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矿井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合集下载

矿井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矿井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矿井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总则1.1 编制目的为了加强矿井火灾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保障矿井火灾事故的及时、有效应对,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矿井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本预案依据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安全规程》、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矿山应急救援条例》等规定,结合矿井安全生产实际,制定而成。

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矿井火灾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包括内因火灾和外因火灾。

1.4 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确保人员生命安全,把伤亡降到最低。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应急救援工作实行矿长负责制,各级管理人员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3)快速反应,科学救援。

一旦发生火灾事故,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科学有效的救援措施。

(4)综合协调,分工合作。

各部门、各单位要按照预案要求,明确职责,密切协作,共同完成应急救援工作。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2.1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矿井火灾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由矿长担任组长,安全副矿长、生产副矿长、机电副矿长等担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成员。

2.2 应急救援机构职责(1)矿长:负责矿井火灾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总体指挥和协调,决定应急救援的重大决策。

(2)安全副矿长:负责组织编制和修订矿井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组织应急救援演练,组织事故调查和处理。

(3)生产副矿长:负责组织矿井火灾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协调应急救援资源。

(4)机电副矿长:负责矿井火灾事故的电力、通风等应急救援工作,确保应急救援设施正常运行。

(5)相关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应急救援工作,协助应急救援组织完成救援任务。

三、应急救援流程3.1 火灾事故报警矿井火灾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人员应立即向调度室报告,调度室立即向应急救援组织报告。

3.2 事故确认与应急启动应急救援组织接到报告后,立即确认事故性质和规模,启动应急预案。

矿井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矿井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矿井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1.任何人发现矿井火灾时,应视火灾性质、灾区通风和瓦斯情况,立即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灭火,控制火势,迅速向矿调度室汇报。

事故现场的队干、班组长应依照火灾预防和处理计划的规定,将所有可能受火灾威胁地区中的人员撤离危险区域,并组织人员利用现场一切工具和器材进行灭火。

2.矿调度室在接到井下火灾报告后,应立即通知相关领导和部门,迅速成立救灾指挥部。

值班领导在矿长、总工程师未到之前应立即会同救护队、通风部长、机电部长等,根据具体情况组织抢救灾区的人员和灭火工作。

3.电气设备着火时,应首先切断其电源。

在切断电源前,只准使用不导电的灭火器材进行灭火,油脂类火灾严禁用水灭火。

4.抢救人员和灭火过程中,必须指定专人检查瓦斯、一氧化碳、煤尘及其他有毒有害气体和风向、风量的变化情况,还必须采取防止瓦斯、煤尘爆炸和人员中毒的安全措施。

5.当井下火灾无法直接扑灭时,必须采取封闭火区的措施,由总工程师领导封闭火区的工作。

6.出现事故时,遇险人员应按下列原则撤退:
(1)凡是位于事故地点进风侧的人员,应逆风流撤离事故地点,按规定路线升井。

(2)凡是位于事故地点回风侧的人员,应佩戴好自救器,顺风流选择最近路线或通过风门进入进风风流中去,然后按规定路线升井。

(3)在整个抢救过程中,必须有专人检测甲烷、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和观察风流的变化情况,防止煤尘飞扬、瓦斯爆炸和风流反向。

(4)不得随便改变灾区通风系统,需改变时必须由总工程师批准。

矿山井下火灾应急预案方案

矿山井下火灾应急预案方案

矿山井下火灾应急预案方案
一、火灾现场应急处置
1. 发现火灾的人员应立即报告,并迅速撤离现场。

2. 停止燃烧源并关闭相关设备,防止火势蔓延。

3. 使用灭火器材或灭火器具进行初期扑救,尽量控制火势。

4. 通知现场所有人员按照预先制定的逃生路线撤离到指定安全区域。

5. 着手组织现场疏散和救援工作,确保人员及时撤离。

二、通风系统关闭
1. 在发现火灾后,立即关闭通风系统,避免火势扩散。

2. 启动排烟设备,迅速排除烟雾,确保疏散通道畅通。

三、应急救护
1. 发生火灾后,立即启动应急救援机制,组织第一时间救援和伤员转移。

2. 确保现场有足够的急救设备和医疗人员,及时进行伤员救治和医疗救援。

四、隔离封闭
1. 确保火灾现场周围人员和车辆安全撤离,并进行现场隔离封闭,防止外部人员越过警戒线。

2. 通知相关部门封锁事故现场,并配合相关部门开展事故调查和处理。

煤矿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范本(三篇)

