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无处不在的能量知识点
六年级科学第二单元 无处不在的能量知识点

第二单元无处不在的能量知识点20、生命离不开能量,能量是维系生命的核心因素。
我们需要的能量主要来源于食物。
21、人体消耗能量的途径是:维持基础代谢,劳动消耗,生长需要。
22、人体消耗能量的主要去向就是变成热能散发。
22、让身体热起来最常用的方法是:运动、烤火、吃火锅、多穿衣服等。
23、其中运动是使身体快速热起来的有效方法。
24、北极熊为什么不怕冷?(1)北极熊有厚厚的皮毛,具有保温作用,可以抵御严寒。
(2)北极熊皮下脂肪很厚,能够抵御严寒。
(3)以富含脂肪的动物为食。
25、摆是由摆线和摆锤组成的。
24、像荡秋千这样的运动叫做摆动。
25、摆在摆动时,摆出去,再回来,叫摆动一次。
摆出去或摆回来叫摆半次。
26、大约在400多年前,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现了摆的秘密:⑴对于同一个摆,摆动的快慢是一定的;26、⑵摆摆动的快慢与摆线的长短有关,与摆锤的轻重无关;⑶摆线越长,摆摆动的越慢,摆线越短,摆摆动的越快。
27、生活中类似摆的现象:27、(1)荡秋千;(2)钟摆;(3)荡船;(4)摇篮。
28、摆在摆动过程中:28、下降时,能量由重力势能转化成动能。
上升时,能量由动能转化成重力势能。
,29、古人取火的方法有:钻木取火,阳燧取火,火镰和火石取火等。
30、火是人类最早利用的自然力,火的使用宣告了人类茹毛饮血历史的结束,是人类在文明的征程上迈进的一大步。
31、在钻木取火的过程中将机械能转化成热能。
古人钻木取火的道理是将机械能转化成热能。
32、生活中机械能能转化成热能的现象(1)钻木取火;(2)擦燃火柴;(3)双手互相摩擦会发热;(4)流星下落过程发光发热。
33、能量转化现象有时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利影响。
34、摩擦生热现象有时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利影响,例如:(1)高速行驶的汽车容易爆胎;(2)手钻工作时,钻头会很热。
35、利用电流通过绕制的线圈产生磁性的装置叫做电磁铁。
36、电磁铁由铁芯和线圈两部分构成,电磁铁是将电能转化成电磁能的装置。
无处不在能能量复习知识点

第二单元1、风能、电能、机械能、化学能、声能、磁能、光能、热能、水能等都是能量,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能量。
举出生活中利用能量的例子:声能:声纳探测仪光能:太阳能热水器、电能:电灯、热能:做饭、风能:风车转磁能:磁悬浮列车、机械能:骑自行车、化学能:汽油燃烧、水能:水利发电、2、能量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我们能看见它产生的效果。
食物和汽油中储存着化学能。
3、能量的单位是千焦。
儿童每天消耗9623千焦;轻体力劳动人每天消耗10032千焦;重体力劳动人每天消耗11704千焦。
4、利用能量的角度分析如何保证我们身体健康:过多或过少的获取能量,都不利于身体健康。
只有保证身体中的能量平衡,才能保证我们的健康。
5、各种生物的生命活动都要消耗(能量),人类和其他动物是通过食物获取所需能量的,而食物的最终来源是(植物)。
能量的最终来源是植物。
植物中的能量来自太阳。
并以另一种形式贮藏在淀粉中。
太阳光的能量形式主要是光能,贮藏在淀粉中的能量形式是化学能。
6、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绿色植物的根和叶能摄取外界的二氧化碳和水,并通过吸收太阳光,在绿叶中合成淀粉。
在这一过程中,叶片中绿色物质将太阳光的能量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淀粉等物质中,同时释放出氧气。
(二氧化碳+水→氧气+淀粉)7、绿色植物在地球上生存有什么意义?首先能量的最终来源是植物,人和动物都离不开绿色植物,人和动物必须依靠绿色植物提供的氧气生存,人的衣食住行离不开绿色植物。
其次是绿色植物维持着大气平衡,还可以调节气候、减少噪音和空气污染。
8、食物链:动物与动物之间、动物与植物之间存在着“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
根据食物关系,可以把一些动植物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就像一条由很多链环组成的锁链一样,人们把动植物之间的这种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在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在不断地流动着。
