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主义摄影流派

合集下载

摄影的派别及作品观赏

摄影的派别及作品观赏
除此之外,莫奈对于色彩的运用相当细腻,他用许多相同主 题的画作来实验色彩与光完美的表达。莫奈曾长期探索光 色与空气的表现效果,常常在不同的时间和光线下,对同 一对象作多幅的描绘,从自然的光色变幻中抒发瞬间的感 觉.
瑞士女摄影师科琳娜·维奥内也掌握这一印象派创作的精髓。 她虽然没有亲自游历全球,却创作出了全世界各著名景点 的“印象派”摄影作品。
新即物主义的著名摄影家有桑德、勒斯基、黑葛、希尔夏、 休利曼·霍培等。
达达主义摄影
达达派即达达主义。是二十世纪初在欧洲产生的一种资产 阶级的文艺流派。关于“达达”一词的由来,历来众说纷纭。 有些人认为这是一个没有实际意义的词。在罗马尼亚语中意 为“是的,是的”。最流行的一种说法是,1916年,一群艺 术家在苏黎世集会,准备为他们的组织取个名字。他们随便 翻开一本法德词典,任意选择了一个词,就是“dada”。 在法语中,“达达”一词意为儿童玩耍用的摇木马。因此, 就被命名为“达达主义”,以昭显其随意性。
印象主印象《葱田》创作于1889年,在首次印象主义摄影展 中展出并成为整个印象摄影的典型代表 .他将摄影拍摄的 清晰区分开来,认为并不是所有的照片都要强调清晰,主 张艺术上的表现是第一位的,认为柔和的影调才能很好的 表现出艺术效果主义最明显的特点则是,力图客观地描绘 视觉现实中的瞬息片刻,主要是表现纯粹光的关系。义最 明显的特点则是,力图客观地描绘视觉现实中的瞬息片刻, 主要是表现纯粹光的关系。1889年法国印象派画展在英国 首展,展览对英国艺术界产生一定的影响,也影响了高艺 术摄影的代表人物鲁滨迅,他在肯定印象主义绘画的同时 认为“软调摄影比尖锐摄影更优美”,在这样的美学观念 的指导下,鲁滨迅注重将“柔美”的审美意识融入到摄影 艺术创作中,开始推崇这种蒙胧效果的软调摄影。

摄影史脉络与流派了解摄影的演进与变革

摄影史脉络与流派了解摄影的演进与变革

摄影史脉络与流派了解摄影的演进与变革摄影史脉络与流派:了解摄影的演进与变革摄影是一门通过光和影的捕捉,记录现实世界的艺术形式。

它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多次的演进和变革,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风格。

本文将带您回顾摄影的发展史,了解摄影的脉络与流派。

一、摄影初创期摄影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

由于当时还没有摄影器材和技术,人们最早的尝试是通过摹写和投影来记录视觉影像。

直到1826年,法国化学家尼埃普斯发现了固定光线的方法,摄影技术才得以诞生。

随后,法国摄影师达盖尔发明了第一台可用的相机,开创了摄影的先河。

二、摄影的演进与变革1. 黑白摄影与实用性发展在摄影早期的几十年中,摄影主要以黑白为主。

由于摄影技术尚未成熟,人们更多地将焦点放在摄影的实用性上。

摄影器材的改进和商业化的发展促进了摄影艺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摄影师开始尝试不同的拍摄风格和表现手法。

