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炭吸附

合集下载

活性炭的吸附原理

活性炭的吸附原理

活性炭得吸附原理活性炭得吸附可分为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

一、物理吸附主要发生在活性炭去除液相与气相中杂质得过程中。

活性炭得多孔结构提供了大量得表面积,从而使其非常容易达到吸收收集杂质得目得。

就象磁力一样,所有得分子之间都具有相互引力。

正因为如此,活性炭孔壁上得大量得分子可以产生强大得引力,从而达到将介质中得杂质吸引到孔径中得目得。

必须指出得就是,这些被吸附得杂质得分子直径必须就是要小于活性炭得孔径,这样才可可能保证杂质被吸收到孔径中。

这也就就是为什么我们通过不断地改变原材料与活化条件来创造具有不同得孔径结构得活性炭,从而适用于各种杂质吸收得应用。

二、物理吸附除了物理吸附之外,化学反应也经常发生在活性炭得表面。

活性炭不仅含碳,而且在其表面含有少量得化学结合、功能团形式得氧与氢,例如羧基、羟基、酚类、内脂类、醌类、醚类等。

这些表面上含有地氧化物或络合物可以与被吸附得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与被吸附物质结合聚集到活性炭得表面。

活性炭得吸附正就是上述二种吸附综合作用得结果。

当活性炭在溶液中得吸附速度与解吸速度相等时,即单位时间内活性炭吸附得数量等于解吸得数量时,此时被吸附物质在溶液中得浓度与在活性炭表面得浓度均不再变化,而达到了平衡,则此时得动平衡称为活性炭吸附平衡,此时被吸附物质在溶液中得浓度称为平衡浓度。

三、影响活性炭吸附性能得因素选择得活性炭质量达不到要求标准活性炭中得酸碱度、氯化物、硫酸盐不合格或炭粒过细使溶液染色不易滤清,影响制剂得质量。

活性炭中锌盐、铁盐不合格,如铁盐含量较高,可使输液中某些药物如维生素c、对氨基水杨酸钠等变色。

脱色力差或不合格,导致制剂杂质含量增加。

活性炭质量差,本身所含杂质较多能污染药液,往往导致制剂澄明度与微粒不合格,而且还影响制剂得稳定性,所以在配制大输液时,一定要选用一级针用活性炭。

四、活性炭得用法对制剂质量得影响活性炭分次加入比一次加入吸附效果好,这就是因为活性炭吸附杂质到一定程度后吸附与脱吸附处于平衡状态时,吸附效力已减弱所致。

活性炭的吸附原理

活性炭的吸附原理

活性炭的吸附原理活性炭是一种具有高吸附性能的材料,主要用于水和空气中有机物的吸附。

其吸附原理主要涉及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两个方面。

1. 物理吸附:活性炭的吸附是基于物理吸附原理进行的。

物理吸附是通过分子间的范德华力吸附或者是电荷相互作用力吸附来实现的。

活性炭具有高度发达的孔隙结构,孔隙大小分布范围广且孔体积大。

这使得活性炭具有大量的微孔和介孔,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

这种结构特点为物理吸附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有机物分子通过扩散进入孔隙中,由于孔内表面吸附作用力的存在,分子会被捕获并停留在孔隙壁上。

物理吸附的过程包括三个主要阶段:传递(transport)、扩散(diffusion)和平衡(equilibrium)。

在传递阶段,有机物分子通过气相或液相传递进入活性炭内部;在扩散阶段,有机物分子沿着孔道扩散到孔壁上,通过范德华力或电荷作用力与活性炭表面相互作用;最终,在平衡阶段,吸附达到动态平衡,吸附物质的吸附量不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2. 化学吸附:活性炭的吸附还涉及到化学吸附。

