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化春雨 润物细无声
爱心化春雨 润物细无声

爱心化春雨润物细无声沁阳市第十三中学靳利霞爱心化春雨润物细无声从教十余年,在这五彩缤纷、酸甜苦辣的人生道路上,靳利霞老师作为我校一名普普通通的班主任,以平常心做着平常事,犹如大路边一株清雅的百合的存在,不为取悦偶然路过的行人,只为那一张张朝气蓬勃的笑脸。
因为看着学生成长变化,看着他们变得懂事成熟,对靳老师来说那就是一种特有的人生享受。
做一名班主任不容易,做一名优秀班主任更不容易。
有人可能会抱怨班主任工作的辛苦,也正因为如此,有很多人都不愿意当班主任,可靳老师却认为当班主任最要不得抱怨,要恪守“三平”精神,要有一颗平常心,要从苦中寻求快乐。
要快乐的工作,快乐的生活,凡事要换一种角度着想,合理排解自身的消极情绪,要学会自得其乐。
以良好的情绪感染学生,才能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收到较好的效果。
一、为人师表,做学生的表率孔子早在两千年前就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这句话,肯定了教师身教的重要性。
因此,靳老师就力求工作中不出现任何差错,为此她不断地加强自身的品德知识修养,注重自己的言行,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
她对自己提出了要求,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总是率先做到,而且要比学生做的好;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也坚决不会做。
因此她自己从不迟到,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以饱满的热情对待每一节课,绝不应付。
这些看似区区小事,却像无声的春雨悄然影响着学生,为学生做着表率。
二、构建和谐文明的班集体因为班干部在班级中起着领航性的作用。
一个好的班集体需要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因此,在班干部的选拔上,靳老师都要经过仔细观察,反复斟酌,综合考虑。
从而确立一个强有力的干部班子,带领广大学生努力学习,踏实工作。
并放手让他们开展工作,悉心指导。
让班干部感觉到老师是他们的坚强后盾。
她们班的卫生委员是一个踏实,稳重的男孩子。
自从当时了卫生委员,工作中从未出现过差错,靳老师多次在班会中对他提出表扬,又利用他的这一进步鼓励他把自己的学习搞好,真正做好同学们的榜样。
爱心化春雨,润物细无声

爱心化春雨,润物细无声中国古代有一句成语,叫做“润物细无声”。
这句成语的意思是,爱心就像春雨一样细细地滋润着万物,但并不张扬,默默地为人们带来温暖和快乐。
爱心就像春雨一样,从柔和的细雨开始。
当春天来临的时候,大地上的万物都显得干渴,渴望着春雨的滋润。
春雨轻轻落到大地上,淋湿了干涸的土地,给花草树木补充了水分,让它们能够持续生长。
爱心也是如此,它滋润着每一个人的心灵,带来希望和温暖。
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都需要用爱心去滋养,才能持久而美好。
爱心化春雨,还可以带来和谐。
在社会生活中,爱心是连接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纽带。
当一个人心怀爱心时,他会关心他人的需要,愿意倾听他人的烦恼,给予帮助和支持。
这种爱心的表达,会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社会更加和谐。
就像春雨滋润着草木,使大自然更加丰盈一样,爱心也可以使社会更加美好。
爱心化春雨,还可以传递希望。
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很多时候都会遇到挫折和困难。
此时,爱心就像一缕春风,给我们带来希望和勇气。
当我们遇到困难时,爱心的力量会支持我们,鼓舞我们,让我们坚持下去,克服困难。
正如春雨给花草树木带来生机和勃发一样,爱心也能给我们带来生活的信心和动力。
爱心还有很多其他的作用。
它可以温暖孤寂的心灵,给予孤独的人们关怀和慰藉;它可以激励他人,鼓励他们勇敢前行,追求自己的梦想;它还可以缓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爱心就是这样一种强大而纯净的力量,它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改变整个社会。
但是它不需要炫耀,也不需要太多的言语和奢华的装饰。
它只是默默地存在,温暖着人们的心,让人们感受到真正的幸福。