2. 彩色摄影的出现20世纪30年代,彩色摄影技术开始问世并逐渐成熟。

这一突破为摄影师提供了更多的表达方式,使得摄影作品更加真实、生动。

彩色摄影的出现进一步拓展了摄影的艺术边界,让人们对真实世界的记录更加细腻和多样化。

3. 实验性摄影流派的兴起上世纪的中叶,实验性摄影流派开始兴起。

摄影师尝试通过特殊技术和处理方法来呈现摄影作品,突破传统摄影的束缚。

其中,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摄影流派在摄影史上具有重要影响。

这些流派的出现进一步拓展了摄影的艺术边界,使摄影更具表现力和创造力。

4. 纪实摄影的兴起与人文关怀纪实摄影是20世纪的摄影流派之一,着眼于真实的记录和人文关怀。

纪实摄影师通过捕捉生活中的点滴,诠释社会现象和人类命运。

例如,美国摄影师杰罗姆·莱布维茨记录了20世纪50年代纽约贫民区的生活,向社会展现了贫困与不公的现实。

5. 抽象摄影与艺术表现抽象摄影流派追求艺术的表现和视觉冲击。

摄影师不再关注具体对象的真实记录,而是通过光影、线条和形状的组合,创造出抽象的形象和情感。

摄影流派

摄影流派


为特完印 仿点全象 ,丧派 画 派所失摄 以了影 。有摄家 人影使 又艺自 把术己 它自的 称身作 之的品

性沉这 ,郁一 但,流 缺影派 乏纹的 空粗艺 间糙术 感,特 。富色 有是 装调 饰子

“ “
葱田[1889] G.戴维森
打扫公园的人[1900] 拉克罗亚
命现以如影常把来从 思实 德新 性实表此的生“看摄 。主 文现 义 的实 的主现精重活普,影 和 主 观义,确要中通在历 新 义 念摄确细题的的 史 客 摄 。影实腻材事”年的 方体的,物而代发 观, 影 式现手并作且早展 性是 起 的了段且为是期进 的新 源 革新加以摄日,程 意现 于
达达主义摄影 的主要作者有 美国的M-雷, 匈牙利的莫雷那古等人,美 国摄影家哈尔 斯曼最早从事 达达主义的创 作。
达达主义

超现实主义摄影为达达派没落时期出现于摄 影艺术领域中的一种流派,兴起于本世纪三 十年代。
因而,人类的下意识活 动,偶然的灵感、心理 变态和梦幻便成了超现 实主义摄影艺术家们刻 意表现的对象。

绘画主义分为两种: 1、 绘画派:摹仿文艺复兴 时期的画风,画面结构 严谨,布局考究,经导 演、摆布和暗房加工而 成。情节性、叙述性和 寓意性是其艺术上的特 点。 2、画意派:寻找 现实生活中的诗情画意, 表现存在于自然中的美 的形象。
这一流派的主要摄 影家和作品有:普 莱期(?-1896)的 男爵之宴、鲁宾逊 漂流记、宝塔情景; 罗宾林的当一天工 作完了的时候、秋 天、两个小姑娘、 弥留、拿着毒药瓶 的朱丽叶、黎明和 落日;雷兰德洗礼 者圣约朝霞之首、 伊菲吉尼亚、优迪 特与荷罗佛尼斯; 金马伦夫人(18151897)的汤姆士卡 莱尔和尼达(18201910)的弥留之际 的嚣俄等等。

抽象摄影艺术

抽象摄影艺术
抽象摄影艺术
>>
-
1
抽象摄影的历史
2
抽象摄影的特点
3
抽象摄影的价值
4
抽象摄影的影响
5
结论
抽象摄影艺术
抽象摄影是一种独特的摄影风格,它超越了传统的摄 影理念,强调形状、线条、色彩和质感的表达
x
这种风格试图捕捉和呈现现实世界中的非具象元素, 使观众通过作品感受到更深层次的情感和意境
1
抽象摄影的历 史
-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5
结论

总的来说,抽象摄影是一种独特而富有创意 的艺术形式
它通过形状、线条、色彩和质感的表达,让观众感受到更 深层次的情感和意境
同时,这种风格的作品也挑战了传统的摄影理念和技术 限制,为摄影师提供了更多的创作可能性和表达方式
在未来,随着摄影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艺术观念的不断革新, 抽象摄影将继续在艺术领域中发挥其独特的价值和影响
抽象摄影的历史
尽管摄影术自发明以来就主要用于具象的记录,但人们很快就开始尝试用 这种新的媒介进行抽象表达。早在19世纪末,一些摄影师就开始探索抽象 摄影的可能性,通过各种实验和技术,打破传统的构图和曝光方式,呈现 出独特的视觉效果
20世纪初,随着摄影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艺术观念的革新,抽象摄影开始获 得更广泛的认可和关注。一些艺术家开始将抽象元素融入到他们的作品中, 创造出更具表现力和想象力的作品。这些作品不仅挑战了人们对摄影的传 统认知,也为摄影艺术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2
抽象摄影的特 点
抽象摄影的特点
抽象摄影的主要特点在于它对具象元素的舍弃,以
及对形状、线条、色彩和质感的强调。这种风格的 作品往往不追求对现实世界的忠实再现,而是通过

西方当代艺术流派赏析

西方当代艺术流派赏析

西方当代艺术流派赏析西方当代艺术流派指的是在20世纪以后产生的各种艺术形式和思想流派,在当代艺术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这些流派涵盖了绘画、雕塑、摄影、装置艺术、行为艺术等多种艺术形式,其表现形式和思想内涵均具有多样性和开放性。

