧线圈装置具有自动调节消弧线圈电感电流的功能, 避免发生谐振; (4) 能将单相接地的过电压抑制在2.5倍的相电压以下; (5) 微机控制消弧线圈装置具有快速选线的功能。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主要缺点: (1) 选线接地保护较为复杂; (2) 运行维护工作量大,成本较高; 该接地方式适用于接地电容电流大于10A且对供电连续性要求较高的 配电系统。
中性点各种接地方式的优缺点
• 中性点经高阻接地的主要特点 中性点经高电阻接地的运行方式,是在中性点与大地之间有目的地 接入较高电阻值的电阻,以限制接地故障电流到10A或以下。同时 要求电阻性电流略大于或者等于接地电容电流。该接地方式有如下 优点: (1)高阻接地系统因为单相接地故障电流被限制到很小,通常并 不要求立即切除故障,而允许带接地运行2h以内,供电连续性高。 (2)若采用经高阻接地方式,单相接地电流由电容电流和电阻电 流组成,保护装置可检测故障并发出信号,易于实现有选择性的继 电保护。 厂用电系统经高电阻接地方式的缺点: (1)本接地方式仅只适用于单相接地电容电流小于7A的系统; (2)当发生单相接地时,作用于报警,其带故障运行时的缺点与 不接地系统相同。 该接地方式适用于电容电流小于7A,对供电连续性要求较高的 高压厂用电系统。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是电气安全防护的重要一环,也是电力设施安全运行的保障。

本文将从接地的定义、作用、分类以及接地线的敷设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和阐述。

一、接地的定义和作用当电气设备出现电气故障,如绝缘缺陷、漏电等问题时,如果没有良好的接地措施,电流就无法得到良好的引导和及时的释放,从而会导致电气设备损坏或甚至爆炸事故等。

因此,接地是一种重要的电气安全措施,主要是将电气设备的非电性部分(机壳、框架等)与地面建立可靠的电气连接,以达到保护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的目的。

二、接地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安装环境和工作条件,接地可分为如下几种:1. 保护接地保护接地是安装在供电系统和负载设备的电气装置上的接地,是为了保护人身安全和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而设立的。

一般采用独立接地方式,即每个电气设备均采用一个独立的接地电极,以避免一个设备带来的电源电流对其他设备造成影响。

2. 功能接地功能接地主要用于保证电气设备的正常工作和信号的传输,常见于通信、广播等设备上。

功能接地应与保护接地分开处理,以避免互相影响。

3. 环网接地环网接地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接地电极连接起来,形成一定的电气网络结构,以降低地电阻、提高接地效果和抑制电气噪声的重要措施。

在环网接地中,可以采用桩式接地或网格式接地等方式。

三、接地线的敷设接地线的敷设应遵循以下原则:1. 接地线应选择规格合适、容易焊接的电缆或电线,长度应尽量缩短,减少电阻的影响。

2. 接地线应采用直线、沿着建筑物外墙立面敷设,或埋入地下,以保持线路的稳定。

3. 接地线的耐久性应达到设计要求,应在耐腐蚀、耐磨损、耐高温、防腐剂和耐紫外线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性能。

4. 接地线应放置在距离其他电气装置足够远的位置,以防止可能产生的干扰和电磁场影响。

5. 接地线的安装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和标准,应进行必要的地电阻测试和安全检查,确保安全可靠。

总之,接地在电气装置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电气设备运行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保护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全所接地应符合DL/T621-1997《交流电气设备的接地》的规定,电气设备的金属部分,包括电机、变压器和高压电气的外壳,配电控制的框架,电气设备金属网栏,电缆的外皮,穿墙钢管和电缆桥架及电缆终端盒等,均应与主接地网相连。

2、本卷册接地装置由地下主接地网和地上接地干线所组成,主接地网部分:水平接地极选用镀铜钢绞线s=95m²,接地干线(为室内接地部分)和接地引线,采用50*5镀锌扁铁。

垂直接地极采用镀铜接地棒,镀铜0.254mm厚。

垂直接地极在外边缘平均分布,平均间隔8米,每组打深6米,并施加GEM接地增强材料。

水平接地网用细土回填。

3、所区内主接地网部分,水平接地网埋深-0.8m,接地极与附近建筑物的距离不小于2m,外边缘应闭合,外缘各角应做成圆弧形,圆弧的半径不宜小于均压线间距的一半,接地网的外缘经常有人出入的走道外,应铺设砾石、沥青等高电阻率路面;
4、避雷针的集中地装置应与主接地网连接,在连接处加装集中接地装置,由连接点至变压器接地点沿接地极的长度不应小于15米。

5、电缆沟及坚井内预埋件应与主接地网可靠连接。

建筑物立柱引出钢筋应与主接地网或接地干线可靠连接。

6、在接地线引向建筑物的入口处和在检修用临时接地点处,均应刷白色底漆并标以黑色标记。

7、接地线与接地体,接地体与钢筋,接地线与接地线,接地线与预埋件均采用可靠焊接,其中埋入地下的主接地网应采用CADWELD放热焊接。

8、本工程采用总等电位联结,应将建筑物内保护干线、设备进线总管、金属构等进行联结,总等电位联结均采用等电位卡子,禁止在金属管道上焊接。

等电位箱安装,底边距地0.3m。

具体做法参见国际图集《等电位联结安装》02D50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