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药理学实验
《兽医药理学实验》课件

对实验数据进行及时记录,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
实验总结与报告撰写
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并撰写规范的实验报告。
02
实验一:药物剂量的确定
实验目的
学会根据药物浓度计算给 药体积。
了解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 剂量的影响。
掌握根据动物体重计算药 物剂量的方法。
01
03 02
实验原理
01
药物剂量是指给药动物使用的药物数量,是影响药 物作用的重要因素。
观察实验现象
观察混合后的药物溶液是否出 现沉淀、变色、气泡等现象; 记录实验数据。
准备实验材料
选择需要研究的药物A、药物B 和适量的溶剂;准备好实验仪 器和试剂。
混合药物溶液
将药物A和药物B的溶液按一定 比例混合。
分析实验结果
根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和记录 的实验数据,分析是否存在药 物配伍禁忌,并得出结论。
药效学原理
药效学原理是本实验的核心原理, 通过药效学实验,可以了解药物对 机体的作用性质、作用方式、作用 强度等。
药代动力学原理
本实验涉及的药代动力学原理主要 涉及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 谢和排泄过程。
实验步骤
实验准备
包括实验动物、实验试剂和仪器的准备。
实验操作
包括给药方式、给药剂量、实验观察指标等。
实验步骤
步骤一
样品采集与处理。采集动物组织、尿液、血液等样品,进 行匀浆、过滤、离心等处理,以制备待测溶液。
步骤三
测定方法选择与优化。根据药物残留的种类和限量标准, 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色谱法、质谱法或免疫分析法), 并对实验条件进行优化。
步骤二
样品净化与富集。根据药物残留的性质和检测方法的要求 ,选择合适的净化方法和富集技术,如液-液萃取、固相 萃取、凝胶渗透色谱等。
兽医药理学实验教案

兽医药理学实验教案1 .兽医药理学实验基本要求1.1明确药理学实验课的目的兽医药理学实验课是药理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目的为:(1)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药理学实验的基本技能,进一步获得药理学知识和科学的方法;(2)验证药理学和中药药理学中某些重要的基本理论,更牢固地掌握药理学的基本概念。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对科学工作的严肃态度、严格的要求、严密的工作方法和实事求是的作风,并训练学生能客观地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药理学实验课的要求药理学实验课包括实验操作、整理实验结果、写实验报告等环节。
为了提高实验效果,达到上述目的,要求作到下列事项:(1)重视预习实验前应仔细阅读实验指导,了解实验的目的和要求、方法和操作步骤,领会其设计原理,以做到心中有数,避免实验中出现忙乱和差错。
(2)加强基本技能训练实验时要在教师指导下,培养独立操作能力,克服依耐性和怕脏、怕动手等不良现象;并认真细致地观察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随时记录药物反应出现的时间、表现以及最后恢复情况,联系理论进行思考分析。
(3)客观地记录和整理实验结果药理学实验结果有记录仪描记的曲线,测量资料(如血压、心率、瞳孔大小、睡眠时间等数据)和记数资料(如动物死活数、阳性或阴性反应等)。
要如实准确地对观察到的数据及时加以记录,决不能凭主观想象或书本理论知识代替实验观察到的客观事实。
