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单元备课.doc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单元备课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单元备课一、教材分析本单元以“传统文化”为主题,意在弘扬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
四课分别以壮丽河山、传统节日、汉字、美食为题来展示我国悠久灿烂的文化。
通过学习本单元课文,学生将收获更多有关我国文化方面的知识,并体会作为华夏子孙深深的自豪之情。
二、教学目标1.认识71个字,会写3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传统节日》。
3.积累字词,并掌握字词的基本应用。
4.读懂课文,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传统文化以及中国美食的丰富多彩、汉字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以及传统文化的感情。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1.认识71个字,会写36个字。
2.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内容难点:1.锻炼学生的搜索和语言表达能力。
2.加深学生生活常识的积累,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四、教学措施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来识字,教给学生狮子的方法,使之举一反三,逐步形成识字能力。
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以教材为依托,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兴趣。
五、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本单元课文以我国风土人情、历史文化为主,而基于学生年纪较小的特点,记忆和理解力较弱,因此教学本组课文时,要在课文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用多姿多彩的图片和视频与课文相融合,生动形象地向学生讲述我国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丰富课文的同时,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准备电子白板、ppt课件、课本、生字卡片七、教学时间安排《神州谣》 2课时《传统节日》 2课时《“贝”的故事》 2课时《中国美食》 2课时口语交际 1课时语文园地三 2课时八、单元基本功训练重点(一)会写词语1.神州中华山川黄河长江长城台湾岛海峡民族奋发2.节日春节花灯清明节先人龙舟中秋圆月转眼全家团圆热闹3.动物贝壳甲骨文张开样子可以钱币钱财有关4.美食红烧茄子烤鸭羊肉蛋炒饭(二)我会写组词1.州(神州)(广州)湾(台湾)(海湾)岛(海岛)(小岛)峡(海峡)(峡谷)民(人民)(农民)族(民族)(汉族)谊(友谊)(情谊)齐(对齐)(齐全)奋(奋发)(兴奋)2.贴(体贴)(贴心)街(街道)(大街)舟(龙舟)(木舟)艾(艾草)(艾叶)敬(敬爱)(敬礼)转(转眼)(转身)团(团圆)(团结)热(热爱)(热水)闹(热闹)(吵闹)3.贝(宝贝)(贝壳)壳(贝壳)(蛋壳)甲(甲骨文)(甲鱼)骨(骨头)(骨气)钱(钱包)(钱财)币(钱币)(纸币)与(与其)(与众不同)财(钱财)(财产)关(关门)(关心)4.烧(红烧)(烧水)茄(茄子)(番茄)烤(烤鸭)(烧烤)鸭(鸭子)(小鸭)肉(羊肉)(牛肉)鸡(小鸡)(公鸡)蛋(鸡蛋)(蛋壳)炒(炒饭)(炒菜)饭(米饭)(早饭)(三)多音字漂piào 漂亮炸zhá炸酱面piāo 漂流 zhà爆炸(四)词语归类1. ABB 式的词语:甜津津酸溜溜辣乎乎香喷喷油腻腻软绵绵脆生生硬邦邦2.词语:贴窗花放鞭炮看花灯赛龙舟元宵削苹果九霄云外培土陪伴赔钱3.表示制作食物的烹饪方法:烧炒烤爆炖炸蒸煎煮(五)课文积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神州大地巍巍中华民族团结世界大同奋发图强繁荣昌盛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课题:《神州谣》一、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识“谣”“涌”等10个认读字,会写“州“奔”等9个会写字。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三单元)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识字1 《神州谣》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神州谣》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第一篇课文。
本课以韵文的三字经形式,歌唱了中华美丽山河、民族团结。
神州大地,山河壮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勤劳、勇敢的华夏儿女,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团结奋斗,开拓创新。
一艘满载着13亿华夏儿女的大船,正迎着新世纪的大潮,扬帆远航。
本课的三字经,文字虽少,内涵却极为丰富。
朗读起来,每一句都气势磅礴、掷地有声。
整篇课文洋溢着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感和浓郁的时代气息,体现了盼望两岸统一、祖国繁荣昌盛的强烈愿望。
