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物流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物流管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物流管理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理论和方法,提高其在供应链管理领域的专业实践能力而设计的一门课程。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技术,培养学生的物流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1. 理解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
2. 掌握物流系统、物流网络和物流成本的管理。
3. 熟悉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概念和策略。
4. 运用物流信息系统和技术提高物流效率和服务质量。
5.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沟通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物流管理概述1.1 物流管理定义与发展历程1.2 物流管理的重要性和作用1.3 物流管理的相关领域和概念2. 供应链管理2.1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2 供应链网络设计与优化2.3 供应链协调与风险管理3. 物流系统与网络3.1 物流系统的组成与功能3.2 物流网络的建模与优化3.3 物流中心的规划与设计4. 运输与配送管理4.1 运输方式选择与评价4.2 物流配送中心管理4.3 运输成本控制与服务质量管理5. 仓储管理5.1 仓储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5.2 仓库布局与操作规范5.3 仓储设备与信息管理技术6. 物流信息系统与技术6.1 物流信息系统的功能与分类6.2 物流信息系统的应用与实践6.3 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趋势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教师授课介绍物流管理理论、方法和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
2. 实践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物流管理问题,培养其实践应用能力。
3. 小组讨论与演练: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促进思维碰撞和团队合作。
4. 实地考察与调研:组织学生参观物流企业、物流园区等,了解行业实践和最新发展动态。
五、考核方式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小组讨论、作业完成情况等。
2. 个人项目:要求学生完成一个与物流管理相关的个人项目并撰写报告。
3. 期末考试:综合考察学生对物流管理理论和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物流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物流管理课程教学大纲一、引言物流管理是现代商业运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商品的流动,从生产到消费者手中的全过程。
物流管理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物流管理原理、技术和策略的全面了解,以应对日益复杂和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
本教学大纲旨在提供课程概述、目标、学习内容和评估方式,以确保学生获得全面而深入的物流管理知识。
二、课程目标1. 理解物流管理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物流管理的关键理论和技术。
3. 熟悉物流管理的实践案例和最佳实践。
4. 培养学生解决物流管理问题的能力。
5. 发展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包括以下主题:1. 物流管理概述- 物流管理的定义和作用- 物流管理的演变与趋势- 与物流管理相关的常用术语和概念2. 物流战略规划- 物流战略的制定和执行- 物流网络设计与优化- 物流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3. 运输与配送管理- 运输模式选择和运输计划制定- 运输流程与环节的管理- 配送中心的设计与运营管理4. 仓储与库存管理- 仓储设备与仓储布局设计- 库存管理与优化- 仓储安全和风险管理5. 采购与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战略与合作伙伴关系管理- 采购决策与供应商管理- 供应链风险管理与逆向物流6. 物流信息系统与技术- 物流信息系统的架构与应用- 自动化与机器人技术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 数据分析与预测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授课方式介绍物流管理的概念、原理和方法。
2. 案例分析:运用真实案例分析物流管理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和解决物流管理问题。
4.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物流管理实践中的挑战和机遇。
5. 课堂展示:要求学生进行物流管理项目的设计和展示。
五、评估方式1. 学生平时表现:包括参与度、小组讨论和课堂展示的贡献等。
2. 作业和报告:学生撰写物流管理相关的案例分析报告和论文。
3. 期末考试:考核学生对物流管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物流学导论》教学大纲

课程教学大纲一:《物流学导论》Introduction to Logistics课程编号:40L133Q适用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经济学课程层次及学位课否:大类专业基础必修、学位课学时数:24学分数:1.5执笔者:汝宜红编写日期:2004年5月一、课程的任务与教学目标《物流学导论》课程是为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开设的大类专业基础课程,是该类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物流学的基本概念和学科组成,初步了解物流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理论体系,通过介绍物流学发展的历史沿革和未来趋势,使学生对进一步学习物流管理专业的各类知识与技术产生兴趣。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1. 正确理解物流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体系;2. 了解物流学的历史沿革和未来发展趋势;3. 针对物流问题,学会进行文献调查及现场调查的方法;4. 增强学生继续学习物流管理知识及从事物流管理职业的兴趣。
