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试题
2014年广东省中考语文模拟试卷10(含答案

语文中考模拟试题一基础知识与积累(25分)1、根据原句填空。
(10分)①四面边声连角起,,。
(范仲淹《渔家傲》)(2分)②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指出人与人之间沟通的重要性的句子是:。
(3分)③,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1分)④会挽雕弓如满月,,。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2分)⑤默写李商隐《无题》中的颔联:,。
(2分)2、根据下面句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①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chóu chú了一会。
()②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xiāo hún!()③我似乎打了一个hán jìn;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④这大概是我不配有现在这样好的官职吧。
这也真够huá jī。
()3、下面病句修改后仍然有误的一项是()(2分)A.他很后悔,不该和自己同过患难,共过生死的好朋友分道扬镳。
修改:去掉“自己”。
B.他取得成绩的关键在于他善于动员和启发同学们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修改:去掉“动员”。
C.这本杂志的对象,主要是面向中小学语文教师及其他语文工作者。
修改:去掉“及其他语文工作者”D.这个村连续两年获得大丰收,不但向国家交售了六万斤大米,而且不吃国家的救济粮了。
修改:将“不吃国家的救济粮了”和“向国家交售了六万斤大米”调换位置。
4.使用下面的关联词语写一段连贯的话,至少用上其中两个,并且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3分)因为但是所以无论也都即使虽然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3分)书是人类知识的宝库,书是人类精神的殿堂。
每一次读书,我们都心存一份感动;每一次读书,我们的心灵都得到一次净化。
某班同学在“好读书·读好书”的综合性学习中开展了如下活动,请你踊跃参加。
5、请你向同学们介绍一种并说明使用这种读书方法的理由。
我的读书方法:我的理由:。
6、下面是对不同学段学生体育锻炼的科学性的调查。
2014年中考语文第三部分 写作

力之源;成长体会可以写生活挫折,或获得前行动力,或汲取
生活经验;社会感悟则可以通过时事作为切入口,如说明环保
问题对于一个社会前行的意义。
2012 年作文与 2011 年比较接近,也是半命题式作文,要 求拟题时包含当年流行语“最美”这个词语。这令人联想到 “最美老师张丽莉”、“最美司机吴斌”等。多数学生不会“跑 题”,这种作文题既考查了学生的学业,又注重结合时代主题, 一般比较好写。
第三部分
写
作
1.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充实。(能力层级:运用) 2.写简单的议论文,做到有理有据。(能力层级:运用)
3.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能力层级:运用)
4.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感情真挚。(能力层级:运用) 5.结构完整,条理清楚。(能力层级:运用) 6.语言通顺,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力层 级:运用) 7.书写规范、整洁。(能力层级:运用)
从上述考纲要求及评分标准可看出,中考作文的采分点落 在作文的内容(包括立意、选材、中心)、结构和语言三大点上,
因此复习时要重点训练这三点,提升这三点的写作能力。
一、(2011 年广东省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 分) 前行是脚步的积累,成长是不断前行的过程。前行的路上, 有风景、梦想,有期盼、关爱,有欢笑、痛苦;前行离不开目 标、坚持„„一路前行,你有过怎样的经历和体验?前行引发 了你怎样的思考?
感悟。最美,是美的升华。它令人刻骨铭心、灵魂震撼,令人
心驰神往。 你一定有心中的“最美”,关于“最美”,你一定也有感 悟,请自拟一个包含“最美”这个词语的标题,写一篇不少于 500 字的文章,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
三、(2013 年广东省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201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2014年潮阳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模拟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和评分意见一、基础(24分)1.(10分)(1)万钟于我何加焉(2)行到水穷处(3)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4)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本题共5小题,一个句子的内容1分,每一句子默写错、漏、多l字扣0.5分,扣完该空格分数为止)2.(4分)笼罩翩然开卷有益心如铁石(1个词语1分,错字一个扣0.5分,扣完该词分数为止)3. (3分)B(“品位”是名词,“品味”是动词,形容词后应跟名词,所以选“品位”;必须:副词,用在动词之前,表示“一定要”。
必需:动词,“一定要有”,多作定语,这里要选填“必需”;引导:指带领,多含积极的因素;导致,指引起某一结果,且多指引起不好的结果或错误,含消极因素,与第③句句意相一致)4.(3分)B(“感动”应该为“触动”。
)5.(4分)示例:你的音乐是流水,是没有被世俗污染的澄澈的流水;你的音乐是阳光,是没有被世俗污染的温暖的阳光。
你的音乐是雨露,是没有被世俗污染的晶莹的雨露;你的音乐是甘霖,是没有被世俗污染的甜美的甘霖。
(每1句2分,注意喻体要贴切,喻体最好能够与上文“空气”保持一致,如“阳光”“朝霞”“流水”“雨露”等等,喻体1分;对喻体的修饰要恰当,1分。
