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防火06.第六章安全疏散

合集下载

第六章安全疏散

第六章安全疏散

第六章 安全疏散(5 分)一、人员密度【按每层指标各自算】1.办公建筑(办公建筑设计标准JGJ/T67-2019)4.2.3普通办公室应符合下列规定:普通办公室每人使用面积不应小于6m 2,单间办公室使用面积不宜小于10m 2。

4.2.4专用办公室应符合下列规定:手工绘图室,每人使用面积不应小于6m 2;研究工作室每人使用面积不应小于7m 2。

5.0.3办公建筑疏散总净宽度应按总人数计算,当无法额定总人数时,可按其建筑面积9m 2/人计算。

条文说明:本条为新增内容。

对于办公建筑人数无法明确的情况,为方便计算疏散宽度,参考了浙江等地消防部门在实际工程操作中采用的数据,确定为9m 2/人。

2. 4.3.2会议室应符合下列规定:①.按使用要求可分设中、小会议室和大会议室;②.中、小会议室可分散布置。

小会议室使用面积不宜小于30m 2,中会议室使用面积不宜小于60m 2。

2230%算,必人/㎡。

(注意单位是人/㎡)。

(有服务人员、无座人员)。

疏散时间:一二级 2 min,三级 1.5 min。

4.厂房内疏散出口(门)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 0.9 m。

疏散走道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 1.4 m。

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 1.1 m。

以上只是最小值,套用下表指标系数。

厂房首层外门总净宽按最多一层算,且不小于 1.2 m。

二、疏散宽度【百人宽度指标按整体规模取值】注意净宽度m 和净宽度指标m/百人的区别!1.厂房疏散宽度【1942;10086】厂房内疏散楼梯、走道和门的每百人最小疏散净宽度指标(单位:m/百人)厂房层数一、二层三层四层及以上宽度指标0.6 m/百人0.8 m/百人 1.0 m/百人各层楼梯的总宽度可按该层或该层以上人数最多的一层分段计算确定,下层楼梯的总宽度按该层以上各层疏散人数最多一层的疏散人数计算。

如:一座二级耐火等级的6层民用建筑,第四层的使用人数最多为400人,第五层、第六层每层的人数均为200人。

消防疏散逃生指南

消防疏散逃生指南

消防疏散逃生指南火灾是一种常见而危险的意外事件,它可能发生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

