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ICP(课堂PPT)

合集下载

ICPMS的原理和使用PPT课件

ICPMS的原理和使用PPT课件

• 由于等离子体的电离环境由 Ar限定, 所以大多数分析元
15
素被有效地电离为单电荷离子
.
接口
接口是ICP-MS仪器的心脏,采样锥和截取锥是 其关键部件 (一个冷却的采样锥(大约1mm孔径) 和截取锥(大约0.4-0.8mm孔径)组成, 两孔相 距6-7mm。
接口的功能是将等离子体中的离子有效传输到质谱仪
5
.
原理:
(2)通过ICP-MS的接口将等离子体中的离子有效传 输到质谱仪; (3)质谱是一个质量筛选和分析器,通过选择不同 质核比(m/z)的离子通过来检测到某个离子的强度, 进而分析计算出某种元素的强度。
ICP-MS灵敏度非常高,可以测量ppb及ppb以下浓度 的微量元素。
6
.
总结起来:
原子化 将原子化的原子大部分转化为离子 离子按照质荷比分离 计算各种离子的数目
11
.
样品引入系统(气动雾化系统)
等离子气 辅助气 Peltier 冷却雾室
混合气 载气
ICP 炬管 等离子体
RF 线 圈 雾化器 蠕动泵
内标/稀释
12
样品
.
ICP(电离源):
电离源是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其主体是一个由 三层石英套管组成的炬管,炬管上端绕有负载线圈,三 层管从里到外分别通载气,辅助气和冷却气,负载线圈 由高频电源耦合供电,产生垂直于线圈平面的磁场。如 果通过高频装置使氩气电离,则氩离子和电子在电磁场 作用下又会与其它氩原子碰撞产生更多的离子和电子, 形成涡流。
真空度直接影响离子传输效率、质谱波形及检测器寿命。
18
.
ICP-MS的使用和注意事项
19
.
仪器的使用
一、仪器的准备: 1、开机抽真空: 抽到Penning 压力 小于6.0×10-7mbar。 长时间不用抽真空约需 一天一夜,一般只需要 一晚上。抽真空的过程 中涡轮泵速一般都保持 在999.98。

ICP基本原理ppt课件

ICP基本原理ppt课件
辅助气—“点燃”等离子体 雾化气—形成样品气溶胶
将样品气溶胶引入ICP 对雾化器、雾化室、中心管起清洗作 用
ppt精选版
28
2.2.4 等离子炬管
外层管:外层管通Ar气作为冷却气,沿切线方向引入,并螺 旋上升,其作用:第一,将等离子体吹离外层石英管的内壁, 可保护石英管不被烧毁;第二,是利用离心作用,在炬管中心 产生低气压通道,以利于进样;第三,这部分Ar气流同时也参 与放电过程 中层管: 中层管通人辅助气体Ar气,用于点燃等离子体。 内层管:内层石英管内径为1~2mm左右,以Ar为载气,把经过
ppt精选版
3
2. 历史:
ppt精选版
4
3.原子发射光谱分析的特点
(1) 多元素同时检测能力。可同时测定一个样品中的多种元素。每 一个样品一经激发后,不同元素都发射特征光谱,这样就可同 时测定多种元素。
(2) 分析速度快。若利用光电直读光谱仪,可在几分钟内同时对 几十种元素进行定量分析。分析试样不经化学处理,固体、液 体样品都可直接测定。
这样经简化后就成为:
I = AC b
式中,A为与测定条件有关的系数。式为原子发射光谱定量分析的 基本公式。
ppt精选版
18
1.5 原子发射光谱仪的基本构成
AES仪器主要由光源(热源)、进样系统、单色 系统、检测系统、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五部分组 成。由于在后面的ICP中要涉及各个部分,因此, 这里就不作详细介绍了。
离子状态; 阳离子和电子数几乎相等; 等离子体的温度较高,最高温度10000K。
ppt精选版
23
2.2 ICP形成的原理
等离子体
ICP装置由: 高频发生器和感应线圈; 炬管和供气系统; 进样系统;
磁力线 高频耦合线圈

