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料基础知识
电子物料基础知识(电阻)

电子物料基础知识之电阻电子料主要包括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IC、PCB板等等。
一、电阻1、定义电阻,是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是电流通过物体时产生的阻力。
在电子元件中,称对电流呈现阻碍作用的耗能元件为电阻。
其符号位R,国际制基本单位为Ω。
2、特征a、不同的导体,电阻一般不同,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特性。
b、电阻的阻值大小一般与材料、材料长度、温度和横截面积有关。
c、电阻是一种耗能元件,其主要物理特征是变电能为热能,电流通过它产生内能。
d、电阻无方向性,在电路中通常起分压、分流和负载的作用;对信号来说,交流与直流信号都可以通过电阻。
e、生产时,SMT料标称向上;PTH料随便插。
3、单位电阻的单位是欧姆(ohm),简称欧,符号是Ω。
常用的电阻单位还有KΩ、MΩ,另外还有TΩ、GΩ、σΩ。
它们的换算关系是千进制,即1TΩ=1000GΩ;1GΩ=1000MΩ;1MΩ=1000KΩ;1KΩ=1000Ω;1Ω=1000σΩ。
4、定理公式a、欧姆定理在同一电路中,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阻值成反比。
R=U/I (R表示电阻,U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b、电阻定律R=ρL/S(R表示电阻,ρ表示电阻率,L表示导体长度,S表示导体横切面积)R的单位为Ω;ρ的单位为Ω/M;L的单位为M;S的单位为MM^2。
c、串联电阻公式R=R1+R2+…+Rnd、并联电阻公式1/R=1/R1+1/R2+...+1/Rn5 、类型(1)、材料和结构特征a、线绕型电阻阻燃性涂漆线绕电阻;水泥线绕电阻。
b、非线绕型电阻①、实心式电阻有机实心式电阻;无机实心式电阻。
②、膜式电阻碳膜电阻,常用符号R T作为标志。
合成碳膜电阻,也叫漆膜电阻。
金属膜电阻,常用符号RJ作为标志。
金属氧化膜电阻,常用符号RY作为标志。
金属玻璃釉电阻,耐潮湿,耐高温,温度系数小,主要应用于厚膜电路。
(2)、阻值a、定值电阻,又称固定电阻,指不能调节阻值的电阻。
电子基础知识-考试必备

电子基础知识-考试必备电子基础知识培训内容概要一、电学基本概念二、电子元件基础知识三、基本电路原理图介绍一、电学基础概念1、电的形成:物体在某种情况下(如磨擦、碰撞)失去一部分电子或减少一部分电子,则称物体对外呈现出电性。
失去电子的称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称带“负。
2、静电:正/负电荷在物体上堆积就形成了静电▲自然界的一切物体都处于相对运动状态,随时都存在电荷转移,因此静电不可能消除,只能防止。
▲防静电的一般方式:﹡营造一个相对比较稳定和独立的环境﹡尽量减少其人员流动性﹡穿戴防静电衣物减少静电释放带来的危害﹡利用设备仪器消除静电3、电流:电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产生定向运动即形成电流,电子运动方向的反方向称为电流的正方向1A=1000mA 1mA=1000µA 单位:安培4、电压:场对电子产生的作用力即形成电压▲有电压并不一定会产生电流,正如有水压并不一定使水流动一样。
▲电压是产生电流的原因。
1KV=1000V 1V=1000mV 单位:V(伏特)4、电阻:顾名思义,电阻即反映物体对电子的阻碍能力。
电阻越大,阻碍能力越强。
