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油画欣赏
油画开国大典赏析

油画开国大典赏析《油画开国大典赏析》嘿,朋友们!咱今天来聊聊那幅超厉害的油画《开国大典》呀!这幅画啊,那可真是像一个时光机器,一下子就把咱带回到了那个无比重要的时刻。
你瞧,画面上那热闹的场景,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新中国成立啦!那神情,那姿态,多有气势啊!就好像毛主席真的在咱眼前一样。
再看看周围的人们,一个个脸上洋溢着喜悦和自豪。
他们的笑容是那么的灿烂,那是发自内心的高兴啊!这就像是咱过年的时候,一家人团聚在一起,那种开心是藏都藏不住的。
画家把每个人的表情都刻画得那么细腻,那么生动。
就说那些穿着盛装的人们,那衣服的颜色和纹理,多逼真啊!感觉一伸手就能摸到似的。
这可比咱平时拍照厉害多了,照片有时候还拍不出这么生动的感觉呢。
还有那天安门城楼,画得雄伟壮观,红墙黄瓦,多漂亮啊!这城楼就像是一个坚定的守护者,见证着新中国的诞生和成长。
它就像是咱们家里的顶梁柱,给咱一种稳稳的安全感。
这幅画的色彩运用也特别妙。
鲜艳的红色、黄色,还有各种明亮的色彩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了一种热烈、欢快的氛围。
这就好像是一场盛大的庆典,让咱也忍不住想要跟着一起欢呼、一起庆祝。
你说,这么一幅画,它得花费画家多少心血啊!这可不是随便涂涂抹抹就能画出来的。
这得有多么深厚的功底,多么敏锐的观察力,还有多么强烈的情感才能完成啊!每次看到这幅画,我都有一种特别的感觉。
就好像自己也穿越回了那个时候,站在天安门广场上,和大家一起见证这伟大的历史时刻。
它让我感受到了新中国成立时的那种激动和喜悦,也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
咱得好好感谢这幅画,它让我们这些后人能够看到当年的情景,能够感受到先辈们的奋斗和付出。
它就像是一个窗口,让我们看到了过去,也让我们更加坚定地走向未来。
这油画《开国大典》,真的是太了不起了!它不仅仅是一幅画,更是一段历史,一种精神的象征啊!。
油画《开国大典》赏析25页PPT

油画《开国大典》赏析
51、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 适用的 宪法, 甚至一 条永远 适用的 法律。 ——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开国大典 作品赏析

04级美术学五班 毛二艳
20047201092 2007/04/27
目录
1:作品简介 2:课程类别{课时。教材分 析} 3:教学目的 4:教学重点 5:分析作品 6:艺术成就 7:作品欣赏(7—9)
美术作品《开国大典》简介: 作者:董希文(1914---1973年)著名油画家.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尺寸:画宽4.05米,高2.3米,油画。1952年至于953年作,现藏中国革命历史 博物馆。
彩,并增加了节 日的喜庆气氛。
4.在写实手法的描绘中,画家又进行了大胆的艺术加工,在画面
的右侧部位减去一根柱子,这些都是为了适应并强化画面主题和
总体的需要。
5这些作品具有较强的装饰性抒情性 。有评者认为是“富有装饰
意味的纪念碑性的大型历史画。”
创作思想:作品是一幅深为群众欢迎的革命历史画。它表现了新中国开国大典的 宏伟壮阔 的场面,再现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划时代的一刻。
1
课程类别:美术欣赏课
课时: 1课时
教材分析:
1.《开国大典》作品所描绘的是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立时天安门国庆典礼的盛况。
2.画家在进行严谨的写实描绘中,借鉴了民间美术和传统工笔重
2.色彩;画面以中国喜庆的色彩红色创作为
主。在色彩上注意强调色彩的单纯,对比强
烈,如红地毯和蓝天对比,灯笼与远处的红
旗形成对比基调。
5
3.造型:这幅作品 作者不画投影, 类似中国画工笔 重彩的风格。在 素描表现方面, 作者,抓形,体 现“准”与“传 神”
艺术成就: 1.体现了中国历史的转折——中国人民共和 国诞生的历史画卷。 2.是中国绘画史上一个新的起点——是西方 油画技法与中国传统绘画技法相结合的杰作。
油画《开国大典》人物图片素材集