ICP培训课件

ICP培训课件
PHZ-预热区 尾焰
离子・发射光谱的产生
离子化(游离)
E2 E1 E0 激发状态 2 1 离子 电子 原子核 能级 エネル ギ- E2 E1 ΔE hν
离子化
频率ν
◆在等离子体中元素原子化、离子化 ◆在等离子体中元素发射特征波长的光
9
ICP发射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
1.
2. 3.
ICP发射光谱分析过程主要分为三步, 即激发、分光和 检测. 利用等离子体激发光源(ICP)使试样蒸发汽化, 离解 或分解为原子状态,原子可能进一步电离成离子状态, 原子及离子在光源中激发发光。 利用光谱仪器将光源发射的光分解为按波长排列的光 谱。 利用光电器件检测光谱,按测定得到的光谱波长对试 样进行定性分析,按发射光强度进行定量分析
ICP-AES
2 基体效应的干扰
喷射管 样品与标准溶液粘度的差异
干扰因素
ICP-AES
2 基体效应的干扰
使用内标。
干扰因素
ICP-AES
3 电离效应的干扰
@
易电离的元素引起的电离干扰。ICP-MS 更为严重。包括增强或抑制效应。
干扰因素
ICP-AES
3 电离效应的干扰的消除
仪器条件的最佳化 加入电离效应缓冲液
ICP发射光谱分析方法
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
半定量分析 需进行使样品溶液化的前处理
定性分析
定性分析
要确认试样中存在某个元素,需要在试样 光谱中找出三条或三条以上该元素的灵敏 线,并且谱线之间的强度关系是合理的; 只要某元素的最灵敏线不存在,就可以肯 定试样中无该元素。
定量分析
工作曲线法
标准样品的组成与实际样品一致 在工作曲线的直线范围内测定
轴向和横向观测

《ICPAES及分析方法》课件

《ICPAES及分析方法》课件
AES的发展趋势
1 技术的改进和创新
2 应用领域的拓展
3 挑战和机遇
讨论ICPAES技术在不断发 展和改进的趋势。
探究ICPAES在新的应用领 域中的拓展和应用。
探讨ICPAES所面临的挑战 和未来的发展机遇。
结语
总结ICPAES的重要性 和应用前景
强调ICPAES在环境和材料分析 中的重要性,并展望其应用前 景。
3
仪器的维护和保养
提供ICPAES仪器的保养和维护建议,确保准确性和可靠性。
ICPAES分析结果的解释
获得的数据类型
介绍ICPAES分析得到的数据类型,如谱图、元素浓度等。
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阐述如何处理和分析ICPAES分析结果,以获得有意义的结论。
结论和建议
总结ICPAES分析结果并提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ICPAES的优点
列举ICPAES相比其他分析方法的优势和特点。
ICPAES的应用
分析环境样品 分析材料中的元素及其含量
如土壤、水体、气体等 如金属、陶瓷、电子、玻璃等
ICPAES分析方法
1
样品的制备
介绍ICPAES分析前的样品制备过程。
2
光谱仪的操作
详细说明如何操作ICPAES光谱仪进行分析。
《ICPAES及分析方法》 PPT课件
这份PPT课件将详细介绍ICPAES及其分析方法。ICPAES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环境 和材料分析领域的仪器,本课件将深入讲解其原理、应用、方法和结果解释。
什么是ICPAES
ICPAES的定义
介绍ICPAES是什么,以及它的全称是什么。
ICPAES的原理
解释ICPAES使用的原理和基本工作方式。
提醒注意事项和问题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ICP)及其应用介绍 PPT课件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ICP)及其应用介绍 PPT课件

4.样品处理
高压密封罐消解
高压密封罐由聚四氟乙烯密封罐和不锈钢套筒构成。试样和酸放在带盖的 聚四氟乙烯罐中,将其放入不锈钢套筒中,用不锈钢套筒的盖子压紧密封聚四 氟乙烯罐的盖子,放入烘箱中加热。加热温度一般在120~180℃。聚四氟乙烯 罐的壁较厚,导热慢一般要加热数小时。停止加热后必须冷却才能打开。溶剂: 硝酸;硝酸+过氧化氢
谱线强度与浓度的关系
1. 标准曲线法
在ICP-AES定量分析中,谱线强度I与待测元素浓 度c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有很好的线性关系I=KCb。K与 光源参数、进样系统、试样的蒸发激发过程以及试样 的组成等有关。b与试样的含量、谱线的自吸有关,称 为自吸系数。在高浓度时,b1,曲线发生弯曲。
光谱定量分析的依据是: I = ACb
2.仪器结构
2.ICP发射光谱仪的构成
2.ICP结构-仪器类型
单道扫描型光谱仪 固定多通道型光谱仪 全谱直读型光谱仪
• 谱线选择灵活 • 定量、定性和半定量分
析 • 仪器价格低 • 分析速度慢,精度稍差
• 多元素同时测定,分析速 度快
• 分析精度高、稳定性好 • 操作简单,消耗少
全谱直读式的等离子光谱仪,它采用 中阶梯光学系统结合固体检测器(CID ,CCD),既具有单道的灵活性,又 有多道的快速与稳定。
Plasma点火原理
炬管中的原子氩并不导电,因而也不会形成放电 。当点火器的高频火花放电在炬管内使小量氩气电离 时,一旦在炬管内出现了导电的粒子,由于磁场的作 用,其运动方向随磁场的频率而振荡,并形成与炬管 同轴的环形电流。
原子、离子、电子在强烈的振荡运动中互相碰撞 产生更多的电子与离子。磁场的强度和方向随时间而 变化,受磁场加速的电子和离子不断改变其运动方向 ,导致焦耳发热效应并附带产生电离作用。这种气体 在极短时间内在石英的炬管内形成一个新型的稳定的 “电火焰”光源。

