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地理上册地球的公转PPT课件

合集下载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课件(41张).ppt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课件(41张).ppt
如果直线指向南半球,为北半球冬至日,即图3中的C。 ⑤ 再根据二至日的位置和公转方向,确定D春分日和B秋分日。
小结
运动特征
地球的公转 黄赤交角
方向 速度 周期
黄赤交角 太阳直射点 的回归运动
课堂检测
B 1.关于地球自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就线速度而言,北京小于深圳;就角速度而言,北京大于深圳
3. 6小时中,这些恒星在天空中转动了多少角度呢? 90度
4. 北极星相对地平线的高度与拍摄地点的纬度有什么关系? 北极星相对地平线的高度=拍摄地点的纬度,纬度越高,北极 星的高度越大,北极点北极星的高度最大为90°。
课堂探究4
圣马科发射场 (美国)
库鲁发射场 (法国)
美国圣马科发射场和法国库鲁发射场的位置示意
结论: α = 1 = θ
北极星仰角=当地纬度数
注:南半球看不到北极星
课堂探究3
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拍摄团队将相机对准北极星附近的 星空并固定好,通过长达数小时的曝光,得到的一张绚丽星轨照片。
思考:
1. 为什么恒星在天空中看起来都围绕 北极星附近作圆周运动?
2. 这些恒星的运动方向是怎样的? 3. 6小时中,这些恒星在天空中转动
侧视 俯视
角速度 线速度 恒星日 太阳日
北极上空 南极上空
PART 02.
地球的公转
地球的公转
地球围绕太阳旋转 的运动
地球公转 | 轨道和速度
观察地球公转
思考: 1. 地球公转的轨道是什么形状? 2. 地球公转是匀速的吗? 3. 地球公转和自转有什么相同点?
• 近似正圆的椭圆 • 不是匀速 • 旋转方向相同
(3) 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为_恒__星__日__。

七年级地理《地球的公转》课件

七年级地理《地球的公转》课件

科学技术的推动作用
数学模型
科学家利用数学模型描述行星运 动规律,如开普勒定律和牛顿万
有引力定律。
计算机模拟
计算机模拟技术的发展,使得科学 家能够模拟行星运动和预测未来天 文现象。
数据分析
现代科技提供了强大的数据分析工 具,帮助科学家从大量数据中提取 有价值的信息。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与发现
太阳系行星的发现
04 地球公转的探索历程
天文观测的发展历程
古代天文学
古代人类通过观察天象, 记录太阳、月亮和行星的 运动,积累了丰富的天文 知识。
望远镜的发明
望远镜的发明使得天文学 家能够更准确地观测天体 位置、星体运动轨迹等数 据。
空间探测器
空间探测器的出现,使人 类能够近距离观测太阳系 行星和其他天体的运动。
地球公转的意义
昼夜交替
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我们经 历白天和黑夜的交替。
季节变化
由于地球的倾斜和公转,我们经 历四季的变化。
02 地球公转的影响
四季的形成
四季的形成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过程中,由于地 球的倾斜角度和公转速度的变化,导 致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两侧来回移动, 进而形成了四季的变化。
四季的划分
四季的特点
每个季节都有其独特的气候特点和物 候现象,例如春季温暖湿润、夏季炎 热潮湿、秋季凉爽干燥、冬季寒冷干 燥。
四季的划分通常以气温的变化为标准, 将一年分为四个季节,即春季、夏季、 秋季和冬季。
日夜的变化
01
02
03
日夜的变化
由于地球的自转,使得地 球上出现昼夜的交替现象。
日夜交替的原因
地球了昼夜的交 替。
01
随着天文观测和技术的进步,人类不断发现新的太阳系行星和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地球的运动 (45页)-PPT优秀课件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地球的运动 (45页)-PPT优秀课件

太阳的直射与太阳高度角
太阳光直射时,受到太阳 光直射的地方获得的热量就 多,反之,受到太阳光斜射 的地方,热量就少。为了区 别不同地方受到太阳光照射 的差异,人们用太阳高度角 来反映太阳光的照射情况, 当太阳的高度角为90度时, 太阳光为直射,光照最强; 太阳的高度角越低,斜射越 厉害,光照越弱,背向太阳 时没有太阳高度角,没有光 照。
日日

