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人文地理

合集下载

河南高考地理必考知识点

河南高考地理必考知识点

河南高考地理必考知识点地理是高考的一门科目,也是河南高考的必考科目之一,学好地理的知识对于考生来说至关重要。

下面是河南高考地理必考的一些知识点:一、自然地理知识点1. 基本的地形要素: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等;2. 主要的河流和湖泊:黄河、长江、洞庭湖等;3. 中国的地理位置:经度、纬度、四大自然地理区等;4. 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水灾、地震、干旱等;5. 气候与气象:气温、降水、风力等;6. 自然资源: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资源等。

二、人文地理知识点1. 中国的行政区划:省、市、县等;2. 人口与城市化:人口数量、人口分布、城市化进程等;3. 工业经济:产业结构、区域发展等;4. 交通运输:公路、铁路、航空等;5. 农业与农村发展:农业生产、农村经济等;6. 旅游资源:名山大川、名胜古迹等。

三、地图阅读与判断题1. 地理标志物的辨认:河流、山脉、湖泊等;2. 地图上比例尺的计算与使用;3. 地图符号的解读与理解;4. 基本方位与方位角的判断;5. 地图间的距离、面积、形状的比较与分析。

四、地理学的基本概念1. 地球与地球的运动:自转、公转等;2. 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等;3. 地理学的相关分支学科:地貌学、气候学、人口学等;4. 地球生态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影响。

五、地理实践活动与探究题1. 野外实地考察与调查;2. 图书资料的查找与运用;3. 地理学的论证与实践分析;4.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问题。

这些都是河南高考地理必考的一些知识点,考生可以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复习来提高对这些知识点的掌握水平。

希望考生们能够在地理这门科目中取得好成绩!。

河南人文地理概况

河南人文地理概况
河南人文地理概况
目录
• 河南历史与文化 • 河南地理环境 • 河南经济与社会发展 • 河南旅游资源 • 河南人文地理与现代生活
01
河南历史与文化
河南历史沿革
河南地处中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01 早在夏商周时期,河南就是政治、经济、文化的
中心。
河南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战乱和政治变革,如春 02 秋战国、秦汉、唐宋等时期的战争和变革,都对
河南的历史名人涵盖了政治、文化、科技等多个领域, 他们的思想和贡献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02
河南地理环境
河南地理位置
河南省位于中国中部,地势平坦,是华北平原和 南阳盆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河南省东邻安徽、山东,南接湖北、湖南,西连 陕西,北靠山西,是中国的交通枢纽和中原地区 的重要经济中心。
干燥。
年平均气温在12~16℃之间,降 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年降水量
在600~1200毫米之间。
河南省的气候特点使得该地区适 合农业发展,是中国的重要粮食
产区之一。
03
河南经济与社会发展
河南经济发展现状
01 农业大省
河南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大省,拥有丰富的农业资 源和农业基础,主要农作物包括小麦、玉米、花 生等。
加强区域旅游合作
加强与周边省份和国际旅游目 的地的合作,共同打造区域旅 游品牌和线路,实现资源共享 和互利共赢。
促进乡村旅游发展
依托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推 动乡村旅游的发展,促进农民
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
05
河南人文地理与现代生活
河南人文地理对现代生活的影响
交通影响
河南地处中原,地理位置优越, 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发达的交通 网络使得河南与外界的交流更加 便捷,促进了现代生活的发展。

乡土地理=河南

乡土地理=河南

2020河南中考必备: 乡土地理——河南地理一、自然地理1. 地理位置:河南省地处黄河中游,因大部分地区在黄河以南,故名“河南”,古称“豫州”,故简称“豫”,因在”九州“之中,又有“中州”“中原”之称。

曾长期为中华民族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区域。

(1)从纬度上看:位于北纬31023,-36022,、东经110021,-116039,。

(2)从全国行政区划上看:(找邻省)承东启西,连南贯北。

(3)从全国东、中、西三个经济带的关系上看:河南省地处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接合部。

既有利于利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资金、技术和人才优势,又便于利用西部丰富的资源,在全国经济格局中发挥着桥梁和纽带作用。

2. 面积:士地总面积16.7万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的1.73%。

3. 地形地貌:河南省地跨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呈现“西高东低,阶梯状分布”的特点。

西部地区地势高,起伏大;东部地区地势低,起伏小。

地形以平原和山地为主。

(1) 平原:中、东部为豫东平原,又称黄淮平原,属华北平原的一部分。

(2) 山地:豫北山地、豫西山地和豫南山地三部分:主要山脉有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等。

