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病房的护理管理
骨科无痛病房

骨科无痛病房骨科无痛病房是专门为骨科患者提供无痛治疗和护理的医疗部门。
骨科疾病往往伴有着剧烈的疼痛,因此提供无痛病房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并提高治疗效果。
本文将详细介绍骨科无痛病房的标准格式,包括病房的设施、医护人员的职责和工作流程等。
一、病房设施1. 病房布局:骨科无痛病房应设有独立的病房,每一个病房应具备独立的洗手间和洗手间,以确保患者的隐私和卫生条件。
2. 病床设置:每一个病房应配备适量的病床,病床应具备可调节高度和角度的功能,以满足患者的舒适度和治疗需求。
3. 医疗设备:骨科无痛病房应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包括手术床、手术灯、麻醉机、监护仪等,以支持无痛治疗和手术操作。
二、医护人员职责1. 麻醉科医生:麻醉科医生是骨科无痛病房的核心成员,他们负责评估患者的麻醉需求,并制定个性化的麻醉方案。
同时,他们还负责监护患者的生命体征、调整麻醉深度和麻醉药物的使用等。
2. 护士:护士是骨科无痛病房中不可或者缺的一环,他们负责病房的日常护理工作,包括患者的生活护理、药物管理、病情观察等。
护士还需要协助医生进行无痛治疗和手术操作,并及时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
3. 骨科医生:骨科医生是骨科无痛病房的主治医生,他们负责诊断和治疗患者的骨科疾病。
在无痛病房中,骨科医生需要与麻醉科医生和护士密切合作,共同制定治疗方案,并监测患者的康复发展。
三、工作流程1. 患者接诊:患者来到骨科无痛病房后,首先由护士进行登记和初步评估,包括患者的病史、疼痛程度等。
然后,麻醉科医生对患者进行详细的麻醉评估,确定麻醉方案。
2. 麻醉操作:在确定麻醉方案后,麻醉科医生开始进行麻醉操作。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麻醉科医生可以选择全身麻醉、局部麻醉或者脊麻等方式。
3. 无痛治疗:在麻醉操作完成后,骨科医生开始进行无痛治疗。
无痛治疗可以包括手术、物理疗法、药物治疗等,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进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4. 康复护理:在无痛治疗过程中,护士负责患者的康复护理工作。
无痛病房-精品文档

拓展应用领域,扩大覆盖范围
扩大适应症
研究无痛病房在更多疾病领域的 应用,如肿瘤、慢性疼痛等,为 更多患者提供疼痛管理服务。
社区推广
通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家庭医 生等渠道,推广无痛病房理念, 提高公众对疼痛管理的认知和接 受程度。
提高医护人员素质,推动无痛病房发展
专业培训
加强对医护人员关于疼痛 管理知识和技能的专业培 训,提高疼痛评估和镇痛 方案制定的能力。
无痛分娩是利用各种方法减轻产妇疼痛的分娩方式,如使用硬膜外麻醉
技术,可以减轻分娩疼痛,让产妇更舒适地完成分娩过程。
03
实施效果
无痛分娩能够显著减轻产妇的疼痛感,提高分娩的安全性和舒适度。
案例二:无痛胃镜检查
总结词
安全、舒适、无痛
详细描述
无痛胃镜检查是利用麻醉药物和镇静剂进行静脉注射,使 病人在浅睡眠状态下完成胃镜检查。医生可以在病人无意 识的情况下进行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无痛病房的治疗范围
无痛病房的治疗范围包括各种 手术和操作,如妇科手术、骨 科手术、口腔科手术等。
无痛病房的治疗不仅关注病人 的疼痛控制,还关注病人的心 理疏导和生活质量。
无痛病房的治疗团队通常包括 医生、护士、麻醉师、心理医 生等多学科人员。
02
无痛病房的特色优势
优势一:减少患者痛苦
减轻疼痛带来的心理负担
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
01
无痛病房通过疼痛管理,提高了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有利于
提高治疗效果。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02
无痛病房通过有效的疼痛管理,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
患者的康复效果。
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
03
无痛病房通过持续的疼痛管理,加速了患者的康复进程,缩短
