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湖南省中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标题含义及作用

合集下载

2020部本编中考语文文章标题含义与作用专项训练

2020部本编中考语文文章标题含义与作用专项训练
《再塑生命的人》 《秋天的怀念》
题目的作用:
5.生动形象、新颖含蓄、意味深长、耐人寻 味、激发阅读兴趣(读者角度)
很多标题运用了修辞、引用古诗文、含 有标点符号、化抽象为具体等手段,新颖独 特,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变色龙》 《海燕》
思考
结合所学,说说你对《海燕》这一题目的理 解。
“海燕”是暴风雨的预言家,海上的勇敢者,无 畏、坚强、乐观,充满战斗的豪情,象征着俄国 革命即将爆发时,英勇刚强、大智大勇的革命先 驱。
明确考法:
1.标题的含义是什么?
变异:(1)谈谈你对题目的理解。 (2)怎样理解题目中“XX”一词,表达了
作者怎样的感情? 2.标题的作用是什么? 变异:为什么以此为题,以此为题的好处是什么? 3.这个标题好不好,为什么?(含义+作用)
分析题目含义:
1.《走一步,再走一步》这一题目有何含义? 2.请阐述《变色龙》题目的含义。
为什么导演要以此为题目,从这 些题目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关于电影的 哪些信息?
交代故事发生的 地点,概括情节
明确故事的主要 叙述对象
设置悬念,吸引 观众的眼球
学习目标:
1.了解标题含义和作用的常见考点及题型。 2.掌握标题含义及作用题的答题方式。
文章的标题,通常被称作 文章的“题眼”,是标明文章、 作品等内容的简短语句。俗话 说“看书先看皮,读报先读 题”,标题可以使读者了解到 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主旨。
《走一步,再走一步》
解析:揣摩标题关键字“走” 表层含义:父亲鼓励我一步步走下悬崖 深层含义:大目标化解成小目标,一个个 击破,取得最后成功。
《变色龙》 解析:揣摩标题关键词 “变色” 表层含义:善于变色的蜥蜴。 深层含义:见风使舵的沙皇警察。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之题目含义及作用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之题目含义及作用

题目含义及作用1.概念标题是文章的“眼睛”。

总体来说,叙事写景抒怀类文章的标题一般具有深刻的含义,或者隐含有多重的意思。

正确理解这类文章标题的含义或作用,能够帮助学生领悟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理清文章思路。

2.典型例题(1)为什么以此为题?(2)谈谈你对题目的理解。

(3)试分析题目的作用/好处/妙处。

(4)这个题目有什么含义?(5)给文章加(换)题目。

3.题目含义(1)表层含义:即字面意义(2)深层含义:即比喻义、引申义、象征义(可联系中心)4.题目作用①贯穿全文的线索文章的写作线索大致可分为六大类:时间、地点、人物、事物、事件、情感、双线并行。

和题目相关的主要有两类:物、情。

判定标准:标题中出现具体事物、或具体情感,就答这一点。

答题格式:a.点明了本文的写作线索;b.指出线索是什么:以什么为线索;c.指出线索带来的结构作用:贯穿全文,使文章结构完整严谨。

例如:《奶奶的老花镜》(题目中有物——老花镜)答案:点明了本文的写作线索,以奶奶的老花镜为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结构完整、严谨。

又如:《故乡的思念》(题目中有情——思念)答案:点明了本文的写作线索,以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为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结构完整、严谨。

②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表明写作对象记叙文,从内容上划分为四种:写人、记事、写景、状物。

凡是题目中有人、事、景、物四者之一,标题就具有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或表明写作对象的作用。

例:《我的同桌》、《保卫延安》、《济南的冬天》、《微笑的可乐》等等,这些题目中有人、事件、景物、事物,这类文章便以写题目中特定的内容为主,表明了写③点明文章中心,揭示文章主旨标题中只要有表示情感、哲理、人品、情趣的词语(有其中的一个即可),这个标题便具备了点明本文主题的作用。

例:《故乡的怀念》(带情感)、《不经历风雨难见彩虹》(带哲理)、《倔强》(带精神、品质)、《我的探险之旅》(带追求、爱好)④生动新颖;制造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我们阅读的文章,有很多标题的表现形式非常新颖独特,吸引阅读兴趣。