本文将简要介绍以下几个西方当代艺术流派:超现实主义、抽象表现主义、概念艺术和后现代主义。

超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是一种在1920年代诞生于法国的艺术流派。

它的主要思想是追求揭示人类潜意识的表象和图像,以此来体现思想的自由与非理性性。

在超现实主义的艺术作品中,经常出现复杂的符号、幻觉、梦境等元素。

超现实主义在绘画、雕塑、诗歌和电影等领域均有较大影响。

超现实主义的代表艺术家包括莫里斯·夏卡尔、马克斯·恩斯特和克劳德·西蒙·方丹等。

他们的作品在当代艺术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成为了当代艺术的先锋。

抽象表现主义抽象表现主义是一种在20世纪40年代产生于美国的重要艺术流派。

它的主要特征是抛弃传统绘画的写实手法,用抽象的形式来表达情感和感受。

在抽象表现主义的艺术作品中,经常出现大量的笔触和颜料涂抹。

抽象表现主义的艺术家们强调了绘画的肌理性质,使绘画表现更加生动。

抽象表现主义的代表艺术家包括马克·罗斯科和杰克逊·波洛克等。

他们用抽象的形式展现出情感和灵魂的表达,成为了现代艺术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概念艺术概念艺术是一种在1960年代产生于西方的艺术流派。

它采用了广泛的艺术表现形式,包括绘画、雕塑、行为艺术、装置等。

概念艺术主张将思想和观念作为艺术作品的核心,而非形式和技巧。

艺术家们试图通过概念和思路来打破艺术作品的固有形式和创作概念。

概念艺术的代表艺术家包括马塞尔·杜尚、约瑟夫·科斯瑞尔和约翰·博格斯等。

他们的作品在西方当代艺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是一种在20世纪后期产生于西方的哲学和思想流派,它对现代主义思想的批判反思贯穿始终。

西方艺术流派解读:印象派、立体派与抽象表现主义

西方艺术流派解读:印象派、立体派与抽象表现主义

立体派对传统绘画的挑 战
• 摒弃了传统的透视法和光影表现 • 注重理性分析,强调画家的主观 认识和理解
立体派代表画家及其作品解析
巴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
• 《亚威农的少女》: 通过分解和重组 的手法表现五位少女的立体形象 • 《哭泣的女人》: 以抽象的线条和形 状展现女人的情感和动态
立体派为现代艺术的多样化发展提供了借鉴
• 开创了以形式、结构和抽象元素为主题的绘画风格 • 为后来的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等流派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03
抽象表现主义:情感与自由的表达
抽象表现主义产生的背景与特点
20世纪40年代,美国艺术界的变革
抽象表现主义的绘画特 点
抽象表现派对传统绘画 的挑战
•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人们的心灵产 生巨大冲击 • 画家们开始寻求新的表现手法和 形式,来表达内心的情感
印象派对传统绘画的挑 战
• 摒弃了传统的细腻描绘和暗色调 • 注重观察和感受,强调画家的主 观表达
印象派代表画家及其作品解析
克洛德·莫奈(Claude Monet)
• 《印象·日出》: 以独特的视角和光线描绘日出时的港口景象,奠定了印象派的基础 • 《睡莲》: 通过不同时间、光线下的睡莲表现其丰富的色彩变化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立体派产生的背景与特点
20世纪初,法国艺术界的变革
立体派的绘画特点
• 印象派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艺术 的追求 • 画家们开始寻求新的表现手法和 形式
• 注重形式与结构的探讨,强调物 体的几何形状和空间关系 • 采用多角度视觉,展现物体在不 同角度下的形态 • 将抽象元素融入具象绘画,突破 传统的审美观念

摄影艺术流派的发展史

摄影艺术流派的发展史

摄影艺术流派的发展史展开全文要想了解摄影艺术的发展史,就有必要了解摄影艺术的流派,流派是伴随着历史而产生、发展和消亡的。

所谓“流派”,应该是指具有某种同一艺术观念,同一美学思想,同一审美趣味,同一创作倾向并产生了一定社会影响的群体,摄影艺术也不例外。

因而流派应该有两个标志,并且两者缺一不可。

一个是应该有自己比较明确而又完整的艺术纲领和艺术主张,有自己的理论家,有自己的艺术理论体系。

另一个是:有一个群体在自己的创作活动中实践其艺术主张和艺术纲领,创作出具有相同美学倾向的作品。

纵观摄影艺术史的流派,大致有以下十个,它们是:写实主义摄影诞生于1853年。

写实摄影是一种发挥摄影纪实特性的摄影艺术流派。

其艺术观念要求照片中的细节与现实相比较要“有数字般的准确性”,同时又反对象镜子那样冷漠地、被动地、纯客观地反映对象。

这个流派的摄影家通常与周围的人们同欢乐、共忧患。

他们写社会,写各种世态:写人,写生活与命运。

既不粉饰,也不夸张,真切而朴实。

属于纪实摄影的创作题材非常广泛,有凡人小事、社会现实、战争现状等等,可以说无所不包。

绘画主义摄影诞生于1851年。

该流派以追求绘画意趣、并以绘画造型原则规范自己的创作活动。

这一流派从一开始就走着两不同的发展道路,形成“仿画”派和“画意”派两个分支。

仿画派摹仿文艺复兴时期的画风,作品多取材于宗教教义或文艺作品,可以说是概念先行,经摆布,导演和暗房工艺制作而成。

其画面结构严谨,布局考究,情节性、叙事性和寓意性是其艺术上的特点:画意派虽然也奉绘画造型原则为圭臬,刻意追求作品“有意味的形式”,但它利用了摄影的纪实特性,把镜头对准现实,寻求现实世界中的“诗情画意”。