煤矿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范本(三篇)

煤矿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范本在煤矿生产中,火灾事故是一种常见而且极具危害性的灾害事件,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将给矿井生产和职工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

因此,建立科学有效的煤矿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对于提高煤矿生产安全水平、减少火灾事故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一、预案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各类煤矿火灾事故,包括但不限于矿井内火灾、井口区域火灾等各种火灾事故。

二、预案指导思想本应急预案以保障煤矿生产安全、保护矿工生命财产为主要目标,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全面做好煤矿火灾事故的应急救援和灭火工作。

三、组织管理1. 煤矿应急救援指挥部:依据预案设立煤矿应急救援指挥部,统一指挥调度各救援力量,协调煤矿应急救援工作。

2. 事故救援队伍建设:煤矿应建立事故救援队伍,设立专业化、训练有素的救援队伍,确保在火灾事故发生后能及时、有效地进行应急救援。

四、预案执行1. 接到火灾事故报警后,煤矿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救援人员火速前往火灾事故现场,展开救援行动。

2. 在进行灭火救援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救援人员的安全,同时协调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灭火工作,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控制事故扩散范围。

3. 灭火救援结束后,应对事故原因进行彻底排查,总结救援工作中的经验教训,为后续火灾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提供参考。

五、应急保障1. 针对火灾事故,煤矿应建立健全的应急救援物资储备体系,确保及时供应救援所需物资和设备。

2.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煤矿应急救援队伍的实战能力,确保在火灾事故发生时能够做到临危不乱、娴熟应对。

六、人员培训1. 煤矿要定期组织应急培训,提高矿工的火灾事故应急救援意识,增强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和水平。

2. 注重煤矿员工的心理疏导,提高员工面对火灾事故时的应对能力,确保在事故发生时保持清醒和冷静。

以上即为煤矿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的相关内容,希望全体矿工能认真学习掌握,确保在火灾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对和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保障矿井生产和职工安全。

矿井火灾应急救援预案范本(2篇)

矿井火灾应急救援预案范本(2篇)

矿井火灾应急救援预案范本一、概述矿井火灾是一种危险程度极高的事故,具有迅猛蔓延、难以扑灭以及造成人员伤亡等恶劣后果的特点。

为了有效应对矿井火灾事故,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制定本应急救援预案。

二、组织机构1. 指挥部:设立矿井火灾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组织调度救援力量,协调各部门合作,指挥事故救援工作。

2. 救援队伍:成立矿井火灾应急救援队,包括消防队、医疗救援队、逃生救援队等。

3. 物资保障组:负责调配救援物资,包括救援装备、抢险工具、医疗设备等。

4. 指导专家组:由相关专家组成,提供技术指导和意见。

三、预防措施1. 安全设施:确保矿井内部配备完备的消防设施,包括灭火器、喷淋系统、防火锚杆等,定期检查维护。

2. 培训教育: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自我防灾意识和逃生技能。

3. 防火布局:合理规划矿井内布线,设置良好的通风系统,减少火灾发生的概率和蔓延速度。

4. 定期演习:定期组织火灾应急演习,提高救援队伍的应急处理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

四、预案内容1. 火灾报警与应急响应a. 火灾发生后,立即启动火灾报警系统,并通知矿井指挥中心。

b. 指挥中心收到报警后,迅速启动矿井火灾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救援力量前往事故现场,同时通知相关部门提前做好准备。

c. 在救援力量到达事故现场前,矿井指挥中心应迅速组织人员疏散,防止火灾蔓延范围扩大。

2. 救援力量组织与调度a. 矿井火灾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火灾情况,迅速调度各救援队伍到达事故现场,确保现场救援力量充足。

b. 救援力量到达现场后,根据情况划分疏散、救治和灭火区域,展开救援行动。

c. 指挥部需及时了解救援进展,及时通知指导专家组提供技术支持。

3. 疏散与救治a. 疏散指导:矿井内部应设立明显的疏散指示标志,并配备疏散通道,引导被困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

b. 伤员护送:救援队伍应立即开展伤员救治,根据伤员情况优先护送重伤员和孕妇等特殊人群。

c. 安置和救援站点:在相对安全的区域设置安置点和救援站,提供食品、水源、医疗救护等救援物资和服务。

矿井火灾应急救援预案范本(2篇)

矿井火灾应急救援预案范本(2篇)

