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期《思品》期中测试题
最新初一思想品德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项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A.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B.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C. 尊重、理解、宽容、合作D.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A. 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B. 公民有宣传无神论的自由C. 公民有公开举行宗教仪式的自由D. 公民有改变宗教信仰的自由A. 公民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B. 公民对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C. 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D. 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A. 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B. 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C. 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A. 节约用水用电B. 随意损坏公共设施C. 随地乱扔垃圾D. 在课桌上乱涂乱画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2. 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3. 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可以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4. 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语言文字是维护民族团结的表现。
()5. 爱护公共财物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包括: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以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 宪法规定,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包括信仰宗教的自由、宣传无神论的自由、公开举行宗教仪式的自由、改变宗教信仰的自由。
3. 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公民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4. 维护民族团结的表现包括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语言文字。
5. 爱护公共财物的表现包括节约用水用电、不随意损坏公共设施、不随地乱扔垃圾、不在课桌上乱涂乱画。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关于道德,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道德是自然而然形成的B. 道德是随着生活经验而形成的C. 道德是与生俱来的D. 道德是由法律规定的答案:B2. 以下属于法律的是()A. 尊重老师B. 遵守校规C. 帮助他人D. 维护环境干净整洁答案:B3. 小明在校门口撒欢,被老师批评了一顿。
小明因此感到委屈,他在心里认为自己没做错事,老师故意找他的茬。
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可以说()A. 小明没有理由感到委屈,他应该听从老师的批评B. 小明理所应当感到委屈,他并没有做错事C. 小明应该坚持自己的观点,并与老师进行沟通D. 小明应该向同学们诉苦,寻求支持答案:A第二部分简答题1. 你认为一个好的公民应具备哪些品质?答案:一个好的公民应该具备尊重他人、遵守法律、关心社会、勇于担当等品质。
2. 请举一个你身边的例子,说明遵守学校纪律的重要性。
答案:我身边有一个同学,他每天认真遵守学校的纪律,上课不迟到,不早退,课间不随意离开教室,这样的行为让他取得了良好的研究成绩,同时也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
3. 法律对于维护社会秩序有着重要的作用,请列举一个法律在你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并说明其作用。
答案:一个常见的法律在我的生活中的应用场景是交通规则。
通过遵守交通规则,我们保证了道路上的交通秩序,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了人们的生命安全。
第三部分创作题(请根据题目要求写一篇短文)题目:你认为人们遵守道德和法律的原因是什么?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我认为人们遵守道德和法律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首先,道德和法律的遵守是社会秩序的基础。
如果没有人遵守道德和法律,社会将会失去秩序,人们的生活将陷入混乱。
因此,人们遵守道德和法律是为了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其次,遵守道德和法律是人们内心良知的体现。
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份良知,它告诉我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遵守道德和法律可以使我们的良知得到满足,让我们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选项中,哪一项是法律特征?A. 法律是国家制定的B. 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C. 法律是国家强制力的表现D. 法律是社会公认的行为准则答案:B2. 下列哪种行为是道德行为?A. 小明抄袭了同学的作业B. 小红在公共汽车上给老人让座C. 小华欺骗了老师D. 小刚偷了邻居家的钱答案:B3. 下列选项中,哪一项是公民的基本权利?A. 受教育B. 纳税C. 服兵役D. 孝顺父母答案:A4. 下列选项中,哪一项是公民的基本义务?A. 受教育B. 纳税C. 服兵役D. 孝顺父母答案:B5. 下列哪种行为是违法行为?A. 小明迟到了B. 小红在马路上乱扔垃圾C. 小华忘记做作业了D. 小刚没有按时回家答案:B6. 下列选项中,哪一项是法律的作用?A. 调整社会关系B. 规定公民权利C. 规定公民义务D. 惩罚违法行为答案:A7. 下列选项中,哪一项是道德的作用?A. 调整社会关系B. 规定公民权利C. 规定公民义务D. 惩罚违法行为答案:A8. 下列选项中,哪一项是法律和道德的共同点?A. 都是国家制定的B. 都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C. 都是社会公认的行为准则D. 都是调整人们行为的规范答案:D9. 下列选项中,哪一项是法律和道德的区别?A. 法律是国家制定的,道德是社会形成的B. 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道德是靠社会舆论保证实施的C. 法律是规定公民权利和义务的,道德是调整人们行为的规范D. 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的,道德是规定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答案:B10. 下列选项中,哪一项是道德和纪律的共同点?A. 都是国家制定的B. 都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C. 都是社会公认的行为准则D. 都是调整人们行为的规范答案:D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法律是国家制定的,所以法律具有强制力。
