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读懂古诗词

合集下载

怎样读懂古诗词

怎样读懂古诗词

怎样读懂古诗词古代诗歌,有比较浅显易懂的,但更多的在阅读理解上会有一定难度。

有时读一首诗,看了几遍还是不甚了了。

遇到这种情况,可尝试以下的方法,或许对理解诗意能助上一臂之力。

一、注意诗的题目。

诗歌题目往往有点明诗歌内容,定下感情基调的作用。

阅读时应注意将诗句内容与诗歌题目结合起来理解。

如北宋寇准《春日登楼怀归》一诗,从题目就可知此诗写的是诗人在春天登楼远眺所见之景,抒的是怀乡之情。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

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

旧业遥清渭,沉思忽自惊。

”这首诗出现在2005年高考的诗歌鉴赏题中,要求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从“聊”到“惊”的感情变化。

如果注意了诗的题目,就不难分析出这是眼前之景触动(惊)了诗人的思乡之情,答题就不会有偏差。

再如唐代诗人张旭的《山中留客》,诗题点明了这是一首留客之诗,诗的内容,便是诗人留客的话:“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诗中最后两句描写高山云深,景色奇妙,表达的是以美景留客之情。

如果不注意诗歌题目,就可能误解成只是诗人自己留恋美景。

还有一些诗歌,根据题目可以看出其体裁。

如汉代以后的诗人用古乐府诗题写诗,有塞上曲、塞下曲、从军行、陇西行、长干行、子夜吴歌等,其体裁还是乐府体。

唐诗人崔颢《长干行》:“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由题目可以断定这是乐府诗。

二、注意作者身世及所处的朝代。

知人论世是传统的解诗途径。

同样的景物,因诗人遭遇、心境的不同,会寓含截然不同的情感。

霜叶红了,有人赞美“红于二月花”,有人却伤心地觉得“总是离人泪”。

因此,读诗时,须注意诗人的遭遇如何、境况如何,注意诗人所处朝代的国势如何,朝政如何。

联系这些背景,有助于准确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这方面的信息有的诗歌考题会提供相关的注释,有的属于名家名篇的则不再加注,需要从平时积累的知识中回忆提取。

如南宋诗人戴复古的《江阴浮远堂》:“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

读古诗的四种方法

读古诗的四种方法

读古诗的四种方法古诗的鉴赏,是以读者主观感受和思考为前提,大致可以分为节奏感受、意境感受、结构感受、形象感受、情调感受、语言感受等几个方面。

1、节奏感受:鉴赏古诗最重要的是感受它的节奏,不同的节奏有着不同的意义,比如诗人的情绪、表达的对象、生活的状态等等。

2、意境感受:古诗常常伴随着一种意境,诗人用以表达自己的感情,有时候这种意境也可以带给读者深刻的思考。

3、结构感受:古诗的结构非常丰富,诗人使用结构上的变化来表达不同的意境,读者可以从结构上来领会古诗的表述方式。

4、形象感受:古诗经常以象征性的形象来表达其深刻的意境,读者应该多加细心地去体会,才能完全领会古诗蕴含的思想价值。

5、情调感受:古诗带给人的是一种情调,不同的情调可以调动人的心理,从而更好地理解诗人的心态。

6、语言感受:古诗的语言特点也是非常重要的,从语言特点上可以进一步直观地了解古诗的思想。

二、翻译法翻译古诗,除了对古诗原文的理解和鉴赏外,还要求读者了解古诗背景知识、熟悉汉语及修辞手法,结合翻译的要求,完成翻译作品。

1、了解古诗背景知识:古诗中常常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理解古诗的深层含义,要求读者具备比较广泛的历史文化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意义。