湖南省2020中考语文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三 记叙文阅读 记叙文文体知识梳理素材 语文版

湖南省2020中考语文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三 记叙文阅读 记叙文文体知识梳理素材 语文版

记叙文文体学问梳理1. 记叙文的六要素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大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把握记叙文的六要素,有助于分析文章的结构,理清大事发生、进展的脉络,继而精确把握文章的主旨。

2. 记叙文分类散文叙事散文定义以写人记事为主。

对人和事的叙述和描绘较为具体、突出,同时多表现作者的生疏和感受。

侧重于从叙述人物和大事的进展变化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具有时间、地点、人物等因素。

举例《永久的悔》一文中作者通过回忆过去的家庭生活,表达自己对母亲深深的愧疚与思念之情。

抒情散文定义一般不详述大事的具体过程,没有完整的情节,也不具体描写人物,而是通过人、事、物、景来传达作者的心声,反映完整的精神面貌,体现特定的精神或主旨。

举例《春》通过描写春草图,春花图,春雨图和迎春图,抒发了作者对春天宠爱至深的情怀,唤起人们对奇特生活的憧憬,激励人们珍惜春光、奋勉向上。

哲理散文定义哲理散文具有抒情性、形象性和哲理性的特点。

一般以一件事开头,论述道理,加以评论总结。

举例《蝉》写蝉的聒噪、病蝉的微小和病弱到蝉在泥下埋十七年,出来只活一个夏天,由一只小小的蝉引发对于生命的感悟,启示我们:不管生命如何短暂,必需要好好地活着。

小说(见P162小说) 定义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3. 记叙挨次插叙(2014娄底) 定义记叙的过程中,由于表达的需要,临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另一个或几个与中心大事有关的情节和大事的叙述方式。

作用内容上:①交代了……内容;②解释了……的缘由;③突出人物性格或某种品质;④突出文章主旨。

结构上:①推动情节进展,为下文……作铺垫;②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的作用;③使文章内容丰富,情节起伏;④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开平铺直叙,增加感染力。

举例鲁迅《家乡》,当“我”的母亲谈到闰土时,作者用“这时候,我的脑海里突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引出对少年闰土形象的插叙,将闰土过去与现在的形象及生活境况形成鲜亮对比,充实了文章内容,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文学类文本阅读之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文学类文本阅读之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2110/2231//1210/213
③第二天早上,谢达悄悄地来到集中营门口,他不知从哪里找 到了一枚手雷,然后大叫着冲向纳粹看守,他不久被制服,投 进了集中营。谢达很坚强,一直咬定手雷是捡来旳,纳粹只好 把他关起来。看守每天鞭打他,让他干着与年龄不相当旳活, 可他似乎能承受一切,他只想懂得,沙宁老师是否还在这里, 是否还活着。 ④这天早上,谢达被惊醒,几种纳粹将一种全身血肉模糊旳女 人扔了进来,谢达一看,这不是沙宁老师吗?他忽然一阵狂喜 ,和几位妇女一起把沙宁老师扶到板子上,沙宁伤得太重,一 直在昏迷。纳粹没有从沙宁口中得到任何有价值旳消息,还不 想让她死,便给她医治。沙宁醒后,第一眼便看见了谢达。她 有些激动,想问谢达怎么进来旳。可她极度虚弱说不出话,聪 明旳谢达急忙小声地对沙宁说:“沙宁老师,我来上课。”沙 宁一怔……
2110/2231//1210/213
③他怎么懂得我丢了钥匙?正疑惑间,小王老婆手里拿着一 串钥匙从房里走了出来,笑着对我说:“早上出门,见这串 钥匙插在门上,我想可能是你走得慌忙,忘啰,就先给你放 着吧。目前该完璧归赵了!要是被陌生人拿去,麻烦可就大 啦。”我连说谢谢,接过钥匙,进了屋。 ④我和小王一家虽然住对门有些年头了,可平时只是点头之 交,彼此并不了解,我甚至连他们详细在哪个单位上班都不 清楚。 ⑤他们该不会进过我家了吧,一想到这点,我就紧张起来了 ,急忙把整个屋子查了个遍,啥也没丢,东西摆放旳位置也 丝毫2110没/2231动//1210/过213 ,但我早已没了做鱼煲旳念头。
2110/2231//1210/213
含义:一是沙宁老师在集中营给孩子们上 课;(1分) 二是以谢达为代表旳波兰人民在集中营上 演旳为对抗纳粹而慷慨赴死旳感人旳一课。 (1分)
2110/2231//1210/213

