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Word版
(完整word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2. 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2. 通过学习控制噪声的办法,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通过调查、访问网站、查阅资料等多种途径获取知识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2. 通过开展社会调查,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兴趣【教学重点】噪声的危害和怎样减弱噪声;联系实际,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难点】噪声的来源、噪声的等级【教具准备】闹钟、纸盒、耳罩、泡沫塑料、示波器、铁钉、玻璃、录像带、录相机、电视等.【教学课时】1课时【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新课引入】师:大自然中的声音多种多样•优美的乐音令人心情舒畅,而杂乱的声音——噪声刺耳难听,让人感到心烦意乱.噪声问题伴随着现代化大工业的发展而逐渐突出.近年来,噪声已列为国际公害,它严重地污染着环境,危害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噪声污染已与水污染、空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一起,成为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关于噪声,同学们想了解哪些问题呢?生 1 :噪声从哪里来?生 2 :噪声的波形有什么特点?生 3 :什么样的声音是噪声?生 4 :噪声有什么危害?生5 :用什么办法可以减弱噪声?师:同学们有很浓厚的求知欲,这很好. 这节课我们就学习与噪声有关的一些知识.【进行新课】知识点 1 噪声的来源、等级和危害1. 噪声的来源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42 页“噪声的来源”,分组讨论并回答下面的思考题:(多媒体展示)思考题:(1)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什么是噪声?用什么实验可以验证你的说法?(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什么是噪声?(3)城市噪声的主要来源有哪些?(4)你能举出生活中噪声的实例吗?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阅读,并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联系生活、生产实际来回答. 学生回答:(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后回答,并进行补充讲解)(1)从物理学的角度,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因此,优美动听的音乐有时也会变为噪声.(3)城市噪声的来源是非常多的,大致可分成四类:交通运输噪声、工业噪声、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噪声.(4)举例:①交通运输噪声:各种交通工具的喇叭声、汽笛声、杀U车声、排气声、机械运转声等.②工业噪声:纺织厂、印刷厂、机械车间的噪声等③施工噪声:筑路、盖楼时发出的噪声等④社会生活噪声:家庭噪声、娱乐场所、商店、集贸市场里的喧哗声等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针对思考题(1)中提到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我们就一起做个实验来证实一下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示波器观察铁钉刮玻璃时产生的噪声的波形,并与乐音声音的波形作比较•学生仔细观察后回答:铁钉刮玻璃时产生的噪声的波形没有规则,乐音声音的波形有规则•教师鼓励学生的回答,并进行总结和板书•板书:噪声的来源:1. 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2.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3. 噪声的来源包括:(1 )交通运输噪声;(2)工业噪声;(3)施工噪声;(4)社会生活噪声.教师用多媒体播放课件“乐音和噪声”,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乐音和噪声的区别和联系.沁亠次亠为亠,c亠次亠:史亠鹫亠状亠次亠加乐育和曝声.寥録悻济斗定义听遐来伏舅功听的声■s',如音东家演奏乐器箭爲未哂合列帝旳冷音,如各种机器发f 的声昔产主浄年咸宥机别據胡产生的声音拚'本俶无规刈振功产主的声音别角度/ /凡是夥晌人叮1正捋儿更、学习和工咋殆声皆,以及财人们募听的产音起干扰柞用的声音郡席于嗔声氓形图A A A A A A A VvVVv/ vv/v IVJW兵音如嗨声都是由韧体拒談产土的,并浚有广确的界Pit*苗昨證盲从物埋翠角度灵着尽于乐音」旦以环保的角度看却属于嗓声.无论乐音和噪声,声音的為小都是用“为氏|曲"做单位耒淖兔.£-■弓例题1 (多媒体展示)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和乐音的主要区别是(A. 噪声的响度大,乐音的响度小B. 乐音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噪声是机器发出的声音C. 乐音的音调低,噪声的音调高D. 乐音是发声体有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噪声是发声体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解析:乐音和噪声都是由发声体振动产生的,从物理学角度看,乐音是发声体有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噪声是发声体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与它们的音调、响度无关. 乐音不仅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其他物体发出的声音也可以是乐音,噪声也不仅是机器发出的声音,一些爆炸等都能发出噪声.答案:D2. 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教师播放以下声音,引导学生感受:(多媒体播放)(1)自习课上,教室里很安静,不小心学习用具掉到地上发出的声音.(2)来自建筑工地上搅拌机的隆隆声.(3)生活区里汽车、摩托车发动机发出的声音.(4)家里电冰箱起动时的声音.(5)小商贩的叫卖声.(6)在家里穿着高跟鞋走动时发出的声音.(7)生活区里人们的吵、闹、哭、笑声.(8)邻居电视机过大的声音.(9)数学课上有人偷听音乐的声音.