矿井火灾应急救援预案范本一、灾情背景矿井火灾是矿井工作中最常见、最危险的事故之一,往往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及时有效地应对矿井火灾,保障矿工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制定本预案。

二、应急救援组织机构1. 总指挥部:由矿长或主管领导担任总指挥,负责整体指挥、协调和决策。

2. 指挥部:由副矿长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具体指挥、调度和协助总指挥。

3. 救援队:根据需求组织专业的救援队伍,包括消防队、医疗队、救援队等。

4. 通讯指挥组:负责灾情通报、信息传递和指挥调度的通讯工作。

三、预警与报警1. 预警信号:矿井内设置预警系统,通过声光信号等方式提醒矿工注意火灾风险。

2. 报警措施:一旦发生火灾,应立即向矿井内和外发送报警信号,包括电话、电子邮件、喇叭广播等。

四、疏散和避难1. 疏散原则:立即启动疏散预案,向矿井内所有人员广播疏散命令,按照疏散路线有序撤离。

2. 避难所设备:矿井内设有避难所,应备有足够的非常用氧气和简易食品供应,以确保矿工的生命安全。

3. 避难所管理:避难所指定专人负责,确保避难所内秩序良好,及时提供救援人员所需的信息。

五、救援行动1. 火灾扑灭:及时组织专业的消防队伍进入事故现场进行扑灭工作,同时密切监测火势发展情况。

2. 人员搜救:救援队伍应迅速进入矿井进行人员搜寻和救援工作,确保被困人员的生命安全。

3. 医疗救治:医疗队及时进入事故现场,进行伤员救治和紧急医疗救援工作。

4. 通风与排烟:采取有效的通风措施,排除矿井内的有害烟雾和有毒气体,保证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六、资源保障1. 通信保障:确保通信设备的畅通无阻,采用多种通信手段与内外联系。

2. 物资保障:提前储备足够救援用品和医疗药品,并及时调动相关资源。

3. 人员保障:调度足够数量的救援人员,并配备必要的装备,确保救援行动的顺利进行。

七、事后处理1. 事故调查:成立事故调查组,对火灾事故进行全面调查,查明原因和责任。

矿井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矿井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矿井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 组织机构(1) 领导小组:由矿山管理层、事故应急救援专家、消防队等组成,负责协调和决策。

(2) 救援队伍:由专业的矿山救援队伍组成,包括医疗救援、消防救援、排烟施救等专业队伍。

(3) 指挥中心:设立指挥中心,用于统一指挥、指挥决策和信息交流。

2. 预警机制(1) 火灾预警系统:在矿井设立火灾预警系统,包括烟雾、温度、气体等监测设备,以及声光报警系统,确保能及时预警。

(2) 预警信号:制定明确的预警信号,如持续鸣响警报、显示火灾位置等,以便矿工和救援队伍能立即采取行动。

3. 人员疏散(1) 疏散计划:制定详细的疏散计划,包括指定疏散通道、疏散点以及组织人员疏散的程序。

(2) 指挥员:设立专门的疏散指挥员,负责矿井内部人员疏散工作的统一指挥和协调。

(3) 逃生装备:配置适当的逃生装备,包括应急呼吸器、防护服、安全带等,保障人员在疏散过程中的生命安全。

4. 应急救援(1) 救援队伍:及时调动事先组织好的救援队伍,包括专业的救援人员和必要的救援设备。

(2) 通信设备:配置可靠的通信设备,用于指挥中心与救援队伍之间的沟通,以及事故现场救援人员之间的联络。

(3) 救援路线:确定合适的救援路线,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确保救援过程中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5. 伤员救护(1) 医疗设备: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确保对受伤人员的及时救治。

(2) 医疗人员:组织医疗队伍,包括急救人员、外科医生等,负责对伤员进行救护和医疗处理。

6. 事后处理(1) 事故调查: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应急救援预案。

(2) 心理疏导:对事故幸存者、受伤人员及其家属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尽快恢复正常生活。

矿井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建立和实施是矿山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通过科学规划、强化培训和不断演练,才能提高矿井火灾事故应急救援能力,最大程度减少伤亡损失,确保矿工的生命安全。

矿井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矿井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一、预案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 《矿山安全法》3. 《矿山事故应急救援条例》4. 《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标准》5. 《煤矿安全规程》6. 《矿井火灾事故应急救援技术规范》二、预案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应对矿井火灾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矿井安全生产,特制定本预案。

