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职商品学基础教案:第十三章工艺品(二)
最新中职商品学教程教案:掌握商品成分与使用价值的关系

案例分析:各国贸易中对小麦中的杂质规定
(四)有毒成分
1、微生物产生的毒素
2、含毒动植物食品中的有毒物质
3、毒性化学成分
10分钟
35分钟
35分钟
10分钟
作业
无
课后小结与体会
结合实际来学习常用商品的成分
本次课标题:掌握商品成分与使用价值的关系
课业内容
掌握商品成分与使用价值的关系
训练任务
掌握商品里的主要成分
掌握商品成分与使用价值的关系
教学目标
知识
1、使学生掌握商品里的主要成分
2、使学生掌握商品成分与使用价值的关系
技能
培养思考能力
态度
严谨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商品中的主要成分
教学难点
商品成分与使用价值关系
教学资源与工具
教 材《外贸商品学教程》参考教材《商品学概论》
教学步骤
教 学 设 计
时间分配
(分钟)
1、导入新课
2、采用讲授法和举例的方法进行教学
3、案例分析,知识拓展
4、布置预习任务
课前复习提问:影响商品品质的原因有哪些?
一、商品成分与使用价值的中的含硫量和轻质成分
钢中的合金成分
化肥里的氮、磷、钾
白糖里的蔗糖
(二)商品成分与商品性质的关系
举例:油脂中的水
油桐中的桐酸
(三)商品中的成分与用途的关系
举例:铝制品的铝含量
案例分析:双立人厨具用品
二、商品中的主要成分
(一)水分
案例:我国出口红茶和绿茶的水分标准
通过这个案例了解商品知识,拓展:商品中水分的表示方法:含水量、回潮率、公量、干净重。
中专商品基础知识总结教案

中专商品基础知识总结教案一、知识背景商品基础知识是商贸类专业学习的基础,了解商品背后的知识和理论,对于从事商业运作和销售的人员至关重要。
本教案将围绕中专商品基础知识进行总结,通过系统的学习,帮助学员全面了解商品知识,提升自身的商业素养。
二、重要概念1.商品:具有经济价值且通过市场交换、满足需求的物品。
2.需求:指消费者希望在某个时期和空间获得特定数量和质量的商品或服务的意愿。
3.供应:商品和服务提供者愿意在市场上以一定价格和一定数量出售的意愿。
4.市场:商品和服务的交换场所,供给和需求相遇的地方。
5.市场定位: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确定产品的定位和销售策略。
6.品牌:指商家以特定的名称、标志和符号来识别和区分自己产品的一种市场策略。
7.营销:通过市场活动实现产品销售和利润最大化的过程。
8.供应链:商品从原材料生产到最终销售的所有环节和流程。
三、主要内容1.商品分类a.按用途:生活消费品、生产资料、劳务服务等。
b.按竞争优势:独立商品、差异化商品、仿制商品等。
c.按销售渠道:批发商品、零售商品、网络商品等。
2.商品生命周期a.导入期:产品引进市场并进行宣传推广。
b.增长期:产品销售不断增加,市场份额扩大。
c.成熟期:销售达到峰值,市场竞争激烈。
d.衰退期:市场需求下降,销售额逐渐减少。
3.市场定位与市场细分a.市场定位:根据目标客户需求和竞争情况,确定产品定位和销售策略。
b.市场细分:将市场按照特定的标准划分为若干细分市场,针对每个市场制定不同的销售策略。
4.品牌建设与推广a.品牌建设:确定品牌定位、品牌名称、品牌形象等。
b.品牌推广:通过广告、公关、促销等手段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5.营销渠道与销售模式a.营销渠道:产品从生产者到最终消费者的流通渠道,包括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等。
b.销售模式:直销、零售、代理等不同的销售模式。
6.供应链管理a.供应链构成:包括原材料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等各个环节。
中职通用基础课程《商品学》课程教学大纲

《商品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商品学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教学时数:总学时72学时其中:理论学时36学时实践学时36学时教学模式:“做中学、学中做”的一体化教学一、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本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真正了解他们所从事的对象——商品的有关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主要使学生能较为全面地掌握实物商品所具有的普遍共性及商品学基本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适应经济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主要从事商品经营活动及其管理的职业岗位群体。
能较好地掌握商品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如商品质量认证制、商品检验原理与方法,并能将各种商品学知识用于营销实践。
能将理论与实践较好地结合,从而提高学生对商品学的运用认识。
二、教学内容与安排(一)第一章绪论(2学时)1、教学内容提要商品学的产生和发展概况;商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对象;商品的性质和作用.2、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商品学的产生和发展概况、商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对象,熟悉商品的性质和作用,明确学习商品学的目的和意义。