9、能量和物质是怎样在食物链中进行传递或转化的:如小麦→蝗虫→青蛙→蛇这条食物链中,当太阳的光能通过小麦的光合作用进入之后,变转化为化学能,并按照小麦→蝗虫→青蛙→蛇的顺序,逐级单向传递或转化。
八年级上册能量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能量知识点能量是物质所具有的某种性质,是所有物质运动的基础。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能量无处不在,我们每天所做的事情都与能量有着密切的关系。
八年级上册的物理课程中,有许多与能量有关的知识点,下面就为大家简要介绍几个重要的能量知识点。
1.能量的定义和单位能量是物质所具有的某种性质,能够引起物体状态或形态的变化。
我们通常用焦耳(J)作为能量的单位进行计量。
日常生活中,我们所使用的电器都是用焦耳来计算电能的消耗量。
2.势能和动能势能和动能是物体在运动或静止过程中所具有的两种状态,它们都是能量的表现形式。
势能是指物体具有的由于其位置或形态所产生的储备能力,如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等等。
而动能是指物体运动所具有的能量,其大小与物体质量和速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3.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定律,它表明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机械能的总量是不会改变的。
也就是说,当物体在进行静止或运动过程中发生形态或状态的变化时,系统内所有物体的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只会变化其势能和动能的分配比例。
4.能量转换能量可以在各种形态间进行转换,例如电能可以被转化成光能、热能等等。
在物理课程中我们也会学习到一些能量转换的实例,例如水运动时形成的水流动能可以被转化成电能,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化学能也可以被转换成机械能。
5.热能热能是一种特殊的能量形态,它指物体所具有的由于分子热运动而产生的能量。
热能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例如我们用热水器加热水,太阳对地球的热辐射等等。
总结八年级上册物理课程中涉及到的能量知识点非常广泛,我们需要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验操作来深入理解其背后的原理。
掌握好这些知识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物理世界,也可以为我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 无处不在的能量

……………………………………………………………最新资料推荐…………………………………………………(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反思第二单元无处不在的能量无处不在的能量由于物质具有多种运动形式,能量也相应地有多种形式,如机械能、电能、光能、风能、核能等等。
随着科技的发展,全球人口的增加,能源逐渐减少,学习有关能量的知识以及培养节约能源的意识显然非常重要。
这一课的教学,我做到以下两点:第一点,我做好了充分的实验准备。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要探究问题离不开实验材料,充分的材料准备是活动的前提和保证,所以我每次在认真地备好课后,先把整个实验做一次或多次,并理出实验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找到解决方法,然后我就开始准备实验材料,很多材料学生学具里都没有,然后让学生自己准备一些材料,学生兴致很高,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一起完成实验。
第二点,我给了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
由于这学期时间充裕,所以我没有按照教参的进度,而是根据课的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好几课的内容都分为两课时,甚至三课时,充分地带领学生亲历整个探究过程,在探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从学生上课回答问题以及作业反馈,可以看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我认为只有让学生真正地动手动脑,才能学到真正的东西,我利用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都情不自禁地仔细观察。