专项二 标题的含义及作用-备战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高频考点专项训练(原卷版)

专项二 标题的含义及作用-备战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高频考点专项训练(原卷版)

专项二标题的含义及作用1、标题含义一般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个方面(1)表层含义指标题的字面义和本义。

(2)深层含义可从以下角度分析:①分析标题和文章主旨的关系。

(可从文章表达的情感出发)②分析标题与人物情感态度的关系。

③分析标题在结构上白的作用。

④分析标题的修辞义。

首先将标题中运用的修辞还原,然后理解文章标题的内容。

⑤分析标题的双关义。

2、文章标题一般有以下几点作用(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揭示文章中心。

标题中往往会出现表示情感或作用的词语。

(3)交代文章线索标题往往是物,且在文中多次出现,贯穿全文。

(4)交代写作对象。

(5)新颖别致或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6)含义含蓄隽永,具有象征意义。

3、考试题型标题作用:(1)为什么以“xx”为标题?或以“xx”为标题,有什么妙处?【答题方法】标题含义+标题作用 +内容分析。

(2)标题“xx”可否换成“xx”?【答题方法】表明观点(不可以);结合主要内容、标题含义、标题作用分析;说明改后的不足。

标题含义:(1)标题的含义是什么?(2)文章标题具体指什么?【答题方法】同上面1。

一、一、(2023·四川凉山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梨花开了青辰①离上学的日子越来越近,我的学费还差一大截,母亲催促父亲想办法,父亲低头沉默着,光秃秃的屋子里,有种被生活压迫的窒息感。

我快快地问母亲,为什么不向邻居借点钱。

母亲无奈地说:“借了之后拿什么还,而且邻居比我们也好不到哪里去。

”②最后,父亲红着眼眶问我:“还想去上学吗?”我拼命点头。

父亲朝我一挥手、我乖乖跟在他身后朝后山走去。

③到后山要经过一片竹林,竹林里落了一层厚厚的竹叶和笋壳,踩上去嘎吱作响。

我满腹疑惑,猜不出父亲究竟要干什么。

直到进入山中,父亲站在一棵腰身粗的大树前,压低嗓而对我说,只要咱们把这棵树砍了,拖到集市上卖了,你的学费就有着落了。

④我大吃一惊。

原来,父亲是要“偷”树。

在那个年代,没有审批手续,即使自家的树也不可以砍,情节严重的还会被抓起来坐牢。

2020中考文学作品考点二: 标题的含义及作用

2020中考文学作品考点二: 标题的含义及作用

考点二:标题的含义及作用真题示范(2016年广东)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平衡陈国凡①拎着几条刚钓来的鱼儿,我一路哼着小调,兴冲冲地往家里赶。

今天星期天,休息。

老婆带着孩子回了她乡下的娘家,我难得落个清闲自在。

我早计划好了,晚餐自己弄个鱼煲,再叫上几位朋友好好聚聚,美美地享受一顿。

②咦,怪了,怎么钥匙不见了?我翻遍各个口袋,也找不到自家的钥匙。

正窝火着,对门的小王探出头来,“回来了?找不到钥匙了吧,嘿嘿……”③他怎么知道我丢了钥匙,正疑惑间,小王老婆手里拿着一串钥匙从房里走了出来,笑着对我说‚早上出门,见这串钢匙插在门上,我想可能是你走得匆忙,忘啰,就先给你放着吧,现在该完壁归赵了!要是被陌生人拿去,麻烦可就大啦。

