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牙技术概述
什么是蓝牙技术

什么是蓝牙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有许多新的技术已经被应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其中,蓝牙技术已经成为联网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我们就来聊聊蓝牙技术吧。
一、蓝牙技术的特点蓝牙技术是一项无线通信技术,它是以2.4-2.4835GHz频率传播的无线电信号,可以用来在不同的设备之间建立连接,以实现数据传输,技术发展到今天,蓝牙技术已经成为了一种安全、便捷的连接选择。
1、安全性:蓝牙技术配合128位的数据加密,可以实现高度的通信安全;2、便捷性:蓝牙设备之间可以相互检测和连接,没有复杂的安装过程,操作非常简单;3、简单性:蓝牙能够支持很多种设备之间的多种连接,可搭配使用多种硬件,实现不同功能;4、功耗低:蓝牙技术不需要交换机,可以实现短时距离通信,耗能较低,可以有效的提高终端的使用寿命。
二、蓝牙技术的应用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蓝牙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1、视频传输:通过蓝牙技术连接及传输,让用户可以将普通电脑显示器与功能强大的智能电视相互连接,实现通过智能电视观看PC上的视频或游戏;2、蓝牙耳机:用户可以通过手机蓝牙来控制耳机,播放音乐,以及进行电话通话;3、手机支付:蓝牙技术可以方便用户通过手机安全、快捷的实现多种支付方式;4、远程控制:用户可以通过蓝牙技术,远程控制手机的通讯录、影音播放等功能。
三、蓝牙技术的未来随着物联网(IoT)技术的发展,蓝牙技术会变得越来越安全可靠,也会越来越多的应用到IoT技术中,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1、可穿戴设备:用户可以通过蓝牙技术连接智能设备,实现追踪健康数据;2、安防技术:可以通过蓝牙技术搭建一套安全的智能家居系统,实现门窗感知,以及对报警事件的及时处理;3、智能家居:蓝牙技术将会更加广泛的用于家居智能控制,可以实现智能家居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4、无线打印:工作升级的商用环境,可以利用蓝牙技术实现高效的无线打印。
综上,蓝牙技术在近几年取得了许多技术突破,可以说蓝牙技术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已经成为移动互联网、智能家居等新技术的重要支撑。
蓝牙的技术标准

蓝牙技术标准概述蓝牙技术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它使用全球统一的频率(2.4GHz)进行无线通信,具有无需布线、低功耗、高速传输等特点。
蓝牙技术广泛应用于手机、电脑、耳机、键盘、鼠标、相机等设备之间进行无线通信和控制。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蓝牙技术标准进行介绍:一、蓝牙技术概述蓝牙技术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它使用全球统一的频率(2.4GHz)进行无线通信,具有无需布线、低功耗、高速传输等特点。
蓝牙技术最初是由Ericsson公司在1994年提出的,它的初衷是为了解决移动设备之间以及移动设备与计算机之间的无线通信问题。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蓝牙技术的应用已经涉及到多个领域,如智能家居、医疗保健、工业控制等。
二、蓝牙技术标准蓝牙技术标准是一种开放式的标准,它规定了蓝牙设备的通信协议和规范。
蓝牙技术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蓝牙核心规范(Bluetooth Core Specification):这是蓝牙技术的核心规范,它规定了蓝牙设备的通信协议和规范,包括蓝牙设备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等方面的规范。
蓝牙基带规范(Bluetooth Baseband Specification):这是蓝牙技术的基带规范,它规定了蓝牙设备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规范,包括蓝牙设备的调制方式、编码方式、连接建立和断开等方面的规范。
