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白酒与威士忌的典型性对比研究

合集下载

四大洋酒的简介

四大洋酒的简介
四大洋酒简介
1 综述 2 白兰地 3 威士忌 4 伏特加 5 朗姆酒
目录
Part
综述
世界主流蒸馏酒的名称
Brandy —白兰地 Vodka —伏特加 Gin —金酒
Baijiu—中国白酒 Whisky —威士忌 Rum — 朗姆酒 Tequila—龙舌兰
中国白酒的六大共性 中国白酒的六大共性
卡尔瓦多 干邑
雅文邑
水果烈酒工艺简述
干邑和雅文邑
法国主要有三个地区出产水果烈酒,分别是干邑(Cognac),雅文邑 (Armagnac),及卡尔瓦多(Calvados)。他们是水果烈酒的标杆性产区。
卡尔瓦多地处北方,葡萄种植不佳,因此主要出产苹 果和梨子为主的烈酒,其水果特点极其鲜明。
而举世闻名的干邑和雅文邑地区,对其葡萄种植、酿 酒方式、陈酿时间和器皿、标签标识等等有一系列的法律 规定,对干邑和雅文邑的白兰地品质和品牌进行了有效的 保护。
芝华士 Chivas Regal
产品系列: ➢ 芝华士12年
➢ 芝华士18年 ➢ 皇家礼炮21年 ➢ 皇家礼炮50年
尊尼获加(JOHNNIE WALKER)
JOHNNIE WALKER (红牌、黑牌、金牌、绿牌、蓝牌)
百龄坛BALLANTINES
• 是调配苏格兰威士忌中的极品。 • 这产品完全体现了传统苏格兰威士忌之优良传统及真我个性。 • 将纯洁自我的特性和超凡的酒质混为一体。
感醇厚、 圆润、顺滑,回味悠长; • 将酒中不愉快挥发物通过桶板挥发至空气中,排出酒体外,使酒液得更纯兰地
水果烈酒
有水果的地方,就基本上会有用其酿造的 烈酒。水果烈酒是一种多样化和国际化的 产品。
主要种类:葡萄与水果白兰地、格拉帕酒 (渣酿白兰地)、皮斯科酒(秘鲁的国酒)等

白兰地和威士忌的区别

白兰地和威士忌的区别

一、白兰地和威士忌的酿造区别:白兰地和威士忌是属于洋酒,同中国的白酒在酿造方法上有所不同。

白兰地,原产于荷兰。

现在,一般以葡萄为原料,通过蒸馏酿成的酒均称为“白兰地”,而以其他水果为原料,通过同样的方法制成的酒,常在前面加上水果原料的名称以区别其种类,如“樱桃白兰地”、“苹果白兰地”等。