2、熟悉汉语及修辞手法:古诗的语言使用非常特别,读者必须具备良好的汉语能力和修辞手法,才能更好地翻译古诗。

3、结合翻译的要求:古诗的翻译不仅要求读者具备较好的文字功底和理解能力,还要求读者结合翻译的要求,对古诗进行准确的翻译,以保证翻译的正确性和准确性。

三、历史方法历史方法是从历史的角度对古诗进行研究,研究古诗本身、背景及其影响等多方面。

1、古诗本身:研究古诗要从古诗本身入手,从诗的内容、创作动机等多方面深入研究,以便全面了解古诗的思想价值。

2、背景:研究古诗还需要考察其背景,比如诗人的创作时间、地点、当时的社会、政治、文化、宗教等,这些背景对古诗的创作有着重要的影响。

3、影响:研究完古诗的背景后,还要对古诗的影响进行考察,看看古诗带给当时的社会和文化,以及它的思想价值。

读懂古诗的方法

读懂古诗的方法

读懂古诗的方法
读懂古诗,是理解中国古代文化、历史和艺术的重要途径。

下面是一些帮助你读懂古诗的方法:
1. 了解诗人背景:了解诗人的生活经历、时代背景、创作风格等,有助于理解其诗歌的内涵和主题。

2. 理解诗歌主题:古诗主题广泛,包括山水、友情、离别、爱情、政治等。

理解诗歌主题,有助于把握诗歌的情感和主旨。

3. 解读诗歌语言:古诗语言简练、含蓄,常常运用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

需要仔细解读诗歌语言,理解其深层含义。

4. 体会诗歌意境:古诗意境深远,通过描绘自然景物、生活场景等,营造出独特的艺术氛围。

需要用心体会诗歌的意境,感受其美的力量。

5. 关注诗歌结构:古诗结构严谨,往往遵循一定的韵律和节奏。

关注诗歌结构,有助于理解其内在的逻辑和美感。

6. 结合注释和典故:很多古诗涉及到历史典故和背景知识,需要结合注释和典故来理解。

这有助于深入了解诗歌的文化内涵。

7. 多读多背:读古诗需要多读多背,通过反复阅读和背诵,培养对古诗的语感和理解能力。

8. 借助工具书:遇到生僻字词或典故时,可以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查阅相关解释和用途。

总之,读懂古诗需要不断积累和努力。

通过了解诗人背景、理解诗歌主题、解读诗歌语言、体会诗歌意境、关注诗歌结构、结合注释和典故以及多读多背等方法,我们可以逐渐提高对古诗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理解古诗的四种方法

理解古诗的四种方法

理解古诗的四种方法古诗是中国传统文学形式之一,它包括诗歌、曲辞等,是中国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

古诗的创作不仅集中在抒情的文学创作,同时融入了对民族文化、历史、传统、习俗的思想和内容。

因此古诗具有独特的文化和思想内涵,理解古诗也就成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里,我们将介绍理解古诗的四种方法。

一、熟悉作者的文集读古诗时,熟悉作者的文集非常重要。

首先,要熟悉作者的身份、生活环境和文学作品,以了解作者的文学思想。

其次,要通过阅读作品,了解作者的文学风格和创作历史,以及作品背后的文化背景。

最后,要仔细研读和欣赏作者的文学作品,以增强对诗歌的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和文化内涵。

二、注重文句的表达古诗的精华在于文句的表达,要让文句的意义流畅的传达到对方,就必须通过语言的表达特点来进行探索和表述。

因此,在理解古诗时,要特别注重语句的表达,仔细研究古诗中的语法特点,努力把握文句的表达方式。

三、体会古诗的文化内涵古诗不仅抒发文学创作者的激情,还融入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因此,要理解古诗,就要结合作者生活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当时的文化、传统、习俗来分析古诗的文学思想。

这样,才能深刻地读懂古诗的含义,更好的体会古诗的精髓。

四、从人物关系中思考古诗中经常出现的都是忧愁、离别、怀念等人物关系,这些关系也会影响诗歌的情感和意境。

因此,在阅读古诗时,要多从人物关系出发,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每句诗的含义,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综上所述,理解古诗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从作者文集、文句表达、文化内涵、人物关系等多层面进行探索。

在理解古诗的过程中,应充分体会当时的文化精神,更好的领悟到古诗的精髓。

只有深入理解古诗,才能更加深入地领略中国文化的精髓,让古诗的精髓传承在时代中。

理解古诗词的方法有哪些

理解古诗词的方法有哪些

理解古诗词的方法有哪些1、阅读法:通过阅读古诗词,仔细理解其中的意思,有助于深入理解古诗词的内涵。

要结合上下文,多次阅读,留意一些细节,抓住古诗词的主旨,从中深入挖掘出历史、文化、习俗等内容。

2、联想法:联想法是研究古诗词的一种重要方法,其基本思想是从古诗词中特定的语言、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段出发,运用联想的方法去推测古诗词的深层内涵。

