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人体生物节律对学习的影响及其调整

合集下载

人体生物节律及其调节

人体生物节律及其调节

人体生物节律及其调节人体生物节律是指人体内部在一天中自然形成的节律性变化,包括生理和心理上的一系列变化,如体温、心率、血压、代谢、免疫功能、注意力、情绪等等。

这些节律对人体健康和生理功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如何调节人体生物节律是一个重要的健康问题。

小时候我们会觉得身体经常会起伏不定,一上午时兴奋着玩耍,一午餐后睡意朦胧。

事实上,一个人的身体节律是由许多生理周期组成的,影响到大多数的身体过程。

首先就是24小时的周期节律,也被称为昼夜节律,这个周期受到太阳光照时长的影响,而在一些变形的、不规则的时间表或者工作表中,就会被打破,被打破的生物节律可能会让我们觉得疲惫,也可能会影响我们的心理健康。

其次就是周日节律,可能最突出的地方就是我们的心情和心理状态,不能否认,大多数人会在周日感觉更加放松和愉快。

周日周期节律会影响人们的情绪和与他人交往的方式。

例如,在一些饮食文化中,人们会有跟家人一起分享美食的习惯。

长期的节律性变化还是会对人体有着重要的影响,比如说,女性经期所遗留下的月经周期,可能会影响到她们体内的雌激素水平,并且通过多种方式影响到她们的情绪和行为。

女性的雌激素水平变化正是这类周期性变化的关键。

同时,长期夜班工作,或者有一些时段变动的职业(例如公务员、各种高科技产业),其节律性变化也可能会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到他们的运动和代谢,甚至影响到他们的精神健康和记忆力。

了解人体生物节律的变化及其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对身体健康有益的消费习惯和生活习惯。

比如,要学会满足身体需要的N條件进行大体调节,这些条件可以是镇定与放松、身体锻炼、有规律的饮食、晚间放松等等。

除此之外,一些草本食品的使用也是可以帮助人们调节生物节律的。

例如,可以服用一些天然成分的草本茶饮,如甘草、柠檬、茉莉花和莳萝的香气,也可以通过调整体位来帮助恢复自然的生物节律。

可以说,为了保持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了解调节生物节律的方法和实践相当重要。

人体一天的生物钟及学习策略

人体一天的生物钟及学习策略

人体一天的生物钟及学习策略人体一天的生物钟及学习策略在每天的不同时段其学习和工作效率是不同的,有时会感觉大脑灵活,有时又会感觉大脑不开窍。

当你了解了人体生物钟在一天中的运行情况后,按照人体生物钟的节律来学习和工作,并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度的调节,其学习和工作效率和效果可能就会大不一样了。

《大众科技报》援引专家的观点介绍了神秘的人体生物钟的相关知识。

专家解释说,如下所述只是一般规律,具体到每一个人的生物钟周期可能会有差异。

午夜零点至1时:在这段时间得到充分休息的人,醒后会神清气爽,容光焕发。

(看来比拚哪个睡得晚并不是一件好事。

)2~4时:身体大部分功能处于最低潮,听觉却最灵敏,稍有声响就会惊醒。

(期待熬夜能熬出好效果的这一愿望是不明智的。

)3~4时:人体血压低,脉搏和呼吸次数少,夜班人员的操作最不灵巧,故称为出错时间。

4~5时:人体的血压最低,称之为疲劳时间。

(起床太早的人往往会感到很疲倦。

)早晨5~6时:人常处在不十分清醒的状态,若起床则思维也不太敏捷,需要活动后才能进入正常状态。

(如果要早起需要辅助活动来调节自己。

)6时后血压升高,心跳加快。

上午7时:体内肾上腺素分泌达到高潮,心律加快,体温上升,血液流动加快。

此时人体的免疫功能极强,对病毒和致病菌抵抗力最强。

(吃早餐补充营养物质是必要的。

)8时:周一上午8时注意力难集中,学习和工作效率也低,是最需要进行调节的。

因为在周末多数人都会放忪自己,体内的生物钟也一下子会变得“懒惰”起来,所以在周一上午要有意识地积极调整,而不是任由身体慢慢地恢复。

9时:痛觉不敏感,此时大脑中产生的脑啡呔起着一定的抑制麻醉作用。

这时给病人打针、做手术比较适宜。

10时:注意力和记忆力达到高峰,效率很高。

(别浪费了这段宝贵的时光。

)中午11~12时:身体对酒精的效应最易感觉,此时吸收力也强,故不宜饮酒。

13~14时:午饭后感到精神困倦,这是血液涌向消化系统以及正常激素变化的结果,胃酸分泌最丰富,称为消化时间。

高考备考留意“人体生物节律”理论-最新教育文档

高考备考留意“人体生物节律”理论-最新教育文档

高考备考留意“人体生物节律”理论-最新教育文档高考备考留意“人体生物节律” 理论上个世纪之初,德国医学专家威尔赫姆?弗里斯与奥地利心理学家赫尔曼?瓦斯波达,经过长期的临床观察,发现许多病人的病情,呈现出23天或28天的周期反复。