实验完毕,对结果分别加以整理,记录的曲线要加以剪裁或复制,并注明动物的种类、体重、性别、日期、实验题目、给药剂量和途径。
测量和记数资料应酌情列表和画图,以便比较,使结果一目了然。
(4)认真书写实验报告写实验报告可以培养同学分析和综合概括问题的能力,亦是训练用文字表达的一种重要手段。
每次实验后要求用统一的实验报告本写报告,交负责老师评阅。
在实验报告中要求列出实验题目、实验方法和实验结果。
有时可对实验结果产生的机理或异常的原因加以分析,但不可离开实验去抄书。
兽医药理学总论实验

第二章兽医药理学总论实验实验一植物药主要有效成分实验目的掌握植物药主要有效成分的检定方法。
一、生物碱定性实验1.如水提取液为酸性时,应加碱调至弱碱性。
2.因脂肪酸盐等也能产生持久性泡沫,故应再做溶血试验或醋酐-浓硫酸试验,以进一步确定之。
(二)皂苷溶血实验实验材料器材——圆底烧瓶、水浴锅、滤纸、试营、试管架、离心管、滴管。
药品——远志粗粉、1.8%氯化钠溶液、生理盐水、哺乳动物静脉血。
实验方法取远志水浸液(依皂苷泡沫实验中提取液即可)10mL,加等量1.8%氯化钠溶液混匀作为待试液。
取试管5支。
一管加蒸馏水1mL,另一管加生理盐水1mL;余者三管分别加待试液0.1、0.5、0.9mL及生理盐水0.9、0.5、0.1mL。
然后5支试管各加入2%红细胞悬浮液lmL,观察有何现象?(若溶液变清并带红色,即表示溶血。
因皂苷有溶血作用。
)此实验亦可用显微镜观察是否溶血。
即可在载玻片上滴一小滴红细胞悬浮液,再加远志水浸液少许,置显微镜下观察,如红细胞破裂、消失,表明含有皂苷成分。
(三)强心苷显色实验实验材料器材——试管、试管架、滴管。
药品——强心苷、冰醋酸、9%三氯化铁溶液、浓硫酸、碱性3,5-二硝基苯甲酸试剂。
实验方法1.α-去氧糖实验取强心苷2~3mg溶于5mL混合试剂(为100mL冰醋酸中含9%三氯化铁溶液0.5mL)中,缓缓加入浓硫酸5mL,使形成两层。
如两层之间液面呈褐色环带,渐变浅绿、蓝色,最后冰醋酸层呈深兰色,则表明含有α-去氧糖成分。
2.碱性3,5-二硝基苯甲酸实验取强心苷甲醇提取液1mL置小试管中,加入新配制的碱性3,5-二硝基苯甲酸试剂3~4滴,显红色或紫红色,则表示含有活性亚甲基化合物。
三、挥发油定性实验实验材料器材——试管、滴管、蒸发皿。
药品——乙醚、香荚豆素-浓硫酸试剂(取香荚豆素或称香荚醛0.5g,慢慢加入浓硫酸10mL,也可用浓盐酸)、桉叶蒸馏液。
实验方法取桉叶蒸馏液3~4mL置试管中,加入乙醚2mL,立即用手按住试管振摇片刻,然后用滴管吸取上层乙醚提取液1mL,置蒸发皿中,待乙醚挥发后,残留物滴加香荚豆素-浓硫酸试剂1~2滴,如呈现黄、红、紫、蓝等颜色,则表示有挥发油存在。
兽医药理学实验-03-精品文档

会致死
实验步骤
小鼠2只
称重,观察活动情 况
0.50%戊巴比妥钠, im,0.1mL/10g b.w.
0.50%戊巴比妥钠, iv,0.1mL/10g b.w.
• 尾静脉注射(iv):选取小鼠尾部左侧或右侧静脉,将鼠 尾从笼中拉出,擦少量酒精使静脉充盈。
物蓄积,引起中毒甚至死亡。
【应用】主要用于基础麻醉、镇静和抗癫痫,也 可用于安乐术。
实验原理
静脉注射:麻醉开始时间接近于0,麻醉维持 时间为0→t2
肌内注射:麻醉开始时间为t1,麻醉维持时 间为t1 →t3
静脉注射和肌内注射血药浓度—时间图 不同给药途径可影响药物的作用。依药效出现时间从快到慢,其顺序为:静脉注射、 肌内注射、皮下注射、口服
药物给药途径与剂量活动解剖观察肾外观25链霉素腹腔注射015ml10g体重活泼活泼深红色有弹性活泼瘫痪骨骼肌松弛肾颜色发浅肿大稍抑郁呼吸抑息死亡肾颜色发浅纵切皮质颜色苍白皮髓分界明显由实验结果可知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时影响药物的生物转化和排泄对药物动力学产生显著的影响引起药物蓄积延长半衰期从而增强药物的作用严重者可引发毒性