无痛病房护理操作流程

无痛病房里,护士的职责:
• 对疼痛病人处理有规范化的流程 • 掌握疼痛评估的方法 • 指导病人正确地服药 • 配合医生处理止痛药物的相关不
良反应。 • 对疼痛患者适当地做心理舒缓。
内容提要
无痛病房创建的背景
1
和意义
2 护士的职责
3 癌痛患者。护理操作流程
4 科室运行情况介绍
• 科普宣教癌痛知识 • 人才培训:专科医生、护士 • 推动肿瘤姑息与支持治疗 • 创建学科品牌
无痛病房创建背景和意义
意义: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国肿瘤规范化诊疗管理 提高癌痛规范化治疗水平 改善对肿瘤患者的医疗服务,提高生存质量
• 背景: • 2011年3月,卫生部决定,2011-2013年 在全国
范围内开展创建活动。印发活动方案。 • 2011年7月启动创建活动,并起草了《癌痛规范
评估。
动态原则
• 持续、动态评估癌痛患者疼痛变化情况(强度、性质、爆发痛、加 重、减轻因素、不良反应)
• 动态评估对于药物止痛治疗剂量滴定尤为重要 • 居家癌痛患者的定期随访是实现动态评估的基础
癌痛患者护理操作流程
癌痛评估
常规原则:
• 主动询问有无疼痛,常规评估疼痛病情,鉴别爆发痛发作原因 • 入院后8小时完成 • 对有疼痛的患者,将疼痛评估列入护理常规监测和记录的内容
• 将“示范病房”创建纳入医院等级评审、重 点专科建设等工作中
内容提要
无痛病房创建的背景
1
和意义
2 护士的职责
3 癌痛患者。护理操作流程
4 科室运行情况介绍
创建无痛病房相关制度要求
• 建立癌痛动态评估机制 • 落实患者告知制度 • 实施癌痛个体化治疗 • 建立癌痛规范化诊疗流程 • 建立疑难复杂癌痛患者会诊制度 • 对癌痛患者定期随访,并进行评估
骨科无痛病房

骨科无痛病房引言概述:骨科手术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但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引起疼痛和不适。
为了提供更好的手术体验和恢复过程,骨科无痛病房应运而生。
本文将详细介绍骨科无痛病房的相关内容,包括其定义、优势、设施、团队和病人关怀。
一、定义:1.1 无痛病房的概念:骨科无痛病房是指专门为骨科手术患者提供无痛手术和恢复环境的特殊病房。
1.2 无痛手术的定义:无痛手术是通过使用麻醉药物和技术,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无感觉或减轻疼痛的手术方式。
1.3 无痛手术的目的:无痛手术旨在提供更好的手术体验,减轻患者的疼痛和不适,促进手术后的恢复。
二、优势:2.1 减轻疼痛和不适:骨科无痛病房采用先进的麻醉技术,可以有效减轻患者手术过程中的疼痛和不适。
2.2 提高手术效果:无痛手术可以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保持稳定的生理状态,减少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效果。
2.3 缩短康复时间:无痛手术可以减少术后疼痛,使患者更快地康复并恢复正常生活。
三、设施:3.1 先进的麻醉设备:骨科无痛病房配备了先进的麻醉设备,包括麻醉机、监测仪器和麻醉药物,以确保手术过程中的安全和无痛效果。
3.2 舒适的手术环境:无痛病房提供宽敞明亮的手术室,配备舒适的手术床和先进的手术设备,为患者提供舒适的手术环境。
3.3 安全的麻醉管理:无痛病房设有专业的麻醉团队,负责麻醉管理和监测,确保手术过程中的安全和无痛效果。
四、团队:4.1 高素质的医护人员:骨科无痛病房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医护团队,包括麻醉师、骨科医生、护士等,他们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
4.2 有效的团队协作:无痛病房的团队成员之间密切合作,共同制定并执行个性化的麻醉和康复方案,确保患者的手术过程和康复进程顺利进行。
4.3 持续的专业培训:无痛病房的团队成员定期接受专业培训,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技能,以适应医疗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
五、病人关怀:5.1 个性化的护理计划:骨科无痛病房为每位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提供全方位的医疗和护理服务。
无痛病房护理实施方案