让我们每个人都做一缕爱心化春雨的人吧!无论是在家庭中、学校里还是社会中,只要我们付出一份爱心,就能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让我们用爱心去滋润这个世界,让它回归到最本真的状态,让我们每个人都能感到幸福和快乐!。
关爱化春雨,润物细无声

关爱化春雨,润物细无声担任班主任多年,我深深地体会到班主任工作是一项繁琐细致的工作,管理的对象是活生生的正在成长的孩子,涉及的是变化微妙的内心世界。
尊重学生身心发展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是我们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做到的。
然而,如何转化经常逃学的问题学生是对我们班主任的考验。
古今中外教育名家的教育思想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他们的教育都离不开爱。
因为爱是教育永恒的话题,离开爱,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
一、发现问题,激励关爱我班单富,开学接班时,经常无故迟到旷课,对他进行教育他总有一番理由:没定闹钟起床晚了;姐姐住院陪床;到工厂给妈妈送钥匙……对我的教育置之不理。
于是对他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和分析——非常聪明的他学习成绩差,经常不完成作业,撒谎成性不脸红,对待学习漠不关心。
开始我利用他的闪光点——上课积极回答问题、劳动主动积极,任命他为我们班的劳动委员,负责各方面的劳动,并不时地进行表扬、谈心,调动其学习兴趣。
一段时间下来,他表现不错,没有旷课一次。
“改邪归正”的他好景不长,判若两人,暴露出了“问题学生”的“特征”。
我决心一定要用爱心感化他、改变他。
二、联络情感,取得信任单富再次出现旷课,我感到了教育的失败。
经过深思熟虑后,我以朋友的口气给单富写了封信:亲爱的单富同学,你好!今天怎么又没来上学呢?几天不见,老师非常想你,课上没有了你的积极发言,课堂显得非常沉闷!快点回来吧,同学们等着你,等着你的归队!我是你的老师,更是你的朋友,你可以把内心想说的话全部倾诉出来,我愿意做你忠实的听众。
你的老师和知心朋友。
” 孩子拿到信时异常激动,第二天便来到学校,把这次旷课的原因告诉了我。
当孩子敞开心扉时,要用心倾听,用爱沟通,让他感受到我们的真诚,感受到我们是他的朋友,是一个无话不谈的朋友。
我指出了他的优点:“你在我的眼中是一个聪明又爱劳动的孩子。
你觉得自己有优点吗?”他把头低得很深,声音很低地说:“没有。
师爱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师爱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师爱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这句话出自中国古代文学名著《老残游记》,意指老师的爱护和教导如同春风细雨一般温柔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成长。
作为学生,我们常常感受到老师用自己的爱心和耐心,教育和引导我们成长。
本文将探讨师爱如春风化雨的内涵,以及如何向老师表达感激之情。
师爱如春风,寄托了人们对老师的深切情感。
春风柔和,不喧哗不张扬,却能带来万物生机勃勃的气息。
老师的爱护也是如此,他们用悉心的教导和体贴的关怀,让每个学生在学习和成长中都能感受到师恩。
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生活中,老师都像春风一样细致入微,为学生提供温暖和关怀。
老师的爱护也如同春雨一般,细密而不断。
春雨滋润大地,让新生命得以茁壮成长。
老师的爱护也是如此,他们一点一滴地用爱和耐心,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健康的成长环境。
他们不仅在课堂上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成长过程中给予学生精神的关怀和激励,让他们健康成长。
师爱如春风化雨,更是一种默默无闻的奉献。
春风细雨虽然温柔细腻,却没有显著的功劳,润物无声。
老师的爱护也是如此,他们默默地为学生付出,没有任何过多的要求和期盼,只是为了让学生能够茁壮成长。
他们不求回报,只希望看到学生在他们的耳濡目染下茁壮成长,发光发热。
当我们感受到师爱如春风化雨的温暖时,更应该以感恩的心态去面对。
我们可以向老师表达感激之情,用实际行动回报老师的爱护。
感恩之心要从言行中体现出来,可以通过亲笔写一封感谢信,向老师述说自己的成长和收获。
也可以在节日或老师生日时,送上一份贴心的礼物,表达对老师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在学习和生活中,也要用自己的实际表现来向老师证明自己的成长,让老师更加欣慰和喜悦。