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矿井火灾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包括矿井内因火灾和外因火灾。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指挥、协调矿井火灾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其主要职责如下:(1)制定应急救援方案,组织实施;(2)协调各部门、各单位开展应急救援工作;(3)向上级单位报告事故情况;(4)根据事故发展情况,调整应急救援方案。

2. 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应急指挥部日常工作,其主要职责如下:(1)收集、整理、分析事故信息;(2)起草、审核应急救援方案;(3)协调各部门、各单位应急救援工作;(4)向上级单位报告事故情况。

3. 各专业应急救援小组各专业应急救援小组负责具体应急救援工作,其主要职责如下:(1)通风灭火组:负责通风系统调整、火源扑灭、烟雾排除等工作;(2)排水组:负责排水系统维护、事故区域排水等工作;(3)搜救组:负责被困人员搜救、伤员救治等工作;(4)医疗救护组:负责伤员救治、医疗物资保障等工作;(5)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救援物资保障、生活保障等工作。

五、应急救援程序1. 初步判断(1)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应立即报告事故情况,启动应急预案;(2)应急指挥部根据事故情况,迅速启动应急救援程序。

2. 现场救援(1)通风灭火组调整通风系统,确保事故区域有足够的新鲜空气;(2)排水组维护排水系统,确保事故区域排水畅通;(3)搜救组开展被困人员搜救工作,同时救治伤员;(4)医疗救护组对伤员进行救治,保障伤员生命安全;(5)后勤保障组提供应急救援物资和生活保障。

3. 后期处置(1)根据事故情况,调整应急救援方案;(2)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事故教训;(3)恢复矿井生产,确保安全生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宿县博峰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东井矿井火灾事故应急预案1.1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矿井存在内因火灾和外因火灾,内因火灾主要是煤层自燃,多发生在采空区或通风不良的巷道中。

外因火灾主要是设备着火,多发生在机电硐室、采掘工作面或地面变电所、煤场中。

矿井火灾是一种危害性很大的灾害性事故,可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1.2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火灾事故应急救援工作要始终把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

2、听从指挥,统一行动。

井下发生火灾事故,由本预案中设置的指挥中心全权负责事故抢险救护工作的指挥和调度。

预案中涉及的各相关部门、单位必须在指挥中心的统一指挥下协调工作。

3、协调组织、保障供给。

相关单位要做好事故救援的组织协调工作,保障救援必须的人、财、物的供给,必要时可请求省内其它兄弟单位救护队协助抢险救灾。

1.3组织机构及职责1.3.1 指挥机构及职责总指挥:何建军副总指挥:艾则孜张军属王龙成员:尹功亮唐乐平余军王克松丁松林程泽培邓伟友一旦发生火灾事故,矿调度室立即通知阿克苏地区救护中队和矿抢险救灾队组织救援人员赶赴事故现场,并通知各组人员赶到矿调度室研究救护方案、协调救灾各项工作。

救灾工作共分5个组1、技术处理组:组长:艾则孜成员:王龙张军属职责任务:(1)立即组织查明事故原因,性质、危害程度等。

(2)组织区域内人员,采取措施进行处理2、抢险救灾组:组长:张军属成员:王龙尹功亮职责任务:组织煤矿救灾队并配合救护队进行事故抢险工作。

3、后勤保障组:组长:邓伟友成员:盛新梅赵新静职责任务:(1)负责调集人员、车辆及救灾物资,组织事故现场人员疏散,保证井上下运输通畅。

(2)负责与外单位的协调工作。

4、医疗救护组:组长:邓伟友成员:盛新梅谢孔怀职责任务:(1)组织人员迅速赶赴事故现场,制定救护方案,抢救伤员。

(2)协调各大医院对事故现场中受伤人员及时进行救治。

5、事故调查组:组长:张军属成员:艾则孜唐乐平职责任务:调查事故经过和原因,追查事故责任,负责制定事故调查、分析报告。

1.3.2预防与预警1.3.2.1危险源监控1、监控中心负责通过安全监测系统24h监测井下相关地点一氧化碳涌出情况,瓦斯,水位情况,发现异常立即汇报调度室、通防科。

由调度室、通防科查明原因。

2、各采掘、辅助单位负责搞好责任范围内的安全生产,防止外因火灾发生。

3、通防科落实专职瓦斯检查员每班对矿井采掘工作面及其它重要作业地点进行两次防火检查;每周安排专人对矿井边远巷道及防火密闭进行一次全面的防火检查。

对检查发现的防火隐患点及时组织进行处理。

1.3.2.2预防措施1、加强矿井的防灭火管理,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的防灭火检查人员,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配足防灭火监测仪器及设备,保障安全生产投入。