化学吸附是指通过化学键或离子键与吸附剂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吸附有机物质。

活性炭上具有丰富的活性官能团,例如羟基、酮基、醛基、羧基等。

这些官能团可以与有机物质中含有的活性基团发生化学键的形式作用,通过化学反应吸附有机物质。

化学吸附的过程涉及到化学键的形成和断裂。

吸附剂表面的活性官能团与有机物分子之间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强化学键。

这种吸附方式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可以根据有机物分子的特性进行吸附。

总结来说,活性炭的吸附原理主要包括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

物理吸附是通过范德华力或电荷作用力实现的,通过活性炭具有的孔隙结构和大比表面积来提供较好的吸附条件。

化学吸附是通过化学键或离子键的形式与有机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来实现的,借助活性炭上的活性官能团来与有机物质发生作用。

这些吸附机制共同作用,使活性炭具有高效的吸附性能。

活性炭吸附法

活性炭吸附法

活性炭吸附法活性炭吸附法是一种常用的处理水和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方法。

活性炭具有优异的吸附能力,能有效去除水和空气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保障环境和人体健康。

本文将对活性炭吸附法的原理、应用及其优缺点进行探讨。

一、活性炭吸附法的原理活性炭具有大孔和小孔结构,因此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

这种多孔结构使活性炭具有很强的吸附性能。

活性炭能够通过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两种方式去除有害物质。

物理吸附是指通过分子间的吸引力使有害物质附着在活性炭表面。

活性炭表面的吸附位点通过范德华力将有害物质吸附在其表面,形成一种物理吸附膜。

而化学吸附是指通过共价键或离子键使有害物质固定在活性炭表面。

化学吸附能够更牢固地固定有害物质,但是物理吸附占主导地位。

二、活性炭吸附法的应用1. 水处理活性炭吸附法在水处理领域广泛应用。

它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离子。

许多水处理厂使用活性炭来去除水中的有机物质,提高水质的透明度和口感。

同时,活性炭也能够去除水中的氯和氯代溶剂,改善水质。

2. 空气净化活性炭吸附法也被广泛应用于空气净化领域。

它能够去除室内空气中的有机污染物、异味和有毒气体。

许多办公室和家庭使用活性炭过滤器来净化空气,改善室内环境。

3. 工业废气处理活性炭吸附法在工业废气处理中也具有重要应用。

许多工厂使用活性炭床来净化废气中的有机物质和无机有害气体。

活性炭能够有效去除废气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保障环境的安全。

三、活性炭吸附法的优缺点1. 优点(1)活性炭具有很高的比表面积,大大提高了吸附能力;(2)活性炭可以去除多种有害物质,包括有机物质和无机有害物质;(3)活性炭的价格相对较低,使用成本较低。

2. 缺点(1)活性炭的吸附容量有限,需要定期更换;(2)活性炭吸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废弃物;(3)活性炭的再生过程比较复杂,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

四、结论活性炭吸附法是一种常用的处理水和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方法。

它通过活性炭的吸附能力将有害物质从水和空气中去除,保障环境和人体健康。

活性炭的吸附性的原理

活性炭的吸附性的原理

活性炭的吸附性的原理活性炭是一种高表面积的多孔性吸附材料,通常由天然矿石或有机材料(如木材、植炭和煤)的热解或氧化制得。

其独特的吸附性能来源于其特殊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以及其细小孔隙结构。

活性炭的吸附性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超孔隙结构:活性炭具有丰富的孔隙结构,包括微孔、介孔和宏孔。

其中微孔是最重要的,其孔径通常在0.2-2纳米之间。

这些微孔的存在使得活性炭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通常可达到几百至几千平方米/克。

通过增加比表面积,活性炭可以提高吸附分子与其表面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吸附能力。