师:声音有强有弱,声音的强弱通常以分贝(符号是dB)为单位来表示•请同学们观看视频“一些声音的分贝数和人们相应的感觉”或阅读教材P43页《小资料》中的内容,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思考题:(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是dB;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为dB;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的声音为 _______ dB;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并产生神经衰弱、头疼、高血压等疾病的声音为_________ d B 以上;能引起鼓膜破裂出血,双耳完全失去听力的声音为______ d B.(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______ d 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____________ dB.⑶ 噪声的危害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回答:(教师指导并补充)(1)0 30~40 70 90 150(2)90 70 50(3)噪声的危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心理影响:使人烦躁、精力不集中,妨碍睡眠和休息②生理影响:使人耳聋、头痛、消化不良、视觉模糊等,严重的神志不清、休克或死亡•③高强度的噪声能够损坏建筑物•例如:喷气式飞机产生的噪声能够将附近建筑物的窗户玻璃震碎,噪声导致工作设备“疲劳”以至断裂等板书:噪声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1)人们以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2)0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声音;30~40dB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70dB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并产生神经衰弱、头痛、高血压等疾病•例题2 (多媒体展示)如图所示的是某市区竖立在马路旁边的噪声监测装置,由装置上显示的分贝数可知此处的噪声()•A. 使人失去听力B. 妨碍人们的工作和学习C. 妨碍人们的休息和睡眠D. 所造就的环境较理想,较安静EHdB解析:监测装置上显示的噪声分贝数是68dB,低于保证人们工作和学习的70dB的噪声标准,但高于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的上限50dB的噪声标准.答案:C课堂演练教师引导学生做对应练习册中本课时课堂作业部分知识点2 控制噪声师:噪声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 因此,控制噪声十分重要.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44 页“控制噪声”,并回答下面的思考题:(多媒体展示)思考题:(1)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的三个阶段是什么?(2)控制噪声的三种途径是什么?(3)请同学们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证实控制噪声的三种途径.(4)教材P44 页图2.4-3 中控制噪声的措施分别属于哪一种?学生回答:(讨论、交流后积极发言,教师指导、补充)(1)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有这样三个阶段:①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②声音通过空气等介质的传播.③鼓膜的振动.(2)控制噪声的三种途径是①防止噪声产生(在声源处减弱).②阻断它的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减弱).③防止它进入人耳(在人耳处减弱).(3)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实验,实验可用闹钟做声源.①将正在发声的闹钟用泡沫塑料垫起(在声源处减弱噪声).②将正在发声的闹钟放置于空纸盒中(在传播过程中减弱).③用棉花塞住耳朵(在人耳处减弱).(4)①摩托车的消声器采用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② 北京动物园的“隔音蛟龙”采用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③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采用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板书:控制噪声(1)防止噪声产生(在声源处减弱):①改造声源结构,减小噪声强度②在声源处加防护罩③在内燃机排气管上加装消音器等(2)阻断它的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减弱):①用隔音或吸音材料把声源与外界隔离起来②在城里植树、修隔音墙等3)防止它进入人耳(在人耳处减弱)①塞上防噪声耳塞②在耳孔中塞一小团棉花③用手捂住耳朵。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教学设计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噪声的定义、产生原因和分类。
掌握噪声对人体健康和生活环境的危害。
熟悉噪声控制的方法和措施。
2.能力目标能够分析噪声对人体健康和生活环境的危害。
能够提出噪声控制的方案和措施。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噪声控制意识。
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噪声的定义、产生原因和分类。
2.噪声对人体健康和生活环境的危害。
3.噪声控制的方法和措施。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噪声录音,让学生感受一下噪声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噪声对我们的危害有哪些。
2.知识讲解(30分钟)2.1噪声的定义、产生原因和分类。
讲解噪声的定义、噪声的产生原因和噪声的分类,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图表进行说明和分析。
2.2噪声对人体健康和生活环境的危害。
通过介绍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和噪声对生活环境的破坏,让学生了解噪声的危害性。
3.分组探究(20分钟)4.小组展示(20分钟)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调查结果和分析报告。
其他同学可以提出问题和建议。
5.噪声控制的方法和措施(20分钟)通过讲解噪声控制的方法和措施,如隔离、吸声、降噪等,让学生了解如何减少噪声对人体和环境的影响。