当学生思考出“力量”一词时,我赶紧抓住转换成新课的知识“能量”,让学生很好地从自己的经验过度到新知,促进了学生对新知的理解。
今后要多抓住学生思维、学生的语言很好地和新知衔接。
借助实验,让学生很好地理解概念,并及时地板书。
最近的一段教学使我认识到,科学的重要概念一定要板书在黑板上,并且概念中重要的理解点要逻辑性地出现,使学生真正达到对知识的理解。
1。
小学科学教与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无处不在的能量

第二单元无处不在的能量主题记心中本单元以能量为核心,整合课程标准中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和地球宇宙世界中的相关内容,从系统的角度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能量,认识多种形式的能量,探究能量的转化和控制。
目的是指导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去提出有关能量的问题,并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猜测、设计实验、实验验证、收集整理信息、得出结论;在充分体验科学的认识过程中,培养学生猜想预测能力,观察、比较、分类能力,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动手制作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本单元包括“生活中的能量”、“植物与能量”、“动物与能量”、“它们是怎样工作的”、“电铃响叮当”、“能量的控制”。
8·生活中的能量名师点题:本课围绕“什么是能量,哪里用到能量“设计了三个活动。
活动1通过阅读和讨论,指导学生在联系实际的基础上认识各种各样的能量,发现能量可以为人类的生产生活做哪些事情,活动2和活动3引导学生寻找身边和食物中的能量的形式,运用前面所学的科学知识,体会能量与人们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观察、记录、整理和分析资料、归纳总结等科学探究能力。
目标认定:1能从各种人造机器和行为判断所使用的能量形式。
2能通过观察发现自己周围存在哪种形式的能量。
3能发现食物中所含能量从根源上来自哪类生物名师伴你行1认识各种能量观察图片,联系已有的知识,思考图片中各种现象是在什么作用下运动变化的。
得出结论:风车的转动利用了风能,声呐探测水中的沉船利用了声能,磁悬浮列车的运动运用了电磁能,电扇的转动利用了电能,太阳能热水器将水加热利用了光能,烹调饭菜利用了热能,汽车运行利用了化学能,人吃的食物中储藏着化学能。
将自己知道的实例填在下表中声能、光能、电能、热能、磁能、机械能、化学能等都是能量。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能量我们的周围每时每刻都有能量存在。
观察图看看用了哪些能量?晒衣物、室内采光利用了太阳能;衣服吹干用到了风能;电灯、电话、收音机、吸尘器用到了电能:收音机放出音量用到了声能;人和狗的生存用到了化学能。
小学科学粤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能量及其转换知识点整理2023春

第二单元能量及其转换1.能量有:光能、电能、热能、磁能、水能、太阳能、热能、生能。
2.游乐场里的U型滑板在没有马达提供动力的情况下,仍能沿着U型轨道往复运动几次,这是动能在起作用。
3.能量无处不在,能量有不同表现形式。
世间万物的运作都需要能量。
例如:U型管里滚动的小钢珠、移动的推土机、转动的风车等运动着的物体都具有动能。
4.动能属于机械能,它是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
5.电动机转动需要电能,把水烧开需要热能,绿色植物制造养分需要光能。
6.很多游乐设施都要用电才能开动,电也是一种能量的表现形式。
7.能够使物体“工作”或运动的本领叫做能量。
8.声音具有能量,这种能量是声能,如果扭扭蛇能转动它,转动时所具有的机械能是由声能转化而来的。
9.能量可相互转换,风能发电装置把风能转换成电能,太阳能发电装置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
10.古人常用钻木的方法获取火种,是由机械能转换成热能。
11.自古人们就把风能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中。
12.人们可以通过机械装置把风能转换成机械能。
13.电能转换成光能,可以用来照明;电能转换成热能,可以用来烹饪。
14.吃饭、上学的过程是把食物中的化学能转换成动能。