白兰地酒精度一般在40-45度,色泽金黄透明,香醇浓郁。

白兰地是一种具有特殊风格的饮料酒,它对于酒度的要求不高,一般在60-70%(V/V)的酒精中,能保存它固有的芳香,因此白兰地的蒸馏方法至今停留在壶式蒸馏机上。

威士忌,源于爱尔兰。

威士忌是一种用谷类制成的酒,在原料方面不如白兰地那么严格,一般以大麦麦芽蒸馏,很多国家都有,以苏格兰威士忌最为有名;美国的有杰克丹尼等。

威士忌一般存储10年以上,20年以上就开始退化了。

Whiskey 也有以玉米或其它谷物为原料,经过醣化,发酵,之后进行蒸馏,木桶储存所得到的熟成的酒,在陈年的过程中酒色也由原来的无色透明转为或浅或深的琥珀色。

一般而言,清淡的威士忌仅储存四年即可,在标签上可看到不同年份的表示。

二、白兰地和威士忌的色泽区别陈年和色泽上也有差异。

白兰地是属于贮藏年份越久,品质越好的类型,一般用五角星来表示熟成程度,每一颗代表5年。

而威士忌一般存储10年以上,20年以上就开始退化了。

一般而言,清淡的威士忌仅储存四年即可,在标签上可看到不同年份的表示。

白兰地和威士忌色泽上也各有不同。

白兰地色泽金黄透明,香醇浓郁。

威士忌,在陈年的过程中酒色也由原来的无色透明转为或浅或深的琥珀色。

三、白兰地和威士忌的饮用区别威士忌要加冰块和苏打水喝,这样喝起来才不会那么烈,口感比较平和。

苏打使酒产生出大量二氧化碳气体,喝下去,冰凉的酒气从鼻腔里冲出来。

与喝饱了冰镇啤酒后打嗝的感觉有些近似。

但嗝出的气体,比啤酒嗝香得多,特别舒服。

白兰地与威士忌的喝法相反。

喝时不但不能加冰,还要微微加温。

喝白兰地,要用一种特殊规格的高脚玻璃杯。

威士忌和白酒哪个好喝?威士忌和白酒的3个区别

威士忌和白酒哪个好喝?威士忌和白酒的3个区别

威⼠忌和⽩酒哪个好喝?威⼠忌和⽩酒的3个区别中国酒⽂化由来已久,中国是⽩酒的故乡,⾄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威⼠忌起源于苏格兰,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威⼠忌和⽩酒都同属于烈性蒸馏酒,那么,威⼠忌和⽩酒有什么不同?威⼠忌和⽩酒的3个区别1.原料不同威⼠忌通常是由⼤麦、⿊麦、燕麦、⼩麦或⽟⽶酿制⽽成,但不同的国家标准对原料的要求也不同。

值得⼀提的是,威⼠忌需要在橡⽊桶中陈酿⼀段时间。

因原料的不同,威⼠忌主要分为麦芽威⼠忌和⾕物威⼠忌。

⽩酒通常以⾕物为主要原料,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以⼤曲、⼩曲或麸⽪发酵剂为糖化发酵剂蒸馏⽽成的蒸馏酒,因原料的不同,⽩酒可分⾼粱⽩酒,青稞酒,⽶酒等。

2.制作⼯艺不同威⼠忌属于蒸馏酒,是由⼤麦和其他⾕物制成的。

在橡⽊桶中陈酿多年后,它被混合成43度左右的浓蒸馏酒。

英国⼈称之为“⽣命之⽔”,许多国家都⽣产威⼠忌,所以根据产地,威⼠忌主要有四个地区:苏格兰威⼠忌、爱尔兰威⼠忌、美国威⼠忌和加拿⼤威⼠忌。

威⼠忌的酿造过程分为发芽、糖化、发酵、蒸馏、陈酿和混配六个步骤。

威⼠忌味浓,⼊⼝微酸微辣。

⼊⼝后,有浓郁的橡⽊味,略带烧焦的炭⾹,伴随着⾹甜的⼩麦味,回味充满张⼒,个性突出,充满野性,不爱喝酒的⼈往往容易喝醉。

威⼠忌⽩酒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酿造历史,酿酒原料⼀般是农作物,如⼤⽶、⼩麦、⽟⽶、⾼粱、糯⽶、豌⾖、⽢薯、花⽣、⽢蔗等。

⽩酒的酿造⼯艺⽐较复杂,不同的⽩酒品牌都有⾃⼰独特的酿造配⽅,不为外⼈所知。

⽩酒的⼤致酿造流程1.发酵:酒精发酵是酿制⽩酒的主要阶段,在这⼀阶段产⽣酒精。

2.淀粉糖化。

3.制曲:曲是酒之母,曲是酒之⾻,曲是酒之魂”。

由此可见,酒曲在酿酒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

4.原料处理:酒曲在中国被⼴泛使⽤。

其原料处理的基本⼯艺和程序是:细磨或粉碎、润湿(浸泡⼤⽶)、蒸煮(蒸⼤⽶)、冷却(洒⽔冷却)、翻料、⼤桶或酒窖发酵等。

5.蒸馏:所谓蒸馏就是将⽩酒加热,利⽤沸点的不同,将⽩酒与原酒浓缩分离,冷却后得到酒精含量⾼的⽩酒。

2023年威士忌酒行业市场调研报告

2023年威士忌酒行业市场调研报告

2023年威士忌酒行业市场调研报告I. 前言威士忌酒是一种源自于苏格兰的传统酒种,曾经作为苏格兰和爱尔兰地区的本土美酒,直到19世纪它才被广泛认识和流传到世界各地。