1MΩ =1000KΩ 1KΩ =1000Ω单位:Ω(欧姆)6、功率:表明单位时间内电流对外界所做的功的大小1KW=1000W 1W=1000mW W(瓦特)怎样计算功率? P=UI常识:1度电=1千瓦×1小时印象:假如你的1KW的电饭煲做饭花了1个小时,那么你就用了1度电,相当于你40W的电灯点了整整一天一夜!7、欧姆定律加在电阻两端的电压和电流成正比即:R=U/I 通常写作:U=IR由此可知功率的表达式可写作:P=UI 或 P=I R 或 P=U / R德国科学家欧姆历经十年心血于1927年发现了此定律,这是电学中的最基本的定律,千万要记得哦!8、绝缘体、导体、半导体绝缘体:电阻极大,导电能力非常差(电阻率10 16~10 22)一般非金属物质,如木材、塑胶、纸张等。
电子元件基础知识

电子元件基础知识一、电阻器(R)简称电阻,是指具有一定技术性能的在电路中专起电阻作用的元件,可用来调节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或者作为电路中的负载。
1、电阻的参数:a、阻值:指电阻的数值大小。
0Ω—几百MΩb、耗散功率:指电阻长期工作时所能承受(消耗)的最大功率。
2、电阻的材料:电阻常用的材料有碳膜、金属膜、金属氧化膜、线绕、水泥(陶瓷)线绕半导体等材料。
3、电阻的类型:①固定电阻:指电阻值固定不变的电阻②微调电阻:指电阻值可以微调的电阻③可调电阻:俗称电位器,指电阻值连续可调的电阻④热敏电阻:指电阻值随着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电阻a、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指电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电阻(PTC)b、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指电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电阻⑤压敏电阻:指电阻值随着电压的变化而变化的电阻。
⑥湿敏电阻:指电阻值随着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电阻⑦光敏电阻:指电阻值随着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电阻⑧电阻的功率表示法:一般大功率(3W以上)电阻均在电阻外壳上标明其功率值,如:3W、5W、7W、10W、20W、30W等,而小功率(3W以下)则部分标明功率,(如:3W、2W、1W、等),不标明功率的则多为功率1W以下的小功率电阻,对于实际使用中,可用功率大的电阻代替功率小的电阻,反之则不能代替,若没有知道电阻功率大小时,在实际应用中可用电阻体积相同或稍大的来代替。
5、电阻的阻值表示方法:①直接标明电阻的数值和单位,如:1.5Ω、160Ω、1Ω等。
②直接标明电阻的数值而把单位“Ω”省去,如:100即100Ω、1即1Ω、22M即22MΩ。
③用几X几表示几点几Ω,如:4Ω7、9Ω1即为9.1Ω、8M2即8.2MΩ等。
有些用几R几代表几点几Ω,如:1R5即1.5Ω、3R9即3.9Ω等。
④电阻值后面有其它英文字母(如:J、K、M等)或罗马数字(Ⅰ、Ⅱ、Ⅲ)或正负百分之几(如:±5%,±10%,±20%)的则表示该电阻的误差等级。
电子技术基础知识

2010
5025
5.00±0.20
2.50±0.20
0.55±0.10
0.60±0.20
0.60±0.20
2512
6432
6.40±0.20
3.20±0.20
0.55±0.10
0.60±0.20
0.60±0.20
10
浙江师范大学
贴片电阻的封装与功率关系如下表:
封装 英制 (mil) 0201 0402 0603 公制 (mm) 0603 1005 1608
25
浙江师范大学
3、 电感
26
浙江师范大学
§3.1 定义
电感是用来表示自感应特性的一个量;自感电动势要阻碍线圈中电流 的变化,这种阻碍作用称之为感抗。电感一般有直标法和色标法,色标法 与电阻类似 电感器用符号L表示,它的基本单位是亨利(H),常用毫亨(mH) 为单位。 V S 电感定义公式为L= ,单位为: = A = S = H
R代表小数点位置 1% 82R0 1503 三位有效数 82R0=82.0 150x103 =150000=150k
12