3、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商品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教学难点:商品学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二)第二章商品质量(4学时)1、教学内容提要商品质量观的内涵;商品质量的基本要求;影响商品质量的主要因素;商品质量管理的基本内容;商品品种的分类、类别和结构。
2、教学目的与要求对商品质量观的内涵有较为全面的理解,了解商品质量的基本要求。
掌握影响商品质量的主要因素,熟悉商品质量管理的基本内容,掌握商品品种的分类、类别和结构的内容。
3、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商品质量的定义和基本要求,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商品品种的定义教学难点:商品质量的特性及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
(三)第三章商品分类(2学时)1、教学内容提要商品分类的基本原则;商品分类的方法;商品分类标志;商品代码的种类,一维条形码。
2、教学目的与要求对商品分类的内涵有较为全面的理解,了解商品分类的基本要求。
最新中职商品学基础教案:第二章商品检验(二)

最新中职商品学基础教案:第二章商品检验(二)【课题】商品检验(二)【教材版本】中等职业学校商品经营专业——商品学基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商品质量检验的方法、商品分级以及商品分级的方法能力目标:在检验过程中能够判断用的是哪种检验方法,做为消费者来说,为了更好的维护自己的利益,应该掌握一些商品检验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商品质量检验的方法,商品品级的划分方法教学难点:商品质量检验方法教学途径:在学习过程中多与实例相结合,例如商品检验方法可用蜂蜜为例进行检验,形象直观,方便学生掌握。
品级的划分方法也是根据不同商品讲解,便于学生理解。
【教学媒体及教学方法】制作PPT。
实验法、演示法、讲授法、分组讨论法。
【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
【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5分钟)[复习提问]1、商品检验的内容有哪些?2、简述各种随机抽样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我们抽出样品后,下一步的工作就是要对它进行检验,商品质量检验的方法很多,根据检验所用的器具、原理和条件,主要分为感官检验法和理化检验法两大类,下面我们就开始学习这两种检验方法。
第二环节新授课(70分钟)第三节商品质量检验的方法一、感官检验法[讲解]是借助人的感觉器官(即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器官)的功能和实践经验来检验评价商品质量的一种方法。
(一)视觉检验用人的视觉器官(眼)来检查商品的外形、结构、色泽、新鲜度、整齐度、疵点和包装等质量特性。
(二)听觉检验凭借人的听觉器官(耳)来检查商品的质量,如检查电器的噪声等。
(三)味觉检验用人的味觉器官(舌)来检查有一定滋味的商品的品质。
如茶等。
(四)嗅觉检验是通过人的嗅觉器官(鼻)来检查商品的气味,进而评价商品质量的检验。
广泛用来食品、化妆品等(五)触觉检验是利用人的触觉来评价商品质量。
人的手指头和头面部的触觉感觉性较高,一般是通过手来进行触觉检验。
采用按、拉、捏、摸、折、弯等手段,根据手感来评定。
《商品学基础》教案

《商品学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商品的定义、分类和基本属性。
2. 掌握商品的质量、包装、储存、运输等方面的知识。
3. 了解商品的价值和价格形成机制。
4. 熟悉商品的市场运作和营销策略。
二、教学内容1. 商品的定义与分类1.1 商品的定义1.2 商品的分类2. 商品的基本属性2.1 使用价值2.2 价值2.3 商品的二因素关系3. 商品的质量3.1 质量的内涵与分类3.2 质量评价与控制4. 商品的包装4.1 包装的定义与功能4.2 包装材料与设计4.3 包装技术5. 商品的储存与运输5.1 储存的意义与方法5.2 运输的方式与组织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商品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商品案例,提高学生对商品学的实际应用能力。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商品质量、包装、储存、运输等方面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商品生产企业、流通企业等,加深对商品学理论的理解。
四、教学资源1. 教材:《商品学基础》2. 课件:PowerPoint3. 案例资料:商品质量、包装、储存、运输等方面的实际案例4. 实地考察:商品生产企业、流通企业等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等,占比30%。
