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工艺知识
纺织基础知识

纺织基础知识一、纺织的定义和历史纺织是指通过纺织机械或手工操作将纤维材料交叉编织、织造、编结或者纺织牵伸成织物或制衣物品的过程。
纺织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史前时期,人类就开始使用植物纤维制作简单的织物。
二、纺织原料在纺织过程中,需要使用各种不同的纤维材料作为原料。
主要的纤维材料有:1. 植物纤维:如棉花、亚麻、大麻等。
这些纤维由植物的茎、叶、果实等部分提取。
2. 动物纤维:如羊毛、丝绸、麻雀维等。
这些纤维来自于动物的皮肤、毛发或分泌物。
3. 人造纤维:如人造丝、腈纶、涤纶等。
这些纤维是通过化学方法从天然物质中提取或合成得到的。
4. 合成纤维:如涤纶、腈纶、氨纶等。
这些纤维是完全通过化学方法合成得到的。
三、纺织工艺纺织工艺是指将纺织原料经过一系列的加工过程,最终变成织物的过程。
主要的纺织工艺包括:1. 纤维处理:这是将原材料进行清洁、染色、漂白和拉直等处理,以便更好地应用于纺织过程中。
2. 纺纱:纺纱是将纤维材料加工成纱线的过程。
纺纱可以通过手工纺纱或机械纺纱完成。
3. 织造:织造是指将纱线按照一定的规律交织在一起形成织物的过程。
织造可以采用手工织造或机械织造。
4. 化学处理:在纺织过程中,还需要进行一些化学处理,如漂白、染色、印花等,以增加织物的美观性和功能性。
5. 成衣制作:最后,织物可以通过裁剪、缝纫等工艺制作成各种不同的成衣产品。
四、纺织品的分类根据纺织品的组织结构和材料特性,可以将纺织品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
常见的纺织品分类包括:1. 针织品:由一根或多根针钩住纱线通过循环运动构成织物,如针织衫、袜子等。
2. 织物:由一根或多根纱线按照经纬交叉相互编织构成的织物,如床单、窗帘等。
3. 无纺布:由纤维颗粒之间的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结合构成的纺织品,如口罩、滤材等。
4. 特种纺织品:根据特殊用途设计和制造的纺织品,如防弹衣、防火布等。
五、纺织技术的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纺织技术也在不断地创新和改进。
纺织品基础知识及常用工艺计算

纺织品基础知识及常用工艺计算纺织品是指人类使用纤维材料进行加工制作的各种织物、纱线和纤维制品。
纺织品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包括服装、家居装饰、家庭用品等。
在了解纺织品基础知识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些常用的纺织品工艺计算。
常用的纺织品工艺计算主要包括纱线计算和织物计算。
纱线计算主要涉及纤维的长度和细度,纺纱工艺参数的计算等。
织物计算则关注于织物的密度、厚度、强度等方面的计算。
纱线计算是纺织品生产中的基础,其主要考虑纤维的长度和细度。
纱线的细度通常用纤维长度单位所含纱线长度的质量(TEX)来表示。
计算纱线的细度时,需要考虑纤维的长度和密度,通过将纤维长度除以纤维密度来计算。
例如,一根具有1米长度和1克质量的纤维,其细度为1TEX。
根据纤维的细度,可以确定纱线的适用范围和用途。
在纺纱工艺中,纱线的捻度是一个重要参数。
纱线的捻度对纱线的强度、柔软度和耐磨性等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纱线的捻度通常用“捻/英寸”或“捻/10厘米”来表示。
捻度的计算可以根据纱线的捻度和纺纱速度来确定。
捻度的选择需要根据纱线的用途和要求来进行调整。