‛我连说谢谢,接过钥匙,进了屋。

④我和小王一家虽然住对门有些年头了,可平时只是点头之交,彼此并不了解,我甚至连他们具体在哪个单位上班都不清楚。

⑤他们该不会进过我家了吧,一想到这点,我就紧张起来了,急忙把整个屋子查了个遍,啥也没丢,东西摆放的住置也丝毫没动过,但我早已没了做鱼煲的念头。

⑥老婆回来听了我说这事,人都蹦了起来,“这还得了,说不定我们的钥匙他们已经拿去配了。

我们要不在家,他们就可以随便进出啊。

你呀你,我一不在家,你就自个儿到外面快活!这下出事了吧!”老婆又数落起我来了。

可我连跟她计较的心思都没了。

谁叫自己这么粗心呢。

他们手里有了钥匙,那我家不就成他的家了吗?那咋办?我问老婆。

“咋办?还用说吗?换把新锁呗。

”老婆斩钉截铁说道。

(忘钥匙,不信任,要换锁)“锁又没坏,干吗要换啊?再说,就为这事换锁,不好吧,他们会怎么看我们?会伤了两家和气的。

”我说。

⑦“有什么不好的,难道等到他们把我们家的东西搬空才好啊?真是的。

你要不想换,我来换。

”老婆的破嗓门喊得很响。

我真担心被人听到。

这时,门响了。

我开了门,是小王。

(第⑤—⑦段展现了‚我‛拿回钥匙后,因为对小王一家缺乏信任,‚我‛和‚我‛老婆表现出来的心理失衡)⑧‚有事吗?‛我问。

2020年中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芬芳的蜡梅花》练习及答案解析

2020年中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芬芳的蜡梅花》练习及答案解析

(19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芬芳的蜡梅花秦湄毳①天空飘着雪花,和雪花一同落在我手中的还有朵朵芬芳的蜡梅花﹣﹣几个学生随信寄来的,我不禁带着微笑想起那群学生……②秋风扫净落叶的时候,学校临时安排我接管初三的一个班,这个班里有几个出了名的“捣蛋鬼”。

③一进教室,我就看见靠门的小书桌边缘刻着一个“恨”字﹣﹣而且右边多了一点,我知道这是一群“恨错了”的孩子,我笑了,我微笑着说:“孩子们,我有一个难题,请帮助我解决。

”他们停住了嚷嚷,睁大眼睛望着我,眼神很丰富:有吃惊,有冷漠,有怀疑,有猜测……这么多样的眼神一齐注视我,我也有些慌神、不由歪了一下身子,我掩饰地清着嗓子说,“我做教师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我的咽炎愈来愈严重了。

我今年30岁,可我的声带却未老先衰,恐怕有300岁的年纪了。

”听到这里他们中不少人笑了,有情不自禁笑的,也有故意大声呵呵的,但我发现他们的表情里没有恶意。

我放心地笑了……④接下来的情形可想而知,他们卖力地献计献策,我一一点头说“试过了”。

最后,他们有些泄气,有的已开始“脖子扭扭屁股扭扭”,我想我得实施我的“底牌”方案了,否则这只能是疲软无效的“情感搭讪”。

突然,我听见小胖说,“我知道一个方法,就是用蜡梅花拌蜂蜜……”这就是我要等的那个孩子,他终于发话了,我早知道他是这个班的“七寸”。

我说,“是吗?这个办法倒还没试过……”⑤窗外,飘着雪花。

我和小胖这些孩子的对话也像雪花一样落进彼此心里。

显然,他们开始配合我“帮助”我了。

⑥其实,我只需要他们的配合,并不指望他们的“药方”。

事实上,他们在卖力地“帮助”我,放弃了属于自己的玩乐时间,为我寻找新鲜的蜡梅花……⑦有一天,他们的“小神探”跑来给我说,“老师,小胖领着我们找到一片蜡梅树林,我们摘了一些在家晾着呢,等干了给你拿来。

”我呆了,想着他们可别“毁林”啊。

⑧我悄悄叫来小胖,谨慎地想着措辞,不想小胖挺“诡”,一听就明白了,大声大气地说,“老师,那是一片没人管的废林子,正改建,快挖没了,再晚了就摘不到了”我将信将疑拨通报社朋友的电话,他索性带我去实地考察,果然小胖的话属实。