15.风能小吊车是把风能转换成机械能。
16.风能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资源。
17.风越大,风能就越大,提起的重物就越多。
18.空气流动形成了风。
19.手摇式发动机是利用动能转换成电能。
20.我们生活中所用到的电,是由发电站里的发电机将各种形式的能量转换而来的。
水力发电站利用水流推动发电机转动,水流具有的能量,经过一番转换后变成了电能。
21.电池是生活中常见的电源。
与水能发电机和风力发电机不同,电池是将化学能转换成电能的装置。
22.普通手电筒发光是靠电池提供电能的。
23.电风扇是将电能转换成风能,电熨斗是将电能转换成热能。
24.电磁起重机是搬动钢铁物品的机器。
接通电源时,电磁起重机的吸盘能把钢铁物体牢牢吸住。
25.电磁起重机能吸起钢铁,与吸盘里面的结构有关。
无处不在的能量科学知识点

无处不在的能量科学知识点伴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能源使用的需求越来越高。
为了更好地使用能源,了解一些基本的能源科学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通过一些例子介绍能源科学中的一些基础知识,旨在为读者提供关于能量的深入理解。
化学能化学能是指物质在化学反应中所蕴含的能量。
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多的现象都是利用化学能来表现的,比如火焰。
当把燃料点燃时,燃料就会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并释放出能量,这种现象被称为燃烧。
燃烧是最常见的化学反应之一,而燃烧所产生的化学能也是人们日常使用的能源之一。
电能电能是指通过电流传递所产生的能量。
电能是一种方便的能源,自19世纪以来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和日常生活中。
在我们的家庭中,电能被用于照明、电视、电冰箱、电脑等电器设备中,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
热能热能是物体温度运动分子所具有的能量,也是物体在温度不同的情况下所能够传递的能量。
热能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比如热水器、暖气等供暖器具就是利用热能来供应热量,这些设备通过一些技术手段来实现热能的利用。
核能核能来源于原子核内部所蕴含的能量,是一种非常强大的能源,也是目前被广泛使用的能源之一。
核能的应用主要是通过核反应来释放能量,比如核电站就可以利用这种反应来产生电能,然后供应到社会各个领域。
太阳能太阳能是指太阳发出的辐射能量,是一种常见的可再生能源。
太阳能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比如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热水器等,这些技术都能够利用太阳的能量来为生活提供能源。
风能风能是指通过风力运动所产生的能量。
风能也是一种常见的可再生能源,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和日常生活中。
比如,风力发电机就是一种利用风能来产生电能的设备,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和日常生活中。
总结本文介绍了能源科学中的几种基本知识点,这些知识点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对于人们更好地了解和使用能源,这些知识点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大的帮助。
随着技术的发展,未来的能源领域也将有更多的新的技术和应用,我们需要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以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变化。
冀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条二单元《无处不在的能量》PPT课件二

磁悬浮列车 (磁能)
电扇 (电能)
风车
(风能)
太阳能 (光能)
食物
(化学能)
声能、光能、电能、热能、 磁能、机械能、化学能等都 是能量,我们的生活中离不 开能量。
活动2:我们周围的能量
我们的生活中每时每刻都有各种能 量的存在,大家都知道我们周围有 哪些能量吗?让我们一起来找找吧!
观察下图,看看我们的生活中用到了 哪些能量?
太阳的 光能
当太阳光照射在植物身上时
植物果实储 存的化学能
当孩子吃食物时
人体储存 的化学能
当孩子骑自行车时