织物计算是指根据织物的密度、厚度和强度等参数来计算织物的性能和使用范围。
织物的密度通常用“根/英寸"或“根/厘米"来表示。
密度的计算可以根据织物的纬线和经线数目来确定。
密度的选择需要根据织物的用途和要求来调整。
织物的厚度是指织物在垂直方向上的厚度。
厚度的计算可以通过测量织物的单位面积质量和密度来确定。
厚度的选择需要根据织物的用途和要求来调整。
织物的强度是指织物在拉伸过程中能够承受的力量。
强度的计算可以通过张力测试来确定。
强度的选择需要根据织物的用途和要求来调整。
总之,纺织品的基础知识和常用工艺计算对于纺织品生产和加工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了解纱线计算和织物计算,可以更好地理解纺织品的性能和适用范围,从而为纺织品的设计和生产提供依据。
同时,纺织品的工艺计算也为纺织品质量的保证和控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纺织服装(知识点)

纺织服装(知识点)纺织和服装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重要的产业和文化领域,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技艺和知识。
本文将以知识点的形式,介绍纺织和服装领域的相关知识,并探讨其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
一、纺织工艺1. 纺纱技术纺纱是将纤维素纤维进行梳理、精制、捻合等处理,形成纱线的过程。
常见的纺纱技术有手工纺纱、机械纺纱和化学纺纱。
手工纺纱是古代主要的纺纱方式,而现代工业化生产则主要采用机械纺纱和化学纺纱技术。
2. 织造技术织造是将经纱和纬纱交叉编织而成织物的过程。
根据织造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手工织造、机械织造和电子织造。
机械织造技术在现代纺织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 染色和印花技术染色是将纺织品浸泡在染料溶液中,使其颜色发生变化的过程。
印花则是将染料印在纺织品上,形成特定的图案或设计。
染色和印花技术不仅为纺织品增添了色彩和美观,还提供了更多的创意和个性化选择。
二、纺织品材料1. 天然纤维天然纤维是指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纤维材料,如棉花、丝绸、羊毛等。
天然纤维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吸湿性和舒适性,但也易受损于虫蛀和霉变等问题。
2. 合成纤维合成纤维是指通过化学合成或化纤加工方法制成的纤维材料,如涤纶、锦纶、腈纶等。
合成纤维具有较好的耐磨性、抗皱性和易护理的特点,广泛应用于纺织和服装产业。
3. 特种纤维特种纤维是指具有特殊功能或性能的纤维材料,如防火纤维、防辐射纤维、导电纤维等。
特种纤维在军事、航天、医疗和运动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服装设计与搭配1. 设计流程服装设计是将创意和艺术与实际生产相结合的过程。
常见的服装设计流程包括市场调研、概念设计、样板制作和生产监督等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设计师的创意和专业知识。
2. 风格与趋势服装风格和趋势是时尚产业中的重要概念,它们在一定时期内体现了人们对服装的审美和消费需求。