沿省界呈半环形分布。

(3) 盆地:西南部为南阳盆地。

境内平原和盆地、山地、丘陵面积比为55.7%、26.6%、7.7%。

灵宝市境内的老鸦岔为全省最高峰,海拔2413.8米;最低处在固始县的淮河出省处,仅23.2米。

4. 气候:(1)气温:全省年平均气温一般在12-16℃之间,大体东高西低,南高北低西部山区气温年较差、日较差相对较大。

(2)降水:全省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600-1000毫米,自东南向西北递减,有湿润区向半湿润区过渡的特点,南部及西部山地降水较多。

降水50%集中在夏季,常有暴雨。

(3)气候:河南省大部分地区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盛行偏南风。

因伏牛山—淮河一线从河南省南部穿过,气候具有南北过渡的特点。

河南人,北人还是南人?

河南人,北人还是南人?

河南人,北人还是南人?南方人和北方人的分界线在哪里?中国自然地理上的南北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但如果要在中国版图上画出一条南方人和北方人的人文地理分界线,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有人说应该以黄河为界,也有人说应以长江为界,甚至还有人认为黄河以北算北方,长江以南算南方,把中间空出来。

上面说的这些都是从文化、习俗等角度来划分的,由于没有统一的判别方式,所以很难说应该以哪个说法为准。

中国大江大河多东西方向流淌,因此中国人好以南北说事。

中国人的南北之争由来已久,但南方人与北方人的地域界限究竟在哪里划分却不甚明了。

就自然地理而言,中国北方与南方的划分,有一条明确的界限,即秦岭—淮河一线。

但是说起人文的北方和南方来,譬如何谓北方人?南方人?就不是以这条线为界了。

《现代汉语词典》如此说:北方指黄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南方指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

我理解这里的黄河和长江都是指中下游。

如果考虑到上游这种说法肯定是不对的。

其实在一部分人心里,北方人就是指黄河以北的人,南方人就是指长江以南的人。

还有一些人以长江为界,划分中国的南北方。

《现代汉语词典》的专家算哪种划法?他们为何说北方不说黄河以北,说南方不说长江以南,而要加上黄河和长江流域呢?我猜想,他们遇到了一个不可逾越的困难:就是黄河与长江之间的这一大片土地——也就是河南、安徽、山东、苏北算北方还是算南方?他们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只好那样说。

那样说并没有解决问题。

且不说黄河出了三门峡,进入郑州一带,由于泥沙沉积,已成悬河,高于地表,两边已不可能再有支流进入,两岸高耸的堤坝就是分水岭,此时黄河已无流域可言。

《现代汉语词典》中的那句话,相当于说北方就是黄河以北,那么北方人就是黄河以北的人啦。

说南方人是长江流域及其长江以南的人,麻烦就更多了。

麻烦出在淮河上。

淮河在明代以前,尚能直流入海,自成流域,但明以后,由于修建洪泽湖,截住淮河,迫其入运河,再随运河入长江,淮河因此应属长江流域。

因黄河在中下游是悬河,黄河以南的河流尽入淮河,河南人大部分在淮河流域,山东西部也在淮河流域,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说法,不仅大部分河南人成了南方人,而且一部分山东人也是南方人了。

河南省考研地理学复习资料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重点内容

河南省考研地理学复习资料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重点内容

河南省考研地理学复习资料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重点内容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是河南省考研地理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

下面将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方面,分别介绍河南省考研地理学复习资料的重点内容。