2. 非极性特性:活性炭主要由碳元素构成,因此具有强烈的非极性特性。

这种非极性特性使得活性炭对许多有机物质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

有机物质在活性炭表面的吸附是通过范德华力和π-π相互作用等非共价键来实现的。

3. 表面化学性质:活性炭表面通常含有丰富的含氧官能团,如羟基、酚基和羧基等。

这些官能团可以与一些极性物质发生氢键或离子键作用,进一步提高活性炭的吸附能力。

此外,活性炭表面也可能存在一些带电官能团,如胺基、酸基等,可以通过静电作用吸附带相反电荷的离子。

4. 多孔结构:活性炭的多孔结构能够提供大量的吸附位点,从而增加吸附物质的吸附容量。

活性炭的多孔结构包括微孔、介孔和宏孔,各具有不同的孔径和孔容。

这些孔隙可以通过物质的分子大小和形状选择性地吸附物质,实现对不同分子的分离与去除。

5. 表面电荷:活性炭表面通常带有一定的表面电荷,主要来自于活性炭表面官能团的负电荷或正电荷。

这些表面电荷可以影响吸附物质的吸附行为。

当活性炭表面带有正电荷时,可以吸附带有负电荷的离子物质;当表面带有负电荷时,可以吸附带有正电荷的离子物质。

综上所述,活性炭的吸附性能主要取决于其超孔隙结构、非极性特性、表面化学性质、多孔结构和表面电荷等因素。

这些特性使得活性炭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包括水处理、空气净化、废气治理、食品加工和药物制备等。

活性炭吸附实验报告

活性炭吸附实验报告

活性炭吸附实验报告
引言概述:
本实验旨在研究活性炭材料在吸附过程中的性能和效果。

活性炭是一种具有高孔隙度和高吸附能力的材料,广泛应用于水处理、空气净化、废气处理等领域。

通过实验确定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可以为其在工业和环境应用中提供科学依据。

正文内容:
1.活性炭的原理和特性
1.1活性炭的制备方法
1.2活性炭的物理特性和表面结构
1.3活性炭的吸附原理
2.实验设计和方法
2.1活性炭的选择和准备
2.2吸附试剂的选择和制备
2.3实验装置和操作流程
3.吸附实验结果与分析
3.1吸附平衡实验
3.1.1吸附剂用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3.1.2吸附剂颗粒大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3.1.3吸附剂pH值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3.2吸附动力学实验
3.2.1吸附速率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3.2.2吸附温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3.2.3吸附剂可重复使用性能的评估
4.吸附实验的结果讨论
4.1吸附平衡实验结果分析
4.2吸附动力学实验结果分析
4.3吸附剂的选择和应用前景
5.实验改进和未来研究方向
5.1实验方法的改进和优化
5.2活性炭的改良和性能提升
5.3活性炭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结:
通过本实验,我们对活性炭吸附过程的性能和效果进行了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活性炭吸附效果受到吸附剂用量、颗粒大小、pH值、吸附速率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活性炭作为一种有潜力的吸附材料,在水处理、空气净化、废气处理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
景。

未来的研究可以着重于改进实验方法、提升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并进一步探索其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

活性炭的吸附原理

活性炭的吸附原理

活性炭的吸附原理
首先,活性炭的吸附原理之一是物理吸附。

物理吸附是指分子
之间的范德华力作用力使气体或液体分子附着在固体表面上的现象。

活性炭具有丰富的微孔结构,这些微孔能够提供大量的吸附位点,
使得活性炭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从而增加了物理吸附的可能性。

此外,活性炭的微孔结构还能够提供较长的扩散路径,使得被吸附
物质在活性炭内部停留的时间更长,从而增加了吸附效果。

其次,活性炭的吸附原理还包括化学吸附。

化学吸附是指在固
体表面上发生的化学反应,被吸附物质与固体表面形成化学键。


性炭表面含有大量的官能团,如羟基、羰基等,这些官能团能够与
被吸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化学键,从而实现化学吸附。

化学
吸附相对于物理吸附来说,具有更强的选择性和更高的吸附能力。

除了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外,活性炭的吸附原理还与被吸附物
质的性质有关。

一般来说,极性物质更容易被活性炭吸附,因为活
性炭表面的官能团能够与极性物质形成较强的相互作用。

而非极性
物质则相对不易被活性炭吸附。

此外,被吸附物质的分子大小、形状、表面活性等因素也会影响活性炭的吸附效果。

总的来说,活性炭的吸附原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物理吸附、化学吸附以及被吸附物质的性质等多个方面。