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也要将师爱如春风化雨的情感传承和发扬下去。
当我们成为了父母或者长辈,我们也要以温暖的心态去对待下一代,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教育和成长环境。
无论是作为学生还是作为老师,我们都应该用爱和关怀温暖他人,用奉献和耐心影响他人,让师爱如春风化雨的情感,永远延续下去。
师爱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师爱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师爱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这句话是对师道的最好诠释。
在这个大千世界中,师道一直都是非常神圣而崇高的存在,因为他们不仅仅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用自己的爱与智慧,滋润着学生的心灵,让他们成长为德智体全面、具有爱心和责任心的人才。
本文将深入探讨师爱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含义,以及如何做一个有爱心的老师。
师爱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这句话给人一种温暖、慈爱的感觉。
春风化雨,是指春风拂面、春雨淅淅沥沥,带来了温暖和生机。
老师就像春风一样,用自己的爱心和关怀,给予学生无限的温暖和鼓励,让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成长。
而润物无声,则是指老师的爱并不张扬,他们默默地在教育和教学中,用自己的行动影响和感染着每一个学生。
正是师道的这种爱,让学生感到了无限的力量和动力,有了这样正能量的滋润,他们才会茁壮成长。
在师爱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过程中,老师还需要耐心和细心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性格和特点,老师要学会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和烦恼。
只有用真心去关注和呵护学生,才能够让他们感到被爱和被关怀,找到学习的方向和目标。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老师还需要及时地给予学生鼓励和奖励,让他们感到教育的阳光和温暖。
师爱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最终是要做到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追求和理想,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优势;要包容学生的不足,引导和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成长为更好的人。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学会用宽容和理解的心态去对待学生,用包容和尊重的态度去对待学生。
在师爱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过程中,老师还需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不断地进行科学教育研究和教学实践。
只有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技能,老师才能够做到以身作则,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去感染和教导学生。
老师还需要不断地反思和总结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让学生收获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浓浓爱心化春雨 滴滴润物细无声(1)

浓浓爱心化春雨滴滴润物细无声作者:谢莉玲来源:《学习导刊》2013年第09期弹指一挥间,二十多年的岁月就在绘声绘色的讲课中,就在埋头批改作业的笔尖中,就在上课铃与下课铃的交替声中滑过,回顾走过的风雨历程,感慨万千,作为一名老师,要培育一个优秀集体并非易事,要培养一个个优秀学生更要呕心沥血。
面对某些教育教学矛盾,教师倘若开门见山,单刀直入,效果往往不佳,而如能讲究艺术,根据不同的时空点灵活运用“迂回”之术,则可使矛盾迎刃而解。
“欲求其速,先图其缓。
”表面看来,这种做法似乎是走了弯路,但从解决问题的效果看,则是走了捷径。