了解不同风格和趋势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把握市场需求,提供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3. 色彩和搭配服装色彩和搭配是塑造服装形象和风格的关键因素。
纺织知识点总结

纺织知识点总结一、纺织品的原料1. 棉花棉花是纺织行业最主要的原料之一,它产生在棉花植物上,并且具有很好的吸湿透气性能。
在纺织品的生产中,将棉花加工成棉纱,然后用于制作棉布、棉线等产品。
2. 毛毛是动物体上的皮层,具有很好的保暖性能。
纺织行业通常使用羊毛、兔毛、羊绒等毛发进行纺织品的生产。
3. 麻麻是一种植物纤维,它来源于麻类植物的茎部,具有很好的耐磨、透气性能,通常用于生产麻布、麻线等纺织品。
4. 丝丝是昆虫分泌出的一种纤维素,具有很好的光泽、手感和强度,被称为“纺织之王”。
丝通常用于生产丝绸制品,如绸缎、绸子等。
5. 化纤化学纤维是纺织行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料,它包括涤纶、锦纶、腈纶、氨纶等多种类型。
化纤具有很好的耐磨、抗皱、易干和颜色稳定性等特点,广泛用于生产各种纺织品。
二、纺织工艺1. 纺纱纺纱是将原料进行加工,制成纱线的工艺过程。
在纺纱过程中,需要对原料进行开松、清理、并行和捻合等处理,最终得到符合要求的纱线。
2. 纺织纺织是指利用纱线进行编织、织造、针织等工艺,将纱线组织成织物或成衣。
在纺织过程中,需要根据产品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编织结构、织物密度和表面效果等。
3. 成衣制作成衣制作是将纺织织物进行剪裁、缝制、整烫和包装等工艺,最终得到符合要求的成衣产品。
在成衣制作过程中,需要遵循设计要求、工艺要求和质量要求,确保产品质量。
4. 染色染色是将纺织品进行着色处理的工艺过程,通常包括染色、印花和整理等工序。
在染色过程中,需要选用合适的染料、染色剂和辅助剂,控制染料的浓度、温度和时间等参数,确保色泽均匀、牢固和亮丽。
5. 纺织品检验纺织品检验是对纺织品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色牢度和外观质量等进行检测和评定的过程。
在检验过程中,需要进行外观检查、规格尺寸检测、拉伸性能测试、摩擦牢度测试、洗涤牢度测试等,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标准和客户要求。
6. 纺织质量控制纺织品质量控制是指利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控制纺织品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参数,确保纺织品在规定条件下达到优良质量标准的一系列管理措施。
纺织行业纺织工艺总结

纺织行业纺织工艺总结1. 概述纺织工艺是指将纤维转化为纺织品的过程,涉及到各种纤维材料的选择、纺纱、织造、印染等环节。
本文将对纺织行业常见的纺织工艺进行总结,以期为纺织从业者提供参考和指导。
2. 纤维材料选择在纺织工艺中,纤维材料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常见的纤维材料有天然纤维和人造纤维两大类。
天然纤维如棉、麻、丝等,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舒适性;人造纤维如聚酯纤维、锦纶等,在强度和耐磨性方面表现优异。
根据不同的需求和用途,选择适合的纤维材料是确保纺织品质量的重要一环。
3. 纺纱工艺纺纱工艺是将纤维材料加工成纱线的过程。
常见的纺纱工艺包括纺纱方法的选择、纺纱设备的使用以及纺纱工艺参数的调整。
根据纱线的要求,可以选择不同的纺纱方法,如环锭纺纱、喷气纺纱、半精纺等。