二、课程的内容与学时分配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以知识点的形式划分,各知识点的学时按照学校规定的教学学时进行如下分配。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对部分知识点的教学时间、教学顺序进行必要调整。
1、绪论(3学时)主要内容:物流定义,物流要素,物流活动分类(含国际物流),物流系统及其类型,物流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与作用。
自学内容:了解企业中物流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异同点(参考《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的相关内容)。
教学要求:掌握物流与物流要素的概念、物流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与作用,理解分析物流活动的类型及其分类方法,了解物流活动分类对物流管理的意义与作用。
2、物流的发展阶段及其特征(3学时)主要内容:物流活动的产生,各发展阶段的物流活动特征,21世纪物流的发展趋势。
自学内容:了解历史学中对于物流的记载(参考世界历史、中国历史文献的相关内容)。
教学要求:理解人类社会发展对物流的产生与发展的影响特点,掌握各发展阶段的物流活动与管理的特征,了解国内外物流发展状况及21世纪世界物流的发展趋势。
《物流学》课程教学大纲

《物流学》课程大纲课程代码:00405018课程学分:3课程总学时:42适用专业:物流管理一课程概述(一)课程的性质物流学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研究物流诸功能的实施与管理过程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一门学科。
本课程主要讲授有关现代物流管理概论、国内外物流动态和发展趋势,针对物流活动和物流管理实践提出的问题,以现代物流和物流管理思想及原理为主要理论构架,系统地阐述物流的基本概念、供应链管理、物流系统、现代物流组织及管理、现代物流服务管理、供应链物流管理、企业内部物流管理、现代物流管理信息系统、销售物流管理和国际物流。
本课程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是: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知识,能胜任与物流管理有关的实际工作。
为未来从事物流管理、采购管理、配送管理等岗位的工作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同时为后续的供应链管理、运输管理、仓储管理、配送管理、物流信息系统等课程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设计理念与开发思路本课程以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原则,以讲清概念、物流系统、强化应用为重点,通过课堂理论教学、案例分析、课堂讨论、课程论文、实践调查等方式,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素质,使学生能系统地了解物流管理的理论、发展历史与物流系统,为日后学习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打下理论基础。
教学按照以培养掌握物流学发展脉络、物流学体系、主要理论和综合素质为主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配套的思路,根据工作岗位的需要来选择教学内容,注重知识的更新,使学生能学到最适合时代发展的物流管理知识,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
(三)课程开发思路针对这门课的特点,本课程将采取课堂讲授、互动式教学等方法,以帮助学生掌握本学科的整体面貌与学习方法,为专业课学习打下基础。
课堂上努力营造教师与学生双向互动的良好氛围,要注重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
讲授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必要的案例展示、讨论,启迪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有关概念、理论等内容的理解,并应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加大课堂授课的知识含量。
物流概论教学大纲

物流概论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物流是指在现代经济社会生活中,通过合理组织和协调各种物流要素,从而实现物流活动的高效率、低成本、高质量和高满足度。
本课程通过介绍物流的基本概念、原理、技术和管理方法,旨在培养学生对物流的基本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物流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背景;2. 掌握物流的各个环节及其相关技术;3. 熟悉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与实践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物流概论导论- 物流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物流的重要性及作用-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关系2. 物流要素- 运输- 仓储- 包装- 信息3. 物流系统- 物流系统的组成- 物流网络设计与优化- 物流设施布局与规划4. 物流成本分析- 物流成本的构成要素- 物流成本控制与降低策略 - 物流成本的计算和评估方法5. 物流管理理论与方法- 物流组织与协调- 物流执行与监控- 物流信息系统6. 物流与环境保护- 可持续物流发展的重要性- 物流环境风险与应对措施- 绿色物流的原理和实践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教学,系统地介绍物流的基本理论和概念,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2. 实例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实际的物流案例,了解物流的实践运作,并探讨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加强团队合作和互动交流,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如物流作业模拟、仓储布局规划等,加深对物流实际操作的理解。