浙江师范大学
§1.5电阻的主要性能指标 1.额定功率:指在规定的大气压和特定的环境 温度下,电阻所允许承受的最大功率。 2.标称阻值:指产品上标示的阻值。 3.允许误差:实际阻值对于标称阻值的最大 允许偏差范围,它表示了产品的精度。
浙江师范大学
第一部分、常用电子元器件
1
浙江师范大学
电子元器件分为无源器件和有源器件。 无源器件的简单定义:如果电子元器件工作 时,其内部没有任何形式的电源,则这种器 件叫做无源器件。常见的无源器件有电阻、 电容、电感、二极管等。无源器件的基本特 点:只需输入信号,不需要外加电源就能正 常工作。
电子料培训课件

电子料应能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正 常工作,如温度、湿度、气压等, 以确保电子产品的可靠性。
电子料的应用场景
01
02
03
04
消费电子产品
如手机、电视、电脑等,需要 大量的电子料进行组装。
汽车电子
汽车中的各种传感器、控制器 、执行器等都需要电子料支持
。
工业自动化
工业自动化设备中的各种电路 板、控制器等也需要电子料进
进料检验
对采购的电子元器件进行检验,包括 外观、尺寸、性能等,确保符合质量 标准。
制程检验
出货检验
对即将出货的电子元器件进行检验, 确保产品符合客户要求。
在生产过程中对电子元器件进行检验 ,确保生产出的产品符合质量要求。
电子料的质量问题处理
临时措施
采取临时措施防止问题扩大, 如暂停生产、隔离有问题的产 品等。
纠正措施
根据根本原因分析结果,采取 有效的纠正措施,防止问题再 次发生。
问题识别
通过检验发现质量问题后,应 立即识别问题的原因和影响范 围。
根本原因分析
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找出根 本原因,为后续改进提供依据 。
预防措施
针对问题产生的原因,采取预 防措施,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 生。
04
电子料的存储与保管
行组装。
航空航天
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各种电子设 备也需要大量的电子料进行支
持。
02
电子料采购流程
电子料采购的基本流程
01
02
03
需求分析
明确采购的电子料的需求 ,包括规格、性能、数量 等。
市场调研
收集市场上的电子料供应 商信息,了解价格、质量 等行情。
供应商选择
电子料基础知识

应用
用于放大信号、开关电路 等作用,能够实现电流的 放大和开关控制。
集成电路
定义
集成电路是将多个电子元件集成在一 块衬底上,实现一定的电路或系统功 能。
分类
应用
用于实现各种电子系统功能,如音频处 理、图像处理、数据传输等。集成电路 具有小型化、高性能、低功耗等优点。
模拟集成电路、数字集成电路、混合 信号集成电路等。
电子料的作用与重要性
作用
电子料是电子设备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们在电路中起 着传输信号、储存能量、放大信号等功能,是实现电子设备 正常运转的关键。
重要性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设备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电子料作为电子设备的核心组成部分,其质量和性能直接影 响到电子设备的性能和使用寿命,因此,对电子料的质量和 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光照
避免阳光直射,以防光化学反应导致电子料性能退化。
ABCD
湿度
保持适当的湿度,以防电子料受潮,影响其电气性能。
防尘
保持存储环境清洁,防止灰尘和污染物对电子料造成损 害。
电子料的保养方法
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电子料的外观、性 能和有效期,确保其状态良
好。
1
清洁
使用适当的清洁剂和工具, 定期清洁电子料表面,以防
污垢和尘埃影响其性能。
