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一家人》观后有感

合集下载

敢于挑战命运——《温州一家人》观后

敢于挑战命运——《温州一家人》观后

敢于挑战命运——《温州一家人》观后——《温州一家人》观后前些日子,连续几天观看了《温州一家人》电视剧,深深地被剧中的情节所感动。

这部励志剧,以温州一户普通人家的奋斗纪实,与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社会转型变化的大历史交汇,呈现出一代创业者的智慧、意志和情怀。

改革开放之初,温州瑞安古树村农民周万顺一家生活十分艰难,为了改变命运,大胆的周万顺毅然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把老宅卖掉,送女儿周阿雨去意大利读书,自己带着妻子赵银花和儿子周麦狗背井离乡到温州去谋生。

由此,一家四口人的命运也被彻底改写。

刚进城,一家人就住在温州城郊临时搭盖的一个破旧木房里。

周万顺夫妇从拾荒做起,生活过得很艰难。

但不久,周万顺从一经销商那里拿到代销皮鞋,他摆地摊卖起皮鞋,后又到外省到处推销皮鞋、电开关,中间不乏有被工商管理人员追杀四处逃窜的经历。

由于他勤劳,赚了不少钱办起了皮鞋厂,但最后为了赚大钱,他把所有的积蓄都投到了陕北开采油井上。

周万顺的妻子赵银花勤劳勇敢,是个很能干的女人,一开始她与丈夫一起捡破烂,接着她从代销纽扣做起,逐渐做到批发纽扣生意。

后来她开起了自己的纽扣厂,但为了支持周万顺石油事业,她也把钮扣厂卖了。

儿子周麦狗到东北去闯荡,他从当店员做起,后来自己开眼镜连锁店,但不幸的是:父亲去他那里,修的电开关引起了短路,眼镜店被一场大火烧了个精光,他只好回到了穷陕北。

他在农村的小学教书,认识了漂亮清秀的女孩禾禾并与她结婚,过着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知足平淡的生活。

女儿周阿雨14岁被送到意大利读书,她听父亲的话决心不混出个名堂绝不回国。

她半工半读,她在餐馆勤劳打工,在校读书刻苦,毕业后,她开过餐馆、做过纺织女工、卖过女装。

她在做服装生意时被犹太人巨商塞萨尔陷害,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但她没有被击倒,她团结那里的温州人,用她的智慧与塞萨尔智斗并最终获得了胜利。

她开服装超市赚了大钱,她寄钱给父亲,让他继续开采第六口油井,这次开出的是个高产油井,这使穷困潦倒的父亲得以咸鱼翻身。

学《温州一家人》,从脆弱的小猫变成坚强的狮子

学《温州一家人》,从脆弱的小猫变成坚强的狮子

学《温州一家人》,从脆弱的小猫变成坚强的狮子“你要从脆弱的小猫变成坚强的狮子”。

这句话是《温州一家人》中,意大利的一位年长的流浪人卡乔对周阿雨说的话。

虽然是流浪汉,但是他是一位热爱音乐艺术的人,他说的话也很有道理。

他告诉周阿雨,一个人要有目标,不然就容易迷茫。

《温州一家人》,一部好剧《温州一家人》电视剧中的主角是李立群,和电视剧《活法》里李国强的扮演者是同一个人。

《温州一家人》是2012年在央视播出的,那时我已经参加工作了,不过当时并没有看过这部剧。

自从互联网发达后,我就很少通过电视机来追剧了。

早些年的电视剧没有那么多集,剧情也不算太拖沓。

《温州一家人》一共36集,网上写的标签是农村、励志剧。

这部剧讲述了温州人周万顺一家从贫穷到通过努力获得良好经济基础的过程,浓缩了温州人的创业奋斗历程。

一个勤奋好学、善良的周阿雨周阿雨,是贫穷的温州一家人中的小女儿,从小是勤奋好学,还一直帮家里干活。

她的爸爸是一个很有思想、很有远见的人。

为了培养周阿雨,他把13岁的周阿雨送往意大利学习。

为此,他把自己老家的古宅都给卖掉了。

年小的周阿雨不懂父亲的苦心,不理解父亲,她和他的哥哥在心理都怨恨他们的父亲。

怨恨归怨恨,独自在意大利的周阿雨努力学习意大利语,很快就克服了语言关。

周阿雨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勤学,逐渐融入意大利的生活,她在用行动让自己从脆弱的小猫逐渐变成坚强的狮子。