• 内服给药:为容积性泻药,硫酸镁在肠内解离成SO42-、 Mg2+,不易被肠壁吸收,又易溶于水,形成高渗的环境 ,因此能吸收组织内大量的水分进入肠道。水分增多,有 利于软化粪便,而且使肠内容积增大,对肠粘膜产生机械 性刺激作用,促进肠管蠕动增强,引起排便。下泻作用与 动物体内含水量多少有关,若机体内水量多,则能提高下 泻作用,反之下泻效果差。
• <1> 肌肉注射(im) • a.助手固定小鼠,左手捏起颈背部皮肤,右手拉尾 • b.术者从后肢外侧肌肉注射,4号针头 • c.注射量为每条腿不超过0.1ml • <2> 灌胃(po) • a.体位:头高臀低 • b.由口角进针 • c.压迫鼠头,使口、食道、胃呈一直线(最重要) • d.沿上颚壁内推进食道2-3cm,有抵触感,说明到膈肌
(完整版)兽医药理学实验

将麻醉好的狗仰卧置于实验台上,用特制的狗头夹固定狗头(图3.3-3)。固定前将狗舌拽出口外,避免堵塞气道。将狗嘴伸入铁圈,再将直铁杆插入上、下颌之间,再下旋铁杆,使弯形铁条紧压犬的下颌(仰卧固定)或压在鼻梁上(俯卧固定)。再将狗头夹固定在手术台上。
固定好狗头后,取绳索用其一端分别绑在前肢的腕关节上部和后肢的踝关节上部,绳索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在实验台同侧的固定钩上。固定两前肢时,亦可将两根绳索交叉从犬的背后穿过并将对侧前肢压在绳索下,分别绑在实验台两例的固定钩上。若采取俯卧位固定时,绑前肢的绳索可不交叉,直接绑在同侧的固定钩上。
(2)灌服法
灌服法是将动物适当固定,强迫动物摄入药物。这种方法能准确把握给药时间和剂量,及时观察动物的反应,适合于急性和慢性动物实验,但经常强制性操作易引起动物不良生理反应,甚至操作不当引起动物死亡。故应熟练掌握该项技术。强制性给药方法主要有两种:
①固体药物口服
一人操作时用左手从背部抓住动物头部,同时以拇、食指压迫动物口角部位使其张口,右手用镊子夹住药片放于动物舌根部位,然后让动物闭口吞咽下药物。
兽医药理学实验
1.兽医处方的书写(讲授)2.3.实验动物的种类、捉拿及给药途径(讲授结合实验)
4.
实验材料:小鼠5-10(22人拟分成4-5组)只,1ml注射器20支,12-16#小鼠灌胃针5个,生理盐水
5.实验动物的采血及处死方法(讲授结合实验)
兽医药理实验报告(3篇)

第1篇实验名称:抗生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实验实验目的:1. 了解抗生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
2. 掌握平板划线法在微生物实验中的应用。
3. 分析抗生素的抑菌效果,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
实验原理: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常见的革兰氏阳性球菌,对多种抗生素敏感。
本实验通过平板划线法,将金黄色葡萄球菌接种在含有不同浓度抗生素的琼脂平板上,观察并记录抑菌圈的大小,以评估抗生素的抑菌效果。
实验材料:1. 金黄色葡萄球菌菌种2. 生理盐水3. 不同浓度的青霉素、链霉素、红霉素、庆大霉素药液4. 琼脂平板5. 移菌针6. 酒精灯7. 灭菌棉签实验方法:1. 将金黄色葡萄球菌菌种接种于生理盐水中,制成菌悬液。
2. 将不同浓度的抗生素药液分别加入琼脂平板中,制成含有不同浓度抗生素的琼脂平板。
3. 使用移菌针将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悬液均匀涂布在琼脂平板上。
4. 将琼脂平板倒置,置于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
5. 观察并记录抑菌圈的大小。
实验结果:1. 青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最佳,抑菌圈直径最大。
2. 链霉素、红霉素、庆大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有一定的抑菌效果,但抑菌圈直径较青霉素小。
3. 随着抗生素浓度的增加,抑菌圈的大小也随之增大。
