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最新整理)
精品解析:2022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2黑龙江哈尔滨中考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25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卓越(zhuó)旷远(kuàng)萌发(míng)B. 校对(xiào)博学(bó)轩昂(xuān)C. 澄清(chéng)束缚(sù)伶俐(líng)D. 创意(chuàng)萦绕(yíng)修葺(qì)【答案】D【解析】【详解】A.萌发(míng)--méng;B.校对(xiào)--jiào;C.束缚(sù) --shù;故选D。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耐人寻味入木三分如雷惯耳B. 妙手回春草长莺飞喜出望外C. 相得益彰因地治宜自圆其说D. 不趾下问天伦之乐眉开眼笑【答案】B【解析】【详解】A.如雷惯耳--如雷贯耳;C.因地治宜--因地制宜;D.不趾下问--不耻下问;故选B3. 对下列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中国航天员将在太空站生活大约6个月左右。
(删去"大约"或"左右")B. 由于采用了科学的复习方法;他的学习效率有了较大幅度的改动。
(将"改动"改为"改变")C. 课本剧演出之前;我们要分配角色;选择剧本和做排练。
(将"分配角色"和"选择剧本"调换位置)D. 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开阔的视野;创新的思维。
(在"人们"后加"具有")【答案】B【解析】【详解】B.搭配不当;将"改动"改为"提高"。
故选B。
4. 下列相关信息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 武松--醉打蒋门神B. 孙悟空--大战红孩儿C. 《论语》--老子D. 白居易--唐代诗人【答案】C【解析】【详解】C.《论语》--孔子。
哈尔滨市中考语文真题带答案

哈尔滨市中考语文真题带答案哈尔滨市中考语文真题带答案我们都知道,在中考中多做真题是很有好处的,尤其是语文这一学科。
店铺为大家力荐了哈尔滨市中考语文真题以及参考答案,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哈尔滨市中考语文真题一、积累与运用(25分)1.(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迸溅(bènɡ) 勾当(ɡōu) 颔首低眉(hàn)B.镂空(lòu) 蛮横(hènɡ) 长吁短叹(xū)C.狩猎(shǒu) 荒谬(miù) 繁弦急管(xián)D.陨落(yǔn) 阴霾(lí) 寻章摘句(zhāi)2.(3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玷污诡秘辨伪去妄B.嬉戏嗔视待才放旷C.幅射旁骛险象迭生D.沉湎屏障再劫难逃3.(3分)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那美丽富饶的黑土地上,是我祖祖辈辈的地方。
B.微笑是一首动人的歌声,它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温馨。
C.江边垂柳,袅娜多姿,令许多游人不禁停下脚步驻足观赏。
D.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4.(3分)下面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悟空——车迟国斗法(《西游记》)B.张飞——刮骨疗毒(《三国演义》)C.林黛玉——焚稿断痴情(《红楼梦》)D.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水浒传》)5.(3分)说话人语言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 )A.交警对正要闯红灯过马路的行人说:“请您遵守交通规则,等绿灯亮起时再走,多谢您的合作。
”B.护士对候诊的患者们说:“我叫到谁,谁进去,没叫到的都老实呆着!”C.公交车司机对—个刚上车的老人说:“老头儿,赶紧找个座儿坐下。
你摔了,我可不负责啊!”D.食堂管理员对把剩馒头扔进垃圾箱的说:“你以为这是你家呢,可以随便浪费粮食,赶快把馒头给捡回来!”6.(3分)结合语境,填入下面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事物“量变”的过程,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没有积累,就没有“质变”。
2022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8.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回: (2)弈:
9. 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环滁皆山也.