三字经是传统蒙学教材的一种形式。
学生在学习本课过程中,除了识字,还要感知三字经的语言形式,感悟丰富的文化内涵。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会读“州、华”等15个生字、会写本课“州、华”等9个生字,会写“神州、中华”等10个词语,积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等8个词语。
2.朗读课文,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
3.能在语言环境中初步感受“奔、涌”等词语的表达效果。
过程与方法朗读中感悟神州的无穷魅力和祖国的伟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祖国的伟大,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重点】1.会读“州、华”等15个生字、会写本课“州、华”等9个生字,会写“神州、中华”等10个词语,积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等8个词语。
2.朗读课文,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
【教学难点】能在语言环境中初步感受“奔、涌”等词语的表达效果。
【教学准备】1.搜集有关祖国山河和民族习俗等图片资料。
2.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 走近课文。
图片展示美丽风光。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一)朗读课文1.要求:朗读感悟朗读本课,可以诵读为主。
朗读指导:朗读本文的时候,以洪亮的声音,自豪的语气,奋发的姿态,反复诵读。
读“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可用低缓、深情的声音,表现宝岛未归的遗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心愿。
最新统编(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全单元教案

板块二 再读课文,梳理情节
1.通过感悟人物的语言、心理和动作,理解故事。
(1)交流人物对话。
课件出示:
街坊劝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
2.朗读教学
教学时,重点指导学生朗读,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读好人物对话。通过对比的方法,读好语气词和表示动作的词语,读出故事情节的变化。由扶到放,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则寓言,体会寓言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
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亡羊补牢》
▶课时目标
1.借助拼音认识“寓、则、亡”等10个生字,会写“亡、牢、钻”等6个字。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亡羊补牢、窟窿、街坊、后悔、劝告”等词语的意思。
①默读第5自然段,画出相关语句。
②讨论交流。
③对比评议。
课件出示:
他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他赶紧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④读一读,说说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⑤想一想:“赶紧”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3)学习感悟Leabharlann 体会寓意。①如果这个人再不修羊圈,会出现什么后果?
②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发生类似的事情,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
▶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
(1)识字。利用熟字识记,如:比—此;用“换一换”的方法识记,如:防—坊,端—喘;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如:则、钻;结合语境识记,“筋、疲”可在成语“筋疲力尽”中学习;利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识记“寓、圈、叼、坊、疲”等字。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

句,领会其中的情与趣,我们会感到回味无究。
教学 教师准备课件,学生搜集描写春天的诗歌。
准备
预习 提示
1 标:标出自然段序号。 2 读: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3 画:圈出本课生字和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并想想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 4 找:找出生字在课文中的组词,用括号括起来,并借助字典再组几个词记下来。
引入,导 一幅多姿多彩的画,今天就让我们伴着 春天里的美丽景色。
入主题 优美的音乐,一起去寻找春天吧? 唐朝
诗人贺知章,仅用了短短 2 句话,就把
这春天美好的一切描绘出来了,让我们
一起到诗中去找一找春的气息吧!