实验分析:1. 本实验结果表明,青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最佳,可能是由于青霉素能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导致细菌死亡。
2. 链霉素、红霉素、庆大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有一定的抑菌效果,但其抑菌效果不如青霉素。
这可能是由于这些抗生素的作用机制与青霉素不同,或者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这些抗生素的耐药性较高。
3. 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药物敏感性,合理选择抗生素,以充分发挥抗生素的抑菌效果。
实验结论:1. 青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最佳,可作为临床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2. 链霉素、红霉素、庆大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有一定的抑菌效果,可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药物敏感性选择使用。
兽医药理学实验设计

兽医药理学实验设计
兽医药理学实验设计
一、实验题目
鱼类兽医药理学研究
二、实验目的
研究鱼类兽医药理学,探讨鱼类对药物的反应,探究鱼类的药理作用。
三、实验步骤
1. 对不同种类的鱼进行实验前准备,建立实验样本。
2. 将各种药物分别混合在不同的浓度水中,测试鱼类对该药物
的反应。
3. 将鱼类分别浸泡在不同浓度的药物溶液中,记录鱼类的反应
情况,做出实验结论。
4. 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提出对鱼类药理作用的解释。
四、实验报告
此实验的目的在于研究鱼类兽医药理学,探讨鱼类对药物的反应,探究鱼类的药理作用。
实验步骤如上所示。
实验中,选用了三种不同种类的鱼,分别是大黄鱼、罗非鱼和鲫鱼,分别将它们浸泡在不同浓度的药物溶液中,观察鱼类的反应。
实验结果发现,罗非鱼对于药物的反应最为敏感,其后为大黄鱼和鲫鱼。
根据实验结果,认为鱼类对于不同的药物种类有着不同的反应,这可能是由于鱼类的身体环境和特定药物的机理而引起的。
另外,不
同种类的鱼也会有不同的反应情况,这可能是由于不同种类鱼的体型、体重等生理状况略有差异而引起的。
本次实验证实了鱼类对于药物的反应是不一致的,这为进一步研究鱼类药理学提供了有价值的情节和实证基础。
《兽医药理学》实验指导

兽医药理学实验的目的和要求药理学实验课是药理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通过实验,不仅仅是验证药理学中的重要基本理论,牢固地掌握药理学的基本概念,以便正确地应用于临床;更重要的是加强智能培养,即了解获得药理学知识的科学途径,使学生掌握进行药理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培养与提高自学、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科学思维、实验设计与统计的能力,初步具备对事物进行客观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对科学工作的严肃态度、严格的要求、严密的工作方法和实事求是的作风。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要求做到下列事项:一、实验前1. 仔细预习《药理学实验教程》,了解拟进行实验的目的、要求、方法和操作步骤,领会其设计原理。
2. 结合实验内容,复习有关药理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