正Leabharlann 落午西 东
1. 图中畅畅和姨妈互致问候存在什么差异? 2. 对于这一时刻图中各地来说:
哪里正处正午?哪里正处日出? 哪里正处日落?哪些地方处在上午?
最早看到太阳
的是( A )
其次看到太阳
的是( B )
最后看到太阳
的是( C )
CB A
练习:
1.根据图4-3回答:图中的A.B.C.D四地,
2.地球沿什么方向 绕地轴自转?
自西向东
3.你知道地球 自转一周是多 长时间吗?
一天或24小时
在北极上空和南极上空看,
地轴
地球的自转方向有什么不同?
俯视北极 逆 时针
俯视南极 顺 时针
赤道
从北极看地球自转
从南极看地球自转

观察讨论
• 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
假定它是静止的,地球
太 阳
表面向着太阳的一面和
处在早晨的是 C , 处在傍晚的是 A , 处在深夜的是 B , 处在中午的是 D 。
A
B
D
N
C
A点为( 12 )点
C
B点为( 6 )点
B
A
C点为( 0 )点
1、地球自转知多少?
方向 周期 自转中心 产生的地理现象
自转 自西向东 一天(约24小时)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公转》课件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公转》课件
你能将四个位置与北半球的四个节气对应起来吗?
2 3
1
4
认知思维整理
地球的公转
地轴倾斜、指向不变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正午太阳高度不同 昼夜长短不同
太阳照射不同
地面热量不同
四季现象不同
地球公转与四季更替——我探究
假设地轴不倾斜,同一地区还会有四季吗?
世界各地的圣诞节
地球公转与五带 ——我推测
将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填入下图, 并说明理由。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太阳照射不同(正午太阳高度不同)
地面热量不同
四季现象不同
地球公转与四季更替 ——我探究
位置1.2.3.4的昼夜长短与地表获得热量之间的关系
位置1
位置2、4
位置3
地球公转与四季更替 ——我探究
地球公转与四季更替 ——我探究
冬季 夏季 春季 秋季 夏季 冬季 秋季 春季
地球公转与四季更替 ——我探究
地球公转
——我总结
公转中心:太阳
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一年/约365天 特点:地轴倾斜,空间指向不变 (指向北极星)
地球公转
——我演示
利用地球仪简单演示地球公转过程
地球公转与四季更替 ——我探究
位置1.2.3.4的影子长短与地面获得热量之间的关系
地球公转与四季更替 ——我探究
认知思维整理
地球的公转 地轴倾斜、指向不变
地球公转与五带 ——我验证
认知思维整理
地球的公转 地轴倾斜、指向不变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正午太阳高度不同 昼夜长短不同
地面热量不同
四季、五带
四季大不同 ——我来说
冬季

夏季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1.3.2 地球的公转》优质教学课件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1.3.2 地球的公转》优质教学课件
南 寒 带 景 观
随堂练习
1.关于地球公转叙述正确的是( A )
A.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旋转 B.由于地球公转而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C.地球绕太阳一周需一天时间 D.地轴始终垂直于地球公转轨道面
随堂练习
2.我国北方有“冬至吃饺子”的习俗,这一天地球位于( D )
A.甲地 C.丙地
B.乙地 D.丁地
北寒带
北温带 热带
赤道
南回归线
(23.5°S)
南温带
南极圈
(66.5°N)
南寒带
终年严寒 有极昼极夜 无极昼极夜 无阳光直射
终年炎热 有阳光直射
无阳光直射 无极昼极夜
终年严寒 有极昼极夜
热带雨探林究新知
热带草原
热 带 景 观
热带沙漠
探究新知
北 温 带 景 观
探究新知
北 寒 带 景 观
探究新知
节气 (日期)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春分 (3.21)
夏至 (6.22)
秋分 (9.23)
冬至 (12.22)
二分二至点以后 太阳直射点移动的方向
探究新知
1. 冬季和夏季的白昼一样长吗?