简笔画女孩——周阿雨今天是母亲节,一直思索要画什么人物。

恰好看到一部电视剧——《温州一家人》。

刚看第一集时,看到很多弹幕说这是一部好剧,有的人是第三遍看这部剧。

我看这部剧时,也真正看进去了。

在这部剧的开头,这温州一家人就准备把家中的小女儿送往意大利学习。

因为今天打算画女孩,所以就选定了周阿雨这个参照。

天下父母都是希望自己的儿女变好的,父母狠心将小阿雨送出国,也确实是需要很大的魄力。

如果在农村老家按部就班地生活,一个贫穷家庭可能会需要几代人的奋斗才能在生活上获得巨大的提升。

《温州一家人》观后感三

《温州一家人》观后感三

《温州一家人》观后感
《温州一家人》观后感
一个人的公墓
文/王翦
原本想给《温州一家人》写篇观后感,却又怕我心在飞扬老师嘲笑我这个电视迷,好像我永远是个長不老的小男孩,满世界里
寻稀奇似的松松垮垮!这些电视剧都不是新摄的,它们恰恰集中
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脉络,只有摸准了这些脉络的跳动,
社会的蛛丝马迹才会跃然在我的笔尖之下!到底繁荣与浮华是怎
样被打造出来的呢?只有去看作家们的过往史了!TPP来了,来了又能如何呢?!
当然,电视剧《温州一家人》,充满了辛酸,充满了眼泪,充满了拼命,充满了奋斗,恐怕这就是三座大山之下人类的炼狱史!数千年了我们没有今天的口号爽,而今的口号都是用蜜糖拌过似
的甜腻腻,就像吃葡萄不吐葡萄皮的专家,一代给了一代接力的
喜悦!活在东方不是我们的错,因为谁都无法改变受孕的基因(除过人工受精)。

周阿雨13岁离开温州去了欧洲意大利,她的异国
奋斗史,也是一部活人的艰辛与曲折!或许古老的意大利很美丽,是我越活越累的感觉吧!
人生就像是一场季节性变化,无论来得早与迟,或者死得迟
与早,一个人心里都应该有一块公墓,这是安顿我们身心疲惫的
苐二故乡!在《温州一家人》里有宁静的修道院,海鸥的欧欧之声,将人的心灵带得无限遥远;再就是为死人的公墓,凄风阵阵,鸟
语啾啾;我立刻想到一百年之后,一个人的公墓该多么幽静呢!
2015、10、17、写。

《温州一家人》观后感二

《温州一家人》观后感二

《温州一家人》观后感《温州一家人》观后感最近被朋友推荐看了一部剧《温州一家人》,感触很多。

男主人公周万顺是个穷困山村的农民,看到表弟阿斌在意大利日子过的不错,就想送女儿出国学本事,改变穷人的命运。

因为出国的前提条件是孩子必须过继给表弟,受传统传宗接代思想的影响,所以他把不想出国的女儿送出了国,把一心想要出国,在同学面前都夸下海口的儿子留在了自己身边。

送走女儿后,周万顺卖掉家里的老祖屋,携妻带子也离开了穷困的小山村,打算到温州城里讨生活。

为了省路费,本着省钱就是赚钱的理念,一家三口打算走路前往温州城,路上遇到了“废品大王”赵冠球,因为好心帮赵修拖拉机,被赵用顺风车拉进了温州城,并开始了进入温州城的第一步。

进入温州城后,周万顺一家先暂时以拾废品为生,慢慢寻求商机。

在拾废品的过程中遇到了温州皮鞋大王赵四林,由于周万顺灵活的思维和诚实,打动了赵老板,于是赵就无本钱给周万顺了一箱鞋,让其代售,赵不想让儿子干这没有前途的捡废品,让儿子卖鞋,自己和老婆打算边拾废品,边寻找商机,儿子嫌弃卖鞋丢人,一气之下,离家出走,决定去向同学亲戚学做眼镜。