2020年湖南省中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谈看法、启示、感悟

2020年湖南省中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谈看法、启示、感悟

考点9 谈看法、启示、感悟考点针对训练十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题。

(14分)乡间染印坊简梅①原先以为,记忆里那些游走于乡间的染布人,以及那一阵阵“染衫,染裤——染布”的吆喝声,早就销声遁迹了。

此次闽北行,居然发现永安郊外一个村头,有人开了一座染印坊。

②那天,走到两棵大榕树守护着的村头,转身一看,树旁两间土房,“乡间染印坊”五个娟秀的字映入眼帘,敞开的老旧木门后排列着大小染缸。

进门看去,一个小姑娘迎上来,交谈中得知主人今日去城里买染料了,小姑娘是主人的同学,两人对民间传统的染布手艺有浓烈兴趣,曾数次走村串户,终于找到该村一位老人,学会染布的传统手艺,结伴在村头开起这个染布印花坊。

③我表明自己正在对乡村的传统手艺进行收集探研,准备写点文章。

小姑娘一听,拍手叫好。

她带我去看小院正晾晒的染布。

进去一看,挂着的染布宛若一幅幅水墨画。

她说,这都是城里游客亲自染的,晒干后邮寄过去,或自己来取。

细看,这些以蓝印花布制成的包袱、头巾、桌布等生活用品,色调清新,图案典雅。

我边看边听她介绍:永安境内染色资源极丰富,蓝靛、茜草、栀子等染色植物遍布山中。

永安蓝靛多数船运外销,明末《天工开物》一书中就对永安及闽地产的蓝靛大加赞赏。

当时,不少人家都有一台踏盘式织布机,女人端坐机前,脚踏木盘,左右投梭,织机声响,邻里皆闻。

每到晴日,小小山城更是布浪翻卷..,蓝靛飘香,形成了织机遍地、染坊连街的壮观景象,其中“梅开五富”等染坊店更是行业翘楚。

这些历史让我听得入迷。

她说:“当地还有一个老染匠,染技高超,有一手绝技,能将一块布料同时染成一面白一面蓝,二十年不褪色呢!”④说话间,我们来到作坊。

只见一大间明亮的竹屋内,靠两旁的土墙,各安了两个小炉子,炉子上支着用来加热的铁皮桶。

一溜长桌,排着许多印刷版和印染工具。

这些印刷版上雕刻着不同的花纹图案,来者可以选择喜欢的图案,在她们指导下进行套印。

我不禁感叹:如今很难见到的手工染布,竟在这里见到了!记得前些日子,为探寻老手艺,我曾记下染布流程:一口染缸,下边用枯根燃火,烧到水沸,把颜料倒入缸中,继续加温,即成染液;接着放入素布,用木棍均匀而有节奏地搅拌;过一会儿,捞起缸里的布料,绞干染液,放进箩筐,用水洗涤干净,挂上布架晾晒……当看到那些横竖相搭的竹架,将天空划成许多长方形的大格子,深重的蓝,纯净的白,古拙的纹样,渗入了阳光的香味,混合着山野气息,我仿佛看到时光深处的画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2 标题含义及作用
考点针对训练
四、记叙性文章阅读(14分)
我的第一本书
①前几天一位诗人来访,看见我在稿纸上写的这个题目,以为是写我出版的第一本诗集,我说:“不是,是60年前小学一年级的国语课本。