3、翻译法:翻译古诗词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内涵,可以让读者更清楚古诗词的语言形式,从而更好地理解其中所涉及的信息。

4、古典文学研究法:古典文学研究法是深入研究古诗词的重要方法,要了解古代文学创作的历史背景,从诗词的创作者的生平及作品的出处等方面入手,进一步深入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其反映的历史社会现实。

5、文学评论法:文学评论法是从审美的角度去深入分析古诗词的重要方法,从词句的艺术性、结构特点等方面进行深刻的分析,从而揭示古诗词的内在美感及它所蕴含的信息。

6、历史文化研究法:历史文化研究法也是深入理解古诗词的重要方法,要研究其中涉及的历史文化内容,从而理解古诗词中反映的历史文化背景。

7、对比法:对比法是从比较的角度去深入理解古诗词的重要方法。

可以将同一个作者的不同诗句、不同作者的同一诗句进行比较,从中发现不同的文学手法,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

8、社会学研究法:社会学研究法也是深入理解古诗词的重要方法,要研究其中涉及的社会现实,从而理解古诗词中反映的社会现实。

9、心理学研究法:心理学研究法也是深入理解古诗词的重要方法,要研究其中涉及的人物心理,从而理解古诗词中反映的心理状态。

10、结构分析法:结构分析法是从语言结构的角度去深入理解古诗词的重要方法。

要仔细分析古诗词的语法结构,发现古诗词的表达特点,从而使读者更深刻地理解古诗词的含义。

如何读懂古诗词?

如何读懂古诗词?

如何读懂古诗词?诗歌是一种文学体裁,诗歌的语言精练而且形象性强,通过丰富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性描述,达到抒情或者表达思想目的。

“精炼”意味着有很多省略,“形象”意味着需要想象力,“思想感情”看不见摸不着,“艺术性描述”毫无规律。

往往不同的人看同一首诗,却有不同的理解。

换个角度来说,一首诗的意义,一半是作者的创作,一半是读者的理解。

解读一首诗,没有什么特别的技巧,也没有什么万能公式,但却又几个重要的点,必须要注意。

第一:了解诗词后面的背景。

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很多人只是看到表面的,如果没用上“清明”这个背景,很难知道诗人这时候的心情,也想不到诗人为什么要喝酒,更加无法理解诗人描写“遥指杏花村”的表达的是心中的难过无法排解。

另一个背景,是写这首诗的背景。

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首诗,我们隐约能够感受到诗人心情放松欢快,但这种感觉不是太确定。

如果了解,这是李白原来别流放到夜郎,结果被押送到白帝城的时候,突然朝廷特赦,不用再去了。

这首诗是他死里逃生,顺着长江回家时侯写的。

了解这背景,再来看这首诗,一切就清楚多了。

第二:联系。

一首诗是一个整体,要把诗中的内容关系关联起来。

抓住主要线索,表达意图,整首诗就很容易理解。

比如一件事情。

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从几个字词“牧童”“捕”“蝉”,我们把它们联系起来:第一句牧童骑牛,第二句写他唱歌,第三句发现知了想抓,第四句写他停止唱歌和脚步。

这四句内容,相互关联很强,是一个事情的过程。

比如一个东西。

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又是叶、又是花、又是浪、又是竹,实际上看起来毫不相关的四件东西,都是反应风的神奇,只要我们看出“风”这条线索,理解这首诗就容易多了。

比如一个道理、一个结论。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如何快速读懂古诗词及注意事项

如何快速读懂古诗词及注意事项

如何快速读懂古诗词及注意事项一、如何快速读懂古诗词1、注意诗的题目。

2、抓住关键词(句)4、注意诗的语言特点。

诗歌的语言与散文的语言不同。

诗歌的语言是最凝练的,同样一件事用散文的语言来写,会是很长的一句话,或者是几句话,而诗歌却只用几个字。

如“高楼聊眺望”,若是写散文,会先交代某年月日,在某地登上一座怎样的高楼,然后再写极目眺望远处的情景,而诗句只有5个字。

诗歌语言也富于跳跃性,在句与句之间留下很多空白,需要读者通过想象作补充,还原诗歌的场景。

贾岛的《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寻访者与童子的三番问答,至少要用六句话来写,但诗人采用答话包孕问话的方法,精简为四句二十个字。