一、旁敲侧击批评孩子可以采用旁敲侧击的方法,因为这样即能保护孩子的自尊,又使之深刻认识错误,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有一次,我上完科学课要回办公室时,不经意地发现前排一名男生用小刀刻划桌面,我心中“咯噔”一跳,怒火在心中膨胀,真想上去狠狠批评他,同学们见我脸上晴转阴,顿时收敛笑容,眼里闪现出一丝惶恐。
我突然灵机一动,何不借用著名教育家孙敬修老先生的教育方式呢!于是我悄悄地靠近桌旁,把耳朵紧贴在桌面的刀痕上。
这位同学见了好奇地问:“老师,你在听什么?”,我十分认真地回答:“我听到桌子正在哭呢!”此时围观的同学们更加好奇了,又问:“桌子为什么会哭呀?”我并不急于回答,又认真地贴近桌面听了一会儿说:“桌子说,他光滑的脸蛋是供小朋友们学习用的,可现在满脸伤痕,怎么为小朋友们服务呢?他心里难过,所以哭了。
”我没说一句责备的话,可是同学们什么都明白了,清楚地认识到损坏公物是错误的行为,一个个羞愧地低下了小脑袋,那个刻划桌面的同学不由自主抚摸了几下受伤的桌面。
从此,我所教班的桌面不再添新伤。
二、适时点拨六年级学生大多进入青春期,这意味着他们体内的荷尔蒙将大量增长,荷尔蒙使他们之间形成一个“性别磁场”,阳男阴女的“第二性征”截然不同,有差别就有吸引,青春期的男孩、女孩有相互接近的愿望,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能错划为“早恋”,不能一味地封杀,应潜心谋划,潜心疏导,这样会使青春期的友情发挥积极功能,促进孩子健康成长,使他们拥有幸福美满的人生。
浓浓爱心化春雨 滴滴润物细无声

浓浓爱心化春雨滴滴润物细无声作者:王春梅来源:《中小学学校管理》2013年第06期如果说教师的人格力量是一种无穷的榜样力量,那么教师的爱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
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这正是教师无私奉献爱心的典范。
一、教师要用爱心去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
所有学生,无论是智商高的还是智商低的,无论是家庭条件好的还是家庭条件差的,无论是安静听话还是调皮捣蛋的,都十分需要老师的爱。
老师的爱与尊重是照亮学生心灵窗户的盏盏烛光。
著名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奇说过这样一段话,我至今想起仍颇为感动。
他说:“从早到晚我一直生活在他们中间,我的手牵着他们的手,我的眼睛注视他们的眼睛.我随着他们流泪而流泪,我随着他们微笑而微笑。
”美好的人生是为爱所唤起,并为知识所引导的。
从这一角度讲,美好人生的开始掌握在我们教师手中。
二、教师要用爱心感染学生的情绪。
对学生的教育工作说到底是一个爱的工作。
但仅仅停留在爱上是不够的,爱要在心理上与学生相容,这就要求教师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这种修养是师德的“调节器”和“控制阀”,是教师必备的心理品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从本质上是成年人与未成年人的关系,对未成年人要允许其犯错误,教师要循循善诱,不能操之过急,对学生说理,要有耐心,有充足的理由。
三、教师要用爱心呵护差生。
由于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及社会、学校、家庭诸多因素对学生的影响,有些学生在思想品德、组织纪律、学习成绩等某方面表现出较一般同龄人稍差。
有的教师就给这些学生带上“差生”的帽子,错误地认为“朽木不可雕也”而放弃教育。
其实“差生”并不像有的人认为的那样差,多数“差生”仅是某一方面落后。
“差”不是其本质。
十几岁的孩子,正处在长身体的时期,可塑性很大。
教育者应当从各方面去关心他们,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使其树立进取的信心和勇气。
我教的班级有个学生学习成绩很差,课堂上他不听讲乱说话,或在前面同学的背上乱画。
对这样一个学生,我从未对他失去信心,而是耐心地开导他,并给他展示才华的机会。
爱心化春雨,润物细无声

爱心化春雨,润物细无声春天是一个充满爱心的季节,春雨滋润了大地,润物无声。
就像爱心一样,它不需要言语,却能让人感受到温暖和关怀。
在这个季节里,我们不妨思考一下爱心的力量,以及它对人们和社会的影响。
爱心是一种无私的情感,它不限于亲情、友情、爱情,更多的是一种对他人的关怀和帮助。
就像春雨一样,它没有求回报,只是默默地滋润着大地,给人们带来生机和希望。
爱心是人类最美好的品质之一,它让我们变得善良、宽容,让我们愿意付出,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有一句话说得好:“爱心是世上最大的力量。