通过理解活性炭的吸附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应用活性炭进行气体、液体和溶液中杂质的去除,从而达到净化和提纯的目的。

活性炭在环境保护、水处理、空气净化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深入研究其吸附原理对于提高活性炭的吸附效率和降低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及有机物吸附介绍

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及有机物吸附介绍

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及有机物吸附介绍活性炭是一种具有高度孔隙结构的吸附材料,在工业和生活中被广泛应用于水处理、空气净化、废气治理以及食品和药品加工等领域。

其优异的吸附性能使其成为有效去除有机物污染物的选择。

本文将探讨活性炭的吸附性能以及其在有机物吸附方面的应用。

一、活性炭的吸附性能1. 孔隙结构活性炭具有丰富的微孔、介孔和大孔结构,提供了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容,因此具备良好的吸附能力。

微孔通常具有直径小于2纳米的孔隙,能吸附小分子有机物,而介孔和大孔可吸附大分子有机物。

2. 表面化学性质活性炭表面通常富含官能团,如羟基、醚基和酰基等,这些官能团对有机物的吸附起到重要作用。

例如,氨基活性炭对含有酸性基团的有机物具有很好的吸附能力。

3. pH值影响pH值对活性炭的吸附性能有一定影响。

在酸性条件下,活性炭的表面通常带有正电荷,对带有负电荷的有机物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

而在碱性条件下,活性炭的表面带有负电荷,对带有正电荷的有机物较为吸附。

二、活性炭对有机物的吸附应用活性炭广泛用于水处理领域,尤其是饮用水净化和废水处理。

活性炭能有效吸附有机物、重金属离子和微生物等水污染物,提高水质。

通过调整活性炭的孔径和表面官能团,可实现对特定有机物的选择性吸附,达到加工要求。

2. 空气净化活性炭在空气净化中用于去除有害气体、异味和有机污染物。

例如,在室内装修过程中产生的甲醛和苯等挥发性有机物可被活性炭吸附,达到持久净化的效果。

活性炭过滤器也常用于车内空气净化,有效吸附尾气中的有机污染物。

3. 食品和药品加工活性炭在食品和药品加工过程中,用于去除色素、有害气体和异味等有机物。

例如,在酿酒过程中,活性炭可吸附蛋白质和色素,提高酒类的质量。

在药品制造中,活性炭可用于去除杂质、有毒物质和残留溶剂。

三、活性炭的应用前景活性炭作为一种环保、高效的吸附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环境污染和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突出,活性炭在水处理、空气净化和废气治理领域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完整版)活性炭吸附原理

(完整版)活性炭吸附原理

活性炭的吸附原理活性炭的吸附可分为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

一、物理吸附主要发生在活性炭去除液相平和相中杂质的过程中。

活性炭的多孔结构供应了大量的表面积,从而使其特别简单到达吸取收集杂质的目的。

就象磁力相同,所有的分子之间都拥有相互引力。

正由于这样,活性炭孔壁上的大量的分子可以产生富强的引力,从而到达将介质中的杂质吸引到孔径中的目的。

必定指出的是,这些被吸附的杂质的分子直径必定是要小于活性炭的孔径,这样才可可能保证杂质被吸取到孔径中。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经过不断地改变原资料和活化条件来创立拥有不相同的孔径结构的活性炭,从而适用于各种杂质吸取的应用。

二、物理吸附除了物理吸附之外,化学反响也经常发生在活性炭的表面。

活性炭不只含碳,而且在其表面含有少量的化学结合、功能团形式的氧和氢,比方羧基、羟基、酚类、内脂类、醌类、醚类等。

这些表面上含有地氧化物或络合物可以与被吸附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响,从而与被吸附物质结合齐聚到活性炭的表面。

活性炭的吸附正是上述二种吸附综合作用的结果。

当活性炭在溶液中的吸附速度和解吸速度相等时 , 即单位时间内活性炭吸附的数量等于解吸的数量时 , 此时被吸附物质在溶液中的浓度和在活性炭表面的浓度均不再变化 , 而到达了平衡 , 那么此时的动平衡称为活性炭吸附平衡 , 此时被吸附物质在溶液中的浓度称为平衡浓度。