纺纱设备的选择和操作技巧对于纱线的质量和产量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此外,合理调整纺纱工艺参数,如纺纱速度、纺纱张力等,也是保证纺纱质量的重要因素。
4. 织造工艺织造是将纱线以编制或编织方式组织起来形成织物的过程。
织造工艺包括织机的选择和调整、织造方法的确定以及织造工艺参数的设定。
常见的织造方法有经编、纬编和经纬编织等。
织造机的选择和调整直接影响到织物的质量和效率。
此外,织造时合理设置织造工艺参数如织造速度、张力等也是确保织物品质的关键。
5. 印染工艺印染工艺是将织物进行印花或染色的过程。
印染工艺可分为直接印染、间接印染和转印染三种方法。
印染工艺包括色浆的制备、印染设备的使用以及印染工艺参数的设定。
色浆的配制要根据不同的纤维材料和颜色要求进行调整,以确保颜色的均匀性和持久性。
印染设备的选择和操作技巧对印染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同时,合理设定印染工艺参数如温度、保持时间等,也能提高印染质量和效率。
6. 纺织成品质量控制与检测纺织行业中,质量控制与检测是确保纺织品质量的重要环节。
主要包括对纤维原材料的检测、纺纱、织造和印染过程中关键参数的监控以及最终成品的检验等。
纺织工艺与设备1

纺织工艺与设备引言纺织工艺与设备是纺织行业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纺织品制造过程中,工艺和设备的选择和运用对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和成本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介绍纺织工艺与设备的基本概念、分类、选择和运用等内容。
纺织工艺是指将纺织原料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处理和制造过程,最终变成纺织品的过程。
纺织工艺包括纺纱、织造、印染和整理等环节。
纺纱是将原料纤维通过纺纱机械进行纺成纺纱线;织造是将纺纱线通过织机进行编织,形成织物;印染是将织物进行颜色和图案的处理;整理是对印染后的织物进行整理、缩水、热定型等工艺。
纺织工艺可以根据纤维的来源、工艺流程、产品种类等不同角度进行分类。
1.根据纤维来源根据纤维的来源,纺织工艺可以分为天然纤维工艺和化学纤维工艺。
天然纤维工艺是指使用天然纤维(如棉、麻、丝等)进行纺织加工;化学纤维工艺是指使用化学纤维(如聚酯、尼龙、腈纶等)进行纺织加工。
2.根据工艺流程根据工艺流程的不同,纺织工艺可以分为湿法工艺和干法工艺。
湿法工艺是指在纺织过程中需要用水和液体进行处理,如染色、定型等;干法工艺是指在纺织过程中不需要用水和液体进行处理,如纺纱、织造等。
3.根据产品种类根据产品种类的不同,纺织工艺可以分为服装纺织工艺、家纺纺织工艺、工业纺织工艺等。
服装纺织工艺是指将纺织品用于服装生产;家纺纺织工艺是指将纺织品用于家居用品生产;工业纺织工艺是指将纺织品用于工业领域。
三、纺织设备的概念纺织设备是指在纺织工艺中使用的各种机械和设备,用于完成纺织原料加工、织造、印染和整理等工序。
纺织设备的种类繁多,不同的设备适用于不同的工艺环节和产品种类。
四、纺织设备的分类纺织设备可以根据功能、结构、使用范围等不同角度进行分类。
1.根据功能根据功能的不同,纺织设备可以分为纺纱设备、织造设备、印染设备、整理设备等。
纺纱设备主要包括纺纱机、捻线机等;织造设备主要包括织机、提花织机等;印染设备主要包括印花机、染色机等;整理设备主要包括热定型机、蓬松机等。
纺织技术专业纺织工艺学习教程