由于周的灵活思路和别出心裁的营销方式,一箱鞋很快售卖一空,得到了赵的赏识,作为赵厂里的销售科长出门开拓市场。

后来在上海认识了皮鞋大王朱沪生,他利用朱老板的销售渠道,利用温州赵老板的鞋样和生产工艺,发了第一桶金,然后就开始了自己的创业路,和之前的推销员老乡四眼,棠梨头三人合资开办了自己的皮鞋厂。

周万顺的老婆占银华也在拾废品的过程中,从赵冠球媳妇口里知道了纽扣厂门口有丢弃不要的残次品,打算去捡点回来卖,结果碰到纽扣厂的厂长正在为销售渠道发愁,于是就赊给赵了几代扣子,让他回去卖完给钱,也从此开启了赵银花的纽扣生涯。

电视剧温州一家人经典心得(共五篇)

电视剧温州一家人经典心得(共五篇)

电视剧温州一家人经典心得(共五篇)第一篇:电视剧温州一家人经典心得0、要敢想,敢闯,敢自断后路。

1、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敢于和陌生人交流,敢于吃眼前亏,多帮他人。

2、不要强求于人,不要有贪人便宜的念头。

3、在外花钱该省则省、能省则省,有时省钱也是赚钱的一种方法。

4、只发现没用,还得出手,先出手者得之。

5、说话不算数,白活世上。

6、胆子大一点,脸皮厚一点,嗓门高一点,不能有“不好意思”的心态。

7、讲情义,重信义。

8、做生意,桥归桥,路归路。

9、一个生活中没有目标和方向的人,不会成为有用的人。

10、人生就像柿子,只有经历了风霜才会变甜。

11、眼泪是不值钱的,必须在内心找到一股强大的力量。

12、记住他人对自己的好,知恩图报。

13、做事用心,多思考,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小事情也能做出大模样。

14、不要虚度时光无所事事,要找到自己的目标,坚强起来,快乐起来。

15、对于那些真正有才华的人,要学会发现他们,信任他们,想办法得到并重用他们。

16、要相信,天道酬勤。

17、馅饼后面往往是个陷阱。

18、没有人愿意听你的苦难。

第二篇:《温州一家人》电视剧经典台词1、胆大不怕路远,技多不怕路绝。

2、我们要生一堆孩子,我要用剩下的生命来一秒一秒地爱你!3、人活着就是折腾。

4、篱笆靠桩人靠帮,关老爷还得靠周仓。

5、从此以后要甩开膀子干,要大干。

6、“谁发现是没用的,你得出手,谁先看见了,谁先出手东西就归谁,这是规矩,这是温州人的规矩。

”-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每个人都可看到很多相同的机会,看谁抓得住这个机会谁就是这个机会的得主!7、写过诗,难怪脑子有点痴。

8、人生就像吃甘蔗,不会从头到尾都甜。

青涩的柿子只有经历了风雨才能变甜。

9、你们中国人太不可思议了,为了过上好日子,父女都可以反目成仇。

10、忍一忍,吃不尽,一切会好起来的。

11、他本应该成为一个足球明星,但是后来他自己长成了个球。

12、我身体里流着你的血液,与梦想的血液,我梦想中的父亲就应该是这样。

看《温州一家人》有感700字

看《温州一家人》有感700字

看《温州一家人》有感700字看《温州一家人》深深被周万顺这一形象所打动,为孩子前程,为家庭的命运毅然决然地变卖祖业,送年仅13岁的女儿小阿雨送意大利读书,自己与妻子踏上了离井别乡的征途。

从捡废品到北上卖鞋,再转战制造鞋,最后孤注一掷到陕北找油田。

油田成了废井,几百万的血本打了水漂,妻离子散,自己也从一个大老板一下子沦落为一个没有尊严的乞丐。

希望变为绝望。

命运一下子把人推到了崩溃的边沿。

四眼不是跳楼了吗?死,一了百了,这是一个最直接的处理苦难的方法。

但强者,谁愿意当生活的逃兵你呢?周万顺就是那不甘心的强者。

他坚信有石油,他几乎听到了石油的呼唤,第四号井由于转盘坏而迫使停顿,最后专业专井队也撤离了,但他仍守着他的油井,并广告宣传为富油区,那份坚毅、那份自信、那种十头牛也拉不回来的犟劲让人佩服。