无痛病房护理实施方案无痛病房护理是指通过专业的护理团队,采用科学的护理方法和先进的医疗设备,为患者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护理服务,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进行无痛病房护理实施时,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和规范,以确保护理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下面,我们将就无痛病房护理实施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一、患者评估。
在进行无痛病房护理实施前,首先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
包括患者的病情、疼痛程度、身体状况、心理状态等方面的评估。
通过评估,护理人员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制定护理方案,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二、疼痛评估。
针对患者的疼痛情况,护理人员需要进行详细的评估。
包括疼痛的部位、程度、持续时间等方面的评估。
通过疼痛评估,可以更准确地了解患者的疼痛情况,为后续的疼痛管理提供依据。
三、制定护理计划。
根据患者的评估结果,护理人员需要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包括疼痛管理、营养支持、心理护理、康复训练等方面的内容。
护理计划需要科学合理,符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以达到最佳的护理效果。
四、疼痛管理。
在无痛病房护理实施中,疼痛管理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疼痛情况,采用合适的疼痛管理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心理疗法等。
同时,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疼痛反应,及时调整护理措施,确保患者的舒适度。
五、营养支持。
在无痛病房护理中,营养支持是不可忽视的一项工作。
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保证患者的营养摄入。
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要监测患者的营养指标,及时调整饮食方案,确保患者的营养状况良好。
六、心理护理。
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常常会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
护理人员需要通过耐心倾听、情绪疏导等方式,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对治疗产生积极的影响。
七、康复训练。
在患者病情稳定后,护理人员需要进行康复训练。
包括康复锻炼、生活自理训练等内容。
建立“无痛病房”提高专科疼痛护理水平的做法及效果

【 稿 日期 】 2 1 — 40 收 0 20 — 2 【 回 日期 】 2 1 — 70 修 0 20 — 6
差异无 统 计学 意义 ( > O 0 , 1 。 P . 5 表 )
1 2 方 法 .
1 2 1 组 织 医护人 员全 员 系统培 训 . .
1 2 1 1 更新观 念 , 变态度 ... 转
t ton o t nd r ie i a a m e tnu sn r c du e a l v t he lv lo a n nu sng, e c h a i fs a a d z d pan m n ge n r i g p o e r s c n e e a et e e fp i r i r du e t e
p so ea iep i ,n ra et eo e al a if cin o u sn r n r mo et ee ryr c v r f on o t p r tv an ic e s h v r l s tsa to fn r ig wo k a d p o t h a l e o e yo i t j
we e s a itc l i n fc n ( r t ts ia l sg i a t P< 0 0 ) Co c u i n Th s a l h e to p i l s r ”a d i p e n y i . 5 . n l so e e t b i m n f“ an e s wa
无痛病房护理流程

无痛病房护理流程一、患者入院前准备1.接收患者:护士要对患者的基本信息进行登记,并核实相关病史和过敏史。