在火势蔓延之前,正确并迅速地进行疏散逃生是保护生命安全的关键。

以下是一份消防疏散逃生指南,它将帮助您了解如何在发生火灾时保护自己和他人。

I. 提前准备1. 了解建筑物的平面布局和紧急出口位置。

熟悉主要逃生通道,并知晓最近的灭火器和灭火栓位置。

2. 确保疏散路线畅通无阻。

消防门、楼梯和走廊应该清晰标志并保持无障碍。

3. 公共场所和办公单位应定期进行火灾演习,确保员工和来访者掌握正确的疏散逃生程序。

II. 火灾发生时1. 保持冷静并立即触发火灾报警器。

告知附近的人们有危险。

2. 如果您身着可燃物,立即卧倒并滚动。

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火势对您的伤害。

3. 如果房间内有浓烟或火焰阻挡逃生通道,封闭门窗以防止火势蔓延。

使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防止烟雾吸入。

III. 疏散逃生程序1. 在紧急情况下,首要任务是尽快离开建筑物。

不要尝试收集个人物品或返回寻找其他人。

2. 遵循指示标志并按疏散路线迅速有序地离开。

如果有被困或受伤的人员,通知救援人员。

3. 在楼梯间内下降时,保持距离并按照规定的路径前进。

不要使用电梯,以免被困或电力突然中断。

4. 如果烟雾浓密,低姿势前进。

距离地面越近,空气质量越好。

5. 到达安全地点后,迅速清点人数,以确保所有人都安全无恙。

IV. 特殊情况应对1. 楼上疏散:如果您在高楼层,疏散时首选楼梯。

不要冒险跳窗,这可能导致严重伤害或死亡。

2. 窒息逃生:如果火势迅速蔓延,无法逃生,找寻遮蔽物,如湿毛巾、床单等,防止烟雾吸入,寻找救援。

3. 楼梯救生:有时,火灾导致楼梯被堵塞。

如果营救人员远未到达,您可以靠窗口示意救援,或者寻找其他出路。

V. 日常预防措施1. 定期检查家庭和工作场所的火灾报警器,确保其正常运行。

2. 不随便堆放易燃物品,保持安全空间。

3. 切勿乱扔烟蒂或使用明火,避免火灾的发生。

总之,消防疏散逃生指南是预防火灾损害的重要工具。

消防安全疏散

消防安全疏散

消防安全疏散一、疏散预案1、制定疏散预案。

企业、学校等单位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专门的疏散预案。

疏散预案应包括疏散组织、疏散路线、疏散方式和疏散人员等内容。

2、疏散演练。

定期组织疏散演练,检查疏散预案的实施效果,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人员疏散的效率和安全性。

二、疏散组织1、确定疏散责任单位。

单位应确定专门的疏散负责人和组织疏散人员,明确各人员的疏散职责。

2、疏散信息发布。

一旦发生火灾等事故,应及时通过广播、手机短信等方式向相关人员发布疏散信息。

3、疏散通道设置。

相关单位应合理设置疏散通道,保证人员能够快速、顺利地疏散,同时要合理配置疏散标识,确保在火灾发生后人员能够迅速找到安全出口。

三、疏散路线1、明确疏散路线。

单位应在疏散通道上设置疏散标识,指示人员清楚疏散的路线、出口和逃生通道。

2、避免堵塞。

单位应合理设置区域、车辆、设备等,避免在紧急情况下发生堵塞情况。

3、疏散道路畅通。

单位应保证疏散通道的畅通,不得设置门栓、锁具等影响疏散的设施。

四、疏散方式1、有序疏散。

单位应组织员工有序疏散,避免挤推和踩踏,确保人员安全。

2、互相协助。

员工应相互协助,保持队形,保证人员疏散的顺利进行。

3、使用逃生装备。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人员可以使用逃生装备,如逃生绳、逃生滑梯等。

五、疏散人员1、疏散人员分类。

单位应按照不同疏散对象,对人员进行分类指导和疏散。

2、疏散途中禁止返回。

一旦疏散开始,禁止人员返回危险区域或试图挽留疏散人员。

3、迅速疏散。

单位应规定疏散时间,以保证人员能在规定时间内安全疏散。

六、疏散后处理1、安全着陆。

单位应引导人员安全着陆,避免在逃生过程中再次发生伤害。

2、应急措施。

单位应安排人员进行应急处置,包括人员伤亡情况的统计、伤患的处置、通知家属等。

3、清理现场。

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对疏散现场进行清理,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七、疏散培训1、疏散培训。