人哪,这样折腾是为啥?对金钱的痴迷已升华为一种对信念的执着。

一定有油!这就是他认准的事实。

他要让这黑色的油闻名于世,他要当中国的洛菲迷勒。

事实证明他胜利了。

正如他妻子银花所说:“出油不出油已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和他在一起。

”是他的泰山压顶也不屈的坚持打动了他的银花。

有人说每个人都是世界的唯一。

只有这独有的唯一才是每个人闪光的个性。

人何尝不是那埋在地下深层的石油呢?你不开发,就只能永远地被埋没了。

只能一辈子平庸,默默无闻。

只有用生命的热情去激发它,用坚强的毅力去锤炼它,用辛勤的汗水去浇灌它,用智慧的双手去经营它,它才能像宝石一样发出耀眼的光芒。

周万顺不是爹妈给起一个好名字带来的好运气,而是用千辛万苦、|百折不挠而打造出来的万顺。

人这一生用什么而立于世而不愧这人的称号,说到底就靠你那一点与众不同的唯一。

人群中我一眼认出了你,并向你靠近。

不只是你熟悉的容貌,更多的是你磁石般的人格魅力。

《温州一家人》观后感3篇【通用文档】

《温州一家人》观后感3篇【通用文档】

《温州一家人》观后感3篇【通用文档】《温州一家人》的观后感1电视剧带了编剧和导演的价值观,讲什么样的故事,故事怎么发展,那是他们说了算的事情。

生活中的可能有千千万,他们选择了那独特的一条,当然是他们觉得那一条是比较特别的。

据说《温州一家人》这片子还有背后温州商人的支持,带着些要洗白温州人的创业史的意思;这个不清楚,就不能胡言乱语了。

这里瞎说几句,看看片子讲了些什么。

片子的主线是这一家子的创业经历,想要展现的是上个世界80年代以来温州商人的创业史。

编剧的胃口很大,似乎是一定要把这个创业史写的全面了才行,所以这一家四口,各不相同。

万顺是典型的商人代表,跟经济学教科书上的差不多,以牟利为第一要务,其他的都不重要;银花是做得了买卖赚得了钱,却是把家庭幸福置于赚钱之上的;阿雨的经商,似乎开始是生活所迫,后面则有些光宗耀祖的意思,并不纯粹为了钱;而麦狗,则是有经商的能力没有经商的兴趣。

另外从地域上,也必须要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没有国外的这个精神好像就表现的不够完全。

要把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全部融入到一个家庭里面,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这个创业史有鲜明的时代烙印,是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特殊时期所发生的故事。

从广泛的意义上讲,这个时期的创业成不成功,重要的在政策;赚不赚钱的关键在于脑袋够不够灵活,能不能充分利用政策的空档。

像万顺的做鞋,银花的纽扣,重要的是有做的这个机会,谁先做了,谁就发财;至于说银花在纽扣的样式上花心思,特别是在法国神经质的那段,这种暗含的创新精神未必见得是那个时候商业成功的重要条件。

在市场的初期,解决的问题是“有没有”,而不大是“好不好”,更谈不上新奇不新奇。

当然,商品有了,才对质量有要求,所以才有后面万顺鞋厂的倒闭。

可惜的是,编剧似乎并不特别的觉得质量和信誉有多么重要;或者这也是温州创业史上一直的观念?至于片子后面的主线,陕北开采石油,差不多是个完全利用政策投机的事情。

没有科学勘探而盲目挖油井,还有政策上的不确定性,这确实得有极大的投机的勇气才行。

温州一家人

温州一家人

《温州一家人》观后感大学里几乎不看电视剧,听老师介绍了这部电视剧后颇为感兴趣,在网上查时更是发现这部电视剧收视率极高,好评如潮,于是耐下性子好好观看了一下,确实很深入人心,很真实动人。

现在遇到一些困难都会想到这部电视剧,它激励着我,也安慰着我。

剧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演的特别好,特别像,尤其是周万顺,吃尽了苦头,在倾家当产,妻离子散的困境中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信念,最后终于打出了石油。