)二、阅读(46分)(一)(10分)6.(3分) C (A快乐/以……为乐;B寻找/不久;C只是;D照进/在国内)7.(3分)庭院中的月光宛如一泓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藻、荇纵横交叉,原来是绿竹和翠柏的影子。
(“空明”、“交横”每个词语1分,句意通顺1分)8(4分)因为苏轼为自己和朋友能有赏月的高雅情趣而自豪,自认自己是具有闲情雅致的人;(1分)而苏轼才华横溢,素有大志,但不被朝廷重用,仕途失意落寞。
(2分)“闲人”一词也包含了他抑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
(1分)(只要符合意思,可以酌情给分)(二)(9分)9.(3分)(1)借助(2)对不起(3)少(1个1分)10.(3分)C11.(3分)表现在三个方面①相信眼睛而讨厌镜子(1分)②看不见自己的缺点而自命不凡,自我欣赏(1分)(2)身边的人嘲笑他,他却始终没有醒悟。
2014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广东省广州市2014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答案解析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一、1.【答案】D【解析】D项,“地表裸露”中的“裸”应读luǒ;“伺候”中的“伺”是个多音字,在此处应读cì。
此类试题考查的一般都是多音字、形似字的读音,有较强的迷惑性。
只有平时善于积累,反复训练,才能准确作答。
【考点】汉字的读音2.【答案】A【解析】B项中“消声匿迹”的“消”应写作“销”,“跚跚来迟”的“跚”应写作“姗”;C项中“一视同人”的“人”应写作“仁”;D项中“莫衷一事”的“事”应写作“是”,“顾名思意”的“意”应写作“义”。
本题有较强的迷惑性,仅根据意义来判断往往会错选,所以考生平时应注意积累字形与意义不对应的成语的用字,强化记忆。
【考点】成语和字形3.【答案】A【解析】“无动于衷”指对令人感动或应该关注的事情毫无反应或漠不关心,置之不理。
“不动声色”指内心活动不从语气和神态上表现出来,形容态度镇静。
根据语境,①句应用“无动于衷”。
“沉醉”比喻深深地沉浸在某种气氛或思想活动中里。
“沉湎”比喻潜心于某事物或处于某种境界或思维活动中,深深迷恋着,无法自拔。
多形容陷人不良的生活习惯难以自拔,表达消极的感情色彩。
根据语境,②句应用“沉醉”。
“左右逢源”原指学识广博,应付自如,后也比喻做事得心应手,怎样进行都很顺利。
“绝处逢生”形容陷人绝境的时候又有了生路。
根据语境,③句应用“左右逢源”。
“愿望”指希望将来能达到某种目的的想法。
“奢望”指过高的希望。
根据语境和词语意义,④句应用“奢望”。
4.【答案】C【解析】A项,主语残缺,应删去“通过”或“使”;B项,分类不当,“观鱼池”“超市”是场所,不是设施,应把句末内容改为“……等游乐场所和设施”;D项,动宾搭配不当,“降低”与“状态”不搭配,可改为“降低复习效率和影响考试状态”。
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掌握几种常见的病句类型,据此作答,能提高做题效率和准确率。
【考点】辨析病句。
2014年历年广东省语文中考真题试卷及答案

2014年广东省中考真题语文一、(24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1)人恒过然后能改,_______________,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孟子》两章)(1分)答案: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2)客路青山外,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2分)答案: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3)___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辛弃疾《破阵子》)(1分)答案:八百里分麾下炙(4)《归园田居(其三)》中,写陶渊明早出晚归,表现他闲适恬淡心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答案: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5)默写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解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的识记,注意别写错别字。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1)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yāo ráo()。
(2)我懂得了鸟儿如何筑巢,如何繁衍,如何随着季节的变化而qiān xǐ()。
(3)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xiāng xíng jiàn chù()。
(4)她总是对人们微笑着,pò bù jí dài()地想对人民有所贡献。
解析:本题考查汉字的识记。
答案:妖娆迁徙相形见绌迫不及待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
B.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C.垃圾广告、恶意插件、暴力游戏和八卦新闻等充斥着互联网,令网民不厌其烦....。
2014年广东省中考语文模拟试卷(9)含答案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1)□□□□□□□,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1分)(2)沉舟侧畔千帆过,□□□□□□□。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分)(3)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
(吴均《与朱元思书》)(2分)(4)3月1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两会记者招待会上接受中外记者的采访。