单位应定期组织员工进行疏散逃生培训,提高员工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变能力。

第六章 建筑消防基础知识

第六章 建筑消防基础知识
(1)火灾通过刘体检蔓延 建筑的楼梯间,若未按防火、防烟要求进行分隔处理,则 在火灾时犹如烟囱一般,烟火很快会由此向上蔓延。
(2)火灾通过电梯井蔓延
电梯间为设防烟前室及防火门分隔,在其井道形成一座 座竖向“烟囱”,发生火灾时,则会抽拔烟火,导致火 灾沿电梯井迅速向上蔓延。 (3)火灾通过其他竖井蔓延 建筑中的通风竖井、管道井、电缆井、拉基井也是建 筑火灾蔓延的主要途径。此外,垃圾道内存在很多可 燃物,是容易着火的部位,也是火势蔓延的主要通道。
01
02
建筑物的分类及结构
目录
05
建筑耐火等级
建筑火灾的发展和蔓 延规律 建筑材料的分类及燃 烧性能分级 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 和耐火极限
03 04
06 07
建筑总平面布 局防火要求
建筑防火、防烟 分区
CHAPTER 1
建筑物的分类及结构
建筑物的分类
建筑物的构造
一、建筑物的分类
建筑物是指供人们 生产、生活、工作、 学习以及进行各种 文化、体育、社会 活动的房屋和场所。
(一)火灾初起阶段
建筑发生火灾后,最初阶段只是起火部位及其周 围可燃物着火燃烧,火灾燃烧状况与好像在敞开 空间进行一样。 火灾初起燃烧面积小。用少量的灭火剂就可以把
火扑灭,该阶段是灭火的最有利时机,故应争取
及早发现,把火灾及时控制消灭在起火点。 为此,在建筑物内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 灭火系统、配备适当数量的灭火器是很有必要的。
的商业楼、展览楼、 综合楼、电信楼、 财贸金融楼、商住 楼、图书馆、书库 2、省级以下的邮政 楼、放在指挥调度 楼、广播电视楼、 电力调度楼 3、建筑高度不超过 50m的教学楼和普通 的旅馆、办公楼、 科研楼、档案楼等

消防工程师-第二篇 建筑防火 第六章 安全疏散3

消防工程师-第二篇 建筑防火 第六章 安全疏散3

•中腾建华教育火题库防烟楼梯间的适用范围•一类髙层建筑及建筑高度大于32m的二类高层建筑。

•建筑高度大于33m的住宅建筑。

•建筑高度大于32m且任一层人数超过10人的高层厂房。

(或室外楼梯)•当地下层数为3层及3层以上,以及地下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大于10m时。

建筑高度疏散楼梯设置要求一类 ——防烟楼梯间二类>32m防烟楼梯间≤32m封闭楼梯间裙房——封闭楼梯间(防火墙时按单多层)防烟楼梯间的设置要求•当不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楼梯间应按规定设置防烟设施。

•在楼梯间人口处应设置防烟前室、开敞式阳台或凹廊等。

前室可与消防电梯间的前室合用。

•疏散走道通向前室以及前室通向楼梯间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除住宅建筑的楼梯间前室外,防烟楼梯间和前室的墙上不应开设除疏散门和正压送风口外的其它门窗洞口。

•楼梯间的首层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前室内,形成扩大的前室,但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等与其他走道和房间分隔。

防烟前室使用面积的要求建筑类型前室面积与消防电梯合用前室面积公共建筑、高层厂房(仓≥6㎡≥10㎡库)住宅建筑≥4.5㎡≥6㎡室外疏散楼梯剪刀楼梯•应采用防烟楼梯间,并分别设前室。

•梯段之间应不低于1.0h的实体墙分隔;•楼梯间内的加压送风系统不应合用。

避难层(间)5Click here to add your title6避难层(间)避难层(间):超高层建筑中专供发生火灾时人员临时避难使用的楼层或房间。

设置要求:•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应设置避难层。

•避难层净面积按5人/㎡计算。

•首层到第一个避难层之间的髙度 不应大于50m,两个避难层之间的高度不应大 于 50m。

•避难层应至少有两个不同的疏散方向可供疏散。

•通向避难层的疏散楼梯应在避难层分隔、同层错位或上下层断开。

•避难层应设置消防电梯出口,普通电梯严禁在避难层开设电梯门。

•在避难层(间)进入楼梯间的入口处和疏散楼梯通向避难层的出口处,应设置明显的指示标志。

建筑工程应急疏散的方案要点

建筑工程应急疏散的方案要点

建筑工程应急疏散的方案要点1. 疏散方案的制定建筑工程应急疏散方案是一个建筑物内部的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有序地撤离建筑物的指导方案。

疏散方案的制定是建筑工程应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直接关系到人员生命财产的安全,确保疏散过程的迅速有序。