纺织技术专业纺织工艺学习教程纺织工艺是纺织技术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它涉及到了纺织品的生产过程以及各种纺织工艺的应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纺织工艺学习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门课程。
一、纺织工艺的基本概念纺织工艺是指将纤维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机械处理,最终转变为纺织品的过程。
它包括纺纱、织造、印染和后整理等环节。
纺织工艺的目标是通过对纤维进行加工处理,改变其结构和性能,使之适应不同的使用要求。
二、纺织工艺学习的基本内容1. 纺纱工艺学习纺纱是将纤维进行加工处理,使其形成连续的纱线。
学习纺纱工艺需要了解纤维的特性和纺纱机的原理。
常见的纺纱工艺有纺杂纺、环锭纺和喷气纺等。
学生需要学会选择合适的纺纱工艺,掌握纺纱机的操作技巧。
2. 织造工艺学习织造是将纱线按照一定的方式交叉编织而成织物的过程。
学习织造工艺需要了解不同的织机类型和织物结构。
常见的织造工艺有经编、纬编和针织等。
学生需要学会选择合适的织造工艺,掌握织机的操作方法。
3. 印染工艺学习印染是将织物进行染色或印花的过程。
学习印染工艺需要了解染料和印花材料的特性,以及印染机的原理。
常见的印染工艺有浆染、直接染和转移印等。
学生需要学会选择合适的印染工艺,掌握印染机的操作技巧。
4. 后整理工艺学习后整理是将织物进行整理和加工处理,使之具有特定的性能和外观效果。
学习后整理工艺需要了解不同的整理方法和整理机的原理。
常见的后整理工艺有定型、烫平和防皱等。
学生需要学会选择合适的后整理工艺,掌握整理机的操作方法。
三、纺织工艺学习的方法1. 理论学习与实践结合纺织工艺学习既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也要注重实践操作的训练。
学生可以通过参观纺织企业、实习或实验课程等方式,亲身体验纺织工艺的实际操作过程,加深对纺织工艺的理解。
2. 多媒体教学与实例分析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纺织工艺的相关知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给学生。
同时,通过实例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服装纺织知识点

服装纺织知识点一、纺织品的分类纺织品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根据原材料、加工工艺和用途的不同,通常可以将纺织品分为以下几个类别:1.织物织物是指通过织造工艺将纤维或纱线交叉编织或织入的产物。
根据不同的编织方式和纱线的组合,可以制作出各种不同的织物。
常见的织物有棉布、丝绸、毛织物等。
2.针织物针织物是通过针织机上的针钩将纱线连续循环编织而成。
与织物相比,针织物更具有弹性和柔软性,常用于制作贴身的衣物。
常见的针织品有毛衣、袜子、手套等。
3.非织造布非织造布是通过纤维的混合、粘合或熔融等方式直接形成纤维网状结构而成。
与传统织物相比,非织造布具有透气性、抗撕裂性和吸水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医疗、建筑、农业等领域。
4.纤维纤维是纺织品的基本原材料,根据来源和性质的不同,可以将纤维分为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两大类。
常见的天然纤维有棉花、麻类、丝绸等,而化学纤维包括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如聚酯纤维、尼龙、腈纶等。
二、纺织品的加工工艺通过不同的加工工艺,可以使纺织品具备各种不同的性能和外观效果。