D.“我希望你能按时测体温,勤洗手,勤消毒,让老师和家长放心”,没有劝小明“遵守规定戴口罩”,没有达到劝说目的。
故选D。
6.结合语境,填人下面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_____,数学使人周密,科学_______,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_____: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A. 使人灵秀 使人灵秀 使人深刻
(2)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10. 文章第②-④段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答案】8.(1)曲折、回环(2)下棋
9.(1)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滁州城的四面都是山)
(2)四季的景色不同,而那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
10.这三段是按照写景——写人——写“乐”的顺序来写的。
【解析】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时,要注意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
【答案】D
【解析】
【详解】A.萌发(míng)——méng(sù)——shù;
故选D。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耐人寻味 入木三分 如雷惯耳
B.妙手回春 草长莺飞 喜出望外
C.相得益彰 因地治宜 自圆其说
D.不趾下问 天伦之乐 眉开眼笑
哈尔滨2024中考语文试卷

2024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题(附参考答案)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3题。
长征,是一次举事无双的军事壮举,一部恢宏壮丽的伟大诗篇,一座永不磨灭的巍峨丰碑。
大约两万五千里左右的征程是艰难的,这对红军是极大的考验。
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红军表现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困难接踵而至,可他们毫不怯懦,勇往直前,不拆不挠。
他们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过高耸入云、人迹罕致的雪山,走过遍布沼泽、荒无人烟的草地。
战士们信念坚定,不改初衷,乐观向上,艰苦奋斗,最终取得了胜利。
长征点燃了革命火种,铸就了“长征精神”,而这种精神也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熠熠生辉。
1、语段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3分)A.气概.(kài)B.怯.懦(qiè)C.初衷.(zōng)D.火种.(zhòng)2、语段中画横线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举事无双B.勇往直前C.不拆不挠D.人迹罕致3、对语段中画线的病句修改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大约两万五千里左右的征程,红军是极大的、艰难的考验。
B.大约两万五千里左右的征程是艰难的,是极大地考验红军的。
C.大约两万五千里的征程是艰难的,这对红军是极大的考验。
D.两万五千里大约的征程,红军是极大的、艰难的考验。
4、在班级名著阅读交流会上,小明和同学分享阅读《水浒传》的收获。
他认为《水浒传》通过生动曲折、环环相扣的情节来塑造人物形象。
如描写武松的就有“景阳冈打虎”“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等情节,展示了人物性格的发展史。
听了他的分享,你想再为他补充一个和武松有关的情节,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误入白虎堂B.大闹飞云浦 C.大闹桃花村D.三打祝家庄5、下面情境中,语言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3分)【情境】午饭后,你和同学小明一起去洗手。
精品解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 题(解析版)

作文批注评语无标点英文回答:In general, the essay is well-organized and coherent, with a clear introduction, body paragraphs, and conclusion. The writer has effectively utilized evidence from the provided sources to support their claims and demonstrates a strong understanding of the topic. However, there are some areas where the essay could be further improved,particularly in terms of clarity and precision.To enhance clarity, it is essential to ensure that