他那种不屈,不甘的精神让我折服,令我敬佩,更使我有一种向上的力量。

还有周阿雨这个人物更是值得我学习,一个女孩,飘波异国他乡,举目无亲,靠个人拼搏,其中的艰辛是可想而知。

最后他成功了,衣锦还乡,当她看到曾经恨过的父亲,给她倒水时颤抖的背影,仿佛那一刻多少怨与恨都变成了无尽的爱。

剧中的周阿雨让我受益匪浅。

我非常喜欢周阿雨。

这部电视剧主要讲了一个13岁小姑娘周阿雨被她父亲送到了意大利读书。

阿雨举目无亲,无依无靠,被一个叫巴尔的意大利收养。

她边打工,边读书。

饱经风霜,总算长大成人。

阿雨受尽一切困难最后终于成为一名大老板。

看完后,我发现阿雨身上有很多让我学习的优点:吃苦耐劳、坚强勇敢、心地善良、关心朋友、孝顺父母、遇事冷静......阿雨在餐厅、在制衣工厂干过很多粗活累活,但她没叫一声苦,没喊一声累,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周阿雨是一个典型的标准强悍的温州女人,内心极其强大从不服输,同时知识产权意识薄弱,不得不说电视剧里小阿雨面对普拉多市长的那段演讲说得非常精彩。

短短两三百字,流露出了一个异乡人对普拉多这片新的故乡的真实感情,处处表达了对普拉多这片热土和善良市民的感激之情,真心希望普拉多能接受她、意大利能接受她、欧洲能接纳她,加之小阿雨深情表白和电视剧此时所搭配的背景画面,这一段情节深深的感动了我。

这部电视剧里,未成年时的阿雨扮演者太有灵气,把这个角色深深地烙在了我的脑子里。

难以忘记她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委屈时滴落的眼泪,开心时闪烁的光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有很长时间没有看电视剧了,前几天中央电视台一频道正在黄金时间热播36集电视连续剧《温州一家人》。

我耐不住性子就在百度几乎是一集不落地从头看到了尾,这是一部给人耳目一新又非常吸引人的励志电视剧。

当我连续不断地坚持看完了《温州一家人》的剧情之后,对这部电视剧的内容和人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温州一家人》以一户普通温州人家周万顺一家人的20多年变化原生态纪实,反映了中国社会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和影响力崛起的一个侧面。

周万顺一家四口人,周万顺、银花、麦狗和阿雨的创业不仅在国内走东北、闯西北,甚至单枪匹马闯荡俄罗斯、欧洲,其中有不少失败,也有更多的成功。

每一个人的命运让我牵挂,每一次动荡、失落和再次崛起,都让我惊叹不已!
他们艰辛的创业之路对我来说有着许多相似,也有昔日自己的故事或多或少在里边。

因此我既有共鸣,也有感慨,更有回忆!
从电视剧通过周万顺、银花、麦狗和阿雨的创业,可以看出中国改革开放的道路,是一步一步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开放每走一步都会付出代价。

很多人要想让自己先富裕起来过上好日子,难免要吃点苦头受到挫折。

其中除了经济规律的客观因素以外,还包括了许多官场和商场那些潜规则,在电视剧中若隐若现了那些请客、送礼,行贿、受贿,打官腔、官僚主义等等情景。

《温州一家人》的前十集我感到特别真实,当我看到剧中周万顺一家到温州过的第一个晚上,天下起了大雨,而住的棚子则到处都在漏水,我的心里就阵阵酸楚,情不自禁地落下了眼泪。

还有,市场经济在今天看来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可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对于私人资本和私有财产,由于解放以后几十年受到的教育和养成的习惯,社会上和人们的思想中对它充满着刻骨仇恨,当年有不少人为此蹲班房,受牢狱之灾。

《温州一家人》对周万顺的描写和表演似乎不太成功,他有点傻乎乎又爱折腾,缺少精明,缺少亲情,也不懂得人情世故,他不像一个我们地道的南方人。

周万顺做买卖,办厂都可以,却非要跑到西北打油井,虽然想发大财的思想没错,但石油工业是一个比钢铁工业牵扯到的科学技术门类更多的综合性科学技术系统工程,打油井这种事,光靠个人努力和私人资本,恐怕是超出范围难以为继,也绝不是个人凭着有钱有热情就能发大财的。

虽然最后还是打出了石油,可是牺牲得太多了,差点搞得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周万顺从一个贫苦的农民毅然投身到生意到做销售当中,一开始是什么赚钱就做什么,捡破烂,卖开关,卖鞋,当中不知道受到了多少白眼与困难,可是他从来没有想过放弃,每次失败之后斗志更激昂,他始终相信自己会发大财,而且是坚定不移的坚持走这条路,他的那种百折不挠,越挫越勇的闯劲始终令我折服!
我喜欢周万顺的这种执着和拼搏的创业精神。