”这句话的含义很深刻,它告诉我们爱心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改变一个人,也可以改变整个社会。
在这个善良的力量的感召下,社会才会变得更加和谐,人与人之间才会更加友爱。
正是因为爱心的存在,人类社会才会如此多姿多彩,充满了温馨和希望。
爱心不仅仅存在于人与人之间,更可以表现在我们对大自然的关怀上。
在春雨滋润了大地之后,万物开始生长发育,这种力量是我们无法想象的。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爱心,我们才能看到这美丽的世界。
值得一提的是,爱心还与环保息息相关。
只有我们去爱护自然环境,才能让春雨继续为我们滋润大地,为我们带来温暖和生机。
爱心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只要我们用心去体会,就会发现它的存在无处不在。
无论是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还是在社会的大舞台上,爱心都是那么的重要。
它让我们变得善良,它让我们变得温暖,它让我们变得宽容。
在这个春雨润物的季节里,让我们通过自己的行动,用爱心去呵护这个美好的世界。
爱心,就像春雨一样,它是如此温暖、如此美好,却又如此无声。
但正因为它的存在,生活才会如此美好。
愿我们都能够拥有一颗充满爱心的心,让爱心化作春雨,润物细无声,为这个世界带来更多的温暖和希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心化春雨润物细无声
如何教育学生,是教师们讨论最多的话题,在传统教育中,教师总希望自己的教育对象非常完美,因而发现了学生身上的缺点,就会严加训斥,认为只有严格要求才会对孩子的教育起作用。
结果孩子长期处在老师的斥责和抱怨中,丧失自信心,变得消极起来,甚至逆反起来。
面对这样的情况,如何才能既达到教育的目的,又让孩子欣然接受呢?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尝试将“赏识教育”贯穿其间,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类除了最基本的生理、安全需要外,更高层次的需求就是对尊重的需求,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欣赏,得到社会的肯定性评价,这是人们心理最高需要。
教育心理学也指出,渴望被别人信任,被重视,被看得起是学龄儿童或青少年最大心理需求。
尤其是处在成长高峰期的青少年,自我意识不断增强,特别希望能得到别人的羡慕、好感和赞扬,渴望得到老师和其他人的尊重,便成为这一年龄段的第一心理需求。
“赏识教育”正是依据人渴望得到赏识的本质需求,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以信任、尊重、理解、激励、宽容、提醒的教育方法和思维方式的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或教育理念。
那么,何谓赏识教育呢?我认为:赏识,就是爱,学会赏识,就是学会爱。
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欣赏。
赏识教育就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
中觉醒。
赏识就是我们用真挚的爱、艺术的爱去尊重学生、宽容学生、激励学生。
这种爱,是我们个性品质、教育理论修养、教育实践经验等多种因素融合而成的。
我们要用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对事理的明见,用饱满的激情、高尚的灵魂去熏陶、感悟学生。
小学是学生学习的起步阶段,这个阶段的学习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因此,我们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合理利用赏识教育,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信和勇气。
只要利用得当,赏识教育就能弥补传统教育方法的不足,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的我,主要做法是:
1 将赏识教育贯穿到教学的全过程
我不仅利用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还在批改作业时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