the essay is well-structured and logical, with smooth transitions between different sections and paragraphs. The use of signposting language and transitional words can help guide the reader through the essay and make the flow of ideas more apparent. Additionally, the writer should strive to use precise and specific language, avoiding vague or ambiguous terms.Furthermore, it is important to ensure that the essay follows consistent formatting and style guidelines. This includes the use of proper capitalization, punctuation, and grammar throughout the essay. Consistent formatting notonly enhances the readability of the essay but also demonstrates attention to detail and professionalism.By addressing these areas for improvement, the essaycan become even more effective in conveying the writer's ideas and supporting the thesis statement.中文回答:这篇作文总体来说结构清晰、连贯,引言、正文段落、结论均有条理。
哈尔滨中考语文试题

哈尔滨中考语文试题哈尔滨中考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25分)1.〔3分〕以下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 栈桥〔jiàn〕狩猎〔shòu〕毛骨悚然〔sǒnɡ〕B. 抽噎〔yē〕诅咒〔zhǔ〕迥乎不同〔jiǒnɡ〕C. 不逊〔xùn〕行辈〔hánɡ〕千山万壑〔hè〕D. 凫水〔fú〕涟漪〔yī〕风雪载途〔zǎi〕2.(3分)以下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 )A.驻足狡黠芒刺再背B.幅射噩耗藏污纳垢C.能耐制裁变幼多姿D.博学嘹亮五彩斑斓3.(3分)以下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妈妈在抽屉里翻来覆去好几遍,可还是没有找到自己的身份证。
B.疑心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从积极方面建立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根本条件。
C.我,一个芸芸众生,虽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但我有一双巧手和一颗不服输的心。
D.面对公安机关的审问,这个刚毅不屈,拒不成认自己人室抢劫的罪行。
4.(3分)下面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搭配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诸葛亮——七擒孟获 (《三国演义》) B.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水浒传》)C.格列佛——游历飞岛国(《格列佛游记》) D.猪八戒——大战二郎神(《西游记》)5.(3分)以下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 )A.好作品往往会在我们心中留下深入、美妙。
B.积累是创造的根底,创造是积累的飞跃。
C.生活中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有准备的人总是有才能战胜困难而且有勇气面对困难。
D.翻开诗人卷著,我们处处听得雨景,看得雨声,品得雨味。
6.(3分)下面情境下,女儿的答复最得体的一项为哪一项( )【情境】妈妈对经常与笔友通信的女儿说:“你不要再与笔友通信了,妈妈怕你被坏人欺骗,也怕你分散精力,耽误学习。
”A.通信自由是我的权利,您不让我与笔友通信是违法的。
B.我求您别唠叨了,我以后不与笔友通信就是了。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卷(附答案)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卷(附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5分)(1—5题各2分,6—7题各3分,第8题每空1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弥.漫(mí) 沉湎.(miǎn) 无动于衷.(zhōnɡ)B.羁.绊(jī) 恣睢.(suī) 相形见绌.(cù)C.涟漪.(y..ī.).慰藉....(d..ǒ.u)....(j..í.).气吞斗牛D.绮.丽(qí) 颠沛.(pèi) 回环曲.折(qū)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沮丧诓骗相辅相承B.炫耀繁衍蹑手蹑脚C.萌发怪涎周道如砥D.旁鹜绯红险象迭生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看了火箭队和湖人队精彩的比赛,几个NBA球迷正在津津乐道....地谈论着巨星姚明的突出表现。