1.染色染色是将纺织品浸泡在染料中,使纤维或织物的颜色发生变化的过程。
染色可以使纺织品具备丰富的色彩,增加其吸引力和装饰性。
2.印花印花是通过印花机或手工将色浆或染料沾附在纺织品上,形成各种花纹和图案。
印花可以使纺织品呈现出独特的装饰效果,常用于服装和家居饰品。
3.漂白漂白是将纺织品浸泡在漂白剂中,去除纤维上的杂质和色素。
漂白可以使纺织品呈现出纯净、洁白的外观,为后续的染色或印花做准备。
4.整理整理是指对纺织品进行熨烫、缩水、预缩、防皱等加工,使其外观更加平整、整齐。
通过整理,纺织品可以获得更好的质感和手感。
三、纺织品的性能评价对纺织品的性能进行评价,有助于消费者选择合适的纺织品,并促进纺织品产业的发展。
1.抗织道抗织道是指纺织品对撕裂的抵抗能力。
通常使用拉伸试验或撕裂试验来评估纺织品的抗织道性能。
2.吸湿性吸湿性是指纺织品吸收和释放水分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纺织工艺知识1.纺织纤维:用来制造纺织品的纤维。
纺织纤维的基本性能要求:(1)纤维长度和细度应适合纺织加工工艺和驻台品的要求,一般纤维比度为25-35mm、细度为5000-6000支。
(2)纤维应有一定的柔软性和弹性。
即受力时容易变形并有良好的变形恢复能力。
(3)纤维是有一定的强力、能承受一定的外力作用。
并且有耐疲劳和耐磨的性能。
(4)同一批纤维中,粗细、长短、色泽差异不能过大。
(5)纤维本身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不易产生化学反应。
2、植物纤维:棉花、麻、亚麻、黄麻天然纤维动物纤维:羊毛、蚕丝、兔毛、驼毛矿物纤维:石棉人造纤维:粉胶纤维、醋酸纤维、富强纤维化学纤维合成纤维:锦纶、涤纶、腈纶、维纶、丙纶、氨纶、氯纶3、(一)天然纤维:在自然界原有的或经人工种植,饲养而取得的纤维称为天然。
(1)棉:植物种子上的绒毛。
如棉、木棉。
(2)毛是动物身上的毛发。
如绵判毛,山羊毛,兔毛,骆驼毛等。
羊毛的弹性好,纤维是卷曲形,适合纺织呢绒及工业用毡呢等。
(3)丝:是动物分泌液。
如蚕丝,榨蚕丝,木茹蚕丝等。
天然纤维中特别细而坚韧的是丝。
(4)麻:植物茎与叶上的纤维。
苎麻、亚麻、大麻、黄麻等都为茎上的纤维。
剑麻,蕉麻是叶上纤维。
天然纤维还有矿物纤维,石棉是主要矿物纤维的一种。
(二)化学纤维:将原来不具有纺织性能的物质,经过化学制造工艺加工和纺丝成形而制得的纺织纤维统称为化学纤维,化学纤维又可分为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两大类。
(1)人造纤维:是利用天然的高分子物质,主要是纤维素,经过化学加工而制成的。
人造纤维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为粘胶纤维。
粘胶纤维的性质与棉相近,耐磨性、强力比棉略低,吸湿性能特别好,织物穿着时感觉凉爽,容易染色,最大缺点是干湿态强度差异大,湿态强度的40~50%,同时还存在缩水率大等缺点。
人造纤维还有铜氨纤维和醋酸纤维等。
(2)合成纤维:是在人造纤维的基础上研究出来的,它是将简单的低分子物质(如苯、乙炔、乙烯、煤焦油等),用有机合成的方法制成原料,然后纺丝而成。
A、锦纶-(聚酰胺纤维)是合成纤维中性能优良、用途广泛的一个品种,特点是耐磨性强、比棉高十倍。
比羊毛高二十倍,比粘胶高五十倍,强度比棉高二到三倍,弹性好,质轻,耐冲击性好,耐碱不耐酸,不蛀不霉。
缺点是耐光性较差,在长期光照下,颜色发黄,强度下降,耐热性差,保型性差,织物不挺括,易折皱,表面光滑,有腊状手感。
B、涤纶-(聚酯纤维)是其织物具有优良的抗皱性和保型性,经水洗后易干,免烫保持不折皱的性能,它的耐热性高,优于锦纶;耐磨性好,仅次于锦纶,因而是理想的纺织材料,它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