五、考核方式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小组讨论等,占总成绩的30%。
2. 作业和实验报告:包括理论作业、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占总成绩的40%。
3. 期末考试:对学生对物流概论知识的掌握进行综合考核,占总成绩的30%。
六、参考教材1. 《物流学导论》王志国著,中国经济出版社。
2. 《物流学概论》张华平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七、教学进度安排本课程为选修课,共设45学时,按以下进度安排进行教学:第1-2周:物流概论导论第3-4周:物流要素第5-6周:物流系统第7-8周:物流成本分析第9-10周:物流管理理论与方法第11-12周:物流与环境保护第13-15周:复习与总结备注:本教学大纲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进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07031 物流管理概论

高纲1574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07031 物流管理概论南京财经大学编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Ⅰ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一、课程性质和特点《物流管理概论》课程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物流管理专业本科段的一门主干性课程。
《物流管理概论》是一门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本课程内容涵盖了基本概念与理论铺垫、国内外物流业的现状及物流原理的相关学说,课程对物流管理的主要内容如:运输管理、仓储管理、配送管理、包装与流通加工、供应链管理和物流信息技术等也都进行了全面介绍;对第三方物流的服务形式和运作方法进行详细的讲述;还对供应链管理的运作理念、组织、运行与控制进行系统分析。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物流管理专业的应考者对物流管理学科的主要内容有个全面的了解和系统的掌握。
二、课程目标(评价目标)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应考者对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有一个全面和正确的了解,并掌握物流各项具体功能如运输管理、仓储管理、配送管理、包装与流通加工等管理的基本方法。
具体要求达到以下要求:1.正确认识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现代物流的发展方向。
2.系统了解国内外物流业发展的现状。
3.学会各种物流管理的理论、技术和方法,运用这些理论、技术和方法,管理好各种物流活动进,保证物流活动正常而有效地运行。
4.对各种物流活动进行分析、统筹规划,同时,为进一步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三、与相关课程的联系本课程的先行课程:管理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等课程。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运输及配送管理、仓储管理学、国际物流学、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物流中心规划与设计、运筹学、系统工程学等课程。
四、课程的重点和难点重点在于运输、仓储、配送和物流成本等功能的管理,难点在于物流集成化管理。
Ⅱ考核目标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领会、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四个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
四个能力层次是递进关系,各能力层次的含义是:识记(Ⅰ):要求考生能够识别和记忆本课程中有关概念,并能够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做正确的表述、选择和判断。
《物流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物流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性质:必修课程编号:0500001082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学时:42适用专业:物流管理(专升本) 学分:2.5一、课程的性质、任务该课程的性质是专业必修课。
该课程主要以物流管理为研究对象,所涉及的内容是从事物流管理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正确把握物流的基本概念和物流管理的基本方法,对物流科学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并为进一步深入学习物流科学理论打下基础。
二、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物流与商流的关系;掌握物流活动的构成;理解物流的形式和作用;了解中国物流现代化进程。
2.掌握物流管理的涵义、发展阶段;掌握物流费用的涵义、种类;了解物流管理组织和战略管理。
3.掌握企业物流的三个阶段、企业物流合理化措施;掌握城市物流的概念、特征,了解城市物流中心的含义、作用及设置的原则;了解国民经济物流与生产布局的关系及合理组织国民经济物流的措施;掌握国际物流中的通关。
4.掌握包装的功能、现代包装的分类、现代包装的材料;掌握包装标志和标记;掌握现代包装技术和包装机械;掌握集合化与集合包装的含义、集装箱的国际定义、尺寸;掌握托盘的概念、分类。
了解其他集装化形式。
5.掌握装卸搬运的方法;掌握装卸搬运机械的种类、技术参数;了解自动导引搬运车的原理;掌握装卸作业合理化措施;掌握集装箱装卸搬运的方式、岸边集装箱装卸桥的技术指标。
6.掌握仓库的分类、自有仓库与公共仓库的优缺点;理解仓库储存业务受理程序;理解仓库布局技术、物资检验技术、物资堆码苫垫技术;了解现代仓储技术;了解现代物流中心。