3. 预测实验中各步骤可能出现的情况,注意实验中可能发生的问题。
二、实验时1. 实验分小组进行,每次实验前做好明确分工,同时要密切配合,使实验时能各尽其责,有条不紊地完成实验。
2. 先检查仪器、药品、动物是否与实验教程相符合,将实验器材妥善安排、正确装置。
3. 严格按实验讲义上的步骤进行操作,准确计算给药量,注意爱护动物和标本,节约实验材料和药品。
4. 保持实验室肃静和实验台面清洁与整齐,注意遵守实验室规则,当仪器损坏时,应立即报告教师,按规章处理。
5. 细致地观察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随时记录药物反应的出现时间、表现及最后转归,联系理论实际,动脑思考,克服对教师的依赖性。
三、实验后1. 认真整理实验结果,必要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经过分析讨论,作出结论,写出实验报告,按时交指导老师。
2. 整理实验器材,均应主动参加洗净、擦干和妥善安放等收尾工作。
将死动物及其它废物丢入指定场所,做好实验室清洁卫生。
四、对实验指导教师的要求1. 明确实验目的和要求,精通实验内容及各项实验在整个实验课中所处的地位。
2. 指导实验课要认真、耐心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技术操作,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严肃、严谨的科学作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兽医药理学实验1.兽医处方的书写(讲授)2.实验动物的种类、捉拿及给药途径(讲授结合实验)实验材料:小鼠5-10(22人拟分成4-5组)只,1ml注射器20支,12-16#小鼠灌胃针5个,生理盐水3.实验动物的采血及处死方法(讲授结合实验)实验材料:小鼠5-10只(22人拟分成4-5组),1ml注射器20支4.水合氯醛的全身麻醉作用及氯丙嗪的增强麻醉作用(实验)实验材料:药物——7%水合氯醛、2.5%氯丙嗪;器械——10ml注射器、酒精棉;动物——家兔3只5.利尿药对兔的利尿作用观察(实验)实验材料:药物——1%呋塞米注射液,7%水合三氯乙醛;器械——兔固定器,外科刀、剪刀、棉花、丝线、绷带、输尿管导管、烧杯、镊子、血管钳子;动物——家兔1只。
6.盐类泻药机理分析(实验)实验材料:药物——10%硫酸钠、常水、生理盐水、7%水合氯醛;器械——兔手术台、剪刀、手术刀、缝线、注射器、针头;动物——家兔1只。
7.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MIC(讲授)8.药物的配伍禁忌(讲授)一. 实验动物的捉拿和固定方法实验目的:了解常用实验动物的保定及固定方法,掌握实验小鼠的固定方法实验内容:1. 狗的捆绑与固定至少由2~3人进行。
捆绑前实验者应先对其轻柔抚摸,避免使其惊恐或激怒;用一条粗棉绳兜住上、下颌,在上颌处打一结(勿太紧),再绕回下颌打第二个结,然后将绳引向头后部,在颈项上打第三个结且在其上打一活结(图3.3-4)。
切记住兜绳时,要注意观察狗的动向,以防被其咬伤。
如狗不能合作,须用长柄狗头钳夹持其颈部,并按倒在地,以限制其头部活动,再按上述方法捆绑其嘴。
捆嘴后使其侧卧,一人固定其肢体,另一人注射麻醉药。
此时,应注意狗可能出现挣扎,甚至大小便俱下,以及由于这种捆绑动作往往致使狗呼吸急促,甚至屏气等问题。
待动物进入到麻醉状态后,立即松捆,以防窒息。
将麻醉好的狗仰卧置于实验台上,用特制的狗头夹固定狗头(图3.3-3)。
固定前将狗舌拽出口外,避免堵塞气道。
将狗嘴伸入铁圈,再将直铁杆插入上、下颌之间,再下旋铁杆,使弯形铁条紧压犬的下颌(仰卧固定)或压在鼻梁上(俯卧固定)。
再将狗头夹固定在手术台上。
固定好狗头后,取绳索用其一端分别绑在前肢的腕关节上部和后肢的踝关节上部,绳索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在实验台同侧的固定钩上。