6.总结归纳(10分钟)对学生进行总结,强调噪声控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7.课堂练习(10分钟)为了检验学生对噪声的知识和噪声控制的方法的掌握情况,进行一些简单的选择题和问答题的练习。
四、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和参与度,以及课后布置的作业,评价学生对噪声的危害和噪声控制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五、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评价,及时调整教学设计,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实践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物理《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范文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噪声的定义、来源和危害。
2. 让学生掌握噪声的控制方法和减噪技术。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噪声的定义、来源、危害和控制方法。
难点:噪声的控制技术和实际应用。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案例分析法等教学方法。
2. 使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噪声测量仪器等教学手段。
四、教学内容与步骤:1. 噪声的定义:介绍噪声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噪声的内涵。
2. 噪声的来源:分析生活中和工业中的噪声来源,让学生了解噪声的产生。
3. 噪声的危害:讲解噪声对人类健康、生活和工作的影响,让学生认识到噪声的危害。
4. 噪声的控制方法:介绍噪声控制的常用方法,如隔声、吸声、消声等。
5. 噪声控制技术实例: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噪声控制技术的实际应用。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噪声相关知识的掌握。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检验学生对噪声控制方法的理解。
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能力和对噪声控制技术的掌握。
4.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巩固程度。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对噪声的控制要求。
2. 探讨噪声控制技术在环保、城市规划等领域的应用。
3. 分析噪声控制产业的发展前景,激发学生对相关领域的兴趣。
七、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噪声测量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噪声的控制过程。
2. 开展小组竞赛,设计噪声控制方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邀请企业专家进行讲座,分享噪声控制技术的实际应用经验。
八、教学反馈:1. 课堂问答:及时了解学生对拓展内容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检验学生对噪声控制技术的掌握。
3. 小组讨论报告:检查学生对噪声控制方案的设计和实施能力。
九、教学总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噪声控制的重要性。
2. 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参与,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噪声控制。
物理《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范文

物理《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噪声的定义、分类及危害。
2. 使学生掌握噪声的控制方法。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噪声的定义和分类2. 噪声的危害3. 噪声的控制方法4. 噪声监测与评估5. 噪声污染的防治与环境保护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噪声的定义、分类、危害及控制方法。
2. 教学难点:噪声的控制方法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噪声的相关知识。
2. 利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噪声危害的具体实例。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4. 利用实验演示法,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噪声的控制方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噪声录音,让学生感受噪声,引出本课主题。
2. 讲解噪声的定义和分类:介绍噪声的概念,区分不同类型的噪声。
3. 分析噪声的危害:讲解噪声对人类身心健康的影响,展示相关案例。
4. 教授噪声的控制方法:介绍隔声、吸声、消声等控制噪声的方法。
5.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演示噪声控制方法的实际应用。
6. 总结与拓展: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对噪声控制的了解。
7. 课堂小结:强调噪声控制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噪声定义、分类和危害的理解。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对噪声控制方法的掌握程度。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题目,检验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情况。
七、教学反思1. 教师需要不断反思教学过程,确保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2. 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3.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噪声控制和环境保护的热情。
八、课后作业1. 总结噪声的危害,列出几种减轻噪声的方法。
2. 调查周围环境中的噪声污染,提出改善建议。
物理《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范文