2. 疏散路线的规划在制定建筑工程应急疏散方案时,需要充分考虑建筑物内部的结构、布局和人员分布情况,确定合理的疏散路线。

应尽量采取多条疏散路线的设计,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序地疏散人员。

3. 疏散设施的配置建筑工程应急疏散方案需要合理配置疏散设施,包括疏散楼梯、疏散门、疏散通道、紧急照明等,以便在紧急情况下为人员提供快速、安全的疏散通道。

疏散设施应符合相关的建筑、消防标准要求,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4. 疏散过程的组织和指挥在紧急情况下,疏散过程的组织和指挥至关重要。

建筑工程应急疏散方案需要明确责任人的职责、疏散指挥的流程和步骤,以及疏散过程中人员的行为规范。

责任人应具备相关的培训和技能,能够有效地组织和指挥疏散过程。

5. 疏散演练和培训建筑工程应急疏散方案的有效性需要进行定期的疏散演练和培训。

通过模拟紧急情况,检验疏散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完善和改进。

同时,定期对建筑内部人员进行疏散培训,提高他们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对能力。

6. 疏散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在疏散过程中需要加强安全措施,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

应设置紧急疏散照明系统,以确保在黑暗或烟雾中依然能够引导人员疏散。

同时,建筑工程应急疏散方案还需要针对特殊人群,如老人、儿童、残疾人等,制定相应的疏散方案,确保他们能够顺利疏散。

7. 疏散信息的发布在紧急情况下,要能迅速有效地向建筑内部人员发布疏散信息。

建筑工程应急疏散方案需要提前确定疏散信息发布的方式和途径,如警报器、广播等。

并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发布相关信息,指导人员迅速有序地疏散。

在建筑工程应急疏散方案中,还可以针对特殊的建筑结构和人员情况,制定相应的疏散方案。

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疏散规定(3篇)

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疏散规定(3篇)

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疏散规定在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疏散规定是为了有效预防和应对火灾事故,最大限度保护工人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制定的。

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疏散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火灾风险评估、灭火设备的配置和维护、消防培训和演练、疏散通道的设置和维护等。

以下是一份____字的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疏散规定,详细说明了各项具体要求。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疏散规定是为了保障施工现场火灾安全,确保在火灾发生时,人员能够安全快速疏散,最大程度减少火灾造成的伤亡和财产损失。

第二条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疏散规定适用于所有施工现场,包括建筑施工、道路施工、桥梁施工等。

所有参与施工的工作人员都必须严格遵守规定的各项要求。

第三条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疏散规定必须与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相一致,不得违反国家和地方的消防安全规定。

第二章火灾风险评估第四条所有施工现场必须进行火灾风险评估,并及时更新评估结果。

评估结果应包括火灾风险等级、可能导致火灾的因素、可能引起火灾的部位和设备等信息。

第五条火灾风险评估应由专业机构进行,评估周期不得超过一年。

第六条根据火灾风险评估结果,施工现场应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和预警措施,确保施工现场的火灾风险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

第三章灭火设备的配置和维护第七条施工现场应根据实际火灾风险情况配置适当数量和类型的灭火设备。

第八条灭火设备的数量和类型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消防安全规定,且能够满足施工现场火灾扑救的要求。

第九条灭火设备的位置应明显标识并易于到达,不能被堵塞或遮挡。

第十条灭火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

第四章消防培训和演练第十一条所有施工现场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消防安全培训。

第十二条消防安全培训内容包括火灾预防知识、火灾应急逃生知识、灭火设备的使用方法等。

第十三条施工现场应定期组织消防演练,检验和提高工作人员的火灾应急逃生能力。

第五章疏散通道的设置和维护第十四条施工现场应设置足够数量的疏散通道,并保持畅通。

第十五条疏散通道应示意明显,灭火器材和应急照明设备应便于找到和使用。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背诵第一篇第二篇背诵歌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背诵第一篇第二篇背诵歌