防潮
在相对湿度较高的环境中, 应采取防潮措施,如使用防 潮剂或除湿机。
防震
避免剧烈震动和冲击,以防 电子料内部结构受损。
电子料的使用寿命与失效模式
使用寿命
电子料有一定的使用寿命,受到 温度、湿度、光照、机械应力等
因素的影响。
失效模式
电子料的失效模式包括性能退化、 老化、疲劳、腐蚀等,与使用条件 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电子料基础知识

基本电子概念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叫做电流。
电路中,电流常用I表示。
电流分直流和交流两种。
电流的大小和方向不随时间变化的叫做直流。
电流的大小和方向随时间变化的叫做交流。
电流的单位是安(A),也常用毫安(mA)或者微安(uA)做单位。
1A=1000mA,1mA=1000uA。
电流可以用电流表测量。
测量的时候,把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要选择电流表指针接近满偏转的量程。
这样可以防止电流过大而损坏电流表。
电压:河水之所以能够流动,是因为有水位差;电荷之所以能够流动,是因为有电位差。
电位差也就是电压。
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
在电路中,电压常用U表示。
电压的单位是伏(V),也常用毫伏(mV)或者微伏(uV)做单位。
1V=1000mV,1mV=1000uV。
电压可以用电压表测量。
测量的时候,把电压表并联在电路上,要选择电压表指针接近满偏转的量程。
如果电路上的电压大小估计不出来,要先用大的量程,粗略测量后再用合适的量程。
这样可以防止由于电压过大而损坏电压表。
电阻:电路中对电流通过有阻碍作用并且造成能量消耗的部分叫做电阻。
电阻常用R表示。
电阻的单位是欧(Ω),也常用千欧(kΩ)或者兆欧(MΩ)做单位。
1kΩ=1000Ω,1MΩ=1000000Ω。
导体的电阻由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和长度决定。
电阻可以用万用表欧姆档测量。
测量的时候,要选择电表指针接近偏转一半的欧姆档。
如果电阻在电路中,要把电阻的一头烫开后再测量。
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I和导体两端的电压U成正比,和导体的电阻R成反比,即这个规律叫做欧姆定律。
如果知道电压、电流、电阻三个量中的两个,就可以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第三个量,即在交流电路中,欧姆定律同样成立,但电阻R应该改成阻抗Z,即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换成电能的装置叫做电源。
发电机能把机械能转换成电能,干电池能把化学能转换成电能。
发电机、干电池等叫做电源。
通过变压器和整流器,把交流电变成直流电的装置叫做整流电源。
能提供信号的电子设备叫做信号源。
《电子料基础知识》课件

• 电子料概述 • 电子料基本属性 • 常见电子料介绍 • 电子料的选择与使用 • 电子料的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
01
电子料概述
电子料定义
01
电子料是指在电子设备中使用的 各种原材料和元器件,包括半导 体材料、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 等。
02
电子料是构成电子设备的基础, 其性能和质量直接影响电子设备 的性能、可靠性和成本。
微型化
集成化
随着技术的进步,电子料将更加微型化, 能够满足便携式设备和穿戴式设备的需求 。
电子料将实现更高程度的集成化,能够将 多种功能集成在一个芯片上,提高设备的 性能和可靠性。
电子料的未来展望
创新发展
未来,电子料将继续不 断创新和发展,涌现出 更多新的技术和产品, 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跨界融合