物理《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噪声的定义和分类,知道噪声的度量单位。
2. 使学生了解噪声对人类生活和健康的影响,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噪声的定义和分类2. 噪声的度量单位——分贝3. 噪声对人类生活和健康的影响4. 噪声的控制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噪声的定义、分类、度量单位及对人类生活和健康的影响。
难点:噪声的控制方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噪声的相关知识。
2. 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噪声的实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噪声录音,让学生感受噪声,引出课题。
2. 噪声的定义和分类:讲解噪声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噪声的分类。
3. 噪声的度量单位——分贝:介绍分贝的定义和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噪声的度量方式。
4. 噪声对人类生活和健康的影响:分析噪声对人类生活和健康的影响,让学生认识到噪声的危害。
5. 噪声的控制方法:讲解噪声的控制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在生活中控制噪声。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情况进行反思,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问答、小组讨论等方式,评价学生对噪声概念、分类和度量单位的掌握情况。
2. 评估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识别噪声、分析噪声危害的能力。
3. 观察学生在讨论噪声控制方法时的积极性和创新性,以及对环保意识的提升。
七、教学拓展:1. 邀请环保专家或有相关经验的家长来校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噪声控制的专业知识和实际案例。
2.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如访问附近的工厂或社区,了解他们在噪声控制方面的措施和效果。
3. 开展噪声控制小窍门分享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在生活中控制噪声的创意方法。
八、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包括噪声的图片、视频、音频资料等,用于辅助教学。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噪声的定义和分类,知道噪声的来源和特点。
2. 让学生了解噪声对人类生活和健康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3. 让学生掌握控制噪声的途径和方法,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噪声的定义、分类、来源、特点;噪声对人类生活和健康的危害;控制噪声的途径和方法。
2. 教学难点:噪声的单位、噪声控制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噪声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噪声危害实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噪声问题。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探讨控制噪声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噪声案例素材,如噪声污染图片、视频等。
2. 准备噪声测量仪器,如声级计等。
3. 准备控制噪声的实物道具,如隔音材料、吸音棉等。
五、教学内容1. 噪声的定义和分类:声音的干扰、无规律的声音、影响人们正常生活和工作的声音。
2. 噪声的来源和特点:交通噪声、工业噪声、生活噪声、自然噪声;噪声的强度、频率、持续时间等特点。
3. 噪声对人类生活和健康的危害:影响睡眠、提高血压、损害听力、引发心理疾病等。
4. 噪声控制的途径和方法:噪声源控制、传播途径控制、接收者保护;隔音、吸音、消音等技术。
5. 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和政策:我国噪声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国际噪声污染防治标准。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噪声污染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噪声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噪声的定义和分类:阐述噪声的概念,介绍不同类型的噪声及其特点。
3. 分析噪声的来源和特点:探讨噪声的产生原因,分析其强度、频率、持续时间等特征。
4. 讨论噪声对人类生活和健康的危害:引导学生思考噪声对生活的影响,分享个人经历。
5. 总结噪声控制的意义:强调控制噪声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七、案例分析1. 分析噪声案例:选取典型的噪声污染案例,让学生了解噪声问题的严重性。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3.掌握噪声的控制方法和措施。
二、教学内容:
1.噪声的定义及分类。
2.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4.噪声的控制方法和措施。
三、教学过程:
第一步:引入(10分钟)
1.教师出示一段嘈杂的声音作为引子,引导学生感受噪声带来的不适。
2.教师以问题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噪声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第二步:讲解噪声的定义及分类(20分钟)
1.噪声的定义:噪声是人们不喜欢的声音,是一种干扰与干扰之间的
不和谐声音。
第三步:讲解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危害(30分钟)
1.噪声引起的生理危害:噪声会引起听力损害、血压升高、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
2.噪声引起的心理危害:长期处于噪声环境中会导致压力增大、情绪波动、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5篇)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5篇)《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2.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