自行车的 机械能
当自行车转动时
发电机 的电能
当发电机 工作时
电炉的 热能
当电炉 烧水时
水蒸气 的热能
光能
声能和热能 化学能 机械能 电能 热能
作业:
• 自己动手制作一个能量 转化的小装置。
冀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无处不在的 能量》PPT课件 播放时点击目录中的课 题可跳转至本课内容
目 录
第二单元 无处不在的能量 8、生活中的能量 9、植物与能量 10、动物与能量 11、它们是怎样工作的 12、电铃响叮当 13、能量的控制
冀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无处不在的能量
8、生活中的能量
输出的能量 光能、热能
热能 电能 机械能
光能、声能、热能
风能
化学能 电能
化学能
机械能
这些能量转化装置可以使能量 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在转化过程中往往不只输出一 种形式的能,我们也不是利用了能 量输出的全部形式。 比如: 电灯为我们做的事是“照明”, 输出的能量形式是“光”和“热”。 我们需要的是“光”,热能虽然不 为我们所用,但它是伴生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⑴对于同一个摆,摆动的快慢是一定的; ⑵摆摆动的快慢与摆线的长短有关,与摆锤的轻重无关; ⑶摆线越长,摆摆动的越慢,摆线越短,摆摆动的越快。 4、生活中机械能能转化成热能的现象 (1)钻木取火;(2)擦燃火柴;(3)双手互相摩擦会发热; (4)流星下落过程发光发热。 5、摩擦生热现象有时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利影响,例如: (1)高速行驶的汽车容易爆胎;(2)手钻工作时,钻头会很热。 6、电磁铁的特性: (1)电磁铁的磁极方向与电池的电极方向和线圈的绕制方向有关; (2)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池的个数和线圈的匝数有关。 (3)电磁铁在通电情况下有磁性,在断电的情况下没有磁性。 7、电磁起重机 (1)工作原理:主要部分是电磁铁,它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原理搬运钢铁物品的机器。 (2)工作过程:接通电流时,电磁起重机能产生强大的磁场力,能够将过重的铁料收集和搬运 到指定的地方。切断电流时,重物就会被放下来。 (3)应用范围:使用十分方便,可以用在废钢铁回收部门、炼钢车间。 8、电可以产生磁,磁可以产生电吗? 电能生磁,磁能生电。例如变压器就是先把电能转化成磁能,然后再把磁能转化成电能。 9、(1)能量是一切活动的源泉,没有能量,我们无法生活,无法学习,无法工作;没有能量, 植物不会生长,雨水不会降落,太阳也不会发光。 (2)能量的存在形式多种多样,并以不同的方式储存、转化。 (3)地球上的能量归根到底来自太阳。 (4)灯泡能发光是将电能转化成了光能,电水壶烧水是将电能转化成了热能。 10、电视的声与像和太阳能之间有什么关系? 声:太阳能—电能—电磁能—声能 像:太阳能—电能—电磁能—光能 11、目前人类开发了那些新能源? 太阳能、核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能、氢能等 12、 我国在冻土区发现“可燃冰”有何意义? 我国在冻土去区发现的可燃冰,必将极大地开拓人类寻找新能源的视野,为经济社会可持续
第二单元-无处不在的能量知识 点
———————————————————————————————— 作者: ———————————————————————————————— 日期:
第二单元 无处不在的能量知识点
第二单元检测题
一、填空题:
1、生命离不开能量,能量是维系生命的核心因素。我们需要的能量主要来源于食物。
22、 凡是能够提供可利用的能量的物质统称为能源。人类的衣食住行、生产劳动等都离
不开能源。
23、 人们把煤、石油、天然气、水力等这些已经被广泛应用的能源叫做常规能源。
24、 目前尚未被人类大规模利用,而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开发、合理利用的能源叫做新
能源。
25、
1、 每餐摄入的食物当中应当以(五谷)类最多,其次是(瓜菜水果)类,适量吃些(奶品以及肉、
(√)
9、 随 着 科 学 的 发 展 , 人 类 有 可 能 造 出 永 动 机 。
(×) 10 钻 木 取 火 是 将 动 能 转 化 为 热 能 。 (√) 四、简答题:
1、 十字路口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一辆面包车和一辆轿车相撞,两位司机都说是对方超 速。通过交警勘察,交警发现轿车身后有长长的刹车痕迹,而面包车后面的刹车痕迹 很短。请你帮助交警判断这场车祸是由于谁超速造成的?