威士忌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5、16世纪,而现代威士忌则是从19世纪开始生产的。

在近年来,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收入的提高,中国的消费市场在不断扩大,国人对威士忌酒的消费也在逐年上升。

因此,本文对现阶段威士忌酒行业市场的情况作出了一些调研和案例分析,希望对读者对现阶段威士忌市场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

II. 市场概况(一)市场规模威士忌酒是近年来国内白酒行业外最热门的品类之一,其中,苏格兰威士忌是市场上最受欢迎的。

据市场调查数据显示,威士忌市场与中国白酒市场相比仍有巨大差距,但其发展趋势向好。

2017年,全球威士忌市场规模达211亿美元,而中国市场规模达到了51亿美元,中国市场已然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威士忌消费市场,仅次于美国市场。

同时,考虑到国内威士忌市场发展速度较快,未来市场规模有望达到新的高峰。

(二)消费者群体威士忌酒的消费者群体主要是中高端消费者,年龄在25-50岁之间,也包括了一些有装修需求的中年人。

另外,年轻一代也逐渐成为了威士忌酒的消费者,这主要是归功于威士忌品牌的品牌形象年轻化及产品风格的多样性。

(三)消费趋势威士忌市场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青睐。

此外,随着国人消费习惯的转变,威士忌在饮酒文化中的地位也逐渐被认可。

威士忌的消费者也不再局限于特殊场合(如商务宴请、洋餐厅),而是更多地将威士忌带入日常消费中,如在家中品尝、搭配美食等。

III. 市场竞争格局威士忌酒市场的竞争格局与国内白酒市场的情况有所不同,主要以进口品牌为主导。

前五名威士忌产品参与市场份额对比图主要是约翰走路、芝华士、百龄坛、格兰威迪和麦芽威士忌,市场份额分别为32.1%、14.5%、9.2%、8.5%和8.1%,其它品牌市场份额为27.7%。

曾经在白酒市场占有巨大优势的茅台、五粮液等品牌在威士忌市场并未占有优势。

威士忌工艺环节详解——麦芽威士忌的糖化过程

威士忌工艺环节详解——麦芽威士忌的糖化过程

文/王小娟 惠荣威士忌工艺环节详解从各个工艺环节的影响来看,糖化是制作威士忌的关键,是整个蒸馏厂最困难、最有技术难度的工艺,决定了后续出酒率的高低、蒸馏厂品质的稳定,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威士忌的风味。

如果和中国白酒的工艺进行类比的话,糖化工艺是中国白酒发酵工艺的一部分,中国白酒的发酵过程包括了酒精科学中划分的糖化(多糖分解为单糖)和酒化(单糖转化为酒精)两个工艺,并且二者是同时进行的,边糖化、边发酵,因此,中国白酒的发酵方式被称为双边发酵。

威士忌的糖化和酒化过程一般是分开进行描述的,糖化是在糖化罐中完成的,酒化是在发酵罐中完成的,但实际上这两个过程并不是泾渭分明的,糖化过程中也有一部分糖转化为酒精等化合物,糖化过程也并不完全是在糖化阶段完成的,有一部分糊精(高于四个葡萄糖单元链接的分子)无法在糖化阶段完成糖化,其中大约15%左右是在发酵初期完成糖化的,这部分糖化称为“二次转化”,对于这部分糊精来说,糖化和酒化的过程类似于中国白酒,基本上是同时完成的,所以严格来说,威士忌的发酵过程也可以归为双边发酵。