B.大冬会期间,哈尔滨市实行了交通管制,交通拥堵的状况戛然而止。
.....C.春节去海南度假,我们在飞机上俯瞰着祖国的沧海桑田,不由得被眼前的美丽景色所陶..................醉。
..D.金融危机爆发后,甲型H1N1流感病毒又乘机横行,这对美国来说可真是祸不单行....啊!4.对四大名著中人物和情节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达是一个豪侠义士,他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夜走蜈蚣岭,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水浒传》)B.林黛玉因晴雯不开门一事错怪宝玉,心中怨气无处发泄。
次日,又看到花落,勾起伤春愁思,就把残花落瓣掩埋起来,一首《葬花吟》道尽了她内心的酸楚。
(《红楼梦》)C.赵云是刘备手下有勇有谋的大将,他曾两次救阿斗。
一次是长坂坡单骑救阿斗,另一次是孙夫人要带年幼的阿斗回东吴,赵云截江夺阿斗,为刘氏政权立下了汗马功劳。
(《三国演义》)D.孙悟空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大闹五庄观、三打白骨精、大战红孩儿、斗法车迟国、三借芭蕉扇等,体现了他随机应变的超凡智慧,爱憎分明的处世原则,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
2024年黑龙江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年黑龙江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120分钟2.全卷共四道大题,总分120分3.使用答题卡的考生,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一、知识积累及运用(第1—8题,共28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A.翘.首(qiáo)惩.戒(chěng)广袤.(mào)锋芒毕露.(1üù)B.侍.弄(sì)纤.维(xiān)脖颈.(gěng)苛捐杂税.(shuì)C.卓.越(zhuó)龟.裂(jūn)炽.热(chì)混.为一谈(hùn)D.拮据.(jū)缄.默(jiān)遒劲.(jìn)潜.滋暗长(qián)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2分)A.推崇闲遐妇孺皆知振聋发聩B.深宵端详无精打彩风云变幻C.帷幕矜持信手拈来认劳认怨D.题跋忌讳大相径庭以身作则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他将《黄河颂》读得抑扬顿挫....,他的朗诵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B.园林工人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的街心公园为城市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C.一群血气方刚....的战士在冰冷的洪水中用年轻的躯体筑起一道道人墙。
D.小齐、小何和安安约好在公园见面,安安不期而至....,小齐和小何很高兴。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一个人能否有作为,取决于他有理想抱负,刻苦努力。
B.黑龙江以她厚积薄发的气势、不同凡响的底蕴和豪放洒脱的性格,在八方来客面前,展现出她独有的魅力。
C.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是改造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
D.从零起步,从领跑到跟跑,我国光伏行业近年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5.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除代表季节外,“夏”字还有一种常见用法。
我们自称华夏子孙,用的是“夏”的本义,是大的意思。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夏,中国之人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3年中考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5分)1.(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迸溅(bènɡ) 勾当(ɡōu) 颔首低眉(hàn)B.镂空(lòu) 蛮横(hènɡ) 长吁短叹(xū)C.狩猎(shǒu) 荒谬(miù) 繁弦急管(xián)D.陨落(yǔn) 阴霾(lí) 寻章摘句(zhāi)2.(3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玷污诡秘辨伪去妄B.嬉戏嗔视待才放旷C.幅射旁骛险象迭生D.沉湎屏障再劫难逃3.(3分)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那美丽富饶的黑土地上,是我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