19:00

白天越长, 获太阳光热越多。
探究新知
2. 同在白天,早晨和正午哪个时候温度高?
太阳照射地面的角度 (太阳高度角)越大获 得的光热越多。
探究新知
3. 冬季和夏季正午的太阳照射情况(正午太阳高度角)一样吗?
探究新知

3、4、5月
适中
适宜

6、7、8月 白昼最长 正午太阳高度 最大时期


9、10、11月
适中
适宜

《地球的公转》PPT课件-完美版

《地球的公转》PPT课件-完美版

思考
北半球的房子为了采光好,窗户一般朝哪 个方向开? 南 我们国家的南极科考团为什么要选择在一月到南极去考察? 1月
谢谢各位老师同学的指导!
1、谈谈心目中的鲁迅 (1)学了本单元的课文,我们被鲁迅 先生的 才学和 人格魅 力所折 服,这 节课我 们就来 谈谈自 己心目 中的鲁 迅。 (2)提出要求:可以就课文来谈,可 以结合 课外学 习的收 获来谈 ;可以 讲同鲁 迅有关 的人和 事,也 可以说 说读鲁 迅作品 的体会 。 (3)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4)汇报交流,师生评议。 (5)教师小结。阅读了鲁迅先生的文 章,认 识了鲁 迅这位 伟大的 文学家 、思想 家和革 命家, 希望同 学们能 从他的 身上汲 取力量 ,超越 自我。 2、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 1)学生读教材中的内容,谈理解 。 师:含义 深刻的 句子表 面是一 层意思 ,却暗 含着更 深的意 义。那 么本组 课文中 有哪些 类似的 句子, 我们都 是用什 么方法 去理解 这些句 子的? (2)学生找句子,交流体会方法。 (3)教师归纳总结体会含义深刻的句 子方法 : 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时 代背景 ;展开 丰富联 想。… … 师:希望 同学们 在以后 的学习 过程中 ,继续 运用我 们总结 的这些 体会句 子的方 法去学 习课文 ,一定 会有更 多的收 获。 日积月累 过渡:鲁 迅先生 的文章 无疑是 人类文 化宝库 中的一 笔财富 ,这节 课我们 一起细 细品读 鲁迅先 生文章 中的脍 炙人口 、发人 深省的 名言警 句。 1、学生自读。指名读。 2、理解重点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课外再搜 集一些 鲁迅先 生的名 言。 趣味语文 1、过渡:鲁迅先生的童年发生过许多 故事, 这节课 我们就 来读一 个鲁迅 巧对先 生的故 事。 2、学生自读。指名读。 周樟寿的 对子妙 在哪里 ?他为 什么对 得好? 文人巧对 对联的 故事还 有很多 ,课后 搜集此 类故事 ,与同 学们交 流。

地理地球公转ppt课件(共62张PPT)

地理地球公转ppt课件(共62张PPT)

长短规律:从南向北,昼渐长,夜渐短
2.冬至日〔12月22日〕昼夜长短情况。
北半球昼短夜长
极夜
南半球昼长夜短
北极圈内是极夜
南极圈内是极昼
赤道上昼夜等长
北半球昼最长
南半球昼最短
极昼
长短规律:从南向北,昼渐短,夜渐长
全球各地的昼夜均等 长。为12个小时。
春、秋分
夏至
冬至
由此可得出规律二: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全球各地除了极昼、极夜地区以外,太阳都是从东北方向升起、从西北方向落下,而且太阳直射
中午
下午
上午
南 东南
日落
西
西北


中午影子

下午影子
日出

东北
①太阳直射赤道
1、利用正午太阳高度确定当地的地理纬度
3.该季节能够看到的景色是
纬度越高的地方日出日落的方位也越偏北。
(4〕三地自然带最简单的是

北回归线
A、如果知道该点昼弧长度:昼长=昼弧度数/15°
正午太阳高度大小的分布规律
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时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向南方;
当热水器吸热面与地面夹角最大时,是北半球冬至日。
二、昼夜长短的基本知识
前提:判断一个地点的昼夜长短情况的方法
比较所求地点所在的纬线中昼弧和夜弧的比例
昼弧
夜弧
1.夏至日〔6月22日〕昼夜长短情况。
北半球昼长夜短
极昼
南半球昼短夜长
北极圈内是极昼
南极圈内是极夜
赤道上昼夜等长
北半球昼最长
南半球昼最短
极夜
昼短夜长,越
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慢。 7、判断山地自然带在南坡和北坡的分布高度