2. 期中考试:测试商品学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点,占比40%。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课程安排:第1-4课时:商品的定义与分类第5-8课时:商品的基本属性第9-12课时:商品的质量第13-16课时:商品的包装第17-20课时:商品的储存与运输第21-24课时:商品的价值与价格第25-28课时:商品的市场运作第29-32课时:商品的营销策略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商品的定义与分类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的质量评价与控制商品的包装设计商品的储存与运输方法商品的价值与价格形成机制商品的市场运作和营销策略2. 教学难点:商品的价值与价格形成机制商品的市场运作和营销策略八、教学进度计划1. 第1-4课时:介绍商品的定义与分类,使学生了解商品的基本概念。
《商品学基础》教案

《商品学基础》教案第一章:商品概述1.1 商品的定义与分类1.2 商品的属性1.3 商品的包装与标签1.4 商品的流通与消费第二章:商品质量2.1 商品质量的内涵与评价标准2.2 商品质量控制与监督2.3 商品质量认证与标志2.4 商品质量问题的处理与消费者权益保护第三章:商品检验与质量检测3.1 商品检验的定义与分类3.2 商品质量检测的方法与技术3.3 商品检验仪器与设备3.4 商品检验机构与认证体系第四章:商品标准与标准化4.1 商品标准的定义与分类4.2 商品标准的制定与修订4.3 商品标准化的重要性与作用4.4 商品标准化在实践中的应用案例第五章:商品设计与创新5.1 商品设计的概念与原则5.2 商品设计的方法与程序5.3 商品创新与产品开发5.4 商品设计在实践中的应用案例第六章:商品生产与供应链管理6.1 商品生产的过程与管理6.2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6.3 供应链中的商品流通与物流管理6.4 供应链优化与风险管理第七章:商品营销与品牌管理7.1 商品营销的基本概念与策略7.2 市场调研与需求分析7.3 商品促销与广告策略7.4 品牌管理与品牌建设第八章:商品储存与运输8.1 商品储存的基本知识8.2 商品运输的方式与选择8.3 商品储存与运输中的质量管理8.4 商品储存与运输中的安全与合规第九章:商品销售与客户服务9.1 商品销售的基本流程与技巧9.2 客户关系管理与客户满意度9.3 售后服务与客户投诉处理9.4 销售团队建设与销售管理第十章:商品竞争策略与可持续发展10.1 商品竞争策略的基本类型10.2 商品竞争策略的选择与实施10.3 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商品10.4 社会责任与商品伦理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商品概述补充说明:商品的定义需要从经济学角度进行深入解析,明确商品的内在要素。
商品的分类需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
商品的属性包括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需详细阐述其含义及表现形式。
《商品学基础》教案

《商品学基础》教案第一章:商品概述1.1 课程介绍解释商品的概念和特性探讨商品的分类和作用1.2 教学目标了解商品的基本概念和特性掌握商品的分类和作用能够分析商品的属性和价值1.3 教学内容商品的定义和特性商品的分类和作用商品的价值和价格1.4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商品的概念和特性,讲解商品的分类和作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商品的属性和价值1.5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讨论和提问的情况小组讨论:学生合作分析商品案例的表现课后作业:学生完成相关商品分析的练习第二章:商品质量2.1 课程介绍解释商品质量的概念和重要性探讨商品质量的评估和控制方法2.2 教学目标了解商品质量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掌握商品质量的评估和控制方法能够分析商品质量的影响因素2.3 教学内容商品质量的定义和重要性商品质量的评估方法商品质量的控制和改善措施2.4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商品质量的概念和重要性,讲解商品质量的评估和控制方法实践操作法:学生进行商品质量评估的实践操作2.5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讨论和提问的情况实践报告:学生完成商品质量评估的报告质量小组讨论:学生合作分析商品质量控制的方法第三章:商品包装3.1 课程介绍解释商品包装的概念和作用探讨商品包装的设计和评价方法3.2 教学目标了解商品包装的基本概念和作用掌握商品包装的设计和评价方法能够分析商品包装的影响因素3.3 教学内容商品包装的定义和作用商品包装的设计原则和方法商品包装的评价和改善措施3.4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商品包装的概念和作用,讲解商品包装的设计和评价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商品包装的设计和评价3.5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讨论和提问的情况小组讨论:学生合作分析商品包装的改进方法课后作业:学生完成相关商品包装设计的练习第四章:商品品牌4.1 