不仅利用集体活动进行赏识教育,还在成绩评估和评语中进行赏识教育,将赏识教育贯穿到教学的全过程。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学生回答错了,我就会对他回答问题的勇气进行表扬,让其他学生学习他敢于回答问题的精神,让孩子克服自卑的情绪;如果孩子回答问题有不完整的地方,我就表示肯定并给他一点小提示,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如果学生回答问题正确了,我就会鼓励他再接再厉,激发孩子超越自我。
在批改作业时,我总是努力寻找每份学生作业中的闪光点,对他们进行表扬,如“你书写进步很快”“你的思路很清晰”“你的解题方法很独特”等。
在进行成绩评估时,对学习成绩好的同学,我表扬他们学习努力、成绩突出。
对学习成绩不好的同学,我就会找出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如集体荣誉
感强,爱劳动等)进行表扬。
在集体活动中,有的同学唱歌很好听,有的同学热心帮助别人,还有的同学参加集体活动很积极……对学生身上的这些优点,我都会及时地给予表扬。
写出饱含深情的评语,激励学生不断进取。
在写给孩子的评语中,很多老师直接指出孩子的缺点,就会使孩子害怕看到老师的评语,或者害怕家长看到老师的评语,使老师的评语失去作用。
我在给孩子写评语时,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多给孩子鼓励,指出孩子的进步,同时提出自己的希望。
这样,学生不但乐于接受,而且感受到了老师对他的关切和希望,不断进取的动力就更足了。
经过实践,我发现学生们在上数学课时
总是精神集中、充满自信,最重要的是他们都在快乐地学习。
2 赏识教育要针对孩子的差异因材施教
同一个班的孩子,在学习能力上总是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在进行赏识教育的时候,我们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采用不同的赏识教育方法。
对学习成绩好的孩子,我们要针对他们的头脑聪明、成绩好进行赏识,尤其在他们独立或合作解答出较难的问题时进行表扬,这样可以给他们极大的自信心,激励他们超越自我、不断进取;对学习中等的孩子,我们要针对他们认真、努力的学习态度进行表扬。
鼓励他们继续坚持这种学习态度,相信他们最终一定能够取得成功;对后进学生,我们要针对他们学习上的哪怕只是一点点的进步进行表扬,同时注意挖掘他们身上的其他优点,让他们不自卑,
帮助他们树立自信,相信他们会不断进步。
3 根据需求去赏识,赏识要恰到好处
根据需求去赏识,赏识要恰到好处。
我们要正确客观地分析、了解学生的内心需要,充分了解学生心理状态,根据真实需要进行表扬、鼓励。
而不能因为要达到某种目的而牵强地赏识,这不仅对学生本人起不到真正作用,而且会影响周围的学生,他们会感到赏识是一种虚伪,继而失去对教师的信任。
恰到好处的赏识,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激起他们奋发向上的愿望,成为他们追求进步的动力。
我班原来有这样一个学生,他学习成绩不好,因此就非常自卑。
经过我对他的观察了解,发现他画画还不错,就经常让他参与班级板报的更换,其他同学常常称赞他的画画得不错。
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他不再那么自卑,上数学课也比以前认真了,还经常向我或是其他同学请教数学题,中期和期末检测中,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4 赏识教育要与批评教育、挫折教育相结合
在开展赏识教育的同时,要注重与批评教育相结合。
只重视正面的赏识激励,而忽视大胆的批评教育,如此就会助长学生的傲慢无理,成为学生容忍错误的挡箭牌。
实际上,赏识并不排斥批评,赏识是赏识学生的优点、长处和进步,而不是忽视学生的缺点、弱点和错误。
该指正的问题要及时指正,该批评的错误也决不能迁就。
但批评要讲究艺术,要在不伤害学生自尊的前提下,让学生以感激的心态接受这剂苦口的良药。
在开展赏识教育的同时,要注重与挫折教育相结合。
赏识教育把做人的权利还给了孩子,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把做人的责任也让
他承担起来,让他们经历挫折,在挫折中成长,避免他们只能一味地接受赏识,产生过分良好的自我感觉。
只有这样,才能为孩子们将来走上社会奠定好基础。
正如泰戈尔所说:“激情是鼓满船的风。
没有风,帆船就不能航行。
”渴望被赏识是人的一种基本的精神需求,每一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赏识,孩子更是如此。
那么就让我们学会赏识,化作这鼓动激情之帆的春风,让温暖的阳光滋润孩子幼小的心田,让孩子在成就感的体验中,找到自尊,找到自爱,找到自信,找到学习生活的激情,品尝学习的快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