一、自然地理1. 地貌地貌是自然地理中重要的内容之一,涉及地表形态、地貌过程等方面。

河南省地貌复杂多样,包括黄土高原、丘陵地带、平原以及河南山地等类型的地貌。

考生需要了解每种地貌类型的特点和形成过程。

2. 气候河南省气候属暖温带季风气候。

在考研复习中,需要关注河南省的气候特点、气候类型、季风影响等内容。

同时,还要掌握一些关键的气候数据,如年平均温度、降水量等。

3. 水系河南省地势平坦,河网密集,水系发达。

包括黄河、长江、淮河以及许多湖泊等。

考生需要熟悉河南省的主要河流、湖泊及其流域范围、流量特点等内容。

4. 土壤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于考研复习来说也是重要的内容之一。

在复习中,考生需要了解河南省的主要土壤类型、土壤特征、土壤利用等方面的知识。

二、人文地理1. 城市与人口河南省作为中国人口大省之一,城市化进程较快。

在复习过程中,需要了解河南省的主要城市,包括郑州、洛阳、开封等,以及这些城市的人口规模、发展特点等内容。

2. 经济地理河南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工业、农业、服务业等均有较大规模。

在考研复习中,需要了解河南省的主要产业布局、区域经济发展特点、经济增长速度等方面的内容。

3. 文化地理河南省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中国历史文化名省之一。

复习过程中,考生要了解河南省的主要历史文化遗迹、文化传统、民俗风情等内容。

综上所述,河南省考研地理学复习资料中的自然地理主要包括地貌、气候、水系、土壤等方面的内容,而人文地理则包括城市与人口、经济地理、文化地理等方面的内容。

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应该针对以上重点内容进行系统的学习和掌握,为取得好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河南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

河南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

河南地理特征赵英哲自然地理从气候方面看,河南省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属于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

春季干旱而风沙较多,夏季炎热且降雨大,秋季晴天多日照充足,冬季寒冷且雨雪较少。

全省年平均气温一般在12℃到16℃之间。

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均较大,极端最低气温-21.7℃(1951年1月12日,安阳);极端最高气温44.2℃(1966年6月20日,洛阳)。

全省气温分布大体是东高西低,南高北低,山地与平原间差异比较明显。

全年无霜期从北往南为180至240天。

年平均降水量约为500-900毫米,南部及西部山地较多,大别山区可达1100毫米以上。

全年降水的50%集中在夏季,常有暴雨。

河南的地形主要有两个特点:其一,地势西高东低,东西差异明显。

河南位于我国第二级地貌台阶和第三级地貌台阶的过渡地带。

河南地势的总趋势为,西部海拔高而起伏大,东部地势低且平坦,从西到东依次由中山到低山,再从丘陵过渡到平原。

河南最高处与最低处相差2390.6米,正是这样的地势,使河南境内较大的河流,大都发源于西部山区。

其二,地表形态复杂多样,山地、丘陵、平原、盆地等地貌类型齐全。

河南山脉集中分布在豫西北、豫西和豫南地区。

河南的丘陵多数是低山经过长期风化剥蚀的石质丘陵,有些是黄土高原经流水切割而形成的黄土丘陵,丘陵与山地往往相伴而分布,主要集中分布在豫西北少数地区、豫西山地东缘和豫南东部边缘地带。

河南平原广布,辽阔坦荡,面积广阔,土壤肥沃。

西南部为南阳盆地,具有明显的环状和阶梯状地貌特征,面积约2.6万平方公里,是河南最大的山间盆地;盆地中部地势平坦,水热资源丰富,多种植物均可在此生长发育。

河南的土壤大类型有黄棕壤、棕壤、褐土、潮土、砂疆黑土、盐碱土和水稻土7 种。

京广线以东,沙、颍河以北的广大黄河、海河冲积平原,是河南分布面积最大的潮土区,山丘区较大河流的河滩地一般也是潮土分布区。

沙、颍河以南的淮北平原和南阳盆地,唐、白河两岸的南阳、唐河、新野、邓州等是砂疆黑土分布区。

中国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区的自然人文地理特征

中国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区的自然人文地理特征
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有着“煤海”之称,因位于太行山的西面而得名,因在战国时代为晋国领地,故简称“晋”,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太原市,是中国重要的能源重工业基地,也是中国重要的能源供应基地,山西文物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
河北

位于黄河北边
在战国时期,河北的南部属于赵国,北边属于燕国,所以河北又成为燕赵之地,在古代它的部分土地属于冀州,故简称“冀”,人民政府所在地是石家庄市,北戴河与承德均为避暑胜地,唐山是新兴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河北省是中国非常重要的农业大省、资源大省、交通枢纽、工业大省。
上海

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中部长江口,隔海与日本九州岛相望,南濒杭州湾,西部与江苏、浙江两省相接
上海港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居世界第一。上海是一座新兴的旅游城市,有深厚近代城市文化底蕴和众多历史古迹,举办过世博会。江南的传统与移民带入的文化融合,逐渐形成了特有的海派文化。上海早已成为国际大都市,并致力于在2020年建设成为国际金融和航运中心。
中国三十四省行政区的自然人文地理特征
省名
简称
地理位置
自然人文特征
北京