B.微笑是一首动人的歌声,它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温馨。
C.江边垂柳,袅娜多姿,令许多游人不禁停下脚步驻足观赏。
D.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4.(3分)下面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悟空——车迟国斗法(《西游记》)B.张飞——刮骨疗毒(《三国演义》)C.林黛玉——焚稿断痴情(《红楼梦》)D.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水浒传》)5.(3分)说话人语言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 )A.交警对正要闯红灯过马路的行人说:“请您遵守交通规则,等绿灯亮起时再走,多谢您的合作。
”B.护士对候诊的患者们说:“我叫到谁,谁进去,没叫到的都老实呆着!”C.公交车司机对—个刚上车的老人说:“老头儿,赶紧找个座儿坐下。
你摔了,我可不负责啊!”D.食堂经管员对把剩馒头扔进垃圾箱的同学说:“你以为这是你家呢,可以随便浪费粮食,赶快把馒头给捡回来!”6.(3分)结合语境,填入下面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事物“量变”的过程,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没有积累,就没有“质变”。
这之间,最重要就是积累。
A.要想得到一鸣惊人的光荣,必须经过山重水复的洗礼;要想达到豁然开朗的境界,必须经过崎岖狭窄的跋涉;要想获取柳暗花明的人生,必须经过默默无闻的历练B.要想得到一鸣惊人的光荣,必须经过崎岖狭窄的跋涉;要想达到豁然开朗的境界,必须经过默默无闻的历练;要想获取柳暗花明的人生,必须经过山重水复的洗礼C.要想得到一鸣惊人的光荣,必须经过默默无闻的历练;要想达到豁然开朗的境界,必须经过崎岖狭窄的跋涉;要想获取柳暗花明的人生,必须经过山重水复的洗礼D.要想得到一鸣惊人的光荣,必须经过默默无闻的历练;要想达到豁然开朗的境界,必须经过山重水复的洗礼;要想获取柳暗花明的人生,必须经过崎岖狭窄的跋涉7.(7分)按课文原文填空。
(1)君问归期未有期,。
(李商隐《夜雨寄北》)(2) ,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3)苔痕上阶绿,。
(刘禹锡《陋室铭》)(4) ,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5)忽如一夜春风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6)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表明以死明志决心的句子是,。
二、阅读(45分)(一)阅读《岳阳楼记》选段,回答8~10题(8分)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忱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8.(2分)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薄:(2)求:9.(4分)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2)微斯人,吾谁与归?10.(2分)“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中的“异”指什么内容?(二)阅读《海洋是未来的粮仓》,回答11~14题(12分)海洋是未来的粮仓①资源短缺,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
能否妥善地解决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死存亡。
②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
可耕土地资源不足造成粮食生产的增长赶不上人口增长。
正是出于这样的认识,许多人纷纷发出警告:地球将无法养活超过100亿的人口。
然而,一些乐观的人士反对这种危言耸听的说法。
他们认为,虽然陆地上可耕土地的开发已近极限,但地球还有广阔的海洋可供开发,海洋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
③当然,海洋所能提供给我们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大M、小麦和玉M等,而是广义的粮食——其它能够满足人类营养需要的食物。
一些海洋学家指出:位于近海水域自然生长的海藻,每年的生长量已相当于目前世界小麦年产量的15倍。
如果把这些藻类加工成食品,就可以为人类提供足够的蛋白质。
④其实,把藻类作为食品,我们并不陌生。
仅就我国沿海来说,人们比较熟悉的可食用藻类就有:褐藻类的海带、裙带菜、羊栖菜、马尾藻,红藻类的紫菜、鹧鸪菜、石花菜,绿藻类的石莼、浒苔等。
近几年,人们还培育出一些藻类新品种,这些藻类在人工的精心养殖下,产量不断翻番。
⑤除海藻类,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
有人做过计算,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前提下,若能把它们捕捞出来,加工成食品,足够300亿人的需要。
⑥至于海洋中众多的鱼虾,则更是人们熟悉的食物。
由于过度捕捞和海洋污染,近海的鱼虾数量已近极限,很多国家为了争夺有限的近海资源纷争不断。
但是我们还可以开辟远洋渔场,发展深海渔业。
例如,南极的磷虾,每年的产量可高达50亿吨。