二、预习
1.自由读一读古诗。
1.自主读一读古诗。
指导
2.画出古诗中的生字。说说是怎么记住 2. 画 出 古 诗 中 的 生
在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诗的意境。
通过理解诗歌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 重点
1.认读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生字。 2.熟读、背诵课文。
教学 能够理解古诗意思。
难点
学情 《咏柳》一诗,通俗易懂,且文段短小,在教学中,可以尽量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
分析 生通过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来提高对古诗学习的兴趣。
语用训练 通过反复诵读、借助插图、展开想象、联系生活等方式大体了解古诗的意思。 情感态度 感受春天的美好 与价值观
教学 重点 读熟古诗,写好生字“忙”。
教学 入情入境,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难点
《村居》将春日的景致描绘得非常美,反映的也恰是孩子们的生活内容,可谓是有人有景,有动
学情 有静,有情有趣。学生对于春天并不陌生,有一些切实的感受,部分学生也曾有过放风筝的体验,
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表格式)

教学课题:1、古诗两首教案内容修订栏古诗两首之《村居》教学目标1.认识“古、诗”等13个生字。
会写“古、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3.知道春天美好,要珍惜春光。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准备:幻灯片、课件或古筝曲教学过程一、激发情趣、导入课题春天到了,你们喜欢干些什么?清朝诗人高鼎居住在乡下时就亲眼目睹了儿童放学归来,三五成群,迎着春风,放飞风筝的情景,于是他便为后人留下了一首较为明快的诗篇──《村居》。
(板题,生齐读课题并识记“村、居”)二、范读课文、整体感知认真听不认识的字或不熟悉的字的读音。
三、自读课文、自学生字1.利用拼音自读古诗,边圈画生字,要求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连贯。
2.小组合作,交流识字方法。
四、理解诗句、感悟欣赏1.指读古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你是怎么记住“醉、烟、童、散、忙”的?点拨:(1)“醉”是平舌音。
(2)“烟”韵母是前鼻韵母。
(3)“童”可以用熟字相加的方法认记(立+里)。
(4)“散”是平舌音;偏旁是反文旁,不是折文旁。
教案内容修订栏(5)“忙”书空;扩词;用“急忙”说话。
3.自读古诗,然后谈一谈你最喜欢这首诗的哪一句,为什么?点拨:(1)纸鸢:风筝。
(2)拂堤杨柳醉春烟:杨柳在微微春风中摇摇摆摆,陶醉在这美丽的春光中。
(演示课件或出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4.让我们闭上眼睛,伴着美妙的音乐听xx同学朗诵这首诗,然后谈谈你的感受。
(指名配乐朗诵)5.交流听读后的感受。
6.请你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你的感受。
(配乐练读、指名读、评价读)7.练习背诵课文。
五、再现生字、指导书写1.出示“醉、烟、童、散、忙”。
2.连词认读生字。
3.观察“忙”的结构特点,说说这个字书写时应注意什么?4.指导、示范书写“忙”字。
5.学生描红、临摹。
六、交流资料、扩展朗读自古以来,人们都喜欢春天,珍惜春光。
古代诗人除了《春晓》《村居》以外,还写了很多咏春的诗句,把你积累的诗句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交流。
(完整word版)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第六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一、单元说明
本单元以“大自然的秘密”为主题,编排了《古诗二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绝句》)、《雷雨》《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太空生活趣事多》4篇课文。
既有描写自然景观的古诗,也有描绘自然现象、介绍自然奥秘的短文和儿童诗。
这些课文,语言生动,内容有趣,展示了大自然的无穷魅力。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提取主要信息,了解课文内容”。
这是在延续前面“能找出课文中的具体信息”“整合信息,作出推断”要求的基础上,在阅读理解方面的进一步深化。
本组课文的课后练习,《雷雨》要求学生说说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景色的变化;《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要求说说课文里写了哪几种“天然的指南针”,它们是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太空生活趣事多》要求学生说说太空生活有哪些有趣的事情。
教学中,要着重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提取相关信息,了解课文的内容,从而达成教学目标,也为中高年级形成对文本内容的整体感知、初步概括的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教学本单元时还要关注“联系生活经验,了解课文内容”。
如,《古诗二首》要求读诗句,想象画面;学习《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能了解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在《太空生活趣事多》的学习中,通过日常生活和太空生活酌对比,感受太空生活的奇特有趣。
这些都要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获得感受和体验,使联系生活经验阅读逐渐成为一种能力。
本单元的课文蕴含着丰富的自然科学常识,要避免把语文课上成自然常识课。
对科学常识不要做过深探究和拓展,要依据课文内容,紧扣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运用训练和语文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逐渐产生探索自然科学的兴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集体备课第六单元优质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集体备课第六单元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具体包括《大象和蚂蚁》、《纸船和风筝》和《石头和小鸟》三篇课文。
这些课文通过生动的故事,向学生们传递了友谊、合作和关爱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单元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和运用。
2. 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小动物的情感。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学会从故事中提炼道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文挂图、生字卡片、PPT课件。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友谊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对本单元主题的兴趣。
3. 学习《纸船和风筝》:(1)学生自读课文;(2)学习生字词;(3)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修辞手法;(4)讨论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体会友谊的珍贵。
5. 随堂练习:根据课文内容,设计填空、选择、简答等形式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大象和蚂蚁》:友谊、合作2. 《纸船和风筝》:比喻、拟人、友谊3. 《石头和小鸟》:关爱大自然七、作业设计1. 抄写本单元生字词,每个写5遍。
2. 选择一道课后习题进行解答:(1)在《大象和蚂蚁》中,大象和蚂蚁是如何帮助对方的?答案:大象帮助蚂蚁搬运食物,蚂蚁帮助大象清理身上的泥土。
(2)在《纸船和风筝》中,纸船和风筝分别象征着什么?答案:纸船象征着友谊,风筝象征着快乐。
3. 根据课文内容,画一幅关于友谊的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其他关于友谊、合作、关爱大自然的故事,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和综合素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的具体化;2.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3. 教学过程中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的设计;4. 板书设计的逻辑性和直观性;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拓展性;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完整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表格)

1。播放朗读音频,学生一边听一边圈画出不认识的字。
2.结合注音,学生自主读课文.