课程介绍解释商品品牌的概念和作用探讨商品品牌的设计和推广方法4.2 教学目标了解商品品牌的基本概念和作用掌握商品品牌的设计和推广方法能够分析商品品牌的影响因素4.3 教学内容商品品牌的定义和作用商品品牌的设计原则和方法商品品牌的推广策略和评估4.4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商品品牌的概念和作用,讲解商品品牌的设计和推广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商品品牌的成功案例4.5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讨论和提问的情况小组讨论:学生合作分析商品品牌的推广策略课后作业:学生完成相关商品品牌设计的练习第五章:商品营销5.1 课程介绍解释商品营销的概念和重要性探讨商品营销的策略和方法5.2 教学目标了解商品营销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掌握商品营销的策略和方法能够分析商品营销的影响因素5.3 教学内容商品营销的定义和重要性商品营销的策略和方法商品营销的评估和改善措施5.4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商品营销的概念和重要性,讲解商品营销的策略和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商品营销的成功案例5.5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讨论和提问的情况小组讨论:学生合作分析商品营销的策略课后作业:学生完成相关商品营销设计的练习第六章:商品物流与供应链管理6.1 课程介绍解释商品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探讨商品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流程6.2 教学目标了解商品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掌握商品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流程和策略能够分析商品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的影响因素6.3 教学内容商品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的定义和重要性商品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流程商品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的策略和优化方法6.4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商品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和重要性,讲解基本流程和策略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商品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的成功案例6.5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讨论和提问的情况小组讨论:学生合作分析商品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的优化策略课后作业:学生完成相关商品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的练习第七章:商品储存与养护7.1 课程介绍解释商品储存和养护的重要性探讨商品储存和养护的基本方法和措施7.2 教学目标了解商品储存和养护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掌握商品储存和养护的基本方法和措施能够分析商品储存和养护的影响因素7.3 教学内容商品储存和养护的定义和重要性商品储存和养护的基本方法商品储存和养护的措施和注意事项7.4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商品储存和养护的概念和重要性,讲解基本方法和措施实践操作法:学生进行商品储存和养护的实际操作7.5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讨论和提问的情况实践报告:学生完成商品储存和养护的实际操作报告小组讨论:学生合作分析商品储存和养护的改进方法第八章:商品安全与合规8.1 课程介绍解释商品安全和合规的重要性探讨商品安全和合规的基本要求和措施8.2 教学目标了解商品安全和合规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掌握商品安全和合规的基本要求和措施能够分析商品安全和合规的影响因素8.3 教学内容商品安全和合规的定义和重要性商品安全和合规的基本要求商品安全和合规的措施和注意事项8.4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商品安全和合规的概念和重要性,讲解基本要求和措施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商品安全和合规的成功案例8.5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讨论和提问的情况小组讨论:学生合作分析商品安全和合规的改进方法课后作业:学生完成相关商品安全和合规的练习第九章:商品生命周期管理9.1 