()答案:×2. 道德是社会公认的行为准则,所以道德具有强制力。
2024年人教版初一政治上册期中考试卷(附答案)

2024年人教版初一政治上册期中考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的社会主义国家。
A. 人民民主专政B. 人民民主专政和人民民主C. 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D. 工人阶级和知识分子2. 我国一切权力属于()。
A. 国家B. 人民代表大会C. 人民D. 政府官员3.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的权利和义务。
A. 劳动B. 受教育C. 婚姻4.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的义务。
A. 依法纳税B. 服兵役C. 遵守社会公德5.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
A. 人权B. 妇女权益C. 少数民族权益D. 青少年权益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我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2.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3.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4.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但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的活动。
()5.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但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的社会主义国家。
2.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的权利和义务。
3.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的义务。
4.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
5.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我国的国家性质。
2. 简述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3. 简述我国宪法对宗教信仰自由的规定。
4. 简述我国宪法对人权保障的规定。
5. 简述我国宪法对青少年权益保障的规定。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结合我国宪法,谈谈你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理解。
2. 请结合我国宪法,谈谈你对宗教信仰自由的理解。
3. 请结合我国宪法,谈谈你对人权保障的理解。
4. 请结合我国宪法,谈谈你对青少年权益保障的理解。
2024年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政治(上册)期中考卷及答案(各版本)

2024年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政治(上册)期中考卷及答案(各版本)(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D. 选举制度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1. 简述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及其作用。
五、论述题(10分)1. 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认识。
六、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D. 选举制度七、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九、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1. 简述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及其作用。
十、论述题(10分)1. 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认识。
十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D. 选举制度十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十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1. 简述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及其作用。
十五、论述题(10分)1. 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认识。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试题共两卷23题卷面分数1OO分考试时限45分钟)第I卷(选择题部分,共40分)【单项选择】(一.选择题:木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一位初中学生在日记中写道:上初级中学了,除了语文、数学、英语,还增加了政治、历史、地理、生物,一下子增加了好几门,知识点又多,难度系数也增加了。
这段话主要表明()A.初中的课程和小学的课程没区别 B.初中与小学的思维水平一样C.这位同学在抱怨初中生活D.初中生活与小学生活相比有新变化2.时光阅,天地鉴,百姓评。
全国优秀党员罗官章不忘初心,坚守共产党人本色,返乡带领乡亲共圆致富梦。
终于在耄耋之年,帮助山区群众搬走了那座贫困的大山。
这启示我们()①应将个人梦想融入中国梦,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②要珍惜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③要把个人梦想和努力奋斗紧密结合起来④只要心中有远大的梦想就能成功A.①©③B.®@®C.②③④D.①©④3.年少的袁隆平曾做过这样一个梦,他梦见杂交水稻的茎秆像高粱一样高,稻谷像葡萄一样结得一串串。
后来通过大量艰苦卓绝的研究,最终发现了杂交水稻,解决了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粮食问题。
该描述告诉我们梦想的实现需要()A.远大的理想B.不懈的努力C.乐观的心态D.坚定的信念4.五峰某校宣传栏中贴有“学海无涯”“学无止境”“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基础:其意在强调()A.学习习惯的重要性B.终身学习的必要性C.树立学习目标的重要性D.学习方法的重要性5.一名教师在五峰某镇筑堡工程中对某社区留守少年说:“努力非常重要,要努力,但是不能用蛮力、不动脑。
复制别人的学习方法,不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是不行的,要在努力中掺入对自己的认识。