ICP-OES基本原理课件

ICP-OES基本原理课件

学习交流PPT
24
2.2.1 高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震荡电路
学习交流PPT
25
2.2.2 ICP进样系统及等离子炬管
ICP
将样品溶液雾化连续导入ICP中
火焰
高频线圈
等离子炬管
雾室
冷却气 (Ar) 等离子(辅助)气 (Ar)
雾化器
样品溶液
学习交流PPT
26
ICP焰明显地分为三个区域:
1)焰心区呈白色,不透明,是高频电流形成的涡流区,等离子体主要通过 这一区域与高频感应线圈耦合而获得能量。该区温度高达10000K。
其特点: 高温下电离的气体(Ionized gas);
离子状态; 阳离子和电子数几乎相等; 等离子体的温度较高,最高温度10000K。
学习交流PPT
23
2.2 ICP形成的原理
等离子体
ICP装置由: • 高频发生器和感应线圈; • 炬管和供气系统; • 进样系统;
磁力线 高频耦合线圈
样品粒子
三部分组成,高频发生器的作用是产生高频磁场以供给等 离子体能量。应用最广泛的有自激发生器和利用石英晶 体压电效应产生高频振荡的他激式高频发生器,其频率 和功率输出稳定性高。频率多为27-50 MHz,最大输出 功率通常是1-4kW。
激 光 ~ 10000
~ 10000
很好 LTE 固体、液体
学习交流PPT
21
2.ICP发射光谱分析 原理
2.1 什么是ICP
ICP( Inductive Coupled Plasma )即为电感耦合高频等离子体光
源。
等离子体( Plasma ):一般指电离度超过0.1%被电离了的气 体,这种气体不仅含有中性原子和分子,而且含有大量的电子 和离子,且电子和正离子的浓度处于平衡状态,从整体来看是 出于中性的。利用电感耦合高频等离子体(ICP)作为原子发射 光谱的激发光源始于上世纪60年代。

ICP原理讲解全解析课件

ICP原理讲解全解析课件
(3) 选择性好。每种元素因原子结构不同,发射各自不同的特征 光谱。在分析化学上,这种性质上的差异,对于一些化学性质 极相似的元素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例如,铌和钽、锆和铪、 几十个稀土元素用其他方法分析都很困难,而发射光谱分析可 以毫无困难地将它们区分开来,并分别加以测定。
(4) 检出限低。一般光源可达10~0.1μg﹒g-1(或μg﹒cm-3),绝 对值可达1~0.01μg。电感耦合高频等离子体(ICP)检出限可 达ng﹒g-1级。
其核外电子就从一种能量状态(基态)跃迁至另一能量状态 (激发态); 3)处于激发态的原子或离子很不稳定,经约10-8秒便跃迁返 回到基态,并将激发所吸收的能量以一定的电磁波辐射出来; 4)将这些电磁波按一定波长顺序排列即为原子光谱(线状光 谱); 5)由于原子或离子的能级很多并且不同元素的结构是不同的, 因此对特定元素的原子或离子可产生一系不同波长的特征光 谱,通过识别待测元素的特征谱线存在与否进行定性分析— 定性原理。
内焰区位于焰心区上方,一般在感应圈以上10-20mm左右,略带淡蓝色, 呈半透明状态。温度约为6000-8000K,是分析物原子化、激发、电离与 辐射的主要区域。
3)尾焰区在内焰区上方,无色透明,温度较低,在6000K以下,只能激发 低能级的谱线。
2.2.3 ICP光源的气流
冷却气—起冷却作用,保护石英炬管免被高温 融化
原子、离子、电子在强烈的振荡运动中互相碰撞产生更多的电 子与离子。终于形成明亮的白色Ar-ICP放电,其外形尤如一滴 刚形成的水滴。在高度电离的ICP内部所形成的环形涡流可看 作只有一匝的变压器次级线圈,而水冷的工作线圈则相当于变 压器的初级线圈,它们之间的耦合,使磁场的强度和方向随时 间而变化,受磁场加速的电子和离子不断改变其运动方向,导 致焦耳发热效应并附带产生电离作用。这种气体在极短时间内 在石英的炬管内形成一个新型的稳定的“电火焰”光源。