。
腐蚀性
某些电子料在特定环境下可能会发 生腐蚀,影响其性能。
抗氧化性
电子料抵抗氧化作用的能力,也是 评估其稳定性的重要指标。
电子料的电气性能
电阻
电子料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是衡 量其电气性能的重要参数。
电容
描述电子料存储电荷能力的物理 量,对于电路设计有重要影响。
电感
描述电子料产生磁场能力的物理 量,对于电磁波的传播有重要作
上流动。
种类
02
பைடு நூலகம்
硅二极管、锗二极管、肖特基二极管等。
应用
03
用于整流、检波、开关等电路中,起到控制电流方向和开关作
用。
三极管
定义
三极管是一种电流控制型半导体器件,具有电流放大作用。
种类
NPN三极管、PNP三极管、场效应管等。
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本电子概念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叫做电流。
电路中,电流常用I表示。
电流分直流和交流两种。
电流的大小和方向不随时间变化的叫做直流。
电流的大小和方向随时间变化的叫做交流。
电流的单位是安(A),也常用毫安(mA)或者微安(uA)做单位。
1A=1000mA,1mA=1000uA。
电流可以用电流表测量。
测量的时候,把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要选择电流表指针接近满偏转的量程。
这样可以防止电流过大而损坏电流表。
电压:河水之所以能够流动,是因为有水位差;电荷之所以能够流动,是因为有电位差。
电位差也就是电压。
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
在电路中,电压常用U表示。
电压的单位是伏(V),也常用毫伏(mV)或者微伏(uV)做单位。
1V=1000mV,1mV=1000uV。
电压可以用电压表测量。
测量的时候,把电压表并联在电路上,要选择电压表指针接近满偏转的量程。
如果电路上的电压大小估计不出来,要先用大的量程,粗略测量后再用合适的量程。
这样可以防止由于电压过大而损坏电压表。
电阻:电路中对电流通过有阻碍作用并且造成能量消耗的部分叫做电阻。
电阻常用R表示。
电阻的单位是欧(Ω),也常用千欧(kΩ)或者兆欧(MΩ)做单位。
1kΩ=1000Ω,1MΩ=1000000Ω。
导体的电阻由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和长度决定。
电阻可以用万用表欧姆档测量。
测量的时候,要选择电表指针接近偏转一半的欧姆档。
如果电阻在电路中,要把电阻的一头烫开后再测量。
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I和导体两端的电压U成正比,和导体的电阻R成反比,即这个规律叫做欧姆定律。
如果知道电压、电流、电阻三个量中的两个,就可以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第三个量,即在交流电路中,欧姆定律同样成立,但电阻R应该改成阻抗Z,即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换成电能的装置叫做电源。
发电机能把机械能转换成电能,干电池能把化学能转换成电能。
发电机、干电池等叫做电源。
通过变压器和整流器,把交流电变成直流电的装置叫做整流电源。
能提供信号的电子设备叫做信号源。
晶体三极管能把前面送来的信号加以放大,又把放大了的信号传送到后面的电路中去。
晶体三极管对后面的电路来说,也可以看做是信号源。
整流电源、信号源有时也叫做电源。
负载:把电能转换成其他形式的能的装置叫做负载。
电动机能把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电阻能把电能转换成热能,电灯泡能把电能转换成热能和光能,扬声器能把电能转换成声能。
电动机、电阻、电灯泡、扬声器等都叫做负载。