由此,他们发现了在每个人的体内,存在着23天的体力盛衰周期和28天的情绪波动周期。

20年后,奥地利因斯布鲁大学特里切尔教授通过对300名大、中学生的跟踪研究,又发现了人的智力有33天的强弱周期。

为此,科学家们把他们3人发现的人的体力、情绪、智力的变化周期,称之为“人体生物节律”(即“生物钟”,今天的科技水平已很容易测出)。

又经过不断的研究发现,人体生物节律有“高潮期”和“低潮期”。

从高潮期向低潮期过渡的日子,就叫作“临界期”。

当人体生物节律处于“高潮期”时,就体力充沛,生机蓬勃,不易得病;情绪高涨,心情愉快;反应敏捷,注意力集中,记忆力强。

反之,当人体生物节律处于“低潮期”或“临界期”时,就耐力下降,易于疲劳;情绪低落,意志沮丧,喜怒无常;智力方面则显得思维迟钝,记忆力减退,反应缓慢。

后来,有科学家专门对东京和墨西哥两届夏季奥运会200名金牌获得者进行过调查统计,发现其生物节律处在高潮期的占87%。

上个世纪中叶,曾3次打破男子跳高世界记录的我国运动员朱建华,依据当时的科学检测,其比赛时的生物节律都处于高潮期。

在第8届亚洲女篮锦标赛上,我国女篮竟大出人意外地以33分的悬殊比分惨败于韩国队(当时称南朝鲜),引起当时国内外舆论的一片哗然。

后经测算,当时参加比赛的5名主力队员,竟有4名正处于人体节律的低潮期或临界期。

另外,在交通安全方面,根据日本春日井基地的有关研究,在1166起由于司机自身原因所引起交通事故中,69%发生在司机生物节律的低潮期或临界期。

在瑞士苏黎世城的364例交通事故中,也有67、6%发生在驾驶员的低潮期或临界期。

大量的事故与人体生物节律之间的影响,引起了世界各国科学家的高度关注。

结合人体生物钟规律及时间管理的方法,提升学习效率

结合人体生物钟规律及时间管理的方法,提升学习效率

结合人体生物钟规律及时间管理的方法,提升学习效率合理利用生物钟,提高记忆力,合理利用生物钟,提高记忆力——生物钟又称生理钟。

它是生物体内的一种无形的“时钟”,实际上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内在节律性,它是由生物体内的时间结构序所决定的。

研究证明,合理的利用生物钟,掌握最佳学习时间,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学习效率。

一天中什么时候人的记忆力最好呢?什么时候才是最佳学习时间呢?据生理学家研究,人的大脑在一天中有一定的活动规律:6—8点:机体休息完毕并进入如兴奋状态,肝脏已将体内的毒素全部排净,头脑清醒,大脑记忆力强,此时进入第一次最佳记忆期。

8—9 点:神经兴奋性提高,记忆仍保持最佳状态,心脏开足马力工作,精力旺盛,大脑具有严谨、周密的思考能力,可以安排难度大的攻坚内容。

10—11 点:身心处于积极状态,热情将持续到午饭,人体处于第一次最佳状态。

此时为内向性格者创造力最旺盛时刻,任何工作都能胜任,此时虚度实在可惜。

12 点:人体的全部精力都已调动起来。

全身总动员,需进餐。

此时对酒精仍敏感。

午餐时一桌酒席后,对下半天的工作会受到重大影响。

13—14 点:午饭后,精神困倦,白天第一阶段的兴奋期已过,精力消退,进入24 小时周期中的第二低潮阶段,此时反应迟缓,有些疲劳,宜适当休息,最好午睡半到一小时。