课程介绍解释商品生命周期的概念和重要性探讨商品生命周期管理的基本方法和策略9.2 教学目标了解商品生命周期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掌握商品生命周期管理的基本方法和策略能够分析商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9.3 教学内容商品生命周期的定义和重要性商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商品生命周期管理的方法和策略9.4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商品生命周期的概念和重要性,讲解各个阶段和管理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商品生命周期管理的成功案例9.5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讨论和提问的情况小组讨论:学生合作分析商品生命周期管理的改进方法课后作业:学生完成相关商品生命周期管理的练习第十章:商品趋势与创新10.1 课程介绍解释商品趋势和商品创新的重要性探讨商品趋势分析和商品创新的基本方法10.2 教学目标了解商品趋势和商品创新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掌握商品趋势分析和商品创新的基本方法能够分析商品趋势和商品创新的影响因素10.3 教学内容商品趋势和商品创新的定义和重要性商品趋势分析的方法商品创新的基本方法10.4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商品趋势和商品创新的概念和重要性,讲解趋势分析和创新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商品趋势分析和创新的案例10.5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讨论和提问的情况重点和难点解析1. 商品概述:理解商品的基本概念和特性,以及商品的分类和作用。
《商品学基础》教案

课时教案绪言、第一章第1节 (2)课时教案第一章第1、2节 (7)课时教案 (12)课时教案 (23)课时教案 (28)课时教案 (33)课时教案 (38)课时教案 (43)课时教案 (48)课时教案 (53)课时教案 (61)课时教案 (66)课时教案 (77)课时教案 (88)课时教案 (96)课时教案 (103)课时教案 (107)课时教案 (110)课时教案 (115)课时教案 (121)课时教案备课日期:绪言、第一章第1节授课日期:课题绪言和第一章1节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道什么是商品,商品的二重性以及明确商品学的概念,商品学研究的内容是什么,明确商品质量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为今后学习其他内容打下基础。
教育学生要成为一名优秀物流工作人员,必须掌握商品学知识,更好为顾客服务。
重点商品学研究的内容难点明确商品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教学媒体板书+幻灯教学过程与方法时间分配(分钟)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提出新学期要求:先向学生说明学习商品学的实际作用,无论是将来工作还是学习,商品学都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应该从一开始就要把这门课学扎实了。
为此,我向同学们提出了以下几点要求:1、做好课堂笔记2、认真及时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3、上课认真听讲,不要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新课导入:商品是我们每天都要接触的物品,那么到底什么是商品呢?新授课:一、商品:商品是用来交换并能够满足他人或社会消费需要的劳动产品。
(1)交换(2)劳动产品学生认真听学生各抒己见,提出他们所认为的商品概念学生讨论完后听老师讲解学生认真听,并记录重点内容分配(分钟)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商品属性:价值和使用价值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商店里面商品的价格实际就是表示商品的价值。
使用价值体现在消费和交换两方面,这就是商品使用价值的二重性,例如,十斤大米可以用来做稀饭也可以用来换塑料盆。
二、商品学商品学是一门研究商品使用价值及其变化规律的应用学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第十三章工艺品(二)
【教材版本】
中等职业学校商品经营专业——商品学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金属工艺品和漆器工艺品的品种、制作工艺和特色
能力目标:掌握各种工艺品主要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景泰蓝、花丝工艺品的制作工艺和特色;几种著名漆器的制作工艺和特点。
教学难点:景泰蓝、花丝工艺品的制作工艺和特色;几种著名漆器的制作工艺和特点。
教学途径:制作工艺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应配一些视频有助于学生理解,在讲解中并配有大量图片,有助于学生掌握