位于华北平原西北部
是中国的首都,也是全国的对外交往中心,中国最重要的陆路交通枢纽和航空交通枢纽之一。战国时为燕国都城,故也称“燕京”。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位于中国的西北部
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其人民政府所在地是乌鲁木齐市,约有一百六十六万平方公里,占了整个中国面积的六分之一。
云南

位于中国的西南边疆
是中国西南边疆省份,同缅甸、老挝、越南三国相邻,简称“滇”或“云”。云南省有五十二个民族,是中国民族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云南省人民政府所在昆明市,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闻名中外的“春城”。云南省大部分地区冬暖夏凉,气候温和,四季如春。

信阳人文地理特征

信阳人文地理特征

信阳人文地理特征信阳位于中国河南省中部,是一个拥有丰富人文地理特征的城市。

它的独特地理位置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使得信阳成为了一个受人瞩目的旅游目的地。

本文将从信阳人文地理特征的方方面面入手,为您介绍这座城市的魅力。

首先,信阳的地理位置非常优越。

它位于淮河和汉水的交汇处,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肥沃的土地。

信阳四季分明,气候宜人,适宜粮食和水果的生长。

这里的农田连绵起伏,如画般的田园风光给人带来一种宁静和宜人之感。

信阳还拥有大片的森林和山脉,为喜欢户外活动的人提供了丰富的选择。

其次,信阳的人文地理特征也十分引人注目。

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传统。

信阳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有着众多的历史名人和文化遗产。

例如,信阳的汉宣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它保存了大量的历史遗迹,包括古城墙、城门、宫殿等。

信阳还有许多古寺庙和古建筑,如扶沟的白云山万佛寺和固始的嵩山少林寺等。

这些古老的建筑代表了信阳悠久历史和独特的建筑风格,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参观和研究。

此外,信阳还有着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

信阳的人民善良热情,他们秉承着团结和互助的传统,形成了独特的信阳民风。

信阳的民间艺术表演如地方戏曲、歌舞等都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色。

信阳还有许多传统节日和庆典,如元宵节、清明节等,这些节日都充满着浓厚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

来到信阳,你可以亲身体验这些传统文化活动,感受到信阳人民的热情和喜悦。

信阳的人文地理特征不仅仅体现在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上,它还与信阳的人民生活密切相关。

信阳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特色农产品如信阳毛尖茶、汝南大蒜等享誉全国乃至国际市场。

这些特色农产品不仅丰富了信阳人民的饮食文化,也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潜力。

信阳的人民勤劳善良,他们以务农为生,坚持传统的农耕文化。

综上所述,信阳作为一个拥有丰富人文地理特征的城市,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

它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人文地理特征使得信阳成为了一个旅游胜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州市的重要标志,也是国内外游客必游之 地。 。
河南博物院 河南博物院是我国历史上创建较早的博物馆之一。 早在1927年6月,时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河南 省政府主席的冯玉祥将军在治豫政纲中就提出了 “教育为立国根本要政”的主张,并身体力行, 极力扶持文化教育事业。同年7月,在冯玉祥将 军的亲切关怀下,由省政府委派郭须静、徐金泉 、 何日章三人为河南博物馆筹备委员,隶属省教育 厅,指定开封法院西街前法政学校校舍为馆址(即 今开封市三圣庙街),是为河南博物院发轫之始。
镇馆之宝: 莲鹤方壶镇馆Biblioteka 宝:金镂玉衣河南省十佳人文景观
1、龙门风景名胜区 2、嵩山少林风景名胜区 3、清明上河园风景区 4、开封府 5、殷墟博物苑 6、白马寺 7、虢国博物馆 地理位置:三门峡市区北上村岭
河南省十佳人文景观
8、内乡县衙 地理位置:南阳市内乡县城东大街北侧 内乡县衙是全国惟一保存完好的封建时代县级官司署衙门,素有 “天下第一衙”之称,体现了旧时官衙庄重、肃穆的威严气势,是 “神州大地绝无仅有的历史标本”。 9、河南博物院 10、龙亭公园
河南人文
河南简介
古代河南
自然景观
旅游景观
郑州二七纪念塔
安阳--殷墟
洛阳—白马寺
洛阳—龙门石窟
开封铁塔
嵩山少林寺塔林
二七纪念塔,位于郑州市二七广场,建于 1971年,它是为纪念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而修建的纪念性建筑物。 “二七纪念塔”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