2.安排床位: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手术计划,安排合适的床位,并确保床位的清洁和舒适。
3.患者教育:向患者和家属详细介绍无痛手术的相关知识,解答他们可能存在的疑虑和问题。
二、术前准备1.预评估:护士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和评估,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特殊需求,以便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2.术前禁食禁水:根据手术的需要,护士要告知患者需要在手术前一定时间内禁食禁水。
3.器械准备:根据手术需求,护士要准备好无痛手术所需的器械和设备,并确保其功能正常。
4.安全检查:护士要进行安全检查,包括核对患者的身份、手术部位和手术内容,确保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三、术中护理1.导管留置:根据患者的情况,护士要准确地留置相应的导管,如静脉置管、动脉置管、中心静脉置管等,并确保导管的通畅和稳定。
2.监测仪器连接:护士要将患者与各种监测仪器连接,如血压监测仪、脉搏氧饱和度监测仪、心电监测仪等,实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
3.药物管理:根据医嘱,护士要准确计算和给予无痛手术所需的麻醉药物和镇痛药物,并定时监测患者的病情和药物反应。
4.安全措施:护士要负责监测患者的呼吸、循环和神经系统的功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如低血压、心律失常、呼吸抑制等。
5.安抚患者:护士要通过温暖、关怀和安抚的言语和动作,帮助患者减轻焦虑和疼痛感,提供安全和舒适的无痛手术体验。
四、术后护理1.观察和监测:护士要密切观察和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呼吸、意识状态等,并记录相关数据。
2.疼痛评估:护士要定期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镇痛措施,如给予镇痛药物、热敷、按摩等。
3.导管拔除:在医生指导下,护士要安全地拔除留置的导管,并观察拔除后的情况。
4.伤口护理:护士要对手术切口进行定期的伤口护理,包括清洁、更换敷料等,防止感染和促进创面愈合。
无痛病房管理制度

无痛病房管理制度
标题:无痛病房管理制度
引言概述:
无痛病房管理制度是医疗机构为提高患者治疗体验和减少疼痛感而制定的管理规范。
有效的无痛病房管理制度可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和舒适度,同时也有利于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和专业水平的提升。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介绍无痛病房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和具体内容。
一、病房环境的管理
1.1 确保病房的清洁卫生
1.2 确保病房的安静舒适
1.3 确保病房的温度适宜
二、患者疼痛评估和监测
2.1 制定疼痛评估标准
2.2 定期对患者进行疼痛监测
2.3 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三、无痛治疗的规范化管理
3.1 制定无痛治疗的操作规范
3.2 培训医护人员的无痛治疗技能
3.3 建立无痛治疗的记录和追踪系统
四、患者教育和沟通
4.1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无痛治疗的重要性
4.2 解答患者对无痛治疗的疑问
4.3 定期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治疗效果及患者的需求
五、医疗事故和纠纷处理机制
5.1 建立医疗事故报告和处理流程
5.2 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医疗事故应急演练
5.3 建立患者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回应患者意见和建议
结语:
无痛病房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对于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治疗体验和保障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医疗机构应该重视无痛病房管理制度的建设,不断完善和优化相关规范,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治疗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符合物价要求 • 临床操作简便易行 • 体现护理人员劳动价值
多次讨论,临床试用。
患者入院教育
评估流程
一询二评 三定四记
疼痛管理标准作业程序
• 评估 应用疼痛评估方法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 • 记录 记录病人疼痛与疼痛控制的质量 • 执行医嘱 及时执行医生下达的医嘱,按时给予止痛药物 • 选择非药物方法 可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用一些非药物的方
无痛是享受美好人生的前提
镇痛的重要性
术 前
术前能够很好的镇痛,让患者休息好、睡 好,这样体力恢复就比较好,能够很好地 耐受手术
术
术后能够很好的镇痛,会促进患者
后
术后的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理念的更新决定要求的改变
疼 痛 可产生
焦虑 烦躁 失眠 血压升高
等一系列
生理 病理 心理
免疫功能下降
甚至影响手术的预期和术后康复,演变成慢性疼痛
效 • 监督患者按时服药
• 时刻警惕镇痛药物的不 良反应
• 尤其阿片类药物 • 在疗效与不良反应之间
取得最佳平衡
疼痛评估注意事项
• 不仅
• 评估患者静息状态疼痛
• 而且
• 综合评估患者在深呼吸、咳嗽、下床活动等动态状态时疼痛强度
• 以及
• 对患者的生活影响和疗效、药物不良反应
• 注意
• 测量对同一位患者在整个住院过程中应使用同一种疼痛评估工具。
入院时
入院后
术前
术日
术后
1.护士主动 宣教
2.请患者参 与
1.定时评估 记录
2.评分≧4分 ,及时通知 医生,进行 疼痛管理
术前日给予外 用贴剂外敷, 10pm遵医嘱
口服佳乐定 0.8mg,
同时评估记录
1.术前30分钟 排除禁忌后静
脉注射特耐 40mg;
2.术后给予静注 特耐
40mgq12h
根据患者疼痛 情况和应用药 物情况实时进 行疼痛评估并
评估工作流程
定时评估
遵照常规时间主动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
实时评估
护士接受到患者的疼痛相关主诉时
评估患者的疼痛部位、性质、程度等,结果记录于疼痛评估单上
疼痛评分<4分,按照阶梯原则处理
疼痛评分≥4分,及时通知主管医生,给予阶 梯用药的原则相应处理
评估内容
• 定时、全面、动态评估 • 包括疼痛程度变化、疗
疼痛的分类
(一)根据疼痛部位分类
浅表痛:外周神经痛,疼痛程度强烈,定位清楚,一般呈局限 性
深部痛:自主神经性痛,疼痛性质可表现为钝痛、牵涉痛、移 动痛、绞痛,疼痛定位不明确,可出现痛觉区过敏
中枢痛:CNS病变或功能失调引起的疼痛,疼痛一般较强烈、 持久、难以忍受
(二)根据疼痛原因分类
1、炎症性痛:生物源性炎症、化学源性炎症: 创伤、手术、微生物等外周组织损伤所致。 2、神经病理性痛:神经系统的病变和损害。 3、癌痛:癌肿侵犯或压迫神经。 4、精神(心理)性疼痛。
疼痛评估
• 美国疼痛学家:“假如我们不会评估疼痛,就不可能治疗疼痛”
疼痛评估
护士
是规范性疼痛 处理的第一步 ,也是最关键
的一步
是疼痛评估的最 佳人选根据患者 情况,按照不同 频率进行评估
全面动态地疼痛评估是反馈的基础
疼痛评估频率
疼痛评估分定时评估、实时评估
1、定时评估:(将疼痛作为第五项生命体征进行评估) (1)入院2小时内完成评估;目的:筛选疼痛人群 (2)轻度疼痛(1-3分)每日15:00常规评估; (3)中、重度疼痛(≥4分):通知医生,需要护理措施和记录,且 q4h评估至<4分。 2、实时评估 (1)当患者报告疼痛,或出现新的疼痛时进行评估; (2)镇痛治疗方案更改后; (3)给予疼痛干预治疗后,追踪评估,如:非消化道途径给予镇痛药物后30min(皮下30 分);口服途径给予镇痛药物后1h。如果疼痛评估结果理想,恢复常规评估。遵循“评估 -干预-再评估”循环,直至达到疼痛<4分。 (4)当患者正常入睡时,不需要进行疼痛评估。 3、记录:将评估的分值记录于相应时间点的体温单疼痛栏内;同时详实记录在“疼痛评 估单”上。
呼吸疼痛
4~6
安静平卧时有 4分:安静平卧间隙疼痛
疼痛,影响睡 眠
5分:安静平卧时持续疼痛
7~10
翻转不安、无 法入睡、全身 大汗、无法忍 受
6分:静卧时疼痛较重 7分:疼痛较重,翻转不安, 疲乏,无法入睡
8分:持续疼痛难忍,全身大 汗
9分:剧烈疼痛无法忍受
10:最疼痛,生不如死
疼痛评估的金标准
患者的主诉
数字评分法(NRS) 0无痛 1-3轻度疼痛 4-6中度疼痛 7-10重度疼痛