15—16 点:身体重新改善,感觉器官此时尤其敏感,精神抖擞,试验表明, 此时长期记忆效果非常好,可以合理安排一些需“永久记忆”的内容记忆。

工作能力逐渐恢复,是外向性格者分析和创造最旺盛的时刻,可以持续数小时。

17—18 点:工作效率更高,体力活动的体力和耐力达一天中的最高峰时期, 试验显示,这段时间是完成复杂计算和比较消耗脑力作业的好时期。

19—20 点:体内能量消耗,情绪不稳,应休息。

20—21 点:大脑又开始活跃,反应迅速,记忆力特别好,直到临睡前为一天中最佳的记忆时期(也是最高效的)。

22—24 点:睡意降临,人体准备休息,细胞修复工作开始。

顺应生物节律,合理安排学习生活

顺应生物节律,合理安排学习生活

顺应生物节律,合理安排学习生活人体内分泌功能的正常,需要一个符合自然规律的生活节奏。

我们每天睡眠、工作、吃东西等活动,存在一个二十四小时的循环规律,这就是我们身体内的生物钟(有的科学家称其为“生理钟”)所支配的。

科学家不仅发现了生物钟与太阳光之间发生关系的机理,还通过了解生物钟的结构、机理和调节性能,找出人类调整和适应时差的最佳方案。

比如每天早睡早起。

因为早晨7点到8点是肾上腺激素分泌最旺盛的时间段,因此,上午的工作效率也相对比较高;到了中午,肾上腺激素分泌逐渐减少,尤其是午饭后人就感到疲劳,这时候工作效率明显降低,如能小憩片刻,可以缓解疲劳;到了下午2点至4点肾上腺激素分泌又有一个小高峰,所以下午也是做重要工作的合适时间段;四五点钟,又是一个低谷;晚上12点肾上腺激素分泌降至最低谷,此前最好能上床睡觉。

所以人们应该根据人体的这一生物钟安排作息时间,使生活节奏符合人体的生理自然规律,才可以保持充沛的精力,不容易得病,人也显得较为年轻有朝气,这才是最好的养生方法。

一、人体生物钟的奥秘人的精力、智力、情绪都存在着周期现象,这种周期现象是受生物钟控制的。

人的生物钟除了受大自然天体阴阳变化影响之外,也受个体生理、病理遗传、生活环境、生活习惯的影响。

男、女生物钟与各自的性周期有密切关系。

如女性的生物钟就对阴阳的消长有明显的反映。

在月经净后的阶段,雌激素逐渐增多,阴分变浓,阴主静、性沉、质重、运动速度慢,故在此阶段感到体沉肢重,人懒而发困;而月经前一阶段,雌激素水平下降,孕酮水平增高,阳性成分偏高,阴分变淡,因为阳主动、性升、质轻、运动速度快,故在这一时期,觉得身体变轻,灵活而好动,兴奋性增高。

这些现象皆说明生物钟的基础是阴阳的消长转化。

男性的阴阳周期则受遗精周期的影响,所以男子房事忌过频,原因就在于此,因为会打乱生物钟从而使阴性周期延长,阳周期缩短,而影响工作效力。

共同生活在一个环境的人,如学校里共同住在一个寝室的女生,其月经周期会渐渐靠拢,因而阴、阳周期也慢慢趋于一致。

人体生理学中的生物节律与身体调节

人体生理学中的生物节律与身体调节

人体生理学中的生物节律与身体调节人体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系统,它由许多不同的组织、器官和系统组成,这些要素相互协调和调节,以保持身体的稳态。

在人体生理学中,生物节律和身体调节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生物节律是指人体内部在一定时间周期内发生的重复性变化,而身体调节则是指人体维持稳态的过程。

本文将探讨人体生理学中的生物节律与身体调节,并讨论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生物节律生物节律是指人体在一天内或一年内按照规律发生的变化。

人体的生物节律受到内部生物钟和外部环境的影响。

内部生物钟是位于脑内的一组细胞,在没有外界刺激的情况下,也能维持一定的周期性节律。

外部环境则通过光照、温度和食物摄入等因素对人体生物节律产生影响。

1. 人体生物节律的种类人体的生物节律主要有生理节律、行为节律和心理节律三种类型。

生理节律是指人体在一天内发生的生物学变化,如体温、血压和激素分泌等;行为节律是指人体在一天内按照规律发生的行为活动,如睡眠、进食和运动等;心理节律是指人体在一天内或一年内按照规律发生的心理状态,如注意力、情绪和记忆等。

2. 生物节律的重要性生物节律对人体健康和生理功能的维持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表明,生物节律的紊乱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例如,睡眠周期的紊乱会引发失眠和睡眠障碍;激素分泌节律的紊乱可能引发内分泌失调和代谢疾病。