糖化的原理是在淀粉酶的作用下,将麦芽中的多糖(淀粉)分解为单糖,以便后续在酵母的作用下生成酒精及其他化合物。

由于酵母无法直接食用多糖,代谢出酒精,所以需要将淀粉里的长链分子切割为短链分子。

糖化过程中,淀粉发生的变化可以分为两步:第一步是糊化(在糖化前,蒸馏厂会把麦芽磨碎)。

所谓糊化是指淀粉溶胀、崩溃,形成均——麦芽威士忌的糖化过程正在糖化的麦芽糊匀的粘稠糊状溶液,本质是淀粉粒中有序及无序态的淀粉分子间的氢键断开,分散在水中形成胶体溶液,简单地说就是将磨碎的麦芽中的淀粉分解、溶解到水中,形成麦芽糊。

糊化的目的是为了让淀粉酶能更好地将长链淀粉分子分解为短链的糖类。

淀粉的糊化需要加入一定量的水,否则糊化不完全。

研究表明,常压下,含水量低于30%淀粉就难以完全糊化,而且,淀粉的糊化必须达到其熔点,即糊化温度,不同淀粉的糊化温度不同,一般水温升高至53℃时,淀粉开始糊化,所以糖化时要加入热水。

名酒的原料配比与酿造比例

名酒的原料配比与酿造比例

名酒的原料配比与酿造比例在人类历史中,酿造名酒已经有着悠久的传统。

无论是中国的白酒、日本的清酒,还是苏格兰的威士忌,每一种名酒背后都有着独特的原料配比与酿造比例。

正是这些细致入微的比例关系,让名酒的味道独树一帜、风格典雅。

本文将探讨名酒的原料配比与酿造比例的重要性及影响因素。

一、原料配比的重要性原料配比是决定名酒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

根据不同的名酒类型和风格,原料的比例不同,它直接影响到酿造出的酒的口感和香气特点。

以白酒为例,白酒的主要原料是水、大米和小麦。

在传统的白酒酿造过程中,水是最基础的原料,而大米和小麦的比例则决定了酒的口感和香气。

如果比例不当,可能会使得酒体过于浓重或者清淡,影响到口感的平衡性。

二、酿造比例的影响因素除了原料的配比外,酿造比例也是名酒品质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酿造比例包括了酒精度、发酵时间、存储时间等方面的比例关系。

1. 酒精度:酒精度是指酿造出的酒中所含的酒精含量。

不同类型的名酒对酒精度有不同的要求。

例如,高度蒸馏的威士忌通常要求酒精度较高,而清酒则相对较低。

酒精度的不同会直接影响到酒的口感和香气。

2. 发酵时间:发酵时间是指酿造过程中,原料经过发酵作用所需的时间。

不同的名酒对发酵时间的要求也不同。

例如,白酒通常需要数十天的发酵时间,而威士忌则需要数年的陈酿。

发酵时间的长短会影响到酒的口感醇厚度和香气的复杂性。

3. 存储时间:存储时间是指酿造后的酒在贮存过程中所需的时间。

酒在存储过程中逐渐发酵和陈化,味道和香气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

不同的名酒对存储时间的要求也不同,有的酒需要存储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达到最佳的品质。

三、名酒的原料配比与酿造比例的调整名酒的原料配比和酿造比例并非刻板固定的,而是需要根据生产需求和消费市场的口味偏好来进行调整。

1. 原料配比的调整:随着科技和传统酿造工艺的结合,名酒原料配比的调整变得更加灵活多样化。

酿酒师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酒的特色,调整原料配比以达到更好的口感和香气效果。