蓝牙通用串行总线规范(Bluetooth Universal Serial Bus Specification):这是蓝牙技术的通用串行总线规范,它规定了蓝牙设备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协议和规范,包括USB接口的规范和协议。
蓝牙高级音频分布规范(Bluetooth Advanced Audio Distribution Profile):这是蓝牙高级音频分布规范,它规定了蓝牙设备之间的高级音频分布协议和规范,包括音频传输协议、音频编解码器和音频控制等方面的规范。
其他规范:除了以上几个规范外,蓝牙技术标准还包括一些其他的规范,如蓝牙远程设备管理(Remote Device Management)规范等。
蓝牙技术简介

蓝牙技术
蓝牙技术
它能在一个微微网内寻址8个设备,其中1个
为主设备, 7 个为从设备。蓝牙是一种低功耗的 无线技术,当检测到距离小于10m时,接收设备 可动态调节功率。当业务量减小或停止时,蓝牙 设备可以进入低功率工作模式。功耗低,对人体
危害小。
蓝牙技术
天线 滤波器 5 mm
蓝牙芯片 1 0 mm 9× 9 mm
及开来。蓝牙的最终目标是集成于单价为 5 美元 的 CMOS 芯片。目前,蓝牙芯片价格降不下来, 既有经济原因,也有技术原因。
蓝牙技术
2. 功耗低、体积小
蓝牙技术本来目的就是用于互连小型移动
设备及其外设,它的市场目标是移动笔记本电
脑、移动电话、小型的PDA以及它们的外设, 因此蓝牙芯片必须具有功耗低、体积小的特点, 以便于集成到小型便携设备中去。蓝牙产品输 出功率很小( 只有1mW) ,仅是微波炉使用功率
上下保护带分别为3.5MHz和2MHz,跳频次 数为1600次/秒(625uS) 采用跳频扩谱的低功率传输外,蓝牙还采用 鉴权和加密等措施来提高通信的安全性。
蓝牙技术
蓝牙支持点到点和点到多点的连接,可采
用无线方式将若干蓝牙设备连成一个微微网
(Piconet),多个微微网又可互连成特殊分散 网,形成灵活的多重微微网的拓扑结构,从而 实现各类设备之间的快速通信。
之间以及这些设备与Internet之间的通信,免除
蓝牙技术参数标准

蓝牙技术参数标准蓝牙技术作为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可以实现设备之间的快速数据传输和连接。
蓝牙技术的参数标准涉及到其通信距离、数据传输速率、电源消耗等方面,对于制定和实施蓝牙技术的相关标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围绕蓝牙技术的参数标准展开详细的阐述,以便进一步了解蓝牙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特性和规范。
一、蓝牙技术简介蓝牙技术是一种短距离、低功耗的无线通信技术,最早由爱立信公司提出并推广。
蓝牙技术基于低成本的射频通信技术,可以在2.4GHZ频段(与Wi-Fi、微波炉等设备共享)上进行通信。
通过蓝牙技术,不同类型的电子设备可以实现互相连接和数据传输,因此广泛应用于手机、耳机、音箱、智能手表、智能家居等设备中。
二、蓝牙技术参数标准蓝牙技术参数标准主要包括通信距离、数据传输速率、电源消耗等方面的规定,以确保蓝牙设备在使用中能够满足一定的性能要求。
1. 通信距离蓝牙技术在不同版本中规定了不同的通信距离。
一般而言,针对不同应用场景,蓝牙技术将通信距离划分为三个分类:Class 1、Class 2 和 Class 3。
Class 1蓝牙设备具有最远的通信距离,最高可达100米以上;Class 2蓝牙设备通信距离一般在10米左右;而Class 3蓝牙设备的通信距离则更加短暂,一般小于10米。
不同的通信距离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如Class 1蓝牙设备适用于需要远距离通信的场景,Class 2则适用于传统的蓝牙设备连接场景,Class 3通常用于特定的无线传感器应用中。
2. 数据传输速率蓝牙技术的各个版本规定了不同的数据传输速率。
蓝牙1.2版本的数据传输速率为1Mbps,而蓝牙5.0版本的数据传输速率可最高达到2Mbps。
数据传输速率的提高可以实现更快的文件传输和音频传输,提升了蓝牙技术在耳机、音箱等设备中的音频传输效果。
3. 电源消耗蓝牙技术在不同版本中对电源消耗也进行了一定的规定。
为了实现低功耗的无线通信,蓝牙技术引入了一系列的功耗优化技术,如低功耗模式、能效特征等。