因此,了解和调节人体生物节律对于促进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二、身体调节身体调节是指人体维持稳态的过程,通过调整和控制各种生理参数,以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

身体调节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过程,涉及多个器官和系统的协调工作。

1. 身体调节的机制身体调节的机制包括神经调节和内分泌调节两个方面。

神经调节通过神经系统传递信号,快速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

内分泌调节则通过激素的分泌和作用,对人体的生理过程进行调节。

神经调节和内分泌调节在人体调节过程中密切合作,以确保身体内部的平衡和稳定。

2. 身体调节的重要性身体调节是人体维持内环境稳定的关键过程。

规律作息增强学习记忆效果

规律作息增强学习记忆效果

规律作息增强学习记忆效果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大,许多人的作息时间变得不规律,导致身体健康和学习记忆效果下降。

然而,规律的作息时间可以显著提高学习记忆效果,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学习和工作压力。

本文将探讨规律作息对学习记忆效果的影响,并提供一些建议来增强学习记忆效果。

一、规律作息与学习记忆效果的关系科学研究表明,规律的作息时间可以帮助大脑更好地休息和恢复,从而提高学习记忆效果。

当我们的作息时间规律时,我们的身体会适应并建立起一个稳定的生物钟,这有助于维持身体各个系统的平衡。

而不规律的作息时间可能会导致身体内分泌系统紊乱,影响大脑的正常运作。

此外,规律的作息时间还可以提高睡眠质量。

充足的睡眠对于学习和记忆至关重要。

当我们睡眠充足时,大脑中的神经连接会得到巩固,有助于信息的加工和存储。

相反,缺乏睡眠会导致记忆力下降和学习效果差。

二、规律作息的建议1. 确定固定的作息时间:尽量每天都保持相同的起床时间和就寝时间,包括周末。

这有助于调整生物钟,建立规律的作息习惯。

2. 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根据个人需求,每晚保持7-9小时的睡眠时间。

避免在夜间使用电子设备和刺激性饮品,如咖啡和红茶,以免影响入睡。

3. 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建立一个固定的学习计划,将重要的学习任务安排在自己最为精力充沛的时间段内。

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时间,避免长时间连续学习导致疲劳和效率下降。

4. 注意饮食和运动:均衡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和提高学习记忆效果。

避免暴饮暴食和长时间久坐,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适度的运动。

三、规律作息对学习记忆效果的重要性规律的作息时间对于学习记忆效果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根据研究,充足的睡眠和规律的作息时间可以提高学习的效果和记忆的持久性。

当我们的身体和大脑得到充分休息时,我们可以更好地集中注意力、提高思维灵活性和创造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知识。

此外,规律的作息时间还可以改善情绪和减轻压力。

生物钟对记忆和学习能力的影响

生物钟对记忆和学习能力的影响

生物钟对记忆和学习能力的影响生物钟是人体内一种自然的节律系统,它帮助我们调控睡眠、饮食、体温等生理活动。

然而,除了这些日常生活方面的影响外,生物钟还对我们的记忆和学习能力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生物钟对记忆和学习能力的影响,并提供一些优化记忆和学习的方法。

1. 生物钟与记忆功能生物钟与记忆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

研究表明,人体的生物钟对记忆的巩固和提取起着重要作用。

一方面,生物钟调节睡眠质量,而充足的睡眠是记忆存储和提取的关键。

另一方面,生物钟会影响注意力和思维活动的峰值时段,这直接影响到我们对信息的记忆和学习效果。

2. 最佳学习时间根据生物钟的调控,人们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段对学习有着不同的适应度。

通常,早晨和下午是大多数人的记忆和学习的高峰期。

研究发现,这段时间内的人们对信息的理解、记忆和创造力更强。

相比之下,深夜和凌晨是人体的低能时段,学习效果会大打折扣。

因此,为了最大化记忆和学习的效果,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早晨和下午的高峰期进行学习。

如果有必须在晚上学习的情况,建议提前规划,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确保充足的睡眠。

3. 生物钟与学习环境除了学习时间,学习环境也是影响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

生物钟会影响我们对学习环境的适应度。

例如,夜猫子更适应在安静的夜晚学习,而早起型的人则更喜欢在清晨的阳光下学习。

为了提高学习效果,我们应该创造一个符合自己生物钟的学习环境。

这包括选择安静的地方、保持舒适的温度和光线,并减少干扰因素的干扰。

4. 生物钟的调整方法有时,我们的日程安排可能与生物钟的最佳学习时间不一致。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来调整生物钟,优化学习和记忆能力。