固定两前肢时,亦可将两根绳索交叉从犬的背后穿过并将对侧前肢压在绳索下,分别绑在实验台两例的固定钩上。
若采取俯卧位固定时,绑前肢的绳索可不交叉,直接绑在同侧的固定钩上。
2. 猫捉持猫时应戴手套,防止被其抓伤(图3.4-5)。
先将猫关入特制的玻璃容器中,投入乙醚棉团对其进行快速麻醉,然后乘其未醒立即固定在猫袋或实验台上。
3. 兔捉持家兔时只须实验者和助手将其抓牢或按住即可。
正确捉持方法为:一手抓住家兔颈背部皮肤,轻轻提起,另一手托住其臀部,使其呈坐位姿势(图3.4-6)。
兔可固定在兔盒或兔台上(3.4-7)。
在手术台上用兔头夹固定头部(图3.3-3A),把嘴套入铁圈内,调整铁圈至最适位置然后将兔头夹的铁柄固定在手术台上。
或用一根较粗棉线绳一端打个活结套住兔的两只上门齿,另一端栓在实验台前端的铁柱上。
做颈部手术时,可将一粗注射器筒垫于动物的项下,以抬高颈部,便于操作。
兔的四肢固定和狗相同。
4. 小鼠、大鼠实验者右手捉住小鼠尾,鼠会本能地向前爬行。
左手攥紧鼠颈背部皮肤,使其腹部向上,拉直躯干,并以左手小指和掌部夹住其尾固定在左手上(图3.3-8)。
可作腹腔麻醉。
亦可用金属筒、有机玻璃筒或铁丝笼式固定器固定,露出尾部,作尾静脉注射。
捉持大鼠的方法基本同小鼠。
大鼠在惊恐或激怒时会咬人,捉拿时可戴防护手套,或用厚布盖住鼠身作防护,握住整个身体,并固定头骨,防止被咬伤。
动作应轻柔,切忌粗暴。
也可用钳子夹持。
最后再根据需要,将大鼠置于固定笼内或捆绑四肢。
固定头骨,防止被咬伤。
动作应轻柔,切忌粗暴。
也可用钳子夹持。
最后再根据需要,将大鼠置5. 豚鼠右手横握豚鼠腹前部,左手轻托后肢(图3.4-9)。
6. 蛙实验者一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控制蛙两前肢,无名指和小指压住两后肢(图3.3-10)。
实验过程:小鼠的捉拿固定二.实验动物的给药方法实验目的:了解常用实验动物的基本给药方法,掌握实验小鼠的皮下、腹腔及静脉给药方法,家兔的肌肉、耳静脉给药方法。
实验内容:1. 经口投药法(1) 口服法.口服法是将能溶于水并且在水溶液中较稳定的药物放入动物饮水中,不溶于水的药物混于动物饲料内,由动物自行摄入。
该方法技术简单,给药时动物接近自然状态,不会引起动物应激反应,适用于多数动物慢性药物干预实验,如抗高血压药物的药效、药物毒性测试等。
其缺点是动物饮水和进食过程中,总有部分药物损失,药物摄入量计算不准确,而且由于动物本身状态、饮水量和摄食不同,药物摄入量不易保证,影响药物作用分析的准确性。
(2) 灌服法灌服法是将动物适当固定,强迫动物摄入药物。
这种方法能准确把握给药时间和剂量,及时观察动物的反应,适合于急性和慢性动物实验,但经常强制性操作易引起动物不良生理反应,甚至操作不当引起动物死亡。
故应熟练掌握该项技术。
强制性给药方法主要有两种:①固体药物口服一人操作时用左手从背部抓住动物头部,同时以拇、食指压迫动物口角部位使其张口,右手用镊子夹住药片放于动物舌根部位,然后让动物闭口吞咽下药物。
②液体药物灌服小白鼠与大白鼠一般由一人操作,左手捏持小白鼠头、颈、背部皮肤,或握住大白鼠以固定动物,使动物腹部朝向术者,右手将连接注射器的硬质胃管由口角处插入口腔,用胃管将动物头部稍向背侧压迫,使口腔与食管成一直线,将胃管沿上颚壁轻轻插入食道,小白鼠一般用3 cm,大白鼠一般用5 cm的胃管(图3.4-1)。
插管时应注意动物反应,如插入顺利,动物安静,呼吸正常,可注入药物;如动物剧烈挣扎或插入有阻力,应拔出胃管重插,如将药物灌入气管,可致动物立即死亡。
给家兔灌服时宜用兔固定箱或由两人操作。
助手取坐位,用两腿夹住动物腰腹部,左手抓免双耳,右手握持前肢,以固定动物;术者将木制开口器横插入兔口内并压住舌头,将胃管经开口器中央小孔沿上腭壁插入食道约15 cm,将胃管外口置一杯水中,看是否有气泡冒出,检测是否插入气管,确定胃管不在气管后,即可注入药物(图3.4-2)。
2 注射给药(1) 皮下注射皮下注射是将药物注射于皮肤与肌肉之间,适合于所有哺乳动物。
实验动物皮下注射一般应由两人操作,熟练者也可一人完成。