三、影响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因素选择的活性炭质量达不到要求标准活性炭中的酸碱度、氯化物、硫酸盐不合格或炭粒过细使溶液染色不易滤清,影响制剂的质量。

活性炭中锌盐、铁盐不合格,如铁盐含量较高,可使输液中某些药物如维生素 c、对氨基水杨酸钠等变色。

脱色力差或不合格,以致制剂杂质含量增加。

活性炭质量差,本身所含杂质很多能污染药液,经常以致制剂澄明度和微粒不合格,而且还影响制剂的牢固性,所以在配制大输液时,必然要采用一级针用活性炭。

四、活性炭的用法对制剂质量的影响活性炭分次参加比一次参加吸附收效好,这是由于活性炭吸附杂质到必然程度后吸附与脱吸附处于平衡状态时,吸附效力已减弱所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厂废水及治理
17
(1)Langmuir等温式 假设吸附剂表面 均一,各处的吸附能 相同;吸附是单分子
层的,当吸附剂表面 为吸附质饱和时,其 吸附量达到最大值。
bq0Ce qe 1 bCe
q0-吸附剂的吸附容量极限值,mg/g b-常数项,L/mg
电厂废水及治理
18
(2)BET式
Bq 0Ce qe Ce (Cs Ce ) 1 ( B 1) Cs
子及化合物。
电厂废水及治理
13
4
活性炭的特点
A.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和化学稳定性
B.可耐酸碱
C.能经受水浸、高温、高压作用
D.不易破碎,气流阻力小
E.粉状活性炭制造容易、成本低,但不易再生
粒状活性炭成本较高,但操作管理和再生容易
电厂废水及治理
14
4.1.3
1.吸附平衡 (1)定义
吸附等温式与吸附速度
电厂废水及治理
11
一般来说,吸附量主要受小孔支配,但对 于分子量(或分子直径)较大的吸附质,小孔
几乎不起作用。
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吸附质的直 径大小和活性炭的孔径分布来选择合适的活性 炭。
电厂废水及治理
12
3 活性炭的表面化学性质 吸附不仅与构造和细孔分布有关,还与其 表面化学性质有关。 活性炭是非极性的,但在制造过程中,易 于与氢、氧结合而具有微弱的极性。 正因如此,它不仅可以去除水中的非极性 物质,还可去除极性物质甚至微量的金属离
电厂废水及治理
3


吸附的类型(吸附剂表面吸附能力的不同)
2.原理: 吸附剂表面上的分子受力不均衡 → 存在剩
余力场(即具有表面能)。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这种能力有自动变小的 趋势。当溶液中的吸附质 → 达到吸附剂表面时, 致使界面上的分子受力变得均衡一些,从而降低 了这种表面能。这就是吸附过程自动发生的一种
电厂废水及治理
1
4.1