蓝牙技术 简介

1MB/s的传输率,并且支持身份验证和资料加密,其所采用的跳频扩频
技术,每秒1600跳,有效降低了电磁波干扰和资料被截获的可能性。
早在1997年,蓝牙技术 就在“爱立信”诞生, 1998 年5月, Ericsson、NOKIA、 Toshiba、IBM和Intel联合宣 布了这种无线通讯标准。 但是一直是命运多厄,郁郁 不得志。 2002年随着移动通 信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蓝牙”终于柳暗花明,走 出阴霾,在越来越多的领域 投入应用。
当Slave不需要再参与Piconet,但是仍需要与Piconet 维持同步时,便可以进入Park Mode。 Park Mode是 一种低功率与低活动性的模式。在Park Mode,Slave 必须放弃原有的AM_ADDR,并改成使用PM_ADDR (Parked Member Address)与AR_ADDR(Access Request Address)。在Park Mode中Slave为了与 Piconet保持同步,会在固定的时期醒来,监听并确认 Master所传送的广播资讯。 Park Mode除了为低功率 的目的之外,另一个目的则是让Master可以服务更多 的蓝牙装置。
RFCOMM是射频通信协议,它可以仿真串列电缆介 面协议(如RS232、V24等,符合ETSI0710串口仿 真协议。通过RFCOMM,BLUETOOTH可以在无线 环境下实现对高层协议,如PPP、 TCP/IP、WAP等 协议的支援。另外,RFCOMM可以支援AT命令集, 从而可以实现移动电话和传真机及数据机之间的无 线连接
1.什么是蓝牙 2.蓝牙的特色 3.蓝牙工作的原理 4.蓝牙协议中的角色 5.蓝牙的操作模式 6.连线的形式 7.蓝牙规范 8.协议模型
蓝牙通信技术详解

蓝牙通信技术祥解一、什么是蓝牙技术所谓蓝牙(Bluetooth)技术,实际上是一种短距离无线电技术,利用“蓝牙”技术,能够有效地简化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和移动电话手机等移动通信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也能够成功地简化以上这些设备与因特网Internet之间的通信,从而使这些现代通信设备与因特网之间的数据传输变得更加迅速高效,为无线通信拓宽道路。
说得通俗一点,就是蓝牙技术使得现代一些轻易携带的移动通信设备和电脑设备,不必借助电缆就能联网,并且能够实现无线上因特网,其实际应用范围还可以拓展到各种家电产品、消费电子产品和汽车等信息家电,组成一个巨大的无线通信网络。
“蓝牙”技术属于一种短距离、低成本的无线连接技术,是一种能够实现语音和数据无线传输的开放性方案,因此,目前无线通信的“蓝牙”刚刚露出一点儿芽尖,却已经引起了全球通信业界和广大用户的密切关注。
二、蓝牙的由来蓝牙以公元10世纪统一丹麦和瑞典的一位斯堪的纳维亚国王的名字命名。
它孕育着颇为神奇的前景:对手机而言,与耳机之间不再需要连线;在个人计算机,主机与键盘、显示器和打印机之间可以摆脱纷乱的连线;在更大范围内电冰箱、微波炉和其它家用电器可以与计算机网络的连接,实现智能化操作。
发明蓝牙技术的是瑞典电信巨人爱立信公司。
由于这种技术具有十分可喜的应用前景,1998年5月,五家世界顶级通信/计算机公司:爱立信、诺基亚、东芝、IBM和英特尔经过磋商,联合成立了蓝牙共同利益集团(Bluetooth SIG),目的是加速其开发、推广和应用。
此项无线通信技术公布后,便迅速得到了包括摩托罗拉、3Com、朗讯、康柏、西门子等一大批公司的一致拥护,至今加盟蓝牙SIG的公司已达到2000多个,其中包括许多世界最著名的计算机、通信以及消费电子产品领域的企业,甚至还有汽车与照相机的制造商和生产厂家。
一项公开的技术规范能够得到工业界如此广泛的关注和支持,这说明基于此项蓝牙技术的产品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潜在市场。
蓝牙技术原理与测试(中文)

蓝牙技术原理与测试(中文)蓝牙技术原理与测试摘要关键词蓝牙技术;原理;测试一、蓝牙技术的定义和特点1.1 蓝牙技术的定义蓝牙(Bluetooth)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它可以在短距离内实现不同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
蓝牙技术是由爱立信公司于1994年提出的,后来由多家公司组成的蓝牙特殊兴趣小组(Bluetooth Special Interest Group,简称SIG)共同制定了蓝牙的标准和规范。