缺点是染色性差,织物易起毛球,吸水率低,穿着时有不透气的感觉。
与火星接触,会熔融而成破洞。
C、腈纶-(聚丙烯腈纤维)从外观和手感都很象羊毛,因此有“合成羊毛”之称,广泛地用来代替羊毛或与羊毛混纺制成织物,有较好的保暖性、弹性、保型性,比重比羊毛小11%,织物易洗快干,耐光性优于天然纤维和其他化学纤维,染色鲜艳。
缺点是耐磨性不如其他合成纤维,耐碱性也较差,拉伸弹性比羊毛差织物穿久后弹性将会逐渐消失。
D、维纶-(聚乙烯醇纤维)最大特点是吸湿性好,可达5%和棉花接近,在民用衣着方面可用来代替棉花,所以有“合成棉花”之称,维纶强度比棉高1.5~2倍,耐磨性好,耐化学腐蚀,不蛀不霉,耐日晒性较好。
缺点是弹性较差,织造易皱,染色性能圈减,色泽不鲜艳,耐热性较差,不能在沸水中长时间煮洗,维纶织物的缩水率也较纯棉织物为大。
E、丙纶-(聚丙烯纤维)是目前所有合成纤维中比重最轻的一种,只有棉花的60%,它的强力高,回弹性好,耐磨性仅次于锦纶,还具有较高的膨松性和保温性,丙纶可与棉毛,粘胶等纤维混纺。
缺点是耐光性和染色性差,耐热性、吸湿性和手感均较差。
F、氯纶-(聚氯乙烯纤维)在于有耐化学腐蚀性、保暖性、难燃性和耐日晒性均好;耐磨和弹性均较棉好;它的吸湿性很小,绝缘性强,容易产生和保持静电,用氯纶制成的针织内衣衫,对风湿性关节炎有一定的疗效。
缺点是耐热性差,在70℃左右就开始收缩,经沸水洗涤,收缩率达50%,因此,氯纶织物要严防热水洗烫或接近高热物体。
长丝-将连续不断的化学纤维的丝条绕成丝卷称为长丝,由于长丝光泽亮,表面光泽均匀,不易沾附灰尘,可加工成仿丝织品。
短丝-将连续不断的化学纤维的丝条,经过机械卷曲处理,然后切短(一般30~150毫米之间)称为短丝。
如涤棉混纺用的涤纶原料和棉粘混纺用的粘胶都属短丝。
中长纤维也是短丝产品的一种。
(三)原棉棉纤维的形态和构造(1)棉纤维的形态成熟正常的棉纤维断面呈腰子形,未成熟的纤维断面形态呈扁带形,中腔很大;过成熟的棉纤维的形态呈园形,中腔很小。
(2)棉纤维的构造正常成熟的棉纤维的构造可分为棉腊、表皮、初生层、次生层与中腔等五层次。
(四)棉纤棉的性能与纺纱的关系(1)长度:棉纤维长度的正常范围为23~33mm。
长度长,整齐度好,成纱强力高,毛羽少,纱条光洁。
棉纤维长度短于16mm以下的纤维称为短绒。
(2)整齐度:纤维长短的差异程度称为整齐度。
纤维长短整齐有利于细纱的粗细均匀和提高强力。
(3)强力:指单根纤维强力,正常范围为3.5~4.5克/根。
单强高,由于纤维不易断裂,所以成纱强力高。
纤维过粗纱条截面内纤维根数减少、单强虽高,成纱强力却不会增加多少。
(4)细度:指单根纤维的粗细程度,细度正常范围为5000~6500支(公制)。
(5)成熟度:指原棉生长成熟的程度、也就是指纤维腔宽与壁厚的比值,用成熟系数表示。
(6)含水:指原棉所含的水份。
(7)含杂:指原棉内所含的杂质,也就是杂质重量与试验原原则重量的百分比,用含杂率表示,一般正常范围为1.5~3%。
4、纱线:纱是平行依次排列的纤维经加拈使相互抱合而纺成的连续体叫做纱;两股或两股以上的纱拈合在一起叫做线。
(一)纱线的种类:一般常用纱线种类,大致有以下几种:(1)纯棉纱:用棉纤维纺制成的纱。
分为梳棉纱和精梳棉纱。
(2)化纤纱:用化学纤维纺制成的纱,有涤纶纤维纱、粘胶和富强短纤维纱和维纶纱等。
(3)混纺纱:用两种或多种纤维混合纺制成的纱。
有涤与棉,棉与维纶、棉与腈纶、棉与丙纶、棉与粘纤,涤棉与锦纶等混纺纱。
分为棉型和中长型两种。
(4)股线:由两根或多根单纱并合加拈而成,用两根单纱并拈而成的称为双股线,应用最广泛。
5、纤维、纱线粗细程度的表示:(一)定长制:在规定的长度中,物品重量的大小作为衡量物品粗细程度的标志,叫定长制。