由助手将动物固定,术者用左手捏起皮肤,形成皮肤皱褶,右手持注射器刺入皱褶皮下,将针头轻轻左右摆动,如摆动容易,表示确已刺入皮下,再轻轻抽吸注射器,确定没有刺入血管后,将药物注入(图3.4-4)。
拔出针头后应轻轻按压针刺部位,以防药液漏出,并可促进药物吸收。
鸽、禽类常选用翼下注射。
(2) 肌肉注射肌肉血管丰富,药物吸收速度快,故肌内注射适合于几乎所有水溶性和脂溶性药物,特别适合于狗、猫、兔等肌肉发达的动物。
而小白鼠、大白鼠、豚鼠因肌肉较少,肌肉注射稍有困难,必要时可选用股部肌肉。
鸟类选用胸肌或腓肠肌。
肌内注射一般由两人操作,小动物也可由一人完成。
助手固定动物,术者用左手指轻压注射部位,右手持注射器刺入肌肉,回抽针栓,如无回血,表明未刺入血管,将药物注入,然后拔出针头,轻轻按摩注射部位,以助药物吸收。
(3) 腹腔注射腹腔吸收面积大,药物吸收速度快,故腹腔注射适合于多种刺激性小的水溶性药物的用药,并且是啮齿类动物常用给药途径之一。
腹腔注射穿刺部位一般选在下腹部正中线两侧,该部位无重要器官。
腹腔注射可由两人完成,熟练者也可一人完成。
助手固定动物,并使其腹部向上,术者将注射器针头在选定部位刺入皮下,然后使针头与皮肤成45o°角缓慢刺入腹腔,如针头与腹内小肠接触,一般小肠会自动移开,故腹腔注射较为安全(图3.4-5)。
刺入腹腔时,术者可有阻力突然减小的感觉,再回抽针栓,确定针头未刺入小肠、膀胱或血管后,缓慢注入药液。
(4) 静脉注射静脉注射将药物直接注入血液,毋需经过吸收阶段,药物作用最快,是急、慢性动物实验最常用的给药方法。
静脉注射给药时,不同种类的动物由于其解剖结构的不同,应选择不同的静脉血管。
①兔耳缘静脉注射将家兔置于兔固定箱内,没有兔固定箱时可由助手将家兔固定在实验台上,并特别注意兔头不能随意活动。
剪除兔耳外侧缘被毛,用乙醇轻轻擦拭或轻揉耳缘局部,使耳缘静脉充分扩张。
用左手拇指和中指捏住兔耳尖端,食指垫在兔耳注射处的下方(或以食指、中指夹住耳根,拇指和无名指捏住耳的尖端),右手持注射器由近耳尖处将针(6号或7号针头)刺入血管(图3.3-7,3.4-6)。
再顺血管腔向心脏端刺进约1cm,回抽针栓,如有血表示确已刺入静脉,然后由左手拇指、食指和中指将针头和兔耳固定好。
右手缓慢推注药物入血液。
如感觉推注阻力很大,并且局部肿胀,表示针头已滑出血管,应重新穿刺。
注意兔耳缘静脉穿刺时应尽可能从远心端开始,以便重复注射。
②小白鼠与大白鼠尾静脉注射小白鼠尾部有三根静脉,两侧和背部各一根,两侧的尾静脉更适合于静脉注射。
注射时先将小白鼠置于鼠固定筒内或扣在烧杯中,让尾部露出,用乙醇或二甲苯反复擦拭尾部或浸于40~50℃的温水中加热1分钟,使尾静脉充分扩张。
术者用左手拉尾尖部,右手持注射器(以4号针头为宜)将针头刺入尾静脉,然后左手捏住鼠尾和针头,右手注入药物(图3.4-7)。
如推注阻力很大,局部皮肤变白,表示针头未刺入血管或滑脱,应重新穿刺,注射药液量以0.15 m1/只为宜。
幼年大白鼠也可做尾静脉注射,方法与小白鼠相同,但成年大白鼠尾静脉穿刺困难,不宜采用尾静脉注射。
③狗前肢头静脉注射狗前肢小腿前内侧有较粗的头静脉和后肢外侧小隐静脉,是狗静脉注射较方便的部位。
注射时先剪去该部位被毛,以酒精消毒。
用压脉带绑扎肢体根部,或由助手握紧该部位,使头静脉充分扩张。
术者左手抓住肢体末端,右手持注射器刺入静脉,此时可见明显回血,然后放开压脉带,左手固定针头,右手缓慢注入药物(图3.4-8)。
④家禽静脉注射家禽可选择翼下肱静脉或蹼间静脉(图3.4-9)进行注射给药。
方法同于其它动物。
实验过程:1. 小鼠的灌胃、皮下、腹腔及静脉给药方法三.实验动物的取血方法实验目的:了解常用实验动物的基本采血方法,掌握实验小鼠尾静脉及眼眶采血方法,家兔的耳静脉采血及心脏采血方法。
实验内容:血液常被比喻为观察内环境的窗口,在需要检测内环境变化的生理实验中常需要采取血液样本。
因实验动物解剖结构和体型大小差异,及所需血量的不同,取血方法不尽相同。
1. 兔①耳中央动脉取血乙醇涂擦耳中央动脉部位,使其充分扩张,用注射器刺入耳中央动脉抽取动脉血样,一次性取血时也可用刀片切一小口,让血液自然流出,收取血样;取血后用棉球压迫局部,予以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