只要磷虾的捕获量每年达到1亿~1.5亿吨,就比当今全世界一年的捕鱼量多出1倍以上。
何况,在远洋和深海中还有许许多多尚未被我们充分开发利用的海洋生物资源,其巨大潜力是不言而喻的。
⑦综上所述,我们说海洋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
(选文有改动)11.(3分)第②段中许多人发出的警告是什么?他们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警告?12.(3分)文中画线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13.(3分)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未来的粮仓?14.(3分)鉴于近海开发出现的问题:人类在未来对远洋和深海进行开发时应防止哪些不良行为和结果的出现?(答出三点即可)(三)阅读《改变命运的一分》,回答15~19题(13分)改变命运的一分①办公室只剩下秦老师一个人的时候,门被推开了一条缝,像贼一样探进一颗瘦小的脑袋。
脑袋的拥有者向办公桌怯怯地走近,怯怯地叫了声:“老师。
”②“查分数吧?你59分,全班就你不及格。
”秦老师尽量控制自己的音量,努力展示她温和的一面。
根据惯例,每次考试结束后办公室门口总会挤满迫不及待的学生,现在这个小男孩是班上最后一位来查分数的学生。
③“老师,能不能,能不能……”把“能不能”呢喃了好几遍,小男孩才很难为情地抬起那一直比脖子还低的头,一张脸像被涂满了红墨水,细得像丝线一般的声音哆嗦着穿过秦老师的耳膜,“能不能给我的作文加上一分?”④“加分?这不好。
作文打分得严格对照评分规范。
”秦老师摇了摇头,面带歉意地笑笑,“你不用太放在心上,不及格老师不骂你就是了,以后认真些,争取期末拿个高分。
”⑤“可我妈……她会用竹鞭抽我的。
”小男孩带着哭腔,双手习惯性地往头顶挡,有竹鞭已经临头的感觉。
秦老师沉默了,她理解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当然也不希望学生因贪玩而考试不及格,可管教孩子也犯不上动竹鞭。
是不是给他加上一分?秦老师有点犹豫不决,她做事一向很讲原则,可偏偏长着颗女人心。
⑥不经意地瞧小男孩一眼,正迎上他瑟缩的眼神,秦老师的心猛然一震——在孩子晶莹的泪光中,在恐惧的战栗后面,清泉般的童真悄然流淌。
哎!毕竟,他还是个孩子,心还非常嫩。
⑦“你看这样好不好?”秦老师灵感一闪,立刻以温暖的目光笼罩小男孩的全身,此刻小男孩正微张着嘴,星星般的双眼涌动着期盼。
“我在总成绩上给你加一分,但不是送,是借,要还的,期末你给我一还十,怎么样?”⑧“行,期末还你。
”小男孩咬了咬嘴唇,迈开脚步逃跑似的走出办公室。
背后传来秦老师柔和的声音:“要好好念书,不要再旷课去捉青蛙摸小鱼……”⑨因为一直惦记着那十分“高利贷”,同时也由于对秦老师心怀感激,所以小男孩在此后的学习中非常刻苦。
期末,小男孩的语文取得98分的好成绩,被扣去10分,还有88分。
于是学校给小男孩颁发了一个“三好学生”奖,一个学习成绩进步奖。
这是小男孩上学三年来第一次获奖。
他紧紧抱着奖状和奖品,小男孩发现秦老师正温和地对自己微笑,挨妈妈的竹鞭都不哭的小男孩,竟一下子热泪盈眶。
⑩后来,小男孩以优异成绩考上了中学,几年后又上了大学,成为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
⑾再后来,他成了某集团公司的老总,捐出了许多钱建设家乡,而且每年回家乡都不忘去看望他当年的语文老师秦老师。
⑿这是我的一位老总朋友的亲身经历,至今他向我们讲起这一分“高利贷”的往事时,仍是激动不已,因为他知道,是秦老师当年“借”给他的那一分改变了他的一生。
注:高利贷:索取特别高的利息的贷款。
15.(2分)从第①段小男孩来办公室找秦老师的行为举止中,可以看出他内心是有些顾虑的,他可能有哪些顾虑呢?(答出两点即可)16.(3分)先前,秦老师以为小男孩是来查分的就有些不高兴,后来当小男孩提出加分的要求时,她本应更不高兴,但她为什么还对小男孩“面带歉意地笑笑”?17.(3分)第⑤段写道“是不是给他加上一分?秦老师有点犹豫不决”,秦老师为什么会“有点犹豫不决”?请结合文章相关内容,用自己的话具体回答。
18.(2分)第⑦段中,秦老师的“灵感”具体指什么?19.(3分)为什么说秦老师当年“借”给小男孩的那一分改变了他的一生?(四)阅读《谦和是一种力量》,回答20~23题(12分)谦和是一种力量①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你总是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
当冲突横亘在你的面前时,你会选择哪一种态度来面对呢?是不顾一切地发泄心中的愤恨,还是谦和、冷静地思考?我们的答案是后者。
②谦者,谦虚,谦让也。
它根源于人的辞让之心,体现在人际关系中就是互相尊重。
孔子言:“礼之用,和为贵。
”(一)“和”历来被认为是君子的重要品质。
“谦”“和”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③谦和具有化解矛盾的力量。
愤愤不平的廉颇,纵使百般刁难,甚至扬言“我见相如必辱之”,蔺相如却能以大局为重,隐忍退让,“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最终使廉颇负荆请罪,留下“将相和”的千古佳话。
试想如果蔺相如不能隐忍退让,与廉颇势不两立,势必会削弱赵国的力量,极有可能导致赵国覆亡。
所以说,愤怒看似凶猛,但却在谦和忍让中化为和谐。
④谦和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昔日,刘备放下皇叔州牧的身份,顶风冒雪,不顾路途难行,心怀赤诚,三次来到乡野荒村,访贤求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