7、摆在摆动时,摆出去,再回来,叫摆动一次。
8、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是(摆线的长短),而与(摆锤的重量)无关。
9、生活中类似摆的现象: (1)荡秋千;(2)钟摆;(3)荡船;(4)摇篮。
10、摆在摆动过程中能量由重力势能转化成动能。
11、古人取火的方法有:钻木取火,阳燧取火,火镰和火石取火等。
12、火是人类最早利用的自然力,火的使用宣告了人类茹毛饮血历史的结束,是人类在文明
2、人体消耗能量的途径是:维持基础代谢,劳动消耗,生长需要。
3、人体消耗能量的主要去向就是变成热能散发。
4、让身体热起来最常用的方法是:运动、烤火、补充食物、吃火锅、多穿衣服等。
其中运动是使身体快速热起来的有效方法。
5、吃火锅或者辣椒时,身体会感到发热,这是由于(刺激使血液循环加快)引起的。
6、摆是由摆线和摆锤组成的。像荡秋千这样的运动叫做摆动。
(√)
5、 鹰可以不费力气的展开翅膀在天空滑翔,因此,鹰在滑翔时不需要消耗能量。 (×)
6、 电 磁 铁 的 一 个 好 处 是 可 以 不 借 助 能 源 自 己 工 作 。
(×)
7、 摆 锤 的 重 量 越 大 , 每 分 钟 摆 动 的 次 数 就 越 多 。
(×)
8、 电 磁 铁 的 磁 性 与 电 流 的 大 小 有 关 。
A、冬天摩擦双手取暖
C、汽车轮胎需要有花纹
声音
2、下列能量转化由热能转化为动能的是(D)
A、风力发电
静电
C、小朋友从滑梯顶端滑下
力。
3、轮胎上沟纹的主要作用是(A)
A、增加与地面的摩擦
B、排出雨水和泥水
4、下列维生素有利于儿童骨骼生长的是(B)
A、维生素 A
B、维生素 D
D、摆线长10 厘米,摆重 50
B、冬天脚冷时跺跺脚 D、火车在刹车时发出尖锐的
B、用塑料摩擦头发产生 D、汽车燃烧汽油产生动
C、增加车身的缓冲 C、维生素 E
6、由于摩擦,物体运动会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B)
A、动力
B、阻力
C、牵引力
6、下面不属于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的是(C)
A、流星发出光芒
B、钻木取火
C、摆的摆动
7、下列机械利用了电磁铁的是(A)
(听筒)等都利用了电磁铁。
18、 电磁铁能吸铁,隔着物体也能吸铁,有南极和北极,也有指示南北的性质。
19、 在电流一定时,电磁铁线圈的匝数越多,获得的磁力就(越大)。
20、 灯泡的能量来自于(电能),灯泡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
21、 太阳能的优点:环保无污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应用范围广泛。
的征程上迈进的一大步。
13、在钻木取火的过程中将机械能转化成热能。
古人钻木取火的道理是将机械能转化成热能。
14 钻木取火利用了(摩擦生热)的原理。
15、利用电流通过绕制的线圈产生磁性的装置叫做电磁铁。
16、电磁铁由铁芯和线圈两部分构成,电磁铁是将电能转化成电磁能的装置。
17、电磁铁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电磁起重机)、(电铃)、(磁悬浮列车)、(马达)、
三、判断题:
1、 为了获得能量,人们需要不停的进食,特别是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要大量补充。 (×)
2、 人 在 乘 坐 电 梯 上 下 楼 时 不 需 要 能 量 的 转 化 。
(×)
3、 摆 的 摆 线 越 短 , 摆 动 的 速 度 就 越 快 。
(√)
4、 电 磁 铁 广 泛 应 用 于 日 常 生 活 中 。
A、电铃
B、汽车发动机
C、吊车的滑轮
8、灯泡是将(C)
A、热能转化为电能
B、光能转化为热能
C、电能转化为光能
10、摩擦产生热量的多少与(C)无关。
A、摩擦面的粗糙程度
B、接触面的大小
C、接触面的温度
11、下面现象不属于能量转化的是(C)
A、从滑梯上滑下,屁股发热 B、从音响中听到音乐
C、杠杆使工作变得省力
鱼、蛋类),(油、糖和盐类)要少吃。
10、12、发现惯性定律的科学家是(牛顿)。
13、发现电能生磁的科学家是(奥斯特)。
二、选择题:
1、15 秒内,下面的摆摆动的次数最多的是(米,摆重20
克
C、摆线长 25 厘米,摆重 20克
克
2、下面现象属于摩擦生热的是(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