晶体三极管对于前面的信号源来说,也可以看作是负载。
电路:电流流过的路叫做电路。
最简单的电路由电源、负载和导线、开关等元件组成,如图1所示。
电路处处连通叫做通路。
只有通路,电路中才有电流通过。
电路某一处断开叫做断路或者开路。
电路某一部分的两端直接接通,使这部分的电压变成零,叫做短路。
电动势:电动势是反映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换成电能的本领的物理量。
电动势使电源两端产生电压。
在电路中,电动势常用δ表示。
电动势的单位和电压的单位相同,也是伏。
电源的电动势可以用电压表测量。
测量的时候,电源不要接到电路中去,用电压表测量电源两端的电压,所得的电压值就可以看作等于电源的电动势。
如果电源接在电路中(图2),用电压表测得的电源两端的电压就会小于电源的电动势。
这是因为电源有内电阻。
在闭合的电路中,电流通过内电阻r有内电压降,通过外电阻R有外电压降。
电源的电动势δ等于内电压U r 和外电压U R 之和,即δ=U r +U R 。
严格来说,即使电源不接入电路,用电压表测量电源两端电压,电压表成了外电路,测得的电压也小于电动势。
但是,由于电压表的内电阻很大,电源的内电阻很小,内电压可以忽略。
因此,电压表测得的电源两端的电压是可以看作等于电源电动势的。
干电池用旧了,用电压用测量电池两端的电压,有时候依然比较高,但是接入电路后却不能使负载(收音机、录音机等)正常工作。
这种情况是因为电池的内电阻变大了,甚至比负载的电阻还大,但是依然比电压表的内电阻小。
用电压表测量电池两端电压的时候,电池内电阻分得的内电压还不大,所以电压表测得的电压依然比较高。
但是电池接入电路后,电池内电阻分得的内电压增大,负载电阻分得的电压就减小,因此不能使负载正常工作。
为了判断旧电池能不能用,应该在有负载的时候测量电池两端的电压。
有些性能较差的稳压电源,有负载和没有负载两种情况下测得的电源两端的电压相差较大,也是因为电源的内电阻较大造成的。
周期:交流电完成一次完整的变化所需要的时间叫做周期,常用T表示。
周期的单位是秒(s),也常用毫秒(ms)或微秒(us)做单位。
1s=1000ms,1s=1000000us。
频率交流电在1s内完成周期性变化的次数叫做频率,常用f表示。
频率的单位是赫(Hz),也常用千赫(kHz)或兆赫(MHz)做单位。
1kHz=1000Hz,1MHz=1000000Hz。
交流电频率f是周期T的倒数,即电容:电容是衡量导体储存电荷能力的物理量。
在两个相互绝缘的导体上,加上一定的电压,它们就会储存一定的电量。
其中一个导体储存着正电荷,另一个导体储存着大小相等的负电荷。
加上的电压越大,储存的电量就越多。
储存的电量和加上的电压是成正比的,它们的比值叫做电容。
如果电压用U表示,电量用Q表示,电容用C表示,那么电容的单位是法(F),也常用微法(uF)或者微微法(pF)做单位。
1F=10 6 uF,1F=10 12 pF。
电容可以用电容测试仪测量,也可以用万用电表欧姆档粗略估测。
欧姆表红、黑两表笔分别碰接电容的两脚,欧姆表内的电池就会给电容充电,指针偏转,充电完了,指针回零。
调换红、黑两表笔,电容放电后又会反向充电。
电容越大,指针偏转也越大。
对比被测电容和已知电容的偏转情况,就可以粗略估计被测电容的量值。
在一般的电子电路中,除了调谐回路等需要容量较准确的电容以外,用得最多的隔直、旁路电容、滤波电容等,都不需要容量准确的电容。
因此,用欧姆档粗略估测电容量值是有实际意义的。
但是,普通万用电表欧姆档只能估测量值较大的电容,量值较小的电容就要用中值电阻很大的晶体管万用电表欧姆档来估测,小于几十个微微法的电容就只好用电容测试仪测量了。
容抗:交流电是能够通过电容的,但是电容对交流电仍然有阻碍作用。
电容对交流电的阻碍作用叫做容抗。
电容量大,交流电容易通过电容,说明电容量大,电容的阻碍作用小;交流电的频率高,交流电也容易通过电容,说明频率高,电容的阻碍作用也小。
实验证明,容抗和电容成反比,和频率也成反比。
如果容抗用X C 表示,电容用C表示,频率用f表示,那么容抗的单位是欧。
知道了交流电的频率f和电容C,就可以用上式把容抗计算出来。
电感:电感是衡量线圈产生电磁感应能力的物理量。