油画《开国大典》是画家董希文在1952年创作的,它描绘了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的盛况。
画面能清晰辨认的人物共有十一位,其中站在正中的是毛泽东(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第一排左起是: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和高岗(六位副主席)。
朱德后面是周恩来(政务院总理),周恩来后面是林伯渠(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宋庆龄后面是沈钧儒(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李济深后面是郭沫若(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
下面是一组相关图片。
毛泽东(1893-1976)
开国大典:毛泽东、董必武、沈钧儒
朱德(1886-1976)
开国大典:林伯渠、朱德、罗荣桓、陈毅、刘伯承、贺龙
刘少奇(1898-1969)
开国大典:刘少奇、毛泽东、刘伯承、陈毅、李立三
宋庆龄(1893- 1981)
开国大典:周恩来、高岗、毛泽东、朱德、宋庆龄、李济深
李济深(1885—1959)
开国大典:李济深、毛泽东、彭真、黄炎培
张澜(1872-1955)
开国大典:毛泽东、朱德、张澜、刘少奇
高岗(1905-1954)
开国大典:周恩来、高岗、毛泽东、朱德
周恩来(1898-1976)
开国大典:刘少奇、周恩来、张澜、毛泽东
沈钧儒(1875—1963)
开国大典:董必武、刘伯承、沈钧儒、毛泽东、周恩来、张澜
郭沫若(1892—1978)
开国大典:毛泽东、朱德、刘少奇、郭沫若
林伯渠(1886-1960)
开国大典:毛泽东、林伯渠、刘伯承
开国大典:周恩来
开国大典:李立三、林伯渠、毛泽东、沈钧儒、周恩来。
油画《开国大典》赏析

同时参照印刷品临摹的复制品。
董希文(1914——1973), 我国著名的油画家。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浙江绍兴人。
画面上,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的中央,正在麦克风前庄
严地 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背后站着刘少奇、 朱德、周恩来、董必武、宋庆龄、李济深、张澜、林伯渠、郭 沫若等各界代表,他们胸前佩带着代表的红签,脸上呈现出聆 听着《公报》的激动心情。 兵显得庄 严、隆重、热烈。城楼上左面的一排大红柱子及大红宫灯,崭 新的紫红地毯、盛开的菊花,朵朵的白云和天空中翱翔的白鸽, 无不象征着我们伟大祖国的独立、自由、繁荣、昌盛与和平。 远处升起的五星红旗,标志着中华民族数千年封建制度的结束, 也是我们古老民族的新生。
两个月后,历史巨作《开国大典》油画 正式诞生...
1952年 董希文创作 油画《开国大典》
董希文精心设计的这件新颖的油画 也被艺术界人士所普遍推崇,成为他生 平最重要的代表作,也是它的成名之作。 遗憾的是现在陈列在中国革命博物 馆的《开国大典》并不是董希文的原作, 而是由靳尚谊、赵域、阎振铎根据原作
至此,《开国大典》终于恢复 原貌─—这就是我们今天在中 国革命博物馆展览厅里所见到 的《开国大典》(复制品), 而原作则存放在中国革命博物 馆的画库里。
油画《开国大典》 细节欣赏
伟大的毛主席 正在宣读演讲稿
国家领导人
城楼上新红的 灯笼和柱子
蔚蓝的天空、和平鸽
人们手举领导人画像和彩旗
城楼下的方阵和标语
广场上红旗如林、绚丽多彩,整齐的队伍和严肃的标
画面上除了毛 之一的画面上,形成左实 右虚相差悬殊的布局。凸 显了天安门城楼的开阔。
周 恩 来 朱 德 刘 少 奇
宋 庆 龄
李 济 深
开国大典油画美术手法

开国大典油画美术手法
开国大典是中国历史上一件极为重要的事件,而《开国大典油画》则是一件油画艺术作品中的经典之作。
该作品采用了油画艺术手法,运用光影、色彩等技巧,生动地表现了开国大典的盛况和氛围。
首先,该作品在色彩方面运用了高度饱和度的色彩,营造了热烈喜庆的氛围。
红色、黄色、金色等色彩充满了整幅画面,给人以温暖、欢乐的感觉。
同时,通过运用明暗对比的手法,使画面更加丰富有层次感。
其次,光影的运用也是该作品的特色之一。
画面中,人物、建筑等都有光影的投射和反射,使画面更加真实自然。
此外,画面中的光影还有助于突出画面中的主体,使其更加突出。
最后,该作品的构图也是其成功之处。
画面中的建筑、人物、旗帜等元素都被布置在画面中心,形成了一个层次分明、协调和谐的画面。
这种构图方式不仅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而且对于表现画面中的主题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总之,油画艺术手法在《开国大典油画》中得到了巧妙的运用,使这件作品成为了油画艺术史上的经典之作。
通过其色彩、光影和构图,该作品成功地表现了开国大典的盛况和氛围。
- 1 -。
开国大典油画艺术鉴赏100字