1.2 蓝牙技术的特点- 低功耗:蓝牙技术采用了一种称为频率跳变(Frequency Hopping)的通信方式,它可以在不同的频率上进行数据传输,从而减少干扰和功耗。
- 低成本:蓝牙技术使用了一种称为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简称IC)的芯片,它可以将蓝牙的收发器、控制器和处理器集成在一起,从而降低了成本和体积。
-兼容性:蓝牙技术遵循了一套统一的协议栈和接口标准,它可以与不同厂商和不同类型的设备进行互联和互通。
-安全性:蓝牙技术采用了一种称为加密(Encryption)的技术,它可以对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从而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二、蓝牙技术的分类和协议栈2.1 蓝牙技术的分类- 蓝牙经典(BluetoothClassic):这是最早的一种蓝牙技术,它使用了2.4GHz的工业科学医疗(Industrial, Scientific andMedical,简称ISM)频段,它可以提供最高3Mbps的传输速率和最远10 0米的传输距离。
- 蓝牙高速(Bluetooth HighSpeed):这是一种基于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Network,简称WLAN)的蓝牙技术,它使用了5GHz的ISM频段,它可以提供最高24Mbps的传输速率和最远10米的传输距离。
- 蓝牙低功耗(Bluetooth LowEnergy):这是一种专为低功耗设备设计的蓝牙技术,它使用了2.4GH z的ISM频段,它可以提供最高1Mbps的传输速率和最远50米的传输距离。
《蓝牙技术基础培训》课件

蓝牙技术以其低功耗、低成本、高可靠性等优势获得了市 场的广泛认可,但仍面临着与其他无线技术的竞争、安全 问题等挑战。
对未来蓝牙技术的展望
更快的传输速度和更大的传输容量
随着物联网和大数据的发展,未来蓝牙技术将需要具备更快的传输速度和更大的传输容量 ,以满足更多的应用需求。
更强的安全性
随着智能设备的普及,蓝牙技术的应用场景将进一步拓展,涉及到更 多的领域和场景。
05 实际应用案例分析
智能家居中的蓝牙应用
01
02
03
智能照明
通过蓝牙连接,实现远程 控制和定时开关功能,提 高家居生活的便利性。
智能安防
利用蓝牙技术实现家庭监 控、门禁控制等功能,提 高家庭安全防范能力。
智能环境
通过蓝牙连接智能温湿度 计、空气净化器等设备, 实现室内环境的自动调节 。
蓝牙技术具有全球通用性、灵活性、可靠性和安全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
蓝牙技术的发展历程
1994年Ericsson公司发明了蓝牙技术 ,并开始应用于移动电话和耳机之间 的无线连接。
1999年Bluetooth SIG发布了蓝牙技 术的第一个版本,即Bluetooth 1.0。
1998年Ericsson、Nokia、IBM、 Toshiba等公司共同成立了Bluetooth SIG(特别兴趣小组),负责制定和 维护蓝牙技术标准。
手机中的蓝牙应用
数据传输
通过蓝牙实现手机与电脑 、平板等设备之间的文件 传输,方便快捷。
无线耳机
利用蓝牙连接无线耳机, 实现高品质的音乐享受和 通话体验。
智能手环/手表
通过蓝牙连接,实现健康 监测、消息提醒等功能。
车载蓝牙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什么是蓝牙?所谓“蓝牙”(Bluetooth)技术,实际上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是由世界著名的 5 家大公司———爱立信(Ericsson)、诺基亚(Nokia)、东芝(Toshiba)、IBM 和Intel 公司,于1998 年5 月联合宣布的一种开放性无线通信规范。
它以低成本的近距离无线连接为基础,为固定与移动设备通信环境建立一个特别连接的短程无线电技术。
其实质内容是建立通用的无线电空中接口,使计算机和通信进一步结合,让不同厂家生产的便携式设备在没有电线或电缆相互连接的情况下,能在近距离范围内具有相互操作的一种技术。
利用“蓝牙”技术,能够有效地简化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和手机等移动通信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也能够成功地简化以上这些设备与Internet之间的通信,从而使这些现代通信设备与因特网之间的数据传输变得更加迅速高效,为无线通信拓宽道路。