2、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制定完善矿山火灾事故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和修订。

3、采区设计时充分考虑防治自燃发火的需要,布置合理稳定的通风系统及合理的巷道开拓布置形式。

4、针对各采区的地质、开采条件,采掘工作面在采掘作业规程中制定防止自燃发火的具体措施,并认真贯彻执行。

5、棉纱和布头等易燃物品使用后,不准乱扔和随意乱放,用完必须及时处理好。

井下禁止使用不阻燃橡胶器具、电缆、皮带和塑料制品等。

6、健全井下消防管路,防尘管路兼作消防管路,要求每100m安装放水“三通”闸门一个。

7、井下材料消防库设施由调度室负责备齐并负责日常检查与保管。

消防器材要及时更换,不得挪作他用。

1.4预警行动1.4.1矿井火灾事故预警的条件1、井下作业地点风流中一氧化碳达到或超过《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

2、巷道空气温度持续性升高。

3、巷道风流中出现明火、烟雾或严重的胶皮味、硫磺味等发火征兆。

1.4.2事故预警的方式、方法1、网络监测监控系统报警。

2、通防检查人员检测气体异常情况下电话报警。

3、井下作业人员发现事故预兆后电话报警。

1.5信息报告程序井下安全监测系统报警或出现事故预兆后,现场立即将情况汇报给调度室,调度室发现或接到可能导致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信息后,立即按事故汇报程序汇报有关领导和部门,指挥部根据查明的现场情况确定预警级别,并迅速向井下受事故影响范围区域的人员发出预警,组织人员撤离,启动应急救援预案预防事故发生。

1、重大险情或事故发生后,基层现场立即向矿调度室汇报。

2、调度室接到事故汇报,在第一时间内通知救护中队、矿医务室,赶赴现场进行抢救,在5min内通知矿值班领导、矿长、总工程师、分管矿长、调度室主任、各职能科室、矿抢险救灾队及有关单位负责人。

3、1h内将事故主要情况及大体原因上报县煤炭局。

1.6应急处置1.6.1响应分级根据事故灾难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将我矿事故分为较大事故(Ⅰ级)、一般事故(Ⅱ级)。

火灾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启动本应急预案,并根据事故等级及时上报。

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根据事故灾难或险情的严重程度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超出本级应急救援处置能力时,及时报请上一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启动上一级应急预案实施救援。

1.6.2应急响应程序1、根据总指挥指示,立即通知各救援小组成员到矿调度室集中。

2、矿调度室和应急指挥中心进一步了解事故情况,整理事故相关资料和图纸等,为救援工作决策提供基础资料。

3、指挥中心研究、决策救援方案,确定各救援小组工作要求,明确现场救援人员安排,选择合理的救援路线,各成员单位按照应急救援方案认真履行各自的职责。

4、根据救援工作的需要,可汇报上级有关领导、部门协调调动其它煤矿救援基地的救援力量增援。

5、根据受伤人员情况,可汇报上级有关领导、部门协调医疗救护中心专家组奔赴现场,加强医疗救护的指导和救治。

6、根据事故情况和救援工作进展情况,及时汇报有关部门并适时向新闻媒体公布。

1.6.3处置程序1、最先发现火灾人员的处理程序(1)最先发现火灾人员应该立即根据现场情况判断火势情况,若现场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能立即扑灭或控制火势,不使火灾扩大时,应先救灾后报告。

若现场火灾无法立即扑灭或火势无法控制时,要在保证自身人身安全的情况下,尽可能查明火灾性质、地点、范围、着火原因,危害程度,威胁区域等情况,并立即汇报矿调度室。

现场不能保证人身安全时,必须立即撤离,撤离期间要切断工作地点电源,并尽可能通知沿途受火灾影响区域人员一同撤离到安全地点。

(2)撤离期间注意事项:a. 事故地点进风侧的人员,应迎着风流撤退;在事故地点回风侧的人员,应立即戴好自救器,设法通过其它通道,尽快进入进风侧或新鲜风流中。

通过火烟区时,必须佩带自救器,通过时不要飞跑和急促呼吸,应稳步走出危险区。

b.尽量保持事故前的通风方式和风流方向。

c.全矿井反风时,撤人路线按照如上相反方向执行。

d.撤离前必须切断事故范围内电气设备电源。

2、调度室接到井下发生火灾的汇报后的处理程序:(1)立即通知火灾回风侧工作人员撤离升井,通知相关变电所切断火灾可能波及范围内所有机电设备电源。

(2)矿长、总工程师、矿值班领导、事故单位主要领导及各救援工作组成员赶到矿调度室成立救灾指挥小组,研究灭火方案,同时通知新坊煤矿救护中队赶到事故地点组织抢险救灾。