开国大典油画艺术鉴赏100字
摘要:
一、开国大典油画简介
二、油画创作背景与意义
三、艺术鉴赏要点
四、总结与评价
正文:
【提纲】一、开国大典油画简介
开国大典油画是一幅描绘1949 年10 月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场景的历史画。
画家董希文创作于1952 年,该作品以现实主义手法展现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时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提纲】二、油画创作背景与意义
1.创作背景:1949 年10 月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
董希文亲身经历了这一历史时刻,为了纪念这一重大事件,他决定创作一幅油画。
2.意义:开国大典油画不仅记录了新中国成立的难忘时刻,还展现了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的伟大事业而努力奋斗的精神风貌。
【提纲】三、艺术鉴赏要点
1.构图:画面以天安门广场为背景,前景是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与群众在一起,形成一个庞大的阶梯式构图。
画面中的人物形象生动、富有动感,
展现了新中国成立的喜庆氛围。
2.色彩:画面的色彩以红、黄为主调,强调了中国红的元素,展现了新中国的繁荣昌盛。
同时,画面中的人物服饰、道具等细节也充满了生活气息,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感。
3.技法:董希文运用现实主义手法,以精湛的绘画技巧刻画了画面的每一个细节,使作品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提纲】四、总结与评价
开国大典油画是新中国美术史上的经典之作,它以独特的艺术手法记录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时刻,展现了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而努力奋斗的精神风貌。
油画《开国大典》背景纪念币赏析

被 镶 嵌 在 新 中 国发 行 的 首 枚 流 通 纪 念 币 上 。 18 94年 1 月 1日.为庆祝建 国 3 0 5周
年 ,中 国人 民银行 发行 了 《 中华人 民共 和
国成 立 三十 五周 年 》铜 镍 合 金 ( 7%, 铜 5 镍 2%)流 通纪念 币一 套 ( 5 共三 枚 ,直 径
《 国大 典 》油 画也 铸刻 在 贵 金属 纪 开
念币上 。1 8 年 中国人 民银行 发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套两 99
国大 典 》 。这 幅作 品构 思 宏 伟 ,具 有 鲜 明
的 民族 特色 .作 者有 意识 地采 用 了中 国百
以 国庆为 题材 ,以 《 国大典 》 为背 开
面图案 的流通 纪 念 币和贵 金属纪 念 币 ,已 多钱 币 中一个 小系 列 。由 于它 载 着 华 夏 儿 女 深 厚 的 爱 国 热 情 ,有着 广 泛 的群 众 基础 。这
于 完整地 再现 这幅力 作的 风采 。
此外 , 《 国大典》 还 曾出现 在外 国 开
钱 币上 。在 1 9 9 6年 1 1月 的北京 国际钱 币
《 国大 典 》是 一 幅 在 我 国具 有 广泛 开
而深 远 影 响 的 名 画 。1 4 9 9年 1 O月 1日 ,
中华人 民共 和 国成立 了 ,作 为 天安 门广场
栏 目主持:谢
伟
栏 目邮箱 : r w@1 3c m jx j j 6. o
油画《 开国大典》 背景纪 币赏祈
口 尹忠祚
14 差 99
世界庄严宣告 : “ 中华 人 民 共 和 国成 立
了 ! …… 以浓 墨重 彩 描绘 这 一 具 有划 时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是在文革期间,由于政治上的原因,原作不幸遭到两次 修 改,破坏了艺术的真实性。2011年6月,为庆祝建党90周年,油 画真迹首度向公众开放。该作品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董希文是把谁修改了呢?
一个透视上的问题是画面上的正阳门城楼坐落在画面上垂直 的子午线上,这和天安门城楼的方位稍有偏差。董希文要把正阳 门城楼画成正南北方向,也是为了使得广场感到开阔。《开国大 典》上有这样一些透视上的问题,可是爱挑毛病的透视学教授却 并没有提出过非议,这也说明董希文的创作构思得到了大家的理 解,而主要是画面的感人效果说服力。如果画面上看起来别扭, 那是一定要责怪透视上的错误的。
黑
《开国大典》是中国画家董希文于1953年完成的著名油画, 描绘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读中央人民政府 公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一刻,为董希文最著名的代表 作之一。场面气势恢宏,喜庆气氛热烈。11位领导入画,他们是: 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副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 深、张澜、高岗,秘书长林伯渠,政务院总理周恩来和两位副总 理董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