中国威士忌的工艺特点和酒体特点

中国威士忌的工艺特点和酒体特点

中国威士忌的工艺特点和酒体特点文/李寻 惠荣 鲁寿1、中国威士忌的基本工艺流程是怎样的?制曲(大麦、豌豆)蒸粮(大麦)大曲粉和蒸好的酒粮混合丢糟2、中国威士忌和外国威士忌的相同点是什么?从大的类别看,中国威士忌属于谷物威士忌,外国的威士忌品种比较多,不同国家的谷物威士忌也有差别,如美国就是以玉米和黑麦为主要原料,而且是用连续蒸馏器蒸馏的。

相比较而言,中国威士忌与苏格兰威士忌的相同点较多。

首先,二者都以大麦为原料,苏格一部分威士忌和爱尔兰的谷物威士忌也是以大麦为主要原料的。

第二,中国威士忌与苏格兰单一麦芽威士忌的蒸馏原理有相似之处,尽管蒸馏器的形状不一样。

中国威士忌的蒸馏原理是要把酒醅里发酵产生的各种复杂的微量成分全部留在蒸馏液里,苏格兰的壶式蒸馏器尽管是两级蒸馏,但它的目的也是要把酒醪里发酵产生的呈香呈味物质尽可能多地留在酒液里,其他使用柱式蒸馏器的威士忌就不是这样的,要把除乙醇之外的所谓杂质分离掉。

工艺不同带来的差别就是壶式蒸馏器和中国威士忌蒸馏器蒸馏出的酒的风味比较醇厚丰富,柱式蒸馏器蒸馏出的酒的风味清淡单薄。

第三,都用橡木桶陈熟。

和苏格兰威士忌以及世界其他威士忌一样,中国威士忌也是要用各种橡木桶陈熟,而且按照中国的标准,要在橡木桶中陈熟2年以上,我们酒厂的威士忌实际上在橡木桶中都陈熟了5年以上。

3、中国威士忌和外国威士忌在工艺上有哪些不同之处?中国威士忌能成为一个独立的流派,是因为它的酿造环境和酿造工艺与国外的威士忌有很多不同之处,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五个方面。

(1)糖化剂和酒化剂不一样。

国外的威士忌,不管用什么原料,糖化剂都是大麦芽,酒化剂目前用的全是人工制备的干酵母。

麦芽做糖化剂的原理是大麦本身就含有淀粉水解酶,淀粉水解酶在作物收获后有一个休眠期,过了休眠期,发芽这一生命活动激发麦粒内的淀粉酶,淀粉酶起水解作用,把淀粉水解成葡萄糖,供发芽吸收使用。