7.了解现代运输方式的产程和发展、运输生产的特征;掌握现代运输方式的种类及各种类的技术经济特征;掌握综合运输体系。
8.掌握流通加工的含义、原因、地位;掌握流通加工形式的分类;了解流通加工的市场化、社会化和网络化。
9.掌握配送的概念、以及配送与其他物流活动的关系;掌握配送的类型;掌握配送中心的定义、种类;10.掌握物流信息的含义、特点、种类;理解物流信息系统的特点、开发的步骤;了解物流信息系统的内容、作用;11.掌握废旧物资的产生来源、种类及价值分析;掌握废旧物资物流的概念、形式、特征;掌握废旧包装的回收与利用;掌握废弃物的概念、种类、特点及处理方式;了解城市汽车货物运输对环境的影响。
物流管理课程设计2

物流管理课程设计2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物流管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了解物流管理在现代社会和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物流管理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2.了解物流管理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术。
3.了解物流管理在现代社会和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4.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物流管理问题的能力。
5.培养学生运用物流管理理论和方法进行实际操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物流管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2.培养学生认识到物流管理在现代社会和经济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物流管理在现代社会和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物流管理实践中的具体操作。
具体的教学大纲如下:1.物流管理导论: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物流管理的历史和发展、物流管理在现代社会和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2.物流管理基本理论:物流管理的五个基本功能、物流管理的基本原则、物流管理的基本方法。
3.物流管理基本方法:物流网络设计、物流运输管理、物流库存管理、物流仓储管理、物流包装管理。
4.物流管理实践:物流管理实际操作流程、物流管理信息技术、物流管理设备。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主要包括: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了解物流管理在实际中的应用和操作。
3.实验法: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物流管理设备和物流管理信息技术。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的传授和教学方法的实施,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择权威、实用的物流管理教材作为主要教学资源。
2.参考书: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物流管理参考书籍,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以直观、生动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流管理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编写依据:2018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课程名称(中英文):物流管理概论Logistics Management
课程编号:6
学时学分:48/3
理论学时与实践学时分配:48:0
课程类别:专业课程
课程性质:必修
适用专业:物流管理
开设学期:第2学期
先修课程:管理学
开课单位:商学院
二、课程教学目标
该课程是物流专业的专业入门主干课程。
本课程通过老师引导性教学、物流工作流程和大量的实训操作结合,训练学生具有能从事物流管理的基础知识和物流方案分析设计的基本能力。
本课程旨在向学生介绍现代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使学生能正确理解和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要求学生在通读指定教材的同时,还至少需要阅读翻译的教材一本(或国外原版教材),经常浏览我们所提供的物流网址及报纸期刊中的物流相关信息和文献,时时关注国内外物流管理的运作,了解国内外物流管理的动态,并要求学生能对相关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的办法。
三、课程教学要求
“教”的要求:(1)结合案例讲解创造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2)强化实践应用,从实践锻炼中提高学生的创意创新创造能力;(3)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努力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使本课程的整体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学”的要求:(1)熟悉物流与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2)把握物流管理的核心思想和基本原则;(3)全面了解物流管理的基础内容与专题内容;(4)学会运用物流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二)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物流概述
【单元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旨在使学生理解物流基本概论,掌握物流与商流的关系,了解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并能结合实践进行相关问题的思考。
【单元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课前对现代物流及其特征,物流的分类进行预习,课堂学习中能够完成布置的练习题,课后对重难点内容进行复习。
【主要内容】
1.物流的概念及物流内涵的演变