如果说代表闯荡成功的温州人,我以为还是阿雨以及一些闯荡欧洲的温州人。

《温州一家人》对阿雨在异国他乡的奋斗以及她小小年纪所受到的孤独、无助、磨难和锻炼作了深刻的描述。

一个十三岁的小女孩,身无分文来到了意大利,经过艰苦打拼,还与意大利的犹太人巨商塞萨尔斗智斗勇,最后成功地成为了富商,并带着法国的丈夫雷昂和女
儿陪同意大利总统回国访问并衣锦还乡回到温州与父母兄长团聚,真的很是了不起。

阿雨的身上集中凝聚体现了温州人闯世界的脚踏实地坚辛与豪迈,温州人抱成团、利益最大化的经商理念。

阿雨在意大利的普托拉,在沙特沙漠,在法国巴黎;在餐馆,在战场,在服装车间,在大市场;在不同的时空,不同的角色变幻中演绎着一个新一代温州人的精明强干,一个新一代温州女人的温婉执着。

电视剧对西方世界的描写比较深刻。

一方面描写和反映了貌似强力的外军兵团、残酷的伊拉克战争,资本主义商场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另一方面,对意大利、法国人的友好态度,比较成熟的商业环境和模式以及一系列法治(移民、用工、海关、知识产权等)电视剧还是给于了肯定。

中国人在国外能够生存和发展都是不容易的,然而,温州人,我们中国人就是凭着勇敢、勤劳、机智、能干战胜了一切困难,走向了世界。

我在国外待过,凡到过外国的人都知道,只要有人的地方,那里就有我们中国人,就有温州人。

温州商人抱团经商,恋家不守土,有点象一个游牧民族。

可以说,在中国的各个角落以及在世界各地,到处都有温州人创业经商的身影,温州人搞活了中国乃至世界的经济。

《温州一家人》的结尾处理还是比较好的。

周万顺打井成功了,最后还交给国家了;老俩口也回到温州过上了好生活;而麦狗则安身大西北有了自己的家;阿雨也带着孩子和雷昂回国看望父母、看望兄嫂,一家人皆大欢喜。

特别是女儿阿雨见父亲的一场戏非常感人,周万顺除了内疚以外还是有一丝想法,他说的一句话,要和女儿阿雨讨论进一步合作,把温州人、中国人向往走向世界的宏伟目标又一次表现出来了。

当然,改革开放也不是希望人人当老板,而是应该各得其所。

剧中之人走出家门闯荡天下,像周万顺、阿雨当上了老板固然光彩,然而,麦狗在东北受挫后,在大西北当一名乡村教师也挺好。

据我了解,改革开放初期的上个世纪80年代,在温州这个交通闭塞的地方曾经崛起过十大专业市场,即永嘉桥头纽扣市场、乐清柳市五金电器市场、乐清虹桥综合农贸市场、苍南宜山再生纺织品市场、苍南钱库综合商品批发市场、平阳水头兔毛市场、平阳萧江塑编市场、瑞安仙绛塑革市场(瑞安塘下)、莘塍塑料编织袋市场、还有一个松紧带市场等。

温州的这些专业市场起始于70年代,发展于80年代,繁荣于90年代。

这十大专业市场是我们中国第一批农村专业市场,曾经引领了商品经济的潮流,也是温州大市场的有形载体。

究其背后是数以万计的小商品,户户炊烟的家庭工业,以及千军万马似的十万供销大军。

《温州一家人》整部电视剧取材不错,在我看来想把温州改革开放时的具有代表性的皮鞋,电器开关,眼镜,纽扣等多个制造加工行业统统加在一起,通过周万顺一家四口创业途径上全部体现出来,就显得太牵强了。

还不如把周万顺演成董事长兼管销售,老婆管财务、儿子管生产、女儿管采购这样更贴近和符合温州人的现实生活。

《温州一家人》这部电视连续剧还是震撼人心的,也让人感动,周万顺的这一家人一路走来,从中国的温州到中国的陕北,从意大利的普托拉到沙特战场到法国巴黎;交错的时空变幻,跨越了二十多年的历史,将温州一家四口人的生活淋漓展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