首先,固定规律的作息时间非常重要。

尽量保持每天大致相同的睡眠时间和起床时间,有助于调整生物钟。

其次,充足的晒太阳时间和体育锻炼也有助于调节生物钟。

白天多晒太阳可以帮助调整睡眠质量和提高警觉性。

最后,避免使用电子设备的刺激,尤其是在睡觉前。

电子设备的蓝光会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影响睡眠质量和生物钟的调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等教育]人体生物节律对学习的影响及其调整
人体生物节律对学习的影响及其调整
一、认识生物节律
人们发现,每隔一段时间,自己容易烦闷、急躁,再过几天,又能够回过头心平气和地想问题。

在二十世纪初,随着斯沃博达的《从心理学和生物学意义上谈人类生命的周期》、《人的临界日》、费里斯的有关论文、佩尔纳的《节律、生命和创造》、泰尔其尔的学生成绩分析等论著的相继发表,体力、情绪、智力三节律逐渐被人们所认识、接受,在许多国家得到重视和推广运用,和生物钟理论结合成重要的生理周期课题。

研究分析生理周期的目的,是为了控制合协调自身,加强心理调整,小心警惕,提前有思想和精神准备,稳定身心,积极地对待内外环境,发挥出潜力。

或预先让其他人稍加提醒,防止发生意外和差错。

二、生物节律的周期性
二十世纪初,德国医生弗利斯和奥地利心理学家瓦斯波达通过长期观察,揭开了其中的奥
秘。

原来人体内存在着一个23天为周期的体力盛衰期以及28天为周期的情绪波动期。

以后奥地利的泰尔其尔教授在研究了数百名高中和大学学生的成绩后,发现人类智力的波动周期为33天。

这些就是人体的生物节律!
人体生物节律是指体力节律、情绪节律和智力节律。

由于它具有准确的时间性,因此,也称之为人体生物钟。

生物钟是生物体随时间(昼夜、四季等)作周期性变化的生理现象,它们由环境作用于生物种族,在亿万年的进化过程中逐步形成,受中枢神经制约。

人的这三种生物钟是互相影响密切关联的。

生物钟的每个周期,首先由周期日开始,进入高潮期,高潮期结束,进入临界日,经过临界日,进入低潮期,低潮期结束,再由周期日开始,进行往复式的循环。

1、周期日是每个周期的开始日,为期一天。

周期日时,人体正处在转换之中,新思想、新行动易在此时产生。

虽思维活跃,但辨别力差,身心起伏不定,盲目易动。

2、高潮期是能量释放阶段。

3、临界日是高潮期与低潮期相互过渡的交替日子。

临界日时,人体由高潮期向低潮期转换,此时身体各部机能处于调节之中。

当人体节律处在临界日时,人体能量释放和积累过程相互干扰,导致不稳定,此时节律似乎处于一种暂时性失调和不稳定状态,它们活动的方向出现了暂时性失常,变得紊乱而不规则。

在临界日,人的机体自我感觉特别不好,机体协调能力降低,健康水平、思维记忆都受到一定影响,效率低,情绪波动大。

有英雄行为的人,占88%的英雄行为是发生在当事人的情绪节律临界日。

英雄行为需要一个人不顾一切地去冒险,将自己的生命置于真正的危险之中。

英雄行为实际上是非常规行为模式,冲动是最有效的激发。

当两个周期的临界日或三个周期的临界日重叠在同一天或非常接近时,比单临界日对人体的危害性更大。

行车事故、伤亡事故、决策失误、言行不当、竞赛失利等将会明显增多。

所以,安排好临界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是必要的。

临界日前后一两天的低态反应,即是临界日的外延。

4、低潮期是能量蓄积补充阶段。

三、三节律各阶段对人行为的影响
三节律各阶段对人行为的影响表
高潮期临界日低潮期
体力节律体力充沛,身体灵活,
动作敏捷,身体机能协
调性好,耐力和爆发力
强,能担负较大负荷,
劳累后恢复得快。