2.通过学习控制噪声的办法,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通过调查,访问网站,查阅资料等多种途径获取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
“地球村”的环境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2.通过开展社会调查,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本节教学内容由“噪声的来源”“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噪声”三部分内容组成。
本节的物理知识不多,教学主要从环境保护出发,突出噪声的危害和怎样减弱噪声,让学生经历探究防止噪声各项措施的过程,了解防止噪声的思路,知道防止噪声的途径,培养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意识,联系实际,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教学重点:噪声的等级和危害、怎样减弱噪声,联系实际,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难点:噪声的等级和危害。
三、教学策略本节设计从物理学的角度说明了乐音与噪声的区别,又从与生活联系更密切的环保角度对噪声做了说明,实际教学中不要纠缠于有关概念的辨析上。
在本节的教学形式上,可以采用学生分组讨论的形式,也可通过社区调查,使学生对噪声污染有切身的体会。
同时还要对如何防治噪声的途径有所了解,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通过学习,培养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意识。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知道噪声和它的危害以及控制噪声的途径。
2、培养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能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交流合作的`习惯。
3、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想学爱学;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让学生会学乐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结合实际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2.通过自身体会并实际操作,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体验、探究实验,了解防治噪声的途径和思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和道德观念。
教学重点
噪声的危害和怎样减弱噪声。
教学难点
联系实际,寻求减弱噪声的途径,提高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设施
闹钟、泡沫塑料垫、空塑料包装盒、棉花、耳塞等。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实验探究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入新课
请学生先听下列声音材料,再谈听了后的感受:
1.播放视频《茉莉花》
利用示波器展示并对比上述乐音和噪声的波形图,使学生了解噪声波形。
2.播放课件你更喜欢哪种声音
教师指出:噪声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噪声污染是当代社会的四大公害之一。
本堂课让我们围绕“噪声”来了解三个问题:
(1) 噪声的来源;(2) 噪声的等级与危害;(3) 控制噪声的途径。
(板书本课题及小标题)
二、师生共同活动,进行新课
1.噪声的来源
(1) 播放噪声的来源课件,学生讨论、分析,找出噪声的主要来源:
①交通运输噪声:各种交通工具的喇叭声、汽笛声、刹车声、排气声、机械运转声等。
②工业噪声:纺织厂、印刷厂、机械车间的噪声。
③施工噪声:筑路、盖楼、打桩声等。
④社会生活噪声:家庭噪声、娱乐场所、商店、集贸市场里的喧哗声等。
(2) 师生总结、板书:交通运输噪声;工业噪声;施工噪声;④社会生活噪声。
2.噪声的等级和危害
(1) 学生自学活动:
阅读本课文第二部分,解决下面问题:
①找出噪声的等级是按什么划分的?0dB的意思是什么?
②不同等级的噪声对人们产生的危害是怎样的?
③认真理解P26的噪声的等级与危害。
(2) 教师板书:
常见的分贝值及噪声等级值:0dB、50dB、70dB、90dB。
(3) 师生游戏:测分贝值
教师使用分贝仪现场测出学生小声说话的分贝值、男、女生大声说话的分贝值。
(4) 学习反馈:分贝值连线练习
0dB 20dB 50dB 70dB 90dB
影响工作引起听觉的最弱声音悄悄话损坏听力影响休息、睡眠
3.控制噪声的途径
噪声污染对人体是有危害的,我们该如何减弱噪声呢?
(1) 学生探究活动:如何减弱闹钟的噪声?
问题:教师提供一个吵闹的闹钟做噪声源,要求学生设计减弱噪声的活动方案。
学生方案1:……
学生方案2:……
学生方案3:……
学生现场实施:……
学生交流实验效果、总结减弱噪声的方法:……
教师对学生活动的评价.
(2) 教师板书: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3) 教师补充介绍:实际生活中控制噪声的方法和工具(如:耳塞、隔音屏、防护林、摩托车的消音器等)。
(视频材料)
(4) 学习反馈:找出上述实例中减弱噪声的方法。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到了什么?
知识:
1.噪声的来源:(1)交通运输噪声;(2)工业噪声;(3)施工噪声;(4)社会生活噪声。
2.常见的噪声值:0dB、20 dB 、50 dB、70 dB、90 dB.
3.控制噪声的三条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方法与技能:
实验探究的方法。
四、课堂练习
1.你正在家中做作业,邻居的小弟弟吵闹着要和你玩,你用什么方法让他安静的呢?(动画:怎样让弟弟安静)
选择:(1)塞耳朵;(2)关门隔音;(3)给糖吃;(4)提示他玩其它的;(5)斥责他,叫他闭嘴。
2.夏天,高楼上空调冷凝水落下时的滴答声影响着一楼住户的睡眠,你知道建筑商是如何解决这一细节问题的吗?
(提示:在声源处减弱,统一排管收集冷凝水。
)
3.根据本地、本校周围的环境、位置的情况,请同学谈谈当地控制噪声、保护环境的一些规定和采取的措施等。
4.看图片噪声源,说一说你周围的噪声源。
五、布置作业
完成书28页1—4题。
六、板书设计
课题:1.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一、噪声的来源
交通运输噪声;工业噪声;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噪声。
二、噪声的等级和危害
常见的分贝值及噪声等级值:0dB、50 dB、70 dB、90 dB。
三、控制噪声的途径
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