麦芽发出来、水解酶完成水解之后,就把麦芽烘干,实际上是终止了发芽过程,把酶留下之后起糖化作用。

中国白酒起源种类及品评勾兑知识

中国白酒起源种类及品评勾兑知识

一.白酒的起源和分类
一.白酒的起源和分类
2. 白酒的起源
我国白酒是世界上独有的一种蒸馏酒,它是世界七大蒸馏酒之一『中国 白酒,威士忌(Whisky)(英国),饿得克(Vodka)(俄罗斯、波兰)白 兰地(Brandy)(法国),老嫫(Rum),金酒(Gin),日本烧酒』; 无论在生产技术和产品风格上都具有独特的地位。
一.白酒的起源和分类
3.3按生产方式分 固态法白酒。原料经固态发酵,又经固态蒸馏而成。为我国传统
蒸馏工艺。 半固态法白酒。原料经固态半固态发酵、蒸馏的白酒。我国的米
香型白酒、豉香型白酒等是半固态法白酒。 液态法白酒。原料经过液态发酵、又经过液态蒸馏而成。其产品
为酒精,酒精再经过加工,如固液勾兑、串香、调配后为普通白 酒。
中国酒类知识培训
中国白酒起源种类及品评勾兑知识
中国酒类知识培训
内容概要
一.白酒的起源和分类 二.历届全国评酒会及评出的国家名酒情况 三.白酒品评基础知识 四.白酒勾调基础知识
一.白酒的起源和分类
1. 酒的起源
一.白酒的起源和分类
裴李岗文化时期(公元前5000-6000年):陶器和农作物遗存 河姆渡文化时期(公元前4000-5000年):陶器和农作物遗存 磁安文化时期(距今7355-7235年):粮食堆积,折重5万公斤 西安半坡村遗址(距今7000年):像甲骨文或金文“酉”字的罐子 广汉三星堆遗址(公元前4800年至前2870年):陶和青铜酒器 山东大汶口文化时期(距今4000-5000年):滤酒、贮酒、饮酒器具
一.白酒的起源和分类
3.5.9药香型 代表产品:贵州董酒 香味特征:风味独特,兼有小曲酒和大曲酒的风
格。使大曲酒的浓郁芬芳和小曲酒的醇和绵甜的 特点融为一体,大曲和小曲中均配有品种繁多的 中草药,使成品酒中有令人愉悦的药香。除药香 外,董酒的香气主要来源于香醅,使董酒具有持 久的窖底香,回味中带有爽口的微酸味。 感官评语:清澈透明、药香舒适、香气典雅、酸 味适中、香味谐调、尾净味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白酒与威士忌酒的典型性对比研究
赖登燡,范威
中国白酒与威士忌酒均属世界著名六大蒸馏酒之一,它们具有很强的民族属性和文化特征,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

1 中国白酒的起源
中国白酒有2000年以上的悠久历史。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它是以富含淀粉质的粮谷为原料,以中国酒曲为糖化发酵剂,采用固态(个别酒种为半固态或液态)发酵,经蒸馏、贮存和勾调而陈酿成的含酒精的饮料。

蒸馏白酒的出现是我国酿酒技术的一大进步。

据史料记载,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蒸馏技术和蒸馏酒的国家。

单就蒸馏技术而言,我国最迟应在公元2世纪以前便掌握了。

那么白酒的出现应在何时呢?对于此问题,古今学者有不同的见解,至今仍无定论。

1.1 始于元代说
白酒元代始创的依据是医药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其中写道:“烧酒非古法也,自元代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汽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败之酒,皆可蒸烧。

近时惟以糯米或粳米,或黍或秫,或大麦,蒸熟,和曲酿瓮中七日,以甑蒸取,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

1.2 始于宋代(金代)说
白酒的制造与蒸馏器具的发明是分不开的。

1975年,河北省青龙县
出土了一套铜制烧酒锅,以现代甑桶与之相比,只是将原来的天锅改为了冷凝器,桶身部分与烧酒锅基本相同。

经有关部门进行蒸馏试验与鉴定,该锅为蒸馏专用器具。

它的制造年代最迟不晚于金世宗大定年间(公元1161-1189年),距今已有800多年。

另外,公元1163年南宋的吴惧大《丹房须知》中记载了多种类型完善的蒸馏器,同期的张世南在《游宦纪闻》卷五中也记载了蒸馏器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情况。

这就充分说明了从北宋起就有蒸馏法酿酒了。

1.3 始于唐代说
从蒸馏工艺来看,唐开元年间(公元713~755年)陈藏器在《本草拾遗》中有“甄(蒸)气水,以器承取”的记载。

在出土的隋唐文物中,还出现了只有15~20 mL的酒杯,如果没有烧酒,肯定不会制作这么小的酒杯。

由此可见,在唐代出现了蒸馏酒已是毋庸置疑的。

1.4 始于汉代说
1981年,马承源先生撰文《汉代青铜蒸馏器的考察和实验》,介绍了上海市博物馆收藏的一件青铜蒸馏器,该青铜器由甑和釜两部分组成,通高53.9 cm,凝露室容积7500 mL,贮料室容积1900 mL,釜体下部可容水10500 mL,在甑内壁的下部有一圈穹形的斜隔层,可积累蒸馏液,而且有导流管至外。