1.2 地球的运动 公转 课件(共30张PPT)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1.2 地球的运动 公转 课件(共30张PPT)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1.2 地球的运动公转课件(共30张PPT)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共30张PPT)地球的自转(1)产生昼夜现象的原因:地球是一个自身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

(2)产生昼夜更替的原因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也就不断地交替。

地球的自转12:0024:006:00东西18:00地球的自转N午夜0:00日落18:00正午12:00日出6:00春/秋分日昼夜情况北极俯视图3地球的公转公转:地球绕太阳运行叫作公转,其路径称为公转轨道,是一个近似的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地球的公转绕日自西向东方向地球的公转如果地球没有倾斜角If the earth has no tilt angle如果地球没有倾斜角If the earth has no tilt angle地球表面每点受到的太阳辐射相同赤道地区终年高温,高纬度地区终年寒冷每天昼夜时长相等,没有四季变化地球的公转23.5°北极星黄赤交角地轴黄道面黄道平面:地球公转轨道面赤道面:过地心并与地轴垂直的平面黄赤交角:黄道面与赤道面之间的夹角当地球有了倾斜角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到南回归线之间移动由于地球是倾斜的,太阳照射的情况不同,产生了季节的变化春分秋分冬至冬至春分3.21夏至6.22秋分9.23冬至12.22冬至南回归线北回归线赤道23.5°N23.5°S地球的公转地球的公转昼变长昼变短昼变长昼变短思考:6月1日,我国昼夜长短情况以及昼长变化情况?昼长夜短昼变长直射赤道直射南回归线直射赤道直射北回归线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Geographical phenomena caused by the earth revolution①昼夜长短的变化③五带的划分②四季的变化地球的公转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造成各纬度存在热量差异,形成五带。