给一个线圈通入电流,线圈周围就会产生磁场,线圈就有磁通量通过。
通入线圈的电源越大,磁场就越强,通过线圈的磁通量就越大。
实验证明,通过线圈的磁通量和通入的电流是成正比的,它们的比值叫做自感系数,也叫做电感。
如果通过线圈的磁通量用φ表示,电流用I表示,电感用L表示,那么电感的单位是亨(H),也常用毫亨(mH)或微亨(uH)做单位。
1H=1000mH,1H=1000000uH。
感抗:交流电也可以通过线圈,但是线圈的电感对交流电有阻碍作用,这个阻碍叫做感抗。
电感量大,交流电难以通过线圈,说明电感量大,电感的阻碍作用大;交流电的频率高,交流电也难以通过线圈,说明频率高,电感的阻碍作用也大。
实验证明,感抗和电感成正比,和频率也成正比。
如果感抗用X L 表示,电感用L表示,频率用f表示,那么感抗的单位是欧。
知道了交流电的频率f和线圈的电感L,就可以用上式把感抗计算出来。
阻抗:具有电阻、电感和电容的电路里,对交流电所起的阻碍作用叫做阻抗。
阻抗常用Z表示。
阻抗由电阻、感抗和容抗三者组成,但不是三者简单相加。
如果三者是串联的,又知道交流电的频率f、电阻R、电感L和电容C,那么串联电路的阻抗阻抗的单位是欧。
对于一个具体电路,阻抗不是不变的,而是随着频率变化而变化。
在电阻、电感和电容串联电路中,电路的阻抗一般来说比电阻大。
也就是阻抗减小到最小值。
在电感和电容并联电路中,谐振的时候阻抗增加到最大值,这和串联电路相反。
相位:相位是反映交流电任何时刻的状态的物理量。
交流电的大小和方向是随时间变化的。
比如正弦交流电流,它的公式是i=Isin2πft。
i是交流电流的瞬时值,I是交流电流的最大值,f是交流电的频率,t是时间。
随着时间的推移,交流电流可以从零变到最大值,从最大值变到零,又从零变到负的最大值,从负的最大值变到零,,如图3甲所示。
在三角函数中2πft相当于角度,它反映了交流电任何时刻所处的状态,是在增大还是在减小,是正的还是负的等等。
因此把2πft叫做相位,或者叫做相。
图3如果t等于零的时候,i并不等于零,公式应该改成i=Isin(2πft+ψ),如图3乙所示。
那么2πft+ψ叫做相位,ψ叫做初相位,或者叫做初相。
相位差:两个频率相同的交流电相位的差叫做相位差,或者叫做相差。
这两个频率相同的交流电,可以是两个交流电流,可以是两个交流电压,可以是两个交流电动势,也可以是这三种量中的任何两个。
例如研究加在电路上的交流电压和通过这个电路的交流电流的相位差。
如果电路是纯电阻,那么交流电压和电流电流的相位差等于零。
也就是说交流电压等于零的时候,交流电流也等于零,交流电压变到最大值的时候,交流电流也变到最大值。
这种情况叫做同相位,或者叫做同相。
如果电路含有电感和电容,交流电压和交流电流的相位差一般是不等于零的,也就是说一般是不同相的,或者电压超前于电流,或者电流超前于电压。
加在晶体管放大器基极上的交流电压和从集电极输出的交流电压,这两者的相位差正好等于180°。
这种情况叫做反相位,或者叫做反相。
电容的基础知识和检测方法[结构特点] [性能指标][命名方法][选用常识][检测方法]一、基础知识件,在电路中用于调谐、滤波、耦合、旁路、能量转换和延时。
电容器通常叫做电容。
按其结构可分为固定电容器、半可变电容器、可变电容器三种。
1.常用电容的结构和特点常用的电容器按其介质材料可分为电解电容器、云母电容器、瓷介电容器、玻璃釉电容等。
表1常用电容的结构和特点有正负极性,耐热性好、适宜用于高频电路。
树脂中制成。
它的特点是介质损耗小,绝缘电阻大、它用金属钽或者铌做正极,用稀硫酸等配液做负极,体积小、容量大、性能稳定、寿命长、绝缘电阻大、返回顶部2.主要性能指标标称容量和允许误差:电容器储存电荷的能力,常用的单位是F、uF、pF。
电容器上标有的电容数是电容器的标称容量。
电容器的标称容量和它的实际容量会有误差。
常用固定电容允许误差的等级见表2。
常用固定电容的标称容量系列见表3。
一般,电容器上都直接写出其容量,也有用数字来标志容量的,通常在容量小于10000pF的时候,用pF做单位,大于10000pF的时候,用uF做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