这就在句与句之间留下了空白,要我们读者去想象补充。

5、注意诗中的意象。

意象就是诗中描绘的艺术形象。

诗歌借助意象来表情达意。

诗人“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解读诗歌就要用心去把握蕴含于“山”“水”中的情意。

在古典诗歌中,有一些意象在不同时代不同诗人的笔下反复出现,其涵义也具有了稳定性。

对这些常见意象应作为读诗常识把握好。

常见意象一般具有的约定性的涵义。

但这些常见意象有时在诗人笔下还会有非约定性的涵义,同时,诗中更多的是诗人即兴描绘的意象,其涵义也不具有约定性,这些都需要从具体作品中去感受把握。

6、注意诗的最后两句。

卒章显志,是诗文常见的写法。

古代诗词常在末尾两句点明题旨,阅读时应该重点注意。

杜甫有一首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看前两句,只是写色彩明丽之美景,情感如何还难以确定。

后两句则点明了诗人思归之情。

诗人流落他乡,一年又一年,思乡心切而归期难知,心中是何等的伤痛。

由这后两句可知,此诗用的是乐景写哀的手法7、诗歌中常用比喻,尤其是暗喻、借喻用起来不露痕迹,要注意识别暗喻与明喻不同,其表现形式是比与被比的对象它们之间没有比喻词,而是用“是”、“为”、“当”、“化”等词连接。

如何理解古诗词

如何理解古诗词

如何理解古诗词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通过阅读和理解古诗词,不仅可以领略其优美的艺术魅力,还能增长文化修养和审美能力。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来解析如何理解古诗词。

一、注意把握文化背景和时代特点古诗词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时代条件下创作而成的,因此在理解古诗词时,需要了解相关文化背景以及当时社会和历史情况。

比如,唐代的诗词大多以自然景物和感情表达为主题,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巅峰之作;宋代的诗词则更注重写实和审美的精细品味。

只有了解背景和时代特点,才能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内涵和意境。

二、注重诗歌形式和修辞手法的解读古诗词的形式多样,如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律诗等,每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节奏和韵律。

在理解古诗词时,需要注意作者运用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夸张、拟人等,这些手法能够增强诗词的艺术效果和表达方式。

通过对形式和修辞手法的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美学特点和意义。

三、注重对诗人思想和情感的领悟古诗词是诗人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艺术形式,每首诗词都蕴含着诗人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

在理解古诗词时,需要通过细读和品味,去感受诗人内心的世界,体验他们对自然、生活、爱情等的深刻思考和独特见解。

这样才能更好地领悟古诗词的主题和艺术魅力。

四、提升诗词鉴赏能力理解古诗词不仅要了解其内在意义,还要培养自己的鉴赏能力。

可以通过识别作者的风格特点,比较不同诗人的作品,并学习鉴赏古诗词的基本技巧,如韵律的感知、意象的解读等。

通过不断地欣赏和研究古诗词,才能真正提升自己的诗词鉴赏能力,赏析古诗词的魅力。

五、与古诗词对话除了理解古诗词,还可以与古诗词进行对话。

可以尝试模仿古人的写作风格,创作自己的诗词作品,或是通过改编古诗词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通过与古诗词的对话,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古诗词的内涵和形式。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努力,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古诗词,并从中领悟到其中蕴含的智慧和情感。

古诗词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传承和弘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如何读懂古诗词
作者:姚慧格
来源:《学周刊》2019年第08期
摘要:高考诗歌鉴赏题,越来越重视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所以,读懂诗歌是鉴赏的基础。

教师结合实例进行解说,介绍了了解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经历遭遇,关注诗歌题目,抓住关键字、词(句)等六种读懂诗歌的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古诗词素养。

关键词:诗歌鉴赏;读懂诗词;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08-0079-01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9.08.062
读懂诗词是诗歌鉴赏的基础。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例,给大家介绍几种快速读懂诗词的方法。

一、了解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经历遭遇
诗歌是作者内心情感的抒发,这种情感和作者所处的时代、朝政国事、经历遭遇、家庭背景等密切相关,知人论世,才能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