2.商流和物流的联系和区别
3.现代物流概念及特征
4.物流的性质与作用
5.物流管理的原则、组织变迁
6.物流系统的特征
7.物流相关经济理论
【教学重难点】
1.物流的概念及物流定义的特点
2.物流管理的原则
3.商流和物流的联系和区别
4.物流经济相关理论
【实践项目】
无
第二单元物流的基本功能
【单元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旨在使学生掌握物流的七大基本功能,每种物流功能的特点,并能结合实践进行相关问题的思考。
【单元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课前对物流的七大基本功能的内容及其特点进行预习,课堂学习中能够完成布置的练习题,课后对重难点内容进行复习。
【主要内容】
1.包装的功能、分类、材料;产品包装技法、包装机械;集装箱、托盘包装
2.各种装卸搬运机械;装卸搬运的特点和方法;装卸搬运合理化措施
3.库存的类型,仓库的分类;各种储存技术;现代物流中心的业务和功能
4.运输生产的特征,运输在物流中的地位;各种现代运输方式;综合运输体系
5.流通加工的市场地位;流通加工合理化的内容;流通加工的经济效益分析;配送中心的类型
6.物流信息的特点,收集与传递的方式;物流信息系统的构成;物流信息的功能和管理模式
【教学重难点】
1.包装的功能;产品包装技法
2.装卸搬运的特点和方法
3.仓库的分类;各种储存技术
4.运输在物流中的地位;各种现代运输方式
5.流通加工合理化的内容;配送的类型
6.物流信息的收集与传递的方式;物流信息系统的构成
7.装卸搬运合理化措施
8.现代物流中心的业务和功能
【实践项目】
无
第三单元企业物流与区域物流
【单元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旨在使学生了解企业物流管理的内容和目标,区域物流的基本内容,国际经济物流的基本概况,并能结合实践进行相关问题的思考。
【单元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课前对企业物流管理的内容,区域物流的模式,国际经济物流的基本概况进行预习,课堂学习中能够完成布置的练习题,课后对重难点内容进行复习。
【主要内容】
1.企业物流管理的内容和目标;制造企业的物流流程;流通企业的物流类型
2.区域物流模式及规划;城市现代物流体系建设;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3.国际经济物流的基本概况;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现状与面临的形势;2014-2020年中长期规划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
1.企业物流管理的内容和目标
2.区域物流模式;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3.国际经济物流的基本概况;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现状
【实践项目】
无
第四单元国际物流与绿色物流
【单元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旨在使学生了解国际物流的含义和特点,绿色物流的内涵和特征,运输环保的治理措施,并能结合实践进行相关问题的思考。
【单元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课前对国际物流的特点,绿色物流的特征,逆向物流与回收物流的流程进行预习,课堂学习中能够完成布置的练习题,课后对重难点内容进行复习。
【主要内容】
1.国际物流的含义和特点;自由港和保税区;国际集装箱场站管理
2.绿色物流的内涵和特征;逆向物流与回收物流的流程;运输环保的治理措施
【教学重难点】
1.国际物流的特点;国际集装箱场站管理
2.绿色物流的内涵;逆向物流与回收物流的流程
3.自由港和保税区
4.运输环保的治理措施
【实践项目】
无
第五单元电子商务物流与第三方物流
【单元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旨在使学生了解电子商务运行与物流的关系,各种电子商务模式,第三方物流的特点及所具有的优势,并能结合实践进行相关问题的思考。
【单元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课前对电子商务运行与物流的关系,我国物流企业的主要类型进行预习,课堂学习中能够完成布置的练习题,课后对重难点内容进行复习。
【主要内容】
1.电子商务运行与物流的关系;电子商务下各种企业的物流流程;各种电子商务模式
2.第三方物流的特点及所具有的优势;我国物流企业的主要类型;物流外包的运作
【教学重难点】
1.电子商务运行与物流的关系;各种电子商务模式
2.第三方物流的特点及所具有的优势;我国物流企业的主要类型
3.电子商务下各种企业的物流流程
4.物流外包的运作
【实践项目】
无
第六单元供应链管理
【单元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旨在使学生掌握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各种供应链战略管理方法,并能结合实践进行相关问题的思考。
【单元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课前对供应链管理的概论,供应链设计的过程进行预习,课堂学习中能够完成布置的练习题,课后对重难点内容进行复习。
【主要内容】
1.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2.供应链设计的原则和过程
3.各种供应链战略管理方法
【教学重难点】
1.供应链设计的原则和过程
2.各种供应链战略管理方法
【实践项目】
无
五、测评方式
1.平时测评方式及权重
考勤占10%;预(复)习占20%;作业占20%;课堂讨论占20%;随堂测验占20%;课堂表现占10%;期中占0%;实验实训占0%。
2.期末测评方式及权重
闭卷笔试,期末成绩占100%。
3.总评方式
平时成绩占60%;期末成绩占40%。
六、建议教材
1.崔介何,《物流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6月
2.甘卫华,《现代物流基础》,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年8月
七、参考资料
1.郭冬芬,《现代物流基础:理论案例实训》,人民邮电出版社,2018年6月
2.张荣、支海宇、刘秀英、姚雷,《物流管理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年7月
3.周兴建,《现代物流管理概论》,中国纺织出版社,2016年10月
4.王勇,《物流管理概论》,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年9月
5.李严锋,解琨,《物流管理概论》,科学出版社,2017年12月
编写人:刘辉审核人:编写(修订)日期:2018 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