”他笑着说:“课本有什么好写的?”
②我向他解释说:“可是这一本却让我一生难以忘怀,它酷似德国卜劳恩的《父与子》中的一组画,不过看了很难笑起来。

”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③我是开春上的小学,放暑假的第二天,父亲回来了。

他问我:“你考的第几名?”我说:“第二名。

”父亲摸摸我额头上的“马鬃”,欣慰地夸奖了我一句:“不错。

”祖母在房子里听着我们说话,大声说:“他们班一共才三个学生。

”父亲问:“第三名是谁?”我低头不语,祖母替我回答:“第三名是二黄毛。

”二黄毛一只手几个指头都说不上来,村里人谁都知道。

父亲板起了面孔,对我说:“把书本拿来,我考考你。

”他就地坐下,我磨磨蹭蹭,不想去拿,背书认字难不住我,我怕他看见那本凄惨的课本生气。

父亲是一个十分温厚的人,我以为可以赖过去。

他觉出其中有什么奥秘,逼我立即拿来,我只好进屋把书拿了出来。

父亲看着我拿来的所谓小学一年级国语第一册,他愣了半天,翻来覆去地看。

我垂头立在他的面前。

④我的课本哪里还像本书!简直是一团纸。

书是拦腰断的,只有下半部分,没有封面,没有头尾。

我以为父亲要揍我了,可是没有。

他愁苦地望着我泪水盈眶的眼睛,问:“那一半呢?”我说:“那一半送给乔元贞了。

”父亲问:“为什么送给他?”我回答说:“他们家买不起书,老师规定,每人要有一本,而且得摆在课桌上,我只好把书用刀裁成两半,他一半我一半。

”父亲问我:“你两人怎么读书?”我说:“我早已把书从头到尾背熟了。

乔元贞所以考第一,是因为我把自己的名字写错了,把‘史承汉’的‘承’字中间少写了一横。

”父亲深深叹着气。

他很了解乔元贞家的苦楚,说:“元贞比你有出息。

”为了好写,后来父亲把我的名字中的“承”改作“成”。

⑤父亲对我说:“你从元贞那里把那半本书拿来。

”我不懂父亲为什么要这样,送给人家的书怎么好意思要回来?元贞把半本书交给我时,哭着说:“我妈不让我上学了。


⑥晚上,我看见父亲在昏黄的麻油灯下裁了好多白纸。

第二天早晨,父亲把我叫到他的房子里,把两本装订成册的课本递给我。

父亲的手真巧,他居然把我们两个的半本书修修补补,装订成了两本完完整整的书,补写的字跟印上去的一样好看。

元贞不再上学了,但我还是把父亲补全的装订好的课本送给他。

⑦这就是我的第一本书。

对于元贞来说,恐怕是他一生唯一的一本书。

⑧临到开学时,父亲让我随他到崔家庄小学念书。

我把这本完整的不同寻常的课本带了去。

到崔家庄之后,我才知道除了《国语》之外,本来还应该有《算术》和《常识》。

⑨还应当回过头来说说我的第一本书,我真应当为它写一本比它还厚的书,它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

⑩那位朋友再来我这里时,一定请他看看这篇小文,我将对他说:“现在你该理解我的心情了吧!”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

人不能忘本。

(作者牛汉,文章有删改) 1.选文脉络清晰,结构紧凑,以“________”为线索,先写事情的发生:父亲发现“我”的半本书,并得知事情原委;再写事情的发展:________________;然后交代事情的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2.全文最后说“现在你该理解我的心情了吧”,联系全文,说说这里包含了“我”怎样的感情。

(4分)
3. 结合相关情节,分析文中的父亲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4分)
4.标题“我的第一本书”的深层含义是什么?(3分)
参考答案及解析
考点2 标题含义及作用
考点针对训练
四、(14分)1. (3分)我的第一本书父亲要“我”把乔元贞的那半本书拿回来,熬夜修补,装订成两本完整的书“我”把一本装订好的书送给乔元贞,另一本带到了新的学校(每空1分)
2. (4分)示例:表达了“我”对苦难生活的独特感悟,包含了“我”对“第一本书”的珍视和崇敬之情,表现了贫苦生活中人们对知识的尊崇和渴望。

(意思相近即可)
3. (4分)示例:①十分温厚,知书识礼:父亲是一个十分温厚的人,看到“我”那“简直是一团纸”的书,并没有揍“我”,而是问明原因。

②善良热心:父亲知道乔元贞家庭困难,将两个半本书修补成两本完整的书,给了乔元贞一本。

③尊重孩子,理解孩子:“承”字难写,就帮“我”改了名字;听“我”说明书变成这样的原因后,他把两个半本书修修补补,装订成了两本完完整整的书。

(每点2分,答出2点即可)
4. (3分)示例:“我的第一本书”的深层含义是指“我”人生的第一课,其中蕴含着生活的艰辛、父子的温情、同学的友谊和求学的不易。

(意思相近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