经鉴定这件青铜器为东汉初至中期之器物。

在四川彭县、新都先后两次出土了东汉的“酿酒”画像砖,其图形为生产蒸馏酒作坊的画像,该图与四川传统蒸馏酒设备中的“天锅小甑”极为相似。

综上所述,我国是世界上利用微生物制曲酿酒最早的国家,也是最早
利用蒸馏技术创造蒸馏酒的国家,我国白酒的起源要比西方威士忌等蒸馏酒的出现要早1000年左右。

2 威士忌酒的起源
威士忌酒是一种以谷物或麦芽为原料,经发酵、蒸馏制得的蒸馏酒。

威士忌在国际酒类贸易中占重要地位,其中以苏格兰威士忌最为著名。

12世纪,爱尔兰已开始制作威士忌酒。

但直到15世纪以前,所用原料配方及生产工艺,均为僧侣专有,密不外传。

公元1494年苏格兰文献《财政簿册》第一次记载了蒸馏威士忌酒的事迹。

1860年以后,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统一了对威士忌酒生产和课税的管理法规,促进了威士忌酒生产的发展。

目前威士忌酒已成为英国重要出口产品之一。

继英国之后,美国、加拿大、日本及中国也建立了自己的威士忌酒酿造工业。

威士忌酒为烈性酒,酒精含量40 %vol~43 %vol。

其饮用方法灵活多样,除可直接饮用外,还可用汽水、冰或其他饮料冲淡,也可加切碎的柠檬片等果品作为饮料(在西欧及日本盛行的饮用方法)。

优质威士忌酒加水稀释后,香型不变,澄清透明。

3 中国白酒与威士忌的风格特点
3.1 相同点
①世界六大著名蒸馏酒之一;②属含酒精的饮料;③都是以优质粮谷为主要原料。

3.2 风格特点
3.2.1 原料
中国白酒:生产的原料包括制酒原料、制曲原料;辅料则主要指固态发酵法白酒生产中用于发酵及蒸馏的疏松剂(填充料),以稻壳为主,还可使用高粱壳、玉米芯等。

白酒生产的原料种类很多,不同白酒种类和不同的生产工艺所用原料有所不同,其中固态发酵主要原料为高粱、大米、小麦、糯米和玉米,半固态发酵主要原料为大米,液态发酵主要原料为玉米和大米。

制曲原料则包括小麦、大麦、豌豆和麸皮等。

威士忌酒:其生产原料主要是谷物、大麦芽。

3.2.2 糖化发酵剂
中国白酒分别是以大曲、小曲、麸曲、酒母为糖化发酵剂,如浓香型白酒采用中温或偏高温大曲,酱香型白酒采用高温大曲,大曲清香型白酒采用低温大曲,米香型白酒采用小曲,还有其他白酒以麸曲为主、高温曲、中温曲、强化菌曲混合使用、大小曲混合使用等;威士忌酒则是以大麦芽为糖化发酵剂。

3.2.3 发酵方式
中国白酒采用双边发酵,即边糖化边发酵,糖化、发酵同时进行;威士忌酒是单边发酵,即先糖化后发酵。

3.2.4 生产方式
中国白酒大部分是以大曲或小曲、多种微生物固态发酵,个别酒种采用半固态发酵和液态发酵;威士忌酒则是单一微生物液态发酵。

3.2.5 发酵期
中国白酒发酵期长(浓香型白酒一般为30~90 d,大曲清香型白酒一般为28 d左右,酱香型白酒一般每轮为30 d,一年为一个大的发酵周期等),而威士忌酒的发酵期则为2~3 d。

3.2.6 发酵设备
中国白酒以地窖、地缸为主要发酵设备(如浓香型白酒采用泥窖,酱香型白酒采用条石窖,大曲清香型一般为陶瓷地缸,米香型一般为不锈钢大罐或陶缸等);威士忌酒则是以不锈钢、木质容器为发酵设备。