“蓝牙”技术使得现代一些可携带的移动通信设备和电脑设备不必借助电缆就能联网,并且能够实现无线上网,其实际应用范围还可以拓展到各种家电产品、消费电子产品和汽车等信息家电,组成一个巨大的无线通信网络。
二、相关术语蓝牙系统的网络结构的拓扑结构有两种形式:微微网(piconet)和分布式网络(Scatternet)。
微微网:微微网是通过蓝牙技术以特定方式连接起来的一种微型网络,一个微微网可以只是两台相连的设备,比如一台便携式电脑和一部移动电话,也可以是8台连在一起的设备。
在一个微微网中,所有设备的级别是相同的,具有相同的权限。
蓝牙采用自组式组网方式(Ad-hoc),微微网由主设备(Master)单元(发起链接的设备)和从设备(Slave)单元构成,有一个主设备单元和最多7个从设备单元。
主设备单元负责提供时钟同步信号和跳频序列,从设备单元一般是受控同步的设备单元,接受主设备单元的控制。
分布式网络(Scatternet):是由多个独立、非同步的微微网形成的。
主设备(Master unit):在微微网中,如果某台设备的时钟和跳频序列用于同步其他设备,则称它为主设备。
从设备(Slave unit):非主设备的设备均为从设备。
MAC地址(MAC address):用3比特表示的地址,用于区分微微网中的设备。
休眠设备(Parked units):在微微网中只参与同步,但没有MAC地址的设备。
监听及保持方式(Sniff and Hold mode):指微微网中从设备的两种低功耗工作方式。
三、技术特点技术特点:(1)全球范围适用:“蓝牙”工作在2.4GHz 的ISM(即工业、科学、医学)频段,全球大多数国家ISM 频段的范围是2.4~2.4835GHz,使用该频段无需向各国的无线电资源管理部门申请许可证。
(2)可同时传输语音和数据:“蓝牙”采用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技术,支持异步数据信道、三路语音信道以及异步数据与同步语音同时传输的信道。
(3)可以建立临时性的对等连接(Ad-hoc Connection):根据“蓝牙”设备在网络中的角色,可分为主设备(Master)与从设备(Slave)。
主设备是组网连接主动发起连接请求的“蓝牙”设备,几个“蓝牙”设备连接成一个微微网(Piconet)时,其中只有一个主设备,其余的均为从设备。
微微网是“蓝牙”最基本的一种网络形式,最简单的微网是一个主设备和一个从设备组成的点对点的通信连接。
通过时分复用技术,一个蓝牙设备便可以同时与几个不同的微微网保持同步。
(4)具有很好的抗干扰能力:工作在ISM 频段的无线电设备有很多,为了抵抗这些设备的干扰,“蓝牙”采用了跳频方式来扩展频谱,将2.402~2.48GHz 频段分成79 个频点,相邻频点间隔1MHz。
“蓝牙”设备在某个频点发送数据之后,再跳到另一个频点发送。
(5) “蓝牙”模块体积很小、便于集成。
(5)低功耗:“蓝牙”设备在通信连接状态下,有四种工作模式———激活模式、呼吸模式、保持模式和休眠模式。
激活模式是正常的工作状态,另外三种模式是为了节能所规定的低功耗模式。
(7) 开放的接口标准。
(8) 成本低。
四、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系统组成:(1)天线单元“蓝牙”要求其天线部分体积十分小巧、重量轻。
由于“蓝牙”工作在全球通用的2.4GHz 的ISM频段。
为了使其具有较高的抗干扰能力,“蓝牙”特别设计了快速确认和跳频方案以确保链路稳定。
跳频技术是把频带分成若干个跳频信道,在一次连接中,无线电收发器按一定的码序列(伪随机码)不断地从一个信道“跳”到另一个信道,只有收发双方是按这个规律进行通信的,而其它的干扰不可能按同样的规律进行干扰;跳频的瞬时带宽是很窄的,但通过扩展频谱技术使这个窄带成百倍地扩展成宽频带,使干扰可能造成的影响变得很小。
和其它工作在相同频段的系统相比,蓝牙跳频更快,数据包更短,这使蓝牙比其它系统都更稳定。
使用FEC(Forward Error Correction,前向纠错)技术可以抑制长距离链路产生的随机噪音。
(2)链路控制(硬件)单元:该单元描述了链路控制器,实现了系带协议和其他底层连接规程,主要包括:媒体介入控制(MAC);差错控制;认证与加密。
1.射频模块。
将基带模块的数据包通过无线电信号以一定的功率和跳频频率发送出去, 实现蓝牙设备的无线连接;2.基带模块。