3.小组合作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4.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2.分组分段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3.思考下列问题.
(1)课文中出现哪些动物朋友?
1、自由读读古诗,你会有很多的发现的。
2、同学自由读诗。
3、你看到了什么?生汇报。
4、(小黑板上的诗句)你能把你看到的这些带上自身的感受读出来吗?指名读文。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总结
延伸
重点引导同学通过“长”“飞"“拂”“醉”等字眼体会早春二月的勃勃生机。
5、你还有什么发现,有什么感受?能说给大家听吗?
6、这么多美妙的感觉,我想大家一定能读好这一句的.
(2)你还能把小草、野花、嫩芽、解冻的小溪比作春天的什么?
(3)有感情练读,指名读,其他学生评一评。喜欢这几句话的小朋友可以把句子背出来。
4。请男生齐读第8自然段,说说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找到她。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总结
延伸
(1)交流:我们可以看到、听到、闻到、触到。(随机板书,理解“触”) 说说我们还能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闻到什么、触到什么?
过程、能力
与 方 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态度与价值观
热爱春天,愿意去观现。
教学重点
正确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
在品读中感受春天的美丽,体会寻找春天的快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一、教材分析:第一组教材围绕“春光”这个主题进行安排,主要由《古诗两首》《找春天》《开满鲜花的小路》《邓小平爷爷植树》及口语交际和语文园地一组成。
本组课文重在引导学生走进春天,发现春天的特点,探索春天的奥秘。
课文中有描写美好春光的散文、古诗,有发人深思的童话故事。
尽管文章体裁不同,但从内容上都很贴近学生生活。
教学中教师要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反复诵读中感悟、积累语言,提升审美情趣。
同时还要积极开发生活中的学习资源,增强学生语文实践活动的机会。
《找春天》图文并茂,充满儿童情趣和文学色彩,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反复读文中品味美感,积累语言。
同时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邓小平爷爷植树》课前师生可共同搜集一些相关的音像和图片资料。
教学中要创设情境,以读带问,以情促思,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自能读书的能力。
《开满鲜花的小路》是一篇童话故事。
故事比较贴近儿童生活。
教师应重点抓住对话进一步开发文本,运用“移情”策略,引导想象,使学生在充分的角色体验中受到情感熏陶。
二、单元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识记生字,读会要认的字,掌握识字的规律。
2.在田字格中正确地书写生字,注意左右结构和全包围结构字的间架要求。
3.了解偏旁的意义,区别形近字。
(二 ) 过程与方法读中感悟、以实践促发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走进春天,发现春天的特点,探索春天的奥秘。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识字,掌握识字的方法。
教学难点:喜欢识字,主动识字。
四、教学措施:1.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自学能力及合作交往等能力为主,提高了学生语言的听说读写能力。
2.优化教学手段,积极使用多媒体教学,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提高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五、学具准备:拼音、生字卡片六、课时安排:1 古诗两首两课时2 找春天两课时3 开满鲜花的小路两课时4 邓小平爷爷植树两课时语文园地一三课时口语交际一课时七、教后记:第二单元一、教材分析:本单元共安排了三篇课文《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千人糕》以及《一匹出色的马》。
其中《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是一首儿童诗,它以优美的语言和流畅的音韵抒发了对雷锋精神的呼唤以及向雷锋学习的美好愿望;《千人糕》以对话的形式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任何一样东西都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我们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加美好; < -匹出色的马》是一篇富于童趣的文章,说明了想象在童心世界的重要意义。