吸附的基本理论
吸附现象及类型
4.1.1
4.1.2
4.1.3
吸附剂
吸附平衡与吸附等温式

4.1.4
影响吸附平衡的因素
电厂废水及治理
2
4.1.1 吸附现象及类型

1.吸附的定义 在相界面上,物质的浓度自动发 生积累或浓集的现象称为吸附 吸附剂 附剂 吸附质 物理吸附 化学吸附 具有吸附能力的多孔性固体物质称为吸 被吸附的物质称为吸附质 范德华力 化学键
式中: V—废水容积; W—活性炭投量,g C0—废水吸附质浓度(g/L) Ce—吸附平衡时水中剩余的吸附质浓度 —平衡浓度
电厂废水及治理
16
V (C0 Ce ) q W
3.吸附等温线
在一定T下,q随平衡浓度Ce变化的曲线
(q=f(Ce))叫吸附等温线。用数学公式描述
则叫吸附等温式。
4.吸附等温式(三种) 朗谬尔公式 表示I型吸附等温线的有费兰德利希公式 表示II型吸附等温线的有BET公式
Cs-吸附质平衡浓度的最大值, B-常数项,L/mg
电厂废水及治理
பைடு நூலகம்19
mg/g
(3)Freundlich等温式(经验式)
qe kCe
电厂废水及治理
10
根据杜必宁的分类,细孔分为: A. 小孔(微孔) 半径在2nm以下,其表面积占比表面积的95%以上, 对吸附量的影响最大。 B.中孔(过渡孔) 半径为2~100nm ,表面积占比表面积的5%以下。它 为吸附质提供扩散通道,影响大分子物质的吸附。 C.大孔 半径为100~10000nm,表面积只有0.5~2m2/g,占 比表面积不足1%,主要为吸附质提供扩散通道。
电厂废水及治理
5
如石灰吸附CO2 → CaCO3
·吸附热大,一般在较高温下进行。
·具有选择性,单分子层吸附。
·化学键力大时,吸附不可逆。
3)离子交换吸附:静电引力
吸附质的离子→吸附剂表面的带电点上,同时吸 附剂也放出一个等当量离子。
·离子电荷越多,吸附越强。 ·离子水化半径越小,越易被吸附。 实际过程中物理和化学吸附是主要的,比较如下:
7
电厂废水及治理
4.1.2 吸附剂 具有一定吸附能力的多孔物质都可以作吸附剂。 有活性炭、活化煤、焦炭、煤渣。 活性碳是水处理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吸附剂。 1. 活性碳的制造 原料:木材、煤,经高温炭化和活化而成。 炭化:温度500-600℃,将原料热解为碳渣。 活化:把碳渣造成发达的多孔结构 主要有两种活化方法: 气体法:通入水蒸气 药剂法:用氯化锌、 硫酸等作为活化剂。
推动力。
因此吸附的本质是物质从液相(或气相)到固 相表面的一种传质现象。
电厂废水及治理
4
3.类型:
根据吸附剂表面吸附力的不同,吸附可分为
以下三种类型:
1)物理吸附:分子间的作用力所引起的。
· 吸附热较小,可在低温下进行。 · 过程是可逆的,易解吸。 · 没有选择性。分子量越大,吸附量越大。 · 可形成单分子吸附层或多分子吸附层。 2)化学吸附: 由化学键力引起的――产生化学反应。
电厂废水及治理
6
吸附性能 作用力 选择性 吸附层 吸附热 吸附速度 温度 可逆性
物理吸附
化学吸附
分子引力(范德华力) 剩余化学键力 没有选择性 单分子或多分子吸附 层 较小,<41.9kJ/mol 快,几乎不要活化能 放热过程,低温有利 于吸附 可逆,较易解析 有选择性 只能形成单分子吸附层 较大,相当于化学反应热, 83.7-418.7kJ/mol 较慢,需要活化能 温度升高,吸附速度增加 化学键大时,吸附不可逆
电厂废水及治理
8
水蒸气 原料 碳化 破碎、造粒 活化 洗涤
成品
筛分
干燥
颗粒状活性炭的制造工艺
电厂废水及治理
9
2 活性炭的构造
吸附作用主要发生在细孔表面。
比表面积:每克吸附剂具有的总表面积。可
达500~1700m2/g。
吸附量除与比表面积有关外,还与细孔的形
状和分布有关。
细孔的构造有;圆桶形,圆锥形,瓶形,平 板形,毛细管形等。直径为1~10000 nm。
当吸附质的吸附速率=解吸速率(即V吸附=V解 吸),即在单位时间内吸附数量等于解吸的数量, 则吸附质在溶液中的浓度C与在吸附剂表面上的浓 度都不再变时,即达到吸附平衡,此时吸附质在溶 液的浓度Ce叫平衡浓度。
电厂废水及治理
15
2.吸附量q(g/g)
衡量吸附剂吸附能力的大小,达到吸附平衡时, 单位重量的吸附剂(g)所吸附的吸附质的重量 (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