3.2.7 蒸馏设备
中国白酒主要采用甑桶蒸馏,甑桶是一种不同于世界上其他酒蒸馏器的独特蒸馏设备,是根据固态发酵酒醅这一特性而设计发明的,是一个特殊的填料塔,自白酒问世以来,千百年来一直沿用至今;威士忌则采用液态壶式蒸馏锅,也是一直沿用至今。

这两种方法都是间歇式蒸馏,但是效果却完全不同,表现在酒精的浓缩效率及香气成分的提取率上差异较大。

固态发酵酒醅的颗粒形成了很大的接触面,能够使仅含酒精4 %vol 左右的酒醅,经装甑于甑桶中,一次蒸得酒精含量70 %vol左右的白酒。

但在壶式蒸馏器中,用酒精含量为8 %vol的醪液,液态蒸馏需经2次才能达到70 %vol左右的浓度。

酒精的浓缩效率甑桶比壶式更优、效率更高。

固态蒸馏法比液态蒸馏法酸、酯的提取率要高,其中尤以己酸、己酸乙酯、乳酸、乳酸乙酯、乙酸、乙酸乙酯为高,而液态蒸馏法提取主要以高级醇为主,如异戊醇、异丁醇、正丙醇,显然二者差异显著。

3.2.8 贮存设备
中国白酒主要采用陶坛、不锈钢罐贮存;而威士忌酒则是在橡木桶中贮存。

3.2.9 贮存时间
经发酵、蒸馏而得的新酒,还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贮存。

不同白酒的贮存期,按其香型及质量档次而异。

如优质酱香型白酒最长,要求3年以上;优质浓香型或清香型白酒一般需要1年以上,普通白酒最短也应贮存3个月以上,高档白酒则采用3年以上的贮存;威士忌酒在橡木桶中的贮存时间为3年或更长的时间。

3.2.10 勾兑、调味方面
中国白酒的勾兑是将多种基酒组合成型,它把不同车间、班组、窖池和甑别等生产出来的各种各样的酒,配制成符合本厂产品质量标准的成品酒,这是一项非常重要而巧妙的组装技术。

而调味则是对基础酒进行的最后一道精加工,它通过一项非常精细而又微妙的工作,用极少量的精华酒或某种特点的调味酒,弥补基础酒在香气和口味上的不足,使其优雅丰满、醇和甜净,完全符合质量标准。

有人称“勾兑”为画龙,“调味”为点睛;威士忌酒勾调时所用品种相对较少。

3.2.11 微量成分
中国白酒的微量成分多,除了水和酒精外,还含有多种微量成分,而主要以低级脂肪酸乙酯为主,这些微量成分虽然含量少,但对白酒风味起着决定性作用。

目前定性定量180余种,定性300余种,包含酸、酯、醛、醇、酮、芳香族化合物等几大类物质。

这些风味物质主要是
在制曲和发酵过程中由微生物代谢自然产生的,有些可由蒸粮、蒸酒和老熟过程中生物途径化学反应产生,有些则直接来自于酿酒和制曲原料;威士忌酒的微量成分则较少,以高级醇为主,主要包括异戊醇、正丙醇、异丁醇、活性戊醇、丙三醇等。

通过以上中国白酒和威士忌酒典型性的对比研究分析,我们更能感受到,中国白酒生产中所特有的制曲技术、复式糖化发酵工艺、甑桶蒸馏技术、勾调技术和微量成分等在世界各种蒸馏酒中独具一格,而威士忌酒也是以其特有的壶式蒸馏技术和橡木桶贮存设备在世界蒸馏酒中占具重要地位,这将对我们进一步较全面、系统地了解中国白酒与威士忌酒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 沈怡方. 白酒生产技术全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8.
[2] 赖登燡. 中国十种香型白酒工艺特点、香味特征及品评要点的研究[J]. 酿酒,2005,32(6):1-6.
[3] 高京雁. 最新白酒国家标准贯彻实施与生产新技术及分析检验实用手册[M].北京:中国食品工业出版社,20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