0
1
2
3
4
5
6
7
8
9 10
0分
5分
10分
面部表情评分法
用6种面部表情从微笑、悲伤以至 痛苦得哭泣的图画来表达疼痛程度。 疼痛评估时,要求患者选择一张最能 表达其疼痛的脸谱。这种评估方法简 单、直观、形象易于掌握,特别适用于 急性疼痛者、老人、小儿、文化程度 较低者、表达能力丧失者及认知功能 障碍者。
无痛病房的护理管理
➢ 疼痛的概况 ➢ 围手术期的镇痛理念 ➢ 疼痛的评估流程 ➢ 无痛病房的创建
国际疼痛学会对疼痛的定义
疼痛是一种不愉快的主观感受和情感体验,与组 织损伤或潜在损伤相关
疼痛是一种主观感觉,并非简单的生理应答,是 躯体和心理的共同体验
疼痛是人体的第五大生命体征,是可以缓解的, 不需要忍耐
疼痛评估
评估频率 NRS在4分以下的每天评估一次
手术后三天或≧4分的每天评估3次,有病情变化时随时评估, 并记录在体温单里
医生根据 评估结果
及时调整临床镇痛方案 及时的观察、处理镇痛的不良反应 针对具体病情制定有效的个体化镇痛治疗方案
将疼痛降低到定疼痛的特征 2. 随时检测疼痛程度变化,及时调整 治 疗方案 3. 用定量的方法判断治疗效果 4. 治疗后疼痛不缓解,通过疼痛定量可 以说明治疗后疼痛减轻的程度和变化特 点
关节韧带重建,脊柱融合术,椎板切 除术等
重度疼痛
骨肿瘤手术,关节置换术,骨折内固 定术,截肢术等
“无痛”的理念源自疼痛理念的更新
“无痛”的希望
医生/护理
如何
实现
患者
1995年 2001年 2002年
美国疼痛学会—疼痛是第5大生命体征
亚太地区疼痛论坛—消除疼痛是患者的基本权利
第10届国际疼痛学会大会—慢性疼痛是一种疾 病
疼痛作为临床常见症状,患者就诊的 主要主诉之一,占门诊10%,1999年在 维也纳召开的第九届世界疼痛大会上首 次提出“疼痛不仅仅是一种症状,也是 一种疾病。”
优点:
疼痛一方面引起机体的防御性反应,具有 避免机体受到伤害的保护作用
缺点:
疼痛常伴有组织细胞的损伤和对机体造成 不良影响,又使病人的肉体和精神遭受痛苦, 剧烈的或长期的疼痛常常使病人难以忍受
如何建立无痛病房
创伤骨科无痛病房的创建流程
动员/培训阶段
转变观念 统一认识
•传统的观念认为 病人应忍耐疼痛,不要抱怨 只有重度疼痛才需要处理 术后疼痛是正常的、不可避免的
慢性疼痛是一种疾病 • 消除疼痛是患者的基本权利 • 疼痛的主观性
-只有自己知道到底有多疼 • 疼痛是可以管理的 • 疼痛管理的效果是评定医疗质量
疼痛评估注意事项
以评估流程为准则,不仅要评估 患者静息状态,而且还应综合评估深 呼吸时、咳嗽时、是下地行走时的疼 痛强度,以及康复训练时的疼痛强度 和对睡眠的影响程度等
尊重病人的主观感受
疼痛的测量方法
(一)数字评分法(NRS) (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三)文字描述评分法(VRS) (四)改良五指评分法 (五)面部表情评分法
的重要指标 • 只有建立医护合作疼痛是人体的
第5大生命体征 • 的疼痛管理工作模式才能。。。
筹备阶段
完善制度流程规范
• 疼痛评估表的设计 • 疼痛评估标尺的选择 • 患者教育手册 • 评估流程 • 疼痛管理标准作业程序 • 疼痛干预流程 • 疼痛管理方案 • 疼痛护理检查考评表
疼痛评估表的设计
的变化
解决镇痛不完善的问题,关键在于建立
有效的
疼 痛
管理体系,而不是镇痛技术
本身
骨科围手术期镇痛的目的
使患者更早的 开展康复训练
提高患者对手术 质量的整体评价
减轻术后疼痛 提高患者生活质
量
降低术后并发症
围手术期镇痛新理念
《骨科常见疼痛的处理专家建议》中提出:
重视健康宣教
选择合理评估
尽早治疗疼痛 疼痛一旦变成慢性,治疗将更
酰氨基酚或NSAIDs)进行治疗 --晚期疼痛逐渐减轻,轻度疼痛应用NSAIDs等非阿片治疗
疼痛处理 五原则
疼痛评估
疼痛评估 A
是规范性疼痛处理的第一步
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护士是疼痛评估的最佳人选
为了更好更及时的了解患者的疼痛情况,指定专人进行评估, B
保证晨交班前就了解到患者的疼痛情况,及时汇报给医生
2:疼痛还可能是某种严重的甚至是威胁生命的疾病的症 状。
既然疼痛是一种疾病,它就有自己的理论和诊疗程序
疼痛诊疗范围
• 1、慢性疼痛性疾病 • 2、神经病理性疼痛 • 3、血管源性疼痛 • 4、内脏性疼痛 • 5、全身性疼痛 • 6、创伤后疼痛
• 7、不定陈诉综合征 • 8、某些非疼痛性疾病 • 9、癌性疼痛 • 10、术后镇痛 • 11、分娩镇痛
法为病人减轻痛苦,减少其对止痛药的需求,如冷敷、热 敷、按摩、改变体位、活动肢体、分散注意力等。 • 协调 护士作为病人整体身心健康的看护者,必须与各方面 医务人员密切协作,为病人提供最合适的服务 • 教育与指导 负责对病人及家属进行疼痛相关知识的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