与此同时,本单元还安排了综合性学习《语文园地二》,力求从字、词、句等方面让学生进行单元认知回顾,夯实语文基础,并通过写话、背诵以及阅读等训练,让他们进一步形成语文知识积累,提升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更好地培养阅读的兴趣。
二、单元教学目标:1.会写 27 个认识的字,认识、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
3.正确书写,练习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44 个常用字,读准字音,结合词句了解意思。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
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语。
四、教学措施:经过前一单元的学习过渡,学生已经基本上恢复到正常的学习状态中,因而进入这一单元的学习时,孩子们对汉字识读以及朗读课文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以进一步放手让他们进行课文的学习,同时,课堂教学时应组织好他们进行自主学习反馈,教师只在反馈过程中适时予以纠正、指导与强调即可。
另外,教师需要利用阅读教学给他们刨设语言表达的杌会,让他们在此过程中进一步提升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但是,本单元几篇课文的主旨比较含蓄,二年级孩子的理解能力有限,教师需要予以适当的点拨与归纳,从而让他们对课文主题真正有所感悟。
五、学具准备:生字卡片六、课时安排:9七、教后记:第三单元一、教材分析:本单元为专项识字,共编排了四篇识字课文,将汉字集中学习融人到多样化的形式之中。
其中《神州谣》以“三字经”的形式写出了祖国的山川美,激发学生对伟大祖国产生热爱之情;《传统节日》以儿歌的形式逐一列举了我国传统节日,丰富了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知;《“贝”的故事》通过呈现象形文字“贝”的演变,初步培养学生积极探究中国汉字文化的兴趣;《中国美食》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了一组中国特色的美食,有效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与此同时,本单元还安排了口语交际《长大后做什么》,这样既可以引导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又能够提升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另外,本单元还安排了综合性学习《语文园地三》,这部分不仅用字、词、句等方面的训练形式让学生有效实现单元学习认知的巩固与内化,还借助诵读的相关练习让学生在读中丰富对传统文化的积累,并在短文阅读交流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良好语感,激发独立阅读的兴趣。
二、单元教学目标:会写 36 个认识的字,认识、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正确书写,练习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62 个常用字,读准字音,结合词句了解意思。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
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语。
四、教学措施:由于本单元所选编的学习内容形式有趣,读来朗朗上口,且涉及到的知识容易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因而进入本单元学习时,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的愿望比较强烈,而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认知心理,放手诖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尽量只扮演点拨、指导的角色。
与此同时,学习本单元时,孩子们诵读课文的能力已经有所提升,教师要充分借助教材特点指导他们进行诵读,让他们在读中不断实现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与内化。
不过,对于本单元主题“热爱祖国传统文化”这一点,孩子们还不能够准确理锯,这需要教师针对教材内容予以归纳引领,让他们通过学习真正激发热爱祖国以及热爱祖国灿烂的传统文化的美好情感。
五、课时安排:11六、教后记:一、教材分析:本元“童篇”,意在培养学生生活的情感。
童于成段的孩子的成会起到非同常的极作用。
它可以开启孩子的思想,复生活的反映可以使孩子易于接受,并且充分激孩子的想象力、培养美感、愉悦童心,孩子在学中充分得快。
本元安排了文园地四,包括“ 字加油站” 、“字句运用” 、“写”、“ 写提示” 、“日月累” 、“我”。
二、元教学目:1.会 50 个生字;会写34个字;提高自主字的能力,培养真写的。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文。