【教学媒体及教学方法】
制作PPT。
演示法、讲授法。
【课时安排】
2课时(90分钟)。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导入(5分钟)
以景泰蓝的制作视频来导入本节课
第二环节新授课(70分钟)
第三节金属工艺品
一、金属工艺品的分类
按所用原料的不同,金属工艺品分为铜器、铁器、锡器、金银器、珐琅等大类。
[演示]
教师用幻灯片演示景泰蓝作品,学生欣赏精美工艺品。
[讲解]
二、景泰蓝:是在明代景泰年间兴盛起来的以蓝色为主的铜胎掐丝珐琅工艺品,
是富有中国民族传统特色的珍贵工艺品,是具备了中国传统工艺中造型、色彩、装饰为一体的特种工艺品。
(一)景泰蓝的制作工艺
制胎掐丝点蓝烧结磨光镀金
制胎:是用紫铜片安设计图纸部位锤打成各种形状,然后将各部位组合、焊接成一个完整的器皿或动物等造型。
掐丝:是用镊子将扁铜丝掐掰成各种花纹的丝段,然后将这些钢丝花纹蘸上中草药粘在铜胎上,即成了工整的线条画面。
点蓝:是用由钢丝锤制成的小铲形工具,依照设计图案中标示的颜色,把珐琅色釉一铲一铲地填入已焊接妥当的钢丝花纹空隙中。
烧蓝:是将填满色釉的胎体入炉800℃烘烧,色釉由砂粒状固态熔为液态,冷却后成为固着在胎体上的绚丽色釉。
磨光:是先用粗砂石将釉面磨平,在釉料有坑洼处补点蓝一次,经烧熔后用细石磨去火亮,再用黄石磨,最后用炭磨,同时用刮刀将瓶口和瓶底刮平、刮细。
镀金:是将其投入黄金镀液中电镀,数分钟后取出用清水冲净,再用锯末吸干水分,用刷子掸净锯末。
(二)景泰蓝的产地和特色
产地:主要产于北京
特色:良好的造型、优美的装饰花纹、华丽的色彩和辉煌的光泽。
(三)景泰蓝的保管
1、防潮
2、轻拿轻放
[补充]
景泰蓝因种种原因流失了不少,随着收藏的兴起,有些人把目光也放在了景泰蓝的上面。
有人把它带到了中央台的“鉴宝”节目中,经专家鉴定后,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去年底的拍卖会上均有景泰蓝器物出现,而且价格不算低。
更有人利用出国的机会,不惜花钱从外国购回。
更值得一提的是,一位名叫陆仪的女士曾捐赠了一对珐琅冰箱,在珐琅制品中,可称得上为佼佼者了。
这对掐丝珐琅冰箱,每件箱重102公斤,座重21公斤。
箱高45厘米,上下均为正方形。
箱的六面(包
括盖面)均为掐丝珐琅,露出的表面五面为缠枝宝相花纹,箱的底部系冰梅纹饰。
制作的工艺精细,色彩艳丽。
盖的边缘饰以鎏金,上有两个钱纹孔,是为散发冷气用的。
箱两边上的四个提环,以双龙戏球为形,美观坚固。
冰箱为清代乾隆年间制作。
据说这对冰箱原是宫廷之物,被溥仪偷带出宫,后来运到天津,1932年往东北时因器物过大和体重,不便带走,在天津拍卖了。
还有说法是徐世昌做大总统时,以权谋私偷运的,现已是难以考证了。
但有一点可以认定,此冰箱确系宫廷之物,被陆女士之父重金购得,后一直被陆女士珍藏保管直至捐赠。
[讲解]
三、花丝工艺品:是以金、银为原材料,经过复杂的花丝工艺而制成的金属艺术品,主要用于陈设,又称花丝摆件。
(一)花丝工艺品的制作工艺
1、花丝:是使用各种不同的金银丝,采取掐、填、攒、焊、堆、垒、织、编等技法制成的工艺品。
2、镶嵌:是先把金银料轧成薄片并锤打成形,然后用多种锉削方法,雕刻出所需要的花纹形状,或用锼弓子锼出不同的花纹,最后镶嵌珠宝而成。
(二)花丝工艺品的产地和特色
1、北京花丝镶嵌:以堆垒、织编技法见长
(1)陈设品
(2)兼具实用制品
2、四川成都银丝制品:以无胎成型、结构严谨、纹样清晰、玲珑剔透、富于变化为其特色,技法以平填花丝为主。
[讲解]
四、钢制工艺品:以铜为原料、经手工技术加工制作出来的各种制品。
中国铜制工艺品技艺精湛,品种丰富多彩,具有强烈的东方魅力,受到中外人士的喜爱和赞誉。
第四节漆器
[讲解]
一、漆器的主要原材料
(一)生漆:是从漆树上割取的乳胶状白色汁液,又称天然漆,俗称大漆、土漆、国漆,是中国著名土特产品。
(二)彩漆:是将不同矿物质颜料加入生漆中所调配出的各种色漆。
(三)螺钿:即蚌壳,用于漆器的花纹镶嵌。
二、漆器的分类
(一)按漆器胎型分类
(二)按装饰工艺分类
(三)按产地和特色分类
[演示]
教师用幻灯片演示各种漆器,并简单介绍其做法和各种做法的特点。
三、著名漆器
(一)福州脱胎漆器:质地轻巧坚牢,造型古朴大方,色彩鲜艳,光亮如镜,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
(二)北京金漆镶嵌:具有富丽华贵、庄重古雅的特点。
(三)扬州螺钿漆器:具有纤巧精致、五光十色、灿若红霞的特点。
(四)天水雕填漆器:具有造型优美、做工精细、图纹典雅等特点。
[讲解]
四、漆器的保管
就避免磕碰或拉拽,还应避免摩擦,以防划伤或硌伤。
第三环节课堂练习(5分钟)
书506页7、10
第四环节小结(8分钟)
本节主要学习了景泰蓝、花丝工艺品的种类、制作工艺和特色以及漆器的原材料、分类和各种著名漆器的制作工艺及特点。
通过本节的学习欣赏我国的金属和漆器工艺品,掌握各种工艺品的主要制作工艺和特点。
第五环节布置作业(2分钟)
书506页8、9、11
【板书设计】
第三节金属工艺品
一、金属工艺品的分类
按所用原料的不同,金属工艺品分为铜器、铁器、锡器、金银器、珐琅等大类。
二、景泰蓝
(一)景泰蓝的制作工艺
制胎掐丝点蓝烧结磨光镀金
(二)景泰蓝的产地和特色
主要产于北京
(三)景泰蓝的保管
1、防潮
2、轻拿轻放
三、花丝工艺品
(一)花丝工艺品的制作工艺
1、花丝
2、镶嵌
(二)花丝工艺品的产地和特色
1、北京花丝镶嵌:以堆垒、织编技法见长
2、四川成都银丝制品
四、钢制工艺品
第四节漆器
一、漆器的主要原材料
(一)生漆
(二)彩漆
(三)螺钿
二、漆器的分类
(一)按漆器胎型分类
(二)按装饰工艺分类
(三)按产地和特色分类
三、著名漆器
(一)福州脱胎漆器
(二)北京金漆镶嵌(三)扬州螺钿漆器(四)天水雕填漆器四、漆器的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