范围气候特点南、北回归线之间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北极圈以北南极圈以南终年炎热四季变化明显终年寒冷温度带终年寒冷四季变化明显地球的公转气候终年炎热热带地球的公转气候四季分明温带地球的公转气候终年寒冷寒带地球的公转在地球上的五带中,非洲绝大部分位于哪一个带?地球的公转你的家乡属于五带中的哪一个带?有阳光直射现象吗?4本节课堂作业本节课堂作业【解题思路】地球自转是地球绕着地轴转,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东边地点的时刻比西边地点早看到日出,故倭国时间比中国早,地球自转带来昼夜交替和时间的差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温带 23.5°S~66.5°S
夜现象
北寒带 66.5°N~90°N 南寒带 66.5°S~90°S
终年严寒
无阳光直射有极昼极 夜现象
一、地球自转的特征及其地理意义
1.地球自转的特征 (1)概念:地球围绕着地轴自西向东不停地旋转的现象。 (2)特征:①地球围绕地轴转动;
②旋转方向为自西向东; ③旋转周期约 24 小时,即一天。
昼最短 12、1、2 月为冬季
夜最长
四、地球上的五带
图 1-2-3
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 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
五带
范围
气候特点
阳光直射与极昼极夜 情况
热带 23.5°N~23.5°S
终年炎热
有阳光直射无极昼极 夜现象
北温带 23.5°N~66.5°N
无阳光直射无极昼极
四季变化明显
【名师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地球公转及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题的关键在于牢记地球公转的四个特殊位置即甲(春分,3 月 21 日前后),乙(夏至,6 月 22 日前后),丙(秋分,9 月 23 日前 后),丁(冬至,12 月 22 日前后)。第(1)题,4 月 15 日到 5 月 5 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应位于甲、乙之间。第(2)题,此期间, 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
【名师点拨】地球是处于运动状态的,主要运动方式是自 转和公转。
【答案】AD
二、地球公转的特征及其地理意义
1.地球公转的特征 (1)概念:地球绕着太阳不停地旋转,称为地球的公转。 (2) 特征:①地轴是倾斜 的,地球的北极始终指向北极
星附近。②地球公转时,地球
的公转轨道和地轴之间存在
着一个夹角,这个夹角的度数
地区
冬至日~次 夏至日 夏至日~冬至日 冬至日
年夏至日
北回归线及 最大
其以北地区
由大变小
最小 由小变大
南回归线及 最小
其以南地区
由小变大
最大 由大变小
南 北 回 归 线 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直射时最大,其他时间随
之间的地区 太阳直射点的远离和接近而变小或变大
(4)五带的划分 地球是个很大的球体,同一时间内纬度不同的地方,受到 阳光照射情况不同,冷热就有差别,根据太阳热量在地球表面 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 带、南寒带五带。
三、四季的变化(以北半球为例)
节气
日期
太阳直射点 昼夜长短
季节
春分 3 月 21 日前后
赤道 昼夜等长 3、4、5 月为春季
夏至 6 月 22 日前后 北回归线
昼最长 夜最短
6、7、8 月为夏季
秋分 9 月 23 日前后
赤道 昼夜等长 9、10、11 月为秋季
冬至 12 月 22 日前后 南回归线
【典例 1】我们每天看到太阳东升西落,是因为( ) A.太阳和星星绕着地球转 B.地球自西向东不停地自转 C.地球自西向东绕着太阳转 D.地球自西向东绕着星星转
【名师点拨】本题考查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 西向东。
【答案】B
【典例 2】(双选)下列关于地球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是运动的 B.地球只有自转运动 C.地球只有公转运动 D.地球在围绕地轴自转的同时还在围绕太阳在公转
时间的差异
地球的公转
*学习目标:我能通过观察《地球公转
示意图》,掌握地球公转的基本规律
一、自学课本13页、14页,完成下面的表格
地球公转的特征及意义
定义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不停地____公__转____
方向 自_____西___向____东____ 旋转中心 _____太__阳_________
2.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1)昼夜更替
图 1-2-4
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在任何时刻,阳光只能照 亮地球的一半。被太阳照亮的半球为白天,未被太阳照亮的半 球为黑夜。随着地球的自转,昼夜便不断地交替。昼半球和夜 半球的分界线(圈),叫做晨昏线(圈)。
(2)引起地方时间差异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地球上总是东方迎来曙光,西方 送走黄昏。地球上不同的地方,出现了时间的差异。
周期 约为____一__年______
___四__季___变化很明显
意义
产生___五__带___ ___昼__夜___长短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二、思考:结合 书上内容,你能 从这幅图中读出 哪些信息吗?
续表
地球公转的特征及意义
图示
图 1-2-2 地球公转示意图
续表
地球自转的特征及意义
图示
图 1-2-1 地球自转示意图
【典例 3】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图 1-2-7),完成(1)~(2) 题。
图 1-2-7
(1)109 届广交会举办时间为 2011 年 4 月 15 日至 5 月 5 日, 在此期间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处在哪两点之间?( )
A.甲乙之间 B.乙丙之间 C.丙丁之间 D.丁甲之间 (2)此期间,位于北半球的广州市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 A.昼夜等长 B.昼长夜短 C.昼短夜长 D.出现极昼
复习球的自转
地球自转的特征及意义
定义 地球绕着___地__轴___不停地旋转,这叫做地球的自转
方向
自__西____向__东____ 从北极上空看为____逆__时__针____方向,从南极上空看是顺时
针方向
旋转中心 ____地__轴______
周期 意义
约为___2_4____小时,也就是一天 ____昼__夜____更替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其移动规律如图 1-2-6。
图 1-2-6 (2)昼夜长短的变化 太阳直射的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3)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受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影响,某一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 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不同地区的变化规律不同,正午太阳高度 随季节的变化规律,具体见下表:
【答案】(1)A (2)B
【典例 4】(双选)我国某地有一口井,每年只有 1 天有太阳
直射井底的现象,关于该地的纬度和该日期正确的是( )
A.23.5°S
B.23.5°N
C.冬至日
D.夏至日
【名师点拨】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有:有一次直射现象的纬
线的度数及其对应的节气和该地点所在的半球。井底有阳光直
射现象,而且只有一次,那么这口井一定在南回归线或北回归
线上,即在23.5°S 或23.5°N,而其他在23.5°N~23.5°S 之间的 范围内,应该有两次直射现象。
【答案】BD
是 66.5°。
图 1-2-5
2.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四季的变化 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不变。 使得地球表面接受的太阳热量不同,形成了四季。 北半球的季节:春季(3、4、5 三个月),夏季(6、7、8 三个 月),秋季(9、10、11 三个月),冬季(12、1、2 三个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