累文中的。
3.要能在中想象故事内容,拓展思。
4.通本元文的学,感悟童故事的美好,并系生活,学会做一个快的人。
三、教学重点、点:教学重点:50 个常用字,会写34 个字;准字音,合句了解意思。
教学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文。
能背指定的文和自己喜的文片段。
在中主累。
四、教学措施:在本元的教学中,注意要在学生朗文、口味文的基上充分开拓学生的思,展他的想象力,并系生活,感受生活的美好。
五、安排:108.《彩色的梦》⋯⋯⋯⋯⋯⋯⋯⋯⋯⋯⋯⋯⋯⋯⋯⋯⋯⋯⋯⋯⋯⋯⋯ 29.《上的喜》⋯⋯⋯⋯⋯⋯⋯⋯⋯⋯⋯⋯⋯⋯⋯⋯⋯⋯⋯⋯⋯ 210.《沙上的童》⋯⋯⋯⋯⋯⋯⋯⋯⋯⋯⋯⋯⋯⋯⋯⋯⋯⋯⋯⋯ 211.《我是一只小虫子》⋯⋯⋯⋯⋯⋯⋯⋯⋯⋯⋯⋯⋯⋯⋯⋯⋯⋯⋯ 2文园地四⋯⋯⋯⋯⋯⋯⋯⋯⋯⋯⋯⋯⋯⋯⋯⋯⋯⋯⋯⋯⋯⋯⋯ 2六、教后:一、教材分析:本单元围绕“生活哲理”为主题 ,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 但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 当我们遇到难题时 , 只要开动脑筋 , 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 懂得生活中的一些道理。
《寓言二则》让我们从古人所做的事情中 , 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 《画杨桃》让我们知道了看问题或做事情的时候要从实际出发, 不能凭空想象;《小马过河告诉我们亲身实践的重要性。
让我们从本单元的一篇篇故事中, 感悟生活的哲理。
二、单元教学目标:会写 25 个认识的字,认识、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正确书写,练习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43 个常用字,读准字音, 结合词句了解意思。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
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语。
四、课时安排:8五、教后记:第六单元一、教材分析:第六单元 , 围绕“神奇的大自然”为主题,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神奇的大自然中。
我们只要留心观察 , 就会发现自然界中有许许多多奇妙的东西:《古诗二首》会让我们从古人眼中认识到自然界是美丽的, 是令人向往的 ;《雷雨》会让我们领略到夏天的雷雨由猛烈到平静的转变 ,从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能让我们懂得,自然界中有许许多多有趣的指南针, 它们会给我们指明前进的道路; 《太空生活趣事多》会让我们步入太空 , 感受太空生活的“趣” , 但这需要我们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
在本单元课文中, 我们在感受大自然神奇的同时 , 也要养成努力学习的好习惯, 以为知识是探索大自然的基础。
二、单元教学目标:会写 25 个认识的字,认识、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正确书写,练习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45 个常用字,读准字音, 结合词句了解意思。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
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语。
四、课时安排:10五、教后记:第七单元一、教材分析:第七单元 , 围绕“童话故事” 为主题 , 本单元由四篇童话故事构成,带领我们再次走进童话世界。
我们会从一个个有趣的故事中感受到伤心、快乐、理解甚至误解, 而这些都是组成生活的一部分。
《大象的耳朵》一文会让我们知道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与众不同或许会让自己更能适应生活。
在《蜘蛛开店》一文中 , 我们会认识各种各样的小动物,了解它们之间发生的许多奇妙的故事。
《青蛙卖泥塘》一文让我们懂得劳动能改变环境, 更能使自己的生活变得快乐。
《小毛虫》一文让我们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并应该把事情做好。
让我们走进课文, 从这些故事中品尝生活的百味。
二、单元教学目标:会写 34 个认识的字,认识、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正确书写,练习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55 个常用字,读准字音, 结合词句了解意思。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
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语。
四、课时安排:10五、教后记 :第八单元一、教材分析:第八单元 , 围绕“神话故事”为主题, 本单元课文有神话故事,有诗歌,还有充满道理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