ICPMS原理PPT课件

ICPMS原理PPT课件
第21页/共23页
第22页/共23页
谢谢您的观看!
第23页/共23页
第16页/共23页
ICP-MS的基本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构和原理图
第17页/共23页
Ion Mirror Optics for ICP-MS
• Focuses all analyte ions into the mass analyzer, irrespective of the energy spread
不想要的离子如光子、中子 静电场
• 等离子体(Plasma)一般是指电离度超过0.1%被电离了的气体,这种气体不仅 含有中性原子和分子,而且含有大量的电子和离子,且电子和正离子的浓度处于 平衡状态,从整体来看是处于中性的。从广义来讲像火焰和电弧的高温部分、火 花放电、太阳和恒星表面的电离层等都是等离子体。
第9页/共23页
ICP(Inductive Coupled Plasma)
第12页/共23页
等 离 子 体 的 能 量 很 大 , 有 将 近 1 0 0 0 0 K 。 几 乎 所 有 的进入到等离子体的分子都能被电离,从而被ICPMS测定。
第13页/共23页
ICP-MS中的同位素
• 例:镍
58Ni
质子数
28
电子数
28
中子数
30
质量数
58
原子序数
28
自然丰度
68.1%
18icpms的基本结构和原理图19ionmirroropticsfocusesallanalyteionsmassanalyzerirrespectiveenergyspread不想要的离子如光子中子静电场21四极杆质谱仪是一个由四个平行的导电棒组成的质量过滤器只有具有一定质荷比的离子才能通过质量不符合要求的离子或与棒相碰撞或离开棒乊间的轨道被真空泵抽出系22icpms的优点常规对ppb级或以下的元素进行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了方便起见,我们可先看看AES所用到的光源, 并比较其各自的特征:
19
1.5.1 AES光源种类
光源
经典光源 现代光源
火焰 电弧 火花
直流电弧 交流电弧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 激光光源
20
1.5.2 AES光源的比较
(5) 准确度较高。一般光源相对误差约为5%~10%,ICP相对误 差可达1%以下。
(6) 试样消耗少。 (7) ICP光源校准曲线线性范围宽可达4~6个数量级。这样可测定
元素各种不同含量(高、中、微含量)。一个试样同时进行多 元素分析,又可测定各种不同含量。目前ICP-AES已广泛地应 用于各个领域之中。 (8)常见的非金属元素如氧、硫、氮、卤素等谱线在远紫外区, 目前一般的光谱仪尚无法检测;还有一些非金属元素,如P、 Se、Te等,由于其激发电位高,灵敏度较低。
,当c接近0时所观察到的谱线,是理论上的灵敏线或第一共振线。
4. 分析线:在进行元素的定性或定量分析时,根据测定的含量范围的实验 条件,对每一元素可选一条或几条最后线作为测量的分析线。 5. 自吸线:当辐射能通过发光层周围的蒸汽原子时,将为其自身原子所吸 收,而使谱线强度中心强度减弱的现象。 6. 自蚀线:自吸最强的谱线的称为自蚀线。
16
强度
定量分析原理
I
I
0 C
I aC
浓度 C
17
在光谱定量分析中,谱线强度与被测元素浓度成正比,而自吸严 重影响谱线强度。所以,在定量分析时必须注意自吸现象。 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单位体积内的基态原子数目No和元素浓度 C的关系为
No= aC bq 式中,b为自吸系数,当浓度很低时,原子蒸气的厚度很小;b=1, 即没有自吸。a与q是与试样蒸发过程有关的参数;不发生化学反 应时,q =1,a又称为有效蒸发系数 。
这样经简化后就成为:
I = AC b 式中,A为与测定条件有关的系数。式为原子发射光谱定量分析的
基本公式。
18
1.5 原子发射光谱仪的基本构成
AES仪器主要由光源(热源)、进样系统、单色 系统、检测系统、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五部分组 成。由于在后面的ICP中要涉及各个部分,因此, 这里就不作详细介绍了。
3)用检测器检测光谱中谱线的波长和同的原子具有不同的能级,在一般的情况下,原子处于能
量最低的状态,即基态,当电子或其他粒子与原子相互碰撞
,如果其动能稍大于原子的激发能,就可使该气态原子获得
一定的能量,从原子的基态过渡至某一较高能级,这一过程
叫做激发。
13
发射
+
电子返回低能级 发出特定波长的光 DE=k/l k 12400
6
1.2 原子发射几个基本概念
1. 灵敏线:激发电位较低的谱线,常为原子线(电弧线),或离子线(
火花线)。与实验条件有关。 2. 共振线:从激发态到基态的跃迁所产生的谱线。由最低能级的激发态到 基态的跃迁称为第一共振线。一般也是最灵敏线。与元素的激发程度难易 有关。 3. 最后线:或称持久线。当待测物含量逐渐减小时,谱线数目亦相应减少