”这告诉我们要()A.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B.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C.珍惜时间,努力学习D.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6.法国著名思想家卢梭曾指出:“你要认识你自己。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七年级上道德与法制人教版期中考卷(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七年级上道德与法制人教版期中考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道德范畴?()A. 尊老爱幼B. 诚实守信C. 爱国主义D. 违法行为A. 受教育权B. 人身自由权C. 隐私权D. 罪刑法定原则3.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法律的特征?()A. 强制性B. 规范性C. 临时性D. 公平性4.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法律的作用?()A. 规范行为B. 保障权益C. 促进和谐D. 惩罚犯罪5.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道德与法律的关系?()A. 相互补充B. 相互促进C. 相互独立D. 相互制约6.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公民的义务?()A. 遵守宪法和法律B. 维护国家安全C. 参加劳动D. 爱护公共财产7.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法律责任的种类?()A. 民事责任B. 行政责任C. 刑事责任D. 道德责任8.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法律制裁的方式?()A. 罚款B. 拘留C. 判刑D. 通报批评9.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法律实施的主体?()A. 国家机关B. 社会组织C. 公民个人D. 国际组织10.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法律意识的表现?()A. 法律知识B. 法律观念C. 法律信仰D. 法律技能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道德与法律是调节人们行为的两种规范,它们共同维护社会的秩序和稳定。
其中,道德主要依靠人们的自觉和内心信念来维持,而法律则依靠国家的强制力来保障实施。
2. 法律的特征包括强制性、规范性、稳定性和公平性。
3. 法律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规范行为、保障权益、促进和谐和惩罚犯罪等方面。
4. 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
5. 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受教育权、人身自由权、隐私权等。
6. 公民的义务包括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参加劳动、爱护公共财产等。
7. 法律责任的种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等。
8. 法律制裁的方式包括罚款、拘留、判刑等。
2024年人教版初一道德与法治上册期中考试卷(附答案)

2024年人教版初一道德与法治上册期中考试卷(附答案)(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A.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B. 劳动权和受教育权C. 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D. 依法纳税和服兵役2. 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多少周岁的公民?()A. 16周岁B. 18周岁C. 14周岁D. 20周岁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 尊老、爱幼、勤俭、诚信A. 依法纳税B. 依法服兵役C. 受教育D.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A. 犯罪B. 违约C. 侵权D. 犯罪预备A.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B. 法律是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规范C. 法律具有普遍约束力D. 法律具有强制力A.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B.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D. 依法治国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1. 我国公民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2. 未成年人是指未满18周岁的公民。
()3. 法律具有强制力,可以对违法行为进行制裁。
()4. 依法治国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之一。
()5.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6.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具有普遍约束力。
()7. 犯罪是违法行为的一种。
()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内容。
()9.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相互关联的,不可分割的。
()10. 法律具有强制力,可以对违法行为进行制裁。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人权是指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
2.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法律,维护法律的尊严。
法律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特征。
3. 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包括依法纳税、__________、__________ 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期《思品》期中测试题
班级姓名学号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人一生的成绩、发展、成功、幸福,离不开社会;人一生的愉快、烦恼、快乐、悲伤、爱与恨,也同样与其他人的交往分不开。
没有同他人的交往,就没有人生的悲欢离合,也不会产生文学、艺术和科学,换句话说,没有与他人的交往,也谈不上其他的一切。
这段话的中心意思是说明()
A、交往的基本方法
B、交往的高超艺术
C、交往的深刻含义
D、交往的重要意义
2、1
3、中国有句古训叫“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这句古训用在学习上是指()
A、遇到好的师长
B、买到好的工具书
C、寻找好的学习方法
D、找到好的学习工具
3、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的校训是“笃志博学,质朴方正。
”体现了学校对学生在志向、才学、品德、言行等方面的严格要求。