即蓝牙的物理层, 负责管理物理信道和链路, 采用查询和寻呼方式, 使跳频时钟及跳频频率同步, 为数据分组提供对称连接( SCO) 和非对称连接( ASL) ,并完成数据包的定义、前向纠错、循环冗余校验、逻辑通道选择、信号噪化、鉴权、加密、编码和解码等功能。
它采用混合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方式, 既适合语音传送, 也适合一般的数据传送。
(3)链路管理(软件)单元:负责链路管理器(LM)软件实现以及链路的建立认证及链路配置等。
主要包括:通过连接管理协议(LMP)建立通信联系;LM利用链路控制器(LC)提供的服务实现上述功能。
(4)蓝牙软件(协议栈)单元:蓝牙规范是个人区域内的无线通信制定的协议,它包括两部分:核心(CORE)部分和协议子集(Profile)部分。
协议栈仍采用分层结构,分别完成数据流的过滤盒传输,调频和数据帧传输,连接的简历和释放,链路的控制,数据的拆装等功能。
蓝牙的核心协议由基带,链路管理,逻辑链路控制与适应协议和服务搜索协议等4部分组成。
1)基带协议基带和链路控制层确保微微网内各蓝牙设备单元之间由射频构成的物理连接。
蓝牙的射频系统是一个跳频系统,其任一分组在指定时隙、指定频率上发送。
它使用查询和分页进程同步不同设备间的发送频率和时钟,为基带数据分组提供了两种物理连接方式,即面向连接(SCO)和无连接(ACL),而且,在同一射频上可实现多路数据传送。
ACL适用于数据分组,SCO适用于话音以及话音与数据的组合,所有的话音和数据分组都附有不同级别的前向纠错(FEC)或循环冗余校验(CRC),而且可进行加密。
此外,对于不同数据类型(包括连接管理信息和控制信息)都分配一个特殊通道。
可使用各种用户模式在蓝牙设备间传送话音,面向连接的话音分组只需经过基带传输,而不到达L2CAP。
话音模式在蓝牙系统内相对简单,只需开通话音连接就可传送话音。
2)连接管理协议(LMP)该协议负责各蓝牙设备间连接的建立。
它通过连接的发起、交换、核实,进行身份认证和加密,通过协商确定基带数据分组大小。
它还控制无线设备的电源模式和工作周期,以及微微网内设备单元的连接状态。
3)逻辑链路控制和适配协议(L2CAP)该协议是基带的上层协议,可以认为它与LMP并行工作,它们的区别在于,当业务数据不经过LMP时,L2CAP为上层提供服务。
L2CAP向上层提供面向连接的和无连接的数据服务,它采用了多路技术、分割和重组技术、群提取技术。
L2CAP允许高层协议以64k字节长度收发数据分组。
虽然基带协议提供了SCO和ACL两种连接类型,但L2CAP只支持ACL。
4)服务发现协议(SDP)发现服务在蓝牙技术框架中起着至关紧要的作用,它是所有用户模式的基础。
使用SDP可以查询到设备信息和服务类型,从而在蓝牙设备间建立相应的连接。
工作原理:其基本实现原理为蓝牙设备依靠专用的蓝牙微芯片能使设备在短距离范围内发送无线电信号,来寻找另一个蓝芽设备。
一旦找到,相互之间便开始通信,交换信息。
1.蓝牙通信的主从关系蓝牙技术规定每一对设备之间进行蓝牙通讯时,必须一个为主角色,另一为从角色,才能进行通信,通信时,必须由主端进行查找,发起配对,建链成功后,双方即可收发数据。
理论上,一个蓝牙主端设备,可同时与7个蓝牙从端设备进行通讯。
一个具备蓝牙通讯功能的设备,可以在两个角色间切换,平时工作在从模式,等待其它主设备来连接,需要时,转换为主模式,向其它设备发起呼叫。
一个蓝牙设备以主模式发起呼叫时,需要知道对方的蓝牙地址,配对密码等信息,配对完成后,可直接发起呼叫。
2.蓝牙的呼叫过程蓝牙主端设备发起呼叫,首先是查找,找出周围处于可被查找的蓝牙设备。
主端设备找到从端蓝牙设备后,与从端蓝牙设备进行配对,此时需要输入从端设备的PIN码,也有设备不需要输入PIN码。
配对完成后,从端蓝牙设备会记录主端设备的信任信息,此时主端即可向从端设备发起呼叫,已配对的设备在下次呼叫时,不再需要重新配对。
已配对的设备,做为从端的蓝牙耳机也可以发起建链请求,但做数据通讯的蓝牙模块一般不发起呼叫。
链路建立成功后,主从两端之间即可进行双向的数据或语音通讯。
在通信状态下,主端和从端设备都可以发起断链,断开蓝牙链路。
[1] 3.蓝牙一对一的串口数据传输应用蓝牙数据传输应用中,一对一串口数据通讯是最常见的应用之一,蓝牙设备在出厂前即提前设好两个蓝牙设备之间的配对信息,主端预存有从端设备的PIN码、地址等,两端设备加电即自动建链,透明串口传输,无需外围电路干预。
一对一应用中从端设备可以设为两种类型,一是静默状态,即只能与指定的主端通信,不被别的蓝牙设备查找;二是开发状态,既可被指定主端查找,也可以被别的蓝牙设备查找建链。
五、应用参考资料:/view/85aa8fe8998fcc22bcd10d8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