直距标多梯 1.5。 办公休息禁甲乙, 贴二爆 3 独出口, 丙厂隔 251 一口乙, 甲乙仓库不应贴, 丙丁仓 251 独口乙。 宿舍禁设厂仓内。 丙液中储独房 5, 隔 315 门用甲。 甲乙中仓外墙 1.5, 丙墙 1.5 丁戊 21。 第五章分区与分隔 防火面积有根据, 性高火危扑救力。 甲宜单层除工艺, 单多高地左到右, 甲一 4/3 二 3/2 千, 乙一 5/4 二 4/3 高减半, 丙一不 6 二 8/4 高减半, 丙三 3/2 地一二 500, 丁一二高 4 地 1000, 丁三 4/2 四 1, 戊一二高 6 地 1000, 戊三 5/3 四 1500, 不限面积有五个, 丙一单丁/戊一二单/多。 层数记忆有规律, 甲一二宜单, 乙一丙丁戊一二均不限, 乙二 6 丙三 2, 丁戊三四是 31. 平台少 10 人面不计, 自动灭火加一倍, 丁戊地上自灭可不限。 厂房仓库页 75。 仓库防墙不替代, 甲乙仓库禁地下, 甲乙仓墙不开口, 丙丁戊宽 64 下, 自动灭火加一倍, 就是不包括冷库。 民用防火面记牢 高层一二 1500, 单多一二 2500,
高聚煤油天然气, 塑料橡胶和纤维, 有害气体最威胁。 半纤纤维和木质, 200 起点加 40。 金属熔沸挥不挥, 挥发成液不低熔, 不挥氧熔低金沸, 减少氧化不产烟。 燃烧产物危害大, 一氧二氧主要产, 二氧无毒呼吸急, 一氧致死 250。 烟气刺眼能见低。 火灾对象分六类, 固液气金电烹饪。 火灾损失分四类, 特别重大较一般, 死亡 30+10 还有 3, 重伤 100+50 加上 10, 一亿五千一千万。 生命经济与文明, 稳定生态五危害。 电烟生活产不慎, 八因故障玩放雷。 热量传递传对辐, 相关三点性能数。 传导四结密湿温, 辐射着火温距角。 500 烟到可引燃, 烟气流动主火势, 高层烟扩三条路, 一是着走梯上室, 二是着室三夹上。 烟气驱动三力量, 烟囱火风压外界。 烟气蔓延有四途, 孔口管缝闷外墙。 火灾发展三阶段, 初增充发与衰减。 初增时间不确定, 充发四百六百轰, 衰减峰值百八十。 灭火方法有四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宽度,应按表2-6-5的规定计算确定。
表2-6-5 体育馆每百人所需最小疏散净宽度(m)
观众厅座位数档次(座)
3000~5000
5001~10000
10001~20000
平坡地面 门和 疏散 部位 走道 阶梯地面
0.43
0.37
0.32
0.50
0.43
0.37
19


0.50
0.43
0.37
4.电影院、礼堂、剧场疏散宽度
仓库内的最大安全疏散距离(m)
地下、半地下仓库或仓库 的地下室、半地下室 - - 30.0 - 45.0 - - 60.0 - -
34
仓库类别 甲 乙 丙
耐火等级 一、二级 一、二级 一、二级 三 级
单层仓库 30.0 75.0 80.0 60.0 不限 60.0 50.0 不限 100.0 60.0
表2-6-1 商店营业厅内的人员密度(人/㎡)
楼层位置
地下 第二层
地下 第一层
地上 第一、二 层
地上 第三层
地上第四层 及以上各层
人员密度
0.56
0.60
0.43~ 0.60
0.39~ 0.54
0.30~0.42
6
(三)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
录像厅、放映厅的疏散人数,应根据厅、室的建筑 面积按1.0人/㎡计算;其他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疏 散人数,应根据厅、室的建筑面积按0.5人/㎡计算;
25
地下或半地下人员密集的厅、室和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
所,其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疏散楼梯和房间疏散门的各自
总宽度,应按其通过人数每100人不小于1.00m 计算确定。
办公建筑的门洞口宽度不应小于1.00m,高度不应小于 2.10m。
26
首层外门的总宽度应按该层及以上人数最多的一层人数 计算确定,不供楼上人员疏散的外门,可按本层人数计算确 定。 当建筑物使用人数不多,其安全出口的宽度经计算数值 又很小时,为便于人员疏散,首层疏散外门、楼梯和走道尚
22
5.木结构建筑疏散宽度
木结构建筑内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疏散楼梯和房间疏 散门的净宽度,应根据疏散人数按每100人的最小疏散净宽度
不小于表2-6-7 的规定计算确定;
表2-6-7 木结构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疏散楼梯和房间疏散门 每100人的最小疏散净宽度(m/百人)