当有记者问到中美关系时,总理引用王安石《登飞来峰》中的诗句:“□□□□□□□,□□□□□□□”,告诉人们要站立最高之处,不害怕有浮云遮住了远望的双眸,从这个高度来把握中美关系。
(2分)(5)把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默写完整。
(4 分)□□□□□□□,□□□□□□□。
□□□□□□□,□□□□□□□。
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两项是()()(4分)A.舍.生而取义者也/舍.本逐末B.遂许.先帝以驱驰/以身许.国C.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固.若金汤D.不能名.其一处/莫名.其妙读下面文字,完成第3—5题。
(7分)四季景色千姿百态,美不胜收。
翠绿的春天,小草萌发,百花盛开,美丽的自然勃发出生机与朝气;火红的夏天,骄阳似火,万物生长,热烈的自然zhàn chū()活力和热情;金黄的秋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冬天,水瘦山寒,玉树琼枝,沉默的自然yùn yù()着希望与梦想。
3.根据拼音写出文段括号处应填入的词语。
(2分)zhàn chū()yùn yù()4.结合语境,在文段的横线处,补写一个恰当的句子。
(2分)金黄的秋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使用下面的词语另写一段连贯的话,至少用上其中二个。
2014年广东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九

12. /,(26.7.8.父母”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以及在社会上的地位、还要知道自己“欠缺”“药到病除”的前提是“失进取的动力。
反之,(三)(15分)一诺千金吟秋①去陕西出差,先到一个很偏远的小镇,接着坐汽车去村里。
路凹凸不平特难走。
沿着盘山公路转悠,没多久我就开始晕车,吐得一塌糊涂。
后来翻过了两座高山,过了一条湍急的河,走了一个多小时才好不容易捱到了村里。
②于是我开始忙着拍照,一群小孩子好奇地围着我,该换胶卷了,我随手把空胶卷盒给旁边的一个小孩子,她高兴极了,其他的孩子羡慕地围着看。
看着小孩儿喜欢,我又拆了个胶卷盒给另一个小孩儿,他兴奋得脸都红了。
我又翻翻书包再找出两支圆珠笔分给孩子们,惹得更多的孩子渴望地看着我的书包,我真后悔没多带几支笔。
我拉着一个穿红碎花小褂的女孩儿问:‚叫什么呀?‛‚小翠。
‛‚有连环画没有?‛‚没有。
‛旁边男孩儿说:‚学校只有校长才有本字典。
‛‚姐姐回北京给你们寄连环画来,上面有猫和老鼠打架,小鸭子变成天鹅的故事。
‛听得他们眼睛都直了。
③我拿出笔记本:‚记个地址吧。
‛‚陕西×县李庄小学……‛‚谁收呢?‛‚俺姐识字,她收。
‛过来一个大一点的女孩儿,‚姐姐,写李大翠收。
‛‚好吧。
‛④从陕西又转道去四川、青海。
回北京忙着写报告,译成英文,开汇报会,一晃就是两个月。
一天,偶尔翻到笔记本上的‚李大翠‛,猛然想起小村子的孩子们。
我犹豫了一下:‚孩子们早忘了吧?就是寄过去,也许路上丢了,也许被人拿走了,根本到不了孩子们手里。
‛⑤第二天,我还是拜托有孩子的同事带些旧书来。
大家特热情,没几天,我桌上就堆了好几十本,五花八门什么都有:《黑猫警长》、《邋遢大王》、《鼹鼠的故事》、《十万个为什么》、《如何预防近视眼》,居然还有一本《我长大了,我不尿床》,呵呵,是有婴儿的妈妈给的。
从家里找了本《新华字典》,又跑书店买了本《课外游戏300例》,一同寄走了。
⑥快忘了的时候,接到李庄的信:‚北京姐姐你好,从你走以后,村里的娃娃天天都说这事儿。
广东省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广东省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广东省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一、阅读理解《背影》是现代作家朱自清于1925年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文章记叙了他与父亲在南京浦口车站分别时的情景,表现了父子间的深情。
1、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背影》是一篇以描写人物为主的记叙文,通过对父亲在车站给儿子送行情景的描述,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爱。
(√)(2)文章中作者对父亲的印象和感受前后有所不同,开始时不理解父亲,到后来深切地感受到父爱的伟大。
(√)(3)文章四次描写父亲的背影,其中第二次最为详尽,目的是通过刻画父亲的形象,表达对父亲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2、选择题(请选择最佳答案)(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差使(chāi)妥帖(tuǒ) B. 拭泪(shì)狼藉(jí) C. 蹒跚(pán)琐屑(xiè) D. 簌簌(shù)触目伤怀(chù)正确答案是:C. 蹒跚(pán)琐屑(xiè)。
A项中“妥帖”的“妥”应读“tuǒ”,B项中“拭泪”的“拭”应读“shì”,D项中“簌簌”的“簌”应读“sù”。
因此选择C。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通过阅读《春》《济南的冬天》等作品,使我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
B. 即使你是天才,却同样离不开老师的培养和指导。
C. 为了避免发生意外,我们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
D. 他的家乡是江苏省南京市人。
正确答案是:C. 为了避免发生意外,我们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
A项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删去“通过”或“使”;B项关联词使用不当,把“却”改为“也”;D项搭配不当,把“人”去掉。
因此选择C。
二、写作题目:《那一幕,我难以忘怀》要求:1. 写一篇记叙文;2. 不少于600字;3. 书写工整。
三、古诗文阅读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