如王安石的《孤桐》:“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

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

”王安石熙宁三年担任宰相,在这期间他推行改革,矢志变法,但变法遭到了保守派的强烈反对和阻挠。

根据这一时代背景就不难知道王安石借孤桐以言志,孤桐即为他人格的写照,尽管在变法中他受到种种打击,但他志存高远,正直不屈,经历磨难越多斗志越坚,为天下苍生不惜粉身碎骨。

二、关注诗歌题目
古诗词的题目很讲究,它是诗歌的眼睛,往往点明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表露作者心情,彰显作品主旨等,所以,关注题目是读懂诗词的关键所在。

阅读时要注意将诗句的内容与诗歌题目结合起来理解。

诗歌的题目往往有如下几种作用。

1.题目揭示内容。

如朱熹的《观书有感》,初读诗歌以为这是一首写景诗,结合题目再读才明白,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谈读书的感受。

读书不仅可以欣赏到美好的事物,使人身心愉悦,而且可以启迪心灵,增长智慧。

2.题目表露心情。

如王维的《待储光羲不至》,作者一大早就打开大门,迎接友人到来,心情急切兴奋,坐立难安,以至于出现了幻觉,直到暮钟响起,才知道友人已不可能到来。

这种心情在读题目时已有显现,再读内容体会更真。

3.题目表明主题。

如朱庆馀的《近试上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意思很明显,是要探问自己的文章是不是合乎要求,能不能得到考官的赏识,自己是不是能够榜上有名。

如果我们忽视诗歌题目,以为是写闺中琐事,供人戏谑玩笑,研读题目之后才豁然开朗。

三、抓住关键字、词(句)
古人讲究炼字,往往用一两个字或一句话把诗(词)意表达出来,奠定全诗(全词)的感情基调。

如苏轼的《定风波》,这首词作于作者被贬黄州后第三年,写一次出游遇雨的经历。

面对突如其来的大雨,作者在雨中放声吟唱,从容自若,不慌不忙,没有丝毫的埋怨和窘迫。

“一蓑烟雨任平生”可谓点睛之笔,让人由自然界的风雨想到人生中的风雨,表现了作者不畏挫折打击,旷达乐观的情怀。

又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由“故园情”一词可见诗人抒发的是思乡之情。

四、了解语言特点,掌握词语的活用和句法
诗歌是用来吟咏歌唱的,它讲究韵律、节拍,读起来要朗朗上口。

为达到这一目的,常常要打破常规,或名词并列,或语序倒装。

要正确理解诗意(词意),需要添加必要的成分或调整语序。

比如,“鸡鸣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连用六个名词,在理解时要添加动词。

再如,“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主谓倒装,正常语序是“应笑我多情,华发早生”。

古诗词中还涉及活用和对古代词语的理解。

比如,“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中“悦”“空”为使动用法;“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但”是“只要”的意思。

掌握了这些语言知识,才能为正确理解诗词的意思打下基础。

五、牢记诗歌意象
意象就是诗词中描绘的艺术形象,诗歌借助意象来表情达意。

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含义往往是固定的。

以“明月”为例,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借月表现的是思乡怀亲之感;王维的“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和“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月寄寓的是清幽雅致之境;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张继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借月表现的是凄清孤苦之情;李白的“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通过写明月表现的是时间永恒之叹。

记住意象的含义,能更好地解读诗歌。

六、结合注释
出现在高考古诗词鉴赏题中的所有信息都是有用的,特别是出现在诗后的注释,对理解诗歌和答题有很大的帮助。

这些注释或介绍诗作的背景、诗人的遭遇,或注释生僻字、重点词,抑或是典故。

如高适的《塞上听吹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注释:“梅花”系乐曲《梅花落》。

看了注释才会知道将“梅花落”拆开又构成一种虚景,似乎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瓣,它们四处飘散,一夜之中洒满关山。

这虚景又恰与雪净月明的实景搭配和谐,虚实交错,构成美妙阔远的意境。

总之,鉴赏诗歌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只有在读懂的基础上去感悟它,才能再现出古诗词中的意境。

参考文献:
[1]萧涤非.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2]王水照,崔铭.苏轼传[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3.
[3]钱锺書.宋诗选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李爱莉]
作者简介:姚慧格(1974.12—),女,汉族,河北邢台人,中学一级,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