地上1~2层
地上3层
每100人的疏散净宽度(m/百 人)
表2-6-6 剧场、电影院、礼堂等场所每百人所需 最小疏散净宽度(m)
观众厅座位数(座)
≤2500
≤1200
耐火等级
一、二级
三级
疏散 部位
门和 走道
平坡地面 阶梯地面
0.65 0.75
0.85 1.00


0.75
1.00
21
在布臵疏散走道时,横走道之间的座位排数不宜超过20 排;纵走道之间的座位数,剧院、电影院、礼堂等每排不宜 超过22个,体育馆每排不宜超过26个,前后排座椅的排距不 小于0.9m时,可增加一倍,但不得超过50个,仅一侧有纵走 道时,座位数应减少一半。
一、二级 戊 三 四 级 级
从表中可以看出,火灾危险性越大,安全疏散距离要 求越严,厂房的耐火等级越低,安全疏散距离要求越严。 而对于丁、戊类生产,当采用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厂 房时,其疏散距离可以不受限制。
32
仓库内任一点到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不宜大于表2-
6-10规定(同厂房)。
33
表2-6-10
13
【例2-6-1】已知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中观众厅的允许 疏散时间为2 min,计算100人所需的疏散宽度(即百人宽度 指标)。 门和平坡地面:
100 百人宽度指标 0.55 0.64m取0.65m 2 43
阶梯地面和楼梯:
100 百人宽度指标 0.55 0.74m取0.75m 2 37
2
第一节 安全疏散基本参数 第二节 安全出口与疏散出口
第三节 疏散走道与避难走道
第四节 疏散楼梯与楼梯间
第五节 避难层(间)
第六节 逃生疏散辅助设施
3
第一节
安全疏散基本参数
安全疏散基本参数是对建筑安全疏散设计的重要依据。 主要包括人员密度计算、疏散宽度指标、疏散距离指标等参 数。
4
一、人员密度计算
第六章 安全疏散
学习要求
了解常用的辅助疏散设施,熟悉工业与民用建筑 Nhomakorabea全疏散距离
要求;熟悉安全出口、疏散门、疏散出口、避难走道、避难层的概念及 设置要求;熟悉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的设置场所及设置要求;掌握 不同场所疏散人数的确定方法;掌握百人宽度指标的概念,学会利用百 人宽度指标确定不同建筑的疏散宽度;掌握楼梯间的形式及防火设计要 求。
宽度指标,从而计算出安全出口的总宽度,即实际需要设计
的最小宽度。
12
(一)百人宽度指标
百人宽度指标是每百人在允许疏散时间内,以单股 人流形式疏散所需的疏散宽度。
N 百人宽度指标 b At
N——疏散人数(即100人); t——允许疏散时间,min; A——单股人流通行能力(平、坡地面为43人/min;阶梯地面 为37人/min); b——单股人流宽度,0.55~0.60m。
35
表2-6-11 直通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 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m)
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 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
疏散门 名 称
一、二 级 托儿所、幼儿园 25
疏散门 耐火等级
四级 15 一、二级 20 三级 15 四级 12
耐火等级
三级 20
单层或多层医院、疗养 院
高层医院、 疗养院 病房部分
35
24
30