(1)特克斯(tex)制:在公定回潮率(8.5%)时,以1000m(米)长度物品的重量克数来表示,称为特数(号数),用Nt表示:Nt=G/L×1000试样重量g= ×1000试样长度m 号数越大,纱越粗(2)股线的号数:以组成股线的总纱公算号数,乘以股数表示。
如:18×2、21×2、合股纱的号数不同时,以各股单纱的号数相加来表示(21+10)。
旦尼尔(Denter)制:(一般表示长丝)在公定回潮率时,以9000m长度的重量克数来表示算称旦数,用ND 表示:ND=G/L×1000试样的重数g= ×1000试样的长度m 例:40D 50D 60D等。
4、定重制:在规定的重量内,以物品长度的多少来表示粗细程度的标志。
(1)英制支数:在公定回潮率(9.89%)时,以1磅重量中的有几个840码的长度数来表示纱线粗细程度:(在公定回潮率9.89%时,一磅重的样纱线所是有的长度的840码的倍数)L试样长度yb(码)Ne = =G×840 试样重量(磅)×840如60支纱,表示:一磅重的纱线中,有60个840码的长度的纱线。
英制支数越大、纱越细;英制支数越小、纱越粗;公制支数:在公定回潮率时,以1千克重量中的1000米长度数表示。
用Nm1000×L L 试样长度mNe = = =G×1000 G 试样重量g公制支数越大,纱线越细。
特数与公制支数的换算:Nt×Nm=1000 Nt=1000/Nm Nm=1000/Nt 号数与英制支数的换算:Nt×Ne =583.1棉:号数×英制支数=583例:60英支纱换算成号数为:Nt×60=583 Nt=9.72特5、(1)捻度:纱线单位长度上的捻回数特克斯制的捻度以10cm的捻回数表示英制支数的捻度以1英寸的捻回数表示公制支的捻度以1米的捻回数表示(2)线纱的捻向:捻向分为:Z捻(反手)和S捻(顺手)两种。
S捻:单纱中的纤维或股线中的单纱,在加捻后由下而上自右至左的捻向为S捻。
自左至右的为Z捻、一般单纱为Z捻,股线为S捻6、织物原组织包括:平纹、斜纹和缎纹三种组织;织物的经纬纱密度:在织物单位长度中排列的经纬纱根数。
A、公制表示法:指10cm内经纬纱排列的根数表示。
B、英制表示法:指1英寸内经纬纱排列的根数。
(1)平纹组织:一个组织循环中,有二根经纱和两根纬纱,有4个组织点两个经组织点、两个纬组织点。
1 表示称为一上一下;1分子表示经组织点×;分母表示纬组织点(2图上有经组织点或纬组织点构成的斜线。
斜纹组织的织物表面上有经(纬)浮长线构成的斜向织纹。
2 2 11 1 2(2上1下右斜纹)(2上1下左斜纹)(1上2下右斜纹)(1上2下左斜纹)斜纹布一般为2\1 单面纱其为3\1 单面线长其为3\1 仿毛单面华达呢3\1 或2\1 2\2双面华达呢。
(3)缎纹组织:在一个组织循环中,任何一根经纱式纬纱上,仅有一个经组织点纬组织点;组织点彼此相隔较远,分布均匀。
53五枚三飞经面缎52五枚二飞纬面缎7、织物产品表示方法:公制:T/R 21×2\21×2 216.5\188.5 160涤粘混纺产品料:经纱、21特合股、纬纱21特合股、经密216.5根\10cm、纬密188.5根\10cm、幅宽为160cm。
英制:T/R 28×2\28×2 55\48 63涤粘混纺面料:经纬纱为28英支合股,经密55\英寸、纬密48\英寸、幅宽为63英寸。
棉纱质量评定:按国际从两方面考核:1.按国家规定的棉纱的物理指标评定“等”;2.根据棉纱的外观疵点来评定“级”;评“等”的物理指标包括:品质指标和重量不匀率。
(1)品质指标:它是表示棉纱强度的指标。
标准状态的缕纱强力=×1000试样在公定回潮率时实际号数同品数棉纱品质指标愈大,说明成纱强力愈高;(2)重量不匀率:单位长度内棉纱重量的差异率。
重量不均率愈小、纱愈均匀、质量愈好。
(3)重量偏差:指缕纱实际干燥重量和设计干燥重量的偏差百分率、偏差愈小愈好。
评“级”棉纱的评“级”就是指棉纱外观疵点的多少,包括棉结杂质粒数和条干均匀度两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