它注重创作主体的审美感受,而写实摄影注意的是生活自身。

印象派摄影诞生于1889年。

印象派这一名词源于绘画艺术,产生于1877年。

后来摄影大师罗宾森提出了“软调(模糊)摄影比尖锐(清晰)摄影更优美”的审美主张,并认为“要使作品看起来完全不象照片”才是好照片。

摄影各个流派

摄影各个流派

A
19
A
20
A
21
A
22
A
23
A
24
A
25
印象派摄影
印象派摄影是从印象派绘画中得到灵感的。19世纪60年 代中期到80年代,绘画印象派运动在法国盛行,著名的印 象派画家莫奈和雷诺阿为了反对绘画的陈规陋习,力求再现 那些在充满光线的气氛中传达物体的视觉印象的色彩。这一 具有创新意义的实践在摄影界引起了尽管是迟到的、但却影 响深远。
4
奥斯卡·雷兰德
高艺术摄影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奥 斯卡·雷兰德和亨利・佩奇·罗宾逊。他 们对绘画的模仿不仅在于形式,更在 于内在的精神。他们模仿当时流行的" 拉斐尔前派"绘画风格,运用导演、摆 布、剪辑、拼贴、叠印的方式表现宗 教、文学故事题材,画面精心设计, 构图严谨,具有绘画效果。这同时也 开创了一种"集锦摄影"手法。
摄影流派
A
1
目录
一、绘画主义摄影(画意派摄影) 二、自然主义摄影 三、摄影分裂主义(摄影脱离派) 四、新客观主义摄影 五、纯粹主义摄影 六、未来派摄影 七、抽象派摄影 八、达达与超现实主义摄影 九、社会纪实摄影 十、勘的派摄影
A
2
一、绘画主义摄影(画意派摄影)
摄影在诞生之初,为了获得与其他传统艺术样式同等的地位,一开始就走 了一条捷径,那就是嫁接在绘画上。摄影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一直都是模仿绘 画的,并在与绘画亲缘交融和相互促进中得到了发展。画意摄影流派主张从形 式到内容都极力模伤绘画,为了达到与绘画同样的视觉感受,摄影师可谓使尽 了浑身解数。1892年摄影团体连环会、1893年德国汉堡画意摄影展览、1894 年巴黎摄影俱乐部、1902年纽约的擾影分离派和1904年国际画意摄影协会的 相继成立,将画意派摄影在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推向顶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抽象主义摄影流派
特点
艺术的本质是感情宣泄,将点、线、面、影调、色彩等抽象符号以某种组合方式来表达感情。

认为具象向抽象转化是一种艺术上升华。

抽象摄影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一种摄影艺术流派。

该流派的摄影家否定造型艺术是以可审视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表现艺术家审美感受的这一基本特性,宣称要把摄影"从摄影里解放出来"。

初期,用无底放大法省略去"被摄体"的细部纹理和丰富影调,制作成仅表现其形状的"光图画"。

后来发展到或运用光线,或剪辑集锦,或中途曝光,或拍摄时震动照相机使被摄体形象在底片中的结象模糊,或多次曝光使之重影,直到改变画面的表面结构,改变被摄物体的原有形态和空间结构,力图使用所谓形式、影调(色彩)和素材的"绝对抽象的语言",使被摄物体转变成某种不能辨认为何物的线条、斑点和形状的结合体。

以表现该派艺术家奉为圭臬的所谓人类最真实、最有本质力量的潜意识世界。

在作品中,被摄物体只不过是被艺术家借来随心所欲地产生表现自身想象和个性"旋律"的音符。

主要摄影家和作品
抽象摄影的发轫者为泰尔博(1800-1877)。

开始时,作品画面仍保持一定程度的可辨认性。

至一九一七年摄影家科班
(1882-?)用木片和透明玻璃碎片拍摄的《波尔多画报》就已完全不可辨认了。

一九二二年,匈牙利抽象画家莫荷利纳基(1895-?)在曼瑞(1890-?)等人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并从理论上予以确立。

随后,抽象画家康丁斯基、克勒等引进了显微摄影和X光摄影,从而大大扩大了抽象派摄影的表现范围,丰富了摄影艺术的语言,建立了自己的艺术体系,并风行于欧美等国。

该流派的代表人物,除文中已提及的外,尚有史格特、芬宁格、安真兰特、佛莱泰、温隙斯特、格连巴晤、夏德和布留奎尔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