历经师生数十年的不懈追求,校训昭示的办学思想和治校特色,已成为数代人治学、做人的准绳,成为现实的学校精神。
由此可见()
①校训是学校为了树立良好校风而制定的;②校训是学校全体师生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规范;③校训集中反映了一所学校的办学宗旨和历史传统;④校训体现了一所学校的文化追求和精神风貌;⑤校训展示了一所学校的物质基础和教学质量。
A、①②③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⑤
4、中国古代大文学家韩愈在《师说》这篇名著中指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
惑也。
”这句话精辟地告诉人们()
①老师是我们学会学习的指导者;②老师是我们知识智慧的点拨者;③老师
是我们学会做人的引路人;④老师是我们化解困难的知心人;⑤老师是我们学习生活的崇拜者。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③④
D、②③④⑤
5、我们要学会学习,善于学习,就要做到()
①珍惜时间,合理安排学习时间②独立思考,自主学习
③发挥学科特长,把自己喜欢的科目放在第一位,其他的可理可不理
④从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学习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6、金秋九月,丹桂飘香。
我们带着新奇,怀抱梦想,告别了昔日小学的同学,
跨入了向往已久的中学大门,开始了崭新的初中学生生活。
这种“崭新”的内容包括()
①学校和老师;②街道和校舍;③同学和门卫;④餐厅和商场。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②
D、②③④
第1页(共4页)
7、良好友谊的开端是()
A、熟悉他人的爱好
B、识别他人的特征
C、了解他人的性格
D、记住他人的名字
8、进入新的学习环境,我们应积极主动地适应新的学习生活。
下列方法中,你选择的是()
①调整心态,从心理上接受,认可新环境;②确立新目标;③克服依赖心理;
④自主安排学习与生活,不听父母意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9、合理安排时间应该做到()
①制定学习计划②明确学习任务
③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④善于利用零星时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莉莉在小学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绩升入中学。
进入新学校后,莉莉整天沉默寡言,听课精神不振,怕见老师,课后独来独往;在家除了做作业,无所适从。
空闲时间,常去找小学的朋友玩耍,她很留恋小学时代的生活。
阅读这段信息,完成10—11题。
10、莉莉这种初中学习生活适应不良的主要原因是()
A、课程门类一下子增加了许多
B、学科内容逐渐系统化和深入化
C、学习任务变重和学习难度加大了
D、学习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
11、莉莉要尽快调整自己的心理,克服初中学习生活不良,可以选择的方法是()
①转变角色,改变看法——“我是中学生了,要承担更多的责任。
”
②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我要尊重老师,多与同学交往。
”
③经常自省,不断进步——“要学会独立,管好自己。
”
④改变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我要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2、古人云:“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
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这对我们的启示是()
①只要有理想就能取得成功②人生要树立远大理想
③实现理想要矢志不移④实现理想离不开艰苦奋斗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3、“要想得到别人的友谊,自己就得先向别人表示友好。
”这告诉我们在新同学面前应该做到()
A、主动热情
B、真诚坦率
C、宽容大度
D、相互尊重
14、进入初中后,第一次班会,同学们互相介绍自己,并表示要好好学习,做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将来升入高一级学校深造。
这些愿望表明()
A、明确目标,树立理想,是我们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B、有了远大理想,目标就自然会实现
C、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
D、车到山前必有路,水到成渠
第2页(共4页)
15、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不都有自己学校的校规校纪。
下列对校规校纪的正确认识是()
①制定校规校纪的目的在于维护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②校规校纪反映了学校和社会对学生的要求
③校规校纪只约束学生,对教师不起作用
④校规校纪能保证我们在和谐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
A、学习是非常快乐的事情
B、有兴趣就会成功
C、有兴趣就不会遇到任何困难
D、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17、下列活动中,你认为符合“文明娱乐,健康休闲。
”要求的是()
①周末郊游,亲近自然;②上网游戏,消磨时光;
③参加社区活动;④帮妈妈做家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①
D、②④
18、有些家长要去孩子早起晚睡,双休日参加文化补习班,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结果学生学习效果不佳。
原因是()
①超负荷学习,长时间紧张,会让大脑产生疲劳;
②过重的课业负担会关闭记忆和思维的闸门;
③成天的书本学习使人产生心理上的紧张和烦恼;
④拉弓过猛会使弓折断或变形。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9、小李同学是一个典型的“偏科生”,在月考中,他的语文、数学、英语学科都居班上前5名,而思品学科却名列倒数第一。
上思品课时,小李经常做数学题。
对小李同学的做法,你的观点是()
A、在学习过程中,可放弃那些自己不喜欢的科目
B、没有兴趣的学科不影响个人成长
C、“偏科”不利于全面发展,必须培养兴趣,兼顾全面基础
D、某些学科有兴趣有特长是好事,可以成为专家型人才
20、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这是因为()
①学习是一个主动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②学习是一个在教师指导下不断重复训练的过程;
③学习是一个主动地发现知识,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过程;
④学习是一个查找资料、自觉作业、强化记忆的过程。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21、七年级(2)班的小明很爱学习,有时为了解决一道难题,不惜牺牲休息时间,每天晚上12点钟都还不睡觉。
(1)你认为小明的做法可取吗?(4分)
第3页(共4页)
(2)请你告诉小明什么是学习方法?(8分)
(3)你认为,在中学阶段,我们需要进一步学会学习,善于学习,有哪些方法能达到此目的?(8分)
22、班主任带我们参观学校校史陈列室,邀请校长介绍学校的历史,朗诵学校的校训。
可有的同学认为“学校有没有校训与我无关。
”
(1)校训与我无关的认识对吗?(4分)
(2)什么是校训?(8分)
(3)学校制定校训的意义何在?(8分)
第4页(共4页)。