14
返回基态 发出光
原子光谱的产生
激发态
+
多种能量传输
发射光取决于能级间能量差
h = Planck’s 常数, n = 频率, c = 光速, l = 波长
DE = hn = hc/l
15
1.4. AES 定性定量原理
量子力学基本理论告诉我们: 1)原子或离子可处于不连续的能量状态,该状态可以光谱项
l124 (n0)m 12 4205 .6n3m
EmE0 4.9ev
10
一些元素的离子化势能 (eV)
11
Lit.: Zaidel
原子发射光谱法包括了三个主要的过程,即:
1)由光源提供能量使样品蒸发、形成气态原子、并进一步使气 态原子激发而产生光辐射;
2)将光源发出的复合光经单色器分解成按波长顺序排列的谱线, 形成光谱;
7
1.3 原子能级图及能级的跃迁
8
+
激发
ab c d a,b激发 c 电离 d 离子激发
能级图
离子激发态
发射
e
离子基态
~l 4
} 激发态 {
h ~l 3
f g
~l 2
~l 1
e 离子发射 f,g,h 原子发射
9
激发发光---原子光谱的产生
l ch
Em E0
入-波长,C-光速,h-普朗克常数, E0-基态能级能量,Em-激发态能 量 汞的第一激发态为4 . 9ev,
3
2. 历史:
4
3.原子发射光谱分析的特点
(1) 多元素同时检测能力。可同时测定一个样品中的多种元素。每 一个样品一经激发后,不同元素都发射特征光谱,这样就可同 时测定多种元素。
(2) 分析速度快。若利用光电直读光谱仪,可在几分钟内同时对 几十种元素进行定量分析。分析试样不经化学处理,固体、液 体样品都可直接测定。
来描述; 2)当处于基态的气态原子或离子吸收了一定的外界能量时,
其核外电子就从一种能量状态(基态)跃迁至另一能量状态 (激发态); 3)处于激发态的原子或离子很不稳定,经约10-8秒便跃迁返 回到基态,并将激发所吸收的能量以一定的电磁波辐射出来; 4)将这些电磁波按一定波长顺序排列即为原子光谱(线状光 谱); 5)由于原子或离子的能级很多并且不同元素的结构是不同的, 因此对特定元素的原子或离子可产生一系不同波长的特征光 谱,通过识别待测元素的特征谱线存在与否进行定性分析— 定性原理。
(3) 选择性好。每种元素因原子结构不同,发射各自不同的特征 光谱。在分析化学上,这种性质上的差异,对于一些化学性质 极相似的元素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例如,铌和钽、锆和铪、 几十个稀土元素用其他方法分析都很困难,而发射光谱分析可 以毫无困难地将它们区分开来,并分别加以测定。
5
(4) 检出限低。一般光源可达10~0.1μg﹒g-1(或μg﹒cm-3),绝 对值可达1~0.01μg。电感耦合高频等离子体(ICP)检出限可 达ng﹒g-1级。
ICP发射光谱分析
1
目录
1. 原子发射法简介 2.ICP发射光谱分析原理 3.ICP发射光谱仪的构成 4.ICP发射光谱分析方法 5. 样品的前处理
2
1.原子发射法简介
1.1 概述 1.定义:
AES是据每种原子或离子在热或电激发, 处于激发态的待测元素原子回到基态时发 射出特征的电磁辐射而进行元素定性和定 量分析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