25

20
12
15

12

其他部分
30
35 30 40 40

30 — 35 —

— — 25 —
15
22 15 22 20

20 — 20 —

— — 15 36 —
单层或多层教学建筑 高层旅馆、展览建筑、 教学建筑 单层或多 层 高 层
其他建筑
1.建筑中开向敞开式外廊的房间疏散门至安全出口的距 离可按表2-6-11增加5m。当建筑物内全部设臵自动喷水灭火 系统时,其安全疏散距离可比规定值增加25%。 2.直通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未封闭的楼梯间的 距离,当房间位于两个楼梯间之间时,应按表2-6-11的规定
减少5m;当房间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时,应按表2-6-11
的规定减少2m。 3.楼梯间的首层应设臵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或在首层
采用扩大的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当层数不超过4 层时,
可将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设臵在离楼梯间不大于15m 处。
37
4.房间内任一点到该房间直通疏散走道的疏散门的 距离,不应大于表2-6-11中规定的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 的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
确定厂房的安全疏散距离,需要考虑楼层的实际情况
(如单层、多层,高层)、生产的火灾危险性类别及建筑 物的耐火等级等。 厂房内任一点到最近的安全出口的距离不应大于表26-9的规定。
30
表2-6-9
生产 类别 甲 乙 丙 耐火等级
厂房内的最大安全疏散距离(m)
单层厂房 多层厂房 高层厂房 地下、半地下厂房或厂 房的地下室、半地下室 - - 30.0 - 45.0 - - 60.0 - -
厂房层数
一、二层
三层
≥四层
宽度指标
0.6
0.8
1.0
16
2.高层民用建筑疏散宽度
高层民用建筑的疏散外门、走道和楼梯的各自总宽度, 应按1m/百人计算确定。 公共建筑内安全出口和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90m, 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10m。 高层公共建筑的疏散楼梯和首层楼梯间的疏散门、首层 疏散外门和疏散走道的最小净宽度应符合表2-6-4的要求。
多层仓库 25.0 50.0 60.0 40.0 不限 50.0 - 不限 75.0 -
高层仓库 - 30.0 40.0 - 50.0 - - 75.0 - -
一、二级 丁 三 四 级 级
一、二级 戊 三 四 级 级
(二)公共建筑安全疏散距离
直通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应
符合表2-6-11的规定。
5.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内疏散门或安全出口不少 于2 个的观众厅、展览厅、多功能厅、餐厅、营业厅, 其室内任一点至最近疏散门或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应 大于30m;当该疏散门不能直通室外地面或疏散楼梯间时, 应采用长度不大于10m 的疏散走道通至最近的安全出口。 当该场所设臵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其安全疏散距离可 增加25%。
8
表2-6-2 餐厅与饮食厅每座最小使用面积
9
有固定座位的场所,其疏散人数可按实际 座位数的1.1倍计算。
10
(五)展厅
展览厅的疏散人数应根据展览厅的建筑面积
按0.75人/㎡计算。
11
二、疏散宽度指标
安全出口的宽度设计不足,会在出口前出现滞留,延长 疏散时间,影响安全疏散。 我国现行规范根据允许疏散时间来确定疏散通道的百人
14
影响安全出口宽度的因素很多,如建筑物的耐火等级
与层数、使用人数、允许疏散时间、疏散路线是平地还是
阶梯等。防火规范中规定的百人宽度指标,是根据公式2-
6-1并考虑其影响因素后,通过计算、调整得出的。
15
(二)疏散宽度
1.厂房疏散宽度
厂房内疏散出口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0.9m;疏散走道的净宽度不 宜小于1.4m;疏散楼梯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1.1m。厂房内的疏散楼梯、走 道、门的总净宽度应根据疏散人数,按表2-6-3的规定计算确定。 表2-6-3 厂房疏散楼梯、走道和门的净宽度指标(m/百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