身体抗病能力强,不易
感染疾病,治病效果明
显。

周身无力,免疫功能差,对疾病
的抵抗能力低。

身体软弱无力,
极易疲劳。

易受外来各种不良因素的侵袭。

有时表现的动作失常。

运动员进
行大运动量训练易受伤。

慢性病
极易复发或病情加重。

身体乏力,体力不
足,懒散,做事拖
拉,耐力和爆发力
下降,时常感到力
不从心,易疲劳。

对疾病抵抗力减
弱,容易感染疾病。

情绪节律精神饱满,乐观向上,
充满活力,心情愉快,
舒畅乐观,精力充沛,
意志坚强,办事有信心,
创造力、艺术感染力强。

对待问题的态度积极且
富建设性。

能与人融洽
相处。

一般不易出错,
效率也高。

情绪不稳定,心情烦躁易怒,心
绪不宁,精力特别不易集中,协
调性差,易出差错。

自制能力差,易产生忿恨情绪和
盲目行为,缺乏理智、容易冲动。

一点小事都可能激怒,做出过火
行为。

有无事生非心态,做不好调解工
作。

一些矛盾激化事件多在此时
发生。

情绪低落,喜怒无
常,精神不振,意
志沮丧,比较消沉。

做事缺乏勇气,信
心不足,注意力易
分散。

常感到烦躁不安或
心绪不宁,此时容
易出差错。

智力节律头脑灵活,反应灵敏,
思维敏捷,有较强的分
析能力,记忆力强,精
力和注意力集中。

思路清晰灵活,是解决
和处理疑难问题的好时
候。

综合分析能力均明显下降,判断
力差、健忘、注意力涣散,严重
者头脑发晕发胀,丢三忘四,极
易出差错和失误。

思维显得迟钝,记
忆力较弱。

理解和
构思联想比较缓
慢,逻辑思维能力
较弱。

注意力不易
集中,判断力往往
降低,缺乏直觉,
反应缓慢,效率不
善于综合分析,判断准确,逻辑思维性强,效率高质量好。

高。

机体各方面协调性差。

1、情绪节律
情绪节律影响着人的创造力和对事物的敏感和理解能力,影响着人的感情及心理方面的机能。

平时我们每个人常有这种感觉,一个时期情绪好,心情愉快,不论做什么事情都非常热情、有信心;一个时期心情不好,烦躁不安,表现出性情暴躁,不论是对工作、对同事、对同学、对家人都很不耐烦。

处在低潮时还常常想到不愉快的事情,勾起灰色回忆。

情绪和体力同处临界日所发生的事故,比智力和体力同处临界日发生的事故要多。

情绪节律最容易体会感觉到,属于敏感节律。

人们通常自己判断自身的情绪状态,比判断体力和智力状态方便、深刻。

一个人心情好坏很容易察觉,而体力智力不佳,一般情况下却不被注意。

情绪节律不仅对人的情绪产生很大影响,而且在高潮时能够缓解体力或智力节律低潮期、临界日对人产生的不利影响。

2、智力节律
智力节律不象情绪节律那样容易体察,,在实际中往往被忽视。

这可能因为它不直接涉及人类健康、生命和财产安全。

智力节律运行到临界日,比处在低潮期的影响要大得多。

3、针对生物节律的调整
人体生物节律是人体自身的一种生命规律,存在于每一个人。

但由于人的身体素质、年龄大小、文化知识、修养及接受的教育不同,以及一些内外因素的影响,在每个人身上的表现也有差别,有的人表现明显,有的人可能不明显。

一般来说,知识面广、修养高的人,可自觉不自觉地进行心理调整,所以其情绪节律的影响就显得轻。

环境、条件、所接触的人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和刺激也很重要。

它们往往是行为的助燃剂。

如果在临界日遇到外部因素的刺激,内因外因加起来,就很容易出事。

外界刺激可加剧一个情绪处于临界点或低潮的人的情绪不稳,使暴躁的人更暴躁。

反之,如果处于良好环境中,或者
有良好的思想诱导,情绪处于临界日很可能会引发非凡举动,成就英雄。

即使算出自己的节律也不应完全依赖,该做什么还是做什么,只是要稍加留心。

人是在不停的活动之中,或多或少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刺激,而使节律的变化规律,在自己的运行轨道上减弱或加强。

至于周期的作用和影响,会随着人的生理心理状况以及其他意外事件的干扰出现明显差别,而且在诸多因素中,压力和疲劳程度、是否疾病、抵抗力、注意、饮食作息以及自我调整能力等的作用最大。

人的总体表现总是多种影响因素的效用迭加,人体生物钟不过是这些因素中的一种,我们关注它只是为了更好地引导我们的生活,人要了解自身,必须借助各种参照系,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学习或实践,时时反视自身。

这也是一种智慧生存之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