3、指挥小组成立后的工作程序:(1)根据现场火势及人员撤离情况判断可能受火灾影响区域人员伤亡情况、撤离情况,明确需要救护地点人员、救护路线等,并安排救护队组织营救。

(2)组织制定合理有效的灭火方案,并落实救护队组织实施。

(3)根据已探明的灾情,选择合理通风系统,制定降低火灾危害的措施,并由通防科、救护队组织落实。

a. 若火灾发生在矿井主要进风巷及井井底车场、中央变电所时,要进行反风,反风前必须清点可能受反风后火灾气体威胁区域的人员,并立即组织撤离,通知矿井其它地点工作人员按与火灾避灾路线相反的方向另一翼的进风井井筒撤到地面。

b.若火灾发生在其它地点时,立即通知井下可能受火灾影响区域人员按避灾路线撤离。

人员撤离时,应保持事故前的通风状态,合理控制火区进风量。

c.采煤面发生火灾时,应保持正常通风,必要时适当增加风量或采取局部反风措施。

d.掘进巷道发生火灾时,不得随意改变通风状态。

e.下行风巷道着火时,应有防止由于火风压而造成风流逆转的措施。

(4)落实各抢险救灾小组做好运输、医疗、物资供应等后勤保障工作。

4、救护中队接到通知后的应急处理程序:(1)救护人员在规定时间内赶到矿调度室。

(2)简单了解火灾发生地点、范围、火势情况。

(3)下井实施救护工作。

(4)到达火灾现场后首先在安全地点设立临时救护基地。

(5)安排救护人员分组进入灾区,按救灾指挥小组指示,组织营救可能受伤人员,查找遇险、受伤人员并积极组织抢救。

(6)根据现场火势采取合理灭火及防止火势扩大的措施。

a. 在火灾初期,火区范围不大时,应积极组织直接灭火b.如火势太大无法扑灭时,应根据现场情况及时采取防止灾情扩大的应急措施。

c.必要时应将排水管、风管改为临时消防管路。

d.直接灭火失效时,应采取隔绝灭火法封闭发生火灾的巷道或工作面。

封闭时火区必须执行以下安全技术措施。

①封闭火区的安全技术措施A、封闭火区要执行“小、少、快”的原则,封闭的范围要尽可能小,建立最少的防火墙就能将火区封闭,防火墙施工要快,不得拖延。

B、封闭火区由救护队员负责进行。

C、封闭期间救护队员必须严格按救护规程的规定佩带装备。

D、必须有专人负责检查封闭地点瓦斯及其它有毒有害气体情况,并负责监护,发现异常立即通知人员撤离。

E、火区的封闭只有在确认火区里无人时可进行。

F、封闭火区的救护队员应定时轮换,防止因温度过高或其它原因造成伤害。

②防止火区发生瓦斯爆炸的安全技术措施A、采区或其它瓦斯涌出量较少的工作地点发生火灾时,可以在保持火区正常通风的情况下先封入风侧防火墙或同时封闭入风侧及回风侧防火墙。

B、火区封闭时,必须有专人负责检查回风侧风流中气体情况,发现瓦斯、一氧化碳或其它可能参与爆炸的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异常时,必须立即撤到进风侧新鲜风流中并汇报现场指挥员及指挥中心,等候处理。

C、封闭火区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风流逆转。

D、封闭火区时,可以同时向火区注入氮气或其它惰性气体,以降低火区氧气及瓦斯等爆炸性气体浓度,防止爆炸事故发生。

E、火区封闭后,必须抹面,封严,防止漏风。

封闭后不得频繁通过观察孔检查闭内气体情况。

(7)灭火时必须注意的事项:a.不使瓦斯积聚,煤尘飞扬,以免造成爆炸事故。

b.不致造成风流逆转。

c.不致危及人员安全。

d.有助于阻止火势扩大,抑制灾情,创造接近火源条件。

e.油类着火时,严禁用水灭火,只能用沙子、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器等灭火。

扑灭电气设备火灾时,不可将人体或手持的用具触及导线及设备,以防触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